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老师个人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2 03:38:08

幼儿园老师个人论文

幼儿园老师个人论文范文第1篇

一、做好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培养。

为了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合作、参与、探索意识,培养幼儿行为规范、自理生活能力、自我保护、生活卫生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幼儿在晨间锻炼、进餐、教学、睡眠、离园等一日各项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幼儿进餐时,教师要精力集中,注意观察,精心照顾幼儿,轻声地、和蔼地指导和帮助幼儿掌握进餐的技能,培养文明行为习惯和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根据幼儿的进餐情况向伙食委员会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提醒幼儿多喝开水,学会节约用水,让幼儿学会使用、收放自己的物品。

2.指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洗脸。饭前、便后要将小手洗干净,不吃不干净的东西。

3.鼓励幼儿积极参加晨间锻炼活动,坚持穿园服入园。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将废旧物品分类回收,进一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4.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教幼儿学习穿脱衣服、鞋袜,整理自己的床上用品。开展小、中、大班级“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比赛。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给花浇水、擦桌椅等。

5.精心照顾好幼儿午睡,做到不离岗,及时帮幼儿盖被子等。在各种活动中Ji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加强幼儿的自律性,培养幼儿良好的活动习惯。

二、在保教中要做到有机结合,纠正幼儿的一些不良习惯,如打架、争抢玩具等。开展幼儿之间的“大带小”活动,采取大、中班幼儿帮助小班幼儿完成某项任务的活动,培养幼儿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

三、幼儿的户外活动是增强幼儿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抗病能力的重要活动。要确保幼儿活动的时间,保证活动的质量,增强幼儿的体质。坚持在活动前给幼儿带好汗巾,活动中及时帮幼儿擦汗,根据气候的变化为幼儿增减衣服。在活动中开展一些班级之间的体育比赛,如自行车比赛、羊角球比赛、接力比赛等。

四、加强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杜绝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安全标志,知道遇到困难时一些简单的自救方法。老师们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时刻让孩子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排除一切不安全因素,同时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高度的应变能力。

五、加强保教人员的保育意识,认真学习 “保育员工作职责”,明确保育工作目标。保教人员要做到人到、心到、眼到、口到,在组织活动中,注意观察幼儿的神态、情绪,发现异常及时询问。保教人员认真做好每周一次玩具的清洗消Du工作,活动室、午睡室紫外线消Du等。平时做到一日一小搞,一周一大搞,园内无纸屑、果壳,室内物品摆放整齐,窗明地净,走廊、楼梯地面整洁、无死角,厕所无污垢、无臭味,节约水电,勤俭持园。

六、强化安全防范意识,确保幼儿安全。开学前,全体教职员工对大型玩具、桌椅、床、玩具等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并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强化及时的防范意识,杜绝事故隐患,让家长放心。认真做好晨检工作,做到一摸二看三问四查,并作详细记录。坚持早、午、离园时的检查工作,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处理。有病的幼儿及时通知家长,做好有病幼儿的隔离工作。做好体弱幼儿的护理,坚持开病号餐,按时填写出勤报表,做好各项卫生保健的记录工作并做到按时上交。每周坚持清洗幼儿的被褥,进行消Du。

七、保育员队伍的建设。

1.定期组织保育老师进行业务学习。时间定于每双周周五下午3:00—4:00。总结保育工作的情况,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习保育知识和技能。

2.积极参加园内组织的“英语”、“普通话”、“电脑”、“手指快算”的培训。

3.保育老师开展“我是如何组织幼儿午睡的”征文活动,坚持撰写心得体会。

以上是本学期的保育工作计划,保育组全体成员将认真贯彻实施,请园领导给予监督和指导。

附:每月工作安排

二月份:

1. 协助教师做好入园新生的情绪稳定及家长工作。

2. 搞好班级的环境卫生,接受园内卫生大检查。

3. 清点好班级财产,领取幼儿各种物品。

4. 制定学习保育工作计划,积极完成园内的各项任务。

5. 学习如何做好春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

三月份:

1. 积极配合教师对幼儿进行常规、环保教育。

2. 学习《教师一日活动操作规范》、幼儿突发事件的处理。。

3. 小、中、大班级“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大赛。

4. 认真做好各项卫生消Du工作。

5. 积极参加教师制作教玩具比赛及幼儿一日常规培养活动。

四月份:

1. 积极参加园内的游戏活动评比活动。

2. 积极学习新纲要,将纲要精神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当中。

3. 认真备好教案,撰写教育笔记,接受园领导的检查。

4. 积极参加“五一”劳动节组织幼儿进行“清除垃圾、杂草”等环保教育活动。

5. 学习学习《如何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如何清洗伤口。

6. 接受园内卫生大检查。

五月份:

1. 积极配合教师完成庆六﹒一游园活动及大班级英语童话剧、中小年级“分享阅读”专场表演活动。

2. 积极参加园里的对外教学观摩活动。

3. 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本班主题活动。

4. 积极参加各教研组展示活动观摩及研讨活动。

5. “我是如何组织幼儿午睡的”征文活动。

6. 幼儿怪癖的纠正方法。

六月份:

1. 积极参加“幼儿一日常规教育之我见”论文评比活动。

2. 协助填写家访记录、家园联系工作及反馈。

3. 搞好室内外外环境卫生及各项消Du工作。

4. 积极参加“文明班”经验交流活动。

5. 积极配合教师完成

6. 学习“如何辨别幼儿腹痛”。

七月份:

1. 认真完成学期工作总结、个人论文、个人总结。

2. 做好环境卫生迎接园内卫生大检查。。

3. 积极配合教师完成幼儿大合唱暨兴趣班汇报演出

4. 积极参加教师技能技巧比赛。

幼儿园老师个人论文范文第2篇

一、做好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培养。

为了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合作、参与、探索意识,培养幼儿行为规范、自理生活能力、自我保护、生活卫生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幼儿在晨间锻炼、进餐、教学、睡眠、离园等一日各项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幼儿进餐时,教师要精力集中,注意观察,精心照顾幼儿,轻声地、和蔼地指导和帮助幼儿掌握进餐的技能,培养文明行为习惯和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根据幼儿的进餐情况向伙食委员会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提醒幼儿多喝开水,学会节约用水,让幼儿学会使用、收放自己的物品。

2.指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洗脸。饭前、便后要将小手洗干净,不吃不干净的东西。

3.鼓励幼儿积极参加晨间锻炼活动,坚持穿园服入园。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将废旧物品分类回收,进一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4.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教幼儿学习穿脱衣服、鞋袜,整理自己的床上用品。开展小、中、大班级“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比赛。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给花浇水、擦桌椅等。

5.精心照顾好幼儿午睡,做到不离岗,及时帮幼儿盖被子等。在各种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加强幼儿的自律性,培养幼儿良好的活动习惯。

二、在保教中要做到有机结合,纠正幼儿的一些不良习惯,如打架、争抢玩具等。开展幼儿之间的“大带小”活动,采取大、中班幼儿帮助小班幼儿完成某项任务的活动,培养幼儿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

三、幼儿的户外活动是增强幼儿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抗病能力的重要活动。要确保幼儿活动的时间,保证活动的质量,增强幼儿的体质。坚持在活动前给幼儿带好汗巾,活动中及时帮幼儿擦汗,根据气候的变化为幼儿增减衣服。在活动中开展一些班级之间的体育比赛,如自行车比赛、羊角球比赛、接力比赛等。

四、加强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杜绝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安全标志,知道遇到困难时一些简单的自救方法。老师们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时刻让孩子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排除一切不安全因素,同时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高度的应变能力。

五、加强保教人员的保育意识,认真学习“保育员工作职责”,明确保育工作目标。保教人员要做到人到、心到、眼到、口到,在组织活动中,注意观察幼儿的神态、情绪,发现异常及时询问。保教人员认真做好每周一次玩具的清洗消毒工作,活动室、午睡室紫外线消毒等。平时做到一日一小搞,一周一大搞,园内无纸屑、果壳,室内物品摆放整齐,窗明地净,走廊、楼梯地面整洁、无死角,厕所无污垢、无臭味,节约水电,勤俭持园。

六、强化安全防范意识,确保幼儿安全。开学前,全体教职员工对大型玩具、桌椅、床、玩具等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并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强化及时的防范意识,杜绝事故隐患,让家长放心。认真做好晨检工作,做到一摸二看三问四查,并作详细记录。坚持早、午、离园时的检查工作,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处理。有病的幼儿及时通知家长,做好有病幼儿的隔离工作。做好体弱幼儿的护理,坚持开病号餐,按时填写出勤报表,做好各项卫生保健的记录工作并做到按时上交。每周坚持清洗幼儿的被褥,进行消毒。

七、保育员队伍的建设。

1.定期组织保育老师进行业务学习。时间定于每双周周五下午3:00—4:00。总结保育工作的情况,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习保育知识和技能。

2.积极参加园内组织的“英语”、“普通话”、“电脑”、“手指快算”的培训。

3.保育老师开展“我是如何组织幼儿午睡的”征文活动,坚持撰写心得体会。

以上是本学期的保育工作计划,保育组全体成员将认真贯彻实施,请园领导给予监督和指导。

附:每月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协助教师做好入园新生的情绪稳定及家长工作。

2.搞好班级的环境卫生,接受园内卫生大检查。

3.清点好班级财产,领取幼儿各种物品。

4.制定学习保育工作计划,积极完成园内的各项任务。

5.学习如何做好春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

三月份:

1.积极配合教师对幼儿进行常规、环保教育。

2.学习《教师一日活动操作规范》、幼儿突发事件的处理。。

3.小、中、大班级“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大赛。

4.认真做好各项卫生消毒工作。

5.积极参加教师制作教玩具比赛及幼儿一日常规培养活动。

四月份:

1.积极参加园内的游戏活动评比活动。

2.积极学习新纲要,将纲要精神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当中。

3.认真备好教案,撰写教育笔记,接受园领导的检查。

4.积极参加“五一”劳动节组织幼儿进行“清除垃圾、杂草”等环保教育活动。

5.学习学习《如何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如何清洗伤口。

6.接受园内卫生大检查。

五月份:

1.积极配合教师完成庆六﹒一游园活动及大班级英语童话剧、中小年级“分享阅读”专场表演活动。

2.积极参加园里的对外教学观摩活动。

3.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本班主题活动。

4.积极参加各教研组展示活动观摩及研讨活动。

5.“我是如何组织幼儿午睡的”征文活动。

6.幼儿怪癖的纠正方法。

六月份:

1.积极参加“幼儿一日常规教育之我见”论文评比活动。

2.协助填写家访记录、家园联系工作及反馈。

3.搞好室内外外环境卫生及各项消毒工作。

4.积极参加“文明班”经验交流活动。

5.积极配合教师完成

6.学习“如何辨别幼儿腹痛”。

七月份:

1.认真完成学期工作总结、个人论文、个人总结。

2.做好环境卫生迎接园内卫生大检查。。

3.积极配合教师完成幼儿大合唱暨兴趣班汇报演出

4.积极参加教师技能技巧比赛。

幼儿园老师个人论文范文第3篇

一、做好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培养。

为了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合作、参与、探索意识,培养幼儿行为规范、自理生活能力、自我保护、生活卫生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幼儿在晨间锻炼、进餐、教学、睡眠、离园等一日各项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幼儿进餐时,教师要精力集中,注意观察,精心照顾幼儿,轻声地、和蔼地指导和帮助幼儿掌握进餐的技能,培养文明行为习惯和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根据幼儿的进餐情况向伙食委员会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提醒幼儿多喝开水,学会节约用水,让幼儿学会使用、收放自己的物品。

2.指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洗脸。饭前、便后要将小手洗干净,不吃不干净的东西。

3.鼓励幼儿积极参加晨间锻炼活动,坚持穿园服入园。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将废旧物品分类回收,进一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4.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教幼儿学习穿脱衣服、鞋袜,整理自己的床上用品。开展小、中、大班级“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比赛。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给花浇水、擦桌椅等。

5.精心照顾好幼儿午睡,做到不离岗,及时帮幼儿盖被子等。在各种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加强幼儿的自律性,培养幼儿良好的活动习惯。

二、在保教中要做到有机结合,纠正幼儿的一些不良习惯,如打架、争抢玩具等。开展幼儿之间的“大带小”活动,采取大、中班幼儿帮助小班幼儿完成某项任务的活动,培养幼儿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

三、幼儿的户外活动是增强幼儿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抗病能力的重要活动。要确保幼儿活动的时间,保证活动的质量,增强幼儿的体质。坚持在活动前给幼儿带好汗巾,活动中及时帮幼儿擦汗,根据气候的变化为幼儿增减衣服。在活动中开展一些班级之间的体育比赛,如自行车比赛、羊角球比赛、接力比赛等。

四、加强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杜绝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安全标志,知道遇到困难时一些简单的自救方法。老师们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时刻让孩子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排除一切不安全因素,同时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高度的应变能力。

五、加强保教人员的保育意识,认真学习“保育员工作职责”,明确保育工作目标。保教人员要做到人到、心到、眼到、口到,在组织活动中,注意观察幼儿的神态、情绪,发现异常及时询问。保教人员认真做好每周一次玩具的清洗消毒工作,活动室、午睡室紫外线消毒等。平时做到一日一小搞,一周一大搞,园内无纸屑、果壳,室内物品摆放整齐,窗明地净,走廊、楼梯地面整洁、无死角,厕所无污垢、无臭味,节约水电,勤俭持园。

六、强化安全防范意识,确保幼儿安全。开学前,全体教职员工对大型玩具、桌椅、床、玩具等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并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强化及时的防范意识,杜绝事故隐患,让家长放心。认真做好晨检工作,做到一摸二看三问四查,并作详细记录。坚持早、午、离园时的检查工作,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处理。有病的幼儿及时通知家长,做好有病幼儿的隔离工作。做好体弱幼儿的护理,坚持开病号餐,按时填写出勤报表,做好各项卫生保健的记录工作并做到按时上交。每周坚持清洗幼儿的被褥,进行消毒。

七、保育员队伍的建设。

1.定期组织保育老师进行业务学习。时间定于每双周周五下午3:00—4:00。总结保育工作的情况,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习保育知识和技能。

2.积极参加园内组织的“英语”、“普通话”、“电脑”、“手指快算”的培训。

3.保育老师开展“我是如何组织幼儿午睡的”征文活动,坚持撰写心得体会。

以上是本学期的保育工作计划,保育组全体成员将认真贯彻实施,请园领导给予监督和指导。

附:每月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协助教师做好入园新生的情绪稳定及家长工作。

2.搞好班级的环境卫生,接受园内卫生大检查。

3.清点好班级财产,领取幼儿各种物品。

4.制定学习保育工作计划,积极完成园内的各项任务。

5.学习如何做好春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

三月份:

1.积极配合教师对幼儿进行常规、环保教育。

2.学习《教师一日活动操作规范》、幼儿突发事件的处理。。

3.小、中、大班级“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大赛。

4.认真做好各项卫生消毒工作。

5.积极参加教师制作教玩具比赛及幼儿一日常规培养活动。

四月份:

1.积极参加园内的游戏活动评比活动。

2.积极学习新纲要,将纲要精神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当中。

3.认真备好教案,撰写教育笔记,接受园领导的检查。

4.积极参加“五一”劳动节组织幼儿进行“清除垃圾、杂草”等环保教育活动。

5.学习学习《如何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如何清洗伤口。

6.接受园内卫生大检查。

五月份:

