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赁行业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7 01:20:11

租赁行业中总结

租赁行业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上市公司;融资租赁;研究

中国经济自2013年以来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及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金融市场风险逐渐加大。进入2015年,虽然整体经济实现了6.9%的增长,但许多行业发展并不理想,而融资租赁行业却能逆势上扬,在负面因素增多的大环境下,坚定不移地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和国家重点基础设施的建设,呈现又快又好的发展态势。整体来说,融资租赁行业在稳增长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有些城市和地区,融资租赁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强力支撑。

一、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融资租赁业快速发展,相关行业政策相继出台,监管措施更加透明、完善。2015年,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在监管、法律、税收、会计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展,截至2015年12月底,全国融资租赁企业总数约为4508家,比上年底的2202家增加2306家;行业注册资金按人民币计算,约合15165亿元,比上年底的6611亿元增加8554亿元;全国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44400亿元,比上一年的32000亿元增加约12400亿元,增长幅度为38.8%。

在国内经济持续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融资租赁业逆势上扬,在支持实体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天津、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融资租赁行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一个强有力的支撑,特别是一批重点租赁企业在推动金融创新和行业发展中作出了贡献。预计“十三五”期间,中国融资租赁行业有望继续保持30%~40%的增长速度。预计2016年第二季度,中国融资租赁业务总量即可超过5万亿人民币,从而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租赁大国。

二、上市公司融资租赁业务融资分析

据上市公司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5月到2015年12月期间国内上市公司通过145笔融资租赁交易业务进行融资,从租赁方式、交易结构、地区分布、行业分布等4个层面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总结分析上市公司以融资租赁方式进行融资的租赁业务发展新趋势,为租赁公司业务拓展方向及交易模式选择提供参考,具体统计数据详见表一、表二。

1.租赁方式分析

在145笔融资租赁业务中,直接租赁有4笔,厂商租赁仅1笔,售后回租与直接租赁相结合的交易模式1笔,并有8笔未注明租赁类型,其余131笔均为售后回租业务。此数据可反映出售后回租是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在融资租赁交易中比较偏向的租赁方式,通过该租赁方式可盘活已有固定资产,在保留资产使用权的前提下获得所需资金。

2.交易结构分析

(1)保证金

在145例上市公司融资租赁交易样本的公告中,交易结构中提及保证金的共有36例,经过对此36例交易保证金金额的计算和统计,可得出下表所示数据:

由上表统计数据可知,在融资租赁交易中,保证金金额一般介于租赁金额的0%与10%之间;但由于样本总量相对偏小,故无法明确确定保证金占比主要是主要集中在0%~5%区域还是5%-10%区域;较少的公司会选择不设保证金以及保证金占比大于10%。融资租赁保证金是在租赁合同签订时,作为合同生效的条件之一,由承租人一次性支付给出租人,在合同履行结束时,退还给承租人或用以冲抵最后几期租金。设置保证金可以表明承租人意愿、降低融资比例、控制租赁风险、提高租赁公司内部收益率以及缓解融资企业临时性付租困难,故保证金在融资租赁交易中有着重要作用,极少租赁公司在交易结构中会选择不设置保证金。

(2)手续费

在145例上市公司融资租赁交易公告中,明确给出手续费金额的共有47例,经过对此47例交易手续费金额的计算和统计,可得出下表所示数据:

从上表数据可知,上市公司在进行融资租赁业务时,手续费金额基本小于租赁总金额的5%,极少数会选择不设手续费以及手续费占比大于5%。手续费是承租人支付的用于对出租人营业费用的补偿。

(3)利率

在融资租赁交易中,利率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承租人需缴纳的租金多少及出租人的收益率高低。通过对145笔上市公司融资租赁交易中利率的观察和分析,发现融资租赁利率大部分在设置在4.3%-6.4%这个区间中,即为银行同期基准利率上浮5%~30%。通过统计,30%的利率为浮动利率,即租赁利率随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进行同幅度同方向调整;另外70%位固定利率。

(4)融资年限

在145例上市公司融资租赁交易样本的公告中,明确提到融资年限的共有132例,通过对此132例交易年限的统计,可得出下表所示数据:

由以上表中数据可知,大部分融资租赁业务融资年限在1-5年之间,少部分在5年以上,极少部分在1年以下。

(5)担保方式

在融资租赁交易中,出租人为了避免租赁项目发生损失,基本都要求承租人提供担保。通过对2015年5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提及担保方式的71例融资租赁交易中担保方式的统计,可得出下表所示数据:

通过上表数据可知,连带责任担保是在上市公司融资租赁交易中最常见得担保方式,其次为信用担保。在融资租赁交易中,连带责任担保与一般担保相比担保力度更强,对出租人更有利,但担保人的负担相对较重。

3.业务区域分布分析

通过对样本中145笔融资租赁业务的上市公司所在省市的排列统计,可得出以下所示饼图,基本反映从2015年5月至2015年12月选择融资租赁业务的上市公司的地理位置分布情况。

若以区域分布5%和10%的比例为分界线,由图中数据可知,与租赁公司进行融资租赁交易的100多家上市公司或其子公司,大部分来自广东省、山西省及河南省,其次来自江苏省、内蒙古、湖南省、山东省及新疆。这些省市主要位于我国东部地区。故在发展融资租赁业务时,可多向上述省市探寻业务开拓机会。

4.业务行业分布分析

与租赁公司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合作的上市公司或其子公司分属不同行业,通过样本涉及上市公司所在行业的统计,可得出以下饼图:

由上图数据可知,进行融资租赁交易的上市公司大部分来自于电力行业,其次来自于化工、钢铁、科研制造等行业。而通过数据统计,在电力行业中,清洁能源行业占比86%,其中包括水电、光电、风电等,传统火电仅占14%。随着世界各国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的日益加强,清洁能源的推广应用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因此融资租赁业务可在清洁能源行业寻求一定合作机会。化工、钢铁、科技研发与制造行业也应受到重视。除此之外,医疗健康、节能环保与地产业也存在融资租赁业务机会。

三、总结分析

通过对2015年5月至2015年12月145例上市公司融资租赁交易样本的统计与分析可知:

1.目前融资租赁行业最常用的租赁方式为售后回租,承租人通过售后回租业务可盘活已有固定资产获得所需资金;

2.融资租赁交易结构设计中,融资年限大部分在1-5年之间,为控制租赁风险提高租赁公司内部收益率等出租人会选择向承租人收取一定量的保证金,保证金金额一般在融资租赁本金的10%以内,此外,承租人会支付对出租人营业费用的补偿,该补偿称为手续费,一般在融资租赁本金的5%以内,融资租赁交易大部分采用固定利率,利率在4.3%~6.4%区间内;为避免租赁项目发生损失,融资租赁业务中还需担保人为交易提供担保,连带责任担保因担保力度更强、对出租人更有利而在大多数的融资租赁交易中被采用;

3.在地域选择上,广东、山西、河南、江苏、内蒙古、湖南、山东及新疆存在更多融资租赁业务合作的机会;

租赁行业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融资租赁 售后回租 息差 资产分布

行业基本特征及现状

我国融资租赁的历史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经过早期发展、风险爆发、行业整顿等阶段后,在21世纪随着新监管政策的落地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2015年末我国租赁业合同余额为4.44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融资租赁成为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方式。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及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经过三十年的快速发展,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新型融资渠道蓬勃发展,主要特征呈现如下。

(一)行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市场空间较大,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据央行统计,2015上半年我国近80%的社会新增融资来自银行体系,具体表现为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委托贷款等。融资租赁是社会融资结构中的新生力量,能够有效补充银行为主的融资体系,以中小企业为服务主体,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因此,在社会融资及结构转型期,融资租赁业有望迎来良好发展机遇。同时,我国租赁渗透率仅为3.10%,与发达国家有着显著的差距,未来市场发展空间较大。租赁行业合同余额自2007年的240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4.44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92.04%,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增长强劲。

(二)金融租赁企业数量相对较少,资产规模大,售后回租为主要形式

我国租赁企业分别归属商务部和银监会监管。商务部监管的融资租赁企业规模小,增长快,数量大,占全部租赁企业总数近99%,平均注册资本低于5亿元。银监会监管的金融租赁对发起人要求高,审批通过比较难,规模相对比较大,平均注册资本28.89亿元。主要的大型租赁企业多由银监会监管。金融租赁公司发起人以银行为主,客户通常来源于银行自身客户,租赁标的以大型设备设施为主,有超过一半为飞机、船舶、设备和基础设施,因而资产规模在行业中比重达50%。我国融资租赁业务种类主要分为直接租赁和售后回租,售后回租是主要的租赁安排形式,占市场总量的70%以上。(三)行业集中度低,兼并重组频繁,融资租赁公司竞争激烈

