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20 19:35:57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范文第1篇

1学生结合注解,自行翻译课文,提高学生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上网查阅专题性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编剧本,自行导演的能力。

4帮助学生体味本文劝谏的语言艺术,分析人物性格及学会从日常生活小事中悟出一定的道理的能力。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准备课

一反复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句读,确定学习目标,围绕学习目标分解学习任务。

二任务分解,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兴趣爱好,组成学习小组。

(1)文学常识专项组

(2)课文翻译及重点字词解释组

(3)剧本改编和表演组

(4)人物形象及对劝谏艺术分析组

三学生上网及查阅图书,编写剧本和演练。

第二课时:展示学习成果,交流探究。

一文学常识专项组

该组学生向同学介绍《战国策》及邹忌和齐威王后,老师作适当的补充。

二课文翻译及重点字词解释组

该组学生合作以段为单位,一人读一人翻译。老师补充:

(1)对“讽”“谏”“刺”“谤”用比较分析。

(2)词类活用:“服”“私”“美”等作分析。

(3)对实词的注释:“孰”“私”“间”“期”“信”“进”“方”“窥”等。

(4)特殊句式:选择句“吾孰与徐公美”。省略句“与坐谈”。宾语前置句:“忌不自信”

三剧本改编和表演组

该组学生上台把第一课时排练的节目呈现给同学们,穿越了时空,把人物内心世界惟妙惟肖的表现出来。

四人物形象及对劝谏艺术分析组

(1)对剧本改编和表演组的节目作点评:如趣味性,灵活性,生动性,创新性等。老师要肯定学生的同时也作分析。

(2)对劝谏艺术分析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邹忌与妻﹑妄﹑客对话的中心内容是什么?②妻﹑妄﹑客是怎样回答的?③邹忌从比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④文章写邹忌与徐公比美及自省的目的何在?⑤这里运用什么样的说理手法?有什么好处?⑥标题是“邹忌讽齐王纳谏”重点是讽齐王,为什么还要写齐王纳谏后的结果?

五课外练笔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范文第2篇

一、教师的个人功底是第一位的。

我觉得,一位教师能否激活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升华学生的创造力,这才是衡量优师与庸师的关键点。每位选手在到省里讲课前,要讲的课早已上过千百遍,教案上的每一个细节,课堂上要讲的每一句话,教学过程中要做的各种活动,恐怕都设计到位,了然于心;但是有一种东西是无法设计的,无论有多么高明的指导者在幕后指点,无论背后有多少智囊团精心支着儿,上课的学生是无法给你设计的。参赛教师只有30分钟时间与学生预习,但30分钟就足够了,他们在课堂上与学生的配合让你觉得那是“世纪的约定”,课堂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多么意气风发啊!不是设计却胜似设计!

二、教学设计巧思维,为成功插上“给力”的翅膀。

大凡优质课竞赛,没有谁愿意平庸无奇,因为平庸就是拒绝成功。执教者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出新,而且还要巧设计,力争体现闪光的智慧。这次优质竞赛,好多课都让人眼前一亮,并给人很多启迪。比如钟市一中的陈老师,她是讲课老师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可她在上课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巧设计,让所有人都无法忘记。她讲授的是《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在“对话齐王”这个环节中,她的设计是“齐王报告会”。她让学生扮演齐王,设想齐王纳谏的前后心理,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被激活了,学生学习的激情被瞬间点燃。还有宜昌市金东方学校的景老师,她也是讲授《邹忌讽齐王纳谏》。有意思的是,这两位老师的课被大赛组委会安排在同一天下午,一前一后。我们都知道,“不怕价格高,就怕货比货”。当陈老师讲完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后,我不禁为景老师捏了一把汗。“上课!”一声响亮的号令,她从容讲来,原来她早已成竹在胸。“请大家拿出《词语源流词典》(感谢这位老师的敬业精神,她为了这次比赛,还从本校带过来四五十本厚厚的《词语源流词典》),查一查‘刺’‘谤’‘谏’‘讥’都是什么意思?能将标题改为‘邹忌刺齐王纳谏’‘邹忌谤齐王纳谏’‘邹忌谏齐王纳谏’‘邹忌讥齐王纳谏’吗?”景老师抓住文中的几个字,牵一发而动全身,理清了思路,巧妙新颖。在专家点评时,特级教师秦训钢特别欣赏她的课堂设计。

三、“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思想得到彰显。

19节课,让我们看到了教者体现这一思想的全部智慧。在很早以前,教育界就提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但真正落实这一思想的行动却不多。教师的“一言堂”之风依然猛烈,也就出现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升“矫枉过正”的举措:“老师上课不得超过15分钟。”也就是说,过去的课堂是封闭的,而开放的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开放的课堂很关键的一点便是让学生的心灵得以放飞。陶行知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在课学上,我们的老师放手让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去实词空间积累词汇,去翻译国度弄通句意,去美文海滩拣拾精美的贝壳。这样,学生精彩的发现会时时在课堂上闪现。这是学生之福,更是教育之幸!

短短几天,我却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作为语文教师,能品尝教学艺术的盛宴,能不幸福吗?只是吾笔拙劣,实难尽述19节精彩优质课的美点,怎一个“憾”字了得!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范文第3篇

语文 教案编写 心得

教案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编写的供教学用的具体方案。记得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套用这句话,我也要说:“教案无非是个工具。”

但据我所知,有些学校夸大了教案的作用,把教案作为衡量教师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准,甚至记入工作量进行考察。殊不知,语文知识包罗万象,课堂教学更是师生双边的互动过程,老师和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是极具个性色彩的人。所以,课堂教学没有既定的程序、轨迹,有的是个性化的行为,有的是随机产生的思维的撞击,有的是始料不及的“特色”表现,因此,教师在课前是不可能将授课的具体过程预测出来的,课前写好的教案有时在课堂上作用很小,甚至派不上用场。

那么,是不是教案就没有用呢?不是。教案,作为教师教学准备的结果与教学实施的依据,无疑还是要的。教师上课要有教案,这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们提倡的是编写适应自己、适应学生、适应课堂要求,能让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真正能在课堂教学中起到积极作用的好教案。

一、提要式教案

提要式教案就是不把教案备得太详尽,以免束缚老师的思维,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就是在备课时,将预设出来的主要步骤、问题以提纲的方式写出,从而成为老师上课的骨架,一目了然,而又条理清楚。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文章的整齐美

[引导]本文的整齐美,即一种奇特的三叠排比的结构样式。请同学们读一遍课文,注意从头到尾,先后出现了几个“三”?

