博物馆防盗报警系统漏报误报分析及处理

时间:2022-02-03 08:39:30

博物馆防盗报警系统漏报误报分析及处理

摘要:

博物馆的安防系统非常复杂,其中各类设备分布广、数量多,在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容易发生漏报、误报现象。安防系统的漏报、误报现象对博物馆藏品的安全存在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针对l生的措施来预防和控制安防系统的漏报、误报。本文通过对安防系统漏报、误报的原因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措施。

1.博物馆防盗报警系统漏报误报原因分析

1.1防盗报警系统设计不当

博物馆防盗报警系统的设计对保证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极大的影响。在进行防盗报警系统的设计中,需要严格执行相关规范和标准,对硬件和软件的兼容性、先进性、抗干扰性等方面进行充分考虑,如果设计过程存在缺陷,就容易导致防盗报警发生漏报、误报现象。在防盗报警系统的设计过程中,报警设备的选型十分重要,设备的选型应该结合博物馆的环境、电磁场强度、照度变化以及藏品防护等级的要求进行选择,如果设备的选择导致防盗报警系统在最初就存在缺陷,那么系统在投入使用后,必然会发生漏报、误报现象。

1.2报警设备引起的漏报、误报

博物馆防爆报警系统中拥有多种电子设备,这其中还包括大量的光线传感器、声音传感器等,这类设备通常反应灵敏,在多种因素影响下,都可能发生漏报误报。同时由于电子设备中包含多种电子元件,对运行电压、环境温度、湿度要求较高、如果运行环境不能满足设备的运行要求,就可能导致设备发生瘫痪故障,出现漏报。

1.3施工不当

博物馆防盗报警系统由于设备对外界因素的

敏感度较高,而且对精确度要求较高,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施工操作。如果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未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同时施工工艺不规范、电磁干扰防护措施不到位、线路安装发生相互干扰、设备安装位置不合理、安装不牢固等因素都容易导致报警设备的漏报、误报率升高。

1.4人为因素

人为使用失误也可能导致博物馆防盗报警系

统发送错误的报警信号。比如工作人员误入警戒区域、工作人员对工作程序不够了解导致系统误报,工作人员错误操作,导致系统故障等。这类原因通常是由于管理不严或者相关人员专业水平不高所导致的。同时,也可能是因为系统复杂程度过高、操作繁琐,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错误操作,导致系统误报、漏报。

1.5环境因素

环境变化十分容易引起探测器发出错误的警报信号,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这是很难避免的。因为报警探测器具有极高的探测精度,在其工作过程中,小动物的经过,吹风肘带起的杂物飘过等,都可能触发报警。另外,外界的声音(如汽车喇叭声、人的大叫声等)也可能会引起探测器向系统发送警报信号。针对这类问题,要想完全规避是不可能的,只能通过多次测试,将探测器的敏感度控制在一个最佳的状态,来降低这类问题的发生。

2.博物馆防盗报警系统漏报误报的防范建议

2.1加强博物馆防盗报警系统的设计和施工

博物馆防盗报警系统的设计,要求将监听、监视、通信等功能集为一体,形成具有综合防范能力的现代化安全防范系统。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坚持先进性、可靠性、实用性等原则,从根本上尽可能的降低系统误报、漏报的几率,确保博物馆藏品级人员的绝对安全。在博物馆防盗报警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博物馆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形条件以及周围的干扰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对承接博物馆防盗报警系统设计和施工的单位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核和选择。在系统的设计中,尽量细分防范区域,然后根据不同防范区域对防范等级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探测器组合,实现多种报警探测器的覆盖,系统尽量采用总线结构,并加入剪线报警功能,防止系统因为线路故障而发生漏报。在系统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严格按照相关工艺要求进行施工,同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位置安装设备。在系统施工完成后,建立单位需要对整个系统的安装情况进行复核审查,并由专业的人员对设备的灵敏度,探测方向进行调整,将其调整到最佳位置,最后对系统进行测试,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以及监控的全棉线,尽量降低系统发生漏报误报的几率。另外,温度及空气湿度对文物的保护有着极大的影响,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温度在15-25℃,空气相对湿度在45-65%为最佳文物保护环境,在博物馆中可以通过空调系统实现对这些条件的控制。

