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思考

时间:2022-01-10 09:24:06

浅谈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思考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按照自愿互利、民主管理、协作服务原则,以约定共营的形式组建的民间自助服务性合作组织。但在其发展的初级阶段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不足

一些政府部门对于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真正认识到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的需要。在工作中,没有将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摆到应有的位置;不能把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对农民自发组建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过问不多,任其发展,自生自灭,导致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缓慢和不平衡。

2.内部动作机制不够完善,凝聚力不够强

一些合作经济组织经营管理方式比较落后,责权利关系不够清晰,各方面的利益缺乏有效保护,农户与合作经济组织之间没有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抵御风险的能力小。另外,指导服务工作不够到位,扶持措施不多,宣传力度不够大等也是当前存在的问题。

3.作用难发挥。一是组织化程度不高。大多数合作经济组织特别是民办合作经济组织,处于自发状态,真正形成紧密的经济实体并不多。二是专业化特色不明。合作经济组织既搞销售,又搞技术服务等,没有形成专业特色,开拓市场能力较差。三是大协作意识不强。合作经济组织种类较多,但真正在专业化基础上开展行业协作的很少,组织结构规模小,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合作经济组织的大发展、大提高。

4.领导干部思想认识落后,不积极引导合作经济的发展。我们有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不清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概念。认为是农民自已的事,把合作经济组织等同于集体经济组织和单纯的企业对待,政府不宜多管,放任自流,没有起到组织引导的作用。

5.环境不宽松。由于认识模糊,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实践缺乏理论上的总结,致使在合作经济组织的性质、地位、管理、组织程序等问题上存在着说不清楚的现象,对合作经济组织的兴办、起名、挂牌、运营、管理、监督、解散等方面都比较随意。因此,在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部门利益在农村现实中不断强化的情况下,很多合作经济组织处于被盘剥的地位,更难以平等的参与市场竞争。

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思路和对策

现阶段,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引导农民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发挥资源优势,培育支柱产业,在巩固试点成果和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稳步地办好一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其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及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示范作用。

1、加强宣传和教育培训工作,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通过教育培训和宣传,使各级党委和政府能充分认识到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此项工作作为农村改革与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摆在重要位置;帮助引导农民打消各种顾虑,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有计划地对各级干部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管理者进行教育培训是很有必要的,让他们掌握合作经济的基本理论,传授先进经验,尽快培养一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工作骨干力量,充分带动农民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2、坚持原则,正确引导。一是坚持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农民为主体,农民自愿参加,入退自由。各级政府不能强迫命令,始终尊重农民家庭承包经营自。无论那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政府都给予支持和引导。二是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各级政府不要直接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经营管理,主要是引导专业合作组织内部建立民主管理机制,确保成员利益和组织发展;引导农民采取多种多样的合作形式,实行开放经营,增强合作组织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合作组织的服务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坚持先发展,后规范的原则。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改革开放中发展起来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各级政府首先要坚持鼓励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先发展起来,然后对具有一定规模、一定条件的合作组织,引导其建章立制,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法人登记,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3、坚持因地制宜,因利势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选择适宜各地优势产业发展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围绕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以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紧密企业与农户的关系。发展区域特色农业,形成多种形式的经济合作,提高农业效益和农产品竞争力,组织实施良种、优质高效农产品基地等科技兴农工程,提高农业科技竞争力。引导农民重点发展各种购销专业合作社,解决农民买难卖难问题,增加农民收入。

4、政府扶持,创造环境。正确引导,加大扶持力度,推动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是政府应有的职责。一是舆论引导。相关部门要加大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宣传力度,通过培植典型,组织观摩和交流,总结推广经验,搞好合作知识的普及宣传,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二是政策支持。重点是为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体制和法制环境。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资源配置,为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创造广阔生存与发展空间。三是开展培训。政府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举办合作教育,帮助合作组织培养管理人才,提高专业管理人员的素质,进而提高合作组织的管理水平。四是技术服务。农业相关部门积极予以扶持和帮助。包括信息、技术和业务培训等。

上一篇:机械自动化的核心技术与发展趋势 下一篇:探讨电梯制动器的电气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