2015年末,我国融资租赁公司4508家,注册资本总额1.52万亿元,呈现业内公司数量多、中小型企业比重大的特点,行业集中度偏低。从细分市场来看,金融租赁企业侧重于大型设备领域(如工银租赁以航空、航运和大型设备作为三条业务主线),对资本金要求较高,企业数量较少,内部竞争有限。而在商务部监管的外资租赁公司与内资试点租赁企业间,其覆盖的客户重叠,同质化竞争较为严重。自2011年以来,对国内融资租赁企业发起的兼并收购交易金额增长迅速,2015年交易金额达69亿元,行业兼并重组频繁。

(四)传统融资渠道议价能力弱,新型融资渠道蓬勃发展

我国融资租赁公司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银行都有内部的打分评判机制,以分定评级,由此确定融资成本,因此银行贷款利率定价定,租赁公司议价能力较弱。金融租赁公司依靠银行背景在融资成本方面拥有较大优势,而缺乏强实力股东支持的民营、外资租赁公司处于融资劣势。2014年11月,证监会《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将租赁债权纳入基础资产范围,取消事前行政审批,为租赁公司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目前融资租赁资产成为资产证券化业务中重要的标的资产。截至2015年12月31日,交易所ABS存续255只,其中77只产品的基础资产为租赁租金,发行总规模761亿元,占总体比例的27%,融资租赁ABS发展迅速。

(五)不同融资租赁公司产生息差分层,利差下行

目前不同类型融资租赁公司利差出现分层,其中金融租赁公司最低。结合上市公司披露数据,大致得到各类型融资租赁公司利差水平,商务部监管的中小型租赁公司在3%~4%,商务部监管的大型租赁公司在3%左右,金融租赁资本回报率(ROA)低于非金融租赁,净利差在1.5~2.5%。

息差分层主要由各租赁公司风险收益匹配原则导致,金融租赁企业对接大型项目,安全性强,息差较低;中小型租赁公司以中小企业为主,风险较大,息差较高。

从利差走势来看,2011年以来利差呈下降趋势,主要受到三方面原因影响:一是同质化竞争,对于高质量项目,还面临来自银行的竞争,压缩了租赁公司的利润空间;二是经济下行期,租赁公司为降低资产风险,倾向于选择安全性高的行业领域,收益率降低;三是近年来货币市场处于降息通道,而融资租赁公司负债端的成本刚性强于资产端,利息下降导致息差收窄,降息对行业利差水平有较大负面影响。

融资租赁行业主要信用风险特征

(一)行业成熟度较低,缺少全面完善的法律及监管体系,政策环境变化将对行业的整体信用水平产生深远影响

综上所析,我们认为我国的融资租赁行业对国民经济各行业的覆盖面及市场渗透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行业集中度偏低,目前尚处于发展初期。同时,我国租赁的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完善,缺乏政策引导和统一的行业管理。当前法律法规不能及时反映出该行业发展的特点,不足以解决融资租赁业务、租赁企业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央行通过“融资租赁登记公示系统”对融资租赁企业提供非强制性登记。目前租赁公司登记率较低,信息不对称引发的违规操作时有发生。在2015年之前,官方信用数据访问仅向金融租赁企业开放,其他租赁企业无法接入该数据。这使得向中小企业或信贷历史较短企业提供租赁服务较为困难。融资租赁公司缺少全面完善的法律及运营框架,增加了业务成本和风险。此外,行业监管分散化也造成同行业不同性质的企业分别适用不同的规定,在市场准入、业务开展、监管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别。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在法律法规、行业监管、税收等方面的政策环境均有待完善,未来政策环境的变化将对租赁公司的发展乃至整个行业的信用水平产生深远影响。

(二)租赁行业对经济周期以及行业景气度冲击的敏感度较高,融资租赁企业的租赁资产分布及客户集中度影响信用资质

融资租赁行业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实体经济部门,目标客户涉及多个行业。宏观经济的周期性变化会使绝大多数行业内企业的经济行为、财务以及信用状况随之波动,进而导致融资租赁公司的资产质量、风险水平、经营业绩也呈现出周期性特征。目前国内信用风险暴露加快,钢铁、煤炭、机械等行业违约事件不断爆发,对融资租赁企业的经营也造成了冲击。

租赁企业的基础资产和客户集中度较高;相比银行而言,租赁行业对于经济周期以及行业景气度的冲击更加敏感。伴随我国实施经济结构及重心调整,未来上述波动性可能会进一步加大。此外,租赁期内不同资产类别或同一资产类别内不同承租人自身在战略、经营、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及财务政策上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同一行业内各承租人信用风险不一,从而影响个别租赁资产的财务表现,这种情况令租赁公司业务也存在受单个违约事件冲击的风险。因此,考察融资租赁企业的租赁资产分布及客户集中度,是判断公司信用资质的重要方法。

(三)融资租赁行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资本实力、融资能力是决定融资租赁公司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融资租赁是以融物而达到融资目的的信用活动。融资租赁行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融资租赁公司如果没有相当规模的资本金投入就难以开展业务。融资租赁公司要扩大业务规模、形成可持续的盈利能力需要更大规模的资本金投入和通畅的融资渠道,因而资本实力和融资能力是影响融资租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这一点在判断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级别时尤为重要。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依托于母行,在资本实力、融资能力上拥有先天优势,且银监会要求母公司承诺在租赁公司遭受损失时向其提供流动性支持并进行注资,强化了母行的支持力度。因此,对于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在信用评级时会更多参考母行的信用水平给出金融租赁公司的信用等级。

(四)融资租赁行业是风险密集型行I,风险管理能力是支持租赁公司信用状况的核心驱动因素

融资租赁行业也是风险密集型行业,租赁公司的服务对象涉及多个行业,且关系到出资人、出租人、承租人和设备供应商等多方利益,风险管理能力对融资租赁公司业务的稳定性及盈利能力产生重大影响,是支持租赁公司信用状况的核心驱动因素。融资租赁公司因监管政策、经营理念、承受风险能力的差别而具有不同的风险偏好,因而不同类型的融资租赁公司在风险管理策略上会有所差异。目前,在行业分散化监管的模式下,金融租赁公司作为金融机构,受到银监会的严格监管,银监会参照银行相关的监管要求对金融租赁公司在内部治理、资本充足性、融资集中度、资产质量、经营规范以及关联交易等方面进行监管,金融租赁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普遍较好。其他租赁公司相较于金融租赁公司而言,面临的监管环境较为宽松,存在部分资产质量较差、风险控制体系相对薄弱、管理不够规范化等问题。如某租赁公司就成为东北特钢最大长期应付款的债主,2015年9月东北特钢破产,导致其申请破产重整。

总结

总体而言,当前经济及监管趋势将继续支持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强劲增长。在快速增长的同时,行业也面临成熟度不足、政策环境有待完善、易受经济周期及行业景气度冲击等挑战。在进行实际评级过程中,融资租赁企业的租赁资产分布及客户集中度、资本实力、融资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和母公司支持是影响融资租赁公司信用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由于当前不同监管体制的存在,各租赁企业的信用状况存在进一步分化的基础,基于资本实力、金融租赁公司的信用级别中枢明显偏高。

参考文献

[1] 李思明. 中国融资租赁行业2015年度报告[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6.

租赁行业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融资租赁;市场风险;风险控制

众所周知,风险普遍存在于经营活动与金融活动之中,经营与金融活动中一切不确定性都归定义为风险。风险作为一个极其宽泛的概念,对于融资租赁企业有着重要的意义。融资租赁行业的风险大体分为两类,市场风险与非系统风险。市场风险又称系统性风险,是指由于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变动引起的不确定性。融资租赁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以及标的物价值变动风险。非系统风险,也称公司个别风险,主要包括融资租赁企业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内控风险。尽管信用风险最受从业者重视,但由于市场环境具有多变性和融资租赁行业的特殊性,市场风险对于融资租赁行业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天津商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财务管理(中澳合作)专业成功申请获批了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融资租赁企业风险与控制研究”后,项目组通过走访企业,参加会谈和实地调研,对当前融资租赁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做出深层次的分析研究。本篇即在项目组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成文,以期对融资租赁企业发展有所裨益。

一、融资租赁企业利率风险及防范

利率是融资租赁企业的主要利润源,也是融资租赁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融资租赁企业的特殊性,融资租赁企业与承租人签订的通常为固定利率合同,而在融资租赁公司与银行进行短期借款和拆借的过程中,又不得不使用浮动利率结算,在这种三角关系中,随市场变动的浮动利率与固定利率之间产生了差额,而这层差额也就是融资租赁企业面临的利率风险。