[讨论明确]

1.邹忌有三问:问其妻,问其妾,问其客。

2.其妻、妾、客先后有三答。

3.邹忌解蔽,当晚有三思。

4.邹忌入朝见威王,有三比,然后得出推论——“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5.齐王纳谏,下令有三赏上赏,中赏,下赏。

6.纳谏之后,齐国有三变,“三变”之后,达到了内政修明、国家强盛的目的。

(二)文章的参差美

[引导]本文不仅是整齐美。请再读一遍课文,比较一下“三问”“三答”“三比”,在表述上有无区别。

[讨论明确](略)每一处问答,都体现了不同人物的身份、性格和内心世界,突出了文章的参差美。

(三)文章的哲理美

[引导]通过邹忌比美、设喻讽谏,使齐国走向强盛的故事,我们能够从中吸取哪些教益呢?请大家再读一遍课文,进行思考,试从领导者、被领导者和普通人这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讨论明确]

1.作为下级,既要勇于进谏,又要善于进谏。忠言不一定都要逆耳!

2.作为领导者,也应乐于纳谏。

3.作为普通人,也应有自知之明。

[点拨]《邹忌讽齐王纳谏》通篇都闪烁着哲理的光辉。如果我们所有的被领导者都能勇于并且善于进言,各级领导都能乐于纳谏,人人都有自知之明,则我们的国家幸甚,我们的民族幸甚。

二、提问式教案

如《威尼斯商人》这一课比较长,除了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外,可设置一些问题,帮助理解。

1.这场戏矛盾冲突的焦点是什么?开始主动权在哪一方,后来又转向哪一方?冲突转化点在哪里?

参考:这场戏矛盾冲突的焦点是是否割安东尼奥的“一磅肉”。戏剧开始时主动权在夏洛克一方,后来又转向安东尼奥一方。矛盾冲突的转化点是鲍西娅的出场。

2.鲍西娅是采用什么样的策略使夏洛克一步步走上绝路的?

参考:欲擒故纵。

3.文中塑造了夏洛克、安东尼奥、鲍西娅等人的形象,请概括他们三人的性格特征。

参考:夏洛克贪婪、阴险、冷酷、凶残;安东尼奥高尚正直、仗义疏财、忠于友情、信守诺言;鲍西娅聪慧、热情、勇敢。

4.一开始,威尼斯的最高行政长官——公爵答应夏洛克的要求了吗?夏洛克是怎样回答公爵的?

参考:(1)没有,而是规劝夏洛克不要这样残忍;(2)拒绝规劝(冲突升温)。

5.面对残忍的夏洛克,巴萨尼奥提出了什么要求?夏洛克答应了吗?

参考:(1)加倍偿还;(2)拒绝,并催要一磅肉(冲突紧张)。

6.葛莱西安诺对夏洛克还在请求吗?夏洛克是如何对待他的?

参考:(1)没有,而是严厉指责。(2)反唇相讥(冲突白热化)。

三、练习式教案

如《致橡树》:

1.查资料了解作者的生活年代和社会特点。

训练:你知道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致橡树》是一首什么样的诗?

2.阅读课文,初步把握诗歌内容。

训练:初读课文,把握其内容。

3.进一步阅读课文,找出诗歌的意象,理解各意象的象征意义。(重点)

训练:默读一遍课文,划出描写、抒情、议论的句子,看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

4.反复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诗句,背诵全文。

训练4:反复朗读诗文,看看文章哪些特点有利于快速背诵。

5.老师小结、补充

训练:就诗文的内容看,作者的哪些思想值得我们学习?

小结:这首诗,作者借用具有阴柔之美的木棉向具有阳刚之气的橡树倾诉心曲,表达诗人对新时代人格平等的爱情观的追求,同时也对旧的、传统的爱情婚姻观进行了否定和批判。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范文第4篇

上课时,我先让学生读,然后逐句翻译,我纠正;特殊句式学生找,我讲;到了讨论本文的思想内容时,学生分析,我总结。结果是:一个累得唇焦口燥呼不得,一个没精打采得合上渴睡的眼。课后,我取出教案想:知识点是落实了,可是为什么学生不爱听?是形式的问题,还是……?于是,拿来教材,再读几遍,又想:如果我是学生,这篇文章什么最吸引我?结果发现,首先是“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个故事本身,其次是其简洁生动的语言。至于字词,因有故事情节的辅助,并未构成多大的障碍。有了这些发现,我着手修改了教案,重新进行了教学设计。

上课前,我布置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归纳整理文中的文言现象,包括: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特殊句式。这项工作似乎比较死,但我以为这是打基础,学生自己整理,印象深刻,虽“死”却“实”。课堂上,因有了前车之鉴,我决定让学生动起来:来一次小小的比赛,看哪组同学自拟的阅读检测题又快又好。学生是最好动不过的了,一听说要比赛,别提有多起劲,只两三分钟功夫,就有同学上黑板出好了题,其他组也不甘示弱。比赛很快结束了,我依据黑板上的题目进行讲评,间或插入一些问题,此时学生们尚处于兴奋状态,反应特别敏捷,对于我的提问也能随声应和,师生配合相当默契。

设计这一比赛,一是为了使课堂“活”起来;二是为了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三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好腾出更多的时间细细体味文章的妙处。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反思(二)

