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注重培养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时间:2022-10-26 11:21:23

要注重培养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摘要: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时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实施成功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学习物理。

关键词:兴趣 物理 学习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的“乐之者”意为“乐于学习的人”,“乐”即“学习的乐趣、兴趣”。好奇心是激励人们探索知识、保持学习兴趣的起点,是促使人们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初中学生好奇心强,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时时注意呵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学习物理。为了做好这一项工作,本人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活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从初二开始接触物理,要使初二学生能自然地、比较平稳地踏上学习物理的轨道,起始阶段的教学应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初二学生一开始时学习物理的自豪感和迫切心情毕竟是短暂的,当他们进入课程教学后,能否保持较浓厚的兴趣,是他们能否学好物理的关键。现在使用的新教材较原教材能比较容易达到这一目的。

1,指导学生阅读,提高阅读兴趣。

新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编排形式新颖;内容顺序的重新安排切合学生的实际;课题的引入既有趣又通俗易懂,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很容易激发和产生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只要能充分重视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就能比较容易达到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2,重视实验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新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学生随堂实验、分组实验、课外小实验较原教材多很多。认真做好这些实验,既能清楚地引入概念,顺利地得出规律,启发引导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初二前半学期的实验,一定要认真做、全部做、帮助学生做,而且要做得成功。这样能使学生兴趣盎然,更加投入。

3,密切联系生活,激发学习动力。

可向学生讲述有趣的自然现象,比如:①一杯热水冒“白气”。冰棍也冒“白气”。②冬天能看到口中哈出的“白气”,夏天却看不到。③高压电能电死人和畜,但鸟雀却平安地停在高压裸线上。对自然现象讨论,既体现了新课程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又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动力。

二、优化教学策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思想不稳定。兴趣易转移。如果单靠有趣的实验、生动的讲评等直接兴趣,不大可能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保持和发展。为了保持和发展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和效率意识的教育。

1,不断鼓励学生,增强主体意识。

主体意识是要让学生明确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要积极思考、主动发言、主动参加课堂练习。在课堂上我经常提问一些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引导他们回答,不断地肯定他们。一些学生就是在我的不断肯定下,对这门功课产生兴趣的,自己愿意来学习物理的。

2,重视情景创设,培养探究意识。

我注意用教学的内容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如学习“能量的转化”时,我让学生做这样的练习:2001年3月23目,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坠落南太平洋,在坠落过程中它的高度逐渐降低,这时它的重力势能逐渐减少,由于跟大气层的摩擦,它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逐渐增大(要求学生填出能量的名称)。这类题运用物理知识解释分析航天领域中的一些问题,既可以帮助学生解开生活中的谜,也可以巩固刚学的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再如在学习“物态变化”时,把教学内容与社会气象问题结合起来:出现严重的干旱时,为了缓解旱情,要多次实施人工降雨。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很快升华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高空水蒸气就凝华成为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融化为雨点落到地面上(要求学生填出物态变化的名称)。让学生从课本中走出来,走向社会,知道社会在飞速地发展,从而想到自己学习的重要性,发展学习的兴趣。

3,重视学法指导,提高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必须做好学生对自己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改进。我经常给学生讲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如何科学用脑等知识。如利用“卧思益智”这一规律,要求学生养成躺下来思考问题,特别在每天晚睡觉之前躺下来回忆学过的内容。用这种方法学习,很多学生感到效果很好。

三、引导获得成功,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发展的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充分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使学生在一次次成功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强化。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巩固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易转移,除了认识上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他们在学习中遇到了自己认为所无法克服的困难。正如一个学生在分析自己遇到困难时谈到的:“提到学习困难,我认为自己主要的问题就是数学基础差……所以在物理课上一碰到关于数学方面的问题,即便是很容易的计算,我也感到讨厌,以致不做或者做错。”这个学生提出的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

其实,新教材注重将物理知识联系社会实际,适当降低了物理习题中对数学知识应用的要求。但由于农村初中学生基础较差,学习中还是有困难的,他们一遇困难一般都会产生畏难情绪。因此,教师要认真分析、钻研新教材,备好课,力求讲得简洁、浅显、容易理解。在教学中尽量为学生疏通教材,使他们不感到物理知识难学,同时,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2,感受成功乐趣,强化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认识的提高,困难的克服,最终要使他们能看到自己付出劳动后所取得的成绩,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初中学生情绪不稳定,甚至一次考试的失败也会使他们的学习热情一落千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人而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基础好的学生有奋斗目标,基础差的学生看到希望。在考试时,不能出偏题、怪题为难学生,使多数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能有所提高,并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要认真分析试卷,当面肯定成绩,指出问题,使他们不致丧失信心。

实践证明: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可以转化为良好的学习动机。用这样的动机去推动学习,必然会产生积极良好的学习效果。

上一篇: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下一篇:创新教育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