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畜牧业养殖范文

时间:2023-09-21 16:46:04

关于畜牧业养殖

关于畜牧业养殖范文第1篇

我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委托,现就《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决定(草案)》(以下简称决定草案)作如下说明:

一、作出决定的必要性

畜禽养殖业是我省农业十大主导产业。去年,全省畜牧业总产值54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21%,其中生猪饲养量3272.71万头。全省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对保障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应该看到我省畜禽养殖业布局还不尽合理,局部地区存在着养殖户过多、养殖数量过大、养殖密度过高、养殖行为不够规范等问题,严重超过当地环境承载能力。如嘉兴市去年生猪饲养量734.19万头,其中新丰、凤桥、大桥等10个乡镇(街道)饲养量占全市50%以上,由此带来这些地区农村居住环境恶化、河流水源污染、动物疫病隐患增多等突出问题。类似情况,在其他一些地方也不同程度存在。今年初,上海市黄浦江死猪事件再次敲响警钟。目前,国家和省现有法律法规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虽有相关的规定,但较为原则、分散。为了依法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促进畜禽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省人大常委会就加强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作出决定是十分必要的。

二、决定草案的起草过程

去年以来,嘉兴市人大、政府领导多次到省人大常委会汇报工作,请求省人大常委会加快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地方立法。今年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朱林森等15名代表提出要求制定《浙江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条例》的议案(嘉27号)。4月7日,省人大农委、环资委围绕省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进行了专题调研,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嘉兴市还组织工作班子,起草了条例草案代拟稿。省人大法委、农委和环资委多次研究认为,从我省实际出发,依法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十分必要和紧迫。考虑到制定地方性法规周期较长,建议先采用省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方式依法进行规范,并商定由省人大农委起草决定草案。4月22日,省人大农委全体会议研究起草了决定草案(代拟稿)。4月27日,省人大常委会丁祖年副秘书长主持召开了由省发展和改革、环境保护、农业、财政、国土资源等部门和嘉兴市人大、政府领导参加的决定草案征求意见座谈会。同时,省人大农委将决定草案专门征求省人民政府的意见,省长李强、副省长黄旭明给予充分肯定并表示同意。之后,省人大农委根据省委领导的意见,对决定草案又进行了修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征求了省政府和省有关部门及11个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的意见,并作了补充修改。5月20日,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全体对决定草案进行了审议。决定草案已经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主任会议讨论通过,现提请本次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三、决定草案的主要内容

决定草案立足省人大常委会的法定职能,根据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我省地方性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本着既依法规范畜禽养殖行为,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确保有效供给和农民持续增收,又破解当前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上的难题,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着力改善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主要规定了以下内容。

(一)关于畜禽养殖发展规划。我省人多地少,环境承载量有限,做好畜禽养殖业发展总体规划,在环境敏感地区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对保护生态环境至关重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和《畜禽养殖污染管理办法》等要求,决定草案提出了省人民政府要督促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加快编制和实施畜牧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依法划定和调整禁养区、限养区。同时,实行堵与疏结合、关闭搬迁与转产转业并举,对现有的畜禽养殖场、养殖户限期退出禁养区,在限养区内控制总量和扶持发展生态养殖小区、生态养殖场、农牧结合的家庭农场等方面分别作出了规定。

(二)关于畜禽规模养殖标准和管理。目前,现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对畜禽养殖小区、畜禽养殖场有一套具体的管理规范,省政府规定畜禽养殖小区、畜禽养殖场规模标准分别为生猪500头、100头,而对100头以下的畜禽养殖场、养殖户缺乏明确管理规范,这是嘉兴、衢州、金华等地的局部区域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严重的一个原因。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下放审批权限的规定,决定草案提出了为有利于加强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管理,省人民政府可以授权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确定畜禽规模养殖标准。同时,要求各地加强对规模畜禽养殖场的监管,全面实行畜禽标识可追溯管理。从嘉兴等地情况看,部分从事生猪贩运的经纪人,从外地购入大量的大中猪在本地短期饲养,造成环境污染,而目前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对其进行规范。为此,决定草案明确规定从外地调入畜禽在本地短期饲养的,其饲养数量达到养殖场规模标准的,应当按照规模养殖场进行管理。

(三)关于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决定草案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规范。一是发挥环保、农业等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依法加强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和指导服务。二是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要求养殖小区、养殖场、养殖户对畜禽粪便、废水及其他固体废弃物按照规定标准自行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委托有处理能力的企业、中介组织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强调要发挥村(居)民自治组织和畜禽养殖协会作用,通过制订村规民约、开展行业自律等方式,形成畜禽污染防治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三是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加快建设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所、严禁和查处随意弃置病死畜禽及其产品的行为等作出了规定。

(四)关于推动畜禽养殖业的转型发展。在畜禽养殖业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如何做好畜禽养殖业减量提质工作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决定草案要求省政府及省有关职能部门采取措施,加大对畜禽养殖相对集中的地区畜牧业转型升级的扶持力度,大力培育新型畜牧产业体系,努力保障市场有效供给;在生态养殖小区、生态养殖场和农牧结合的家庭农场以及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土地、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实现畜牧业发展与环境承受能力相适应的目标。

(五)关于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推进各地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中的作用。强化监督,推动政府依法行政,是做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保障。决定草案提出省、市、县(市、区)人大常委会要依法运用多种监督形式包括组织代表视察等,加大监督工作力度,依法促进我省畜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关于畜牧业养殖范文第2篇

为了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改善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浙江省动物防疫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特作如下决定:

一、省人民政府应当督促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加快编制和实施畜牧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按照农牧结合、生态养殖和发展循环农业的要求,合理布局,科学确定畜禽养殖规模、总量,重点发展生态养殖小区、生态养殖场、农牧结合的家庭农场,逐步淘汰严重影响环境的低、小、散养殖户,确保养殖业发展与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在环境敏感地区,应当依法划定和调整禁养区、限养区,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在禁养区内不得新建或者扩建畜禽养殖场,对现有畜禽养殖场、养殖户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依法限期关闭或者搬迁,引导其转产转业,实现禁养目标。在限养区内,应当严格限制畜禽养殖总量,使之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鼓励养殖户到生态养殖小区内从事畜禽养殖业,支持规模养殖场提升健康环保养殖水平。

二、为加强对畜禽规模养殖场污染防治的管理,省人民政府可以授权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确定畜禽规模养殖标准。各地应当全面实行畜禽标识可追溯管理。从外地调入畜禽在本地短期饲养的,其数量达到规模养殖标准的,应当按照规模养殖场进行管理。

三、省环境保护、农业等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加强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和指导服务。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各类畜禽养殖小区和养殖场、养殖户必须将畜禽粪便、废水及其他固体废弃物按照规定标准自行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委托有处理能力的企业、中介组织进行无害化处理,实现达标排放或者资源化利用。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推行病死畜禽统一收集、集中处理、统计报告等制度。畜禽养殖相对集中的地区应当统筹兼顾,加快建设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所,严禁并及时查处随意弃置或者不按规定处理病死畜禽及其产品的行为。鼓励村(居)民自治组织通过制定村规民约、畜禽养殖协会开展行业自律等,规范畜禽养殖行为,形成群防群治畜禽污染的良好氛围。

