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就业形势看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

时间:2022-01-23 09:59:37

从就业形势看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

文章编号:1672-5913(2009)08-0011-03

摘要:近年来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持续降低,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从计算机专业教育的现状出发,分析了目前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形势和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困境,通过对学校的课程设置、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的分析,探求导致就业困境的主要原因,提出只有彻底改革培养方案、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和开展广泛的校企合作才能走出困境。

关键词:计算机教育;就业形势;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计算机学科已经成为一个基础技术学科,社会各方面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带来计算机专业教育规模在20世纪90年代的超高速发展。但是,2002年以来,高校计算机专业初次就业率连年下滑,成为大学生就业市场上一大热点,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下面将从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和供需现状出发,谈谈目前大学计算机专业教育。

1计算机专业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困境

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地方本科院校就业率低。随着各高校竞相开设计算机专业,扩大招生规模,毕业生人数剧增,加之留学人员大量归国,就业步入“买方市场”。用人单位普遍强调应聘者的英语水平、IT证书及行业工作经验。社会需求越来越向名牌大学集中,重点大学计算机专业初次就业率在90%以上,地方大学就业率则为60%~90%,且就业的单位层次在不断降低。

二是非计算机专业人士的竞争。首先,计算机专业与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技术、电子商务等相近专业间相互挤占就业岗位,就业空间逐渐“缩水”。其次,由于各行各业自主培养各种层次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各学科专业增开计算机课程,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一些行业内的竞争优势逐渐减弱。

三是供求脱节:企业反映人才难求,学生反映工作难找。目前全球IT人才仍然短缺,许多发达国家的人才缺口达到20%。美国2006年计算机专业人才缺口达到67万人,欧洲IT专业人才缺口2005年达到170万人。我国IT人才总量更是严重不足,2005年我国IT人才缺口为42.5万人,2008年单是国内IC工程师的需求量就达到25万人。而且新的职位还在不断出现,美国劳工部计划截至2007年,将有1500万新的IT职位空缺。IDC日前的调查显示,到2009年,亚太地区网络专业人才的总短缺量约为39.6万人。另一方面,截至2005年的统计数据,我国现有740多个计算机系(院),近50万在校生, 每年毕业10多万人,大约90%进入就业市场。应该说,计算机专业目前应该是处在供需两旺的状态,但却又实实在在地存在着企业到处招聘,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

2原因分析及对策

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些现象?如此高的人才需求,却对应了不断下降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企业人才高消费?还是毕业生高姿态?是计算机专业门槛太低?还是专业定位不准确?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位置被人抢占了?还是从一开始计算机专业就划错了领地?在学校大力拓宽就业渠道的同时,是否也应该正视一下我们的培养方案?在企业抱怨学生能力的同时,是否也应为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承担一点责任?在学生抱怨课程设置不合理的同时,是否也应审视一下自己的学习态度?从各个角度的深入探讨,映射出当前大学计算机专业教育的诸多问题。

2.1课程设置不合理,培养方案难以成就预期培养目标

在计算机专业教指委提出的《中国计算机本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已经提出了以“专业方向分类”为核心思想的计算机专业发展建议,鼓励不同的学校根据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培养不同的人才类型:研究型、工程型和应用型。大部分高校也都对自身有着明确的定位,重点院校着重培养研究型和工程型人才,一般地方本科院校着重培养工程型及应用型人才。但是,只有这个培养目标是没有用的,还必须为学生制订不同人才培养类型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

目前,很多本科院校仍然保持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专业名称,还有很多高校虽然已根据自身特点设定了不同的专业方向,如软件工程专业、信息技术专业,但大都是在原来课程体系上叠加一些课程或实践训练环节,即“压缩+叠加”式的课程建设, 未对原来培养方案进行本质修改,不能使其在教学过程、课程设置、课程组合、教学方法、教材编写、考核形式等构成的教学系统中协调统一,怎么可能培养出不同的人才类型呢!恐怕这也是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因为这些院校培养的是工程型和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除了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对相关领域的知识有所了解。美国进行的有关计算机教育的调查报告中就提到,接受过正规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的人去从事工程工作时缺乏的相关技能知识包括沟通、人机交互、项目管理、软件成本、软件度量、可靠性与容错、需求,甚至于职业伦理。这是培养这两类人才时尤其要关注的。我想这也应该是非计算机专业人士在各自行业中的优势所在吧。

人才的培养是大工程,培养方案的制定是首当其冲的第一要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改革不只是专业名称的改变,而是整体方案大变革。

2.2专业思想教育缺失,导致大学生功利主义的学习态度

许多人有一种看法:“计算机只不过是工具”,其后面隐含的话就是“主要就是应用”。这本身没有什么不对,但把它作为计算机专业定位的出发点就会对人产生极大的误导,特别是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很多学生选择计算机专业的动力是看到了它的广泛应用和“神奇”效果,即使进入计算机专业,也只是满足于能够自己去“创造”出这些效果,于是“编程”似乎成了该专业的第一要义。无需多议,看看各大论坛计算机专业学生对各门课程的讨论即可明了。再者,学生毕业时很多企业对学生编程能力的过分强调,编程能力强即是好学生,编程能力强就能找到好工作,找不到工作还可以考研,很多学校也把考研作为一种变相的就业。所有这些都从客观上引导着学生功利主义的学习态度。一些学生只注重考研课程学习,或者只重视操作层面上的技能学习,忽视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思维基础的培养、创新能力的训练、综合素质的提高,严重削弱了就业适应能力和发展的后劲。如众多的学生认为软件工程、数据结构等专业基础课枯燥无味且没有意义,根本派不上用场,学习它们只是为了修满学分。就连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也是在网上找模板。