1.积极配合教师完成庆六﹒一游园活动及大班级英语童话剧、中小年级“分享阅读”专场表演活动。

2.积极参加园里的对外教学观摩活动。

3.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本班主题活动。

4.积极参加各教研组展示活动观摩及研讨活动。

5.“我是如何组织幼儿午睡的”征文活动。

6.幼儿怪癖的纠正方法。

六月份:

1.积极参加“幼儿一日常规教育之我见”论文评比活动。

2.协助填写家访记录、家园联系工作及反馈。

3.搞好室内外外环境卫生及各项消毒工作。

4.积极参加“文明班”经验交流活动。

5.积极配合教师完成

6.学习“如何辨别幼儿腹痛”。

七月份:

1.认真完成学期工作总结、个人论文、个人总结。

2.做好环境卫生迎接园内卫生大检查。。

3.积极配合教师完成幼儿大合唱暨兴趣班汇报演出

4.积极参加教师技能技巧比赛。

幼儿园老师个人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幼儿教学 早期阅读 实践研究 阅读能力

1.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幼教专家都十分关注早期阅读,认为早期阅读对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的发展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程度,将会影响其终身学习的学习能力和水平。美国已经将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新的教育改革政策的重要内容,在全美各州强力推行。我国在新《纲要》的内容中,也第一次明确地把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这一观点与国际上儿童语言教育研究提倡的“完整语言”教育是一致的。

综观我国学前教育界对有关早期阅读的研究,可以发现,在研究幼儿阅读态度、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的培养上比较集中;而从幼儿园教师角度出发,对自身的环境创设、材料提供、家园同步、教育教学方法、手段等进行研究的却比较少。本研究力图从幼儿园、教师、幼儿和家长几个层面进行研究,探索在主题活动背景下开展早期阅读教育实施的有效方法与途径。随着课改的深入,主题活动已成为当前幼儿园课程内容呈现的一种主要样式,而主题活动内容的选择都取之于幼儿生活实际,在活动过程中,幼儿通过阅读活动会引发或产生某个主题活动内容;通过多样化阅读幼儿会自主探索寻找主题活动的相关资料、交流信息;通过阅读能解答疑问……阅读在整个主题活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工具”作用。因此,我园整合主题活动探索开展幼儿早期阅读活动的途径和方法,促进幼儿发展。由此可见,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是很有必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课题实施的二年中,我们着重以阅读材料的选择、兴趣的激发、多元阅读的手段和家园同步开展早期阅读活动,从多层面、多角度开展此研究活动,目的在于培养幼儿学习书面语言的行为,将早期阅读渗透于幼儿的主题活动之中,以“读”为本,开发智力,完善个性。早期阅读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不但有利于幼儿在进入小学后迅速地、大量地、有效地掌握书面语言,而且为全面提高幼儿素质,促进本园质量发挥了积极而深远的作用。

2.概念的界定

早期阅读是指幼儿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或凭借成人形象的读、讲来理解读物内容的活动过程。而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是通过对幼儿提供与视觉刺激有关的材料(图书、图片、标志、文字、电视、录像等),让幼儿接受有关材料的信息,在观察、思维、想象等基础上对材料内容进行理解和语言表达,发表自己的观点、见解,倾听成人讲述的一种认知过程,其范围是很宽广的,而不是仅局限于图书阅读

3.研究的理论依据

3.1 《纲要》明确的把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中,并提出: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各种方式引导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3.2 脑科学研究证明,大脑神经系统的网络化过程主要发生在出生后的头三年,听、说、读、写各神经中枢在幼儿5岁时已趋于定型。从大脑皮层的发育顺序看,阅读神经中枢的发育先于说话神经中枢。

3.3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指出,0-2岁婴儿的学习是围绕简单的感觉和运动进行的,2-7岁婴幼儿的学习是以感知觉的体验为中心的,他们的语词或其他符号还不能代表抽象的概念,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婴幼儿后期的学习已形成语言、符号与生活体验的初步沟通。这种基本能力会逐步把以条件反射为主的幼儿转变为有智慧、有体验、有自己思想的学习者。

3.4 陈鹤琴先生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4.研究内容及目标

4.1 研究的内容:“主题活动中阅读材料的选择与利用”、“主题活动中多元阅读的指导策略”、“家园同步开展早期阅读活动”。

4.2 研究目标:树立以幼儿的发展为终极目的的教育思想。以主题活动为背景,家园同步,从幼儿的兴趣入手,在看、听、说的阅读过程中,萌发幼儿热爱图书的情感,引起幼儿阅读识字的愿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幼儿的阅读经验,提高幼儿的观察、表达、感受、倾听、想象、思维能力,为幼儿入学正式学习书面语言做准备。

5.研究过程:(四个阶段)

5.1 第一阶段: 2006年10月――11月。10月周小燕园长提出此课题方案,并得到部级立项 。主要着重于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领会课题的研究意义、认真学习教育理论、认真分析我园的实际情况,初步确定具体的研究模式和研究计划。帮助教师确立子课题。

5.2 第二阶段:2006年12月――2007年7月。各子课题教师将所学的理论运用于实践中,积极开展研究、探索活动,并进行阶段性小结。

5.3 第三阶段:2007年9月――2008年7月。在前阶段小结反思的基础上,开展示范课互动交流;召开研讨会,交流经验。教师相互交流看法、畅谈体会,达成共识。开展广泛的实践活动。如:课题实施交流会、评优课活动等。做到一人上课众人评,评课形式多样化:结对子评、自评、互评、书面评,促进了观念与实践的统一。

5.4 第四阶段:2008年9月――2008年12月。积累经验,逐步形成主题活动背景下幼儿开展早期阅读的课程体糸。收集各种资料进行结题。编辑论文集、案例集、影相资料等。提炼、形成个案、撰写结题报告。

6.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本课题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作为基本研究的方法,同时辅以调查、观察、谈话等方法。在研究过程中,针对活动开展情况,以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进行分析、诊断,促进教师对自身行为的不断反思。

7.实施途径

巧设阅读环境、巧选阅读材料、巧用阅读形式、巧挖家长资源。这几个环节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在主题活动之中,起着引导和促进的作用。创设环境既是起始环节,又非静止不变,可以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不断观察调整,环境和材料的提供并非一次性结束,而是变化地、动态进行着;阅读内容和形式之间互为条件又相对独立,这几个环节在主题活动的良性催化作用下互为补偿又交互融合。

7.1 巧设阅读环境――营造生活化、趣味性、互动性的阅读环境。阅读环境即一种气氛,环境的创设在阅读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会给幼儿带来激情,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纲要》中明确要求: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7.1.1 巧设生活环境:我们将文字自然、巧妙地溶入幼儿园的生活环境之中,帮助幼儿从生活中获得文字信息。如:在活动室及走廊的墙面上展示图文并茂的故事连环画;将经常出现的文字尽量配在材料标志说明、主题网络展示之中。在幼儿园,幼儿有其自己的毛巾、杯子、小床等物品,在这些物品的旁边我们会写上幼儿的名字,目的是让幼儿记住自己的东西是在哪个位置的,而不会用错物品。久而久之,幼儿不仅能快速辨认自己的名字,还能认识同伴的名字。用文字表示一些常规和注意事项,如:在楼梯口写上“上下楼梯靠右走,不推不挤慢慢走”等。让幼儿感受文字环境,尽量理解文字含义,从而帮助幼儿初步建立基本的文字概念。

7.1.2 巧设游戏环境:《纲要》指出:“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方式。”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作为教师就要抓住幼儿的这一特点,有针对性地布置幼儿的游戏环境。如:在角色游戏“医院”中,我们会张贴一些除了“医院、安静”等文字外,还有各种医院中的标记“禁止吸烟”等。又如:在“超市”里,我们会张贴一些有关各种物品的代号和价格。8月份在北京举行了百年不遇的“奥运会”找准着一教育契机,在建构游戏“奥林匹克公园”中,孩子们利用各种材料进行构建并在建筑物中贴出相应名称,如“水立方”、“鸟巢”、“奥运新村”等。通过幼儿与游戏环境的巧妙互动,又掌握了更多的阅读内容。

7.1.3 巧设学习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孩子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孩子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我决定根据本班孩子的特点,从孩子熟悉的学习背景导入。根据阅读开展的需要和幼儿一起探讨和实施,让环境与孩子巧妙互动,如:在开展“美丽的春天”主题活动,我们巧妙设计好活动室有明显季节更替特征的墙面――春天来了,桃花和柳树都是小朋友自己做的,青蛙和小蝌蚪是孩子们自己画的。这些色彩鲜艳、充满生活情境的墙饰,无声胜有声,激发孩子阅读的欲望。孩子们对于自己的作品特别感兴趣,他们往往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过来看看、讲讲、互相讨论:“看,桃花开了”、“呀,小蝌蚪变成小青蛙了”、“那么多的小燕子!还有柳树的叶子。”孩子逐步从连词成句、到说一段话、直至一个故事。与该环境相对应的阅读游戏活动是字图配对。如:孩子们可以在相应的墙饰旁边,找到相应的汉字贴上去读一读、认一认“蝌蚪”“青蛙”“小燕子”,也可以做成相应头饰进行角色表演――“小蝌蚪找妈妈”。这样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直接体验,不但可使阅读内容具体化,更能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悟道理,学到知识,故事中的角色由孩子们自主选择、自由分配,充分体现了孩子自主阅读、自主表现。

7.2 巧选阅读材料――选择生动形象、色彩鲜明、时代性、多元化阅读内容。

慧眼识“材”,良好的阅读材料是确保孩子快乐而有兴趣地投入阅读活动之根本所在。那种“买进篮里便是菜”的做法是不明智的。要深入孩子的世界,审视他们的身心特点,剖析其选择图片、图书等的心理倾向,为孩子慧眼识“材”。选材要画面美观、形象、清晰,色彩鲜艳,装帧结实牢固,根据不同幼儿年龄特点针对性地选。例如:托小班的幼儿,适宜提供角色少、形象真、色彩鲜、背景简的画面造型,同时画面内容要具有亲情性、生活性、节律性,如:虞运来的《小河》(小河,说话,哗哗,哗哗。问它,说啥?有鱼,有虾),同时页数也不宜太多,象《婴儿画报》这样杂志投放阅读角是十分适宜的。而中大班的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认知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因此阅读的材料不管从品种、内容来说,都不能过于单一,涉及面应更广一些。

选择阅读的作品要有时代气息,多一些家乡、社会变化发展的信息,体现时代性、多元化,使孩子真正感受到自己是时代的主人,感受社会和时代的飞速发展。另外,对于一些古今中外的优秀儿童作品也应该让孩子欣赏和阅读:古诗、诗歌、散文、故事……欣赏和感受各种文学体裁,让幼儿从小接触不同思想、不同流派和风格的作家作品,开阔幼儿的视野,在不同的作品中,培养幼儿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比如智力游戏:我选择了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蓝猫淘气3000问》,我设计了“淘气蓝猫去闯关”的课件,孩子们边观赏阅读,边思考问题,答对了电脑中就会出现奖励的掌声和五角星,然后在继续闯关,直至胜利,孩子们始终兴处于兴致勃勃、积极思考的状态,促进了幼儿想象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

7.3 巧用阅读形式――注重阅读形式的多样化、整合化、动态化。资料显示,随着人们对早期阅读教育的重视,未来的早期阅读将呈现多元化、国际化和民族化的特点,早期阅读的形式将更趋向多样化、整合化、动态化。

具体体现以下几个相结合:(1)实物阅读的形式和图书阅读形式相结合,带领孩子走到户外,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验、融入社会的有效途径, 马路上、广告牌上、超市里的各种标志都可以引导孩子主动去阅读,在散步、参观、游览中也可以进行随机阅读,其特点是动态性、随机性、富时代气息;(2)集体阅读与个别阅读相结合,有利于进行个别教育,促进全体幼儿发展;(3)集体阅读与亲子阅读相结合,亲子阅读活动即组织家长配合参与幼儿园的阅读教育活动,指导家长进行家庭亲子阅读教育,从而使家园教育有机结合,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尽快提高,同时家长和孩子近距离眼神、动作、言语交流、肌肤相亲,他们分享亲情,分享了解彼此的道德情感、行为习惯,分享了阅读的快乐,亲子阅读的形式将使孩子的阅读能力得到更有效地发展。

8.2 实施有效的多元阅读,幼儿阅读能力增强。

8.2.1 有助于帮助幼儿获得各种知识经验和技能。在主题活动背景下,阅读活动的范畴更为广阔,既蕴涵了丰富的语言经验,又融合了科学、社会、艺术等多元知识体系,为幼儿全方位学习创造了条件,搭建了平台。

8.2.2 有助于使幼儿的个性得到良好的发展。它为幼儿提供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幼儿能从中找到自己喜欢的或更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和内容,不同个性的幼儿从互动中取长补短。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焕发出来,表现出:主动翻阅、检索查阅、快速查询、大胆质疑、积极讨论等学习的态度和主动阅读能力。确立了幼儿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能动性、创造性,实现了其语言能力以及其他相关的素质,生动活泼的发展。有效培养幼儿自信心、独立性、合作性等良好个性。

8.2.3 有助于改善幼儿的阅读行为,语言发展水平提高。为学习书面语言奠定了基础。经过近三年的教育实践,幼儿的阅读行为有了很大的改善,与同龄的其他孩子相比,他们选择图书的目的性更强,选择的题材也更广泛,除童话、故事、儿歌类外,综合类也占了一定的比率;阅读时更投入,会有序地翻书,喜欢边看边讲,看书时的专心程度也大大提高;对阅读内容的观察更全面,理解程度更高。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增加了幼儿的知识,开拓了幼儿的视野。知道图书和文字的重要性,愿意阅图书和辨认汉字,为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作好了前期准备。通过爱上阅读,使孩子同时学会爱的方式和爱本身,懂得爱自己,爱他人,爱生命,爱世界。而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一定的阅读能力能使孩子获得更多情感体验和更多阅读的快乐,获得成就感,从而更加热爱读书,热爱生活。

随着课题的深入发展,我们发现孩子们思维活跃,活动课上发言积极,对于某些问题,敢于质疑答疑,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其认知能力明显提高了。同时,早期阅读教学也是一种情感教学,每个故事、每个汉字都是丰富幼儿情感的重要途径。他们热爱尊敬父母、长辈,团结关爱同事,爱祖国,性格活泼开朗,使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8.3 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教师专业素质提高。教师是实施早期阅读教学的核心,课题的研究探索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舞台。我们通过教育科研,增强了科研意识,提高了研究水平。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不仅鼓励幼儿阅读,也提倡教师阅读,结合教师现状,实行了三个通过:通过为教师订阅报刊、书籍创造阅读条件;通过“读书品文”、“好书推荐”等促使教师去看书;通过阅读心得交流、教学反思撰写、活动组织、例式研讨让教师体会阅读带来的益处,逐渐在园内形成一种 “书香”氛围。同时,“书香”也浓厚了我园的教研氛围,教师积极参加课题组的开课、研讨交流活动,并在学习――实践――研讨――再学习――再实践――再研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专业素质。三年来,课题组坚持定期例会,学习理论,设计活动方案,制作教具、学具,编写园本教材,教育水平和科研能力明显提高。课题组成员撰写的科研论文《浅谈幼儿早期阅读的指导策略》、《浅谈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早期阅读活动中建构多元互动》、《在主题活动背景下家园同步开展早期阅读活动浅探》》、《中班幼儿早期阅读材料的选择与指导》等在部级课题研究中期成果评比中获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由段柳虹、潘秋荣老师执笔撰写的案例研究获福建省案例比赛一等奖,赖玉珍老师撰写的《开展早期阅读活动,提高幼儿前阅读能力》一文在市小学、幼儿园学科带头人论文评比获一等奖并出书刊。周小燕园长被评为部级科研先进个人,她还被评为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县优秀教师;潘秋老师荣获优秀班主任称号;潘秋荣、赖玉珍老师被评为县优秀教育工者。