融资租赁行业具有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特点,从本质上讲,融资租赁是一个以融资租赁公司为担保取得银行借款,而另一方面租出实物资产,从承租人获得高额利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利率风险始终没有转移到任何一方,而全部由融资租赁企业承担。而我国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融资租赁企业与银行拆借资金的借款利率完全依靠市场化运作,更加大了融资租赁公司的利率风险。

在这样的背景下,融资租赁企业应当着眼于利率风险控制,防范利率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防范利率风险有多种方法和手段,其中,利率对冲和浮动利率合同是重要的风险防范手段。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浮动利率合同的使用在融资租赁企业中尚不为多,这主要有两点原因:(1)承租人需求。承租人往往希望有固定的折现值,来确保财务的稳定性,在这时,他们宁可选择较高的固定利率,也不希望承担浮动利率带来的利率风险。(2)较高的控制成本。对于融资租赁企业来说,浮动利率合同意味着对项目的严密监控,高昂的控制成本是很多中型融资租赁公司放弃浮动利率合同的重要原因。国际融资租赁企业常常采取对冲利率风险的方式来规避风险。即通过和银行等金融机构交换浮动利率与固定利率现金流,将融资租赁企业的固定利率浮动化,将利率风险转移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这时,融资租赁企业通过两重浮动利率得到剪刀差。由于我国金融机制尚不完善,这种对冲业务还难以全面开展。但这给我国的融资租赁业利率风险控制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二、融资租赁企业汇率风险及防范

汇率风险指在融资租赁企业在进行外币计量的交易时,由于时间差和汇率波动,产生与本币折算时损益的可能性。

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国际间贸易数量明显增多,本外币交易量急剧增加,这种国际进程对融资租赁行业也产生了很大影响。无论是国际游资进入租赁市场,还是国际知名制造商进行融资租赁贸易,都使得国内融资租赁业务向全球化趋势发展。在这种国际间贸易日趋频繁,利益关系日益复杂的情况下,融资租赁业务的汇率风险也成为了主要的控制对象。一旦某币种出现长时期的单边走势,就容易使融资租赁企业出现偿债负担或削薄利润。在融资租赁业务流程中,汇率风险主要在两个环节出现:一是在购货合同的签订到租赁合同的完成过程中,汇率的变动会引起进出口设备实际支付的成本发生变化。二是筹资过程中如果汇率发生了变动,那么涉及到外币的筹资成本就会出现增加的风险。

为了控制汇率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行远期汇率合约和汇率期货是一个较为合理的控制措施。远期汇率合约交易是指融资租赁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的购买或出售汇率的远期合同,通过远期合同,企业可以锁定利率,减少汇率风险。

三、经济周期与融资租赁市场风险

融资租赁市场受宏观经济状况制约,市场风险对国家和世界经济形势有很强的敏感性。而融资租赁企业具有的特殊性更加大了市场风险,这种特殊性通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融资租赁企业的标的物往往为飞机、船舶、大型工程机械和成套装备。这种高价值、高专业化的装备常常受经济波动影响最大。在经济危机时期,大型工程建设可能会陷入困境,特别在经济萎靡的情况下,市场风险往往导致大型装备承租人没有充分的现金流以按时支付租金,引发了被动的信用风险。二、融资租赁企业专业技术要求较高,这使得租赁企业常常向单一化方向发展。这种单一化,高度专业化的租赁企业,虽然能够更加集约化的向某一专业领域突破,但同时,过分单一的标的物更容易受单一产业经济状况的影响。三、融资租赁公司的金融属性。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融资租赁行业受金融行业影响深远。而在我国,整个产业链,尤其是金融产业,与房地产市场的兴衰息息相关。房地产业作为当下中国的支柱产业,拉动整个国内经济增长。而在当下房地产市场相对低迷的情势下,整个制造业的的经济状况不尽如人意。融资租赁企业的经营也往往举步维艰。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去思考融资租赁产业的出路和突破口也就显得愈发重要了。

在这种特殊的经济状况下,思考融资租赁企业如何整合产业资源,积极进行金融创新,开辟新的租赁市场和租赁模式是当下之重务。我们在分析调研材料后发现,融资租赁行业存在几个突破点:一、业务分散化发展。为了避免单一产业经济波动带来的不良后果,融资租赁行业应当向多个行业发展,特别向非周期行业和防守型行业发展。诸如医药,医疗器械等行业扩张。非周期性行业往往存在更为稳定的现金流和较大程度的国家支持,并对经济周期不甚敏感。向这些产业等多产业拓张有助于分散企业市场风险和提高企业价值。二、标的物向小型化发展。融资租赁企业往往进行大型装备的租赁,而这些价值高,专业化强的大型装备的承租人对于市场有很强的敏感性。在如今经济危机尚未褪去,产业经济不甚景气的形势下,选择一些价值和专业性相对较低,标准化、统一化的中小型装备承租人不失为更好的选择。

四、结论

本文是经过对多家大型融资租赁企业进行走访和调研,对融资租赁行业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的客观结论。本文认为,市场风险是融资租赁企业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风险控制对于融资租赁企业有着极重要的意义。在当前金融危机尚未褪去的经济情势下,做好防范市场风险的应对措施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本文通过对市场风险的逐层分析,勾勒出现阶段融资租赁企业市场风险应对的基本框架,以图通过对市场风险的分析研究,对融资租赁企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马鹏彬,王西娟,李雯雯,郭昊楠,王哲佳,王泽亚.基于成本现值比较法的融资租赁决策分析方法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3(04).

[2]乐沸涛.完善我国融资租赁法律制度[J].中国金融2011(14).

[3]杨海田.2012年中国融资租赁业年鉴[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4]胡阳,刘浩然,郭昊楠,郑和.融资租赁信用风险控制中的员工控制研究[J].商业时代,2013(20).

基金项目:本文是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融资租赁企业风险与控制研究”(项目编号:201210069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租赁行业中总结范文第4篇

金融租赁业务是不同于银行信贷的一种新型交易方式,它以租赁资产为核心,以设备租赁代替融资购买,为企业提供了一条全新的融资途径,体现了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特点。一般来看,金融租赁业务和银行信贷业务在交易结构、交易载体、定价机制等方面均存在不同。1.不同的交易结构。租赁业务可总结为独有的“一二三”模式,即“一个租赁物、两个合同、三个当事人”。“一个租赁物”即每一笔金融租赁业务的开展,都必须有一个租赁物;以这个租赁物为依托,金融租赁业务会衍生出两个合同———租赁物的买卖合同和租赁物的租赁合同;这两个合同发生在三个不同的租赁当事人之间:出租人、承租人和设备生产商。在这个过程中,租赁资产是租赁业务的核心,也是租赁业务和信贷业务最基本的区别。2.不同的交易载体。信贷业务的交易载体为货币,其信用的运动方式为“货币—货币”。而金融租赁业务则由货币融资变成了以实物资产为交易载体的融资,运动形式为“货币—实物资产(租赁物)—货币”,因此其产融结合、服务实体经济的效果更强。3.不同的资产属性。作为租赁业务的核心,租赁资产不仅是单纯的金融资产,其背后更是实物资产、客户信用等的融合。以飞机租赁为例,租赁期内,如果客户违约,但飞机并未贬值,这说明租赁公司的金融资产发生贬值,但实物资产并未贬值,租赁公司可以通过租赁物处置等方式来降低损失。另一方面,如果飞机价格贬值,但客户并没有违约,作为金融资产的飞机依然能够为租赁公司带来稳定的现金流。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由于租赁资产的风险缓释作用,租赁业务的风险程度一般低于银行信贷。4.不同的定价机制。银行的贷款利率定价一般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基准利率、交易成本和企业风险溢价。租赁业务定价同样需要考虑以上因素,但还需要包含以下部分,即定价是否需要覆盖设备的维修成本、特定市场投资风险、租赁物价格波动风险、资产余值估算等。5.不同的合同属性。在金融租赁交易中,租赁资产是承租企业根据自身需要选定的,因此不能以退还租赁物为条件而提前中止合同;租赁公司也不能以改变租金为由来终止合同。因此,金融租赁合同具有不可违约性。6.不同的权属关系。在信贷业务中,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购买设备,设备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属于企业;但在金融租赁业务中,业务存续期内,租赁设备的所有权属于租赁公司,使用权则属于承租企业。7.不同的业务领域。由于银行信贷表现为纯粹的资金运动形式,因此其可进入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而租赁业务必须以实物资产作为载体,这就意味着一些不依托于大型实物资产、提供智力服务和创意的行业,租赁业务并不太适合进入。①8.不同的风险类别。银行信贷业务面临的风险类别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租赁业务同样会涉及这些风险类别,但还会面临一些特殊风险,例如资产风险、税收风险等。租赁业务的风险特征将在第三部分进行讨论,此处不再赘述。9.不同的融资能力。融资能力的差异主要是针对承租企业而言的。信贷业务中,贷款的增加会提高企业负债比例,降低偿债能力;但是通过租赁方式融资可以部分规避和解决这一问题,同时还能享受成本扣除、税收减免等多重“好处”,为企业“减负”。10.不同的信用扩张能力。信贷业务和租赁业务具有不同的信用扩张能力:银行提供的货币和贷款会通过货币乘数产生出数倍于它的存款,有可能造成信用膨胀;而金融租赁业务必须以租赁资产作为依托和载体,一般不会造成信用的过度膨胀。

