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风电企业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对策

时间:2022-01-31 10:37:14

我国风电企业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对策

【摘 要】 作为基础能源行业,国民经济的重要能源提供者——风电行业对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自2002年以来,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期,电力短缺严重。国家对风电行业一直加大投入,促其发展,使得电源不足、电力供应紧张得到缓解。到2011年,电源建设基本能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所需的电力,电源建设趋缓,电力行业工业总产值占GDP比重有所下降。我国电力发展方向也从加大电源建设逐渐转变为调整能源结构,理顺电力行业与上下游的关系,进行电价改革。2012年,电力投资不再是带动电力行业工业总产值的主要动力,电力行业改革逐渐完善,风电行业也将会迎来新一轮发展高峰,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严重问题。文章以湘电股份为例,分析我国风电行(企)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风电行业; 可再生能源; 湘电股份

一、引言

控制人口、保护环境、解决能源危机是当今全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生存挑战。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快速增加,全球性的能源危机日趋严重。

我国是人口大国,2011年总人口已经达到13.4735亿。同时,我国也是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之一。经济的快速发展直接导致过度消耗石油、天然气、煤炭这三种常规不可再生资源。

目前,我国的主要电能来源于煤电,但是利用煤发电的弊端却越来越明显:首先,煤电行业收入高、成本高、亏损严重。虽然国家对电的价格进行几次提高,但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对煤炭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煤炭的价格也不断调高,加上近两年人工成本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煤电发电厂亏损严重,导致国家资产流失严重;其次,煤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为了缓解电力短缺的现状,过度开采煤矿,不利于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最后,煤电厂将面临严重的节能减排压力。作为重要的基础能源行业,电力行业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同时也是主要的排污行业,是烟尘、一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对环境污染严重,节能减排将是煤电厂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

相比之下,绿色可再生的安全能源(如风能、水能、太阳能等)近几年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国家也加大了对这些可再生能源开发的投资力度。风电、水电、核电等在整个电力行业所占的比重逐渐提高。其中,风能作为一种洁净、无污染、可再生、安全的绿色能源,在世界范围内蕴藏量丰富,是当今最具大规模开发利用前景的能源,与其他发电方式相比,也是一种最具竞争力的规模能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的需求日益增加,水电、火电、核电很快到达开发利用的极限,所以风电成为最有潜力的能源。

近几年,国内风电建设的步伐较快,河北、江苏沿海、新疆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规划工作如火如荼,但是风电行业发展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我国的风电行业无论是在技术、体制方面还是在风电的价格、成本等方面均存在着严重问题。

二、事件回放

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湘电股份,代码600416)是由湘电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主要发起人,联合上海铜材厂、天津开发区兴业房地产投资有限公司等六家发起人于1999年12月26日共同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大中型交直流电机、风力发电系统(风力发电设备整机及零部件)、水泵及配套产品、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成套牵引系统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公司于2002年7月18日在沪市B股上市,采用全部向二级市场投资者定价配售方式,成功发行了每股面值1.00元的人民币普通股股票7 500万股。

湘电股份是中国四大电机厂中唯一的辅机制造企业,是发改委制定的设备中国国产化基地之一,在大中型电机行业中排名前三,是中国国家批准的四家兆瓦级以上风机生产商之一。目前公司已具备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规模化生产能力。

作为新能源产业的代表企业,加上国家优惠政策的扶持,2002年至2009年该公司均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近两年,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及市场形势的变化,湘电股份连续两年出现利润严重下降,经营状况不断恶化,2012年亏损数额高达22 001.86万元。

三、事件思考与分析

(一)湘电股份财务数据

1.盈利能力分析

通过对湘电股份的营业利润率、销售净利率及净资产利润率三项指标在2009—2012年这四年的增减变化情况(具体指标数据见表1)分析该公司的盈利能力。

从表1可以看出,该公司的营业利润率由2009年的4.51降低至2012年的-4.74;销售净利率由2009年的3.17降低至2012年的-4.06;净资产利润率由2009年的12.08降低至2012年的1.33。营业利润率、销售净利率及净资产利润率三项指标是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通过分析,这三项指标逐年降低,并且降低的幅度较大,表明该公司的盈利能力逐年降低。

2.营运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即企业运用各项资产以赚取利润的能力,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财务分析指标有: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周期、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等(具体指标数据见表2)。