探索出一套适合本园的早期阅读教育方案。本课题研究已经历时三年,省、市、县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多位教师参与其中。通过对三年教学实践的全面梳理和总结,提炼出“优化环境、材料选择、师幼互动、有效整合、家园共育的五大教学原则,探索出“集体教学、区域阅读、渗透阅读”等几个有效的教育途径。并形成3―6早期阅读教育方案,内容包括各年龄段的教学要求,环境创设要点、集体教学预设内容和活动设计、各年龄段年段活动设计等。在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努力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注重让幼儿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注重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习惯、注重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真正使幼儿在阅读中学会倾听、发展语言、增进理解、提高想象,在阅读中学会做人。

8.4 充分挖掘家长资源,家园共育效果好。家长资源是不可忽视的财富,在整个早期阅读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充分认识家庭资源的可利用性,努力使家长和我们一样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着、合作者、引导者。

在幼儿园早期阅读表现为教学活动,而在家庭则表现为一种亲子阅读活动,它使成人和孩子之间乡村了温馨、和谐、互相理解和信任的关系。为了更有效地发挥早阅读活动的价值,更有效地帮助孩子获得发展,家长们也在我们的引导下参与并重视亲子阅读活动。家长主动,大胆地在家庭中创造性开展早期阅读的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了每个家长的创造性,充分尊重家长的教育教学成果,积极探讨和交流,并在积极探讨和交流的过程中,对较好的教育教学方法及策略加以总结和推广,以便使更多的家长,能从中得到启迪,也使实践过程能更有效的加以实施。通过推广和交流,也可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同时,我们还利用网络和家长保持联系、交流。我们将每一个阅读活动的要求表达在班级的网页里,让家长在与幼儿进行完亲子阅读及拓展活动后,会把孩子的表现、收获及自己的心得记录下来,上传给老师。这种积极的亲子互动,家园互动,不仅促进早期阅读活动的发展,也促进了家园关系的和谐。

为了使早期阅读活动开展得更有意义,我们会请家长协助收集有关早期阅读内容的资料,为活动的开展及幼儿经验积累做好铺垫。如:在他们是谁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开展了《他是我爸爸》这一阅读活动,我们邀请在交警大队工作的家长,用生动的方法向幼儿介绍了交通方面的知识,使孩子们受益非浅。家长、老师、孩子共同形成了一个有意义的集体,这不仅拉近了幼儿园、老师、孩子的距离,也促进了分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

此外,我们将幼儿带出幼儿园,走入社会这个大家庭,从而进一步解放幼儿的双手、头脑、眼睛、嘴巴、时空和空间。在幼儿春季踏青、秋游赏菊、观落叶的时候,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认读一些商场、游乐场所及各种花卉、不同品种树的名字,如“三元阁”、“北山公园”“龙潭公园”提高了幼儿的认读水平,陶冶了情操。

9.课题研究后一点思考

9.1 对幼儿早期阅读教学模式的再完善。教学模式是一种结构,它是基本和相对稳定的,而非僵化、一成不变的。在主题活动开展阅读活动幼儿离不开听,离不开把感受到的音、图转化为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而整个阅读教学中,看、听、说、认既是阅读教学活动目标的内涵,又是具体操作化的指导方法。我们在模式运用中,应以强调“理解至先”为基础,灵活交叉的使用多种指导方法,以适当调整活动过程来优化阅读教学活动结构,使幼儿早期阅读教学模式日趋完善。

9.2 对家长素质的再提高。家庭是进行早期阅读教育的重要场所,3―6岁的幼儿有2/3的时间在家庭中度过的,是否开展亲子阅读、亲子阅读质量的高低,是构成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发展的社会文化基础。然而每个家庭的差异很大,家长素质的高低不同,对早期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同,因此给教师指导家长开展亲子阅读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如何面对不同类型的家长,有效地开展早期阅读教育的家园合作是目前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9.3 对教师素质的再提高。教师是早期阅读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评价者。教师的教育素质直接影响课题的研究和实施。切实提高教师的基本功,教学修养对本课题的实施有着致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地总结经验,跟着孩子的兴趣走、跟着孩子的发展走,注意阅读内容,材料、形式的推陈出新。对于有效实施策略应该有序地开展下去,成为促进孩子稳步发展阅读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幼儿园老师个人论文范文第5篇

一日,翻看别人论文,记载:

今天下午的午点是草莓,以前午点总是由老师或值日生发,面对一个个红艳艳的草莓,我忽然间灵机一动,我何不自已“懒”一下,让每一个孩子都自己来拿午点,练习数数呢?我把这个提议告诉孩子们,他们听了都十分高兴。我向他们提出要求,每人拿六个,然后孩子们便一个个的自己拿。我在旁边静静地观察,只见有的小朋友一个一个地数,有的两个两个地拿,拿回后放在自己的小餐盘上,午点发完了,只见小朋友们都在数着自己的草莓,有的将草莓排成一排,按大小个排起了队。我说:“孩子们你们的草莓都拿够了吗?我们再来数一遍吧!”“一、二、三、四、五……”教室里立刻响起了孩子们数数声。“老师,我的草莓够数了。”“老师我正好拿了六个。”“老师、老师…”

看看别人在引领孩子数数时的聪颖、智慧,想想自己,似乎也曾使用过相类似的怪招,不妨拿出来晒晒,求正于方家。

第一招:球类计数

诱惑力

征服力

方法:我和搭档打羽毛球,学生分成两部分拉拉队,一部分是我的“粉丝”,一部分是搭档的“粉丝”,谁赢了1球,谁向自己的粉丝们示意,让粉丝们一齐喊着数字,给自己加1分,直到胜方赢了21球。

效果分析:“粉丝”都希望自己的老师赢球,自然比枯燥的数数多了几分动力,大多数愿意数数,在数数中因为一方不可能总是赢,自然比顺口溜的数数多了一个记忆环节,主要的效果在于引领学生知道分成的最低级概念,诸如8可以分成7和1

适用年级:幼儿园小班下学期、中班。

拓展延伸:教师打乒乓球也行,最好不要打篮球,因为计数过于复杂。这种数数引领也可以向大班,甚至向一、二年级延伸,诸如比分是21:12,可以拓展为我比搭档多赢了多少球?我们一起赢了多少球?

不足分析:由于幼儿是观众,个别幼儿不能迸发较高的热情;由于是两大组齐喊,其中有的幼儿数错了,不加思索随大流,长期这样会容易形成过于顺从的性格;当然有的幼儿不会数,长期下去,容易造就一批“南郭先生”、“南郭小姐”。

第二招:象棋搭台。

诱惑力

征服力

方法:

第一种:每两名幼儿自带象棋一盘,两人一组,一个一个地往上搭,边搭边数,倒下来就算结束,等全班一起倒下来时,每组公布数字,教师评选本轮搭建象棋最多的组合。一节课可以进行好几轮,然后教师评选本节课搭建象棋最多的组合。

第二种:每名幼儿自带象棋一盘,先让学生说出红方帅、士、象、车、马、炮、兵各有几个,黑方将、士、象、车、马、炮、卒各有几个?再让学生说出红方、黑方士、象、车、马、炮、兵(或卒)加起来一共几个?教师还可以随意拿走幼儿“士、象、车、马、炮、兵”中的任何一个,让学生猜猜拿走的是什么棋子?

效果分析:第一种方法,对幼儿数自然数作用很大,在竞赛中也能初步给幼儿数字大小的概念,比如甲组21个,乙组23个,自然幼儿会明白23比21大;整个一节课第一轮23,第二轮25,第三轮24,自然幼儿会明白25最大。

第二种方法,对幼儿学习4以内的分成、4以内的加减法最有帮助,个别突出的幼儿也可以让其慢慢领悟10以内的分层,和10以内的加减法。

适用年级:幼儿园中班、大班的上学期。

拓展延伸:可以向小学一、二年级拓展延伸。按“兵(卒)>将(帅)>士>象>车>>马>炮>兵(卒)”的顺序,采用红方、黑方对弈,每次只允许各出一个棋子,比较大小,大的将小的活捉,在学生的对弈中,教师不断地让学生说出:我现在有红棋子多少个?有黑棋子多少个?红棋子、黑棋子一共多少个?红棋子比黑棋子多多少个?我本来16个棋子,现在我(赢了)输了多少个棋子等等。

不足分析:搭棋子的时候,由于幼儿所带棋子有大有小,教师在开展游戏前,要统筹安排;数数的时候,由于“将(帅)、士、象、车、马、炮、兵(卒)”这些都是汉字,刚开始开展游戏的时候有较多的困难,个别幼儿甚至乱出一气,教师要采用“一帮一”的分组方法进行。

第三招:麻将巧用

诱惑力

征服力

方法:第一种,要求幼儿将所废气麻将中饼和条带到幼儿园(最好是每张牌不足4张的),先教会每个幼儿数1饼、2饼、1条、2条等等,然后按照从1饼到9饼、1条到9条的顺序排列,教师(或同座幼儿)再将其中取走一张、两张,让幼儿思考,取走的是什么饼或者什么条?

第二种:引领幼儿每两个人、三个人,甚至四个人进行计数,如一人出5饼,大家一起出5饼,数一数谁最多?谁最少?哪些相等?最多的比最少的多几张?大家并起来一共多少张?

第三种,麻将加高、加长。选择大小相同的麻将按照“最顶层是1张,下一层是2张,再下一层是3张”的顺序搭建一个阶梯状的“城墙”,让幼儿数数从第一层,到最底层有什么规律?容易取一层,引领幼儿猜猜它的上一层应该是几张?下一层应该是几个?

效果原因分析:第一种引领,对幼儿数自然数作用很大,便于填写所缺自然数,也能分清单数,还是双数。

第二种引领,对4、8、12、16、以内的分层、加减法学习有一定的帮助,而且实战演练,便于幼儿学习生活探究题。

第三种,规律的发现,效果在于比较大小,也注意引领幼儿联想。

适用年级:由于与象棋相比,缺少汉字的困扰,可以说适用于幼儿的各个阶段。

拓展延伸:加上“万”的系列,可以向一年级上学期延伸,4个人、5个人一组可以向一年级下学期拓展,3张牌一排、4张牌一排、甚至9张牌一排,还可以向小学二年级学生学习乘除延伸。

不足分析:由于麻将不仅仅代表游戏的色彩,要幼儿带麻将,家长可能有疑惑,教师需要和家长解释清楚;由于耳濡目染的作用,活动之余,可能有的幼儿学样,真正玩起来了麻将,所以教师课间时要注意监管。

第四招:打扑克牌

诱惑力

征服力

方法:第一种,让幼儿在家中带来废气的扑克牌(最好是传统样式的,不要带有宣传色彩的那一种),将J、Q、K、大王、小王去掉,首先教会幼儿数数、认数,说出诸如这是“3黑桃、3红桃、3梅花、3方块”等等。

第二种,两个人一组“钓鱼”,先用一副牌,数字相同就取。每次让赢方数数,如第一次甲取了4张,第二次乙取了6张,教师引领幼儿询问“乙比甲多几张?”甲第二次又取了5张,教师引领甲思索“我一共取了多少张?”。再用两副牌,方法雷同。

第三种,比较大小。教会幼儿认识J、Q、K,并说明各自代表的数字是11、12、13,A代表的是1,首先先按照同一数字的4张,进行比较大小;其次按照同一数字的3张,进行比较大小;再次2张、1张,在变化中学会比较大小。

第四种,倍数启蒙。比如让学生明白6红桃是3红桃的两倍。

效果原因分析:第一种适用于小班下学期、中班上学期的幼儿,变换方式让幼儿学会数自然数(1~10)。幼儿学习的兴趣因变化而持久。

第二、三种方法在于在游戏中,引领幼儿学会加减法、学会比较大小。

适用年级:与麻将相比,扑克牌的体积较少,便于携带更加适用于幼儿的各个阶段。

拓展延伸:“钓鱼”游戏,慢慢游戏规则变为“同样的数字,同样的花色”,再计算加、减,可以延伸至一年级下学期;倍数启蒙,诸如“3黑桃、3红桃、3梅花、3方块”都是4张,一共是多少张?都是8张,一共是多少张?可以拓展到二年级上学期?每4张牌如何通过“加减乘除”变为“24”,可以拓展到二年级下学期。甚至4张牌每两张相乘的结果再相乘,可以延伸到三年级。

不足分析:与麻将一样,扑克牌不仅仅代表游戏的色彩,要幼儿带扑克牌,家长可能有疑惑,教师需要和家长解释清楚;传统意义上打牌A比K大,而在幼儿教学中,它最小,有些别扭。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问题不在于教孩子各种学问,而是培养他们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这种兴趣充分地增长起来的时候,要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所以,笔者以上的怪招,主要要重视捕捉科学启蒙教育契机,做好因势利导,阅读之余,希望博您一笑。

参考文献:

幼儿园老师个人论文范文第6篇

美国东部时间5月24日,86岁高龄的著名数学家、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翰・纳什和他82岁的夫人艾丽西亚・纳什,在美国新泽西州乘坐出租车时不幸遇车祸身亡。当时他们乘坐的这辆出租车在新泽西收费公路上超车时与另外一辆汽车相撞,失控后撞上了道路护栏, 夫妇俩被弹出车外。两人有可能没有系安全带,司机幸免于难。

纳什在数学界的贡献有目共睹,几天前刚和夫人一道赴挪威领取数学界的诺贝尔奖――阿贝尔奖,23 日刚乘飞机返回美国,成为全球第一位同时荣获诺奖和阿贝尔奖的科学家。阿贝尔奖由挪威皇室颁发,奖励在数学界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阿贝尔奖颁奖词对纳什进行了高度评价,说获奖者的突破已发展成为应用广泛、功能强大的数学方法,成为研究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关键工具,其影响遍及该理论的所有分支。

纳什生前是著名经济学家和博弈论创始人,主要研究博弈论、微分几何学和偏微分方程,先在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助教工作,后任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教授,专攻博弈论、微分几何学和偏微分方程。1958年,纳什因在数学领域的优异工作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新一代天才数学家中最杰出的人物。

1950 年和1951年纳什的两篇关于非合作博弈论的重要论文,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竞争和市场的看法。他证明了非合作博弈及其均衡解,并证明了均衡解的存在性,即著名的纳什均衡,从而揭示了博弈均衡与经济均衡的内在联系。纳什的研究奠定了现代非合作博弈论的基石,后来的博弈论研究基本上都是沿着这条主线展开的。

纳什不仅取得了极高的学术成就,他与精神分裂症抗争的故事还被搬上了大银幕。纳什最为人所熟知的是身为影片《美丽心灵》的原型,该片聚焦纳什一生在博弈论上取得的突破性成就及其与疾病斗争的感人事迹,曾在2002年获第74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大奖。

罗素・克劳在《美丽心灵》中饰演纳什,他在惊悉纳什夫妇的死讯后第一时间发推特悼念道:“纳什和艾丽西亚是一对杰出的组合,妻子多年来一直照顾着饱受精神分裂症折磨的丈夫,两人致力于在全球号召关爱精神疾病患者。他们美丽的不只是头脑,更是心灵。”