四、省人民政府及发展和改革、环境保护、农业、国土资源、建设、财政等有关部门应当加大对畜禽养殖相对集中的地区畜牧业转型升级的扶持力度,在生态养殖小区、生态养殖场和农牧结合的家庭农场建设以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土地、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各地应当大力培育新型畜牧产业体系,提升畜牧业发展的现代化水平,努力保障市场有效供给。

关于畜牧业养殖范文第3篇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促进生猪生产扶持政策,加快推进全市畜牧业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高畜牧业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扶持生猪生产加快畜牧业标准化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扶持生猪生产加快畜牧业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市把发展畜牧业作为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来抓,以转变畜牧业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为主线,大力推行畜牧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有效促进了全市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特别是2007年,在全国生猪生产下滑、猪肉供应偏紧的形势下,我市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市关于促进生猪生产的部署要求,积极落实各项扶持政策,采取有力措施,使生猪生产得到了有效恢复,保障了猪肉市场供应,维护了社会稳定。2007年,全市肉蛋奶总产量达到18万吨,畜牧业产值实现19.79亿元。畜牧业已成为我市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畜产品的卫生质量和食用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标准化养殖成为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同时,生猪生产事关农民的持续增收和城镇居民“菜篮子”的稳定,具有“猪粮安天下”的战略意义。20*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战略部署的第一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不脱销、不断档,努力实现主要农产品价格不大涨、不大落。因此,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深刻认识扶持生猪生产、加快畜牧业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切实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全面促进我市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明确加快畜牧业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动力,以加快推进畜牧规模养殖、健康养殖、生态养殖为主线,以增加供给、保障安全、调优结构、促进转型为重点,强化畜牧业标准化建设和动物防疫手段,努力提高生猪等畜禽生产总量、规模养殖比重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动全市畜牧业快速健康稳定发展。

(二)任务目标。20*年,全市畜牧工作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体系,完成两个一百”,即:建立健全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新建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100个,进一步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率达到100%,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全年出栏标准化畜禽6000万头(只),肉蛋奶总产量达到22万吨。到2010年底,畜牧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畜禽规模化饲养比重达到70%以上,现代化养殖小区达到500个,全市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5%以上;无公害畜产品达到100个,绿色畜产品达到10个,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00个,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等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加快推进畜牧业生产向技术集约型、资源高效利用型、环境友好型转变。

三、全面落实扶持政策,大力发展生猪生产

发展生猪生产是稳定市场供应的基础。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扶持生猪生产稳定市场供应的通知》(明电[2007]53号文)要求,全面落实扶持生猪生产的各项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的养猪积极性,稳定和加快全市生猪生产。

(一)落实能繁母猪补贴政策。抓好能繁母猪生产是保持生猪生产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要按照国家实行的能繁母猪补贴政策,对能繁母猪每头补贴增加到100元。市畜牧、财政部门要密切配合,强化监督,确保补贴资金兑现到养殖户手中。

(二)继续推进能繁母猪保险。坚持实施能繁母猪保险政策,对母猪保险实行单独核算,保额、保费和政府补助标准暂不调整。财政部门要保证配套保险补助资金落实到位。畜牧部门和有关保险机构要加大宣传,开展规模养猪场单独入保、养猪协会入保和养猪农户联保等多种形式的能繁母猪保险业务,动员养猪户积极参保,努力扩大保险覆盖面,力争能繁母猪“应保尽保”。

(三)扶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标准化规模养殖是生猪生产发展的趋势。2007年,我市经农业部批复实施了7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总投资565万元。20*年,中央财政继续安排专项资金扶持生猪标准化规模饲养场(小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积极争取并充分利用这一扶持政策,引导农民转变生猪饲养方式,加快生猪标准化建设,努力提高生猪生产综合水平。

(四)落实生猪良种补贴政策。20*年,国家和省财政将对我市落实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资金168万元,对生猪良种场建设和开展人工授精所需的良种猪给予补贴,推进生猪品种改良。市畜牧、财政部门要结合我市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实际,认真抓好项目建设的组织落实工作,引导种猪生产企业扩大养殖规模,新建、扩建原良种猪繁殖场,以满足我市生猪生产对种猪的需求,提高生猪良种覆盖率。

四、加快畜牧业标准化建设,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

(一)加快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建设。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支持、科学规划、规范管理的方针,引导饲养者转变养殖观念,调整养殖模式,按照发展高效、生态、环保型畜牧业的要求,积极发展畜牧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加快建立一批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示范基地。20*年全市新建各类畜牧小区100个(牛10个,生猪40个,家禽50个)。采取建设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和利用沼气处理、制作有机肥料等综合治理措施,从根本上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实现畜牧业生产的数量、质量和生态并重发展。

(二)加大畜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生猪生产,稳定家禽生产,突出发展牛、羊等节粮型家畜。发挥山区、平原、沿湖区域的不同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大力发展生猪、肉牛、肉鸡、肉兔、水禽、蛋鸡及特种养殖业,不断优化畜牧业品种和区域结构,促进各类畜禽平衡发展。

(三)加快畜牧业科技进步。加强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加快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抓好畜禽品种改良、动物疫病诊断及综合防治、饲料配制和集约化饲养等技术的推广。强化畜牧业科技教育和培训,提高畜牧业技术人员和饲养者的整体素质,不断增加畜牧业科技含量,促进畜牧业增产增效。

(四)大力推进畜牧产业化进程。充分发挥盈泰集团、春藤公司、龙海松花、张汪名鸭等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培育畜牧龙头企业,不断建立健全加工企业与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养殖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发挥田园绿色肉牛养殖合作社、民族力源肉牛养殖合作社、春蕴生猪养殖协会等畜牧合作经济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扶持发展各类畜牧合作社、养殖协会,紧密组织饲养场(户)、加工运销企业、投入供应企业、技术信息单位,整合各种生产要素,带动农民参与合作养殖,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加快生产经营方式转变。

五、建立健全畜牧业发展保障体系

(一)加强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扎实做好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增配移动智能识读器、电脑等信息器材,不断强化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手段。进一步加强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狠抓免疫基础,加强消毒灭源,确保防疫密度达到100%。严格落实动物疫病防疫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应急演练和疫情监测预警预报,不断提高应对突发性重大动物疫情防控能力,有效防止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二)强化动物检疫监督,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认真贯彻《动物防疫法》,进一步健全依法防疫、责任明确、监管有力的多层次防控责任体系,明确政府、职能部门、防疫人员和养殖场(户)的责任和义务,切实推进依法防疫工作。强化对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监督,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收购加工病死畜禽等违法行为。深入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加大对畜牧业投入品的监管力度,坚决杜绝假劣、违禁和有毒、有害化学物品投入饲养环节,确保畜禽饲养安全和畜产品质量。

