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标识系统设计的几点建议

时间:2022-01-27 08:11:17

医院标识系统设计的几点建议

医院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带动了医院标识系统设计行业的发展。同时,新理念、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出现,为标识系统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促进医院标识系统设计的创新和发展,提高设计水平,使其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的需求,成为很多业内人士思考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结合自身的设计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重视老材料的新应用

医院中标识牌面板常用的主流材料包括不锈钢板、铝板、亚克力板等,还有一些医院使用型材。近两年,对外表面材料加工处理的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以前将图案呈现在硬性的平面材料上是比较困难的,只能采用喷绘的方式,然后裱在材料上面,并不美观。如今出现了平板的喷绘方式,可以直接将图案呈现在材料的表面,很有层次感,视觉效果也更好。广东番禺中医院的标识牌采用的是平板的高清晰度的喷绘和丝印的方式,呈现效果很好。

而型材因可塑性不强,且无法在造型及色彩上与医院的文化、建筑的风格及装修的特点相结合,在设计呈现、美观度上会有很大的制约,但型材的价格较为经济,如铝型材,造价便宜,安装也较为便利。

目前,在标识系统的材料应用方面,除了关注新材料外,更多的是将已有的材料以全新的方式进行组合和应用,使其在医疗空间中得以应用。例如,在307医院和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区的改造中,我们采用了3M地面的两种特种膜,反响比较好。其实,这些材料并不是新的,但是它的混搭和应用方式是全新的,可见材料和工艺的跨界应用正在逐渐成为标识系统设计的潮流。

通过人机互动,增强就医者体验

在一些商业项目中,一些新技术的应用是比较广泛的,比如一些交互式的技术,但是在医院建筑中,这种技术的应用尚在探索阶段。

人机互动装置会提高医院与患者的互动,增强患者的积极体验。人机互动装置分为两种:一种是体验式的,旨在提高医疗空间的趣味性,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感;一种是交互式的查询系统,其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可以查询专家、门诊等信息;二是可以植入导示的内容,让患者可以查询每一层的平面图、科室的分布,还可以实现实时路径的生成,帮助患者规划从当前位置到达目的地的路线,引导患者以最短的路线到达目的地。这种设施在国内医院的应用还非常有限,在国外医院中却很普遍,其将是未来医院标识系统的一个发展趋势。例如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安德森癌症中心就有一个触摸查询系统,这个系统内的导示内容与印刷的平面图、导示的地图是完全一致的,可帮助就医者最快到达诊室。

另外,经过调研发现,传统的医院大多是在用一种强迫、说教的方式跟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如用大量的宣传栏来展示医院的院训、理念,但是在细节上并没有做得直达人心,没有使医院与患者形成良性的互动。对此可以从室内的环境氛围着手,为就医者营造一种向上的、积极的、乐观的空间环境,提高空间和患者之间的情感互动。比如某肿瘤专科医院,设计师在门诊大厅设计了一个装置,它是有感应的并且可以张合旋转,患者进入空间之后,能够感受到对生命的一种希望,以此来增加与就医者的互动。

整体考虑,线上线下相呼应

严格意义上来说一套完整的导视系统应该包括医院网站上的引导内容、设置在医院内部空间的查询系统、医院建筑内外的标识牌、印刷的地图和导医手册等。但实际建设中,很多医院往往因为造价的原因,会省略一部分内容。其实,医院的导示系统是一项整体工程,每种导示方法都有其无法取代的作用,以网站为例,对于一些外地的患者来说,他们在来到医院之前,常常会在网上先查询相关信息,这有助于他们提前了解医院,从而节省来到医院之后所花费的时间。

改变标识牌的“语气”,改善就医者感受

在很多医院里,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标识牌上的字被设计得很大,箭头特别粗,颜色非常强烈,这是因为设计者担心就医者看不到指示信息,但由于缺乏人文关怀,往往有种被环境压迫之感。无论文字的大小比例,还是色彩的对比关系,都应该让人看起来是比较舒适的、柔和的,不产生刺激感。我们认为,导视信息能否在嘈杂的环境中被就医者迅速看到,取决于其规划是否合理,比如标识牌的位置是否合理,标识牌上承载的信息逻辑是否合理等等。举例来说,一个人身处A点,想要去B点,但是在A点处所能看到的标识牌上并未显示B点的信息;在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人们需要不断获得指引,如果关于如何达到B点的信息出现中断,人们便无法迅速找到继续前往B点的路径了。

因此,在标识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进行合理规划来帮助患者找路的功能是最核心、最基本的,只有将这个问题解决好,才能创造一个真正具有人文精神的空间。

标识系统造型,应以功能为基础

很多医院管理者在建设标识系统时,大多关心其外部造型,而忽略了规划方面的内容。标识系统设计的第一核心要素是把建筑空间的各种流线以及医院的特点分析清楚,这样才能解决好标识系统的导向问题,创建一个不迷失的空间。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才考虑与医院文化、地理特点、内装特点、综合预算的结合问题,功能是一切形式的基础,形式又有助于功能的发挥。

我们认为,标识系统最后呈现出来的设计形式一定是一步一步推导出来的,即空间的尺度决定了标识的尺度,信息的逻辑架构组织决定了每个标识上承载的信息量的多少,信息量的多少决定了标识本身牌面的大小。

标识系统的规划和整个逻辑体系决定了最终方案的优劣,单独的标识牌即便其本身设计得多美、多有创意都没有功能内涵。

相关标准,宜与时俱进

标识解决的是建筑空间内迷失的问题,所以一定是与建筑设计紧密相关的,它可以弥补建筑设计当中一些小的问题和缺陷,帮患者找到他们想去的地方。我们认为,建筑设计在不断发展,标识系统的相关标准也宜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不断满足新的要求、适应新的环境。医院标识系统标准的制订应广泛听取设计公司和医院的声音以及患者的需求,这样才能制定出真正适用的标准。

当前,国际较流行的是美国、日本和欧洲3个标准体系,我们可以综合3个体系,结合我国医院特色,形成独具我国特色的体系。

案例

*新理念、新应用

中国人民第307医院根据卫生部《急诊病人病情分级试点指导原则》拟将急诊科从空间上分为“红、黄、绿”三区,急诊病人按病情轻重分为“四级”。医院的地贴指示上运用的箭头是肩章的样式,体现了军队的特性。

江苏省人民医院的地贴图案选择了“慢走”、“快走”、“奔跑中”这三种图案,并与卫生部规定色彩分区结合,很好地突出了生命救急路线,不容忽视、不能阻挡,且指示更加明确清晰。

在实施过程中,经过对材料的反复工艺实验,解决了色彩饱和度、耐磨性、易于清洁的三重问题,使用更加持久也易于后期的维护。

*新材料、新工艺

在天津某医院中,灰白板、蓝白板在户外标识上得到了成功运用,使得在白天的颜色与夜里发光后的颜色都能突显醒目;

在工艺方面,结合医院特点,科室经常变动的现状,将背板固定于墙面,科室牌由强力磁铁固定在背板之上,这种巧妙的处理方式,既牢固,又易于更换,为医院后期维护节省了成本。

上一篇:巨型学校中“类学校”管理模式的理性思考 下一篇:标识系统中的医院文化与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