约翰・纳什于1928 年6月13日出生于西弗吉尼亚州的工业城布鲁菲尔德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生活在一个充满亲情的温馨家庭,幼年大部分时间是在母亲、外祖父母、姨妈和亲戚家的孩子们的陪伴下度过。父亲老约翰・纳什是一名电气工程师,任职于阿巴拉契亚电力公司,喜欢和纳什分享自己在科学技术上面的兴趣,耐心地回答他提出的各种自然和技术的问题,并且给了他很多的科普书籍。母亲玛格丽特・弗吉尼亚・马丁结婚前是当地的一位中小学教师,教英语和拉丁语,出于职业天性对纳什的教育格外关心,早在纳什进入幼儿园前就开始亲自进行教育和辅导,母子关系亲密。

纳什从小显得内向而孤僻,喜欢一个人躲在一边埋头看书或玩自己的玩具。虽然并没有表现出神童的特质,但却是一个聪明、好奇的孩子,热爱阅读和学习,特别热衷做电学和化学的实验,也爱在其他孩子面前表演。然而在布鲁菲尔德当地的中小学就读时,老师发现纳什爱特立独行,存在社交障碍,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忧虑的父母曾经想过很多办法加以纠正,但效果不明显。

小学时期,纳什包括数学在内的各科学习成绩并不理想,在老师眼中是一个智力水平低于其他学生的孩子。纳什在数学上非常规的解题方法常常受到任课教师批评,然而他的母亲却不以为然,认为这种另辟蹊径的思维恰恰是儿子数学才华的体现,对他信心百倍,而且经常给予热情鼓励。

纳什上小学四年级时开始显露数学才华,读高中时常常可以用几个简单的步骤取代老师写得满满一黑板的推导和证明。他在中学时期有幸读到贝尔撰写的数学家传略 《数学精英》,而且证明了其中提到的和费马大定理有关的一个小问题。纳什接受父母的安排,高中的最后一年在布鲁菲尔德专科学院选修了数学。然而,他此时还没有当数学家的想法。

1945 年6月,获得乔治・威斯汀豪斯竞赛奖学金的纳什进入卡耐基梅隆大学开始学习化学工程专业,逐渐展示出数学才能。他1948年读大三时,同时被哈佛大学、普 林斯顿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密执安大学录取。其中普林斯顿大学最为热情,该校数学系主任莱夫谢茨・所罗门写信敦促犹豫不决的纳什选择他的学校,接受1150 美元的奖学金。

考虑到优厚的奖学金和学校离家乡较近,纳什选择了普林斯顿大学。他在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当时生活的地方学习,并且和这位著名科学家相识。纳什对拓扑、代数、几何、博弈论和逻辑学情有独钟,学业有成。1950 年,22岁的纳什以“非合作博弈”为题撰写的博士论文毕业,获得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博士学位。他宣读的博士论文虽然只有27页,却颇有见地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这就是后来被称为“纳什均衡”的博弈理论,对博弈论和经济学产生重大影响,奠定了数十年后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基础。

1950 年夏天,纳什来到美国兰德公司工作。作为美国最重要的以军事为主的综合性战略研究机构,该公司先以研究军事尖端科学技术和重大军事战略而著称于世,继而又扩展到内外政策各方面,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研究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社会等各方面的综合性思想库。那时候,兰德正试图将博弈论用于冷战时期的军事和外交策略。

纳什那年秋天回到普林斯顿大学后,并没有继续博弈论方面的研究,而是开始钻研在攻读博士期间曾经感兴趣的纯数学里的拓扑流形、代数簇、黎曼几何、抛物和椭圆型方程等,并取得一些突破。1958年,他因为在抛物和椭圆型方程方面丰硕的研究成果,眼看就要获得菲尔茨奖,然而由于一些结果没有来得及发表,只得遗憾地与这个国际数学界的最高奖项擦肩而过。因为性格因素而不是学术水平,数学系没有给他分配教学任务。

妻子照顾30年 “疯子”丈夫重生

纳什个子1.85 米高,体重接近77公斤,长着一张英国贵族的英俊容貌。1955年,他开始和一个自己的漂亮学生艾丽西亚约会。这位在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读书的南美姑娘对导师崇拜得五体投地。他们于1957年喜结良缘,随后的漫长岁月证明,在纳什的一生中,与获得诺贝尔奖相比,与艾丽西亚的结合是更重要的事情。

虽然两人结为伉俪,但纳什仍然喜欢独来独往。他有着天才们常有的骄傲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因喜欢钻研折磨人的数学难题而被人们称为“孤独的天才”。纳什不善于为人处世,不被周围的人待见。同辈人认为他不可理喻。“纳什孤僻,傲慢,无情,幽灵一般,古怪。”有一个同事这样形容说,“他沉醉于自己的隐秘世界, 根本无法理解别人操心的世俗事务。”

结婚后的第三年,纳什精神失常的症状日趋严重,成为当时世界最有名的“疯子”之一。他总是穿一件普林斯顿的套头衫,手里拿着一本经常不打开的厚厚的书,两腿大开地躺倒在椅子上。醒着的时候他眼睛直直地看着前方,睡着的时候就仰着头像死去了一样。他打扮得像婴儿,现身于1958年的新年晚会上。两个星期之后,纳什手持一份《纽约时报》走进一间坐满了教授的办公室,然后宣布说,自己通过手里的报纸获取到一些关于来自宇宙神秘力量的信息,而只有他才能够破解外星人的密码。在面对一个教授为何那么肯定是来自外星人信息的提问时,他回答道:“有关超自然体的感悟就如同数学中的灵思,是没有理由和先兆的。”

1958年秋天,30岁的纳什取得麻省理工学院的终身职位,这时艾丽西亚怀孕了。在喜得贵子的同时,他因为幻听幻觉被确诊为严重的精神分裂症。虽然不断地进行诊治,但不见根本好转,短暂的恢复后又会复发。从此,纳什淡出了学术界,几乎被人们遗忘。

1960 年夏天,目光呆滞的纳什蓬头垢面,长发披肩,经常赤脚行走在普林斯顿的街头巷尾。看见他胡子丛生,身子晃晃悠悠的模样,人们都尽量躲开来。1962年,当纳什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菲尔茨奖获得者时,糟糕的精神状况使他失之交臂。到20世纪80年代,有几项荣誉性奖项差一点就要授给纳什,最终都因为他的病状而放弃。80年代末期,诺贝尔奖委员会开始考虑给予博弈论领域一次机会,纳什在候选人名单中名列前茅,但最后也因为对博弈论的怀疑和对他健康的担忧而没有实现。

正当纳什本人的精神状态处于失常的时候,70 年代和80年代出版的经济学课本、进化生物学论文、政治学专著和数学期刊的各领域中频频出现他的名字。“纳什”已经成为经济学或数学的一个名词,像“纳什均衡”、“纳什谈判解”、“纳什程序”、“德乔治-纳什结果”、“纳什嵌入”和“纳什破裂”等。尽管他的博弈理论影响力越来越大,然而他本人却销声匿迹, 默默无闻。不少年轻的数学家和经济学家都曾经运用过纳什的理论,他们从这位著名经济学家和博弈论创始人论文的发表日期推断,以为他已经逝世。一些人即使知道纳什还在人世,也因为他精神失常病症和特殊状态将其视为奄奄一息的人。

在发现他患病后,纳什的结发妻子艾丽西亚几近崩溃。几年后他们离婚了,但是艾丽西亚并没有放弃前夫。她没有再婚,而是依靠自己电脑程序员的微薄收入和亲友的接济,继续照料纳什和他们唯一的儿子。她一再坚持,前夫应该留在普林斯顿。理由是行为古怪的一个人在别的地方可能会被视为“疯子”,而在普林斯顿却不同, 这个城市海纳百川,充满爱心,人们会想他可能是一个天才。

在纳什生病的30 年间,艾丽西亚坚持陪伴和照顾,领着他辗转波士顿的麦克林医院和普林斯顿的特伦顿精神病院,积极进行治疗,帮助他走出困境。由于日复一日的精心照料,呵护有加,纳什的病情到1970年时逐渐稳定下来,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渐渐康复,从疯癫中苏醒过来,眼神变清澈了,行为有了逻辑。而他的病情好转似乎是为了迎接自己生命中的一件大喜事:1994年,他和约翰・C・海萨尼和莱因哈德・泽尔腾两位博弈论学者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纳什与艾丽西亚在2001年复婚了。在漫长的岁月里,艾丽西亚在心灵上从来没有与纳什分开过。她是一个伟大的女性,用自己的一生与命运进行着顽强博弈,并最终取得了成功。而纳什也是一名胜利者,在得与失的博弈中取得了均衡。

在获得了诺贝尔奖之后,纳什没有因此停止研究的脚步。“从统计学看来,没有任何一个已经66 岁的数学家或科学家能通过持续的研究工作,在他或她以前的成就基础上更进一步,但是我仍然想继续努力尝试。”他在诺贝尔奖得主自传中写道,“由于出现了长达30年部分不真实的思维,相当于提供了某种假期,我的情况可能并不符合常规。因此,我希望通过至1997年的研究成果或以后出现的任何新鲜想法,取得一些有价值的成果。”

幼儿园老师个人论文范文第7篇

我坐在咖啡馆里,静静等待吴语和李莺的到来。

这家叫“今生缘”的咖啡馆二十年前就存在了,当时曾是县城时尚的风向标。咖啡馆与县城一中一河之隔。河的名字叫红河,其实只是一条人工河,十多米宽的样子。当年,咖啡馆一天到晚播放千百惠的《走过咖啡屋》。我、吴语、李莺三个人下了课常到红河上,边散步边听着免费的音乐,心里涌起很纯洁的忧。现在的咖啡馆已经没有当年那么红火了。这里成了老城,新城已经大踏步向西而去,所有的繁华也都跟风而去。不过,这里倒是清静,很适合那些身心疲惫的中年人光顾。

现在的店主叫张小好,是个文学爱好者。我经常跟几个相熟的文友过来扯淡,所以对我很熟,一直称呼我王老师。我们在胡扯的时候,常常说起吴语和李莺,说起他们的爱情和才华,把张小好佩服得不行。今天听说我要在这里请吴语和李莺,张小好显得很高兴,兴奋得像个孩子。

选择在这里见面,我是颇费了一翻脑筋的。在咖啡馆的二楼,一眼就能看到老一中残破的院墙和那些青砖房子。那些房子都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建的,我上高中时就在那样的教室里,冬冷夏热,倒是很适合锻炼意志。楼下就是红河,水还像过去那样不急不缓地流着。这样的气氛,很容易勾起人的怀旧情结,也很容易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电话相约的时候,两个人回答的都很痛快。吴语说,他正好要参加黄河口诗人论坛的一个活动,活动结束他立刻往回返。李莺说早就该聚一聚了,再不见面我们都老了。

李莺的话让我感动得差点流了泪。我明白李莺话里的意思。在这个世界上,同学就是一扇窗子,可以在苦闷的时候轻轻打开,而别的关系就不行。只有同学关系才纯洁得像没有被污染的空气,能够让你自由呼吸。

我们三个是高中直到大学的同学。而吴语和李莺的关系就更长,可以追溯到幼儿园。两个人从幼儿园直到高中都是同班。他们都出自县城的文艺家庭。吴语的父亲是县里的画家,李莺的父母是县剧团的台柱子,两家的私交也很好。有这样的家庭薰陶,两个人从小就表现出很好的艺术天赋。吴语的朗诵才能出类拔萃,李莺则是天生的好嗓子。学校历年的文艺晚会,他们的节目都是压轴戏。高中毕业,他们又进了同一所大学。

在我们同学眼里,他们是公认的才子才女。大一那年,吴语的组诗便登上了省级刊物。这件事轰动了整个校园。李莺也在画报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幅画作。

他们耀眼的才华在激情四射的大学校园格外炫目,自然也少不了钟情者。吴语在省里发表组诗不久,外语系的刘楠就频频约会吴语,李莺则与体育系的阳光男生张子刚萌发了爱情的火花。

那时,我们都觉得他们已经找到了真正的爱情。要知道,在大学校园里,真正的爱情是很少的,说白了,那些爱情就像草叶上的露珠,经不住现实的阳光照射。所以,毕业前夕,校园里到处充斥着分离的悲。人们经常可以看到红肿着眼睛的女生和一醉解千愁的男生。荟萃湖边到处都是准备分手的恋人。这样的场景其实年年都有,见怪不怪。除了主人公有所差别,今年的场景不过是去年或者前年的翻版。那些分别的独幕剧内容大同小异,像一个个气泡破裂了也就结束了,留不下一点痕迹。唯独中文系的吴语向这平静的忧里扔下了一枚重磅炸弹。这便是当年轰动整个校园的投湖事件。

2

准确地说,吴语应该是自杀未遂。或许是自杀这个词过于敏感,加之,所涉对象一个是著名的校园诗人,一个是当时市里某位领导的千金,两个人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学校的形象。校志上记载这件事时只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只笼统地称作“荟萃湖事件”。

现在想来,吴语的自杀只是两个不同阶层的人对感情的不同诠释而产生的碰撞。与出身高干家庭的刘楠相比,吴语还是个对感情很传统的人,对于这种大学里的感情游戏过于痴情。

其实,仔细回顾一下,他们所谓爱情的开始便是游戏的开始。只是两个人对游戏的定位不同。那是吴语的组诗发表后不久,吃过晚饭,吴语正在弹吉它,他弹的是《校园的早晨》。吉它的音符使空气也变得清脆起来。这时,一个女孩走了过来,专注地听着,眼里露出明亮的色彩。弹完了,女孩鼓起掌来。女孩的到来,立时吸引了男生们的目光。应该说,她是个漂亮的女孩。除了漂亮,她的身上还有一种吸引人的东西。后来,吴语才明白这种吸引人的东西叫气质。女孩径直来到吴语面前说,我叫刘楠,咱们交个朋友吧。

女孩的直率把那些男生吓了一跳,他们表情复杂悄悄离开了宿舍,只剩了傻呆呆的吴语。

以后,人们都知道吴语有女朋友了。一个是校园诗人,一个是高干子女,他们也算是门当户对。刘楠经常来约吴语,跟他聊天,拖了他去打橄榄球,到荟萃湖散步,听他带着颤音朗诵他的新诗。每当这时,刘楠就一脸幸福眼睛一眨不眨地瞅着吴语,直瞅到他脸颊绯红,说话结结巴巴,语无伦次,刘楠才笑着把目光挪开。

人们纷纷以为吴语交了桃花运了,刘楠的父亲可是这座沿海城市的领导,肯定会为吴语找到一个好的工作。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毕业前,刘楠却出人意料地和吴语分手了。就在吴语投湖的那个晚上,他们在荟萃湖的情人长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他们争论的内容也被好事者偷偷录了音并广泛传播。

刘楠提出分手时,吴语的惊愕不亚于看到了核弹爆炸。吴语以为他们的交往都是恋人的行为,而刘楠却予以否认。刘楠说,他们只是比较谈得来的朋友。吴语责问:那咱们三年的交往算什么?刘楠说,算什么,自然是友谊,同学之间纯洁的友谊。

他们的交锋自然不会有什么结果。在刘楠看来,这些交往是很正常的。争论到最后,见吴语这么执迷不悟,刘楠气恼地说,如果这也叫恋爱的话,那她中学的恋人至少有一个连。

后来,刘楠想不到吴语会做出那样的动作。她只是看到吴语默默地走向了湖心亭。当刘楠明白吴宇的企图时,吴语已经纵身跳进了荟萃湖。刘楠吓得大叫起来。喊声惊动了周围的人。有两个人几乎是踩着刘楠的声音跳下水的。吴语很快被救了上来,被水浸泡后的吴语一脸落魄,完全失了校园诗人的翩翩风采。刘楠说,你这人真是的,至于嘛,连玩都这么执着。在送吴语回宿舍的时候,刘楠还开了句玩笑:我可真是服气你了,你可真是个固执的大男孩。

