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时间:2022-01-18 09:36:14

论“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摘要】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学发展的源泉,实施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要。高等数学教学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当前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等数学创新教育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人的创造力,强调的是人的创造精神。从内涵来理解,创新是一种发现、发明,发现与现有事物不同的新事物,把自己的新观念和新方法用于实践的过程,创造也是不断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创新教育的本质是学生创新思想的培养。

一、当前“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行高等数学教学课时少、内容多。教师的教学模式单一,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在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知识的结论、轻视知识的探索过程,教师往往按部就班地讲授教材,师生之间相互交流 、探讨的机会少。教学多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自己思考的少,缺少质疑的品质。这种教学方式忽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应有的认识。这种教学使学生产生很强的依赖心理,极大地妨碍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所以高等数学的创新教育势在必行。

二、高等数学创新教育如何实施

针对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教学内容的改进和选取

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内容的选取要坚持少而精、广而浅、删繁就简的原则。教师在教学中没必要每一个知识点都讲到,对于一些过渡性的内容可以点到为止或略讲,例如函数作为过渡性内容可略讲, 微分则利用导数这一关键点略讲。对于一些重点的教学内容要详细的讲解,然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与之相关的知识,让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历数学的发现和创造过程,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另外,高等数学教师要根据各专业的需求介绍一些和教学内容有关的实例,这样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充分体现高等数学的学科魅力。

2、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如何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建模就是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它对复杂的实际问题通过合理假设、用数学方法来近似表达得到数学模型,数学建模过程中充分伴随着创新思维。当一个问题给出数学模型后,就要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求解,并且针对实际问题对所建的模型进行检验,如果结果不理想,就要修正模型以达到理想的结果,其中的创造性活动是不言而喻的。

数学建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激发学生开拓创新精神。数学建模没有现成的答案,没有固定的方法 ,没有指定的参考书,有较大的灵活性供学生发挥。学生只有通过独立思考,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过程中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无限的想象力,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和创新意识。每一步都是挑战,每一步都需要创新。所以数学建模使学生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时必须开动脑筋,拓宽思路,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这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培养非常有意。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提高学生数学建模的意识,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综合题目, 指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逐步提高学生数学建模的能力,包括理解能力、抽象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数学方法与计算机求解数学模型的能力,强化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意识。

3、创新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

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教育与训练,关键是由教师的素质教育理念来支持,教师需要领会和理解创新教育,并在教学过程中融会贯通。这就要求高等数学教师必须具有创新的讲授理念和创新的内容,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在高等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增进创新的意识,增长创新的能力。另外,高等数学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有所转变,把教师讲授为主逐步转移过渡到研究性学习模式。研究性学习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一个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的过程中主动地获得一些知识、并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学习活动。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要与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寻找课题,重视学生通过主体性活动得到的体验,强调学生之间的互相讨论,提出以创造为主的学习形式或学习内容,它以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起到组织、指导作用。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完全不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高等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求教师给

学生提供良好学习环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扬民主作风,鼓励学生发言,组织学生内部之间进行讨论,强化学生的学习自主意识。传统的教学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和教师之间几乎没有交流,学生之间也没有讨论,这样不能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也没有创新的勇气,没有创新的火花。要给学生充分发挥创意的空间,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要多创造机会让学生能够表现自己,展现自己的创意,在表现中获得自信,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结语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长期探索实践, 教师要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在高等数学的教学课堂,不断通过教学实践来促进大学生创新理念的提高,为我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同济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第六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上一篇: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下一篇:提高田径教学训练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