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节日文化在幼儿园中的运用

时间:2022-01-21 03:14:46

浅谈节日文化在幼儿园中的运用

【摘要】节日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各种文化,各种宗教都有自己不同的节日。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在节日的内容里,使世界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

【关键词】节日 纪念性节日 民族传统节日 西方节日 世界节日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74-02

提出问题:

为什么在我们这样一个具有历史悠久和丰富节日文化的泱泱大国,孩子们只知道“春节”“圣诞节”,对世界节日和西方节日知道的如此少。

调查结果和分析:

调查对象:随机抽取的40名幼儿(5~6岁)

我对他们进行三个问题的调查:第一,幼儿喜欢的节日,然后算出所占百分比;第二,我选择了一些常见的节日,按一定的顺序分为四组,每组三个,幼儿听过的节日后打钩,算出百分比,节日为:国庆节,五一劳动节,儿童节(社会纪念节日);春节,中秋节,泼水节(民族传统节日);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西方节日);国际牛奶节,世界卫生日,地球日(世界性节日);第三,了解节日的途径,算出百分比。

1.幼儿喜欢的节日

幼儿喜欢的节日集中于春节和圣诞节上,这两个如此受欢迎在于社会,教师,家庭及幼儿共同铺设了道路,首先是社会的宣传:在春节和圣诞节来临之前,许多商家都纷纷的打出了过节促销的广告,并且通过多媒体进行大规模的宣传,其次是教师,在幼儿园中,教师必不可少的组织这两个主体性的节庆活动,并且把节日教育于环境创设和创设之中,圣诞节则是把教室装饰的叮叮当当,金碧辉煌,春节则会把教室装饰的红红火火,喜气洋洋,给幼儿创造了一个快乐的享受节日的气氛;第三是家庭,这两个节日本身具有一定的情节性,圣诞节:家长则会把礼物放在袜子里赠给幼儿,还会讲一个美丽的故事给幼儿听。春节:家长则会给幼儿许多的压岁钱。只有在幼儿生活中真实的“去做”,“去参与”并且幼儿得到了家庭,教师,社会的寄托,幼儿才会对节日有亲历亲身的体验。

2.幼儿知道的节日

由图表可见:

(1)幼儿重视“纪念性节日”和“民族传统节日”,而对“西方节日”和“世界性的节日”不太知晓。

调查显示:幼儿知道“纪念性节日”的幼儿为40名,所占比例为100%,“民族传统节日”为21名,所占比例为52.5%,而“西方节日”和“世界性节日”的比例非常低。

(2)幼儿对汉族节日非常了解,相对忽略少数民族的节日。

调查显示,在第二组民族传统节日中,幼儿对春节和中秋节的认识达到了100%,而对泼水节的认识只占了52.5%。在中国节日的开展中,没有涉及到少数民族的节日,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多民族国家,但在开展中国节日活动,幼儿基本上将视野集中在汉族的民俗节日上,围绕着汉族的几个常见的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开展活动,忽略了少数民族的节日。

思考与建议:

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园节日活动的开展,我们相应地提出以下几点教育建议:

1.教师的眼界要放宽广,要与世界接轨。

幼儿园除了开展一些中国节日外,还可以开展更多的西方节日(如感恩节、复活节、愚人节、万圣节等)和国际性节日(如世界气象节、世界卫生日等)。节日资源是丰富的,作为幼儿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文化视野和专业节能,通过对更多世界性节日和外国节日活动的开展,介绍世界和外国文化、习俗、艺术等内容,让幼儿感知、体验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差异性,达到对儿童进行多元教育的目的。

2.教师要对节日活动意义的深层理解,挖掘相同的节日教育理念。

感恩节――“教师,谢谢你!”

感恩节是美国的一个本土节日,是美国初期的移民为感谢眉州印第安人而设立的一个节日。在幼儿园,这一天也显得那么温馨。教师会利用这一天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如当儿童不小心碰到别人时,应该说声“对不起”;与别人道别时,应该说声“再见”,并献上美好的祝福等。

教师节――“教师,谢谢你!”

这个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教师负担着培养人才的重任,学生是为感谢老师而设立。在幼儿园中,幼儿会谢谢老师,也会送老师一些小礼物来报答教师的教育之恩。

这两个节日的出发点是一样的,都有感谢教师的情感,教师可以把这两个节日联合起来教育幼儿,这样不仅可以更好的过好教师节,还能更好的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

3.教师开展节日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充分利用家长和社区的环境资源。

教师要充分利用家长和社区资源,丰富节日活动开展的途径。家长是幼儿生活最重要的场所,也是幼儿获得文化的一个重要源泉。邀请家长参与到节日教育过程中,不仅能拓宽教师的思路,丰富教学内容,而且也能增加教师对幼儿文化背景的了解,帮助教师将幼儿放在其特定文化背景中来认识。丰富多彩的社区环境更是可利用的资源。幼儿园要思考如何利用社区、街道的环境和资源,开拓幼儿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早期社会经验,促进他们社会性发展。

4.教师开展的节日活动类型要丰富,幼儿园要自创一些节日。

教师要发挥个人和集体的聪明才智,设计出幼儿园独创的“园本节日”开展更多的内容丰富、形式广、趣味性强有寓教于乐的节日活动。例如在美国开展的“衣服反穿日”和“睡衣日”。

衣服反穿日――“我把衣服穿反了!”

儿童经常把衣服穿反,当教师、家长进行纠正时,儿童常常困惑不解,为什么我那样穿是错的?因此,教师会在十一月或十二月的某一天让儿童反穿衣服,称为衣服反穿日。当然,教师也不失良机地告诉儿童如何不把衣服穿反。此外,儿童经常分不清鞋子的左右,教师也允许儿童穿错左右鞋。学前班和幼儿园大班的教师还示范如何系鞋带,如何拉拉链等,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

总之,虽然利用节日开阵教育活动在国内、外幼教界均有,教师应该放开眼界,在平时教学工作中注意收集不同节日的素材,挖掘有价值的教育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关于世界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节日活动,使儿童尽可能多的接触、了解多姿多彩的世界民族文化,增强自身的比较辨析能力;在接触不同文化的过程中,增强敏感性和接受力,从而学会尊重、宽容与自己文化不同的人。

上一篇:初中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应用 下一篇:如何使后勤管理工作做到科学精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