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

时间:2022-02-01 10:02:29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

【摘 要】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下,老师更多的是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一味地将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学生也是单一地将知识接收起来,却没有内化成自己的东西。这对于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提高非常不利,而且也极大地影响了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方式

近些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越发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将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还增强了学生参与的力度,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使得每一位小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课程中来。

一、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存在的问题简析

(一)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形式化、流程化

实际上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逐渐广泛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并且在教学中结合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但是教学效果却不如人意。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老师将小组合作教学形式化、流程化。也就是为了小组合作而合作,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并没有获得多大的进步,很多学生将小组合作当做是“中场休息”,闲聊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话题,这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小组分工不明确

我们知道开展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会分工协作。但是老师在进行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时,却没有关注到小组内部的分工协作情况,或者是对小组内部的学习状况置之不理。很多学生具有很强的惰性,只是推选出一名组长,即使已经在内部中进行了分工,但是最后还是让组长自己一个人完成了任务,其他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只是充当一个陪衬的角色,这样使小组合作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一)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由于小学生具有爱动、乐于助人、创造力强、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要想提高学生学习的成绩,就需要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的吸引到课堂中,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当一个学生想到一个好方法时都想积极的把自己的好方法告诉小组内其他的同学。这样学生都会积极的思考问题,期望自己能最早想到答案。比如我在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这一课时,当学生列出方程后,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让学生做编题练习,学生们迅速组成4人一小组,学生们便展开了大竞赛,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兴趣,最重要的是学生们很快做出来了答案。

(二)能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解题方法

我记得在上学期的一次课上,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小李同学早上从家里到学校上学有2条路:第一条,小李走180米经过文化广场再走340米到学校;第二条,从小李家走160米经过惠民超市再走350米到学校;比较这两条路走哪条路比较近?学生们先自己做答案,然后学生们分成小组交流,学生做的方法很多,小组交流完毕后我随机找了学生上台展示:第一个学生做出了:180+340=520米,160+350=510米,510520,所以小李走惠民超市这条路比较近。第一个学生展示完毕后,马上就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解题方法,他经过观察就找到了答案:180比160多20米,而340比350少10米,所以小兔走文化广场这条路比走惠民超市这条路多了10米,于是他得出结论,走惠民超市这条路比较近。还有一个平时不爱表现自己的王浩同学只用一个式子便说明了:160+350180+340,所以小兔走惠民超市这条路近。我赞许的看着他,说你的方法很好,学生们也不由自主地为他鼓起掌来。就这一道练习题从此改变了他,课上回答问题积极了,活跃了;作业书写也变得漂亮了。学生们原本想到了一个解题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上台展示,便学会了三种解题方法。不仅如此,一道小小的练习题让王浩同学获得了老师的赞许,获得了同学的掌声,它能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展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解题方法。这不正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魅力所在吗?

三、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实施

(一)设计出难易适中并具有合作价值的任务,并准确地将任务传达给学生

小组合作学习探讨的问题一定要明确,要紧紧扣住课程标准,切忌模棱两可。要精选问题,把具有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或趣味性、生活性的问题,或热点性、规律性的问题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载体。教师要将合作任务以尽量清晰准确的语言传达给学生,要让学生真正清楚他们即将要解决的问题。

(二)明确合作小组内各成员的责任分工

明确的责任分工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要素。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才能使小组成员全员参与,并明白各自应该承担的角色,使合作学习有序又有效地进行。每个小组的分工,根据所学内容的不同,可以具有差别,但一般应该具有以下角色:组长(保证小组工作并确保每人知道指令是什么,保证各司其职,帮助化解争端);记录员(记录小组的讨论内容);报告员(向全班或其他组汇报小组的工作);提问者(通过提出问题推动小组工作更加深入);总结者(突出小组讨论的主要问题,记录小组活动的进程)。经过一段时间后角色要轮换,为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使每个学生在不同的位置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灵活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时间。在开展合作学习之前,要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时间限制,如果规定的时间到了,但大多数的小组还在紧张的、团结一致的合作学习,则可以考虑适当的延长时间。6.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对小组集体评价可以设计评价表,评价项目包括两方面,一是学习过程,其中涉及:成员的参与程度、团结程度;二是学习结果,其中涉及:合作任务是否按时完成,合作任务完成的程度。这些评价标准可以采用等级评价的标准,最后选出优秀小组,促进合作学习的开展。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也可设计评价表,可以主要评价学生是否有促进合作学习的行为产生,包括仔细聆听、称赞他人、提供建议、礼貌的提出不同意见、劝说他人、耐心等待、征求反馈意见等。考虑到评价指标较多,操作时可采用实际分数的形式来表示,确定好各个指标的分数范围,建议小组成员的个人评价在小组内完成。在对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由于合作任务的性质不同,评价标准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总之要有一个核心目标,就是促进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实现每一位学生的进步。

一方面老师要确保小组之间的交流是有效的,使得教学内容能够真正地被讨论和分析;另一方面小组内部合理的分工协作是关键,并且推出具有领导力的小组长,带领小组往正确的方向思考,最后得出统一的意见。

【参考文献】

[1]胡春艳.适合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数学内容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2]杨文.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上一篇: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 下一篇:浅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读书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