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蒙古族传统家庭教育

时间:2022-01-29 12:48:05

浅析蒙古族传统家庭教育

摘 要:蒙古族是一个古老、奔放的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本文从蒙古族传统家庭教育入手,概括性地介绍了蒙古族传统家庭教育的内容以及家庭教育的方法,以期对蒙古族传统家庭教育有整体、宏观的了解。

关键词:蒙古族;传统;家庭教育

古代蒙古族人民主要以游牧为主,家庭教育的内涵丰富,彰显了蒙古族人民的心理、品格、民俗文化、道德等特征。家庭教育对维系蒙古族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具有具足轻重的作用。众多专家学者对蒙古族家庭教育的内容研究颇多,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概括介绍。

一、蒙古族传统家庭教育的内容

(一)传授生产生活知识与技能。蒙古族的传统家庭教育非常注重生产生活中的劳动教育。当他们在田间耕种、山间狩猎、放牧时,都会向子女后辈教授这方面的技艺技能。学习这些技能是为了让后代子女更好的适应自然、社会与家庭方面的需要。在当时的环境下,这些技艺技能的学习都是通过家庭教育来完成。例如,在孩子逐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都会有意识地教子女一些力所能及的辅技能,一般来讲父亲教儿子学习狩猎和游牧的技能,母亲主要负责教会女儿怎样做家务,传授她们如何缝隙衣物、烧饭猪肉、酿制奶酒等技能。父母希望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享受劳动的乐趣,培养孩子对事物的辨别能力。此外,蒙古族人民非常注重培养孩子坚强乐观、自强自立的品质,教导孩子直面困难,不屈服于恶劣的环境,借此培养孩子树立自信心,在劳动中培养形成艰苦奋斗、豁达乐观的高尚品质,增强孩子对家庭、社会的社会责任感。

(二)传授家庭美德教育。一般意义上家庭美德是属于家庭道德的范畴,它具体指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中所形成的家庭氛围、价值观取向、家庭精神状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系统中的知识、情感、意识、行为等方面。①敬老爱幼、团结互助一直是蒙古族人的良好风尚、优良传统,这一传统集中体现在蒙古族的家庭美德教育中。在蒙古族的社会生活中,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与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蒙古族人民都非常尊敬长辈、关爱晚辈、尊重母亲、帮助弱势困难群体。族内的重要事情一般都由德高望重的长辈商量决议,长辈的谆谆教诲与无私帮助常使未经世事的晚辈受益匪浅,所以听取和遵循长辈的教诲俨然成为蒙古族人的传统习俗。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蒙古族的社会生产中男女分工明确,但是蒙古族人并没有形成“重男轻女”的思想,反而形成了尊重女性、歌颂女性的优秀传统。

(三)传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教育。由于蒙古族人长期过着游牧、狩猎的生活,所以他们形成了热爱自然、遵循自然发展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蒙古族人将大自然视为自己的衣食父母,他们知道要想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认识大自然、顺应大自然发展的规律,所以他们像对待父母一样保护和尊敬自然。也正因为蒙古族人认识到这点,能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所以他们的祖祖辈辈得以在这广阔无垠的草原上繁衍生息。蒙古族人从小就教育子女形成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理念,向子女灌输“破坏自然环境就等同于掐断自己的脖子一样”。例如,蒙古族人日常的生火煮饭都是烧的牛羊马等动物粪便,或者去捡一些枯枝杂叶生火,他们绝不会为了生火煮饭而去砍伐森林树木。②其实烧动物粪便不仅可以净化草原空气,而且有利于提高生态环境的循环利用率。此外,蒙古族人珍惜水资源,他们从不会向河中乱倒垃圾,污染水源。蒙古族人经常根据季节变换进行轮牧、倒牧与禁牧,这样可以不仅给草原一个修养生息的机会,草原植被得到较好恢复,牧草质量提高,也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

