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间的力量对比

时间:2022-01-30 02:16:45

[摘要]纷繁复杂的战国史,是中国历史的大变革时代,有许多至今仍让人难以理解或难以知道的各种问题,然而,先前的诸多历史学家已经对各种问题做了深入的考证,许多的历史疑难问题已经解开,在这,我不对各种问题再做一一的考证,而是将先辈们所考证完成的个别事实加以总结,然后再做一系统的论述。

[关键词]改革 发展 竞争 统一

[中图分类号]K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080-02

公元前770年,西周在幽王昏庸无道的统治之下走向灭亡,平王姬宜臼将都城东迁洛邑。从此,王室势力一落千丈,中国历史进入了战祸纷飞的春秋战国时期。历史上,将平王东迁后的周称为东周。东迁后,各诸侯国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纷纷实行各种改革措施,发展经济。同时,他们相互攻伐,掠夺土地和人民,使战祸波及各个诸侯国,甚至连周天子的土地也被掠夺。到春秋后期,王畿之地不足千里。在这个时期,先后出现了齐桓公、秦穆公、晋文公、宋襄公、楚庄王几个霸主,他们以“勤王”为名,称霸中原,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

公元前481年,继鲁、晋两国之后,新型地主阶级在齐国取得政权,标志着中原地区普遍进入封建社会,我国历史从此进入战国时期。春秋战国之际是我国历史从奴隶制到封建制大转变时期,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而战国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就这个大的转变对于各诸侯国来说发展是很不平衡的,不仅变革的时间有先后的顺序,而且变革的程度也有深浅的不同,因此用一个绝对的年代作为两个时代的分界线是不容易的。在每一个国家的社会变革中,代表新旧剥削制度的统治权力的交替,新旧两个阶级的政权易手应该是划分两种社会制度的重要标志。新型的地主阶级取得政权后进而进行一系列的封建性的变革,这就使政权的性质由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至于战国开始的具体时间界定,就不能用确切的时间去表述了。

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并且在这前后各诸侯国为了争城夺地展开频繁的兼并战争及制度变革。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亡东方六国,建立统一的封建帝国,我国历史才结束了长达几百年的割据混战的战国时代。然而,在这一段时间里秦国为什么能够兼并六国完成统一,同样的其他六强为什么没能够完成统一伟业?本文就是从这个原因出发,简要地叙述在战国时代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强国之间的各种力量对比,至于其他如鲁、卫、宋、中山等小国暂不做叙述。

一、经济上的对比

经济的发展决定一个国家各种力量的强弱。(1)秦国。秦国之所以能够统一中国,根本就在于其强大的经济力量。在长平大战前,赵豹认为赵国不能战胜秦国,理由之一是“秦以牛田,水通粮”(《战国策·赵策一》)。再则,秦国占据富饶的关中平原,粮食产量较高,能够支持持久战争。而且,秦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有足够的人力资源参加农牧业生产。早在秦惠王时,“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史记·李斯列传》),占据富饶的成都平原,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有足够的物质资源支持战争,这也是秦统一六国的重要因素。(2)楚国。楚国土地虽广,资源也较为丰富,然而楚国地处南方,远离中原,农业生产技术较为落后。这就使得楚国的经济力量稍逊秦国,但不可小视,有“横则为秦,纵则为楚”之说,这就说明楚国在七国中的力量之大。(3)齐国。齐国东居鱼盐之利,也很富有,虽没有像秦国的关中平原那样的土地,但齐国霸据东方,以其便利的水力资源和鱼盐之利,与其余六国相交换,其国家的富有程度丝毫不逊于秦楚。至于中原的三晋与北方的燕国,虽然土地较少,然而位居中原,其农业发展的条件便利,更兼拥有先进的农业技术,其经济发展不容小视。三晋虽强,然单独与其他各国相比,则力量就显得单薄了。况且燕赵位居北方,与匈奴等少数民族地区接壤,经常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袭扰,其农业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总体来讲,七国经济力量的顺序在我看来应是秦齐楚魏赵韩燕。其经济发展程度是受地利、水利、气候等多种自然或人文因素共同左右的。

二、军事上的对比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在频繁的战争中取得胜利,不惜花费很大的气力发展军事。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参战的人数也不断增加,其战争的残酷性也随之增加,各国的带甲之士多则百万,少则数十万。仅长平之战,秦赵双方便投入了一百多万军队,结果赵国临阵易将,终至兵败,四十万军队被秦坑杀,可见其战争的残酷性。各大国的兵额和参战人数也达到了其历史最高,据杨宽《战国史》载,各国的兵力如下:(1)秦国:有带甲(或作奋击)百万,车千乘,骑万匹(《战国策·秦策一》策士所造苏秦语)。(2)魏国:有带甲三十万或三十六万,防守边疆和辎重部队十万,他最强大时,据说有武力二十万,苍头十万,奋击二十二万,厮徒(奴隶)十万,车六百乘,骑五千匹(《战国策·魏策一》策士所造苏秦语)。(3)赵国:有带甲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战国策·赵策一》策士所造苏秦语)。(4)韩国:兵卒不过三十万,包括厮徒在内除了防守边疆关塞以外,见卒不过二十万(《战国策·韩策一》策士所造张仪语,《韩策一》苏秦说有带甲数十万)。(5)齐国:有带甲数十万(《战国策·齐策一》策士所造苏秦语)。(6)楚国:有带甲(或作持戟)百万,车千乘,骑万匹(《战国策·楚策一》策士所造苏秦语)。(7)燕国:有带甲数十万,车七百乘,骑六千匹(《战国策·燕策一》策士所造苏秦语)。这时,各国军队人数的增多,固然由于人口的增多,更主要的是由于各国已普遍实行郡县征兵制度,作战时所有及年龄的农民都有可能被强迫编入军队。