出了吴语自杀这件事,学校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特别是荟萃湖周边加强了巡逻,并规定毕业班的学生晚上9点之后不能成双成对出入荟萃湖。当时很多男生都对这场自杀不以为然。不过,女生们并不这么看,她们觉得这才是真正的爱情。后来,听了他们争论的录音,我知道吴语彻底爱上了刘楠。或者说,吴语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事实上,他应该爱上青梅竹马的李莺才对。

与吴语相比,李莺与张子刚的爱情可谓顺风顺水,至少,他们手挽手离开了大学校园,并一直坚持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李莺与张子刚相识纯属偶然。那是美术系和体育系组织的一次联谊会上,美术系的学生观摩了体育系的篮球比赛,担任后卫的张子刚一下子

引起了李莺的注意。下一个环节的项目则是美术系给体育系的学生画肖像。而分配给李莺的对象恰好就是张子刚。李莺一下子被张子刚身上的阳光与健美吸引住了。后来他们的关系便变得一发不可收拾。李莺的恋爱曾遭到父母的坚决反对。这种反对不仅没有效果,反而火上浇油。后来,李莺甚至说出了断绝父女关系的绝情话。

随着毕业的临近,当大学校园里的爱情纷纷破裂无疾而终时,李莺与张子刚成了硕果仅存的一对。毕业那天,李莺挽着张子刚的手双双去了长途车站。他们的目的地是力把小学,一所山区里的学校。那里是张子刚的家乡。

登车之前,他们受到了英雄般的礼遇,整个美术系和体育系的学生自发来为他们送行。张子刚挽着李莺的手向人们挥手。李莺则紧紧依偎着张子刚宽阔的胸膛。那种情形让人想起了中国女性传统的美。李莺没有许下在天愿为比翼鸟的空洞誓言,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爱情。她那样子感动了所有的女生,车站上一片哭声,那一刻,李莺几乎成了崇高爱情的标杆。

如果李莺的爱情一直这么顺畅地流淌,也就没有我精心策划的这次聚会了。

李莺的幸福很简单,她只想这么平平淡淡与张子刚厮守一生。他们的婚礼就在那所简朴的山区小学举行,我们特意赶去参加。山沟里的新娘一点也看不出远离家乡的落寞,在拍照时,李莺紧紧挽着张子刚的胳膊,幸福无比。这让我们甚至产生了莫名的嫉妒。

工作之初的几年,我们这些同学一直保持着书信联系。从信中我知道李莺过得很幸福,只是他们还没有孩子。李莺在信中写道:没有孩子不要紧,只要心中有爱就足够了。

开始,他们也确实沉浸在爱情中无暇他顾。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的关系慢慢产生了裂痕。结婚第六年的春节,李莺回到张子刚的老家过年。一进门,她就看到婆婆眼里饱含着冷漠和轻慢。有一次,婆婆喂鸡时奚落道:光好看,就是不会下蛋。这句话深深害了李莺。过了年,她让张子刚陪着到省里的大医院做了检查。结论很快出来了:李莺是先天不育症。她的器官存在先天性异常。

回到学校后,这个结论成了两个人心中的阴影。张子刚慢慢学会了酗酒。李莺说咱们离婚吧。张子刚说这可是你自己说的,我并没有强迫你。办完手续出来,张子刚一下子哭了,说自己并不想跟李莺分手,他在家是独生子,张家不能在他手上断了香火。

两个人分手后,李莺除了教课就关在宿舍里潜心作画。她本来天赋很好,再加上心无旁骛,艺术上渐入佳境。她创作的国画《沐浴》参加全省美展获了大奖。后来,她又把自己的画拿给省里一位老画家,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在老画家推荐下,市里成立画院时,她被直接调了过去。听到这个消息后,我心里涌上了深深的忧。击碎他们爱情的仅仅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迂腐思想。

也许是曾经沧桑海难为水。吴语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有涉足婚姻。他先是在一家出版社干了几年,之后就脱离公职当起了自由撰稿人,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了写诗上,我知道他是在诗里燃烧自己。前年,吴语自费走黄河,从人海口一直走到卡日曲,他边走边写,后来这部《我在天堂等你》的诗集获得了省里的大奖,填补了市里的空白。

得知李莺与张子刚分手的消息后,我就迫不及待地要为他们牵线搭桥。我觉得,这件事已经做得太迟了。我们都已经是不惑之年,这让我有了紧迫感。随着年龄增长,我越来越觉得他们应该获得平常人的幸福。不然的话,命运对他们太不公平,他们是那么优秀的人,一个是女画家,一个是在省里有影响的诗人。同他们相比,我这个小县城文化馆的创作员不过是行尸走肉。如果不找件正经事做,我这辈子算是白活了。撮合这对才子佳人的婚姻,便是一件功德无量的正经事。有了这个想法,我再也无心编造那些无关痛痒的小说。

3

令我失望的是,直到下午三点钟,也没有见到吴语和李莺的影子。我自我解嘲地对张小好说,你看,真不巧,主角没有来,这戏就唱不下去了。要不改天吧,我一定订一桌高档菜。张小好边擦桌子边笑道:王老师,你可是县里的名人,请还请不来呢,你在这里坐一天也没有关系。

那次不了了之的聚会之后,许久没有吴语的消息。我有些着恼,正想打电话问一下。没想到一个周六的早晨,吴语把电话打了过来,内容让我吃惊得大跌眼镜:吴语说,他要结婚了,请我无论如何要去喝喜酒。

再次见到吴语,已是在他的婚礼上,只是新娘不是李莺,而是一个叫小桃的养蜂人的女儿。他们的新房就是一问养蜂人的小屋。参加婚礼的,除了吴语的父亲,只有我们几个同学和他的文朋诗友,场面有些冷清。不过,这倒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婚礼。没有汽车,没有礼炮,有的只是青青的草地和空气里弥漫的花香。小桃长得说艳如桃花也基本说得过去。更主要的是,他们是诗友。他们的相遇充满了聊斋式的传奇色彩。诗歌朗诵会结束后,吴语一个人走进了黄河入海口,返程时,他在二河滩见到了一望无际的槐林。正是槐花飘雪的季节,成群的蜜蜂在采集花粉。它们个头大身子发亮,一看就知道那是人工饲养的蜜蜂。他跟随蜂群来到了槐林深处,看到了一幢房子和一排排的蜂箱。他敲开了门,开门的正是小桃。小桃也是黄河口诗人部落的一名诗人,与吴语有过一面之交。在那些诗人中,小桃就像一朵靓丽又有一点俏皮的野菊。共同的爱好使两个人的爱情水到渠成。小桃的父亲是个养蜂人,也是个民间诗人,认定了写诗的人品性一定靠得住,把女儿交给吴语他感到放心。

婚宴上,小桃的父亲操着浓重的湖南口音欢迎我们,这让我们想起了那位叱吒风云的伟人。而他们就来自伟人的故乡。录音机里不停地播放着《浏阳河》,让我们眼睛湿润起来。婚宴上除了水果和鱼,只有自己酿制的葡萄酒。每人面前还有一小瓶自己酿的蜂蜜,我尝了尝只有淡淡的甜香,忍不住皱了皱眉头。都说甜如蜜,这蜜咋甜得不那么浓呢。当我提出我的疑问时,小桃的父亲笑笑说,这才是纯正的蜂蜜呢。你们平时里吃的蜂蜜都是掺了糖的。一些人还用糖来喂蜜蜂,所以觉得格外甜。这些蜜都是真正的槐花蜜,一点糖也没有掺。不是你们这些贵客临门,我是不会上这么好的蜂蜜的。听完介绍,我这才恍然大悟。

那次我们喝得都有些高了,吴语的父亲更是鼻涕四流。他这个画家在有生之年终于看到了儿子的终身大事。他说尊重儿子的选择。他说,一千个画家眼里就有一千个鸡蛋,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种活法。我们这些曾上过大学的都知道那句话应该是“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是这样的场合,完全没有纠正的必要,大家都为他们父子的理解而感动,吴语流着泪拥抱了父亲。

婚宴一直持续到日落时分。我们必须走了,住下也没有地方。回来的路上,吴语的父亲说,吴语的婚礼太简单了,毕竟是终身大事。又不是没有条件,咋能这么马虎。我说,吴语的婚礼一点也不简单,人家的婚礼有蝴蝶伴舞,有蜜蜂献歌,有槐花飘香,多么富有诗情画意。说到这里,我赶紧打住了,免得让人讥讽。在我生活的小县城里,除去我们那个很小的圈子,人们已经不屑于谈论文学了。

我一直避免在大众场合说这些话,尽量装得跟大众一样。实际上,我明白,我骨子里还是有点文人的品性。想到这里,我高兴了一下,又自我忧了一下。更让我忧的是,吴语的婚礼上缺少了李莺。

一路上,不断有各种花香飘进车里,我不停地打着喷嚏。事实上,整个婚宴上我一直在打喷嚏,这让我很尴尬。我知道这是我长年闭门造车远离大自然的结果。随着离人海口越来越远,县城已经越来越近,傍晚的余晖里,街上的烧烤摆了出来,一辆飙车的奔驰飞奔而过,一股尘土卷了起来,空气里充斥着汽车的尾气、尘土的气味和说不出的其它味道。我狠狠呼吸了几口,喷嚏竟然止住了。我这才像梦中醒来的一般,忽地由仙境回转了过来。我知道,我和吴语不是一类人,我是个地地道道的俗人,因为我没有吴语那种超凡脱俗的勇气。

为了表示我是个实实在在的俗人,我决定也别致一次,我破例请自己去喝一杯咖啡。当知道我请自己的客时,张小好就笑了起来。张小好说,你怎么能请自己呢,你总得请一个人吧。我瞅了瞅她说,那就请你吧。

说完这句话,我就在主陪的位置坐下了。我对张小好说,最近,我常常想到俗雅或者理想与现实之类。我写了一篇小说,本来是投给一家文学刊物的,可是人家退了稿,说里面俗的东西太多。退稿之后,我索性又加入了些俗不可耐的元素,投给一家故事刊物很快便被采用了,两万多字给了三千块。这是我写作二十年来挣到手最多的一笔稿费。现在我用稿费请你喝咖啡,我们谈论文学,谈论诗歌,这可都是雅的东西。你说,这俗雅之间是不是难分彼此?张小好听了只是一个劲地笑。

我自我感觉良好,说得唾沫星子乱飞。老实说,我很少有这么放开说话的机会。我讲得越来越来劲,张小好终于忍不住打断了我。她拿过一张《滨海晚报》对我说,可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一个画家为了个弃婴居然放弃了获得爱情的机会。我接过报纸一看是一个月前的旧报纸。当我翻到“人生万花筒”一版时,手忍不住抖了一下:我看到了李莺戴了眼镜的大幅照片。看完那篇报道后,我对张小好说,你不是一直想见见李莺吗,报纸上的人就是。张小好一听,吃惊地张大了嘴巴。

4

这张《滨海晚报》的独家报道还原了一个月前的情形。按照正常情况,李莺应该在中午11点到达县城,然后到今生缘咖啡馆会合。那天,李莺早早就买好了票,她什么也没有带,这使她看起来无牵无挂。车站上人来人往,李莺看上去一点也不起眼。而实际上,已经有人盯上了她。那是个抱着孩子的女人。那个女人也许称之女孩更合适,因为她又矮又瘦不过十七八岁的样子。她抱孩子的姿势很不熟练,孩子看起来很不舒服,哭声一直在候车室里回荡。女人不成熟的脸上透着焦虑,焦虑中又透着不易察觉的老练与世故。

现在已经无法确切知道,那个带孩子的女人是如何在人海中一下子锁定李莺的(或者说,李莺已经成了她的猎物,而李莺却毫无察觉)。不过,这并不影响故事的进程。车开动五分钟前,女人挤到了李莺面前说,大姐帮个忙好不好,我要方便一下。举手之劳的事容不得你拒绝。李莺二话没说把孩子接了过来。事实上,在见到孩子的那一刻,她就被孩子吸引住了。她把孩子抱过来不停地逗弄着。说来也怪,孩子在她手上居然停止了哭泣咯咯笑了起来。笑声触动了李莺心底最隐秘最柔软的部分。那一刻,她忘记了时间,忘记了一切。

喂,你到底上不上车?售票员冲她嚷起来。她这才发现那个去方便的女人人间蒸发了似的不见了踪影。售票员不客气地训斥道:你不走就退票算了,这车可不是伺候你一个人的。很快,候车的人们就知道李莺手上抱的不是自己的孩子了。他们兴致勃勃地把李莺围在了中间。人们一片斥责声。骂那个甩手而去的女人。有人说,在站前街发廊见过那个女人,一看就不是个正经货。更多的人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李莺,希望看到她气急败坏的样子。可是,十多分钟过去了,李莺一直一脸平静地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当晚报的记者赶到拍照时,李莺居然面带微笑,一点也不像个受害者的样子。

人们说,你还笑呢,还不快去找那个不要脸的女人。李莺仿佛没有听到,她亲了亲孩子的脸蛋说,乖,咱们回家。

你是不是傻了?快去找那个女人呀,你这么回去算咋回事呢。不怕你老公把你揍扁了……

当然,这些只是我这个小说作者的猜测。按照正常的逻辑,李莺应该把孩子交给民政部门。事实上,那个孩子被李莺留了下来。这在不久之后就被证实了。

也许是年龄的关系,总之,我越来越喜欢怀旧了。参加吴语的婚礼后,我常常一个人来到红河,凭吊过去的一些人和事,心底涌上莫名的忧。那天黄昏时分,我就是在这种怀旧的气氛里看到李莺的。她抱着孩子站在红河桥上,痴迷地看着河里的波光碎影。这时,今生缘咖啡馆正在播放《走过咖啡屋》:

每次走过这间咖啡屋

忍不住慢下了脚步

你我初次相识在这里

揭开了相约的序幕

今天你不再是座上客

我也就恢复了孤独

不知什么缘故使我俩

由情侣变成了陌路

芳香的咖啡飘满小屋

对你的情感依然如故

不知道何时再续前缘

让我把思念向你倾诉……

桔黄色的太阳里,李莺缓缓离开了红河,太阳照在李莺身上,给她披上了一层童话的色彩。在桔黄色的背景里,传来了婴儿纯真无邪的笑声。

我记起了高考前一天的下午,也是这样的太阳。我、吴语、李莺来到了红河。我们发泄般把课本一页页撕下来扔进红河里。撕完课本又撕一本本的习题集。河面上很快变得白茫茫一片。最后,我们都撕累了,吴语提议每个人都写一个心愿,写完之后,我们把带着心愿的纸条扔到河面上。别人的心愿不记了,只记得我的心愿是将来开一家大超市,这样,我就每天都能吃到一种叫核桃稣的点心。那是我上小学时就立下的志向。有一次,村支书家的孩子拿了那种圆圆的点心吃,我馋得直流口水。支书家的孩子炫耀地说:想吃吧,这是我城里的大姑给买的,有本事也让你大姑买去。

幼儿园老师个人论文范文第8篇

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举行

2010-07-20 科学网

http:///htmlnews/2010/7/234794.shtm

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厦门大学教授潘懋元,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任刘利民,重庆市教委副主任牟延林,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丁晓昌,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时龙以及北京大学等10余所高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等近70人出席了“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很多与会专家学者就自己所在地区高校的发展状况发表了看法。

