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上涨对城镇低收入居民生活的影响及对策

时间:2022-01-28 02:41:45

物价上涨对城镇低收入居民生活的影响及对策

[摘 要]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法将鄂州市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与一般居民作对比来了解鄂州市低收入居民的收支状况,探讨物价上涨对鄂州市低收入居民生活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物价上涨 城镇低收入居民 影响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物价上涨速度也大幅提高。以湖北省鄂州市为例,从2002年至今,鄂州市居民消费价格分别上涨0.7%、1.9%、4.2%、2.1%、1.7%、4.5%、6.4%、0.5%,逐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通过对鄂州市物价上涨实际状况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积极的应对措施,对研究我国中部地区甚至全国城镇低收入居民更好的应对物价上涨将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二、鄂州市低收入居民的基本状况

本文的鄂州市低收入居民特指统计部门城镇住户抽样调查样本中的10%城镇最低收入居民。

1.收入水平。2009年,鄂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407.72元,100户调查户中,10%最低收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18.44元,为鄂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0.41%。

2.消费水平。2009年,鄂州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0055.70元,100户调查户中,10%最低收入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5458.6元,为鄂州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54.28%。

3.消费结构。低收入居民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相比,消费结构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两高两低”:

(1)食品支出高。鄂州市低收入居民支出以食品支出为主。2009年,10%最低收入居民人均食品支出2988.86元,恩格尔系数54.76%;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支出4085.30元,恩格尔系数40.63%。低收入居民恩格尔系数比城镇居民高14.13%。低收入居民的食品支出中肉类、禽类、水产类、鲜乳品、鲜瓜果等较少,普通蔬菜和主食较多,“温饱有余,营养欠佳”。

(2)水电燃料及其它能源支出相对较高。2009年,10%最低收入居民,人均水电燃料及其它能源支出438.88元,而人均可支配收入5418.44元,支出占收入比为8.10%;城镇居民人均水电燃料及其它能源支出645.5元,而人均可支配收入13407.72元,支出占收入比为4.81%。鄂州市低收入居民水电燃料及其它能源支出相对较高。作为生活必需品的水电燃料及其它消费,随着国家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推进将进一步增加。能源消费支出是生活的基本支出,属于生活必需品范畴,为应对能源价格上涨,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鄂州市城镇低收入居民只能减少能源用量或缩减其他支出。

(3)衣着和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比重相对较低。10%最低收入居民,人均衣着支出526.65元,为鄂州市城镇居民的41.63%,人均衣着占人均消费性支出比重为9.65%,比城镇居民低2.93个百分点;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195.74元,为鄂州市城镇居民的25.05%,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占人均消费性支出比重为3.59%,比城镇居民低4.18个百分点。

(4)医疗保健和娱乐文教服务支出低。10%最低收入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273.12元,为人均消费性支出的5%,比城镇居民人均支出低214.14元;10%最低收入居民人均娱乐文教服务支出458.53元,为人均消费性支出的8.4%,比城镇居民人均支出低666.86元。

三、价格上涨对鄂州市城镇低收入居民的影响

1.物价上涨对低收入居民的影响

(1)食品类价格上涨对低收入居民生活的影响最大。由于鄂州市城镇低收入居民在食品消费上的比重较高,几乎占到55%,而食品类中的多数商品又是消费缺乏弹性的基本生活必需品,其价格上涨对低收入居民生活影响十分显著。这里采用因素分析法分析2009年物价上涨中食品类价格上涨对城镇低收入居民的影响程度。表2显示了2009年价格上涨对鄂州市低收人居民生活的影响程度。食品类价格上涨影响鄂州市低收入居民人均多支出42.86元;衣着类、娱乐文教服务类支出增加幅度也不小。