三、各国的改革

历史证明,凡是实行改革的国家,其综合国力就强,凡是改革较晚或是改革不彻底的国家,其实力就落后于他国,改革的成败,深刻影响着国家将来的实力与地位。

在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中,应首推秦国的商鞅变法。公元前361年,孝公即位,商鞅入秦,得见孝公,陈说变法图强的道理。经过三年的准备,到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实行第一次变法,秦国由于变法初步成功,在对外战争中取得胜利。公元前350年,商鞅进行第二次变法,这次变法是进一步从经济上和政治上进行改革,目的在于进一步追求富国强兵。公元前340年,卫鞅设计生擒魏将公子昂,大破魏军,迫使魏国交还过去夺取的河西地,商鞅由于这个大功,受封于商十五个邑,号为商君。秦国通过这两次变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成为强国,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魏国在公元前445年魏文侯即位后,已建成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李悝被魏文候任命为相国,主持变法。经济上,李悝主张“尽地力之教”,发展农业生产,从而巩固地主政治的经济基础,李悝在经济上的另一个重要的措施是实行“平籴法”,目的在于“使民无伤而农益动”,主张采用“取有余而补不足”的方法,使“民适足,价平而止”,做到“遇饥馑水旱,籴不贵而民不散”(《汉书·食货志》),从而达到巩固地主经济,富国强兵的目的。政治方面,李悝“撰次诸国法”,编成了一部法经,李悝“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其律始于盗贼”(《晋书·刑法志》)。魏国经过李悝变法,首先成为强国,在后来的一段时间内与中原各国的较量中显得游刃有余。

赵国在建立封建政权的过程中,原来比韩魏两国进展得快,但在封建政权建立后,改革比较迟缓。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被迫承认魏赵韩三国列为诸侯,就在这年,赵相国公仲连进行了改革。公仲连将牛畜、荀欣、徐越三人推荐给了赵烈侯,牛畜建议“以仁义,约以王道”,荀欣建议“选练举贤,任官使能”,徐越建议“节财俭用,察度功德”,赵烈侯因此起用牛畜为“师”,荀欣为“中尉”,徐越为“内史”(《史记·赵世家》),进行具体的改革。

公元前402年,楚国发生“盗杀声王”的事件(《史记·楚世家》),接着“国人立其子悼王”,以楚悼王为代表的新兴地主阶级取得政权,起用法家吴起进行变法,变法的措施在不断的反对声中展开,并且坚定地实行,初步取得成效。楚国经过初步变法也强盛起来,吴起曾“南收扬越,北并陈蔡”(《战国策·楚策三》蔡泽语),“却三晋,西伐秦”(《史记·吴起列传》),使楚国的力量更加强大了。

战国初期,韩国就进行政治改革,但是由于改革不彻底,政治上造成了一系列混乱,“晋之故,去未息,而韩之新法又生;先君之令未收,而后君之令又下”(《韩非子·定法篇》)。公元前355,韩昭侯起用申不害为相,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实行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讲究统治之术。但是以这种“术”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成效是比较差的,韩国因此在七强中是比较弱的,最后先为秦所灭。

公元前357年,齐威王即位,不久,邹忌以鼓琴见威王,向威王提出“治国家而弭人民”的道理,受到威王的赏识,三月后便授以相印,邹忌推行法家政策,主张从国君行事,选择“君子”担任官吏,防止“混杂”,主张修订法律,监督清除奸吏,并重视推荐人才,“谨泽君子”。经过一系列改革,齐国在政治、经济上都有了新气象。

公元前318年燕王哙把王位禅让给他所信任的执政大臣子之,子之的改革措施遭到了旧贵族的反对,招致燕国内忧外患,太子平死于内乱,燕王哙与子之为齐所杀。赵武灵王于燕国内乱时迎公子职于韩,并护送归燕,即燕王位,即燕昭王。燕昭王即位后,决心复兴燕国,报齐入侵之仇,他修筑黄金台,思贤若渴,“愿得天下贤士与共国”,采纳郭隗的建议,虚心事他,于是天下贤士“多趋燕”,中有著名的乐毅,加上他关心百姓痛痒,能与百姓同其甘苦,终于收到复国和报齐的预期效果。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开篇就讲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秦王嬴政亲政以后,抓住有利战机,及时组织力量展开了统一天下的强大攻势,至公元前221年,秦灭掉齐国,完成统一,结束了中国历史长达几百年的春秋战国时代,中国从此进入了统一的封建帝国时代,开启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

本文对各诸侯国的力量对比,并不是同一时期的力量对比,而是选择其在发展过程中最鼎盛的时期加以论述,粗略地叙述诸侯国在最强盛时期的力量态势。之所以进行这样的比较,就是为了进一步证明:改革的成败是国家强盛的根本,谁能改革更彻底,谁就能更快更好更有效率地发展经济,进而能够在各种战争中取得胜利,乃至一统天下。

【参考文献】

[1]杨宽.战国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

[2]牛鸿恩,邱少华,孙悦春选编.战国策选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4年4月.

[3]翦伯赞.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古代部分).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11月.

上一篇:浅谈网络资源对大学英语读写教学的提升作用 下一篇:南京:追寻历史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