2.2设备的合理选择

博物馆防盗报警系统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系统,其中的电子设备种类和数量均较多,在运行过程中,要想保证所有设备抑制处于可靠的工作状态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必然会因为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个别的漏报、误报现象。因此,为了尽量降低漏报、误报发生的几率在进行设备的选择时,需要坚持互为补充的原则,来保证个别设备发生故障之后不会发生漏报、误报问题。在报警系统的设计中,报警探测器的选择对整个系统运行的可靠性至关重要。选择探测器时,应该满足一下几点要求:(1)具有微处理器,能够具备基本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减少误报;(2)尽量选择具有防宠物、防破坏以及自我检测功能的的智能型探测器;(3)在选择红外对射探测器时,尽量选择多光束型,这样可以提高探测的准确率;(4)探测器应具有被遮挡报警功能,当探测器被遮挡之后,会自动向系统发送报警信息,降低漏报几率;(5)尽量选择有线探测器,降低外界对报警信号传输的干扰。

2.3加强设备的维护工作

防盗报警系统的各种设备都属于高精度仪器,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针对设备的维护需要定期进行除尘,因为各类设备内部具有电子元件,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静电,容易吸附灰尘,如果灰尘过厚,就会对设备的散热性能造成影响,导致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对安装在室外的设备,需要加装防雷保护器并进行可靠的接地,并做好设备的防水、防盗盒防破坏措施。对精度要求较高的设备以及各种线路需要采用电磁干扰屏蔽措施,避免电磁该绕对设备的正常工作以及通讯信号的传输造成干扰,导致系统发生漏报或者误报的现象。博物馆应该联合设备供应厂商组织人员定期对系统进行专业的模拟测试,通过模拟各种入侵行为来检测系统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并对系统的探测范围进行测试,避免探测盲区的出现,保证防盗报警系统作用的充分发挥。另外,需要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制度,加强值班纪律,在系统发生漏报误报之后,需要及时分析并找出原因,并根据分析结果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保证系统长期的可靠运行。

2.4加强管理及部门之间的沟通

严格的管理制度是保证防盗报警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在工程交付之前,设计单位、设备生产厂家、施工单位必须要对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进行专门的技术培训,而在博物馆方面需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禁止无关人员随意触魂同时,由于博物馆的特殊性,可能会经常开展各类陈列展示活动以及交流活动,这就会涉及到展柜、物品位置的变化,这就可能对探测器造成遮挡,导致探测范围缩小,设置完全遮挡探测器的探测角度。针对这类问题就需要严格规范管理工作,做好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根据实际需要对探测器进行及时调整,避免探测器发生漏报。

2.5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从事报警系统值机人员,需要在入职之前进行专业的培训,使其充分了解报警系统的功能、操作方法、以及报警信号之后的正确处置方法。针对系统的维护人员,需要全面了解整个系统的功能、各类设备的准确安装位置、数量、线路的辐射情况,并掌握基本的维护技能,同时针对部分基础故障能够自行进行判断和解决。同时博物馆方面需要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并促进他们安全防护意识的提高,从而为防盗报警系统的安全可靠工作提供保障。

3.结论

博物馆中的各种藏品通常具有极高的价值,这也成为了犯罪分子的重要作案目标,因此,博物馆防盗报警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非常重要。博物馆防盗报警系统整体规模大、各种电子设备数量多,在管理上容易出现漏洞、同时由于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漏报、误报问题,这对博物馆藏品的安全以及内部人员的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因此,需要从系统的设计、施工、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加强,并做好系统的维护工作。在目前技术条件下,要完全避免系统发生漏报、误报是不可能的,因此要以“不漏报、少误报”为目标全面开展管理工作,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为博物馆的安防工作提供保障。

上一篇:工程机械的遥控实现分析 下一篇:刍议国内外游乐设施法规标准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