(三)推进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畜牧兽医工作体系。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精神,扎实推进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和畜牧兽医队伍建设,充实完善兽医工作机构,逐步建立科学、统一、透明、高效的兽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技术培训,稳定基层防疫队伍,保证防疫工作需要。全面实施《部级动物疫情测报站续建项目》和《基层乡镇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优化防疫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提高畜牧兽医依法行政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发展环境。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扶持生猪生产加快畜牧标准化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制定发展规划,积极培育典型,创新发展模式,并落实相关政策,大力加快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建设。市里成立加快畜牧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建设的规划制定、组织协调、督导考核等工作。各镇街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明确专人负责,强化责任落实,加快推进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建设。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不折不扣地落实扶持政策,促进生猪生产,解决好标准化畜牧养殖场(小区)建设用地、资金融通、技术服务、信息交流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畜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落实规模化畜禽养殖用地政策。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4号文),鼓励农民合理利用荒山、荒地、滩涂等发展畜禽养殖。镇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畜禽养殖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镇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立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用地,按农业用地管理,大力支持农民兴办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加快全市畜牧业生产。

关于畜牧业养殖范文第4篇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促进生猪生产扶持政策,加快推进全市畜牧业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高畜牧业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扶持生猪生产加快畜牧业标准化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扶持生猪生产加快畜牧业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市把发展畜牧业作为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来抓,以转变畜牧业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为主线,大力推行畜牧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有效促进了全市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特别是2007年,在全国生猪生产下滑、猪肉供应偏紧的形势下,我市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市关于促进生猪生产的部署要求,积极落实各项扶持政策,采取有力措施,使生猪生产得到了有效恢复,保障了猪肉市场供应,维护了社会稳定。2007年,全市肉蛋奶总产量达到18万吨,畜牧业产值实现19.79亿元。畜牧业已成为我市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畜产品的卫生质量和食用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标准化养殖成为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同时,生猪生产事关农民的持续增收和城镇居民“菜篮子”的稳定,具有“猪粮安天下”的战略意义。200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战略部署的第一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不脱销、不断档,努力实现主要农产品价格不大涨、不大落。因此,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深刻认识扶持生猪生产、加快畜牧业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切实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全面促进我市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明确加快畜牧业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动力,以加快推进畜牧规模养殖、健康养殖、生态养殖为主线,以增加供给、保障安全、调优结构、促进转型为重点,强化畜牧业标准化建设和动物防疫手段,努力提高生猪等畜禽生产总量、规模养殖比重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动全市畜牧业快速健康稳定发展。

(二)任务目标。2008年,全市畜牧工作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体系,完成两个一百”,即:建立健全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新建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100个,进一步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率达到100%,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全年出栏标准化畜禽6000万头(只),肉蛋奶总产量达到22万吨。到2010年底,畜牧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畜禽规模化饲养比重达到70%以上,现代化养殖小区达到500个,全市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5%以上;无公害畜产品达到100个,绿色畜产品达到10个,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00个,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等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加快推进畜牧业生产向技术集约型、资源高效利用型、环境友好型转变。

三、全面落实扶持政策,大力发展生猪生产

发展生猪生产是稳定市场供应的基础。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扶持生猪生产稳定市场供应的通知》(明电[2007]53号文)要求,全面落实扶持生猪生产的各项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的养猪积极性,稳定和加快全市生猪生产。

(一)落实能繁母猪补贴政策。抓好能繁母猪生产是保持生猪生产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要按照国家实行的能繁母猪补贴政策,对能繁母猪每头补贴增加到100元。市畜牧、财政部门要密切配合,强化监督,确保补贴资金兑现到养殖户手中。

(二)继续推进能繁母猪保险。坚持实施能繁母猪保险政策,对母猪保险实行单独核算,保额、保费和政府补助标准暂不调整。财政部门要保证配套保险补助资金落实到位。畜牧部门和有关保险机构要加大宣传,开展规模养猪场单独入保、养猪协会入保和养猪农户联保等多种形式的能繁母猪保险业务,动员养猪户积极参保,努力扩大保险覆盖面,力争能繁母猪“应保尽保”。

(三)扶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标准化规模养殖是生猪生产发展的趋势。2007年,我市经农业部批复实施了7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总投资565万元。2008年,中央财政继续安排专项资金扶持生猪标准化规模饲养场(小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积极争取并充分利用这一扶持政策,引导农民转变生猪饲养方式,加快生猪标准化建设,努力提高生猪生产综合水平。

(四)落实生猪良种补贴政策。2008年,国家和省财政将对我市落实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资金168万元,对生猪良种场建设和开展人工授精所需的良种猪给予补贴,推进生猪品种改良。市畜牧、财政部门要结合我市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实际,认真抓好项目建设的组织落实工作,引导种猪生产企业扩大养殖规模,新建、扩建原良种猪繁殖场,以满足我市生猪生产对种猪的需求,提高生猪良种覆盖率。

四、加快畜牧业标准化建设,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

(一)加快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建设。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支持、科学规划、规范管理的方针,引导饲养者转变养殖观念,调整养殖模式,按照发展高效、生态、环保型畜牧业的要求,积极发展畜牧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加快建立一批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示范基地。2008年全市新建各类畜牧小区100个(牛10个,生猪40个,家禽50个)。采取建设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和利用沼气处理、制作有机肥料等综合治理措施,从根本上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实现畜牧业生产的数量、质量和生态并重发展。

(二)加大畜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生猪生产,稳定家禽生产,突出发展牛、羊等节粮型家畜。发挥山区、平原、沿湖区域的不同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大力发展生猪、肉牛、肉鸡、肉兔、水禽、蛋鸡及特种养殖业,不断优化畜牧业品种和区域结构,促进各类畜禽平衡发展。

(三)加快畜牧业科技进步。加强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加快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抓好畜禽品种改良、动物疫病诊断及综合防治、饲料配制和集约化饲养等技术的推广。强化畜牧业科技教育和培训,提高畜牧业技术人员和饲养者的整体素质,不断增加畜牧业科技含量,促进畜牧业增产增效。

(四)大力推进畜牧产业化进程。充分发挥盈泰集团、春藤公司、龙海松花、张汪名鸭等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培育畜牧龙头企业,不断建立健全加工企业与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养殖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发挥田园绿色肉牛养殖合作社、民族力源肉牛养殖合作社、春蕴生猪养殖协会等畜牧合作经济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扶持发展各类畜牧合作社、养殖协会,紧密组织饲养场(户)、加工运销企业、投入供应企业、技术信息单位,整合各种生产要素,带动农民参与合作养殖,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加快生产经营方式转变。

五、建立健全畜牧业发展保障体系

(一)加强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扎实做好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增配移动智能识读器、电脑等信息器材,不断强化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手段。进一步加强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狠抓免疫基础,加强消毒灭源,确保防疫密度达到100%。严格落实动物疫病防疫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应急演练和疫情监测预警预报,不断提高应对突发性重大动物疫情防控能力,有效防止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二)强化动物检疫监督,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认真贯彻《动物防疫法》,进一步健全依法防疫、责任明确、监管有力的多层次防控责任体系,明确政府、职能部门、防疫人员和养殖场(户)的责任和义务,切实推进依法防疫工作。强化对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监督,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收购加工病死畜禽等违法行为。深入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加大对畜牧业投入品的监管力度,坚决杜绝假劣、违禁和有毒、有害化学物品投入饲养环节,确保畜禽饲养安全和畜产品质量。