二、蒙古族传统家庭教育的方法

蒙古族家庭承担的教育内容多种多样,所以教育方法也是形式多样的。以下介绍的家庭教育方法都是具有民族特色、典型有代表性的。

(一)口述历史。以历史故事说理是蒙古族传统家庭教育的一种基本方式。蒙古族人流传下来很多教导子女的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例如:《成吉思汗的故事》、《额儿古涅昆的传说》、《阿澜豁阿折箭训子的故事》等都能体现蒙古族的历史渊源、伦理道德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这些故事传说集中反映了蒙古族的英雄事迹或者蒙古族人敢于与与大自然搏斗、不怕困难的精神。父母在空闲时间会给孩子讲蒙古族祖先的故事传说,例如父母讲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故事,成吉思汗集勇敢、智慧、胆略、高尚于一身,是蒙古族人民崇拜的英雄代表;③除此之外,还有成吉思汗母亲养育子女的励志故事,蒙古族史诗中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民族英雄江格尔的故事。这些历史故事传说世代流传于蒙古族民间,如同一脉脉清泉滋润着蒙古族少年男少女的心田。

(二)言传身教。言传身教是蒙古族人传统家庭教育最具代表性的方法之一。实际中身教重于言传。由于蒙古族人世代过着草原放牧的生活,所以他们逐渐形成了注重实干的社会风气。蒙古族父母教导子女应该做的事情,他们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为子女树立榜样模范作用,通过自己的行为努力潜移默化的影响、熏陶教育孩子,让子女逐渐学会这么做是对的,那么做是错的,提高辨别是非对错、善恶美丑的能力。父母对子女进行滔滔不绝的说教场景在蒙古族人家庭里是极少看到的。如果子女做错了事情,父母不会打骂子女,而是耐心的教育子女,给孩子反省和改错的机会,他们也会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比如,当子女到了能说、会听、能视的年龄阶段时,父母便其担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师道角色,对子女进行言传身教,谆谆教导。但是父母只凭说教是不可行的,尤其对于模仿力强、理解力弱的子女来说,父母的以身作则比说教更重要。蒙古族人民相信只有将言传和身教两者相结合,才能发挥超强的教育效能。

(三)以谚语育人。以谚语育人主要指通过引用一些寓言故事、名言警句或者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来教育后代的一种传统的教育方法。蒙古族家庭教育中所采用的谚语基本都是传统的格言。在家庭教育中除了父母亲戚赐教谚语外,左邻右舍街坊邻里的老人也会赐教谚语。父母经常会将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正反方面的历史故事或者世代相传格言警句教育子女。例如,父母会给子女讲历史上铁木真母子的故事,由于铁木真的父亲被毒死,帖木真母子丧失贵族资格,沦落为寻常百姓的穷人,那是铁木真才九岁,他们母子无依无靠,相依为命,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维持。当铁木真射死了同父异母的弟弟别克帖时,母亲气愤的说他“你这孩子像狼像虎又像猛禽般恶毒啊,我等影子之外无同伴,尾巴之外无甩鞭,你却为之伤害他人。像这样有教育意义的箴言还有很多,例如,培养子女辨别是非观念的箴言有“离间者之美言要三思,忠贤者之勤告要听取”;言行举止方面的箴言有“说万句空话,莫如办一件正事”等等。

总结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贯穿人的一生。可以说,家庭教育是基础,是蒙古族人走向社会的基石。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学校教育的出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共同担负起教育培育下一代、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影响改变着蒙古族人知情意行等素质结构。但是,随着学校教育的普及与迅猛发展,随着现代信息化的普及,传统家庭教育的功能正逐渐削弱,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冲击。面临这种危机,蒙古族人如何继续保存民族传统文化,如何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是一个值得讨论深思的问题。鉴于此,我们应该把目光聚焦在少数民族传统家庭教育上,深入挖掘传统家庭教育价值,探讨怎样传承传统家庭教育的问题,从真正意义上发掘传统家庭教育的涵义,以期为蒙古族的传统家庭教育做出更具指导力、新颖性与说服度的研究。(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注解:

① 包玉柱.浅析蒙古族传统文化与现代的矛盾[J].中国民族教育.1994(1).

② 李素梅,张苗苗.现代蒙古族家庭美德结构的调查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③ 陈巴特尔.试论蒙古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变迁及其特点[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4(3).

上一篇:学科教材与课程标准之关系再认识 下一篇:初中思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