二、金融租赁业务的风险特征:一般风险和特殊风险

租赁资产是金融租赁业务的核心,也是信贷业务和租赁业务最基本的区别。由于租赁资产兼具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的双重属性,因此金融租赁业务既会面对一般的金融风险,也面临了租赁业务的特殊风险———资产风险。

(一)金融租赁业务的一般风险②1.信用风险。金融租赁业务的信用风险是指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承租人、设备供应商或其他当事人不愿或无力按时履约,从而为租赁公司或其他交易对手造成损失的风险。金融租赁业务信用风险的特殊性在于其风险源不止一个,设备供应商无法按时交付设备、承租人不能按时支付租金、租赁物发生损毁等,都会导致信用风险的发生。因此,租赁公司必须做好事前调查,强化后期管理,随时跟踪租赁物使用情况,以降低风险的发生。2.其他风险。租赁业务的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与其他金融机构并无本质不同,但是,如果对租赁项目和租赁物的选择出现失误,对设备市场缺乏分析,造成投资不能按时收回,或者由于资金融通能力不足无法支付设备购买资金,也会引发市场风险。

(二)金融租赁业务的特殊风险③1.资产风险。由于租赁业务的开展必须以租赁资产作为依托,因此资产风险是金融租赁业务面临的最特殊的风险。资产风险包括几个方面:购买风险、灭失风险、余值风险等。购买风险指的是租赁公司在选择租赁物和供货商的过程中,由于租赁物价格波动、质量不高、供货渠道不通畅、资产组合不合理等产生的风险。购买风险会影响承租人对租赁物的使用,进而影响其偿债能力。灭失风险指的是租赁物在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造成其不能正常使用或完全损坏,进而给租赁公司带来损失的风险。通常情况下,租赁公司会在租赁合同中要求承租人对租赁资产投保,以降低损失。余值风险即残值风险,一般发生在经营性租赁业务中。由于经营性租赁业务需要面临租期结束后的资产处置工作,因此租赁公司必须合理估计残值以保证权益。2.其他风险。其他风险包括法律风险、税收风险、资产价值与债权的不匹配风险等。(1)法律风险。由于租赁业务涉及了多个当事人、合同文本和交易环节,导致其法律风险较大。如果交易各方的权利、义务、风险状况等没有在相关合同中明确体现,就可能产生纠纷。(2)税收风险。税收风险即现有税收制度发生改变时,有可能造成项目权益率发生变动而产生的风险。因此,租赁公司在业务开展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税收制度变化带来的影响,进而合理测算自身的税收承受度和项目收益水平。(3)资产价值与债权不匹配风险。该风险指的是,由于未估算好租赁业务的信贷成本、交易成本、承租人风险溢价等因素,导致租金不能够覆盖租赁公司的成本和正常收益。在实际的业务操作中,可以采取租金先付、收取保证金、倒推法计算各期租金等方式,来降低此风险的发生。实际上,无论是税务风险还是资产价值与债权不匹配风险,其核心都是定价问题。只有充分估计到租赁业务中可能会发生的各类风险以及风险的大小,才能对租赁资产进行合理定价,并科学确定各期租金的额度和支付方式,最大化租赁公司的收益。

三、金融租赁公司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资产+信用”的风险管理模式

尽管租赁资产是租赁公司风险管理的核心和主要手段,但这并不意味着租赁公司不需要重视对承租人信用状况的考评。实际上,基于租赁资产的核心地位,以及资产和信用在不同业务中的不同作用,租赁公司必须围绕着租赁资产的使用和流转,以租赁资产为核心,以企业信用为重点,构建“资产+信用”的风险管理体系。

(一)金融租赁公司的风险特征要求建立“资产+信用”的风险管理模式根据前文分析,租赁业务风险可划分为一般风险和特殊风险。这种特殊的风险特征,要求金融租赁公司在风险管理工作中必须同时重视对资产和信用的双重管理。从资产和信用两个方面更深入地探究租赁业务和信贷业务的区别,可以发现,尽管信贷和租赁都需要同时对资产和信用做出评价,但由于资产和信用在两个业务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因此表现出不同的作用:信贷业务是以企业信用为切入点的,资产或物的因素为一种增信措施;而租赁业务是以“物”为切入点,首先寻求的是合适的租赁物,同时考虑承租人信用。正是基于此特点,金融租赁公司需要改变以往过于依赖信用管理的风控体系,加强资产风险的管理,并从资产和信用两个方面,重塑风险管理架构,以更好地适应租赁业务要求。基于资产和信用的风险管理体系,金融租赁公司可以制定差异化的准入标准,通过不同等级的资产和信用的搭配,实施不同的租赁授信政策。

(二)如何建立“资产+信用”的风险管理体系①1.基本原理。评级的概念来源于银行。在实践中,银行依据一定的标准,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客户和特定交易(即债项)进行等级划分,并据此制定不同的政策,实施不同的授信原则和限额管理,以实现风险管理的差异化和精准化。可以说,以信用评级为基础的风险管理体系是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的核心。一直以来,对租赁资产的选择、评价和管理是租赁公司业务发展中的一个难题。如何将分属于不同行业的不同资产,用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衡量,租赁公司也在不断地进行探索。借鉴商业银行成熟的客户信用评级经验,金融租赁公司完全可能总结、抽象出衡量实物资产好坏的关键因素和指标,建立起一整套租赁资产的风险评级体系,走出一条适应租赁业务特点的风险管理之路。2.指导原则。租赁公司“资产+信用”的风险管理体系是一个全新的思维,在充分考虑租赁业务特点的基础上,本文认为,“资产+信用”的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除了遵循一般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外,还应该坚持以下原则:(1)以租赁资产为核心。租赁公司风控体系的搭建应该牢牢把握“租赁资产”这一关键,在当前的风控体系中,加入对资产风险的评价和管理,并以此为基础,对风险管理架构进行调整。(2)以企业信用为重点。尽管租赁公司要高度重视资产风险,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会放松对承租人的信用考察。租赁公司依然需要加强信用风险防范,做好事前调查和事后管理,避免向资信状况差的承租人和风险过大的项目投资。(3)区别、侧重与融合。租赁公司应对资产风险和信用风险实施不同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在实际运作中,应以资产风险为主,同时重视信用风险管理;以二者为基础,建立起一整套既相互独立、又实现了对接和贯通的风险管理体系。(4)动态调整。鉴于内外部经营环境和竞争格局的变化,租赁公司应该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公司的风险管理状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调整风险管理的政策、制度、流程等,以确保公司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战略相一致。3.“资产+信用”风控体系的初步框架和实施步骤。一般看来,合格的租赁资产需满足几个特征:首先,具备保值性、通用性、可移动性;其次,本身具备独立价值,可单独处置;再次,变现力强、能够转让,拥有比较发达的二级市场;最后,对企业生产经营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或者说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核心设备和关键设备。从这几个特点出发,租赁公司可以提取出一套租赁资产评价的基本指标,构建租赁资产的风险评级体系。租赁资产评级指标的提取应该坚持全面、客观、科学的原则,既考虑租赁物的通用性、可变现性和可移动性,同时合理评价不可移动的关键设备和核心设备。租赁资产风险评级体系的搭建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考虑:宏观层面上,坚持全面性标准,着眼于整体框架的完整,确定租赁物评价的基本框架;微观层面上,基于不同的行业和租赁物,确定差异化的评价准则和指标,同时确定对应权重;指标的确立和权重的划分应建立在深度的行业研究和大量的数据支持上。租赁评级体系基本指标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从宏观来看,应包括行业指标、租赁方式指标;从微观层面来看,可以考虑租赁物的整体价值、单体价值、通用性、可移动性、保值性、技术先进性、未来可应用前景、是否是企业生产的关键设备等。每个大指标之下,可以根据租赁物的不同特点,设计微观指标,并给予权重,例如,行业指标可包括行业基本面、景气指数、设备价格指数等;租赁方式包括直租、回租、厂商租赁等。具体方法上,可以采取专家打分卡的方式,依据从好到坏的标准,设置5分到1分五个等级。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行业的不同和租赁公司具体业务的差异,具体指标选择还需要租赁公司依据自身情况而定,同时依据经济形势变化做出适度调整。举例说明上述指标体系的应用。以飞机为例,行业指标可以从航空运输景气指数、旅客运输量、周转量等进行设置。如果行业非常景气,旅客运输量、周转量很大,可以给出4~5分的分值,反之则给予低分。从租赁方式来看,如果企业需要大力发展直租,则给予直租较高分值。飞机的整体价值和单体价值都很高,同时也具备优良的通用性、可移动性和保值性,可分别给予5分。在技术先进性和未来应用前景上,可赋予主流机型较高分值等等。这样,通过专家对各个租赁资产评价指标的赋值,租赁公司可以将以往对租赁资产感性、主观的判断,转化为理性的认识。租赁资产风险评级体系的搭建可以采取分阶段、逐步推进的方法,即立足于行业和公司当前的实际情况,先易后难,先简后繁,从简单、有效、便捷做起:首先,应着重于整体框架的搭建,并从租赁公司占比最大的行业开始建立。其次,在评价方式上,可先采取专家打分卡的方式,并依据从业经验、职位等,对专家评判结果设立权重。最后,组织一批具备较强研究能力的人才队伍,加强行业研究,重视数据积累,最终过渡到计量方法的使用。4.适应“资产+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应做的变革。在“资产+信用”的风险管理框架下,租赁公司风险管理的内容、组织结构、指标体系、流程设计、监控和预警体系等均要随之发生变化: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应从以“信用”为主,转变为“资产风险+信用风险”。在组织结构上,设置专门的资产风险管理的职能部门,并与风险管理部和业务部门进行分工、对接和协作;职能设置上,资产风险管理部门专注于资产风险管理,前台业务部门设置专岗,负责追踪、监测、研究最新的市场动态。预警和监测指标也应加入与租赁资产相关的内容,更关注行业指标、设备价格指数等。在流程设计上,也应加入租赁资产风险评级的环节等等(相关流程设计可见图5)。

