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训练在脑卒中早期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时间:2022-01-29 06:22:15

吞咽训练在脑卒中早期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摘要:目的 探讨吞咽训练在脑卒中早期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8例纳入观察的脑卒中早期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按照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入院48 h后开始予以吞咽训练,应用洼田饮水试验对比两组患者干预1 w后的吞咽功能,并统计干预结束后1 w内的误吸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等级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误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吞咽训练;脑卒中;康复护理

吞咽是人类最复杂的行为之一,是食物经咀嚼形成食团,由口腔经咽和食管入胃的过程,亦是人类生存的必备技能之一。当患者脑卒中后,控制吞咽功能的延髓可能受损,导致吞咽障碍的发生。据统计,脑卒中急性期吞咽障碍的发生率为51%~73%,患者可因吞咽功能障碍出现误吸、误咽和窒息,发生吸入性气管炎或肺炎,严重者可因窒息危及生命,亦能因营养不良延长住院日,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存质量[1]。因此,早期采取有效的吞咽训练对于患者的后期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12月我科收治住院的脑卒中急性期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98例,所有患者均经CT或MRI确诊,且排除意识障碍、既往有咽喉部手术史、咽反射迟钝或消失的患者。根据住院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49例患者中男33例,女16例;年龄45~80岁,平均(62.6±12.4)岁;脑梗死32例,脑出血17例。对照组49例患者中男35例,女14例;年龄45~80岁,平均(63.1±12.7)岁;脑梗死33例,脑出血16例。经统计,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按照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吞咽障碍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失望、沮丧等心理问题,护士应多与患者交谈,用赞赏、鼓励的语言劝导,加强患者康复信心;同时可以做好家属思想工作,让患者家属给予患者物质和心理上的支持;健康宣教:患者多是第一次发病,对于病情不熟悉,对于饮食呛咳很恐惧,应对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让他们了解。观察组在入院48 h后开始予以吞咽训练。具体步骤如下:选择合适:扶患者取坐位,背后用被子垫好,采取45°坐位,颈稍前屈易引起咽反射[2]。选择合适食材:首先是食物稠度,剁碎煮烂的食物如菜泥最易吞咽,糊状食物最不易吸入气管,而纯液体如稀汤则最易呛入气管,所以饮食应根据病情的轻重及病程的发展,按煮烂的食物剁碎的食物正常食物的顺序来调整;其实是食团的大小,以半勺为宜,每次进食吞咽后,让患者再反复做几次空吞咽,使食物全部咽下,然后再进食。吞咽功能训练:包括吸吮训练:嘱患者家属食指戴上胶套放于患者口中,让患者模仿婴儿吸吮动作;喉抬高训练:护士把手指置于患者的甲状软骨的上缘,让患者做空吞咽,辅助并让患者体会甲状软骨的向上运动;咽部冰刺激:护士用冰冻的棉棒蘸少许水,轻轻刺激患者软腭、舌根及咽后壁,嘱患者做空吞咽动作,反复训练,直到吞咽有力无口水流出[3]。④神经电刺激: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仪进行治疗,将体表电极按说明置于甲状软骨皮肤表面,按仪器说明书设置好相关参数,2次/d,20 min/次。对于有明显紧张、悲观、厌食甚至拒食心理的患者,可以先予以心理护理,调整好患者的心态,同时营造整洁、轻松、愉快的进食环境,增强患者解决进食困难的信心。对两组患者均干预1 w,1 w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

1.3观察指标 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吞咽功能,同时对干预结束后1 w内发生误吸的情况予以登记。

1.4统计学分析 对所有数据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后吞咽功能对比 对两组患者干预1 w后的洼田饮水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0.033,P

2.2两组患者干预结束后1 w内误吸发生率对比 干预结束后1 w内观察组发生误吸9例,发生率为18.4%;而对照组发生误吸19例,发生率为38.8%,经χ2检验,观察组误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P

3讨论

大量脑卒中患者早期常存在吞咽困难但临床上对其重视远远不及对运动障碍的关注。吞咽功能障碍的存在轻则影响营养摄入及发音,降低患者生活质量;重则诱发吸入性气管炎或肺炎,甚至因窒息危及生命[4]。

大量脑卒中患者早期常存在吞咽困难但临床上对其重视远远不及对运动障碍的关注。吞咽功能障碍的存在轻则影响营养摄入及发音,降低患者生活质量;重则诱发吸入性气管炎或肺炎,甚至因窒息危及生命[4]。既往的研究表明,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患者其吞咽相关肌肉运动与正常人大致相同,只是随意性舌运动开始动作延迟,与吞咽有关的肌肉运动协调功能低下[5]。此时患者尚未忘记自己的咽下习惯,而且咽下肌群也未发生废用性萎缩。因此,尽早进行吞咽训练能有效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康复。笔者研究显示,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后其1w后洼田饮水试验结果明显优于了对照组,并具有统计学意义,误吸发生率也显著低于未进行吞咽训练的对照组,因此对该类患者应尽早进行吞咽训练才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误吸率[6]。当然,笔者在临床中亦注意到,在进食的选取时,低头向下使呼吸道关闭不足,舌根退缩不足,易呛入气管;当吞咽无力时,可用温度刺激,如用热毛巾擦嘴,颈部,喉部以促进喉部活动功能;另外在最初进行吞咽训练时,护士要全程指导和监护,对于刚开始接受吞咽训练的患者一定要有耐心,不能急躁;同时注意观察,如一旦疑有吸入气管,马上用床边吸入器将口内与咽部食物吸出减少误吸发生。

参考文献:

[1]刘华华.脑卒中合并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康复护理[J].上海护理,2010,10(4):49-50.

[2]高金玲,吕桂玲,宋剑,等.食物形态及吞咽姿势对脑卒中摄食-吞咽障碍患者误吸发生的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1):1957-1958.

[3]任萍,杨晓梅,简晓芳,等.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饮食护理与康复[J].护理杂志,2003,20(4):71-72.

[4]肖灵君,薛晶晶,燕铁斌,等.表面肌电图在吞咽功能评估中的信度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12):1155-1158.

[5]俞哲敏,沈丽芳,娄丛容,等.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和肢体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6):161-162.

[6]陈巧玲,卢爱金,杨伟英,等.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早期护理[J].护理杂志,2013,30(10):35-36.

上一篇:碘伏用于腹腔镜手术镜头防雾效果探讨 下一篇:磁共振弥散成像在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调强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