中国大学集群所带来的科技文化知识集聚的效应也非常强大,吴岩以北京为例解释,“这种效应表现在区域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知识创新、文化传承、社会服务对其区域和整个国家发展产生的辐射和影响。随着区域间高等教育相互开放、彼此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区域高等教育的溢出效应会不断扩大和增强。”吴岩说。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奠基人、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潘懋元认为: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区域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区域发展是必然的。”

我国科普人才总量2020年将达400万

2010-07-29 科技网

www.省略/kjrb/con-tent/2010--07/29/content 213242.htm

《中国科协科普人才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编制完成。按照规划,到2020年,我国科普人才数量要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达到400万人左右。

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殷皓介绍说,这是我国首次以规划的形式对科普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作出宏观安排和部署。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已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科普组织体系和科普人才网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科普人才队伍快速发展,科普人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截至2008年,全国科普人才总量已达176万人,专职23万人,兼职153万人,其中含注册科普志愿者77万人。但目前,我国科普人才的发展现状仍不能满足科普事业发展和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需求,与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专职科普人才数量不足、水平不高,兼职科普人才队伍不稳定,作用没有充分发挥,面向基层的科普人才短缺。科普创作与设计、科普研究与开发、科普传媒、科普产业经营、科普策划与组织等方面的高水平科普人才匮乏,科普人才选拔、培养、使用的体制和机制不够完善,这些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的瓶颈。

我国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评价制度

2010-07-30 科技网

www.省略/kjr/com―tentt2010-07/30ffcontent_213591.htm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

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应试教育造成我国大批学生“高分低能”,已是不争的事实。2005年,11名内地高考“状元”在面试环节被香港大学拒之门外,港大提出的理由是不愿录取“书呆子”。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加速推进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改革重要内容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覆盖全国所有小学和初中。除广西、青海外,其余省(自治区、直辖市)都进行了高中课程改革。但是,高考传导的升学压力依然阻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改革以高考为代表的人才评价制度势在必行。《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强化人才选拔使用中对实践能力的考察,克服社会用人单纯追求学历的倾向。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缺乏也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

“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评选启动

2010-08-01 科技网

www.省略/kjrb/con-tent/2010-08/01/eontent_214184tm

由我国第三方教育评价机构21世纪教育研究主办的第二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评选活动7月28日在京启动。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乎介绍,第二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评选活动。将组织国内教育界、经济界、文化界、科技界等人士,对近两年来我国各地的教育制度创新案例进行调查和评价,并于2010年12月评选出获奖项目。评奖范围包括地方教育行政、基础教育体制、高等教育体制、职业教育体制、民办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农村教育改革、农民工子女教育创新等。

据了解,近年来,我国各地涌现出了很多由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主导的教育制度创新实践,对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教育民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观点

大学要改变注入式教学模式

2010-07-13 科学网

news.省略/htmlnewsl2010/7/234486,shtm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为完成教学任务而运用的比较稳定的教学方法的程序及策略体系,它由若干个有固定程序的教学方法组成。每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的指导思想,具有独特的功能。教学模式对教学方法的运用,对教学实践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现代教学中最有代表性的教学模式是注入式(传授一接受)模式与启发式(“问题一发现”)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教学在知识为本教学观指导下,多采用注入式教学模式,在教学目标上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创新能力培养,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将教师的权威绝对化,而将学生视为接受的存储器。

注入式教学模式就是满堂灌。教师只顾传授知识,学生只管接受知识,教师成了知识贩子,学生则成了接受知识的袋子。从教学气氛看,教师一人唱独角戏,学生则呈现群体失语的局面。有人讽刺说,这种教学模式,上课是赶鸭子,讲课是填鸭

子,考试则是烤鸭子。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在其代表作《被压迫的教育学》中批评说,这种教学实为非人性化的教学。

然而,这种教学模式在我国大学教学中广泛的流行,教师对照本宣科的轻车熟路。对书本知识累积的过于崇拜,对死记硬背的顽强固守,对注入式的恋恋不舍。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严重阻碍着创新人才的培养。

理解和建构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

2010-07-13 科学网

http:/news.省略/htmlnews/2010/7/234487.shtm

什么是理想的教育?怎样才算是一个真正的教育家?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杨东平教授认为,真正的教育改革是树立新的价值观,即“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杨东平提到, “以人为本”在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具有划时代里程碑的意义,意味着国家从“以物为本”、片面追求GDP的转型。

西方中世纪以前。教育学中是“神本位”、“宗教本位”论占主导:工业革命之后“知识本位”开始盛行,可以说,直到今天,我国教育仍然秉承着这种以学科为中心、按照知识体系来教授的方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而西方在20世纪后,由杜威提出的“以儿童为教育中心”的理论颠覆了西方传统的教育学。该理论七项基本原则是:健康;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有价值地利用闲暇时间;有效的家庭成员:基本学习过程的掌握;合乎道德的品质;职业训练。该理论指出教育是“为生活作准备”的教育。杨东平介绍,新中国成立后,陶行知倡导的“生活教育理论”与人本主义教育理念非常接近。但20世纪50年代后逐渐中止:20世纪60年代以后,我国的教育主要是政治化的教育:1978年恢复高考后,倡导教育公平,但教育基本是知识本位、考试至上的教育;1985年以后,国家提出教育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教育,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同时为教育服务。杨东平认为,这一时期教育理念是片面化的、带着功利主义色彩的、只注重人力资源开发的教育;20世纪90年代后,教育产业化开始推行。

高等教育重在提高质量促进公平

2010-07-15 科学网

news.省略/tml-news/2010/7/234605.shtm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不久前应邀至河南大学为该校广大师生作题为(高等教育的发展与高等学校的改革)的报告时表示: “当今时代经济和科学技术等迅猛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大,效益显著提高,投入平稳增加,结构不断优化,体制改革取得突破,大学功能充分发挥。”

钟秉林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还应清楚地认识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当前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社会公众接受高质量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严重短缺之间的矛盾。因此,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任务,就是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

在谈到高等教育的观念、定位与目标时,钟秉林指出,高等教育工作者应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科学定位。确定发展目标;求真务实,制定发展规划。改革、建设与管理应该是高等学校应该采取的实际行动,具体来说,就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教学改革;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加强教师与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创新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让职业精神支撑大学师生关系

2010-07-16 科学网

http://news.省略/htmlnews/20lO/7/234647.shtm

当今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师生关系呢?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成长为人,让知识和技能陪伴他们,让智慧武装他们。教师潜心学问,熟悉学科和领域发展动态,熟悉教材,对教学有激情和热心,对学生有爱心和责任心,认真备课,认真讲课,热爱讲课,乐于将知识、思想和智慧传授给自己的学生。教师们有涵养,有人格魅力,有感召力,有思想,有智慧,能影响学生,受学生喜欢和爱戴。作为学生,对读书有无限的兴趣。对未来充满幻想,勤奋学习,乐于思考,勇于创新,生活充满阳光,虽然有坎坷、有挫折、有磨难,但豁达乐观、朝气蓬勃。老师和学生,是师徒,也是朋友,以心换心,真诚相对,相互尊重,和谐相处。 那究竟该如何构建这种温馨和谐的师生关系呢?答案其实可以很简单:回归教育的本质,回归职业精神。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具体讲,就是上好每堂课,备好每堂课,抛弃功利性;学校也不应该给教师造成异常的生活和工作压力,要让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教学,潜心思考钻研教材,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新自己的教案,积极与学生们在课上和课下交流。

尖子生集中培养不明智

2010-07-27 科学网

http://news.省略/htmlnews/20107/235 145.shtm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培养了多少拔尖人才?”中国高教学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杨德广,他对名校垄断高分考生提出了质疑。 “考生利益最主要应该体现在让他们进入最适合的高校和专业。”杨德广说, “高分考生录取时被调剂到学非所爱的专业,这会带来很多消极因素,学非所爱则难学有所成。”大批尖子学生集中在少数重点大学,学校难以顾及每一个人,往往会自生自灭。把优秀学生分散到各类高校,反而有助于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杨德广举例说,美国企业500强的CEO(首席执行官)和我国1000名有成就的青年企业家中,毕业于名校的仅占10%,而毕业于一般大学的占80%。名校垄断高分考生与招生体制有很大的关系,国外很少将高校划分为“一本”、“二本”、“三本”的,高校应该是平等的,这种人为的划分纵容了北大、清华的垄断行为。“北大、清华地位高,待遇高,学生毕业后找工作方便。因此,从幼儿园、小学起,家长们就瞄准这些学校。”杨德广认为,名校背后的等级特权成了应试教育的一种延续。

教育发展的关键在教师

2010-07-28 新华网

http://news.省略/edu12010-07128/c_12380361.htm

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在教师,必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遵循教育

规律办学教学,不断提高教师政治和业务素质,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这是对新中国60年教育事业发展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今后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遵循。

我国目前有1600万教育工作者。他们长期以来兢兢业业,默默耕耘,甘为人梯,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为我国教育事业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那么教师就是奠基者。但是必须看到,我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教师的地位待遇有待加强、教师管理机制有待完善。能否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我国教育发展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学为人师,行为示范,加强师德建设是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根本。广大教师要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职业理想,恪守职业道德,弘扬优良教风,提高业务水平,积极探索和实践教育教学规律,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全心全意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身心健康。

让幼儿远离应试教育

2010-07-28 新华网

http://news.省略/edu/2010-07/28/c_12384547.htm

尽管中国官方近年来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但华人望子成龙的传统心态并未有太大改观,尤其是眼下众多沦为房奴、车奴的年轻家长们不堪生活压力,看待教育的眼光更为功利,不甘心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孩子进入好的小学,然后进入好的中学,再考上好的大学,才能提高社会竞争实力。这就导致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那些硬件设施更好、师资力量更强的小学自然就变得供不应求。相应地一步步提高人校门槛,刁钻考题的出现也就不意外丁。如此一来,家长们为了攻克明显超过6岁左右儿童正常接受范围内的考题,又不断加强孩子的提前教育。社会整体竞争氛围就蔓延到了幼儿园。本该培养儿童初步价值观的幼儿园,向一个“提前的小学”异化;本该“学中玩、玩中学”的儿童,就提前背负了应试教育的压力。应试教育扼杀创新能力之弊,已令中国受尽人才乏之苦,而幼儿早早被套人应试教育的恶性循环,更可能彻底毁掉中国的潜力。何况,就心理学而言。失去快乐童年的遗憾,往往会扭曲人的成长心态,可能成为未来社会动荡的因素。

中国近期拟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及“学前教育应该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显然说明高层已意识到幼儿教育危机,渴望教育能真正步入培养创新人才的轨道。

让教育回归育人本位

2010-07-29 科技网

wwwztdailwom/kirb/con-ten02010079/ContenL213039.htm

“教育让家长满意”,乍一听似乎无可厚非,但细细思量,问题不少。首先,教育如何使家长满意?这其间,众口难调自不必说,又如何界定,什么样的教育才会令家长满意呢?多少家长满意才行呢?更为重要的是,难道家长满意就行了吗?毕竟,教育服务的直接对象不是家长,而是学生。打个比方,好比家长带孩子去餐馆就餐,孩子吃饭,家长付账,要问对餐馆饭菜、服务满意不满意,恐怕不能只问家长,还要问最直接的消费者――孩子。家长的感受与评价,不能完全代表孩子的感受与评价。因此,很多学校刻意宣扬的“让家长满意”,其实在教育观上遮蔽了一个关键问题:教育怎样让学生满意?回到我们的教育现实,存在的问题比这种理论上的困惑更使人纠结。不少学校现在变得越来越像标准化生产的“企业”或者“工厂”。填鸭式的教学,封闭式的管理,起早贪黑的生活,无所不在的激烈竞争,简单重复的枯燥训练等等,使原本充满智慧与快乐的学习过程变成了沉重的负担,使校园成为许多学生备感压力和失落的地方,而不是成长的摇篮、精神的家园。这样的教育,显然不是合格的教育。因为它不是立足教育学生这个本位来展开,而是被功利目的、应试思维、家长需求、自身利益等非教育因素主导着、牵制着、撕扯着,在各种现实利益的考量和冲突中变得面目全非。

破解高考加分乱象,期待教育重现公平

2010-08-02 科学网

http://news.省略/htmlnews/2010/8/235426-1.shtm

据了解,教育部目前确定的高考加分项目只有14种,而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加分项目却林林总总有近200种。在湖南省,今年的加分政策有7类,最高分20分;在海南,加分政策有24项;在新疆,7种情况考生加10分,体育突出加20分;在广州,8种情况,涉及10余类考生可以获得加分录取。

加分受益面越来越广,且大多是高分学生或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的学生。有专家认为,加分政策“奉有余而损不足”的现状将使考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教育部曾明确表示。对近年高考加分政策实施中存在的不规范、不合理甚至腐败现象,必须认真清理。但“清理”与“乱象”却长期并存,高考加分最大的政策困境又在哪里?

华中师范大学考试研究院副教授但召彬认为,目前高考加分政策最大的问题是随意性大,政策执行缺乏监督,缺乏公众参与。同时,加分对象范围界定模糊,各地方政策各自为政。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研究员胡向东分析道。高考加分的政策困境主要是高考负担过重,当这种过重的负担常以加分方式分担时,便让高考加分不堪重负,这也使得一些原本出发点良好的高考加分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变形走样,引起群众不满。

胡向东说,高考除选拔功能外,在我国还被赋予了过大的政治功能、文化功能、教育功能。

高等教育大众化不能以粗糙化为代价

2010-08-02 新华网

http://news.省略/edu/2010-08/02/c_12400905.htm

当下,高等教育质量下降,读书难以学到真本事,就业十分困难,“读书无用论”沉渣泛起。这样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不值得炫耀,更不宜诠释成人力资源强国。教育部对外展示2020年入学率达到40%的高等教育发展前景之后,更要埋头为教育发展多做点实事。7月29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全文。在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道路上,

“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目标,具体包括: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

美国学者马丁・特罗上世纪70年代曾经提出“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说”: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适龄人口的15%,标志着从精英型进入到大众型,超过50%便进入普及型。教育部曾指出,2008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29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3.3%。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已经实现进入大众化阶段的历史跨越。如今教改纲要提出,到2020年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4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如是高等教育发展蓝图值得期待。

“育人为本”是教育改革发展核心内容

2010-08-03 新华网

http://news.省略/edu/2010-08/03/c_12402374.htm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20字工作方针。第一,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并尽快形成科学规范的制度。第二,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三,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人民群众期盼良好教育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增强教育活力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第四,促进公平是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如何培养创新人才,高等教育要遵循三个规律

2010-08-05 新华网

http://news.省略/edu/2010-08/05/c_12412070.htm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和高等院校发展中的类型、层次和形式定位以及人才培养中的方向、规格和目标定位问题。都是至关重要的。

人才的长成与发展,既具有阶段性。又具有长期性;既具有单项性,又具有全面性;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这就构成了人才培养的无限性。无限性是指人才在培养过程中的培养资源、方法、目标都不能机械地限定,特别是人才在生成和发展中更不能受这种机械的限定。高等教育学校在现实分类定位的管理中,一定要遵循人才培养的无限性规律。不同类型高等教育和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特色,但不能局限,不能割断,不能封顶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人才培养和发展有其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客观规律。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切实发挥高校人才科技优势