提到《邹忌讽齐王纳谏》,许多教者和一般读者往往会把目光锁定在其中的谈话艺术上,津津乐道。如果把这篇文章比作一湾迷人的沿岸风景,一段奇妙的曲径回廊,一串晶莹的珍珠项链,那么,其中的谈话艺术的描写不过是沿途的一株奇葩、回廊上的一扇花窗、项链上的一粒珍珠而已。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穿过语言材料构筑的屏障,走进文本,去探寻文章更引人入胜的地方。

以往文言文教学中的思维定势,每堂课基本按字音——词义——句意——段落分层——文章思想内容——写作方法的套路带着学生一路小跑,下课时间到了,好,任务完成。至于学生在被老师固定的思路牵了40分钟后,所得几何,那就不得而知了。在上《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一课时,我主动转变思路,边被动为主动。把更的话语权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学,自己说。

一、我引用有关齐威王的“一鸣惊人”的成语故事。然后让他们边划出生字词边找出文章中出现的成语。让他们讲述发现的成语,并以故事贯穿全文,打破以往教学中简单的层次划分,结构分析。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使文章更流畅,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动性。

二、在学生把课文梗概弄清楚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课后练用“比较辨析”的办法编写练习题。一部分学生负责练习题的编写,一部分学生负责解答。然后让学生进行练习分类,如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近义词等。通过这一环节改变了以往教学中的直接翻译法,或老师讲学生写的弊端,并很好的解决了文言实词与虚词的总结与汇总。

三、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的分析。在疏通好文意的基础上,让学生说出人物描写的方法并按要求把这些动作、心理、语言等描写的字词句都找出来。通过这些描写让学生来说出这些描写的作用是什么,从而得出邹忌、齐王人物的性格特征。

通过这堂课让我更深刻的理解要上好一篇文言课,对教师的基本功要求比较严格,如果没有吃透文章,理解其中的深意,就难以讲解透各知识点,更无法驾驭教材,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因此要提升个人素质,提高驾驭文本的能力。

总之,我们固然要形成我们的教学特色,却也不能拘泥于此,一成不变。不妨多做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我们的引导下而不是死拉硬拽下学习古文,是一种风行水上,水到渠成的境界。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反思(三)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为此,对这篇课文的教学我注重学生学法和能力的培养。

具体做法是:

第一课时 , 主要课堂活动是:

1、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借助工具书、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力求通顺地翻译课文,以此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2、让学生质疑,并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相互解疑,以此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合作精神。

3、在疏通文意的过程中落实特殊文言现象,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既便于记忆,又利于运用,以加强文言知识,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二课时,主要课堂活动是:

1、要求学生上台表演。全班按小组结合,分成两个小集体,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联系现实生活,把本文改编成小剧本。以此体现专业特点,展示职专学生风采,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2、结合具体语境,组织多种形式的讨论、交流、辩论。命题分别是:向上级请假怎样表达最合适?关羽大意失荆州,失误在哪?将来求职场上你打算怎样推销自己?通过拓展练习,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此突现课文的语言技巧。

3、进一步探讨邹忌进谏获得成功的原因,明确本文的现实意义,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由于同学们的高度重视和充分预习,加上课堂教学方式多样且贴近学生生活,整堂课进行得很顺利。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口语训练;必要;可行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9—044—02

题目是关于一个流传的故事:有兄弟二人不睦,共同与人造屋,兄负责布瓦,弟负责递瓦。布瓦是背着身子向后进行的,眼看两间房的瓦就要布完了,兄还未意识到自己已处险境。弟要提醒一下吧,又不愿开口,不提醒吧,兄即有性命之忧,于是自语道“两间没有三间长,两间没有三间长”,如此数遍。而兄一心工作,未理会弟之用意,扑通一声摔下房去。

故事是悲剧性的,但弟弟于愚顽冷酷中透出的血色幽默,却不免令人忍俊不禁。故事的真实与否,我们不必追究,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幽默的效果:弟弟既保持了自己难开尊口的虚面子,又做了善意的提醒,人鬼无怨,可谓八面玲珑。当然,这是一个反面的例子,不是值得倡导的东西,我们只就语言的艺术性而言而已。

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口语是使用最为频繁的交际工具,每人每时每刻几乎都离不开口语的交流与沟通。虽说日常口语表达,达意而已,并不一定字斟句酌,甚至语意颠倒,条理混乱,听者也能领会一二,但在关键事件或紧要关头(此种境况并不少见),巧妙而艺术地表达,往往会收到出奇的效果,因而就显得极为重要。

教材中有专门的口语训练项目,但都属于专题,从量上来说,就不够充分。而日常教学内容又多表现为:识记字词、归纳段落、理解文意、领悟主旨;练习与能力训练,也往往是针对性地校对字音字形、辨析词语含义、判断句子正误、理解文章大意;即便是课堂师生问答,也往往只就答案的正确与否做一番评判,至于表达方式,则常常予以忽略。所以,学生的日常口语训练是少之又少的。因此说,加强与完善口语表达艺术的训练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紧迫的工作。

以上是关于口语艺术化训练的必要性,至于可行性,我想,也是没有问题的。

1 训练材料的解决

改革教材显然是不现实的,教材之外的资料又浩如烟海,选择起来,费力耗时,工作强度会相应增加。现有教材中就蕴藏着零散的资源,只要教师留意挖掘就可以了。比如,《林黛玉进贾府》、《邹忌讽齐王纳谏》、《烛之武退秦师》等一些课文中,对话内容分量重,值得挖掘的地方就特别多。

2 训练的方法

可以是专题的,也可以是附带的。

先说附带的。比如讲授《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在通过熙凤的语言分析其性格的时候,可以转而分析其语言效果问题:老太太为什么听了她的话就高兴?林黛玉听了她的话会产生何种想法?在别人屏气希声的时候,她的大放厥词为什么总会大放异彩?她的说话与别人有何差别,于我们有无可取之处?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你对她的印象如何,你希望像她那样吗?等等这些问题的设置,一定会使学生的兴趣与思考转到表达艺术上面来。这种在讲课的同时,附带地训练口语表达艺术的方法,简便易行,效果也好。

