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2-01-13 07:30:00

浅谈农村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岷县四中甘肃定西748400)

【摘要】中学美术课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美育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美术欣赏是美术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殊的学科。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目的等方面都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

。但农村中学美术教育存在严重的危机,我们应从多方面分析原由,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美术欣赏美术教育农村

在中学阶段、美术教育与美术欣赏密切相关,美术教育的对象与美术欣赏者是同一个对象。作为农村教育

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学美术教育、在国家教育的体制改革中,特别是在西部大开发的带动下,

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的变化,农村中学美术教育面临着严重的困难,这

种状况如不及时改变、不仅影响教育的普及有提高,而且还将影响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农村中学教育的意识不到位。中学教育仍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为应试而学。大部分家长和教师都把升学

考试作为成绩的体现和学习的目的。为升学而学、以分数论英雄,教师以分数评优秀,学生以分数比高下

,为高考而学成了老师、家长和学生的共识。在这种教学观念的束缚下,农村中学普遍重视语文,数学英

语等科目,而轻视美术学科的教学。农村中学虽然均开设美术课(每周1节)。但基本能按美术教学大纲授

课的学校却寥寥无几,能按美术学科内容授课的甚少。就是每周一节的美术课,在相当一部分学校还被语

文、数学挤占。既使开设美术课的学校、美术课的主要内容是宣读课本,黑板上画几幅简笔画就算完事。

大多数学生把老师上的内容不理不睬、各做各的。学生既不动手也不思考,大多数学校把美术教育看作是

报考美术专业特长生的事情,对其他学生只作为辅学科对待。

美术教师严重不足。没有高素质的美术教师、就不可能培养出合格的美术人才。农村中学美术教师不仅数

量严重不足,而且质量不高、每个学校平均不到一人,由于专职教师不足,大部分学校由兼职教师授课。

这些教师大都没有从事过美术教育、不懂美术知识,缺乏美术教育的基本素质、就是专职美术教师也大都

是师范毕业、学历层次底,毕业后缺乏继续教育,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新形势的美术教育

。农村中学不仅缺乏美术专职教师、就是一般的任课教师也很缺。农村中学美术教学的部分任务便落到了

代课教师身上。有一部分乡镇聘请教师,由于年龄小、学历底、学校在工作安排上,把美术自然而然地交

给他们。教资力量的薄弱直接导致了农村中学美术教育质量的底下,拉大了城乡美术教育的鸿沟。一些在

美术方面有潜力的孩子、家长想方设法把他们送到城里上学。导致农村教师匮乏的主要原因有这样几个方

面:一、个别大中专学生不愿意到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待遇偏底的农村中学任教。存在着毕业生分配不

到位的问题,形成了城镇美术教师过剩、农村美术教师短缺的不平衡状态。有些地方在教师短缺的情况下

、以代课教师充实教学岗位,严重影响了农村中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二、城乡差别等原因,城乡教师余缺

难以互补。

美术教育投入不足。长期以来由于经济落后,财政困难、对农村中学教育投入严重不足。虽然各级政府尽

了最大的努力,但财政体制的调整影响了农村教育的体制基础。同时农村说费改革给现有的农村教育投资

格局造成一定的冲击,加之近年来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增长的缓慢,使农村中学教育缺乏支撑力,使原本

很紧张的办学经费更加紧缺、雪上加霜。在这种情况下,用于美术教育的投入就更加微乎其微。有些学校

专用美术教室很少、即使有画室、也没有购置石膏、摸俱等,只是空教室或储藏室而已。没挂图、也没画

报、学校更不订阅专业美术期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西部中学美术教育硬件建设投入的不足,阻碍了美

术教育的发展。

教学方式陈旧。随着现代传媒手段的不断发展,城里早已司空见惯的许多现代化的美术教学方式在农村中

学仍然是新鲜事。许多教师仍然是一本教才、一块黑板、一根教鞭和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学方式。他们最现

代的教学方式、用数码相机拍摄图片,让学生在课堂上欣赏,或者在黑板上看着原图片或图形在黑板上扩

大。自己也不懂得美术方面的知识和最基本的造型手法——素描等。

部分家长思想观念落后。文化程度偏低、认识模糊。孩子从幼小的心里灌输只重视"语、数、英",美术作

为孩子的兴趣,可学可不学。导致学生对美术的轻视,即使偶尔有孩子对美术破感兴趣。但都被家长扼杀

在萌芽状态,既不支持也不提供环境让学生专业学习。致使学生从小学就放弃或对美术有抵触情绪。加之

美术课堂的教法不当,升入中学后、课程门类增多、任课教师加重了作业量。学生自然而然的在美术课堂

上做其它作业,已成为从小学养成的习惯,从幼小的心灵里对美术有偏见。家长亲朋也从未到美术上得到

甜头。从启蒙开始对美术的定位很低,只是作为欣赏课、可上可不上,也没有考察的手段,只是作为一门

副课对待。

社会因素对美术教育的影响。由于农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人们思想观念落后,有关政府部

门对教育的重视不够或校领导只抓教学质量而忽视体、音、美。农村的孩子相对城市、眼界狭小、很难接

触报刊、杂志、画册、美术展览、陈列室等,文化氛围的熏陶和影响。只有在仅有的几页美术课本上欣赏

美术作品,教材所提供的欣赏作品大都较小,且受到印刷质量的限制,清晰度、逼真度普遍不高,编入教

材的作品只附有简短的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分析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或抽象派、印象派、后印象

派、立体派等流派作品时,可具体的分析作品对当时的贡献和后世的影响,也可对作品的时代背景所表述

的故事情节以及对画家的轶事,生活史作映衬、渲染、以求的到诙谐或催人奋进的震颤。教师如果对美术

方面的知识全然不知,只求热闹的教学、只能让学生认识到作品的表面、不能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学生也

无法表达对作品的见解,从而无法获得欣赏作品的能力。久而久之对美术作品产生反感,导致美术课难以

进行。

认识问题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以及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农村中学美术教育面临的问题已影响到素质教

育的顺利进行,以到了刻不容缓地解决的时候了。

上一篇:新课程理念下对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探讨 下一篇:习题小结式 批改评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