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操作员工在岗培训

时间:2022-01-02 01:47:18

浅谈企业操作员工在岗培训

摘 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整个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竞争,尤其是国际级、世界级的竞争,然而一个企业,如何超越竞争对手、如何面对新的时代、新的挑战以及新的竞争,企业对人才的竞争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哪个企业拥有最合适、最优秀的人才,哪个企业就会更加欣欣向荣的发展,所以如何对员工进行在岗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在岗培训 制造企业 科学技术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b)-0-01

企业的操作员工始终走在创造企业利润的最前沿,是产品的直接创造者,一线操作员工的技能水平直接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现代化程度。在制造型企业当中,对操作员工的培训主要集中在技术领域,所以系统的有效的对操作员的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所有的培训方法中,在职培训是一种被实践证明了的最为直接有效的培训方法。在职训练,是指利用工作实践为基础平台,透过工作或是与工作有关的事情来进行培养他人的活动。作为培养员工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在职训练主要有贴近实际、面对面直接沟通训练和在体验中不断学习进步的优点。开展在职训练最终的目的是要提升整个班组和团队的绩效水平,增强一线员工啊、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对产品质量和工艺的控制。在整个在职训练的过程中可以逐步达到提高操作员的业务技能、打造参与式团队的管理模式、最终提升整个团队的创造力的目的。针对不同的员工,要有不同的培训方式,根据能力和意愿这里分为四种情况考虑。

对于能力和意愿都强烈的操作员,培训师要充分授权,相信操作员的技术学习能力和工作表现,不过一定要注意关键时刻提醒操作员主要注意事项;对于这类操作员,一定要鼓励其提出自己对于质量和产量提高的想法,分析其可行性,给予员工更广阔的发展天空。

对于能力强意愿弱的操作员,培训师的主要工作就是激发起这类操作员的工作意愿。对于意愿强能力弱的操作员,培训师要给这部分操作员树立信心,帮助其获得“笨鸟先飞”。

对于能力和意愿都弱的员工,培训师一定要重点关注,帮助其建立信心、激发斗志,同时定期对这类员工进行产量和质量绩效面谈。在培训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能力的适配,针对员工的特点来开展培训。对于能力较强的员工,安排有挑战性的工作任务;对于能力较弱的员工,从简单的工作任务开始。下面举几个例子来进一步说明,例如,对于工作认真兢兢业业的员工,可以请其担任指导新员工的工作,同时发扬光大自己的业务特长,将自己所学编辑成技术指导手册,以利于更好的指导新员工的工作;对于善于调整的员工,可以赋予以下沟通协调的工作;对于勤奋的员工,可以赋予核对生产日报、记录出库数据等专项工作,尽量做到人尽其才。

在在岗培训的过程中,有些老员工对公司的培训安排缺乏信任感,同时员工本人也缺乏培训的意愿,对于这部分员工,从管理和思想教育两方面解决问题。

在岗培训的流程:

说明。包括《岗位操作指导书》在内的培训材料在在岗培训中显得尤为重要,岗位的主要负责人在培训体系建立之初要开发一系列培训材料,其中不但要说明书,更有一系列的教程和考试试题。

示范。在岗位培训过程中,选取优秀的培训师对操作员进行理论培训的同时,正确的示范指导更是必不可少的。培训员一定要示范正确,并指出该动作中的要点。对于简单的操作动作,可以示范一次即可;对于复杂的操作动作,一定要示范若干次以上,以利于理解。

练习。在示范之后,即时操作员对该动作的练习,在练习过程中一定要有培训员在身边指导并逐步规范动作。在操作员练习的过程中,最初的几次练习过程建议使用试验品进行操作,以免对企业的产品质量造成重大的质量隐患。在员工实验练习若干次之后,可在培训员陪同下正式开始产品的

生产。

追踪。在操作员可以初步掌握基本操作之后,要不断追踪操作员的产量和质量情况。在初期,操作员可能存在产量和质量的不稳定性,对于这种情况,培训是一定要及时发现不稳定的因素并追踪其原因,分析出人为因素造成的产品质量差异,对操作员进行反复培训,直到操作员产量和质量趋于

稳定。

认可。操作员在可以完全独立掌握操作技术,并在一段时期内产量和质量没有大幅波动的情况下,可以对该操作员进行认证考试,以取得在该岗位获得操作资格的证书。该证书的取得证明该操作员结束了该岗位的学习和培训经历,已经完全掌握了该岗位的安全、质量、工艺和设备的要求,可以完全独立的操作该岗位。

培训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培训要点说不清晰。在在岗培训过程中,培训师的选取尤为重要。例如,有些企业中的老员工,在该岗位中工作10年以上,对于操作经验和技巧已经烂熟于心,但是该员工不善言辞,不能充分的表达该岗位知识,这样的培训员也是不可取的。常见做法是在企业培训体系设立时候,对所有备选培训师进行各方面考核和培训,筛选出合格的培训师,定期对培训师队伍开展培训,稳步提升培训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没有予以操作员充分的学习准备。在正式的培训开始之前,一定要给操作员充分的时间准备,让操作员有充分的时间了解所学的技能背景和技能内容,同时做好学习的心理建设,将自己调整到学习状态。

没有独立操作。有些企业在培训操作员过程中,担心过多的实验操作会产生过多的产品报废,进而对成本产生影响。在培训时,培训师一定要多给操作员练习的机会,让培训员能够尽快学会独立操作。

没有训练时间表和工作分解表。有些制造型企业,为了不耽误产量,将对操作员的培训压缩在非常短的时间之内,导致操作员在独立上岗后,质量事故频发,造成更大的成本和效率影响;在培训过程中,工作分解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岗位负责人制定在岗培训体系的时候,将工作逐步分解并制定每个步骤的操作过程说明,让操作员更清晰明确的了解操作步骤。

训练过程跟踪不足。在岗培训中,培训师跟踪不足是影响培训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操作员可以独立上岗操作之前,培训师在培训完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后,在巨大的产量压力下,操作员立即开始了独立操作,使得整个培训过程缺乏跟踪、后劲

不足。

在在岗培训过程中,要积极倾听操作员的发言。培训师要积极倾听操作员的建议。在倾、倾听时,要本着坦诚、开放的心态,使用并观察操作员的肢体语言,同时重述对方的话,表明正在倾听并有所思考,有疑问时及时确认操作员的想法,听取并记录关键词,最后及时总结、重申结论。对有些不善于表达的操作员,一定要消除一起担忧和顾虑,鼓励其“开口”。

在岗培训是人力资产增值的重要途径,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内容,也是组织效益提高的重要过程。通过培训,不但能够开发员工的潜能,激发员工的创造欲望,更能改善员工工作质量,降低工作耗损以及企业事故发生率。

上一篇:浅析高校场馆对外开放 下一篇:《基于windows平台的网络构建》课程实践教学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