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沉桩施工的工艺

时间:2022-01-28 04:22:24

浅谈沉桩施工的工艺

摘要:桩基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着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因此必须在打桩过程中采取科学合理的打桩方法。故文章以打入桩法为例,介绍了其打桩方法与质量控制原则,同时对打桩对周围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预防措施。

关键词:打桩 质量控制环境影响 预防措施

1、引言

锤击沉桩法也称为打入桩法,是利用桩锤下落产生的冲击能克服土对桩的阻力,使桩沉到预定深度或达到持力层。锤击沉桩法是预制桩最常用的沉桩方法,这种方法施工速度较快,机械化程度高,适用范围广,广泛应用于现代桩基工程。

而在打桩过程中,采取怎样的打桩方法更为科学合理、如何做好打桩的质量控制工作,以及对于打桩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各种影响,采取何种措施对其进行预防,都是现场技术人员一直关注的问题之一。

2、打桩方法

打桩所用的机具设备主要包括桩锤、桩架及动力装置三部分。桩锤是对桩施加冲击力,将桩打入土中的主要机具。桩架是支持桩身和桩锤,将桩吊到打桩位置,并在打桩的过程中引导桩的方向,保证桩沿着所要求方向冲击的打桩设备。动力装置包括吊装机就位和启动桩锤用的动力设备,如卷扬机、空气压缩机等,具体选用取决于所选的桩锤。

打桩前,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打桩顺序,先将桩架移动至桩位并用缆风绳拉牢,然后将桩运至桩架下,利用桩架上的滑轮组,由卷扬机提升桩。当桩提升至直立状态后,即可将桩送入桩架的龙门倒杆内,将桩的下端对准桩位中心,缓缓放下插入土中。插入时,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并与桩架导杆相连接,以保证打桩过程中不倾斜或移动。桩就位后,为防止击碎桩顶、降低噪音,在桩顶放上弹性垫层,如软木板、草袋、废麻袋等,放下桩帽套入桩顶,桩帽上再放上垫木,降下桩锤轻轻压住桩帽。桩锤底面、桩帽上下面和桩顶面都应保持水平,桩锤、桩帽和桩身中心线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尽量避免偏心。在锤的重力作用下,桩向土中沉入一定的深度后趋于稳定时,再校正一次桩的垂直度,至此便可打桩。

打桩时,宜“重锤低击”、“低提重打”,可取得良好效果。开始打桩时,地层软,沉降量较大,锤的落距宜较低,一般为0.6-0.8m,使桩能正常沉入土中。待桩入土一定深度(约1-2m),桩尖不易偏移时,可适当增加落距,逐渐提高到规定的数值,并控制锤击应力,连续锤击。

打桩最后阶段,沉降太小时,要避免硬打;如桩难沉,要检查桩垫、桩帽是否适宜,需要时更换或补充软垫。

3、质量控制

打桩的质量标准包括:打入的位置偏差是否在允许范围之内,最后贯入度与沉桩标高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桩顶、桩身是否被打坏,以及对周围环境有无造成严重危害。

为保证打桩质量,应遵循如下原则:①桩端(指桩的全断面)位于软弱土层或一般土层时,以控制桩端设计标高为主,最后贯入度可作参考;②桩端到达坚硬、硬塑的粘土、中密以上的粉土、碎石类土、砂土、风化岩时,以最后贯入度控制为主,桩端标高可作参考;③最后贯入度已达到而桩端标高尚未达到时,应继续锤击3阵,按每阵10击的平均贯入度不大于设计规定的数值加以确认。如控制指标已符合要求,而其他指标与要求相差甚远时,应会同有关单位研究处理。最后贯入度应通过试桩确定,或做打桩试验,与有关单位商议确定。

同时,为了分析和处理打桩过程中出现的质量事故,必须在打桩过程中对每根桩的施打进行测量,并做好测量的详细记录。例如,用落锤、单动气锤或柴油锤打桩,开始时即需记录桩身没沉落1m所需要的锤击数和桩锤落距的平均高度。当桩下沉接近设计标高时,则应在规定落距下,测量每一阵(10击)后的贯入度,和当数值达到最小设计承载力所要求的最后贯入度。

打桩时要测量桩顶水平标高,特别对承受轴向荷载的摩擦桩,可用水准仪测量控制。在桩架导杆的底部上,每10-20mm画好准线,注明数字,桩锤上则画一白线。打桩时,根据桩顶水平标高,定出桩锤应停止锤击的水平面数字,当锤上白线达到此数字位置,即应停止打锤。这样,就能使桩顶水平标高符合设计规定。

4、打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4.1 对环境影响

由于巨大体积的桩体在冲击作用下于短时间内沉入土中,会对周围环境带来下述危害:

(1)挤土。系有桩体入土后挤压周围土层造成的;

(2)振动。在桩锤冲击下,桩体振动,振动波向四周传播,给周围的设施造成危害;

(3)超静水压力。土壤中含的水分在桩体挤压下产生很高的压力,此高压水在向四周渗透时亦会给周围设施带来危害;

(4)噪声。桩锤对桩体冲击产生噪声,达到一定分贝时,也会对周围人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4.2 预防措施

为避免和减轻上述打桩产生的危害,根据过去的经验总结,可采取下述措施:

(1)限速,即控制单位时间打桩的数量,这样可以避免产生严重的挤土和超静水压力;

(2)正确确定打桩的顺序。一般在打桩的推进方向挤土较为严重,宜背向保护对象向前推进打设;

(3)挖应力释放沟(或防振沟)。在打桩区与被保护对象之间挖沟(深2m左右),可隔断浅层内的振动波,对防振有益。如在沟底再钻孔排水,则可减轻挤土影响和超静水压力;

(4)埋设塑料排水板或袋装砂井,可人为造成竖向排水通道,易于排除高压地下水,使土中水压力降低;

(5)钻打结合法,即先在浅层土中钻孔(孔径为桩径的1/3左右,钻孔深度视工程情况而定),并排除孔内土,然后将桩插入孔底后再打桩,这样可大大减轻浅层挤土影响。

5、结语

总之,对于打桩施工,必须要严格按照科学合理的打桩方法按步进行。对于打桩过程中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予以足够的重视,避免打桩可能出现的各种质量通病。同时,还要分析打桩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各种影响,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确保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

上一篇:浅谈混凝土裂缝的防止及治理方法 下一篇:浅谈土建工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