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时间:2022-01-21 06:36:52

浅谈如何做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摘要:阅读的目的就是要获取书面信息。因而阅读时不能逐字逐句地去分析语法,而是要快速完成树材料的阅读, 抓住大意, 再深层次地去理解内容。在阅读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不同题材、体裁的阅读材料采取不同的归纳形式去归纳材料内容,快速、准确地猎取文章信息,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英语 阅读 教学

当今的社会是信息的社会,能直接阅读外语书籍、报刊杂志,从中获得必要的信息,这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我们掌握的语言材料越多,使用外语的能力提高得就越快。在目前学生缺 乏直接听、说外语机会的情况下,通过阅读接触外语,吸收语言材料,获得信息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外语的途径 。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阅读理解能力是高考英语中重点考查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以高考英语试题为例,阅读理解题在试题中所占的比重最大,同时听力、单选、完形填空、阅读表达、书面表达等题型的答题效果也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阅读能力。如完形填空,也叫缺词阅读,如果学生不能读懂短文的大意,就无法正确地理解到位所缺的单词。因此,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在英语学习中常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教学应注重很多细节,在教学中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高考阅读理解题的设计侧重深层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和良好的区分度。试卷中阅读量的不断增加,以及阅读表达题的加入意味着对阅读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继续加大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仍是今后高考阅读理解命题的必然趋势。如何尽快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绝非易事,学生需要负出艰辛的劳动,掌握一些技能技巧才能如愿以偿地在短期内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和阅读技能的训练,从而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高中英语大纲明确指出:“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单纯通过教科书中的课文教学是不够的,还要根据学生 的具体情况,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一定数量的读物。”这是因为:第一,现行的课文教学篇目少,篇幅短,不能保证充分的阅读活动;第二,精读教学担负着语言知识教学的任务,故课文生词和新结构的密度大 ,不适用于流畅阅读的训练;第三,精读实质上是综合训练,大量时间用于为语言点的复用掌握而安排的听、 说、写操练上,读的专门训练不够。

因此,大纲的提出,实际上对我们外语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这里所指的课外阅读即泛读。首先是让学生独立阅读,但又不是“放羊式”的阅读,而是要在教师有计划的指 导下进行的课外阅读。 如何做好阅读教学呢?

一、指导预习

高中阅读课文长, 难度大, 抽象概念内容多, 形象思维内容少,语法现象较复杂。因此, 对学生来说, 认真预习是及其重要的。如果学生没任何准备走进课堂那么学习肯定是被动的, 教师讲解什么, 学生就听什么; 教师演示什么,学生就看什么。这样的学习有什么主动性呢? 预习看起来是学生的事情,但教师精心指导是十分关键的。教师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 指导学生认真预习,并写出自学笔记、提出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譬如安排学生针对有关问题做些准备,要求学生课前利用工具书预习生词。

二、鼓励学生踊跃参与

学生踊跃参与, 最关键的是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发挥教学民主, 为此, 教师要妥善引导,要尽最大的努力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去。为此, 要做到:

(1)要营造良好的参与环境, 宽松、和谐、融洽、平等的学习氛围。

(2)要留下足够的参与时间和空间。教学不要“满堂灌”, 也不能“满堂问”, 学生能讲的, 要尽量让学生讲; 学生能动的, 要尽量让学生动。

(3)要创造良好的参与条件, 提供合适的参与机会,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在阅读课的教学中, 教师可让学生互设情景,就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以小组为单位全班展开讨论, 以达到全员参与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归纳理解

阅读的目的就是要获取书面信息。因而阅读时不能逐字逐句地去分析语法,而是要快速完成树材料的阅读, 抓住大意, 再深层次地去理解内容。在阅读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不同题材、体裁的阅读材料采取不同的归纳形式去归纳材料内容,快速、准确地猎取文章信息,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如SEFC 1B Unit 21 Karl Mark, 文章介绍了马克思学习外语的经历, 时间线条较详细, 每个时间点的出现都反映了他一生中的某一事件, 可以根据时间线索进行归纳由于阅读材料题材与体裁的不同, 因而在阅读中还可以从不同角度用各种不同的归纳方式去归纳、理解材料内容, 如可以归纳动词, 显示事件过程; 归纳文章人物, 突出重点人物等等, 从而在阅读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增加语言实践量, 延伸英语阅读空间

应该说, 高中每单元一篇阅读课文所选的文章都是好文章, 精品文章,他们内容丰富, 涉及面广, 课文中所反映的中外文化习俗、世界名人传记,体育竞技比赛、饮食卫生习惯等等都唤起高中生的注意和兴趣。但是,从培养阅读能力的角度来看,仅限于课文的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阅读课的课堂教学内容绝不能只停留在封闭的教室、狭窄的一本书里, 而是要面对更广阔的社会生活, 以拓宽阅读内容视角,摆脱传统的英语阅读教材的束缚, 以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做法之一:每周选择三到五篇难易适中、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读物, 打印出来发给学生课后阅读,并要求他们做相应的阅读理解题。

1.人教社出版的与新教材课文配套的《阅读训练》。此书文章大多选自英美出版的英语读物,题材较为广 泛。如人物传记、寓言故事、活动记述、社会文化、文史知识、科普小品等。每单元编配三篇阅读训练材料,

包括一篇快速阅读材料和二篇泛读材料。较长的分为上、下 两篇。A篇为快速阅读,题材与课文基本相同,难度略低于课文,其目的是为了复习和巩固课堂上所学的语言知 识,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训练他们快速阅读的技能。因此,我在每上完一单元教材后就利用几分钟时间, (从高一到高二,从慢到快)安排学生当场独立完成,并要求学生在阅读文章上面记录阅读的时间及正确理解 率,以便学生以后检查自己的阅读理解率的提高情况。B、C两篇材料要求学生在课外完成,教师作不定期的检查。

2.《新概念英语》Practice and Progress。 要培养学生四会能力,笔者认为此书是最好不过的了。高一 时,我们利用周六的选修课四十分钟时间进行阅读。第一步,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文章,口头做课后的回答问题 及理解选择题,然后要求学生认真模仿录音朗读课文;第二步,要求学生利用一些连词把理解题按题目的字数 要求连句成文,写在专门的作业本上;第三步,向学生稍解释Key Structures部分,然后让学生口头或笔头做 后面的语言点专题训练。由于此书内容新颖、幽默、短小,课后练习的归类性很强,且语言让学生易接受,学 生一节课下来以后都有一种收获明显的感觉,故而学习兴趣较浓。高一的每周六一节课下来后,学生对此书的 模式自然有了很好的掌握,故我就让学生利用节假日自学下半册,把课后的回答题练习做成书面作业上交。结 果,学生任务完成得很好,写作有了一定的套路。

上一篇:浅谈中学生短跑训练中步幅、步频与成绩的关系 下一篇:培养学生历史创新思维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