再说专题的。还是从现有教材中挖掘信息,可以做成个性教案,用一个课时来进行。

此举一例。我在讲《邹忌讽齐王纳谏》时,曾就邹忌的讽谏艺术做过一个专题教案,教案题目是《邹忌的语言包装艺术》,教学目标是“学习与领会软语劝人”。在教学过程中,基于学生已熟知课文内容,我先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齐威王为什么能从容纳谏,也即邹忌的讽谏艺术到底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踊跃回答,最后总结出邹忌的语言包装艺术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没有直接指责国王的过失,维护了国王的尊严。

(2)由小及大,推己及人,真切可信。

(3)把国王当作受害者,以惊其心,动其思。

(4)了解国王是个肯纳谏的人。

进而归纳语言包装的基本原则:

一是讲究进言方式(做到忠言顺耳);二是了解进言对象(不能对牛弹琴)。然后进行模拟练习。我设计了如下习题:

假设你是某公司销售部部长,因总经理的决策失误,公司将面临重大损失,而只有你一个人看到了这一点。公司的兴衰和你个人的利益密切相关,所以你准备向总经理提出建议,但又担心会因此而引起总经理的误解,影响自己在公司的发展。你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向总经理进言?请按三种情况分别给以回答:第一,总经理是一个有事业心且心胸宽广的人;第二,总经理是一个有事业心且自尊极强的人;第三,总经理是一个不思进取而又刚愎自用的人。

习题一出,学生顿时活跃起来,积极思考,争相回答。有的说,进经理室先谈点别的,视总经理的情绪状况再说;有的说,先将一个笑话,调剂一下总经理的心境。甚至连行为艺术也展现了出来:女生说先给总经理倒一杯茶,男生说先敬一支烟。竟是精彩纷呈,超乎预期。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范文第6篇

去年的这个时候有幸参加了区里的同课异构交流会,上的是牛汉先生的《华南虎》。

《华南虎》这首经典诗歌,已经有多位前辈精彩演绎。备课过程中,考虑到依循诗歌教学的理念和挖掘诗歌内涵,推陈出新是本次备课的重点。下面是本课教案其中的两个环节:

师: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读一节写老虎的诗。

幻灯片1出示:老虎!老虎!黑夜的森林中

燃烧着的煌煌火光,

是怎样的神手或天眼

造就了你这样的威武堂堂?

――【英国】威廉・布莱克

学生齐读后,提问:从这节诗中,你读到了一只怎样的老虎?

请两到三个学生发言。

师:我们再来读一读下面几节诗歌。

幻灯片2出示:我挤在叽叽喳喳的人群中

隔着两道铁栅栏

向笼里的老虎

张望了许久许久,

但一直没有瞧见

老虎斑斓的面孔

和火焰似的眼睛。

流程:1.师读

2.提问:你读到了一只怎样的老虎?

3.请一到两个学生来说一说。

师:这难道仅仅是一只被囚禁、失去自由的老虎吗?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几句。

幻灯片3:有人用石块砸它

有人向它厉声呵斥

有人还苦苦劝诱

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老虎?

……

幻灯片4出示:你的健壮的腿

直挺挺地向四方伸开,

我看见你的每个趾爪

全都是破碎的,

凝结着浓浓的鲜血!

你的趾爪

是被人捆绑着

活活地铰掉的吗?

……

师小结:这就是牛汉笔下的华南虎,一只被囚禁、被侮辱、被摧残的华南虎。

出示课题:华南虎。

以上两个环节是《华南虎》一课教学的导入和关于老虎的遭遇这两个环节。本次教学设计的开始部分,是对课后研讨与练习中的配套资料英国诗人威廉・布兰克的《老虎》这一首诗与对牛汉《华南虎》思想感情的体会这一问题设置,当初的设计意图是:

1.通过阅读英国诗人的一节诗,感受老虎威武堂堂、有着自由行走灵魂的王者形象,引出牛汉的《华南虎》中表现老虎被囚禁、被侮辱、被摧残的形象的诗句;2.通过赏析《华南虎》中的相关诗句,让学生能自然地联系到布兰克《老虎》一诗中的形象,通过对比,激发学生对牛汉笔下华南虎的同情之心,为进一步感受华南虎的不屈形象做铺垫。

这个教学设计,导入环节是反复思量,并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设计而成的。从课堂效果来看,也达到了预期所设定的目标。

二、细细别来,如数家珍

细细翻阅人教版教科书,在七年级上册书中,《秋天的怀念》一课第三大题,编者选取了史铁生先生《我与地坛》中的一段文字;《羚羊木雕》中有意大利薄伽丘的关于友谊的一段名言;《我的早年生活》后是“二战”期间丘吉尔的演说《我们将战斗到底》节选;《论语十二章》研讨与练习后,选取的是程子(程颐)读《论语》的三句感言;《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这篇童话中又有金波的《蓝萤火》一诗。

而细数六册课本,此类相关配套阅读材料共计36处之多。这36处中,作为研讨与练习出现的有19处,而其余17处是以课后纯阅读材料的形式出现。

作为以研讨与练习形式出现的课外阅读材料,有以下几种:(1)比较文字的写法与课文的不同点。(2)拓宽语文学习与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进一步体会课文的思想情感。(3)通过引入课外阅读资料,让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形象。这些课外阅读材料,就如一座座宝藏。如果我们能够有效地利用它们,那么对于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入理解文本,把握人物形象,理解主题,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是大有帮助的。

三、花开有壤,插柳成荫

1.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先生所作的一篇文辞优美的山水游记。在研讨与练习第三题,编者引入了宋代文学家黄庭坚改写《醉翁亭记》而成的一首词,名为“瑞鹤仙”。要求学生在诵读词的基础上,谈一谈喜欢《醉翁亭记》还是这首词,并写一段文字,简要说出自己的想法。编者设计此题的目的也在《教师教学用书》上进行了阐述:“通过比较,对散文与词的不同风格特点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并形成一点理性的认识。”这是从理性层面上,让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样式有一点认识。从本文的教学目标出发,让学生通过比较,对散文与词的不同风格形成一点理性的认识倒在其次。随着学生阅读量的进一步增大,阅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思想意识中自然而然会对古代散文和词的区别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于是,在备课过程中,我可以做这样的处理:

