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教学中德育改革

时间:2022-01-27 07:42:12

浅谈物理教学中德育改革

摘要:物理学所包含的全部概念、公式、定理、定律,无一不是物理学家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分析概括所得,因此,物理学这门自然科学,蕴涵着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

物理学所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世界的自然属性和物质运动的普遍规律。就物理学所包含的全部概念、公式、定理、定律而言,无一不是物理学家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分析概括所得,因此,物理学这门自然科学,蕴涵着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

一、传授物理知识与培养学生反对邪恶、追求正义以及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相结合

1.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是为了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如在讲原子弹和氢弹一课时,可以向学生介绍爱因斯坦的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爱因斯坦劝说美国总统罗斯福抢在纳粹德国前研制原子弹,当研制成功后,他又从人类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出发,和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一起,联决反对使用原子弹。通过介绍这些科学史,让学生了解爱因斯坦反对邪恶,追求正义的人文主义态度和精神。

2.通过介绍科学家的感人事迹,培养学生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思想品格。如:玛丽?居里、皮埃尔?居里夫妇潜心研究铀、钍等矿物质的天然放射性,并从大量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放射性更强的物质,由于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妇和贝克勒耳共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10年玛丽?居里和法国化学家德别爱尔诺一起分析纯镭元素,并确定了它的原子量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她还测出许多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整理出放射性元素衰变的系统关系,由于这些重大成就,又获得了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由此她成为第一个在不同学科内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也是全世界为数极少的几位两次荣获诺贝尔奖中的唯一女性。她荣获重奖后,把奖金全部捐献给一些科学团体、实验室或用它来接济穷学生。通过对这些科学史的介绍,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高尚品格。

二、传授物理知识与培育科学精神相结合

素质教育提倡学校要全力以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倡导教师要把德育教育溶入各学科教学之中。作为一名物理学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应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物理科学史,让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和物理技能的同时,了解科学家的治学态度、治学方法及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培养学生客观求实、理性求真、批判创新的科学精神及崇高的人格魅力。

1.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如在讲“光的干涉、衍射现象”一课时,可以向学生介绍最早发现光的衍射现象的是17世纪意大利的格里马第,而最早对光的衍射现象作出正确解释的是19世纪法国工程师奥古斯汀?菲涅耳。他1806年从巴黎工程学校毕业,后来又在巴黎桥梁与道路专课学校学习三年,毕业后从事道路修理工作,当了八年工程师。涅耳依据理论要求进一步开展实验,结果真的观察到了亮点,这充分证明了菲涅耳波动理论的正确性。通过介绍这些科学史,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研究学问要事实求是、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

2. 培养学生不畏挫折,顽强拼搏的科学精神

如在讲直流电一课时,可以向学生介绍爱迪生一生热爱科学,积极投身于科学研究,在发明电灯的过程中,他先后试验了七千六百多种材料,失败了八千多次,但仍不气馁,终于获得成功。再如:在讲天然放射现象时,可以向学生介绍波兰著名物理学家玛丽?居里和皮埃尔?居里呕心沥血,经过四年时间,先后发现了两种新的放射性元素:钋和镭。在此过程中,他们从实验的经验中知道,所属奥地利管辖的圣?约阿希母斯塔尔炼油厂冶炼后的废渣铀沥青矿里,一定含有镭元素。他们通过努力,无偿地得到了这些废渣,但把它运到巴黎却颇费周折。他们既没有合适的实验场地和设备,也没有足够的资金,理化学校校长为他们提供了一间废弃不用的木棚。木棚顶有很大的天窗,但有数处破裂,下雨就会漏雨。木棚内夏天潮湿闷热,冬天寒气逼人。通过介绍上述科学史,让学生明白不论做什么事情要想成功,都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

3.培养学生乐观察、勤思考的科学精神

如:当讲“阿基米德定律”时,可以介绍“王冠和浮力定律”的故事。希腊古代的科学家阿基米德,有一次碰到了一个极难解决的问题:国王怀疑匠人在制造他那顶纯金王冠时,混了银子进去,使金子的成分不够纯了,他要阿基米德想个办法检验出来。他为这件事左思右想,连吃饭走路都在思考,一连好几天,还是想不出办法来。有一天他坐入浴盆中洗澡时,有些水溢出来,这个现象忽然触动了他的灵感,他高兴地从浴盆里跳出来,张开两臂大声喊道:“我找到办法了!”原来他想到同等重量的金和银,体积不同,只要把王冠放到装满水的桶里,看看排出的水量多少,就可以计算出王冠是不是纯金的了。现在,只要把王冠浸入水中,如果它排出的水量和同样重的金块所排出的相等,这王冠便是纯金制造的;倘若排出的水量比较多,那么,就是混入了比金子轻的金属,当然不是纯金的了。阿基米德一生乐于观察,勤于思考,他在物理、数学各领域都有许多发现。

三、寓辨证唯物主义教育于物理教学之中

上一篇:小学数学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下一篇:身体素质与品德教育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