(三)推进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畜牧兽医工作体系。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精神,扎实推进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和畜牧兽医队伍建设,充实完善兽医工作机构,逐步建立科学、统一、透明、高效的兽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技术培训,稳定基层防疫队伍,保证防疫工作需要。全面实施《部级动物疫情测报站续建项目》和《基层乡镇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优化防疫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提高畜牧兽医依法行政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发展环境。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扶持生猪生产加快畜牧标准化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制定发展规划,积极培育典型,创新发展模式,并落实相关政策,大力加快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建设。市里成立加快畜牧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建设的规划制定、组织协调、督导考核等工作。各镇街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明确专人负责,强化责任落实,加快推进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建设。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不折不扣地落实扶持政策,促进生猪生产,解决好标准化畜牧养殖场(小区)建设用地、资金融通、技术服务、信息交流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畜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落实规模化畜禽养殖用地政策。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4号文),鼓励农民合理利用荒山、荒地、滩涂等发展畜禽养殖。镇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畜禽养殖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镇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立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用地,按农业用地管理,大力支持农民兴办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加快全市畜牧业生产。

关于畜牧业养殖范文第5篇

关键词:畜牧产业 结构 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S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b)-0-01

1 畜牧业结构基本现状、特点

目前,全县畜禽出栏达到:牛1.7万头、猪87万头、羊47万只,禽4100万只、兔160万只,肉蛋奶总产量17万t。畜牧业产值实现14.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9.6%,人均牧业收入达到1658元。通过推行规范化管理、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全县畜牧业呈现出以下情况。

1)养殖规模化。目前,全县已有规模化养殖场6100余个,规模化猪场1660个,规模化肉禽场3240个,规模化蛋禽场500个,规模化肉牛肉羊场280个,规模化兔场200个,规模化特种养殖场120个。

2)生产标准化。养殖场,实行生产标准化。场区内生产区、管理区、生活区分开,净道污道分开,建有规范的消毒室、消毒池、病畜禽隔离区和粪污无害化处理区。监管兽医至少每周对养殖场巡查两次,对饲养、免疫、用药、用料、死淘、无害化处理、消毒、疫病防治等情况进行全面监管。

3)经营产业化。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依托龙头带动,加快基地建设,畜牧业形成了经营产业化的格局。大力发展畜牧合作经济组织,加快了全县畜牧业经营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4)畜禽良种化。目前,肉鸡、肉鸭、蛋鸡良种覆盖率达到99%;三元杂交猪普及率达到92%,肉羊、肉牛、奶牛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64%、82%、92%。

5)管理科学化。开展基层兽医站规范化建设年活动,加强乡镇兽医站的管理和建设,完善基层动物防控体系,全面提升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监控能力,提高管理现代化畜牧业和为广大养殖户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2 畜牧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县畜牧行业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制约因素和问题。

1)资金投入不足,主要是经济欠发达,投入畜牧业发展的资金没有。

2)各乡镇发展不平衡。受土地限制等因素的影响,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数量较少。

3)个别乡镇在贯彻养殖用地按农业用地管理政策方面还不够到位。

4)个别养殖场小区建设标准不高。有些养殖场建设标准参差不齐、档次较低,粪污无害化处理相对薄弱。

5)创品牌的意识不够强,缺少品牌效应。

6)基层畜牧兽医站体制不完善,自负盈亏。现行的畜牧兽医体制不适应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要求。

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县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措施,尽快加以解决。

3 今后畜牧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措施

今后我县做优畜牧业的发展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政策和法规,以标准化建设、自然养猪法等技术推广为契机,围绕生产安全、卫生、优质畜禽产品,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建立和完善畜牧业标准化体系,提升我县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1)强化领导,加强投入。县乡两级成立由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畜牧业发展领导小组,将畜牧业发展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切实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扶持畜牧业尤其是生猪生产的政策;加大对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设立养殖专项贷款,支持农户发展畜牧业。认真做好百万农户致富工程,争取更多的资金投向畜牧业。2)抓好标准化生产,建立无公害畜产品基地。按照县政府《关于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的要求,加快畜牧业标准化建设,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搞好标准化生产服务。推广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程序化免疫技术,实行自繁自养,加快畜禽市场信息化建设等工作;加快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实现从产地环境、投入品管理、饲养过程、畜产品加工、市场销售的全程监管,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认真落实兽医监管制度。每个养殖小区和饲养场,安排一名监管兽医,明确监管职责,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制作监管责任牌。3)推广生物环保养猪法,实现生猪养殖的革命性转变。推广生物环保养猪技术。生物环保养猪法源自日本,是一种实用农业生物技术,与传统养猪法相比,具有解决养猪对环境的污染、降低投资成本、节约水源、提高经济效益等优点。据测算同一品种的猪,采用生物环保养猪法,每一头可增效55~85元。4)大力发展无公害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对获得“三品”认证的畜禽产品加工企业和个人给予奖励,争取每个乡镇都要申报或认证1个以上无公害或绿色畜产品;搞好示范引导。积极引导规模大、标准化程度高的养殖场进行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培育自己的品牌产品。5)积极发展畜牧合作经济组织。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有关规定,积极引导养殖小区发展合作经济组织,走合作社养殖的路子。为养殖户和大市场的供需对接搭建平台,增强共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养殖效益。6)做好动物保护工作。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一系列等畜牧行业法律法规。加大宣传、培训力度,依法做好动物检疫、兽药饲料和种畜禽管理工作,提高畜牧业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的法律意识;搞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建立起完备的动物疫病防控、检疫监督体系,进一步完善疫病检测体系;搞好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确保按时限要求完成上级下达的防疫任务。7)提高畜牧兽医人员服务水平。加快畜牧兽医体制改革步伐。按照政府《关于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尽快建立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畜牧兽医管理体制,开创全县畜牧兽医管理工作的新局面;加强兽医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从业水平和服务意识。转变作风,搞好信息服务。倡导勤奋好学,敢于实践,深入基层,深入养殖户的良好风气,全面了解和掌握养殖行业的发展动态和市场供求信息,指导养殖户发展生产,为养殖户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红宇.农业结构调整与国民经济发展[J].管理世界,2000(5).

[2] 谢曙光.“入世”后加快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J].经济师,2003(1).

[3] 倪峰.对当前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几个基本问题的认识[J].农业经济问题,2000(11).