(三)“资产+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应用“资产+信用”的风险管理体系建立之后,租赁公司就可以以租赁资产风险评级结果为基础,结合承租人信用评级,在业务定价、租后管理、限额管理、监测与预警方面,实施差异化政策。从租赁授信政策来看,一方面,针对融资性租赁和经营性租赁的不同,实施不同的授信组合管理。经营性租赁业务更类似于长期投资,因此对资产和承租人的资质要求更高。另一方面,对于融资性租赁业务,可以根据资产、客户和债项的不同等级,实施差异化的授信管理和增信措施。配合授信组合管理,租赁公司可以在流程设置上做出调整,设置差异化的流程分支,提高审批效率。总之,依托于“资产+信用”的风险管理框架,租赁公司可以发展出一整套包含制度、流程、定价、监测、预警等的应用体系,实现差异化的决策和定价,并对当前“类信贷”的宏观风险管理框架进行重塑,进而走出一条符合监管要求、贴合业务特点的差异化道路。

四、“资产+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下,金融租赁公司的应对策略

风险管理模式的建立和调整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性的挑战。金融租赁公司必须从战略高度对风险管理工作进行系统研究和全面梳理,从而真正走出一条特色化和专业化的道路。在具体的策略选择上,金融租赁公司可以制定风险管理发展规划,在深度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分阶段目标,从短、中、长期有序地推进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从短期来看,由于公司面临的资源约束、结构职能、管理模式等不会发生太多变化,因此更多的是一些基础性的工作。例如,对公司风险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诊断,总结风险管理经验,寻找风险管理漏洞,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评估未来发展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平台建设等资源;培育风险文化;着手数据积累和行业研究等。从中期来看,经过前期的梳理和调整,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已经初步搭建,更重要的就是对其进行落实和细化。例如,不断强化董事会和高管层的风险管理责任;全面整合资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重大风险管理职能;不断完善业务风险管理线、职能风险管理线、内部审计线三道防线的建设;对风险管理人才的培育和激励等;开发更为精确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手段等。从长期来看,长期的规划是一个不断优化和创新的过程。由于经济形势瞬息万变,金融租赁公司也应及时对公司业务方向、发展战略、风控模式等做出调整。鉴于前期的积累,租赁公司可以在数据、信息技术、人力资源储备等达到条件的基础上,研发较为高级的资产风险管理模型,并将其与信用风险管理、授信决策、租后管理、预警和监测、资产分类等实现对接,构筑出租赁公司全新的风险管理模式。实际上,对短、中、长期时间段的划分并不是一个严格的时间线,各阶段的主要工作也可以依据进度调整,创新能力的发挥也应该贯穿于整个发展过程。但无论如何,有关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需要从当前得到重视,开始启动并逐步推进。

总之,反观我国租赁行业发展的曲折道路,结合现实中经济形势的日益严峻、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竞争的逐步加剧,金融租赁公司在规模扩张的同时,更应该在内部管理上下功夫,风险管理也应朝着专业化和特色化的方向不断努力。因此,围绕租赁资产,构建“资产+信用”的风险管理框架,从资产、客户、债项三个维度进行全方位的风险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包括业务定价、授信决策、审批流程等一整套的风险管理框架,是金融租赁公司提高风险管理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的可靠保障。需要说明的是,对租赁资产进行风险评级是一个全新的思路,“资产+信用”的风险管理模式也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对于此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探索,金融租赁公司任重而道远。

租赁行业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字:金融租赁业,税收制度,历史沿革

一、我国金融租赁业税收制度变迁

我国金融租赁业税收制度随着金融租赁业发展而变化,是推动和规范金融租赁业发展的一大支柱。我国融资租赁业起源于80年代,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不同时期融资租赁业税制也呈现不同的特征。

(一)高速成长期的税收政策(1981-1988)

1981年到1988年,是金融租赁业的高速成长期,这一时期的金融租赁业始于利用外资,初衷是开展国际融资。与之相对应,我国关于融资租赁的税收政策集中于外资融资租赁方面,主要是完善了融资租赁业务的关税政策。融资租赁业关税按照风险收益的真正承担者为纳税义务人的“实质”原则制定,对融资租赁出口的机械设备复运进口免税,对融资租赁进口的货物缴税,与大多数发达国家对融资租赁业税制遵循了相同的原则,有利于国际融资。

(二)行业整顿期的税收政策(1988-2000)

从1987年到1996年,金融租赁行业出现盲目扩张的乱象,1997年到2000年,隐患爆发,许多企业很难正常经营。金融租赁业的这种病态是由我国在法律、税收、监管和财会准则不健全造成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融资租赁业的营业税制度框架建立起来,将融资租赁业界定为“具有融资性质和所有权转移特点的设备租赁业务”,归入金融保险业税目,税率5%,计税依据为“向承租者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包括残值)减去出租方承担的出租货物的实际成本后的余额”。1995年两项通知规定只有“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单位所从事的融资租赁业务”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批准的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开展的融资租赁业务”才能按照金融租赁征收营业税。意在提高金融租赁市场整体的规范性和专业性,配合金融租赁行业整顿。2000年对兼营融资租赁业务的信托公司、财务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的融资租赁业务规定:租赁的货物的所有权转让给承租方,征收增值税;租赁的货物的所有权未转让给承租方,按照营业税税目“租赁”征收营业税。其他企业没有合法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权利。

(三)恢复活力期的税收政策(2000-至今)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会计准则――租赁》、《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的出台以及融资租赁试点企业的增加,我国金融租赁业开始恢复活力,金融租赁业税收制度进一步完善。

(1)坏账准备税前扣除制度的规范

金融租赁业所得税的坏账准备税前扣除制度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早在1991年我国规定外商投资企业融资租赁应收租赁款一定比例的坏账准备可以税前扣除,2003年起国内金融租赁企业应收租赁款1%的坏账准备也可以扣除,但2008年《企业所得税法》颁布之后,这些扣除都废止了,直到2012年应收租赁款的坏账准备税前扣除才重新确立。

(2)投资抵免税收优惠的完善

我国最早的投资抵免优惠是1999年规定的特定项目国产设备投资的抵免规定,但是由于规定中没有对融资租入设备是否适用本规定作出说明,在税务部门的实际操作中,通过融资租赁方式改造国产设备不能享受投资税收抵免。2007年针对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出台了一项投资抵免规定,2009年特意明确融资租入设备享受抵免优惠。

