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时间:2022-01-14 06:23:17

浅谈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摘要:路基路面施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路路基路面的质量高低,因此,在公路工程当中需要强化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本文从路基底处的处理技术、路面质量的防控技术以及路面病害的防治工作进行浅析,希望对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绪论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交通运输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在交通中,公路作为日常较为普遍的交通选择途径之一,在交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公路的建设提出了非常重要的考验。路基路面是公路工程构造当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路基路面施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路路基路面的质量高低,所以在路基路面施工的过程中要依据在路基路面行驶车辆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建材材料。

公路在交通运输中作为较为重大的载体,发挥极其关键的作用,而公路的路基路面在工程施工当中则显得尤为重要。路基的施工与路面的施工作为整个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至要环节,关系到公路工程质量的好坏,关系要整个公路今后运转情况的好坏,关系到整个公路寿命的长短问题以及公路后期的护养成本等问题。因此,必须极其关注公路工程在施工当中的路基路面建设,例如:要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重视沥青路面的施工,特别是沥青路面产生的波浪、裂缝、泛油等现象;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施工过程中易引起的接缝的破坏与混凝土板的破坏等危害。所以在公路工程当中需要强化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确保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在路基底处的处理技术、路面质量的防控技术以及路面病害的防治。

二、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中路基基底处理技术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中路基作为基础前提,所以路基施工技术的高低直接关系路基质量的好坏与整个公路施工的质量的好坏。因此,在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中路基的施工技术,需因地制宜地充分考量地质构造、地形状况、气候因素、公路类型等因素。

我们在近期的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中发现,软土路基、黄土路基、湿性黄土等因素是影响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质量坏好的关键所在,往往因为施工技术处理不当,导致人力、物力、财力等的浪费,影响到了公路的交通运输以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公路工程的前期准备

需要因地制宜地按照当时当地的自然环境,在公路工程路基施工前,需要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一是对于施工材料的选取,需挑能够符合规定施工标准的砂性土和黏性土材料作为路基的填充材料。二是在路基的施工技术上,需对路基作击实实验与土的液塑限实验,进而确保施工采用的土样可以适用于该处。三是准备好机器设备,比如平地机器、推土机器、压路机器、装载机器以及振动压路机器等机械。

(二)路基各种坡度的基底施工技术处理

第一,地面与斜坡的的比例缓于一比五的时候,只要对地面的草皮、腐植土进行清理,然后于地面填筑路堤即可,在填筑的过程中可以选取浆状切片石跟浸水挡墙来对路基施工的防护。

第二,地面与斜坡的的比例在一比五到一比二点五之间的时候,这时候的地面需要根据路况挖台阶,而此时的台阶宽不能低于二米。如果遇到路基面有岩石,并且岩石上的覆盖不厚,这时可以选择先把覆盖物清除再进行台阶的挖掘。如果岩石上的覆盖较厚,那么可以选择保留,减少施工量。

第三,地面与斜坡的的比例大于一比二点五的时候,应当采取行动测算整体路堤跟基底软弱层是否具备稳定性,并且抗滑稳定性也要达到相应的标准。如果存在软弱层不稳定或者抗滑稳定性不达标,应当采取措施对其进行基底改善、构造、土质改良等,促使达到路基基底的施工标准。

(三)对路基基底施工技术的处理

第一,路基基底施工中压实技术的处理。对路基进行填前压实的时候,需先清洁路面,然后做好纵向的填挖工作,依据路面的缓陡程度,用土工钉进行稳固。对于是半填半挖的路基时,需要综合考量,若挖方区是土质,需选渗水性较好的用料来填充,还要将路床一米左右的范围的土展开超挖回填碾压,并在边缘上设置土工隔栅。倘若挖方区是岩石,这时候需要填石路基。此外,在施工中,需要特别注意黄土,应当加强对黄土含水量的监控,确保含水量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若水量过多,则需掺配石灰,然后翻土疏松晾晒。此外,还可以依据情况采取砂石、片石挤淤等技术进行灵活处理。

第二,路基基底施工中强夯技术的处理。清洁、平整路面之后,这时候到了队路基基底的测量和定位,落实强夯的数据范围。首先,对夯点位置的测量和标识。测量的过程中需尽可能地降低误差,找准地面的高程。然后用起重机夯锤中心跟夯点对齐,提高准确率。此外,在测定的过程中还需要特别注意将锤顶的高度调为零高度,然后不断变换夯点,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第三,路基基底施工中掺灰技术的处理。当路基基底进入到掺灰技术处理阶段,对路基基底清洁时,包括树根、杂物、垃圾、依附物等进行移除。接着检查确认石灰等施工用料。进入到施工中的掺灰技术处理时,先不要急着动工,应当先做抽样检测。尤其要控制好掺灰,在回填灰土时应当留意需在场外充分搅拌,从而避免生土团跟石灰窝现象地产生。还有,要注意得混合料里的最大粒径符合规范的要求,压实过程中保证每一层的密实度等等。