关于畜牧业养殖范文第6篇

一、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切实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

我区畜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肉、蛋、奶协调发展,区内以稳定、提高、拓展产业链为主,着力提升畜牧业科技应用水平;全面实施外拓战略,在市外建立稳固的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保障市场有效供应。各镇乡(街道)必须从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市场有效供给的高度来认识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理清思路、明确责任,加强对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领导,确保工作目标的完成。

市政府下达给我区的指标是:至年,肉、蛋、奶自给率分别达到42%、36%和30%;年出栏生猪37万头,年出栏肉禽250万羽,存栏蛋禽100万羽,奶牛存栏1800头。其中,在市外建立的畜产品生产基地的70%生产能力可以计入目标任务。

结合我区实际,由于邱隘镇和下应、中河、钟公庙、首南、石碶等五个街道地处新城区,属禁养区域,不再下达目标任务。其余各镇(乡)应根据上述目标任务,按照畜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对辖区内的畜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空间进行科学分析、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在充分挖掘现有畜禽养殖场生产潜力、不断提高畜产品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着力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和个人到市外建立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努力完成畜产品生产目标任务(具体详见附件1)。

二、统筹安排、分批实施,认真落实畜牧业发展规划

在巩固现阶段畜牧业环境整治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实行较为严格的环境政策。按中央、省、市各级关于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的要求,今后几年,在适宜养殖区,重点支持以提高畜牧业科技应用水平为主要内容的畜牧业种子种苗和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环境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在总量控制、不影响环境的前提下,支持有条件的镇乡适度发展农牧结合的生态畜牧业,创出一条循环农业之路,打出绿色有机畜产品品牌;支持现有规模牧场和畜牧小区扩建项目,努力提升我区畜牧业现代化水平。计划重点建设存栏600头基础母猪的部级原种猪场1家;新增存栏种公猪100头的猪人工授精中心1家;年出栏商品猪50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全部得到改造和提升,全区年出栏商品猪稳定在18—20万头。我区“-年畜牧项目实施计划”详见附件2。

三、完善机制、强化措施,不断促进畜牧业持续发展

(一)统筹区域发展,建立畜牧业发展统筹资金。为促进落实畜牧业发展规划,提高畜产品生产能力,在不减少原有畜牧业发展和动物防疫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区财政预算每年安排300万元,设立区畜牧业统筹资金,实行滚动使用。统筹资金主要用于扶持生态规模畜禽养殖场(小区)建设;上级项目和政策的资金配套;对主要畜产品自给率高或在发展现代畜牧业上有突出贡献的镇乡给予奖励。

(二)坚定不移地实施畜牧业“走出去”战略,在市外建立稳固的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到年,在市外建立商品猪生产基地的生产规模要达到年出栏27万头,各镇乡在市外发展的畜牧基地,可按认定规模的70%抵充任务,区农林局负责市外商品猪基地的认定工作,并签订返销协议,并根据其建设规模、能繁母猪存栏数量和实际生产能力,分期分批列入市、区二级产业化基地项目,给予一次性资金补助。市外商品猪基地认定办法由区农林局另行制定。如遇自然灾害、疫病等特殊时期,急需从在外基地调入商品猪的,由区贸易局另行制定政策和应急预案。

(三)继续实施畜牧业优惠扶持政策。一是继续实施良种补贴项目,对于列入市级猪人工授精补贴项目的每头份猪常温配套补贴5元;能繁母猪和良种后备母牛补贴按上级文件精神执行。二是继续加大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力度。在巩固畜牧环境整治成果的基础上,坚决杜绝在禁养区的畜禽饲养,加大在非禁养区的规模畜禽养殖场的治污力度。继续实施畜禽粪便无害化治理政策,力争到年所有规模畜禽养殖场全面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三是切实保障畜牧业生产用地。按照畜牧业规划要求和各镇乡实施方案,在镇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要安排好足够的畜牧生产扩建用地;要根据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建设要求和农(林)牧结合种养配套比例,在实施土地整理和建设中,应充分考虑规模化畜禽养殖的需要,预留用地发展空间,提供足够用地数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兴办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所需用地,根据明电号文件规定,按农业用地管理。四是区内新建、扩建的规模畜禽养殖场按《市规模畜牧养殖场(小区)建设管理暂行规定》中的扶持政策执行。五是对不破坏耕作层的建筑方式,经区农林局认定,按《市规模畜禽养殖场(小区)不破坏耕作层建设方案》中的扶持政策执行,在市级补助每平方米30元的基础上,给予1:1配套。六是畜禽养殖场(户)和畜牧小区水电收费按农用水电标准收取。对于已享受农业产业化基地等政策支持的建设项目,不得重复补助。

四、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

发展现代畜牧业,对保障我区畜产品供应能力、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确保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镇乡和区级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研究和解决制约畜牧业发展的各类问题,大力支持畜牧业种子种苗等畜牧业高端技术产业的发展,切实保障畜产品的有效供给。

各镇(乡)和区级有关部门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把全面落实畜牧业规划、发展现代畜牧业、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镇乡长负责的责任落实制;根据规划内容、工作目标和项目建设年度计划,详细制定畜牧业产业布局和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并制定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区发改、财政、农林、贸易、环保、国土、科技、金融、税务、工商、质监、供电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在农发资金安排、“菜篮子”基地建设等方面要重点向畜牧业倾斜,共同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

关于畜牧业养殖范文第7篇

一、战略意义

抓好畜牧业发展,是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的重要举措。提高畜牧业发展水平和运行质量,有利于促进我区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入,使养殖业在大农业生产中所占比重逐步加大,成为我区发展农村经济,致富奔小康的一个重要产业;有利于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进一步保护好生态环境,使我区畜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二、畜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

(一)畜牧业发展回顾

区畜牧业发展坚持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发展养殖业的方针政策,在稳定常规品种养殖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了名特优品种的养殖,围绕农民增收,服务城市,积极推进养殖业两个根本性转变,形成了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调整养殖结构为重点,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为动力的城郊养殖格局。以工厂化、规模化、集约化饲养为主体,初步形成畜禽良种化、饲料配合普及化、饲养管理科学化和疫病防治规范化的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稳定生猪生产,发展以工厂化养猪为主的规模经营,建成三个年出栏万以上的养猪场,建立瘦肉型种猪繁育体系;推行规模化养鸡、养鸭场,养殖存栏量5000羽以上的规模场有25个。年全区肉蛋奶总产量达10483吨。

(二)存在问题

1、畜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不强。全区畜牧业兽医队伍人员少、年龄老化、技术水平低。基层防疫队伍难建也难以管理。

2、动物疫病时有发生。由于畜牧业兽医从业人员少,服务收费低,动物疫病时有发生,特别是家禽常见病防治难度大。

(三)畜牧业面临的环境

我区畜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1)地理环境优势。地处城区结合部,交通方便,水陆运输成本不高,信息发达,投资环境较好,民间资金较雄厚。加入WTO后,饲料来源更加丰富。(2)政策优势。国家将畜牧业作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突破口,写入中央1号文件,出台了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政策意见。省政府做出了关于加快畜牧业的意见,明确指出将畜牧业作为省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区委、区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大做强畜牧产业的实施意见》,为我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政策环境。(3)市场优势。畜产品消费市场前景广阔。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对肉蛋奶的需求愈来愈大。区农业属于城郊型农业,畜产品供应量仅占本地市场需求的小部分,这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不利因素:随着城区的不断扩大和阳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畜牧养殖禁养区逐步扩大,养殖的区域逐步缩小,一些养殖规模场面临搬迁问题。新的规模场投资区域较偏远,环保投资成本加大,运输成本增加,降低了养殖经济效益。

三、畜牧业发展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优化畜牧业结构为主线,以品种引进、改良为突破口,稳定猪、鸡生产,加快肉牛、肉羊、丽佳鸭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狗、兔等小家畜生产,因地制宜发展适度规模的家庭养殖,培育壮大优质畜产品和加工基地,强化畜牧业基础设施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把畜牧业培育成我区特色农业的支柱产业。

