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制度对财会工作的影响

时间:2022-02-01 12:56:25

新会计制度对财会工作的影响

一、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变化内容

1、“虚提”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概念和内容的引进;2、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国有资产管理等财政管理内容的增加;3、加强对财政投入资金进行有效的会计核算;4、事业单位会计“大账”中的基建数据的定期加入管理;5、会计科目及其构成的体系的完善与使用说明的增加;6、资产的计价和入账管理的强化与突出;7、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及其分配等项目的相关会计核算与规范;8、财务报表结构体系的改进和完善。

二、新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影响

(一)提倡会计核算工作的“信息化”,确保信息准确度和账面整洁度与传统会计制度相比,由于信息化会计核算流程中人力劳动所占的比例较小。换而言之,如今所使用的信息化会计工作系统已经实现了对手工的大部分替代。能在大幅度降低会计劳动强度的同时进一步发挥计算机精准的运算能力,从而提高核算的准确性和精确度。在信息化会计核算的流程中,需要会计亲力亲为的就只有的汇聚总结工作,原始凭证。而绝大多数之前必须用手工核算方式来解决的问题也全都可以让计算机代劳。况且,在手工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倘若出现错误,则需要手动修改并签章并标明负责人。较为浪费时间,并且会造成账面存在修改痕迹,降低账面的整洁率和直观性。而在运用计算机来进行核算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都会提供记账结账方面的逆运算。换而言之,倘若出现问题,便可一键清除解决,不留痕迹。在修改后看不出任何修改。毋庸置疑,由于信息化会计核算流程利用计算机来替代大部分的人工劳动,其精准度也大大提高。因为计算机具有智能性和快捷运算功能,有时需要好几位会计专家核算几天甚至数月之久的复杂账目,计算机可以在几分钟甚至几秒内得出结果。虽然计算机不能完全替代人脑,不能从主观上带有感彩地思考问题,然而就犯错几率而言,大大低于人力。因为信息化会计核算系统除外自身程序上的偶尔错乱以及由于操作者电脑技能的不足,或由于赶时间而产生不慎按键错误,基本上不会存在其他较为严重的错误。这对会计们而言不得不说是一个福音。然而,计算机只能成为辅助工具,况且,虽然财务管理方面的人才是当今这个经济社会上供不应求的稀缺人才,然而由于此类职务就业率高等特点,近年来蜂拥报读此专业的人数急剧攀升。低端会计人才遍地开花。但是只有高端会计人才才能更好帮助企业理财,为企业赢得强烈的竞争优势。故而会计自身仍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保持工作热情。与此同时,还应该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前提下,不断自我约束,加强自身道德素质。减少或从根本上杜绝取缔因个人原因所造成的信息化会计核算系统下会计信息泄露或失真概率。

(二)会计主体的改变和益处当会计制度还处在传统阶段,会计制度下的会计工作将事业单位的主体与预算资金活动这两方面划上等号。换而言之,将预算自己活动作为记账的其中一个方面,甚至是主要方面。这样就让国家事业单位的“报销性”大大增强。换而言之,一些道德素质和职业操守有待提高的员工会利用传统会计制度的弊端,存在侥幸心理,甚至将个人消费和自身的日常吃喝用度都“想方设法”报销。这样不仅使企业内部风气之间腐化,不仅不利于国家单位的长治久安,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减单位本该投入到社会民生工作中的资金量,违背了国家事业单位的初衷和根本职能。然而新会计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卓有成效的击碎了这一明显弊端,大大提升了事业单位内部员工在经济管理方面的思想觉悟和操守。新财会制度明确规定,会计核算工作的对象应该被锁定为事业单位自身发生的各项经济服务。为了确保资金流向的合法性,还要求财会人员做好记录和等级工作。这样才能减少水分,将钱用在刀刃上。这样不仅明确了事业单位自身的会计主体性(即资金只能用在和单位工作有关的诸项事宜上),有利于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并提升事业单位内部的经济管理效率。因财会工作是事业单位核心重点工作,一旦抓住重点,革除传统弊端,就一定能突破事业单位“尾大不掉”的特点,并取缔单位员工“坐拥铁饭碗,什么事情有单位扛着”的慵懒侥幸心态,有益无害。

(三)会计要素的改变和益处在传统的预算会计体系下,根本没有明确会计要素的范畴以及具体定义。这就造成会计工作缺乏导向和目标感,导致整个工作效率被拖慢。会计要素分为三大类。分别是资金来源、运用、和结存等等。如此分类取决于资金收付记账法,具有单一性、片面性和局限性。同时由于分类不够细化,不仅不能与新时代下事业单位日渐繁杂的日常账务工作紧密贴合,还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而在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实现了对传统制度的百分百替代之后,会计要素被明确细化地分为五类:收入、支出、负债、资产、净资产等等。资产简而言之就是事业单位内部现有的、可随时投入到工作项目中的资金;负债表示企业从银行金融机构或伙伴单位所借,并被规定了还款期限的资金数额、净资产是国家或其他个人组织对事业单位的产权职;收入是单位通过正规工作渠道所取得的各种先进或物质资源;支出是单位投入到业务活动中的资金数额。实现分类的细化之后,会计制度涵盖面和服务面更广,并且能充分符合单位内部的实际情况,有利于改善事业单位管理状况,形成一个井井有条,有据可寻的管理体系。只有保障了单位内部工作根基的稳固,才能以迅猛积极的势头向国际会计工作靠拢甚至贴合。当然,作为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必须工作态度端正,工作积极性高,具有忧患意识,经常自我充电,不断了解国际会计制度,从而“洋为己用”。

作者:李永飞 单位:滑县财政局

上一篇:新医改对医院会计的启发 下一篇:国外企业共享服务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