2010-08-06 新华网

http://news.省略/edu/2010-08/06/c_12415642.htm

高校是思想、文化、科技资源的聚集地,在培养和造就优秀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一线优秀人才,以及知识创新、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高校应该审时度势,抓住机遇,积极投身到构建河北现代产业体系当中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高校要在此期间,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一是廓清模糊认识。现代产业体系虽是一种高层次的产业集群,但它并不是高不可攀、遥不可及。它是通过一项又一项技术进步、一个又一个产品升级的不断演进才能完成,各行各业、各个环节都可以有所作为。高校当此其中,理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有所作为。二是尽快付诸行动。

高校应抓住这轮新的战略期中的发展机遇,自觉地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形成自己的优势专业、品牌专业,着力培养适合现代产业需求的人才;自觉地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大力推进校企、校地互动合作,以技术优势多渠道、多层次、多模式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服务。如此,高校才能赢得发展先机,在未来的经济发展格局中抢占新的制高点。

。思考

“重奖式招生”,把大学教育带向何方

2010-07-20 科技网

UPOrstdailyconAJrb/Cor卜teng2010-07/20/coment_2097331atm

今年高考招生,为抢夺优秀生源,有些高校以巨额奖金吸引高分考生,有的院校甚至开出12万元的价码,出手阔绰实属罕见。

用“重金”掐尖。论证的就是“唯分数论”的奖励导向。在这样的招生指挥棒下,再大声疾呼素质教育都显得苍白、无力。而靠一掷千金“招兵买马”的方法能迅速提升大学办学质量吗?“重奖式招生”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将把大学教育带向何方?重奖式招生,表征着各大学抢夺优秀生源的竞争进入到了白热化的状态。这是以眼前利益为重的功利化行为。只是,这里有一个不得不提的问题一一各省的状元如果都去了北大、清华,他们都能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吗?2009年的《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显示,1977-2008年32年间的高考状元,几乎没有一个成为做学问、经商、从政等方面的顶尖人才,他们的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对于这份结果,我们当然有理由说,这些高考状元可能到了大学之后不努力了,抑或是高考成绩不能等同于社会能力。那么,接下来自然而然要问的一个问题是。名牌大学都把状元们培养到哪里去了?显然,只管进不管出的大学培养模式,早巳在“看谁的状元多”的空洞比较中丧失了真正的大学精神。殊不知,大学教育的品质,不是比看谁的状元多,而是看谁培养的社会人才多。哈佛也不是将各大州的状元都揽到自己门下才成为第一名校的,相反,将不同层次

的学生纳入进来,因材施教,努力创造出最佳的教育效果。

本科生缺乏创造力,问题出在哪儿?

2010-07-28 新华网

http://news.省略/edu12010-071281e_12383688.htm

面对内地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的量化倾向,教师在涉及个人发展的科研与无关自身利益的教学时,如何权重?高校教师晋升关键靠数论文,教学成果指标上无从体现,有效激励从何谈起?此即前文卓院士所指“急功近利”之弊,对学生的评价,也如出一辙。连清华大学校长均以学生论文统计数量说明本校的教育能力,而非统计一下科研转化成果,直至对科技生产力的贡献,难怪汲汲无名的高校不少教师一年能发表数十篇SCI论文之类的新闻卫星能频频上天了。

第六届世界华人论坛26日在广州开幕,诸位科技界人士对中国当下的科教问题发表了看法。数学家丘成桐认为国家能培养出自己的一流学生要远比引进“海归”更重要,批评中国高校的本科生的教育没有搞好,是十年来中国教育的一大毛病,名教授偏重科研,“不重本科生的教导”。而美国两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外院士卓以和则针对科研和一流学生培养方面的评审制度,指出在科研和学术评价中,传统的论资排辈风气、偏重学术期刊量化要求、急功近利等倾向应予纠正。

二位科学家意有所指,所言非虚。一般的看法,中国大陆高校培养的本科生,专业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一旦进入研究生及其后续研究阶段。往往难以在科研上再续辉煌。原因何在?在于科研需要创新,而我们的本科教育对此虽高呼“重视”,却成效不高。

今天,我们如何记住钱伟长?

2010-07-30 新华网

http://news.省略/edu/2010-07/30/e_12392843.htm

7月30日早晨。著名科学家、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在上海逝世。钱伟长是我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被称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 “应用数学之父”,早在上世纪60年代,钱伟长就被总理称为我国科学家中成就卓越的“三钱”之一。

钱伟长是科学巨擘,他的科学贡献必然彪炳史册,其实,钱伟长既是科学家也是教育家,逝世前,他还担任上海大学校长,是世界上目前在位的最年长的大学校长。若采撷钱伟长在教育方面的一些片段,则颇为耐人寻味。

1983年,钱伟长履任上海工业大学,一个细节是,钱伟长不拿工资,据称也没有房子,这放在今天似乎同样很难想象。当然,作为教育家的钱伟长,在担任上海大学校长期间以大刀阔斧的改革为人瞩目,比如,拆除“四道墙”――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墙,破师生之间的墙,破科系之间的墙,破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墙,拆“墙”的意义毋庸赘言,这种改革家的魄力放在大学校长中,显得弥足珍贵。再比如实行“三制”,即学分制、选课制、短学期制,这项改革可谓引时代之先。此外,钱伟长提出,大学培养出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这话放在今天同样闪烁着积极的现实价值。

如何为孩子创造良好阅读环境

2010-08-06 新华网

http://news.省略/edu/2010-08/06/c_12417926.htm

“……庭院里的樱花正在盛开,淡红的霞光透过晶莹娇嫩的花斜斜映照在微温的青石台上……”在中关村图书大厦,一个13岁的女孩拿着一本名为(泡沫之夏》的小说看得津津有味,而旁边不远的地方整整齐齐地码着一排《三国演义》等名著。记者问她:“读过这些名著吗?”她想了想说:“家里有,没看完,来书店就选爱看的,只看不买。”“在书店看书的效率更高,像这本小说我来个一两次就读完了,家里放的那些书可没那么快读完呢。”记者问:“家长让看这些小说吗?”她犹豫了一下,又点了点头。记者仔细观察了十几位小朋友正聚精会神读的书,内容涉及漫画类、故事类、科幻类、科普类等。而在书店7月销售排行榜上,少儿类图书排名前十的都是《汤姆・索亚历险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名著。记者来到这些书的书架前,一位女士正在给读五年级的儿子选书。记者指着她选的一本《三国演义》问道:“孩子有兴趣读这本书吗?”她回答:“我自己先读,然后选一些有意思的片段读给他听,如果有兴趣了他就会自己读。”这位妈妈还告诉记者:“儿子最喜欢看漫画,但一般不会给他买。”

大家之言

教育部副部长陈希:我国将从五方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0-07-22 科技网

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近日在吉林大学召开的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层论坛上指出。我国今后将在五个方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陈希指出,近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改进中得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建设科学谋划、系统推进,学科建设和工作研究长足发展、成果初显,工作队伍规模不断壮大、素质明显提高。

陈希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按照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中央16号文件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座谈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入地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要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二是要进一步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途径;三是要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四是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五是要进一步完善长效机制,形成育人合力。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职业教育要培养更多符合时代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2010-07-27 科技网

由教育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2010年中国(重庆)统筹城乡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论坛”7月22日在重庆市永川区隆重举行。论坛旨在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市长黄奇帆、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出席论坛并做主旨演讲。

鲁昕指出,刚刚闭幕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党中央国务院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对未来10年我国教育事业

的改革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特别强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努力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鲁听指出,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是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的重要任务之一。重庆等地的经验表明,统筹城乡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了巨大需求,职业教育发展为统筹城乡奠定了技能型人才基础,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要求我们必须在政府主导下,统筹城乡职业教育的发展,切实做到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同步推进、统一安排,努力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为城乡统筹发展培养大批技能型人才。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做好学习实践活动中尚未完成的为民实事

2010-08-02 新华网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组长袁贵仁日前强调,要在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要继续在服务师生上下功夫,做好学习实践活动中尚未完成的为民实事。袁贵仁是在新疆呼图壁县调研指导创先争优活动时作出如上表述的,他指出,创先争优活动要始终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把党建活动的创先争优转化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动力和保障。党组织创先争优,就是要带领党员、群众在本单位工作中创造一流成果,争当先进单位;党员创先争优,就是要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创造优秀业绩,争当先进个人,争做优秀共产党员。呼图壁县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要紧紧抓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积极推进双语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这三个重点。把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在保证这些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的完成上。体现在提升经常性工作水平上。袁贵仁强调,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进一步推动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后续工作。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要立足本职发挥作用,切实落实学习实践活动整改方案,兑现向教职员工、学生、家长和社会作出的承诺。尤其要在继续服务师生上下功夫,做好学习实践活动中尚未完成的为民实事,跟踪督导,确保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异域传真

美推动职业教育以提高国民全球竞争力

2010-07-09 科技网

在欧洲一向深受重视的职业教育在美国长期“坐冷板凳”,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州和地方政府开始把职业教育作为提高民众国际竞争力的利器。

很多美国民众憎恶让在校学生进入就业市场的做法。在他们看来。这种预先决定学生未来命运的做法是对机会公平这个信念的挑衅。虽然职业教育也改名为“职业与技能教育(C了E)”,然而,高中生们仍然不愿意上职业学校,都打算读大学。

随着大学毕业生的收入不断增加,人们对C了E的质疑也与日俱增,参加职业教育的人直线下降。1982年。有1/3的高中毕业生接受了职业教育(致力于学习某一技能),而2005年,这一比例下降为1/5。相反,2003年,美国17岁的高中生中,申请,四年制大学的比例高达69%,为1981年的两倍。不过,经济顾问委员会预测,未来,社会更加需要大量接受了两年制职业教育或专业技能培训的劳动力,而不是全日制的大学毕业生。

上个月,全美州长协会提出了数条新标准,让学生一颗红心、做好“学业和职业两手准备”。少数州、地区和智囊机构则更加激进,他们认为,在美国寻求提升收入和国际竞争力的当下,CTE可能是一个推手而不是障碍。

第六届国际青年核科学家大会举行

201 0-07-16 科技网

期一周的第六届国际青年核科学家大会(IYNC)从12日起在南非开普敦市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会议由南非能源部和南非青年核科学家协会联合主办,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这里就与核有关的多个议题展开讨论。 从2000年开始,国际青年核科学家大会每两年举行一次,这是该会第一次在非洲举行。本次大会共设立了10个方面的技术议题,包括:核电厂建设、运营和维护;核燃料循环;核政策、经济与人力资源;核原料、化学与结构完整性:核辐射科学与医学应用:核聚变科学与技术;核反应器安全;热一水力学;反应器核心设计与仿真模型;青年人与核有关的活动。

第38届世界空间科学大会在德召开

2010-07-20 科技网

7月19日,第38届世界空间科学大会(COSPAR全会)在德国不莱梅召开,超过3000名来自57个国家的科学家参加了会议。根据目前的科学议程和注册情况,此次大会将是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1958年成立以来的最大一次盛会。

此次大会将重点讨论该领域的气候变化和空间新发现,例如,火山灰云的影响,关于月球、火星和太空望远镜“开普勒”和“赫歇尔”的新发现,以及“卡西尼一惠更斯”对土星的卫星土卫六进行的探险等等。

调查

高校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下降

2010-07-14 科技网

高校质量评估专业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完成的《大学毕业生母校满意度与培养改进分析》研究显示,2009届大学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正在下降,与2008届相比,“211”院校下降了3%;非“211”本科院校下降了5%;高职高专下降了2%。

分析结果显示,已经工作的2009届大学毕业生认为。高校教学应该改进的地方有三个:教学的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不够。其中。认为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比例较高的本科专业是经济学和管理学,高职高专是公共事业大类;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比例较高的本科专业是历史,高职高专是公安大类;培养主动学习能力不够比例较高的本科专业是哲学,高职高专是旅游大类。同时,研究对2009届本科院校国外留学读研人群的调查研究显示,32%的留学生认为母校本科学术准备最需要改进的是学术批判性思维能力。18%留学生认为本科专业课程知识需要改进,17%留学生认为研究方法需要改进。研究报告提醒,加强学术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和改进研究方法。还需要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方式及评价方式相一致,中小学此前提倡的研究性学习还需落到实处。

啥样的家庭早教更科学

201 0-07-29 科技网

过去,摆事实、讲道理是家

长教育孩子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对于孩子的教育方法,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曾对1800多名家长进行了将近3年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其中2/3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其中过分保护和过分干涉型的家长分别占30%左右,严厉惩罚型的占7%~10%,教育方式比较适当的家长仅占30%。

一份近期调查也表明,我国家庭中有90%以上的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经常感到无所适从。尤其,对于那些初为父母的年轻家长,对孩子的早期发展十分重视,但他们苦于得不到许多具体而又切实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尤其是婴儿心理与教育方面的帮助。

北京市妇联在7月29日开幕的2010中国北京国际妇儿博览会,设立了三场“家庭教育大讲堂”,目的是通过大讲堂帮助家长更新教子观念。提高家长教养子女的能力,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和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早在20世纪,具有世界影响的女教育家蒙台梭利博士断言:人生头3年胜过以后发展的各个阶段。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布鲁姆追踪1523名婴幼儿成长达20年也得出国际公认的结论:如果17岁智力成熟作为100%的话,50%的智力是在4岁以前获得的。

。读书

消夏纳凉好读书,阅读开阔视野

2010-07-09 中国网

高考结束已有一个月,大批等待录取通知书的学子们涌向了书店,在酷暑时节,既纳凉又增长了知识。长江出版集团有关专业人士介绍,他们经过筛选,向准大学生们提供了10本人学前的阅读书。有关专家称,这10本书,虽不能说全是经典,但读后对开阔学生的视野,肯定会有一定的帮助。

这10本书的第一部,是何兆武教授口述的《上学记》。这部作品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史。它所叙述的尽管只是何兆武在1949年以前不足30年间学生时代的陈年往事。却蕴含着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对整个20世纪历史的思考,对我们重新认识过往、观察现在以及展望未来,都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即将入学的大学生们,不但可以从中获取丰富、鲜活的历史体验,而且可借此思索今后究竟应该如何读书、如何治学。如果说《上学记》是老一代知识分子对他们学生时代的回忆,那么,覃彪喜的《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则是一个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对当今大学生活的反思。作者的另一部书《求职,从大一开始》,也进入了专家推荐的视线。在书中,已是某公司董事长的覃彪喜与大学生进行了关于职业、关于规划、关于尊严等方面的对话,实质上,他所说的。就是“厚积”而“薄发”。接下来,还有李泽厚的《论语今读》。《论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市场上关于《论语》的书非常多,良莠不齐。相对而言,《论语今读》绝无信口开河之虞,言必有据,通俗易懂,有深度也有广度,非常适合大学生阅读。

科学是玩出来的:读(贪玩的人类)

2010-07-20 中国网

从小到大,我们受的是正规教育,没有人敢像《贪玩的人类》一样“戏说科学”。但是换个角度看世界,世界毕竟精彩――瞬间改变我们视角的,就是老多和他的《贪玩的人类》。正如作者所言:“《贪玩的人类》像是一本科学史,但不是科学史,只是科学史上的一些故事,是玩家的历史。”

如果你想了解科学那些事儿,《贪玩的人类》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它涉及天文学、力学、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哲学、艺术等众多领域。作者将纷繁复杂的科学发展,通过简单明快的语言串联与呈现。将我们分散的知识点做了很好的疏理和架构。举个例子,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长期以来从事水稻研究的不乏其人,为何袁隆平最终在杂交水稻方面获得成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突破了“水稻为白花授粉而无杂种优势”的传统观念束缚。

