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音乐教学案例《老爷爷赶鹅》的评析

时间:2022-01-19 01:40:37

对音乐教学案例《老爷爷赶鹅》的评析

摘 要: 王莉老师在音乐课中充分渗透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提倡学科综合。采用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个性及教学特色,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学习氛围。特别是王老师亲切的笑脸、温和的语调给学生和蔼可亲的感觉,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关键词: 音乐教学 案例评析 《老爷爷赶鹅》

一、对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评析

《老爷爷赶鹅》是活泼、风趣的二部轮唱儿童歌曲。歌词采用叙事体呈现,讲述了老爷爷赶鹅进城的一个小故事,朗朗上口,符合儿童的学习兴趣。象声词“嘎嘎、嘎嘎嘎”的出现,使歌曲的童趣性体现得淋漓尽致,更增添了儿童的演唱兴致。歌曲为C大调。第二声部在第一声部演唱两小节后进入,形成二部轮唱。教师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研读,为本节课制定了比较恰当、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培养学生二部轮唱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把歌曲的节奏表达的快乐情绪自然真挚地表达出来。教学重点:鼓励和引导学生在二部轮唱实践中,增强参与和合作意识,不断提高协调能力。教学难点:二部轮唱时,学生容易产生“喊唱、赶拍、串调”的现象。我认为这节课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确定符合新课标目标,符合学生实际学情。

二、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评析

这节课王老师以“鹅”为切入点,以介绍老爷爷赶鹅进城与路人的对话为主线,整节课以人与鹅群鲜活画面为依托,让学生在听一听、背一背、看一看、说一说、唱一唱、敲一敲、拍一拍等活动中将音乐本身与音乐画面、音乐情感紧密融合,最终达到感受美、表现音乐美的目的。

学生活泼爱动,很难非常投入地上一节课。王老师这点做得很好,通过齐诵唐代诗人骆宾王的五言律诗《鹅》导入新课,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然后通过巧妙诱导,让学生模仿鹅的叫声,提高了学生学习歌曲《老爷爷赶鹅》的兴趣,并相机出示带有节拍线提示的《老爷爷赶鹅》的童谣,让学生在优美欢快的诵读中感受老爷爷赶鹅进城和路人对白时风趣、悠闲、快乐的心情,同时强调了休止符的发音要领,当孩子们熟诵了歌谣,对歌谣内容和表达的情感有了一定认识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学唱歌曲的旋律。王老师第一步采用的教唱方法是识谱视唱,认识节奏,指导有休止符的乐句正确的唱法。由于前两个乐句极为简单,加之学生对歌曲音调已有一定印象,学生随琴声用稍慢的速度直接跟唱曲谱,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熟悉旋律,简单了解认识每小节的节奏,增强识谱的自信心和乐趣。第二步是节奏练习,通过学生初步识谱和视唱,找出歌曲中演唱不准确的小节,然后教师将此小节旋律作为重点,单独指导。第三步跟随旋律,填唱歌曲。学生随伴奏旋律,自己尝试填词演唱歌曲,教师稍加点拨,节奏欢快的歌曲就有了。

当学生熟悉歌词后,教师伴奏,学生齐唱,分组唱,然后引导学生关注二部轮唱的基本要领,听录音范唱,教学生找出第二声部进入的位置(第一声部演唱到第三小节时)。学生进入二部轮唱的训练之中,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这样设计既使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又实现了教学目标的升华,学生在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中结束了这节课的学习活动。

三、对课堂有效教学方法的评析

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中王老师首先采用情景教学法,借助多媒体播放鹅的图片,结合语言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老爷爷赶鹅》的画面和自己的感受,在教授歌曲过程中教者主要采用示范法、听唱法、打节拍法、启发联想法等方法教学,通过听、诵、赏、唱等教学环节,让学生用自然明亮的声音和正确的节拍、速度演唱歌曲,感受不同节拍音乐表达的不同情绪,潜移默化地消化本课难点。

教师能充分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给予学生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力,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的优点,把抽象的理论概念、枯燥的技能训练还原到可闻可感的音乐之中进行。因材施教,为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提供了保证,体现了面向全体性。

四、对执教者教学能力的评析

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音乐语言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在音乐的引导中自然地学习,课堂气氛活跃又不失厚重。教师有了过硬的基本功,学生才能很快进入状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出色地完成这节音乐课。本节课中,教师准确的弹奏、动情的范唱、生动的讲解、简练的语言、自然大方的教态,都显示了良好的音乐素养。

五、对本节课教学效果的评析

“态度决定成败,细节铸就成功,创新意味辉煌”。这三句话是教育者应该牢记的。这节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体现出王老师平时工作中的不懈努力和优良的音乐基本功。从以下几方面评析:(1)王老师对教材的分析深入浅出,能把握住教材的“脉搏”。由此制定的教学目标,从知识到能力到思想方法,到德育教育,主体丰满,折射出设计者教育观念的现代,育人意识的高度自觉。(2)本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3)纵观教学过程的设计,教者始终以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启发者身份出现,把学生推向主体。(4)以情景为主线,体现音乐性。教学过程充分体现音乐语言的作用,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的听、唱、活动等都以音乐为主。(5)教学环节衔接自如。

音乐课后,学生将充满自信地传承各国特色的音乐,这是所有音乐教师的期待,也是新课程的期待。综观王老师的整节课,虽然在教学上有很多闪光点,但也有一些地方值得探讨,如细节、言语规范、微笑,多多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上一篇:生物统计学课程形成性考核方法分析 下一篇:校外美术教育中如何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