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成性”教学的三点思考

时间:2022-01-17 12:06:28

小学数学“生成性”教学的三点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成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5A-0078-01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成了当前教育界的热门话题。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呢?

一、弹性预设——有效生成的基础

现在,一些教师认为强调课堂教学的生成就是在课堂上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因此,对课前预设并不重视。其实不然,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精心预设,要从整体教学观出发,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素材给学生的数学学习预留弹性空间,为有效的课堂生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圆的周长”这一课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在这一课中如何做到弹性预设呢?我们不能把学生当成一张白纸,同学们对于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在学习前可能全然不知,也可能“未学先知”,很多同学对这一结论可能在无意识中就猜测过了。因此,整个教学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板块:圆的周长与直径关系的猜想、圆的周长与直径关系的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关系的验证。

这样,有了弹性的预设以后,在课堂上不管学生出现哪一种情况,教师都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控。

二、顺水推舟——有效生成的关键

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相关的数学猜想、操作与验证。在课堂上出现这种情况时,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的学习超出了自己的预设而进行强制干预,而是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顺水推舟,及时改变预设的教学流程,从而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更具意义。

例如,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利用小棒来摆一摆35,从而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一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课堂上,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都是先摆3捆小棒,再摆5根小棒,然后说明35是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谁知这时一位小朋友站起来说:“老师,我用8根小棒就表示出了35。”其他同学开始议论纷纷,都认为用8根小棒是不可能摆出35的。于是我追问:“你能说一说你的想法并摆一摆吗?”那位学生说:“我摆3根红色的小棒表示30,5根绿色的小棒表示5,合起来也是35呀。”这位学生的摆法是我在课前没有预设到的,他的摆法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与创新性,可以说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亮点。此时,对这位学生,我是不是就简单表扬一下,然后继续按照课前的预设向前走呢?当然不行。根据这位学生的摆法我进行了顺水推舟,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刚才这位同学的摆法你认为行吗?为什么?”有的学生说:“这样不行。因为没有表示出35,一根红色的小棒是不能表示十的。”有的学生说:“他的摆法很好,能够让人一眼就看出是35。”……在讨论中,学生达成了共识:这样摆也可以简单地表示35。

接下来,在这位学生的启发下,同学们很快领悟了表示两位数的方法。

三、价值引领——有效生成的保障

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生成都是有意义的,有的往往没有教学价值。这时,就需要教师理智地面对学生的生成,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引领,使之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来推进整个教学进程。

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预设的教学流程是先组织学生复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再给学生出示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模型,并以此为契机进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但是,在课堂上师生共同接触了这些立体图形之后,教师提问:“同学们,这节课你想了解哪个立体图形的相关知识?”学生纷纷表示想研究正方体的相关知识。于是,教师改变了原先的教学预设,引导学生进行了“正方体的认识”的教学。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由于没有教具、学具的辅助,学生在学习正方体的相关知识时就只能凭借假设、想象了。

以上案例中,教师为了生成而生成显然是错误的。课堂上,我们不能为了满足部分学生的学习愿望而随意放弃原先的预设。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正确认识生成性教学的内涵及操作策略。只有这样,才能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舞台。

( 责编 罗永模)

上一篇:以问导学,让教学变“喂”为“觅” 下一篇:探寻数学思维的“三个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