三、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中路面质量的技术控制

(一)选取好原材料

首先是沥青的选取。沥青作为公路施工中最最重要的用料,只有保障沥青用料质量的达标,符合相应施工标准要求,才能确保公路工程路面的质量。因此,需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对沥青进行检测,一旦发现不合格的坚决不采用。

其次是矿料的选取。选取不同的矿料对其极配稳定性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各类矿量,需要因地制宜地依据施工质量、标准以及掺配材料的不同而选用。需特别留意在关键筛孔应当明确下限跟上限,明确石料压碎值的检测标准。

其它的用料则需留意塑性指数、粘土成分以及匹配比例等。

(二)施工中路面质量的技术控制

在开始整个路面的施工前,最好先铺设一小段进行试验,依据试验结果展开分析归纳,然后做出一个科学、有效的方案,对原有的方案再次进行修整,确保整个路面施工的高效、高质量。到了路面的施工的时候,要注意先用沥青混合料转运车把用料先倒入车中,为的是防止运料车对摊铺机的碰撞,这样有利于保障摊铺机在作业中的均衡性。

因为选取的是沥青混合材料,所以在压实过程的时候需按照路面的厚度、宽度、沥青跟混合料的类型以及混合料的温度、湿度、拌和、运输等情况综合考量,以确保压路机的数量、类型跟压路机的组合等配套工作。

(三)施工中路面排水的技术控制

公路路面的好坏,很大一部分跟路面的排水系统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路面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协调好路面与排水系统的规划。如果是高等级的公路,通常情况下需要铺设防护,在排水系统边上还应当铺设有边沟、截水槽等。尤其要注意暴雨是的路面,此时的排水需设置迅速,宜采用分散排水跟集中排水相结合的形式。此外,还可以增加地下排水跟渗水沟排水技术。

(四)施工中路面护养技术

路面的护养工作长久而艰巨,这时需要建立完善的护养体制,安排专员专段定期看护管理,一旦发现路况,及时进行维护并做好记录。此外,公路在通车的一段时间,路基可能会发生一定的沉降,一些问题会逐渐暴露出来,这时需要及时跟承包商联系,做好监督和养护等工作。

四、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的病害防治措施

(一)沥青路面的病害防治工作

泛油大部分因为沥青混合料中用量过多沥青造成,或者因为低温季节施工表面嵌缝料散失过多,待气温变暖后在行车作用下矿料下挤沥青上泛表面形成油层而引起。这时候需要依据路面泛油轻重来采取相应的铺撒较粗粒径的矿料来防治。

路面裂缝的防治工作

路面的裂缝可以分为纵向裂缝、横向裂缝、龟裂、网裂等。如果纵缝跟横缝比较细小,那么通常采取灌入热沥青材料进行封闭的方式处理。如果裂缝比较宽,那么一般采取堵塞沥青石屑混合材料的方式处理。如果是大面积的龟裂、网裂,那么一般采取加铺封层亦或者沥青表面防治的方法,而龟裂、网裂较为严重的路段会则需要进行补强或者彻底的翻修。

(三)路基路面的养护和维修

针对比较小的裂缝,应当尽快把裂缝里地尘土清洁干净,然后灌入、灌满沥青砂来进行封缝,亦或者采取环氧树脂胶结它们。对较为严重的裂缝,应当把松动部分用工具凿除,且清洁干净,紧接着在干燥的状况下,采取液体沥青涂刷缝壁,再填入沥青砂捣实、熨平并以细砂覆盖。需要注意的是,裂缝的修补工作一般适宜于秋末冬初进行。对于缝隙较宽的,需要展开大面积的磨损处理。若磨损剥落面积非常大,那么可以选取坚硬的石料进行双层沥青表面防治,而且黏层油应该选用比较稠地沥青,用量上应当稍微多一点,斌免再次剥落。

参考文献

[1]武建军.公路路基路面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1,(12)

[2]孙昌盛.浅谈公路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科技信息.2013,(06)

[3]李顺祥.市政工程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2,(09)

上一篇:如何做好加工制造工艺与精密加工技术的工作 下一篇:做好二次供水,提高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