首先由黄庭坚引入《瑞鹤仙》这首词,在学生齐读的基础上,问:你们知道这首词的创作灵感来自哪里吗?在学生阐述的基础上,提示黄庭坚创作这首词的原因是出于对《醉翁亭记》的酷爱。引导学生读《醉翁亭记》,并找寻散文中的语句在词中的印证,让学生逐步感受散文充满韵律美的语言和所叙乐事,所描美景,所抒的情怀。

黄庭坚的《瑞鹤仙》这首词,浓缩了欧阳修《醉翁亭记》的主要内容,基本用原句连缀而成。以这首词为导入,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醉翁亭记》的兴趣。通过让学生寻找词与散文的相同处,学生除了体会到《醉翁亭记》散文的精髓,自然对散文与词的区别也消化在了教学流程中,对此有了一个较感性的概念。

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雷电颂》节选自《屈原》第五幕第二场里。此时屈原被囚于东皇太一庙,节选部分是屈原歌颂风雷电、怒斥神祗的内心独白,可以说是一篇悲壮、慷慨、激昂的抒情独白。在教材中,读一读写一写后的附录是关于话剧《屈原》的介绍。这一附录中,对《屈原》的五幕剧情,做了高度的概括,有助于学生较全面的了解本幕出现前和出现后的连贯剧情。其次这一附录也介绍了《屈原》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对屈原这一人物形象塑造的见解。这一附录没有以研讨与练习的形式出现,但对学生读懂《雷电颂》,读懂屈原,读懂作者创作屈原这一人物形象的目的,还是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3.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选自《战国策・齐策一》,课文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课后的研讨与练习第三题,编者选取了《战国策・卷八・齐一》中的邹忌和田忌之间的一则小故事,并请学生试用课文中的话给本文另拟一个标题,或发挥想象力,以邹忌或齐王为第一人称改写这个故事。编者这一设置旨在让学生在改写的过程中发挥想象力。

但是,我个人觉得这个课外阅读材料还是有教学点可抓:(1)这

篇课外阅读材料中,“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一句中,理解“为”“说”的用法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文言词语的一个积累过程。(2)《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也可以给学生这样的启示――劝说方式的重要性,也就是语言的魅力。同样,课外阅读材料这篇文言文,恰恰也告诉我们战功可以抹杀、事实可以歪曲、好事顷刻变成了坏事。语言的危险性又一次暴露出来。从这个教学目的出发,这篇课外的阅读材料又可以成为反面例子,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3)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学生除了必要的文言知识积累外,感悟的培养也是重要的一点。对于文中邹忌的形象,我想也是学生应该把握的。

总之,花开应有壤,插柳亦成荫。作为教学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老师,会用、善用、巧用教材所提供的课外阅读材料,将有效地架起学生与语文素养之间的桥梁。

参考文献: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教学设计;语文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09-0045-0

老师在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时,往往注意课堂环节的组织而忘记了自己教学的初衷是什么,注意了学生在课堂的积极主动而忘记了目的是什么,注意了热闹的氛围却忽略了究竟交给学生多少东西。可是,我们怕“邯郸学步”就不去合作讨论了吗,我们不“买椟还珠”就不去关注珍珠璀璨的一面了吗,我们怕“画蛇添足”就不去拓展了吗?我们该怎么走出这个误区,使我们教学的小舟在“山重水复”时拐进“柳暗花明”的“又一村”。

一、抓住重心一步到位

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做到“中”“准”“稳”,即扣住中心,拿捏好准头,稳而平的引导学生。

就《药》一文,课前让学生多渠道搜集辛亥革命的历史资料,并要求熟悉文面。课堂教学时,我先检测学生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在叫学生复述文章讲述的内容,然后让学生结合历史背景谈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我并未按常规分课时,去搞“分场景理段意析文意讲技法”这种程式化的教学。我只从文末“上坟”这一场景入手设计了两个大问题:

(一)夏瑜的母亲夏四奶奶在上坟时有怎样的表现?俗话说“知儿莫如母”,对于儿子是革命者,母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二)同样来给儿子上坟的华大妈的表现为什么与前者有很大不同?华小栓吃了“管用”的“灵药”(人血馒头)还是命丧黄泉,这又隐含了什么?

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致,都认真的思考,积极的发言,于是,小说结构的双重悲剧就将群众因受封建思想毒害而未能觉醒,以及资产阶级革命脱离群众的主题凸现出来了,唤起民众的重要性自然就点出来了。再结合整篇文章梳理一下,文章的主旨、特色等就显得一目了然了。

二、精心设题巧妙引导

《祝福》一文通过对祥林嫂悲惨的一生描述,强烈地控诉政权、族权、神权和夫权所代表的全部封建宗法思想和制度的罪恶。反映了旧社会的农民特别是劳动妇女受剥削和压迫的真实面貌,同时也描绘了封建制度钳制和扼杀人民群众精神力量的情景。这些内容和思想要学生了解,在一篇文章中怎样去实践这可是需要引导者花一些心思的。我们知道,“离开文本去过度发挥,语文课就会打水漂”。关键还在于问题的精心设计。

《祝福》一文,在学生熟悉了课本所写的内容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搞清楚文中的主人公,主人公有怎样的命运,然后,我又转而让他们找出文中写及钱的内容。此时,我在黑板上写了如下的公式:

1 元=1000文

在学生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时候,我的问题也出来了:

“祥林嫂不是不勤劳认真吧,她的工钱是多少?”学生发现之后非常震惊:原来祥林嫂一年的工钱还不够“我”在酒楼上吃一碟“便宜”的鱼翅。

“她是怎么花这些钱的?”啊?就这么点钱,也到不了她手中?

“她的悲惨命运是谁导致的,谁又是元凶?”

