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剖宫产二次手术56例临床效果分析

时间:2022-01-16 08:53:35

新式剖宫产二次手术56例临床效果分析

关键词 剖宫产 治疗结果 病例报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4.090

资料与方法

2007~2009年收治行二次剖宫产病例114例,其中56例首次手术方式为新式剖宫产者为观察组,58例首次手术方式为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者为对照组。观察组平均年龄30±8岁,平均孕周39±3周,平均孕次3.6次,平均产次2.4次,第1次剖宫产距再次手术时间2~10年,平均5.3年。对照组平均年龄30±7岁,平均孕周39±4周,平均孕次3.3次,平均产次2.3次,第1次剖宫产距再次手术时间1.8~10.2年,平均5.2年。上述指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前次剖宫产指征差异无显著性,手术切口均Ⅱ/甲级愈合。

手术方法:两组均蛛网膜下腔阻滞与硬膜外阻滞联合麻醉。观察组沿原手术瘢痕做横切口,剪切原皮肤层手术瘢痕组织,按新式剖宫产手术步骤手术。对照组沿原手术瘢痕做纵切口,剪切原皮肤层手术瘢痕组织,按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步骤术。

观察指标:记录切皮至进腹腔时间、子宫切开至胎头娩出时间、总手术时间、盆腹腔粘连情况、术中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及产褥病率。术中出血量用容积法+称重法计算,1.03g相当于1ml血液。新生儿窒息以新生儿出生1分钟Apgar评分7分以下为标准。盆腹腔粘连分为3度:①轻度粘连:腹壁腹膜粘连,腹膜与子宫粘连,部分网膜与子宫粘连腹膜与部分网膜粘连;②中度粘连:膀胱与子宫粘连或腹膜与子宫广泛粘连;③重度粘连:膀胱与子宫严重粘连,且肠管与子宫粘连[1]。产褥病率指术后24小时后的10天用口表每日测量体温4次,2次≥38℃。

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和X2检验。

结 果

两组术中术后情况比较,见1。

讨 论

新式剖宫产切口位置顺应腹壁皮肤解剖生理的特点,与皮肤张力线走向一致,愈合后瘢痕小且美观,新式剖宫产撕拉皮下脂肪组织,可减少神经血管损伤,有利于术后切口愈合。基于以上几点,许多学者认为新式剖宫产值得推广。但是新式剖宫产不缝腹膜及膀胱腹膜反折是否增加盆腹腔粘连,目前尚有争议[2]。本研究表明,新式剖宫产二次开腹时盆腔粘连较为严重,特别是中、重度粘连,由于腹肌与前鞘、腹膜及盆腔脏器粘连严重,使得切皮至进腹时间延长;下腹部横切口瘢痕组织没有弹性,加上粘连,腹肌松弛差,腹壁横切口位置与子宫下段切口不对应,以至胎头娩出困难,子宫切开至胎儿娩出的时间延长,新生儿窒息率明显增加。为了减少盆腔粘连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采用横行剪开腹膜而不用手撕开使断面整齐;用快薇乔可吸收肠线缝合脏、壁

上一篇:尼尔雌醇与卡孕栓用于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 下一篇:婴幼儿重症支原体肺炎26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