(3)税制改革改革中融资租赁行业的税制完善

消费型增值税改革之后,企业以融资租赁方式购进设备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因而使融资租赁业陷入困境。融资租赁企业试图通过售后回租使承租方能够享有抵扣进项税的税收收益,然而承租企业购买设备出售给出租方时按照新增值税法仍需缴纳增值税。2010年出台的售后回租业务的公告,以售后回租业务中资产所有权及其风险报酬未转移为依据,判定售后回租中“售”的收入不确定为销售收入,因而不纳增值税。但这一问题的真正解决需要的营改增,上海的融资租赁业已经纳入营改增试点,融资租赁业的税制如何与我国的税制改革相协调将需要不断的实践总结。

二、我国融资租赁业税收制度的研究方向

虽然我国融资租赁业税收制度发展一直紧跟融资租赁业发展的脚步,但我国融资租赁业的税收制度仍存在着一些需要仔细论证的地方。

1、投资抵免政策

投资抵免是英、美等国推进融资租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而我国的投资抵免范围小,抵免力度小,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的投资抵免政策进行进一步论证,制定更多合理的投资抵免政策。

2、折旧政策

我国是承租方提取折旧的,租金按照设备全价计算,而如果出租方提取折旧,租金按折余来计算,出租方将少交相当金额的营业税。国际上许多国家是出租方提取折旧,因此有学者建议我国应改由出租方提取折旧,减轻融资租赁企业税负,从而促进融资租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辛愚,宋粉鲜.税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租赁行业中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营改增 融资租赁 案例分析

2011年11月18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出台《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随即2012年1月1日上海作为首个试点地区启动“营改增”改革,而后分批扩大至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北、广东和厦门、深圳10个省(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今年继续扩大试点地区。由于融资租赁行业在本次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之内,所以该行业对此问题十分关注。

一、融资租赁税改现状

改革已经进行了一年多的时间,而行业内相关人员对此次税改的评价依旧褒贬不一。原因有四:一是税改文件来的太突然,在业内事先没有进行铺垫;二是文件较大,内容较多,与融资租赁有关的条款很难找到,学习和理解起来有困难;三是即使有一些零星的解读,鉴于对文件精神领会不透,解释理由终难令人信服;四是现在融资租赁的许多现行做法与这次税法的改革有很多冲突,不利于税改政策的实施。为形象直观反应此次营改增对融资租赁行业未来发展造成的影响,我们必须要理解税务部门的改革要点。所以我们选择了ABC融资租赁公司一笔具有代表性的业务,以此为案例,先分析过去的税法是如何规定的,再看税改以后的税法是如何规定的,通过前后比较,发现其利弊。

二、实证分析

本案例只针对具有融资租赁经营资质的租赁公司(我们选择了ABC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租赁模式是简单融资租赁;租赁物件采购是到承租人安置地;租赁标的物是有形动产的融资租赁进行分析。

租赁物件采购净值2亿,增值税17%,购置付款时是一次性支付,租赁公司从外部融资利率2%,租赁合同利率3.6%,手续费1%,管理费1%,资产余值5.66%,租赁保证金10%,租期3年,年支付频率4。

租金计算结果参考下面从出租人角度看的租金拆分资金平衡表。

问题一:承租人支付的增值税,税率是多少,税基是多少,是一次还是多次支付?

按514号文件规定,税基是租赁物件采购净值,税率是17%,在采购时一次性支付,所以承租人一次性支付的增值税是:

增值税=租赁物件采购净价*税率=200000000*17%=34000000

内涵分析:金融危机后,国家为了鼓励投资,出台了允许企业抵扣新购入设备所含的增值税的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国务院“538”号令)。由于中国的增值税发票是由税务部门印制的,且采购净价和增值税在同一多联机打发票上不可分割。因此把发票开给为确保物权的形式购买人——租赁公司。承租人就不能享受贷款那样的增值税可投资抵扣的政策,这是发票制度带来问题。

政策建议:需要出台承租人通过融资租赁添置固定资产,可享受与通过贷款采购固定资产的同等政策。

问题二:租赁公司支付的营业税,税基有多少种,税率是多少,是一次还是多次支付?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16号文件”)规定“经中国人民银行、外经贸部和国家经贸委批准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单位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以其向承租者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包括残值)减除出租方承担的出租货物的实际成本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以上所称出租货物的实际成本,包括由出租方承担的货物的购入价、关税、增值税、消费税、运杂费、安装费、保险费和贷款的利息(包括外汇借款和人民币借款利息)。”因此租赁公司的营业税税基就一种,税率是5%。

本案例中:

营业税税基=利差收入+手续费+管理费

=4990801.14+4679808.73+2000000

=11670609.87

其中,

利差分比公式=(租赁利率-租赁公司融资利率)/租赁利率

=(3.6%-2%)/3.6%=0.44

利差收入=租赁利息总额*利差分比公式

=11342729.87*0.44=4990801.14

手续费=贸易手续费+租赁手续费收入

={(物件净值+增值税)+(租金总额+余值)}*1%

={(200000000+34000000)+(222,661,801.56+11319071.9)}*1%

=4679808.73

管理费=贷款总额*1%

=200000000*1%

=2000000

这项分析中,利差部分的营业税是按各期租金支付时间多次支付,其他服务性收入营业税是受到服务后立即支付。

三、总结

对于融资租赁来说,税改的力度明显优于其他措施,因为它直接涉及到租赁公司的 “钱袋子”。租赁公司依法经营首先要依税法,这样才可以避免损失多获益。以上案例税改前营业税是583530.5元,税改后增值税是350118.3元,降低了税赋233412.2元,可见降幅不小应属利好。

从国家通过营业税改增值税来减轻现代服务业的流转税税负、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导向来看,未来改革的方向会朝着有利于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方向迈进。随着“营改增”实施范围的逐渐扩大,中国的融资租赁业也将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爱文.北京营改增政策解读与企业应对措施[J].生产力研究,2012,(10)

[2]唐金龙.融资租赁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的财税政策[J].企业导报,2012,(20)

[3]董志勇.营改增: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1)

租赁行业中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融资租赁;信用风险;控制方法

风险控制是融资租赁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而信用风险则是融资租赁诸多风险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融资租赁的信用风险是指在融资租赁交易过程中,因承租人不履行合同规定而导致出租人资金不能被安全回收的风险。信用风险又分为物权风险及债权风险。物权风险是标的物被承租人非法变卖的风险,而债权风险是承租人破产或者无力支付租金的风险。与此同时,法律风险和道德风险也存在于信用风险中。

天津商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财务管理(中澳合作)专业成功申请获批了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融资租赁企业风险与控制研究”后,项目组通过走访企业和实地调研,对融资租赁的信用风险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分析。本文在项目组深层研究的基础上,总结观点,以图对融资租赁行业发展有所贡献。

一、事前控制

作为融资租赁公司常用的信用风险控制手段,尽职调查在事前控制程序中起到了核心作用。尽职调查,即融资租赁公司通过对交易关联方的财务数据、人事结构、资产结构等方面进行问询和分析,总结资料,评估承租人信用风险。尽职调查主要包括五个重要组成部分:一、公司的基本情况,包括公司设立时的合法材料审查,如营业执照等,可以与相关政府部门联系确认其真实可靠性。还包括企业的历史发展和股东情况。另外,企业管理人简介,主要包括背景、专业素质等方面。二、公司经营情况,主营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规模,毛利数额,设备的先进程度等。三、过去及未来的投资情况,了解企业近年及未来三年的投资项目,投资额、资金来源和使用细节,已实现的或未实现收益等。四、财务及信用评级情况。比如,审查公司财务报告,各类账单,计算相关财务比率以了解诸如资产的周转率和盈利能力等,同时还要了解其他金融机构对其信用水平评级。五,其他重要事项。包括近期的重大诉讼等其他潜在的债务风险等。在尽职调查完成后,融资租赁公司通过分析询证,评估事前信用风险,以期从源头上降低企业遭受信用危机的可能性。

二、决策中的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始终贯穿于融资租赁公司业务的各个环节。在经过事前调查后,业务部将拟定的承租人的调查材料移交财务部、风险管理部等会签,开始进行决策程序。然后依次由财务总监、总裁、董事长审核通过,再经由风险控制部门审议通过后整合到大集团的财务部审批再由财务总监、董事审核,最终经由大集团的执行总裁审批通过。整个流程紧密复杂,环环相扣,互相牵制。在此审查过程中尽可能的降低期望承租方的信用风险。而融资租赁风险管理委员会则是进行风险控制的核心部门。该部门在整个业务流程中对公司的风险管理提供战略规划、政策咨询、风险测定服务,为业务出具风险评审意见。