几个问题环环相扣,步步为营,连续跟进,像剥蒜一样文章的主题思想就渐渐突显出来了,何须用几大节课去一一讲解分析。

三、分清侧重巧妙拓展

教师备课时一般会参考“优秀教案”“教师用书”之类的辅教材料,这些资料除了帮我们设计了课时,交代了课时内容,传授了教学方法,同时还不忘附上可供参考的设计精致的板书。这为老师帮了大忙,可就像屋里挂个空鸟笼人一定要问个究竟一样,人的思维也容易被程式的东西禁锢而少了创新,更有甚者,教师连文本知识的侧重点都不去管了。

听过一位老师上《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的第二课时,从导入知道,第一课时介绍了背景,领学生熟读了文章。接下来这一课老师一直在分析结构,等下课铃响起时,邹忌讽谏齐王问答的全过程也结束了,黑板上留下了框架结构得很工整的板书,同时老师又说下节课再分析此文的艺术手法。

像《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一“讽”而三喻,一“谏”而三获,这样巧妙地讽谏手法的确是本文的一大亮点,那么我们不妨先引导学生品味古文字的醇香韵味,然后,教师将这一亮点作为一个兴奋点,组织一堂课专门的评论、练笔,激发学生去思考、质疑、分析、评论:可能是文章独具匠心语言和句式的安排,可能是机智巧妙的讽谏手法,可能是邹忌知人之美,知己之不足的风尚,可能是邹忌作为一个臣子认真、自知、善思、忠诚的品质,可能是威王虚心纳谏的英明和伟大,可能是作者理想化了的人物和君臣关系……这样,既可使学生的阅读审美能力提升,大大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又可让学生的个性思维凸现,让学生的理性思辨彰显,让学生的价值观念突显,让学生的精神境界明显。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范文第8篇

学生敢不敢深度质疑――现在的语文教学中,很多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很少提出问题,似乎习惯了用耳朵听,却忘记了用嘴巴问。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种障碍:一是怕提出的疑问不得要领,会受老师责怪,同学耻笑,连这样的问题都不懂?二是教者常常按照事先预设好的教案教学,几乎把学生可能产生的问题全部从教师的角度提出来了,面面俱到,使学生无疑可质。长期以往,学生脑海中的“?”已经被拉直,在“只需答”的惯性环境中学习,怎么能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其深度思考深度学习的能力呢?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搭建质疑探究的台阶,这是大家已有的共识。

观摩某市教学赛课,苏教版九上《绿》一课的教学,学生尝试用“疑问批注”的方式提出问题,有一个男生对“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提出质疑:“为什么作者的心中没有瀑布了呢?”这个问题似乎问得毫无道理,孩子们不禁哄然大笑,这个提问孩子的脸瞬时红了。教者并没有刻意批评,而是提醒大家说:“某某已经给大家发出一个球了,你们要接住啊!”同学们立即觉得这是一场“篮球赛”,是要赶紧接住提问的这个“球”,于是纷纷举手作答。说出自己的想法是最重要的了。一句简单的话语,瞬间便可化解尴尬,沟通情感,调节气氛,拉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所谓“质疑”并非是要提出的问题艰涩难以理解,也不是将师生引入泥潭,不知所云。“深度”是一种自由、开放的 “氛围卷入”,是课堂教学中最富生命活力的状态,让学生敢于在敞亮的心理环境中自由地提问,并充分地反应并商讨。

二、 精心组织,创设矛盾,使学生善于深度质疑

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矛盾,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利用学生“好奇”心理,培养学生质疑的主动性。这种好奇心理往往能促进学生细心观察,主动去进行探索活动。如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时,笔者就挑战学生,“谁能将这个题目分成两句话?”大伙一听乐了,这有什么难的。他们纷纷要回答:“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我说对啊,一下子就把本文的重要事件给梳理出来了,真厉害啊!他们不满意我弄这么简单的题目“糊弄”他们,继续索要难题。我于是继续号令,围绕这两个中心事件提问。

于是,课堂成为他们的了。围绕这两个小分句,孩子们提出了若干个问题:邹忌是个怎样的人?邹忌为什么要向齐王讽谏?邹忌是怎样向齐王讽谏的?邹忌讽谏的结果如何?齐王是个怎样的人?齐王有没有接受劝谏?齐王接受劝谏后都做了些什么?齐王接受劝谏后国家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变化?如果邹忌不是向齐王委婉劝谏会如何?如果齐王不能接受劝谏会怎样?这一串串的问题就像一个长藤上的串串小葫芦瓜,沿着题目这条主线,齐攒攒全冒出来了。这冒出来的可都是学生的思维触角啊,它们丰茂地生长着。提出问题后,他们更是迫不及待地期望找出答案了,由质疑向寻根追底进发。正如“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的曲径通幽之感。

就这样,我们要本着让学生“跳起来摘果子”的原则,尽量靠近学生的思维路线,结合教材特点,在关键处恰到好处地制造悬念,留出一定的思维空间,任学生自由想象,进而产生疑问。

三、 适当留白,点拨思考,使学生乐于深度质疑

平时的教学设计过程中,重视给每个教学环节留适当空白,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的空间,凡是学生能探索得出的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以便学生乐于提问。

钱梦龙老师在教学《故乡》一文中讨论中年闰土和少年闰土的形象有怎样的变化,当说到少年闰土时,有一个孩子的关注点不在闰土的外貌行为上,而是对那“跳鱼儿”产生了兴趣。他百思不得其解地问老师:“这是什么鱼啊,怎么会有两只脚呢?”钱老师一听懵了,这什么问题啊。可是钱老师并没有像寿镜吾老先生一样,对少年周树人的问题呵斥一番然后打发。他把问题传给大家,问孩子们,你们知道这跳鱼儿怎么有两条腿呢?孩子们都不知道,钱老师说:“我也不知道,大家都不知道,但是有一个人知道。谁呢,那就是闰土啊。”然后大家便都恍然大悟了,因为闰土啊,他是自由的活泼的天真的,而且是什么都懂的少年。这样巧妙的点拨,适当的留白,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也才有了那样神奇的质疑,美妙的讨论。