这些比率揭示了企业资金运营周转的情况,反映了企业对经济资源管理、运用的效率高低。企业资产周转越快,流动性越高,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资产获取利润的速度就越快。

从表2可以看出,总资产周转率下降幅度较大,存货周转期由2011年114.74天增加到2012年的233.97天,存货周转期增加了一倍;应收账款周转期由2011年223.58增加到2012年的337.58天,应收账款周转期增长,应收账款回收期延长。

存货、应收账款周转期的延长严重影响了营业周期,从表2可以看出,2012年该公司的营业周期为571.938天。众所周知,营业周期是考核企业营运能力的重要指标,营业周期过长使得该公司的营运能力较差,短期资金链和短期偿付能力存在风险。

3.经营发展能力分析

分析企业经营发展能力的主要目的是判断企业资产的利用程度及效率,经营能力的持续提升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具体的分析指标包括:总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表3列示了2009—2012年各项指标的变化趋势。

从表3可以看出,反映该公司的经营发展能力相关指标逐年降低,2012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为-68.51,净利润增长率为-147.16,收入下降、成本上升、利润下降。由此可以得出,该公司目前销售状况严重恶化,经营发展能力较差。

4.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分析反映了企业资产偿还债务的能力,企业有无支付现金的能力和偿还债务能力,是企业能否生存和健康发展的关键,该能力主要由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等指标来体现(具体指标数据见表4)。

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资产负债率一般在15%~60%较为合适,从表4可以看出,该企业的资产债率由2009年的72.42%逐年升高为2012年的83.98%,表明企业近几年大量举债,风险较大;另外一项重要指标利息保障倍数逐年降低,到2012年已下降为0.47,表明该企业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较小,负债经营的财务风险较大。结合其他指标可知,该企业的偿债能力逐年降低,财务风险较大。

(二)湘电股份存在的问题

1.收入下降,成本增加,净利润下降

根据湘电股份的2012年年度报告,2012年营业总收入为542 450.13万元,营业总成本为 568 423.00万元,净利润总额为-22 001.86万元,2011年营业总收入为624 750.84万元,营业总成本为613 930.72万元,净利润总额为14 160.63万元,净利润同比下降255.37%。

经分析可知亏损的主要原因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在下降,原材料成本上升,存货及应收账款持续增加,导致经营活动现金流下降。从宏观讲,中国经济面临内需外需均不足的市场环境趋紧,收入下降、成本上升双挤压导致利润下降。

2.资产的效益低

(1)流动资产

首先存货积压严重,与销售额相比,企业库存率上升的速度极快。从表2可以看出,库存周转率急剧下降。导致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有:销售额的下降造成库存增加;产品滞销;存在不良库存。

其次应收账款回收期过长。通过分析表2,应收账款周转期成倍增长,应收账款的数额持续增加,导致该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下降,201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77亿元,占压公司大量资金,也加大了存在不良应收账款的风险。

(2)非流动资产

固定资产投资回报不合理,由于2012年该公司进行产业政策调整,该公司固定资产周转率由2011年的446.49%下降至129.67%,从销售规模分析,该公司的固定资产投资回报不合理。固定资产投资没有带来明显的收益增长,投资与产出不匹配,投资收益性较差。

3.融资成本较高,费用的增长与收入不匹配

2012年营业收入同期减少82 300.71万元,同比下降13.16%,而期间费用却有所增加。其中财务费用增加10 847.36万元,上升39%,主要由于随着银行借款的增加,相应的贷款利息增加,同时公司债的发行也相应增加了财务费用。相比销售规模,融资成本较高,费用与收入不匹配。

相对于销售状况,该企业的借款规模较大,对借款的依赖程度较为严重,且并未对销售带来显著支持。2012年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高达83.98%,长期借款增加38.37%,但是借款的使用率却较低。由于库存量较大,固定资产投资过大,投资效果差,占压大量资金,加之不能及时收回应收账款,严重影响了该公司资金链正常运行。

(三)风电行业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湘电股份存在问题的分析,发现我国整个风电行业存在的问题如下:

1.风电技术研发及设备核心技术开发能力较落后

虽然目前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产能过剩,但是现阶段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研发制造能力较弱,均是采用来料加工、合作生产或者是购买国外许可证进行组装的策略,设备的制造水平远远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且,我国至今没有建立专业的风电技术研发中心,风电发展严重缺乏专业技术、研发及管理人才,风电行业人才规模培养体系不完善,无法与风电快速发展相匹配。

