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

时间:2022-01-22 11:18:52

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

摘 要:该研究从森林病虫害高发的基本原因分析入手,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展开了研讨,希望能够对森林病虫害的行业治理,提高森林病虫害预防水平有所启示,相信随着我国林业的不断发展,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将会有一个崭新的发展,只有把握住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基本技术和方向,才能更好地适应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林业工作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林业 森林病虫害 防治 意识 预防体系 新型农药 素质

中图分类号:TH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3(a)-0116-01

1 森林病虫害高发的基本原因

森林病虫害在近些年全国大部分林区呈现高发的态势,防控森林病虫害的任务艰巨,想要更好地降低森林病虫害的影响,就必须对森林病虫害高发的原因进行认真而全面地分析。

1.1 林业工作的影响

当前,我国对林业资源的开发正在加快,各种工程和项目正在增多,过多的林业工作会为森林病虫害的爆发创造条件,特别在人工林、纯林建设后,森林病虫害会出现大幅度提升。

1.2 生态系统的原因

在人工林和纯林中生态系统单一,没有控制森林病虫害的生物天敌,加上前一段时间大量使用农药,造成森林生态链相关生物的灭绝,这会影响到森林病虫害天敌的生存,进而导致森林病虫害的爆发。

1.3 自然气候的原因

近些年厄尔尼诺、拉尼娜等天气情况经常爆发,出现了过多的极端气候,冬季高温、夏季干旱,这给森林带来生长上的影响,进而降低了森林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形成森林病虫害频繁爆发的实际现象,影响林业资源的有效蓄积和生长。

2 森林病虫害防治的要点

2.1 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人员的意识

森林病虫害防治人员要有全局观念和科学防治意识,要将森林病虫害防治与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建设统一到一起,以加快生态、环境、资源的建设成效为出发点,将森林病虫害防治整体上做到提升。要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列为日常工作的中心,从森林资源的长远发展和有效利用的角度出发,来做到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引导,这样才能使整个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进而做到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新发展,有效地避免森林病虫害更大范围、更深影响的发生,达到对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

2.2 建立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预防体系

预防第一是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基础,是林业工作质量、效益的保证,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应该坚持预防为重的原则,落实好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预防措施,以确保森林病虫害在初期得到控制。森林病虫害防治要坚持针对性,要根据林区特点、病虫害类型展开有计划、有组织的预防,使森林病虫害能够得到根本性地控制。森林病虫害防治要走群众路线,建立起群防群治的森林病虫害预防体系,使每个员工能够关心预防森林病虫害工作,建立森林病虫害预防意识,这是确保森林病虫害预防效果的关键。森林病虫害预防中要建立起相关的机制,利用技术、组织、经济方面的综合手段,使森林病虫害的预防能够有综合性的支持,确保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效果。

2.3 应用新型农药进行森林病虫害防治

新型农药具有污染少、浓度低、针对性强等特点,可以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适量使用新型农药,这样可以在有效治理森林病虫害的基础上,维护森林资源的蓄积和繁衍。但是,在新型农药的使用过程中要有生态意识,要看到整个森林的生态平衡性,要避免新型农药副作用对森林生态和系统的威胁,也要避免新型农药频繁使用而出现森林病虫害抗药性的问题出现,要依靠森林的生态系统进行必要的去除,进而降低新型农药的危害。

2.4 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人员的素质建设

防治人员素质决定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速度和质量,当前林企应该加大对森林病虫害防治人员素质培训的资源和资金投入力度,要在数量上确保森林病虫害防治人员的数量,这样有助于将具体的森林病虫害防治任务做到落实,防止出现森林病虫害防治人员数量不足而引起的工作强度过大,进而导致森林病虫害防治效果下降的问题。同时,要展开对森林病虫害防治人员的技能培训,以防治技能、防治业务为主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人员的素质,使森林病虫害人员具备更为高超而专业的防治水平,进而确保森林病虫害预防工作落到基层和细节。

2.5 优化森林中的树种资源

当前森林病虫害发生主要集中在纯林林区,为了预防纯林地森林病虫害的危害,应该有计划地对森林中的树种数量进行优化,可以根据林区的生态环境和气候特点在纯林区域营建有利于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混交林,这样不但可以降低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几率,同时也有利于林区对优秀森林资源的培育,有助于林区经济、生态、资源等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

2.6 做好森林病虫害的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森林病虫害治理的新方向,由于生物防治利用的是食物链和生物特性,因此具有高效率、无污染的特性,当前生物防治森林病虫害的主要方式有:利用细菌和病毒对森林病虫害进行感染性防治,利用捕食昆虫和鸟类做到捕食性防治,利用赤眼蜂、细目蜂等昆虫进行寄生性防治,上述的生物防治可以在不危害环境的基础上,对森林病虫害起到迅速扑灭、有效抑制的作用,是当前有效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

3 结语

森林病虫害的产生具有多重的背景和原因,又由于森林病虫害的危害性使得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变得既十分琐屑,又十分重要。当前应该从正确认知森林病虫害的危害出发,从林业、生态、社会的发展和建设角度重新审视森林病虫害防护工作,从森林病虫害成因、环境等方面入手,展开对森林病虫害预防的全面研讨,通过不断实践和持续摸索使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新观念、新方法得到应用,在更好地发挥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优势的前提下,建设林区生态、发展森林资源,实现新时期林业工作的核心价值和目标。

参考文献

[1] 栗妍.浅谈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保障林业生态环境建设[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1(1).

[2] 马宇,葛伟,田敏爵,等.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现状与对策[J].陕西林业科技,2011(1).

[3] 田开清,程琼,易爱民,等.三峡坝区森林病虫害发生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7(12).

[4] 唐冠忠,尹万民,陈亚娟,等.试论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策略――森林生态康复[J].河北林业科技,2009(3).

[5] 徐进,贾晖,张毅,等.西安市甜菜夜蛾重发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长江蔬菜,2010(18).

上一篇:关于污泥处理方法与应用的浅见 下一篇:浅谈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常见问题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