笔者教学《都市精灵》时出示了两句:“在喧闹繁忙的三环路旁边,居然有野生的小松鼠,简直是奇迹”与“在它最繁华的渔人码头旁,居然卧着上百头野生的大海狮”,这其中有相同的两个“居然”,有孩子轻轻问:相同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目光是很敏锐的,思维也是一触即发的,这个问题也许正是他的疑问,同时也更是激起大家思索的极好的抓手。学生们围绕着这两个“居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与思辨,第一个“居然”是作者感觉到的遗憾,因为环境的恶劣,能有小松鼠就不错了,因此才说“居然”。而后一个“居然”是作者的感动。同时也对作者的心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见疑求异,要敢于疑课本之说,疑教师之解,疑权威之言,在提问中探幽索微,正如“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在此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力,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范文第9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教材文本深入解读

先进的教学手段、层出不穷的教学模式、个性化的情感体验、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新课程改革使初中语文学科教学焕发出无穷的魅力。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越来越注重教学资源的选择和教学手段的运用,都在绞尽脑汁地为课堂增添出人意料的活力。确实,课堂丰富热闹了,但几年来新课改的经验一直在提醒我们,华美的外表与课程的本质如何实现统一?语文教学的根在哪儿?本在哪儿?

毋庸置疑,我们的根是新课程标准,但本呢?我认为,教材就是教学的最好例子。教材是践行课程标准的载体,教材渗透的思想就是一线教师必须遵从的本。所以,教师若想真正抓住教学的本质,就必须从教材的文本出发,加强教材文本的解读,深刻领会教材的本质内涵。只有立足于教材的本质,才能真正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下面着重阐述如何深入解读文本,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

一、解读课题,理解文本的核心

标题是文本的眼睛,是教材内容的核心价值所在。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既是对教材文本内容高度的概括、凝练的归纳,又蕴涵丰富的思想性与逻辑性。抓住文本标题进行研读,有利于把握教学的切入点,掌握教材的整体结构和核心思想,有利于教师把握住重点,理清思路,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案例1:语文版八年级上册《邹忌讽齐王纳谏》

从标题上看,我们首先要抓住“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讽”和“纳谏”两个词,在解读时,应扣紧“邹忌是如何讽谏齐王?”“齐王纳谏后采取哪些做法?”“成效如何?”等问题。在本文中,只要我们把标题分析透了,就抓住了教材文本的核心,抓住了核心就为我们进行高效教学提供了强大的保证。

二、熟读内容,把握文本的框架

教材内容是标题的具体展开,是对标题内容的丰满和活化。教材解读,必须做到对文本内容的熟读,读一次、两次、三次……不断反复,一直读到真正理解为止。语文学科一直都强调泛读和精读,泛读可以把握教材的结构和框架,精读可以发现知识的相互关系,其主旨是强调要多读。只有多次地读,读熟了,才能对文本内容心中有数,才能发现文本知识的内在关联,才能跳出文本表面,站在一定的高度,准确地把握文本结构。只有准确地把握了文本的框架,才能做到课堂教学结构清晰,节奏明快,环节紧扣,有序高效。

三、自我真读,探寻文本真意

在语文教学备课中,教师们往往以现成的教参、教案、教学资源库里“公认”的观点作为文本的理解依据,“看似处处精细却扼杀自己的心得”,忽略了自我真读,从而窄化文本、歪解文本。李安全在《名作欣赏》一文中提出:所谓“裸眼读书”,就是不要受到参考资料的束缚,不要把前人的定论作为自己的心得,不要盲从专家和权威的高见;不抱成见,不戴有色眼镜,不因自己的好恶而曲解作品;要求读者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去感受。[1]

案例2:语文版九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

教参对于课文《与朱元思书》最后一句“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的理解:一是起了反复渲染的作用,既照应前面对寒树的描写,又给山水增加奇色异彩;二是使结构更加严谨完美,绾接文章开头四句,总揽经纬,悠然而止。这句话写的树枝交映之景,反复渲染为何不接在对“寒树”的描写后?文章开篇是总说山水,这句单写“横柯”如何绾接?文章的经纬是怎样的?为什么这句能起总揽作用?所以教参的说法甚是牵强,让人颇为费解。《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判体验的重要途径。”[2]有位学生在探究性小论文《多乎哉?不多也!――诗文(与朱元思书)尾句探析》中提道:“鸢飞戾天者……窥欲忘反”,从内容上来看,这句话已起到卒章显志的作用,文章到此似乎应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尾句似既无画龙点睛之妙,又无深化主旨之用意,好像一件漂亮的衣服上打了一块补丁,作者为何要添加这句话呢?若是纯粹写景,又何不接在“猿则百叫无绝”之后呢?是疏忽放错了位置,还是别有一番用意呢?通过对课文仔细、反复地品读后,她首先从方位角度然后从环境方面进行细致阐述,从而得出:从方位角度上给文章建起了一个完美的山林终点站,在环境方面添上了最浪漫的一笔。最后从创作背景和相关作品挖掘隐喻:吴均生活在政治黑暗的南北朝时期,他一生仕途很不得志,加之受佛教、道教思想的影响,萌生了隐居的志趣,作者将混乱的官场比喻成这山间密林,高大的树犹如黑暗的高官,只手遮天,使光明得不到重现,极有可能是作者对浑浊官场的批判与讽刺,……孩子的看法虽然谈不上真知灼见,但可圈可点。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读者的创造性而历久弥新,不被任何既有的结论判语先行遮蔽了自己的解读,立足文本,将思维的触角伸到隐含在文本中的疑点上,激活文本中蛰伏的对话因子,直接与作者、文本进行精神对话,让自己在一种敞开的状态,一种活生生的对文本的敏感状态,边读边悟,让身心完全投入到文本中,探寻文本的真意。

