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模式的研究

时间:2022-01-14 10:40:26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模式的研究

摘 要:我国一直以来都是水利大国,同时水利关乎民生。自建国以来,对于水利发展一直都很重视,当然在水利方面也是卓有成效的。所以在保障工农业生产、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 管理体制 研究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自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水利事业有了质的飞跃,全国各地的大中型水库和水电站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建设贡献了巨大的力量。自从三峡工程竣工以来,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技术水平已经跃居世界第一。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水利工程的管理模式也日益更新。虽然我国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不断推进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虽然是这样,但是我们也仍然需要加大管理改革力度,进而促进水利管理单位的良性发展,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效益。

1 传统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模式的特点及弊端

1.1 传统管理模式的体制太过于单一化,没有监管制约。

政府的建设资金拨款到地方性水利工程建设中,但是资金的使用方面却一直都没有一个专门的部门来对使用资金进行监察,都是一些临时组成的“指挥部”在进行资金的管理和建设,自然而然也就容易滋生腐败以及公款的私自挪用,工程建设的质量得不到完全的保障,对民生有相当大的危害。

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大多是为了满足人民生活的基础设施建设,许多的水利工程都是为了防洪、排涝、用水还有农田灌溉,近些年相继也出现了水土保持项目。这些工程有一部分并不是公益的,还有就是国家投资回收期限较长,然而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属性决定了投资的主体是国家,因此管理者也就是国家主导下的地方管理制度。

1.2 水利工程管理班子的体制不合理。

传统水利工程建设临时组建的管理班子通常在工程建设完成之后就解散了,所以工程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责任的落实却成了无主责任。管理班子的成员一般都是由水利工程建设当地的水利局或者行政领导担任总指挥,他们在专业的知识和科学的管理方面也是相当的匮乏,这也直接影响了建设中很多不必要的浪费。

1.3 管理制度漏洞百出。

以前的公共水利工程建设,由于管理体制没有做到完善,工程的建设单位是不用偿还债务的,使得工程质量根本无法保证,建成之后的水利工程的使用者也就是当初的建设单位。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国家公共利益根本无法顾及,建设单位就得从自己的角度思考,扩建和变更的部分太多,超过了国家的投资预算,造成的浪费和烂尾工程是不容小觑的。

2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公益性水利工程投资的进一步扩展,如何更好的将国家资金进行有效的利用和保障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方面在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模式的改革中就显得更加刻不容缓。同时推进水管单位体制改革也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公共财政和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由于水的特殊性,水管单位离不开财政的支持,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加大扶持力度。虽然有的水管单位是以承担社会公益服务为主,但是在定位方面也得明确细分化,区分公益性和经营性,理顺内部事企关系,严格按照公共财政制的要求,畅通运行维护经费的来源渠道,使公益性支出能够得到合理补给。确立科学化的总体布局,坚持社会化的发展方向,推行多样化的分类管理,实行制度化的总量控制。

3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存在的问题

首先,对水利工程管理的认识不足。水利系统内部重视建设而轻视管理的思想普遍存在,有的地方对现有工程的挖潜改造和强化管理问题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在思想上,领导干部忽视工程运行管理。在投入上,基础设施投入多运行维护投入少,财政拨款资金又远远不能满足运行维护所需要的费用。其次,工程管理维护经费不足。水管单位存在着收支不平衡,管理资金出现严重短缺。造成水管单位经费严重不足的直接原因是各级财政对公益性工程的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始终无法建立起相对稳定的、有制度保障的投入渠道。再次就是水管单位定位不准,性质不明;管理体制不能得以实施,权责不明确。许多水管单位定位不准,性质不明,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国家财政补贴,专款也不能专用。

4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措施

4.1 建立灵活用人机制和内部分配机制。

建立起以聘用制为核心的用人机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推行聘用制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才流动。加强聘后管理,针对不同人员的评价标准,给予定期考核,使各类人员可任用制度逐步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积极探索有效的内部分配机制,增强水管单位内部活力。

4.2 大力开展多种经营,妥善安置分流人员。

水管单位要充分发挥自身特有的优势、大力开展多种经营模式。可以搞活生产和经营;积极创造条件、妥善安置分流人员。水管单位应积极创造条件、广开渠道、吸纳安置部分分流人员。水管单位进行经营性活动管理要合理规范化,要对多种经营活动进行充分的论证,要加强财务管理,水管单位要深化内部改革,要把单位内部企、事分开。实行事企分开是为了规范其经营活动,有条件的内部单位可以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通过资产纽带,变直接管理为产权管理。这样既可以减轻财政负担,又可以提高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自身的实力,从而增加职工收人。

多种经营一方面能改善职工生活、生活条件;另一方面为稳定众多职工,弥补水管单位经费不足,保证水利工程安全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补水管单位经费不足,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公益性水利工程从事管理经营活动不以营利为目,但为了堤防安全的保障、生态环境的改善,水土资源闲置和浪费的避免,充分利用水土等资源优势,在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运用多种管理方式经营种植业、养殖业等。

4.3 实行财务集中统一的管理政策

实行财务集中统一管理,有利于会计管理体制的建设改革和建全会计监督机制,并规范会计核算工作。首先是成立财务集中核算中心。将会计人员的办公集中在一个地方,成立财务集中核算中心,必须严格执行财务审批制度,加强内部控制的执行。再者就是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各部门预算单位的全部收人和结余资金统一纳入预算管理。单位的各项支出要本着精打细算、厉行节约的原则严格按照部门预算开支范围,力求收支平衡,坚持量入为出,略有结余,尽量做到资金的有效利用。实行财务集中统一管理,能保证资金合理和合法使用。使预算资金做到事前有预算,事中、事后都必须要做到控制和监督。

4.4 配套相关政策

在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重重阻力,但只要社会各界齐心协力,水管单位加大力度执行相应的政策,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发展趋势将会越来越完善,也会逐步走向合理规范化,并且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为了要适应水利事业的发展需要,就必须要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对各种经济实体给予优惠政策,做好公益性的效益补偿。

总之,水利工程在抗御水旱灾害、保障水资源供给、改善水环境和水利经济实现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党和政府重视水利发展,进而建成了一大批水利基础设施,在保障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水利工程具有特殊性,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保障了水利工程设施的正常运行,但我们必须充分的认识到我国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现行水利工程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为了发挥水利工程的各种效益,使之充分发挥工程效益、造福于人类,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合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模式的改革路径探析[J].2011(06)

[2].高明云.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模式改革的探析[J].2012(09)

[3].曲东.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模式的研究[J].2011(10)

上一篇:如何做好电网频率响应的工作 下一篇:高层建筑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