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课堂教学情景,提高地理课堂效率

时间:2022-01-15 08:26:17

创设课堂教学情景,提高地理课堂效率

一、情境教学的内涵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的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高中地理课教学中进行情境教学的意义

最有利于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方法,是将学习者带入到一定的情境之中,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探求去感悟新知,解答问题。一旦学习者的问题得到了解答,或者说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原有的知识结构得到了扩展,学生将产生一种轻松、愉悦、满足的情绪体验。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够使学生对认知动机起到一种强化作用,进而逐渐形成一种比较稳固、有力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师应在地理课教学中创设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迪性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机,以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这不失为改变地理课目前这种尴尬境地的有效途径之一,其意义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氛围中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能高涨起来。反之,课堂教学总是一个模式,就会显得死气沉沉,学生会感到单调、呆板、无活力,学习干劲全无,更谈不上有什么收效了。

2,能更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从教材内容出发,巧妙地采取与课堂情境相协调的设疑方法,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改变那种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把学生引入一个情境之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感悟来得出结论、获得新知。这样获得的新知,学生理解得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3,能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

在课堂上创设轻松愉快的情境,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充分提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效果。师生情感能在情境中沟通,学生参与意识强、情绪高、兴趣浓,教学的质量、效率又怎能不高呢?

4,能更好地增进师生感情。

融洽、民主、和谐的情境氛围总是能拉近人的距离。教师在课堂中巧妙设置情境,在活跃、轻松的情境氛围中,教师所传授的内容学生也特别能够听进去。师生之间的“不设防”、真情的流露,彼此间距离自然拉近,师生间的友谊也自然升温,对教学来说。这是一个相当有利的条件。

三、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的尝试和体会

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我认为基本思路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充分参与为前提,以促进学生智力开发、能力的培养、学习质量的提高为目标。现就创设教学情境的具体操作谈几点体会。

1,教学情境应着眼于现实生活,跟学生实际紧密联系。

地理课的内容与现实生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由于课本的局限性,使得它与学生的实际尚存在一定的距离,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弥补这一不足。恰当的教学情境必定是取自现实生活,能符合学生的实际,是学生所关心的或有能力关注的现实问题,能让学生在课堂中走向生活,把认知的过程与生活体验融合起来。

2,教学情境应设置为带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探究。

探究始于问题,而问题的发现及提出常常依赖于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情境的“张力”越强,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因此,应针对教学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创设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的启示下去主动思考问题、探究新知。正如当代著名认知心理学家米勒所说:“教师应该较少详述事实,较多提出问题,较少给以现成答案。”因此,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3,教学情境的创设时间应服务于教学内容的需要。

教学情境的展示既可以是在一堂课的导入阶段,也可以是在教学过程的其他阶段;可以是在新授知识前展示教学情境,也可以是在获得新知后为检测和提高认识而创设情境。如在讲完降水类型这一个知识后,我播放了一曲《冬季到台北来看雨》,让同学们在听歌曲的同时思考台北的冬季雨多的原因?然后我又投影出台湾省的地形图,学生结合本节课的知识,结合台湾省地形图,从位置和地形两方面考虑。台湾的纬度位置正好在东北信风带而台北位于台湾山脉的东侧,冬季盛行东北风,所以台湾位于迎风坡,多降地形雨。教师通过这样一首歌曲来达到总结教学的目的。教学效果非常好,所以,如果在新授知识前展示,就有利于激发学生去思考、感悟、探索;如果在学生已经获得新知后展示,就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扩展、提高。

4,教学情境的创设应注意问题情境的形象性。

学生的思维具有较强的形象性,而地理学科的最大特点是过空间性强,因此,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时必须有直观形象的支持。形象化的问题情境适合了学生思维形象具体的特点。易于引导学生的兴趣、愉悦学生的情绪、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创设栩栩如生的问题情境,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或者充分利用一些具体的材料,多角度、多方位、多形式地提供丰富的表象,情境创设逼真,这样还能培养学生时时注意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5,应让学生参与创设教学情境。

创设情境绝对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是师生情感的交融、相通。在这里,教学情境是一个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教学中的师生是教学情境的两个级,教学行为是教学情境的中介。教学过程中师生情感‘的交流,是通过教学行为显现出来,以教师的教为主导,由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能促进思维的问题,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情感反射,积极_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形成师生间情感和知识的交流,形成一种与教材内容相适应的情绪氛围,此时,相对理想的教学情境就形成了。以学生的“学”为主体,也一样能形成教学情境,如在热烈的讨论或辩论时,学生认真、积极的态度,执着追求知识的精神,将构成一种学生之间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而这种双向交流是受教师指导和控制的。在这样一种情境创设中,获得知识的多少还在其次,对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这种从未有过的全新体验。

6,教学情境的形式应体现出多样性。

教学情境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曾采用过的有:文字材料情境、图表材料情境、教师的语言渲染、生活实例列举等,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利用网络平台辅助创设情境也是一种值得尝试的选择。不论何种形式,只要服务于教学内容,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给学生带来感悟新知的情感体验,教师就应该采用,而不能只拘泥于一种形式。

上一篇:电化教学手段与地理教学 下一篇:关于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