最关键的是,学校也没有给学生有利的引导,没有进行细致认真的专业思想教育,学生对专业的认知程度、专业自豪感在不断下降,对自己以后能做什么、会做什么没有明确的认识,更谈不上对未来的职业或学习生涯的规划。很多学校每学期的各类程序设计语言课的学时数远远超过了一些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这也更导致学生错误的学习态度。似乎上大学就为找工作,而对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会编程就能找到工作,至于工作以后的事,就没有学生去考虑了,甚至很多学校也不去关心了。同时面对考官,如果一个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这样讲:“我能做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做不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会做的我都会”,这难免让人尴尬,可是你又能找出几个理由来反驳呢?我们不能不说,这是计算机专业教育的一种悲哀。恐怕这也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一些行业丧失竞争力的一个主要原因。换个角度讲,不是计算机专业的领地被其它专业侵占了,而是我们从一开始就划错了领地,没有建立根据地,直接入侵了殖民地,现在人家独立了,我们又觉得无处可去了。

如果不加强专业思想教育,纠正这种功利主义的学习和教学态度,我们的大学就不再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摇篮了,而变成了技能培训基地了。但是花四年的时间去做四个月就可以完成的技能培训,是不是代价有点太昂贵了?

2.3学校实践教育与IT企业需求脱节,学生能力方面缺陷明显

IT业的飞速发展要求计算机专业大学生改变在某一行业或领域从业的旧观念,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具有广泛和多层次的适应性。大学里的各种实习、设计等实践过程已远远不能赶上IT企业工程和设计理念。许多高校的毕业生进入企业后,能力方面缺陷明显,在相当长时间内需要再学习、再培训才能胜任岗位工作,人力资源成本大大增加。因此,供求脱节也就成为必然。很多学校在想尽办法为学生打开就业渠道,很多企业又为过高的培训成本大伤脑筋。到底谁应该为学生的再培训买单?恐怕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学校和企业两方面的共同努力。

学校应该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动联系IT行业的企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把青年骨干教师送到企业去实训,或聘请一些来自生产第一线的技术骨干参与课程实践教学。其实,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在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有了广阔的就业前景,就业后能较快胜任岗位工作,企业也因此受益。在目前很多本科生就业无门的情况下,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却成了抢手货,这不能不说是本科教育的悲哀!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才也是一种商品。作为人才的产出者,很多名牌、重点院校已经占领了高端市场,高职院校也已经抢先一步,占领了低端甚至中低端市场。目前的中端市场还在,但是我们的地方本科院校却无法满足其需求,如果不尽快地完成自身的调整,恐怕这个市场就要被人蚕食了,因为我们看到,重点院校在办应用技术学院和软件学院,高职和专科院校也在积极地筹备升本科。还是不要等到那个时候再去后悔吧!现在就放下所谓的“高贵气质和精神”,来借鉴一下别人的经验,让自己完备起来,在人才市场上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是时候了!

作为企业,也应该主动为专业人才的培养承担一定的责任,积极参与到专业大学生的实践教育与能力培养上去。与其一味地抱怨学生的能力或学校的教育,不如就直接参与到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学校的教育中去。一种最直接的参与就是作为校外实训基地。如果校企双方都能够认识到这种合作的重要性并且深入合作来共同建立合理的培养体系,那么一种全新的、良好的供求关系将有望建立。

3结束语

对于计算机专业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以及我们的IT企业来说,要走出目前的就业困境,必须根据培养目标进行培养方案大变革;必须强化专业思想教育,纠正学生功利主义的学习态度;必须行动起来,把加强实践教育作为重中之重。这样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能够胜任专业岗位的专业技术人才,而不是一张纸文凭,一个空架子。这些都涉及到我们整个本科教育观念的转变。当然,为达此目标,教师队伍的建设和课程内容的改革等也是非常重要的。计算机专业教育的改革,可以说是时不我待,任重而道远,需要多方的努力和参与。

参考文献:

[1] 马润成. 冬天里的春天――计算机专业就业新观察[J]. 招生考试通讯:高考版,2007,(12):22-23.

[2] 马润成. 计算机专业大学生供需现状、就业形势和工作对策[J]. 计算机教育,2005,(10):68-70.

[3] 陈道蓄. 什么叫“我是搞计算机的”? [J]. 计算机教育,2005,(1):28-30.

[4]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中国计算机本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J]. 中国大学教学, 2005,(5):7-10.

[5] 夏鲁惠. 独立学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新生力量[N]. 中国教育报,2007-11.

[6] 翟楠. 现代大学教育的困境与反思――基于施特劳斯自由教育思想的审视[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1): 83-85.

Computer Specialty Education of Local Universities from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YOU Jing, LU Ying, MA Zheng-hua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Engineering, Jiangsu Polytechnic University, Changzhou213164, 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undergraduate studying the computer specialty in the local university has faced a continuously decreasing on the employment rate and the employment quality. This phenomenon is drawing a universal attention. Based on the education situation of computer specialty,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and difficulties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In order to find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difficulties,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the curriculum, the study attitude and the practical ability are discussed. Accordingly, the solution emphasizes three measures, that is, reforming completely training plan,strengthening ideological education about specialty, developing widely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

Key words: computer specialty education; employment situation;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上一篇:艺术院校游戏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探究 下一篇:浅谈高职院校网页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