“推进有效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是一个大范畴。它包括课前的有效解读与设计、课堂的有效实施和学业的有效评价等,这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中,课堂的有效实施无疑是关键,学业的有效评价是推力,但课前的有效解读与设计(即教材文本解读)却是当之无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深入解读教材文本,深刻领会教材的内容与意图,才能为课堂的有效实施提供可能,才能为有效教学提供保障。可见,加强教材文本解读是实现有效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一线教师必修的一项基本功。

参考文献:

[1]李安全.文本细读与经典阐释.名作欣赏,2008,(5).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范文第10篇

1.宣布训练重点①理清全文的层次,重点了解古今语汇的演变;②用本文阐述的道理解释古汉语中的一些语言现象。

2.整体感知布置学生速读全文,概括文章三部分的主要内容,即完成练习一。

教学任务基本完成时,教师可作如下小结:课文第一部分以《邹忌讽齐正纳谏》为例,从总体上展示语言演变的概貌,说明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变化着的。第二部分以语汇变化为重点,阐述语汇变化的种种不同,说明语汇变化最快、最显著的特点。第三部分用举例的形式简要说明了语法和语音的变化。

3.点击“重点”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第二部分,尽量用“原文”回答练。教师在讲析“答案”(参见《教师教学用书》时,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分类、比较、举例、引用等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增强感性认识。

4.心领神会在梳理课文内容特别是研究课文第二部分的基础上,经过讨论,要让学生自我感悟,达成以下共识:①古今语汇变化较大,阅读古文既不能以今律古,也不能以古非今。②社会上出现的已经约定俗成的新的语汇和新的表达方法,要认真掌握和使用。③语言的演变具有阶段性、规律性,因而有些词义、有些说法、有些句式要区别对待。④学习语言是一辈子的事,要下真功夫才能学好。

5.迁移训练围绕练习三,先由教师提供一些实例给学生分析;再分小组编辑手抄报,手抄报的内容要求从不同角度展示语言在演变这一现象。

示例(注意加横线的词语):

①语音——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cui,今读shuai)。(贺知章《回乡偶书》)

②语汇——小大之狱(诉讼案件;今多指监狱、官司或罪案),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③语法——不吾知(即“不知吾”,宾语前置;今很少有这种用法)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屈原《离骚》)

④现代汉语中保存古代汉语的意义和用法:a.疑惑是载着黄昏,沿途散下它阴暗的影子,遂(于是;今很少单用)又自近至远地消失了。(何其芳《黄昏》)b.有一时,就是民国二三年时候,北京的几个国家银行的钞票,信用日(名词直接作状语,一天一天的意思;现代汉语里名词不直接作状语)见其好了,真所谓蒸蒸日上。(鲁迅《灯下漫笔》)

⑤社会上出现的新词语——作秀(意思是炫耀,做作,故弄玄虚,含着诙谐调侃的味道,带有轻微讽刺的倾向)、酷(形容一切有个性、有特点、与众不同的事和物)。

教案点评

《语言的演咬》尽管属于节选,但它的篇幅较长,涉及的知识点也多,适宜长文短教。即根据本单元的教学总要求确定该文的训练重点,力争在两课时内攻其“重点”,不及其余。

(设计B)

教法展示

1.用导语激发学习兴趣导语:常听说,高考卷中出现的似曾相识的作文,被评卷教师说成是由考生“克隆”出来的;生活中相类似的事物,也往往被人们戏称为是如何如何“克隆”的。由此可见,“克隆”这个新词已不单指无性繁殖了,它的使用范围在扩大,它的涵义在发生变化。对于这种现象,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如是说:“世界上万事万物却永远在那儿运动、变化、发展,语言也是这样。”

2.由《邹忌讽齐王纳谏》引文切入要求学生齐读或背诵引文之后,阅读分析文字,并作标记、思考、归纳,总体上了解语言演变的概貌。

3.引导学生完成统所设计的结构提纲可以逐段朗读,逐空填写,适当补充和解释古汉语中的类似的语言现象。

4.阅读课文第三部分,大致了解语法和语音的变化情况。

5.比较阅读用一节课的时间要求学生将《语言的演变》和《语言与文学》作一比较,列出发言提纲,谈谈两文的异同。通过比较阅读,希望一石三鸟:加深对两文的理解,培养鉴赏能力,训练口头表达。如果课业负担不重,可以让学生课外将“发言提纲”整理成文。

教案点评

《语言与文学》和《语言的演变》,共同的话题是“语言学”,且都是从语言的三个要素——语音、语(词)汇和语法——切入的。有所不同的是,前者侧重论证“语言与文学”的关系,后者着重阐述“语言的演变”。基于此,教学时既要注意两者的共性,又要突出它们的不同,通过比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设计C)

教法展示

1.一读课文,弄清“大小分类”,完成练。朗读时要求全面仔细,逐字逐句。

小结:课文第一部分从总体上举例说明古今语言是不断变化的,并分“三种情形”进行说明。第二、三部分把语言的演变分为三大类:语汇、语法和语音。大类之中分小类,如将语汇的消长分为旧词消失、新词出现、外来词渗透等,将古今词义的变化分为词义缩小、扩大、转移、弱化等,将事物名称的改变分为词语替换和忌讳引起词语的变化等。

2.二读课文,了解三种举例类型。重点朗读课文一、三部分,以默读为主。

小结:课文中出现了三种举例类型:一是假设举例,如第一部分假设孔子与颜回、子路谈话,朱熹闯进去完全听不懂说什么。二是典型举例,如为说明古今汉语差别大而举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一例。三是列举举例,如用形声法说明汉字无论声母、韵母、声调都已有很大变化时,就列举了“江、潘、泣、提、通、路、庞、移、谅、悔”等例字。

3.三读课文,领悟比较和引用说明方法的妙处。为节省时间,可单以第二部分为例进行朗读,渐渐领悟。

小结:没有古与今的比较,就无法说明语言在不断变化;不引用文献资料,就只好空对空地发一番议论而已。课文很好地运用了这两种方法,大大增强了说服力。

4.课外完成练习三,方法参见设计A。

(王国彬《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2)

教案点评

上一篇: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范文 下一篇:交通安全教育教案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