而在决策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风险:(1)行业风险,是指融资租赁企业所面临的共同风险。行业风险主要受行业成熟期,行业的盈利性、成本结构、经济周期性,法律环境方面的影响。处于扩张期和衰退期的行业均不能盈利,因为扩张期是大量消耗资金却不能大量产生收益和现金流的时期,企业出现还款困境。在处于衰退期行业影响企业会出现大量的不良资产,这时融资租赁企业面临无法收回资产的可能性。(2)经营风险是指融资租赁公司的决策人员和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中因失误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经营风险主要体现在销售以及资产规模、品牌效应、产品独特性与否、市场竞争、客户基础、信用记录等方面。若产品具有很高的可替代性,则企业产品在定价和市场份额等方面没有竞争优势,经营活动取得高额溢价的可能性大幅降低,经营风险升高。当企业处于潜在诉讼期间,那么其或有负债可能会导致较大的信用风险。(3)管理风险是指融资租赁管理运作过程中因信息不对称、管理不善等影响管理的水平。也即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公司治理、高管和员工队伍等方面存在的内控风险。如果公司实际的管理人具有较少的行业管理经验,较差的历史业绩,此公司的盈利能力则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再者,公司治理风险体现在企业的组织形式、领导方式、企业战略规划等方面。若企业的管理工作出现分工混乱,组织形式臃肿,以及没有明确可行的战略规划等内部控制问题,那么管理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4)财务风险是指融资租赁公司因借款而产生的丧失偿债能力的风险。财务风险表现在公司内部财务管理、融资能力等方面的风险。公司内部的财管制度,应收账款回收质量,其他应收款的情况都是需要注意的内部财务风险问题。以上四个风险是影响企业信用风险的关键因素。

三、风险预警与处置办法

在项目批准后,仍有诸多信用风险存在,其中包括承租人逾期付款,租赁物受损等风险。融资租赁公司应当对租后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以期将风险降到可接受范围内。下面将对主要的租后风险因素进行论述。

首先,承租人的信用风险预警。主要指的是承租人带给公司的经营风险和资产贬值风险。出租方可采取现场和非现场两种手段进行信用风险预警,同时任命信息搜集人员随时现场观察承租方的经营细节情况。例如观察进出承租方工厂的载货车辆的数量推断其销售情况,通过问询承租方的材料供应商了解其生产情况,通过与公司各负责人交流来掌握运营动态等。遇到异常情况,业务部门及时汇报风管委。通过大量信息总结分析承租方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等。

其次,租赁物的风险预警和处置。租赁物在承租方存在损毁,丢失,或行业需求不足的风险。当标的物风险发生时,物权归属则存在法律争议。出租方往往通过考察租赁物的外观,性能、租赁物的市场需求质量,影响残值的因素等方面观察其是否发生贬值。出租方还可以通过在租赁物本身安装跟踪监测装置,来对承租方可能发生的违约风险进行及时控制。

进行租后风险预警的根本目的就是需要保证承租人有足够的能力按期偿还租金并减少资产损失。在承租人经营不善时,债权人通过预警能够评估承租人还款能力,并在适当时间将欠款最大限度的追回。

四、结论

本文是经过对多家大型融资租赁企业进行调研和考查,得出的客观分析报告。在当前情势下,信用风险是融资租赁企业面临的最重要的风险,融资租赁信用风险控制具有极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事前控制,决策控制,以及租后控制的论述,试图为融资租赁企业解决信用风险困境提供一些思路,以期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赵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租赁信用风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2]索岚.我国融资租赁信用风险控制的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7.

[3]杨海田.2012年中国融资租赁业年鉴[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4]胡阳,刘浩然,郭昊楠,郑和.融资租赁信用风险控制中的员工控制研究[J].商业时代,2013(20).

基金项目:本文是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融资租赁企业风险与控制研究”(项目编号:201210069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租赁行业中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金融租赁 法律 法规

金融租赁是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租赁物和供货人的选择或认可,将其从供货人处取得的租赁物按合同约定出租给承租人占有、使用,向承租人收取租金的交易活动[1]。 在20世纪中期,美国出现了金融租赁行业,我国则是从1981年起步,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形成如今的规模。随着金融租赁行业的发展,其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1 我国金融租赁法律法规的现状分析

1.1 立法方面――法律不健全,缺乏针对性

自1981年以来,我国针对融资租赁方面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但是迄今为止仍未出台一份专门地针对融资租赁的法律文件。1982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融资租赁相关法规《海关总署关税处关于租赁进口设备申请免税问题的复函》,此后,相继出台和修正了将近400个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虽然法律文件众多,但是非常的零散,未形成完整的体系。而目前,针对我国融资租赁业一些纠纷,仅在合同法进行了部分规定。

1.2 监管方面――司法混乱,缺乏统一监管

金融租赁属于租赁行业,同时又是非银行金融机构,在监管方面就面临多方监管混乱的问题。此外,涉及金融租赁业的法律法规众多,而且分属不同的部门。例如,人大根据《合同法》对金融租赁予以监管,财政部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会计准则――租赁》进行审查,而银监会则根据《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进行监督。这明显说明我国对金融租赁业的监管混乱,没有专门的法规,众多监管机构难以统一。

1.3 政策方面――税收优惠制度不健全

(1)投资抵税制度不健全。我国目前公布的有关投资抵免的暂行办法和规定都没有明确指出给予的优惠是否适合于金融租赁业,以及这些政策是如何在金融租赁业中实施的。例如,2007年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虽然规定了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指定的环保、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可按照投资额的10%可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但又注明了通过金融租赁方式获得的该项专用设备不可享受此优惠。这就使得金融租赁机构有更高的成本,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2)加速折旧制度不完善。在折旧制度方面,美国《税法》规定的折旧机制比法定折旧年限短短10%-25%,而且美国的会计准则允许租赁公司的计提折旧在直线折旧法、双倍余额折旧法等加速折旧方法中自由选择,且呆帐准备金比例自定,租赁机构具有极大地自。较平均折旧而言,加速折旧前期税基小,成本低,能够很好地拉动金融租赁的发展。虽然我国的金融租赁行业也实行了加速折旧制度,但是,租赁公司在进行加速折旧时,须向税务机关进行申报审批,公司的自受到很大限制。

2 对我国金融租赁法律法规的思考

通过对目前我国金融租赁行业法律法规现状的总结,得出我国金融租赁行业法律法规存在一定的缺陷。对此,我针对金融租赁业的法律法规建设进行思考,并提出一些个人看法。对于租赁行业而言,其发展需要法律、会计准则、监管和税收这四大支柱的支持,而金融租赁作为租赁行业的一种,自然也不例外。

首先,从立法方面来说,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否,在于存在纠纷时能否有效地解决,使纠纷有法可依。但是,法律的建设是一个过程,是随着融资租赁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不可能先于经济的发展而存在,法律只有在发展中针对不断产生的纠纷进行完善。立法是为了让融资租赁当事人在面对类似的纠纷时,能够有法可循。随着信用经济的发展,融资租赁成为一种很好的融资渠道,企业之间的这种合作方式增加,然而,融资租赁租赁期限长、成本高的特点,租赁过程中的纠纷也会增多。所以有一套统一的、专门针对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法律法规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从监管方面来说,租赁行业少不了监管。监管过松,不起作用,监管过严限制行业发展。中国人民银行银行2000年6月30日,正式颁布了《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规范了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金融租赁公司的管理。此外,就目前我国金融租赁业多方监管的现象,有其利处也有其弊端。一方面,多方监管可以增强企业的效率,减少违约行为的发生,然而,这要以有序的监管为前提。如果,对于一起纠纷根据不同的法律由多方监管,则容易造成混乱,反而不利于监管的进行。因此,对于我国的金融租赁行业来说,应建立统一的监管体系,多方合作进行监督管理。

最后,在政府制度法规方面,税收对于金融租赁行业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在国外,现代租赁行业发展初期,国家都曾经给予一定的税收政策扶植。例如,日本就规定对于IT行业注册资本在3亿日元以上的承租人,可以少交租赁总费用6% 的所得税。而我国对金融租赁行业税收优惠严格受限,而且租赁公司需纳税项目众多,严重影响金融租赁业的发展。此外,在折旧制度方面,我国应借鉴美日等国家的加速折旧制度,由当事人自由选择折旧方式,放宽折旧方法和加速折旧的条件的限制,从而促进我国金融租赁业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银监会《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

[2]马思萍.融资租赁法律特征及法制健全之思考[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1996,4.

[3]郑娟.我国融资租赁立法现状及其完善[J].中国第三产业,1999(3): 31-32.

[4]余羚.试论我国融资租赁法律体系的完善[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2(3): 24-26.

[5]曾雅珊.我国融资租赁的法律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3.

[6]陈云涛.我国融资租赁法律制度分析[J].浙江金融,2006(3):54-56.

[7]宋丽丽.中国融资租赁法律问题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2):17-19.