(二)发展原则: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稳定肉蛋奶总产量为基础,引进壮大畜禽产品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增加畜产品总产值。按照乡镇(街道)区域特点,引进各种养殖品种,增加农民收入,把新引进的现代化畜牧养殖场放在罗溪镇、虹山乡。

(三)目标任务:年,全区牛、羊、猪、禽四大畜禽存栏量分别达到0.6万头、0.6万头、8万头、80万头,肉类总产量达到1.5万吨,禽蛋产量达到1100吨,奶类产量达到70吨。全区建成比较完善的畜禽良种繁育、疫病防治、饲料生产、畜产品质量监督和信息网络体系,优质肉牛、奶牛、肉羊、瘦肉型猪、肉鸭、高产蛋鸡等无公害畜禽商品生产基地不断壮大,实现总产值的进一步扩张,畜牧业结构日趋合理和完善,畜产品安全保障有效,畜牧业效益稳步提高。

四、区域布局和主要任务

全区养殖业发展要以基本实现养殖现代化为目标,体现都市市场对养殖业的需求特点,进一步加大养殖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工作力度,要立足于都市经济生活需要和文化生活需要并举,优化和淘汰品种并举。

(一)养殖区域调整

根据目前我区养殖业状况和各镇资源情况,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对我区畜牧养殖实施区域规划,同时探索畜牧业养殖小区的建设。在万安、双阳两个街道办事处,着重引进和发展宠物、观赏动物、肉鸽等污染物少的动物为主。河市镇、马甲镇地处阳江流域,不宜发展大型养殖场,可发展一批养殖存栏量50-200头生猪养殖场,污染物可通过建沼气池解决。新建大型养猪场着重建在罗溪镇、虹山乡。草食动物可在山地面积较大的村推广,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通过青贮、氨化等措施来养牛羊。肉鸭养殖主要在马甲镇开展,也可充分利用全区的水库网开展立体养殖。

(二)主要任务

1、畜牧产业结构调整

一是在稳定和发展畜禽养殖的同时,把工作要点放在畜产品的深加工上,通过畜产品深加工,延长畜牧养殖的产业化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畜牧业的整体效益。重点是扶持昌林食品有限公司的丽佳鸭开发项目。二是培育高起点的规模化养殖场,集种植、养殖、加工为一体,走生态化养殖的路子,提高农业综合效益。重点扶持华丰畜牧发展有限公司和永成畜牧发展有限公司。三是加快特种经济动物品种基地建设,加快肉犬、山肉兔等畜禽场建设,为我区提供优良的畜牧养殖品种,带动全区畜牧业特别是经济动物养殖的发展。

2、品种结构调整

要改变传统的养殖品种效益不高的现状,大力发展瘦肉型猪、高产奶牛和肉牛、肉羊、肉兔等草食畜和肉鸽、肉狗、土鸡等特种经济动物的养殖,逐步提高草食畜和特种经济动物在畜牧业产值中的比重,同时加大品种引进力度,努力使之成为我区畜牧养殖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3、稳定生猪生产,提高商品猪品质

在生猪生产上,以提高品质为重点,注重生猪生产的品种结构调整,建立母猪扩繁场,推广杜长大杂交组合,提高商品猪的瘦肉率、降低料肉比,增加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母猪扩繁场建设以华丰猪场和一春猪场为重点,引进纯种公母猪,生产长大杂交母猪,然后以杜克为终端父本进行三元杂交商品猪生产。蛋鸡养殖要强化设施建设,大力推广自动饮水和纵向通风技术,引进优良品种的蛋鸡,提高产蛋率和抗病力,为我区蛋鸡生产打下基础。

4、大力发展草食畜

主要以肉牛、肉羊、肉兔为重点,逐步形成规模化生产。

5、大力发展特种经济动物的养殖

特种养殖业的发展,要以市场需求为发展方向,坚持先考察,后引种;先示范,后推广;不求规模,讲求效益;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原则,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引进高效益的新品种,对现有品种进行示范饲养,对技术成熟,并有市场潜力的品种在全区大面积推广。优先发展山兔、梅花鹿等特种动物养殖。

6、推进产业化经营

加大对现有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制定优惠政策,稳步提高其经营效益,积极引入地较为成功的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引导养殖户调整结构,发展生产,把千家万户的生产纳入产业化经营体系,稳步提高养殖户的收入。

7、健全畜禽产品质量监管体系

切实加强基层兽医站和农产品卫生质量检测网络的建设。对畜产品实行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严厉打击经营染疫动物产品和使用违禁药物的违法行为,彻底整治药物残留问题,保障广大消费者身体健康。

五、实现畜牧业发展规划的保证措施

1、加强对畜牧业发展的领导

我区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畜牧业的重要地位,真正把畜牧业作为全年农业工作的重点,摆上重要位置,切实加强领导,抓紧抓好,抓成效。要认真执行畜牧业各项法律、法规,加强依法治牧,确保我区畜牧业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2、推进无公害养殖

按照市政府下发的“阳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的要求,推广畜禽无公害养殖模式和畜牧业污染综合治理技术,确保各养殖场基本符合环保要求,保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3、突出工作重点

一是加快丽佳鸭产业化建设进程,延伸和拓宽丽佳鸭产业链,使我区丽佳鸭养殖加工、销售成为我市的重要基地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将产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二是引导发展观赏型养殖业,满足群众的观光娱乐需求。三是强化无规定疫病区建设,为发展畜牧养殖提供保证。

4、依靠科技进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要为养殖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强化以下六个方面的建设。一是科技培训体系建设;二是科技推广体系建设;三是良种体系建设;四是饲料供应体系建设;五是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六是信息网络体系建设。

5、增强服务意识,完善服务功能

继续在养殖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不同时期,在生产、经营、管理的不同环节,在价格信息、防治手段、新技术等不同方面全程服务。

6、运用优惠政策为养殖业增强后劲

关于畜牧业养殖范文第8篇

关键词:绿色转型;畜牧业;企业转型

近年来,浙江省“五水共治”行动一直在有条不紊地推进,许多小型传统模式的养殖场在逐步拆除,养殖污染问题早已处于风口浪尖,绿色畜牧、美丽牧场的发展潮流势不可挡。杭州市富阳区地处杭州市西南部,是一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半山区,养殖场数目占比较大,但以“低、散、小”居多,给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也不利于当地畜牧兽医局和各乡镇(街道)日常的监督管理,所以很多养殖场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1绿色畜牧发展现状

1.1养殖户对绿色畜牧认知不够

由于大部分养殖户年龄偏大,知识文化水平有限,既不会主动阅读相关报刊书籍,也不会利用网络平台,最多通过电视观看农业科技频道,所以获取养殖信息的渠道狭窄且落伍,养殖知识匮乏,养殖技巧落后,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理解不透彻,甚至丝毫不了解,提起绿色畜牧几个字更是连连摇头。