(2)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对鄂州市低收入居民生活影响较大。资源性价格的上涨是推动物价上涨的重要原因。近年来,迫于国际原油等价格的迅速上涨,国家在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方面步伐加快,一些相关行业产品价格涨价压力加大。电价、水价、管道燃气价格、液化气价格、垃圾处理费和污水处理费等稳步提高,推动了鄂州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的上升,也进一步加大了鄂州市城镇低收入居民的生活成本。

2.价格上涨给鄂州市低收入居民带来的后果

(1)直接后果:生活质量降低。物价上涨使得鄂州市低收入居民的生活质量恶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居民对消费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减少。二是消费结构层次进一步变低。物价上涨后,为满足必需品的消费,低收入者只能选择更加便宜的替代商品和服务,有时只能选择劣质甚至不合格的产品,生活质量得不到保障。三是生活方式改变。为赚取更多的收入弥补价格上涨导致的实际生活水平的下降,鄂州市很多低收入者常常采用增加工作量、改变职业或外出务工等方式,生活方式迫于物价上涨压力发生改变。四是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据测算,鄂州市城镇低收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鄂州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相比,2009年名义收入差距扩大为2.47:1(低收人居民为1),而扣除物价上涨的影响后,实际差距比名义差距要更大。

(2)物价上涨对鄂州市城镇低收入居民生活预期的影响。物价上涨不仅影响到鄂州市城镇低收入居民的实际消费支出,也使鄂州市城镇低收入居民生活预期发生变化,对未来实际收入的预期降低,给心理上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和忧虑。

四、建议与对策

物价上涨对城镇低收入居民的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且随着国家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深入推进,物价会加剧上涨,这需要相关部门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应对。

1.加大对农副产品生产的扶持力度,增加供应,稳定货源,保持价格平稳,保证城镇低收入居民正常的生活开支。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大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建立和培养一批种植、养殖大户,通过科学指导,集约经营,力争粮食、肉、蛋、蔬菜等产量的稳定提升,保持农副产品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货源充足丰富,才能保证价格稳定。

2.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稳定物价预期。建立价格调节基金,用经济手段调控市场,也可以通过最高限价、经营差价率控制等行政手段,抑制必需品价格的过快上涨。对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操纵市场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要依法惩处。同时,政府应引导公众特别是低收入居民全面客观分析物价形势,及时信息,避免因信息谣传而导致抢购、混乱出现,造成市场恐慌。

3.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企业应该根据CPI的涨幅及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低收入居民的生活不会因物价上涨而受到严重的影响。在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时,政府也应该加强执法力度,对不落实最低工资标准的企业给予严惩。

4.加大社会补贴,完善社会保障体系。(1)政府应适当提高城镇低保标准,建立完善城镇低保标准的正常调整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适时调整低保标准。物价部门也可以在食品和重要能源价格持续高涨时,对低收入群体实行临时性物价补贴,保障低收入居民的基本生活。(2)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加快养老、医疗和失业等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保障职工群众的基本医疗,使低收入群体“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5.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制定就业政策和实施再就业工程时,应多向低收入家庭倾斜。积极引导和帮助下岗职工转变观念,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切实制定鼓励用人单位录用下岗职工的优惠政策和有利于下岗职工自谋职业的减免政策。大力发展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多领域、多层次、多方式的培训,提高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低收入者的素质,增强低收入者的就业技能。此外,政府应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有了稳定的就业岗位,就能有稳定的收入,这是解决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的着力点所在。

参考文献:

[1]孙智勇 李泽全 邹竹:食品价格上涨对城市居民生活的影响[J].调查与研究,2004,(12).

[2]齐红卫 欧阳建新 靖铭 托福星:物价上涨对城镇低收入居民生活的影响[J].中国统计,2007,(12).

[3]朱瑞华:降低物价上涨对低收入居民的影响[J].江海纵横,2008,(5)

[4]马晓河:当前农产品价格上涨成因分析与走势判断[J].唯实,2008(7)

上一篇: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探析 下一篇:从“家电下乡”谈国家调控农村市场的问题与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