2.风电行业内企业融资能力较差,资金短缺严重

风电行业作为新能源产业,其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前期的技术研发支出较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由于行业收益回报期较长,再加之新能源行业的投资方式和融资渠道比较单一,导致行业融资成本较高,资金短缺,影响风电企业的规模化发展。

3.风电行业的政策体系不够完善,缺乏良好的模式和机制

《可再生资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指出,我国的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相关政策体系还不完善,经济激励力度较弱,政策的稳定性和协调性差,还没有形成支持可再生能源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4.风电整装企业竞争压力大,风电设备制造业的产能过剩越来越明显

目前风电设备制造产业中,由于技术门槛比较低,再加上国家产业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的扶持,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企业数量迅速增加。据统计,2004年之前,我国仅有6家风电整机制造企业,截至2009年底,数量已经达到86家。由于大量的风电整机制造企业的涌入,面对有限的市场,越来越多的制造商采用价格战策略来抢占市场,在价格战中,击败竞争对手的同时,也撞击着自己的成本底线。据2010年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企业按规划规模投产后,风电设备年产能已达3 500万千瓦,而此后五年中国市场的平均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在1 500万千瓦左右,风电设备制造业的产能过剩已很明显。

5.风电价格缺乏竞争力,电度成本的下降空间较小

现有的电力市场体制下,电价的制定并没有考虑电能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等外部成本。以风电为主的可再生能源的电能价值没有得到合理的体现,在电价上,相比火电等常规电能生产方式缺乏竞争力。风电场项目的投资成本中,风电机组大约占70%的比例,其余电气、土建、安装工程等费用约占30%。风电单位电度成本中,折旧费用摊销大约占65%的份额,其余的营运费用、财务费用大约占35%的份额。因此,风电电度成本能否下降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机组的成本。

四、我国风电行业发展对策

针对风电行业发展中所遇到的诸多问题及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对策:

首先,加强风电系统建设,整合风电设备制造产业链中优质的资源。

我国风电产业起步较晚,基础工业较薄弱,风电设备制造业产业链上下游不协调。虽然风电设备制造业的产能明显过剩,但是优质关键零部件的供应不足严重制约整机产能的释放。行业内需要技术深度协助和资源整合,解决行业发展乱象丛生、效率低下、规模经济效益不明显的现状。通过对产业链资源整合,提高核心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风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升我国风电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其次,提高风电行业内企业的融资能力,增加融资方式。

目前,融资结构简单、金融服务产品单一是风电行业融资的首要问题(张柏松,2011)。通过建立风电项目投资基金、商业银行绿色信贷、风电设备融资租赁等多种融资模式在内的完整融资模式体系,降低融资成本,增加对风电企业的金融服务产品,完善风电企业资金运用机制,降低企业资金风险。

再次,健全体制机制,实现政策扶持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

为促进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需要进一步加大政府政策的扶持力度,而且还需要配套的机制与体制,加强市场监管力度,认真分析我国风电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立足市场查找问题成因,健全体制机制,实现政府政策扶持与市场经济杠杆的有机结合,完善政策法规体系,研究制定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提高风电的使用量,为风电产业发展营造有利的外在条件。

最后,加强风电技术研发能力,提高国产风电设备制造水平。

虽然我国的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发展迅速,但是并未掌握核心技术。世界风电设备制造业主要集中在欧洲的丹麦、德国、西班牙,亚洲的印度和北美洲的美国。其中欧洲地区的风电设备制造业生产能力占世界的50%以上,是最重要的风电设备生产地,也是最大的风电设备出口地区。因此,要努力开展风电技术研发的国际合作,增强中国风电企业创新能力,参与国际标准和规则制定,提高我国风电行业核心技术水平,提高风电设备国产化率,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风电整装机组的成本;另一方面能够从根本上降低风电电度成本,提高风电在整个电力行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李俊峰.中国风电发展报告2012[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

[2] 费智,符平.我国风电发展的态势分析与对策建议[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0).

[3] 邝小燕,赵俏资.我国风电行业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分析[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0(3).

[4] 张伯松.中国风电产业融资问题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5).

[5] 范必.促进风电产业健康发展的思考[J].中国能源,2010,31(12):7-10.

上一篇:借助Excel模型实现财务比率多维透视分析 下一篇:云会计下会计信息安全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