[8]蒋宁.中外融资租赁制度的比较分析与法律思考[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0(1):153-156.

租赁行业中总结范文第9篇

格局决定方向

丛林谈到,从企业的角度来讲,CEO、CFO以及具体财务人员对租赁的理解均不一样。CEO考虑的是长期战略的问题,例如,如何通过融资扩大自身经营规模;CFO更多考虑的是结构上的问题,例如,如何调节财务报表、规划资本开支、盘活自身资产;而具体财务人员则考虑的是融资指标、成本控制、渠道选择,等等。

“企业会计格局和需求决定了融资租赁公司的发展方向,如果只是简单地为客户提供融资,那就属于资金密集型的第一阶段;如果把资产和融资有效结合起来,与CFO做深层次的交流,则进入技术密集型的第二阶段;如果还能够站在CEO的角度去思考,提供整合的、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即升到第三个阶段,跨入‘高情商’的经营方式。”

因此,融资租赁需要一个结构化的设计:首先是顶层设计,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了解客户的发展规划和思路;其次是战略规划,租赁行业的空间广阔,根据对每个企业不同的理解和自身能力,其业务范围可以无限放大;再次是管理和业务结构安排,及具体项目和交易的结构设计;最后是人力资源与规划的问题,这也是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的基石,因为掌握知识的范围越广,能涵盖资本市场、实体经济的范围就越大。“租赁行业的复杂程度远远大于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行业跨度大,对行业知识的要求也非常高。”丛林说。

困局与挑战

数据显示,近年来,融资租赁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也面临着多方面困境与挑战。由于后发优势,中国的融资租赁已经和国际接轨。然而,“浓缩式”的跨越发展,让融资租赁行业直接面临高端竞争格局。利率市场化,金融创新加速,融资租赁急需加快国际化进程,并向资产管理的角色转变。

资产质量稳定、风险可控可退,是融资租赁发展的基本保障,也是最大挑战。“如果投资者可以避免重大的损失,高收益就是水到渠成。”丛林说,“其中主要有三个维度的风险,即客户风险、租赁物风险和交易风险。”此外,系统性风险是最大外部挑战,宏观大环境的波动直接冲击经济实体和金融市场,也是租赁行业难以控制和化解的。

目前,租赁行业大致分为三类公司: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独立租赁公司和厂商租赁公司。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盈利能力低,客户和资产类型局限性大,但拥有相对稳定、充裕的资金实力;独立租赁公司盈利能力高,经营策略及市场化程度水平较好,但其增长性受限于贷款融资能力;厂商租赁公司盈利能力中等,设备资产的专业经验较丰富,但客户群及融资均过度依赖集团。丛林称,未来租赁公司更应该扮演一个资源整合专家的角色。

不同类型的租赁公司应根据自身特点,制定有效战略,寻求可持续发展。以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为例,丛林认为,领先的银行系租赁公司,更看重的是长期的价值回报。可以通过内部控制加专业外包的资源整合,形成规模优势和分散化,继而再制定周期控制,得到稳定的长期价值回报。

信用管理和内控系统是银行系租赁公司的真正优势,应采取围绕信用、资产和交易结构的风险管理和评价系统。他解释:“金融租赁业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应具体包括客户信用分析、特定交易风险分析和租赁资产评价三方面内容。”

此外,丛林强调,面对金融政策的调整,融资租赁公司需要做出快速反应,特别是针对利率市场化、营改增试点,以及监管政策的调整。

工银租赁On the Runway

根据工银租赁的实际操作经验,丛林介绍了融资租赁的交易模式及资金筹集是如何展开的。

首先,他强调,工银租赁是工银集团一体化战略的重要部署,围绕母行核心竞争策略,形成战略协同。

其次,工银租赁市场占比领先,资产质量稳定。“这符合工行的价值取向,也匹配工行的江湖地位。”丛林介绍,自2008年,工银租赁总资产复合增长79%,利润额复合增长54%,租赁资产行业占比保持在17%,利润行业占比保持在15%,客户信用评级持续稳定,所有权登记、资产估值和保险覆盖率清晰,关注资产比率控制在0.5%以下,拨备覆盖率达到200%以上。

第三,目前工银租赁主要面向航空、航运、设备,及厂商和中小企业几方面展开业务,板块竞争优势突出,涉及不同层次的租赁业务,覆盖大中小型企业客户。“将处于不同周期的行业统一在一个金融租赁公司中进行业务管控是目前最大的挑战。相对来说,厂商的租赁公司业务结构较为简单,产品单一。最危险的是独立租赁公司,没有自己主攻的方向。”丛林说。

第四,融资渠道和资产负债管理是融资租赁的“任督二脉”。在这方面,工银租赁建立了期限合理错配、主动负债管理、内部竞价等机制,保持人民币融资成本在同业中的优势;通过外储资金、央行货币互存、跨境结构化融资、债券证券化等产品创新,开拓美元融资渠道;并且通过统筹信用和项目融资方式,引入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向主动的资产负债管理方式发展。

第五,在风险方面,工银租赁实现了一次完美“转身”—从风险技术控制提升到风险转移退出的策略控制。这包括:纳入母行总体风险管理架构,设立集团、公司、租赁业务单元三层风险防线;借鉴工行风险管理体系和工具,如综合授信、限额管理、业务授权、行业政策、资产分类等;建立总体风险决策监督、日常风险决策监督、风险控制执行三级风险管理架构和风险治理机制;实施围绕信用、资产和交易结构三个维度的业务评价和风险管理体系。此外,工银租赁还通过对接资本市场,将风险前置,建立了投资退出的交易模式。

租赁行业中总结范文第10篇

融资租赁是啥意思?一位业内人士说,通常融资租赁有两种模式:“直销”和“回租”。

“直销模式”:比如企业要买一千万元的设备,但缺钱。可以找到融资租赁公司,由后者出钱买设备,再分期按三年或者五年,将设备租给企业。企业付租金,直到足够支付本金,再将设备的产权转给企业。

“回租模式”:是说企业原本就有设备,比如船舶。需要资金,企业可以将设备卖给融资租赁公司,再由融资租赁公司租给企业。这就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前不久,宁波市召开全市金融工作会议。到会者每人领到一份《关于加快我市融资租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这份材料共列七条,主旨是鼓励宁波融资租赁业的发展。

“说白了,这就体现了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想方设法帮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邵明辉说。他是宁波国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总经理。

来自宁波海事法院舟山法庭的数据,去年年底开始,有关船务纠纷、船舶拍卖的案件上升很快。今年1至5月的收案量,已经超过了去年的总和。有一组数据特别惊人,去年5月,与船舶相关的案件为13件;今年5月,数字达到惊人的108件。

这些案件中相当一部分与船务公司老板融资难有关。

宁波市政府金融办工作人员说,《关于加快我市融资租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就是要“推一把”宁波的融资租赁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与实力雄厚的银行相比,融资租赁公司有什么优势?

一家融资租赁公司的负责人总结了三点:融资租赁不占用银行的授信额度;企业可以将固定资产转化成现金;还款方式更灵活。“一年期银行贷款,到时间就得一次性还清;如果是融资租赁,可以按三年、五年甚至八年分期付款。”

在发达国家,融资租赁公司很常见。在宁波,融资租赁公司虽然不是新生事物,但行业发展非常缓慢。

“不会太多。”宁波市金融办一位工作人员说,由于没有进行系统摸底,具体数字不好说。据他了解,海曙、鄞州、梅山岛,都已经至少各有一家融资租赁公司。

“《征求意见稿》出台后,行业发展会更快。”宁波市金融办工作人员说,发展融资租赁行业,宁波有基础。宁波民间资金多,但投资难;中小企业多,但融资难。“而目前想通过扩大信贷空间手段为中小企业融资,已经很难了。”今年4月末,宁波银行业各项存、贷比,已经达到100.2%,出现“存贷倒挂”。

位于鄞州的宁波国骅融资租赁公司,开业近3年了,至今已与超过50家企业有业务往来,涉及资金约3亿元。

国骅集团副总裁邵明辉说,希望扶持政策能来得更快更猛烈些。“租赁公司的钱,靠股东筹集和银行融资。但因为行业发展慢,不少银行甚至不熟悉融资租赁公司的模式。由于没有现成的模式,找银行融资,比传统企业麻烦得多。”

《征求意见稿》透露,为扶持融资租赁机构,宁波将出台相应政策。

“简单来说,就是用退税、免税等多种形式,给企业补贴。”宁波市鄞州茂森小额贷款公司风险管理部经理徐帮辉说,和小额贷款公司一样,具体到各区的补助,也会有不同。

上一篇:建筑公司年中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中医执业技能工作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