1.2散养户仍以传统的养殖模式居多

大多的散养户基础设备、设施简陋,效益低下;大部分规模场只是做到了对排泄物净化处理,并没有与种植业、畜产品加工等项目联合起来,延长产业链条。

2畜牧业绿色转型的主要对策

针对以上基本情况,将绿色畜牧发展理念、美丽牧场发展模式推广到大众面前,植入他们心中刻不容缓。

2.1宣传绿色畜牧政策与理念

(1)开展农技下乡活动。畜牧兽医局和各乡镇(街道)联合组织有经验、有素质、有情怀的高级畜牧兽医师到每个行政村积极讲授科学的技巧和方法,讲解最前沿的生态养殖模式,及时解答疑惑。(2)召开畜牧业绿色发展课题会议。以调查问卷或者其他调查方式收集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和转型升级中遇到的问题,邀请相关专家学者进行解答,同时普及绿色畜牧理念知识、美丽牧场模式,逐渐让大家认可和接受转型升级。(3)依托微信、浙江省农民信箱、电视、广播等平台发表关于绿色畜牧业理念的文章,播放关于绿色畜牧业理念的视频。(4)印发农业部关于畜牧转型升级的政策和绿色发展理念的知识手册,通过乡镇畜牧专管员、动物卫生监督分所工作人员、乡村兽医、防疫员等人士发放到养殖户手上。

2.2组织参观学习成功转型的龙头畜牧企业运行模式

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养殖场已经成功转型,比如金锣集团100万吨/年二期屠宰加工项目与建设自主优质商品猪基地结合,全面提高产品安全水平,真正实现“规模化准入、标准化建设、一体化管理、合同化购销”的合同养殖模式;富阳上旺蛋鸡场,改善传统鸡舍养殖条件,引入先进鸡蛋收纳传输设备,安装电子监控,时刻掌握鸡舍情况,不仅节约人工成本,而且可以第一时间对突发状况做出反应;有的实现了屠宰加工项目与建设自主优质商品猪基地结合发展;有的实现了“养殖+种植+旅游观光+文化”于一体的园区型畜牧业发展新业态;有的实现了特色畜牧养殖转型。总之,越来越多成功转型的养殖企业涌现,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借鉴他们成功经验,发展杭州市富阳区的畜牧产业。(1)距离相对较近的企业,组织相关人员和养殖户实地参观学习。(2)距离相对较远的企业,畜牧兽医局工作人员可以编辑学习资料、现场录制相关视频,再通过培训会议传达给养殖户;也可以通过社交软件发送给养殖场负责人;对于不会应用现代智能手机,没有社交账号的养殖户,可以制作成光盘,发送给他们。(3)邀请转型成功的企业负责人现场向养殖户讲述自己的转型历程和成功经验。(4)建设集专家、转型成功企业负责人、养殖户、相关工作人员为基础的微信或腾讯QQ交流群。

2.3成立帮扶小组,协助企业成功转型

有的养殖户在转型升级实际行动之前茫然无知,行动中途困顿无措,事后也避免不了多种问题的出现。帮扶小组主要提供以下几个方面的帮助:(1)给予养殖户养殖技术上的帮助。(2)根据养殖户的意向、养殖场周围的土地自然环境、资金落实等状况,和他们一起探讨设计绿色发展模式的养殖企业。(3)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优惠政策,积极帮助养殖户申请相关的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从而鼓励他们稳步转型升级。(4)表扬优秀的企业,给他们颁发荣誉证明,悬挂统一的生态企业标识牌,树立典型模范作用,邀请其他养殖户参观学习。(5)依托“联网+“平台,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为成功转型的企业做宣传,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他们的畜产品和农产品,也吸引更多消费者到园区型农场观光旅游。

参考文献

[1]朱昌友,李必圣,朱爽爽,孙晓杰,朱忠萍.实行种养结合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的探索与思考[J].湖北畜牧兽医,2016,37(09):53-55.

[2]张焕芳.江城县畜产品安全管理与发展绿色畜牧业的思考[J].农业工程技术,2016,36(08):12-13.

[3]黄建亮.打造邵武市绿色畜牧业的思考[J].福建畜牧兽医,2006,(S1):54-56.

[4]李先保,郭亮.我国畜产品安全管理与发展绿色畜牧业的思考[J].中国畜牧杂志,2003,(05):46-47+59.

关于畜牧业养殖范文第9篇

关键词:新常态;畜牧业;现状;问题;对策;印台区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10-0045-02

根据铜川市畜牧兽医局《关于开展新常态下畜牧业发展问题调研的通知》(铜牧局发[2015]3号)要求,我局组织人员对新常态下印_区畜牧业发展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1 当前印台区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近年来,我区畜牧业按照“稳定生猪、蛋鸡,大力发展肉(奶)牛、肉羊”的发展思路,采取多项扶持措施,实现了畜牧业从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的转变,并呈现出以下特点。

(1)养殖规模水平提高。截至2014年底,全区生猪存栏2.244 7万头,出栏3.56万头,较2011年分别提高0.6%和7.7%;肉鸡存栏4.8万只,出栏14.1万只,较2011年分别提高17%和15.6%;蛋鸡存栏110.1万只,较2011年增长9%;肉羊存栏1.464 6万只,出栏1.351 6万只,较2011年分别提高32%和9.9%;奶牛存栏396头,较2011年增长32%。

(2)生产方式加快转变。在畜禽数量增长的同时,养殖方式也由传统的农户分散饲养方式向现代的规模饲养方式转变,集约化、标准化水平明显提升。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创建以来,共创建部级标准化示范场2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场3个,市级标准化示范场2个。规模养殖场、家庭适度规模养殖场所占比例也不同程度地得到提高。

(3)财政资金对畜牧业投资进一步加大。2010年,省级及以上财政扶持畜牧业的资金仅75万元,而2014年,省级及以上财政扶持畜牧业的资金达450万元,比2010年增长了500%,市、区财政资金投入也逐年提高,并有力地带动了社会投资地增长。

(4)良种繁育体系不断加强。近年来,印台区先后引进了荷斯坦奶牛、秦川牛、布尔山羊、小尾寒羊、长白猪、大约克猪、杜洛克猪等10多个国内外畜禽良种,使全区规模养殖场(户)的良种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肉牛、肉羊、家禽的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70%、65%和95%以上。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步伐加快,总投资264.5万元的印台区种公猪站建设项目进展顺利,目前土建工程已完成70%以上,部分仪器设备采购已到位。

(5)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一是加强了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形成了区、镇、村三级畜禽疫病防控网络;二是加强了养殖基地畜禽投入品的质量安全监管,采取“一对一”监管模式,对27个养殖场进行了日常监管,确保了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强化了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形成了区、镇、村技术推广网络,规模养殖场、养殖大户都有技术人员进行包抓,切实解决了畜牧养殖过程中的一些技术难题。

2 印台区应对新常态下畜牧业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1)积极探索生猪养殖产业联盟。通过构建“龙头企业+规模养殖场”的产业联合体,破解养殖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使联合体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盟,以此延伸生猪产业链条,实现规模效应。目前,在区农业主管部门的协调下,瑞民公司正积极与区内哼瑞猪场、睿娟农民养殖合作社、鑫丰塬养殖有限公司就有关合作事宜进行磋商。

