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座“看得见的城市”

时间:2022-01-19 02:13:24

香港,一座“看得见的城市”

这个标题,来自于女友张萱的一篇随笔,名为《在一座“看得见的城市”中,看见了一座“看不见的城市”》。去年三月,她在香港城市大学传播学系做了一个月的短期访问学者,遂有此文。看得见,或是看不见,之于一座城市本身而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座城市里,看得见什么,看不见什么。譬如说在香港这座城市里,我却能看到很多之前看不到的。

短短几天的中大之行,已然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是第二次来到这所依山而建的大学,与第一次走马观花的匆匆来、匆匆去不同,从这座校园,我感知到了香港这座城市的开放、包容、温和与快节奏。有人说,中大是香港的灵魂,是的,灵魂是看不到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对其灵魂的感知,来看到这座城市的真正之美。

诚然,看得见,不只是触碰,不只是感知,这是一种近距离甚至是零距离的沉浸、对话,甚至是一个人与一座城市的拥抱、亲吻。因为中文大学,我重新认识了香港。

2007年春的香港之行,匆匆且短暂,这座城市留给我的印象只有两点,一是繁忙,一是平等,因此便有了我那篇《星光大道上的琴声》。说实话,那时的我,并未曾看到这座城市的另一面,温情与和谐。

而这,恰恰是这座城市被“看得见”的本质。

中文大学崇基学院,之前从未来过,但是在这座学院里,我感觉到的是一种文化的包容,情感的温暖。精致小教堂、温暖的小餐厅、热情的同学,以及错落有致的建筑,这些都是可以直观感受的。可是,我想说的是,这些直观感受,是通过“看不见”的存在,才能感受到的――

梁元生、刘忠明、卢龙光诸先生的博学谦和;梁颂茵老师的精心细致;陈雪怡、洪健智两位同学的热情好客;抽空在图书馆里看到的海量资料,每一个热心在学院路边的路人,以及温暖如家的安排招待,每天准时出现的大巴……在这座人口密度极大的城市里,因为有这些“看不见”但温暖的存在,自始至终,没有一个人会觉得拥挤。

记得在联合书院的校车站,遇见一位崇基学院的学生,他也在等校车。彼此都觉得无聊,于是就开始攀谈。

我问:“香港哪所学校的哲学最好?”

他答:“当然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

我继续问:“为什么?”

他继续答:“学哲学,无关多好的大楼,多少的藏书,这些都是看得见的,我觉得看不见的最重要,其中关键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而我们崇基学院的师生、同学以及老师之间,都很和谐,这在香港是有口碑的。”

是的,正是因为这些“看不见”,才会将那可以“看得见”的存在表现出来,并且让之前那个在心中、在意识中“看不见”的香港,竟然变成一座“看得见”的城市。

一同开会的一位朋友告诉我,到了中文大学,才知道什么是大学,到了香港,才知道什么是香港。而且,她是第一次来香港。

我想说的是,如果说,中文大学是香港的灵魂,那么崇基学院的这些“看不见”的和谐,恰恰构成了中文大学的灵魂,甚至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认为,崇基学院这所有着宗教背景的学府,在不经意之间悄悄地塑造了香港这座城市的灵魂。

当然,它与文化,与学术,甚至与规章制度都无关,因为崇基学院一以贯之的基督精神,它的人文情怀,决定了这美好的一切,在我们这些外来客面前一一呈现。

“崇基”者,崇尚基督精神也,推而广之,若是我们都去崇尚这世间一切美好、愉悦以及崇高的精神,那么,一切城市,都和香港一样可以变成“看得见”的城市,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作家西西女士的那句话:“香港是一座到处可以感受得到庄严与崇高的城市”,诚哉斯言!

韩晗,武汉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上一篇:让金做金,让煤做煤 下一篇:李永强:用心奏响生命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