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日”金奖作品:“9·19,支教的最后的一天

时间:2022-01-16 12:30:02

“中国一日”金奖作品:“9·19,支教的最后的一天

9·19,支教的最后的一天

9月19日,孩子们的学习刚进入正轨,我却要结束支教。听说这消息,很多孩子的眼睛红了,平时贪玩的他们强烈要求我上午自习。

中午,教室里很静,除了孩子们的抽泣声。我刚走进教室,孩子们唰地起立,敬礼,齐声道:“老师,感谢您!老师,我们爱您!我们舍不得您!” 话未毕,孩子们眼里早已禽满泪水,有的低下头抽泣着,有的呜呜地哭出了声。没想到我的离开让他们反应如此强烈。

我让他们坐下,并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这样吧,把你们最想对老师说的话写下来……”“已经写了——”孩子们用手指着讲台,我才发现一个大大的塑料袋摆在讲台上,里面装着用纸叠成的仙鹤、轮船、爱心和五角星,每个上面都是稠密整齐的字迹。我拿起一颗“心”,见上面画着一副笑脸,旁边写着:“永远开心”。这是“开心果”钟智黄的,以前他总喜欢搞点恶作剧,我让全班孩子学习他的快乐后,他已很久没有惹事了。接下来的纸鹤是假小子王培的,“陈老师,对不起,我总是对你没礼貌,可你还是那么亲切地教育我……”乖巧的李佳写道,“地震中我失去了妈妈,但您温柔的眼神让我想起妈妈的鼓励,我一直想叫您妈妈。”我走过去俯首抱抱她。

感动之余,我发现孩子们变化挺大的。记得2008年秋,我到灾区学校接手这个不被看好的“差生班”时,孩子们调皮捣蛋,不思学习,知识基础薄弱。第一天,面对我这新面孔,这群调皮蛋很兴奋。然而,他们对我的新鲜感和摆脱原来老师心中不良定势形象的兴奋迅速消退。第二天,三个孩子上课迟到;第三天,五个孩子课前打架;第五天,十一个孩子不交作业,近三十个孩子的作业字迹不清无法辨认;……

我知道这些孩子调皮习惯了,犯错是他们的家常便饭。我更知道我面对的是一片需要播撒爱心的试验田,孩子们是刚插在田里的秧苗,根基不牢身体不稳还在水中飘摇,需要我一次次耐心细致的扶持,才可能扎稳根挺直身慢慢长高长大。

我以足够的耐心,在了解孩子们的基础上,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和信任。首先。我在很短时间内就记住了孩子们的姓名,并随时随地叫出他们的名字,课堂上,我创造机会和他们产生思想碰撞,课余时间,我尽可能用来和他们相处交流,让他们感到倍受关怀和尊重。其次,不将他们和优秀班级作比较,尽量帮他们找到自己的长处,帮助他们超越自我。王玲是个学习困难并对学习厌倦的孩子,第一次日记中她只写了一句话:我今天帮奶奶收黄豆。我在点评中写道:“你是个尊敬老人、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孩子。”第二天,第三天,她日记中的话多了起来。第三,慢慢放权,让孩子们能干可干之事。李刚、张明等几个孩子聪明好动但不爱学习,我投其所好,不仅把收、发作业的权利给他们,课后还让他们帮助评改作业。他们工作得乐滋滋的,任务完成得很好,自己的作业也逐步工整起来。

慢慢地,孩子们有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我觉得奥运歌曲《站起来》最能激荡他们的心声,于是专门用一节课教唱。这首歌果真受到他们喜爱,他们唱得异常激昂,不到一节课就学会了。后来,这首歌成了他们每天课前必唱的班歌。

但孩子们的转变并不顺利。学校的重建成效明显,新的教学楼、实验楼相继站立起来。孩子们每天依然唱《站起来》,可劲头大不如前。昨天布置背诵《理想》,今早只有半数过关……

这时,突然响起孩子们整齐嘹亮的声音:“向老师报告——《理想》,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早上很多孩子还读得不流畅的诗歌,这时,他们却一字不落地背诵着。诗歌背诵完毕,他们又开始背诵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我们一起教学过的课文被他们含泪一一诵读。这,是他们的学习汇报表演,也是离别前的礼物。这份礼物让我欣喜,并驱使我把这种喜悦传递给孩子们:“老师发现一个秘密,你们不仅有站起来的勇气,而且有站起来的行动和能力——早上不会背的诗歌现在你们全都能背诵了,还能流利地诵读所有课文,我觉得你们真的了不起,你们真的站起来了!”

我把“站起来”三个字写在黑板上。一些孩子在点头,部分孩子脸上绽开了笑容,几个孩子开始小声哼唱歌曲《站起来》,随后,更多的孩子唱了起来,“奔跑才有了期待,起点写着我的未来,终点没有成与败……”

从眼泪到笑容,从感伤到力量。今天,孩子们似乎懂得了很多,他们的表现让我欣喜,让我感动。虽然,这感动只是我从教生涯甚至支教生活的一瞬。

我暗下决心,今后的工作无论多么艰辛,都要用心、用爱付出,只为这感动一瞬。

上一篇:杭州最新租房合同范本 下一篇:基于林果经济进展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