(2)政府部门搭台,为企业之间交流、合作服务。区畜牧主管部门通过每季度举办一次畜牧生产形势分析座谈会,促进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取得了明显成效。2014年共召开了生猪、蛋鸡、肉羊、奶(肉)牛四场专题座谈会,参加会议的养殖企业共45家。通过这一平台,一方面使企业能够及时了解国家扶持畜牧业的相关政策和行业动态,及时调整自己的养殖结构;另一方面,又为养殖企业的沟通、交流提供了便利,深受企业的欢迎。今后将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3)及时上报有关畜产品供求信息。今年初,印台区生鲜乳生产、销售等出现了一些问题,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相关人员积极深入相关企业和养殖户家中进行调查,并按要求及时上报了有关数据,为上级机关正确决策奠定了基础。

(4)合理使用土地资源。受国家政策的影响,目前,土地已成为制约印台区畜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要求养殖场尽量按照“上山、进沟”的原则进行规划建设,努力缓解畜牧业用地的压力。

3 加快推进新常态下畜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尽快实现由散养向家庭农场、标准化养殖、生态化养殖和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升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在生产结构上,加快发展食草动物,突出发展特色养殖;在产品加工上,加快发展精深加工,提高畜产品附加值。

(2)加快构建新型畜牧业经营体系,建立健全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支持加工企业通过订单收购、建立风险基金、返还利润、参股入股等多种形式,与养殖户结成稳定的产销关系和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3)认真贯彻实施《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以提高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水平为重点,大力发展食草畜牧业,深入推进“粮改饲”试点,总结推广农牧结合、循环利用的养殖方式,打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模式。

(4)加速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一要进一步完善疫病防治服务体系及区、镇、村三级防疫网络体系,健全动物疫病控制体系及动物疫情测报和信息管理体系,制定重大疫病的防治预案,增强对动物疫病的快速反应和控制能力。二要健全信息网络系统和管理体系,直接为畜牧业的生产提供供需和市场前景预测等项服务。通过信息网定期提供与畜牧业生产有关的各方面的信息情况,以达到调整生产、稳定价格、减少风险的目的。三要运用市场化运作的方法加快发展专业合作组织、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积极创办各类协会,为农民提供直接有效的服务。四要加强对畜牧企业建设用地的规划和管理,按照“进沟、上山”的原则,尽量缓解畜牧业用地的压力。

关于畜牧业养殖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香河县 现代畜牧业 发展状况

[中图分类号] F3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10-0235-01

1 现代畜牧业的含义以及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意义

现代畜牧业是在传统畜牧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不仅用现代畜牧兽医科学技术和装备及经营理念武装,还有基础设施完善,营销体系健全,管理科学,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质量安全,是优质生态、高产高效的产业。

畜牧业承前而启后,前连种植业,后连加工业,是大农业的主要角色。畜牧业的发展对于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香河县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香河县共有各类养殖4268户,规模动物养殖场230个,实施“依法监管、科学防控” 的标准化规模动物养殖场25个,市级标准化示范场6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场2个,无公害畜禽养殖场6个,生猪定点屠宰场3个,肉牛屠宰加工场4个,禽类屠宰场1个,肉鸭屠宰、加工场1个。

畜牧业注册品牌有:正大肉鸭、“姗姗”鸡蛋、“京华香”肥牛。

肉鸭产业:香河县正大有限公司是该县集种鸭饲养、孵化、肉鸭养殖、屠宰加工、生产熟食、羽绒制品加工于一体的产、供、销大型企业,现存栏种鸭(香河)7万只,年均放养肉鸭430万只;带动养殖户380户;销售收入3.5亿元;利税1500万元。樱桃谷肉鸭祖代繁育场是英国独资企业,现存栏祖代肉鸭2万只,年繁育父母代种鸭75万只。

奶牛产业:香河县现有规模奶牛场2个,为做大、做强我县的“奶”产业,更好的贯彻落实省政府倡导的千万吨奶工程,该县重点对“井轩奶牛养殖场”、“聚鑫奶牛养殖合作社”等进行扶植,在现有3000头奶牛基础上,依托奶牛良繁项目建设,加强奶牛系谱建设和奶牛DHI测定工作,促进奶牛品质的提升和优良种群的建立。

肉羊养殖:香河县香椿营村是牛羊屠宰、加工专业村,最近几年,由单一屠宰、加工,逐渐发展成为养殖、屠宰、加工为一体的集约化生产模式。全村存栏肉羊5万只,目前,已经成为该县肉羊养殖的主力军。

总体来说,香河县的畜牧业不单在畜禽的饲养量以及畜牧业的产品产量,甚至是人均占有量都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当下,香河县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同样产生了正向的变化。畜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区域化步伐都逐渐加大。总而言之,香河县的畜牧业仍处在传统饲养方式与现代化养殖方式并存、传统养殖方式占支配地位的阶段,表现为规模小、品种杂,人畜混居、散放散养、混放混养、粗放经营。

3 发展现代畜牧业应该采取的措施

3.1 政府支持

3.1.1政策支持:政府对防疫工作的领导要进一步加强,全力协调各相关部门,保证“重点动物疫病指挥部”在应对各种突发疫情能够实现快速反应机制。

3.1.2土地、资金支持:政府部门对养殖小区、养殖业项目用地的审批在合理规划中应优先考虑,并确保防疫部门的各项经费能及时足额到位。

3.2 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

按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畜牧防疫体系建设的意见》,该县九个镇的动物防疫站全部高标准建成。微机、防疫器具等硬件设施完备,为应对突发疫情,香河县建立动物重点疫病预警机制。继续强化对基层动物防疫员政治、业务水平的培训,全力提升其整体素质,坚决贯彻落实关于基层防疫员“三定”方案,免其后顾之忧,全身心的投入防疫工作,为香河县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尽力献策。

3.3 搞好优秀科技人才的引进、聘请及优良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工作。大力引进域外的猪、牛、羊等优良品种的同时,更要注重优秀科技人才的引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只有以人为本才是发展我县畜牧业的根本,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借他人智慧为已用,来推动香河县畜牧业经济的快速增长。

3.4为进一步促进香河县畜牧业几大主流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具体来说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3.4.1生猪养殖:应该以十个标准化生猪项目为契机,推动香河县生猪养殖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良种化的养殖方向发展,在原有生猪养殖基础上,为丰富人们饮食品种,引进“香福莱”黑猪、野猪,并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展特色化、规模化、标准化养猪模式。

3.4.2蛋鸡生产:应该以周庄恒昌养鸡场、尚新养殖场等蛋鸡省级标准化示范场的示范带动,逐步使香河县蛋鸡的养殖走上规模化、标准化的轨道。同时,以廊坊市蛋鸡存栏量最大的恒昌养鸡场60万只“姗姗”无公害、绿色产品品牌效应,稳中求进,促进全县蛋鸡生产品牌建设。

3.4.3肉牛事业:应该积极引进优良品种,大力推进规模化养殖水平,以京华香养殖、屠宰、加工一体化企业为龙头带动全县肉牛产业发展。

3.5 坚持走适合香河县县情的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新路子:

3.5.1不但要正确处理发展规模化养殖和该县散养为主的关系。还要在发挥散养对满足农民自身消费需求的同时,进一步加快发展适度规模饲养面,确保市场有效供给,提高农户健康养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

3.5.2要正确处理发展规模化养殖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畜牧业作为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既需要利用自然、开发资源来实现产量增长,也需要通过保护环境来保障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预防自然灾害安全范文 下一篇:畜牧业发展条件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