原来,我们还可以做很多事,玩很多东西。无论天上的、地下的,还是看得见的、看不见的……作者老多在图书前言中就引用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他认为,科学的产生需要具备三个条件:惊异、闲暇和自由”。这本书主要阐明了这样一个观点:人类喜欢玩,科学是玩出来的。

《贪玩的人类》从古希腊、罗马、意大利写到欧洲、西方乃至整个世界,从各路玩家――泰勒斯、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哥白尼、伽利略、赫歇尔、牛顿、法拉第、拉马克、达尔文、魏格纳、孟德尔、莱特兄弟、瓦特、爱迪生、贝尔、伽莫夫、爱因斯坦,写到力学、光学、电学、化学、生物学、医学、天文学、地理学、古生物学的产生和发展。

张海迪夫妇首推译著,讲动物故事

2010-07-22 中国网

近日,湖南少儿出版社出版了美国著名作家拉尔夫,赫尔菲的《走吧,莫――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译作者是王佐良、张海迪夫妇,这是张海迪担任中国残联主席以后出版的第一部译作,也是其夫妇俩合作出版的第一部作品。《走吧,莫――头大象的真实故事》是一部跨越了70个年头和三个大洲、绝对令人惊叹的真实动物故事:1896年一个宁静的早晨,一个男孩和一头小象同时降生在德国一个小镇,男孩名叫布拉姆,小象叫莫多克。他们从出生之日起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贯穿了他们的整个生命,并且备受考验。他们历经艰险,只为了永远在一起,却还是被人无情地分离;他们心怀希望,执著地寻找,终于得以在惊喜中重逢;他们相知相伴了七十多年。不离不弃,最后相约着一同去往另一个世界。此书在美国出版后畅销十余年,《底特律自由报》这样称赞它:“这是一个爱的故事。一个让人落泪的爱的故事,如果没有满满一盒纸巾在手边,请不要轻易翻开它。”

张海迪自1984年第一部译作《丽贝卡在新学校》在湖南少儿出版社出版后,一直秉承“把真诚的爱献给孩子”的愿望,坚持把温情与关爱传递给青少年,为青少年翻译了文学作品百余万字。湖南少儿出版社拟将其译作精华重新整理出版,辑成“张海迪温情系列”,《走吧,莫――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是其第一部,《一只旧箱子》等将陆续与读者见面。

走进大师的心灵:科学家的美丽人生

2010-08-02 中国网

这是一位数学家写的一本散文集,讲述了12位科学与教育大师的真实而又鲜为人知的美丽人生。他们都是卓有贡献的出类拔萃的人才。今人正在享用他们的科学文化成果,应该认识并且走近他们。

本书并非完整的人物传记,而是重在介绍可供读者借鉴的大师成才之路;本书也不是普及大师们所掌握的艰深难懂的知识,而是描绘他们那令人景仰的品格风范。本书的主人公个个光彩照人,成就非凡,却也曾经历坎坷。他们之中有作者的师长、朋友。作者对自己笔下的人物饱含深情,更兼美的文笔。文章写得感人肺腑,每篇故事都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启迪性与普适性,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无论为人师者或莘莘学子,都将在阅读本书时获得乐趣与激励。

幼儿园老师个人论文范文第9篇

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与本刊渊源颇深。众所周知,湖北是楚文化的腹地与核心,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本刊就开辟了“楚文化研究”栏目。栏目开办之后,曾在国内学术界掀起了探讨“楚文化”及先秦历史与文化研究的热潮,国内众多著名学者均参与其中,李学勤先生就曾多次惠赐大作。由于这样的关系,我们开辟“名家访谈”这个栏目,承蒙李先生厚爱,十分爽快地答应接受本刊的学术专访。事实上,在这次采访的准备阶段,李先生所展现的学术大家的谦谦君子风范,令记者十分感动!李先生事务繁忙,时间宝贵,为了这次采访,记者与先生电话、邮件沟通了近两个月。其间。李先生多次因不能及时接受采访而向记者表示歉意,令记者备感温暖。在这里,我们向他表示由衷的感谢!

张卫东(以下简称张):本刊了解到,您的学术道路非常特别,您如何评价您所走过的学术道路?您的这种特殊的学术境遇对您的学术方向的选择和事业的影响如何?

李学勤先生(以下简称李):确实,我的学术道路比较特殊。我也常跟别人讲,我所走过的道路并不足为训。这不是我客气,因为我走过的道路非常简单、但又非常特殊,很少有人像我这样。我最初的理想是做一个自然科学家,初中毕业后我报考了国立北京高等工业学校,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工业大学的前身。我记得报考的专业是电机系,考试成绩也不错。我们全家都做好了我学工科的准备,但不曾想入学前的体检结果竟然是“肺结核二期”。当时肺结核可是要命的病,事涉生死,读书求学的事自然也就抛开了。后来证明是防痨协会的工作失误,虚惊一场,但这一场惊吓和打击改变了我的人生道路,我就仍旧去读高中了。

那时,我有个爱好,就是喜欢看符号,越是难以看懂的就越喜欢看。在中学的时候,因为一些很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甲骨文和金岳霖先生为中国引进西方数理逻辑的一部书――《逻辑》。这些都是我不认识的符号,我的兴趣立刻就来了,这不能不说是我学术的最初萌芽。金先生的书,我把它从头到尾看完了之后,我开始真正沉迷于数理逻辑了。这对我的最大影响便是1951年决定报考清华大学,理由很简单――师从金岳霖先生。因此。后来虽然我考入了清华大学哲学系,但我来清华其实是想学数理逻辑的。跟现在满满一教室学生面对一个老师的情况不同,那时候我们就几个学生,经常到金先生家里去,到他家听他讲授,学问也就是这么做出来的。跟随金先生学习,不光是学他的知识,也是跟他学习如何为人处世。我在清华呆的时间并不长,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清华就没有文科和理科了。那时候,我在研究甲骨文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于是就去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虽然我在清华呆的时间不长,可是清华给我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我在这里念书,认识了许多老师,向他们请教学习。实际上我研究甲骨文,还是从王国维这个传统来的。应该说,我整个的学术根基与路径,都是从清华这个系统来的,所以我对清华的感情是很深的。

在考古所,我的工作是参与整理殷墟发掘出土的甲骨文。我与曾毅公一起完成了郭若愚先生《殷虚文字缀合》一书的续补工作,1953年底结束,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书。郑振铎先生在该书的序言中说这本书“为研究甲骨刻辞的学者们提供了比较完备的资料”。1953年中国科学院决定成立历史所,分一、二、三所(即古代史、中古史、近代史三块),西北大学校长侯外庐先生被任命为二所副所长,负责筹备工作,他便把我要了过去。我作为侯先生的助手,做了多年的思想史研究,我的研究重点在先秦部分。那段时间,我也开始意识到自己在古文字等方面的学术功底还不够,于是开始转入金文和青铜器的学习研究,并且在21岁时完成了第一部学术专著《殷代地理简论》的撰写工作,但这本书几经修改直到1959年才出版。这本书的特点是。它比较系统地利用了甲骨卜辞和青铜器铭文材料来研究殷代地理,论述了殷代中国(商王朝)的政治地理结构、殷王朝的疆域、当时中国主要城市的位置和山川的名称、商王朝以外的方国、他们与商的关系、商王朝的对外战争等问题。从1954年到1965年,我的主要工作领域在中国思想史。这个阶段,我协助侯先生参与了《中国思想通史》、《中国哲学史略》、《中国历代大同理想》、《中国思想史纲》等书的撰写。另外还有一些专门研究,如研究方以智等。总的来说,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我学术道路中非常关键的时期。我的兴趣相对广泛一些,对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青铜器、玉器等都有一定程度的接触和研究。

在历史所的研究工作因“”爆发而中断,我跟着社科院的大部队,于1970年下了干校,从事艰苦的体力劳动。好在这只有一年多,因为郭沫若先生修改《中国史稿》的机缘,我又回到了北京。就在这时候,考古界发生了一件大事。1973年底,长沙马王堆汉墓发现了帛书。那时因为政治运动,全国的科研工作几乎都陷于瘫痪,马王堆汉墓帛书的整理研究是极其难得的项目。我很幸运地被国家文物局借调过去,从1975年初正式开始参与帛书的整理和考释。能够回来干自己的专业,我非常高兴。我负责的是帛书的医学部分,跟中医大夫配合,我们相继拼出了关于经脉的书和《胎产书》、《五十二病方》、《养生方》、《杂疗方》等医药学文献。事实上,“马王堆医书”已经成为医学界的一个专有名词,有些内容改写了传统医学史。拨乱反正的1978年,我离开文物局,回到了历史所。再后来,清华从1983年开始启动恢复文科,1992年我在清华建立了国际汉学研究所,当时什么也没有,是“三无研究所”:没有房子,没有经费,也没有编制。但还是做了很多事情,出版了一些书,办了杂志,在国际上也有了一定的影响。后来我做双聘教授,又在思想文化研究所。清华也一直希望我能够回来,到了2003年8月。就回到了清华大学。基本上,我的学术道路就是这样。

张:在当代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历史学研究被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缺乏实用性”,这就导致那些最优秀的人才不愿意选择历史学研究作为职业方向,这反过来又制约了历史学的发展。在您看来,历史学研究的最大功用是什么?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如何看待所谓历史学的“缺乏实用性”?

李:也常有人问我:“学习历史究竟有什么用?”在我看来,这个问题是以功利的观点为前提的,他们所讲的“用”乃是功利之用。目光短浅,局于功利,历史自然看似无用,但只要超出功利圈子,便能领悟历史的大用。中国历代史家,一贯认为历史之用在于以古鉴今。司马迁作《史记》,标举“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司马光著《资治通鉴》,更直接表明史为世鉴的宗旨。如果脱离这一点,即不得谓之良史。这可说是史家的一脉心传。实际上,要看历史的作用,并不能仅仅局限于个人,要从国家、民族的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不断兴旺发达,就不能忘记自己的历史、忘记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龚自珍曾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堕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这是对历史功用的最佳评论!

你在问题中说现在最优秀的学生往往不愿意学习历史,虽然有偏颇的地方,但大体也是切合现在的实际的。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中间最大的原因是现在的教育过度功利化了。现在,小孩从幼儿园开始就培养功利化思想。从小就要考虑找一个好幼儿园,才能上好小学,上好小学才能上好中学、上好大学,一直到研究生毕业,然后出国,然后挣钱。你想他哪有精力去考虑科学创造的问题?而实际上,教育是最不能功利化的领域。现行的教育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太把教育和个人的物质利益结合在一起了。我读书的时候,我自己和我周围的同学都没有这种想法:“上大学是为了将来要生活得好一点儿。”我们当时上学的时候条件比现在的年轻人差远了,根本没有什么钱,我常骑车到清华,一骑就是两个小时,可是那个时候我们想的就是到这里来学习科学知识。可是今天完全不同了,有人说,这其中的不同主要是由于时代、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变化造成的,我不同意这种看法,这不是主要原因,我认为主要问题出在现行的教育上。很不幸,我们把教育和物质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了。举一个例子,现在很多地方和高校热衷于宣传高考状元。不但在媒体上大肆宣扬,甚至还有不菲的奖金,这种舆论是一种什么社会导向?我们国家最好的学生也都争着上清华、北大,有些学生的高考分数很高,虽然离清华、北大还差一点,但完全可以上其他一流的高校,可是他们却放弃了,继续复读,准备来年再考清华、北大。这就有点儿像科举,中了就一朝发迹,过于功利化,这方面的亏已经吃大了。我经常对学生讲,不管做哪方面的学问,真正要有所建树,凭功利思想是绝对做不成的,没有任何希望。可这是目前国内的普遍现象,是真正的问题。而现在最麻烦的是。教育功利化的问题目前还确实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够改变。为什么呢?这种现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难以避免的。但我们必须要清楚地知道现状,并努力改变这个局面。如果现在在思想上认识不到这种局面需要改变,那就会延长这个过程。举个例子,都说现在重理轻文。实际上也没有重理,重的是应用技术甚至是时髦的东西。很多报考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能考670分,可是他将来学成之后,不见得能成为一个在计算机科学上有大发展的人。现行教育导致的这种现象一定要改变,尽管当下做不到,但可以提供一些条件,使情况变得更好一些。

张:正如学界所熟知,您在甲骨学研究方面造诣非凡。请问,我国的甲骨学研究走过了怎样的发展道路?您在甲骨学研究方面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李:殷墟甲骨文的发现是中国学术史上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大事。不仅如此,如果能够得到公平对待的话,放在世界学术史上来看,这也是值得纪念的一件大事。因为殷墟甲骨文的发现,给学术史带来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而造成这样影响的发现,就全世界来讲也不多见。我说这个话,并不是我们中国人的自吹自擂,现在外国的科学史年表上,也是这样写的。虽然他们估计得没有我们认识到的这样高,可是仍然有它标志性的意义。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开启了中国早期历史探索的历程。

甲骨文的研究早已扩充形成了一个相当大的学科分支,即甲骨学。一般把甲骨学的诞生到发展的历程分为三个阶段:自1899年王懿荣发现鉴定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起,到1928年殷墟考古发掘以前,是第一阶段。这个阶段殷墟甲骨大量私掘和流传,学者通过甲骨文的研究,认识了甲骨对殷商研究的重要意义,推定了殷墟的性质和时代。殷墟发掘开始后,到1949年建国前,为第二阶段。考古的重大收获给甲骨的分期研究奠定了基础,各方面研究扩大了甲骨学的影响。建国之后,是第三阶段。甲骨学获得更大进展,特别是《甲骨文合集》等书的完成出版,将材料系统集中,分期研究更是成果频出,这为今后系统深入的研究工作准备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

先说第一个阶段。甲骨文发现之后,就有几个紧迫的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对其时代的判定。我们发现了这是古物,但是对于这个古物是什么时代的,人们并不知道。究竟谁是第一个认识到甲骨文是属于商代的,好像不太能论定。王懿荣、王襄、孟广慧等人是否知道,不太容易确定。但刘鹗肯定已经知道,他在1903年出版的《铁云藏龟》里面明确说是商代的。二是出土遗址的判定。那时候一开始包括刘鹗都说是汤阴出土。第一个判定地点的是罗振玉,他是在1908年从古董商嘴里知道了是在安阳小屯,在《殷商贞卜文字考》里已经说清楚了。罗振玉的这个论断即这个地点就是殷墟的考证,对遗址的确定是对甲骨文研究做出的非常重大的贡献。三是一些藏品的著录。大家知道《铁云藏龟》的著录也是受到罗振玉的建议。从这儿开始,不但在中国,在日本、美国等陆续都有一些藏品的著录。当然在所有这些著录里面,当时影响最大的是罗振玉的四种书:《殷虚书契前编》、《后编》、《续编》及《殷虚书契菁华》。这几种书的出版带动了整个甲骨学的发展。包括像当时在日本的郭沫若先生,他虽然后来能看到很多别的书,但他最基本的研究是从罗振玉这几种书出发的。四是开始对甲骨文字的考释和研究。当然,大家知道最早一本研究甲骨的书是1904年孙诒让写的《契文举例》。可是这本书跟大家见面的时间很晚,当时就是个稿本,后来是罗振玉把它印刷出版。因此说起来,当时在考释研究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学者还是罗振玉、王国维。罗振玉的《殷虚书契考释》现在有手稿本出版,关于《殷虚书契考释》的一些传闻在手稿本出版之后就很清楚了。在考释方面起最大、最重要作用的是王国维先生,他所作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和《续考》论证了甲骨文里面的商王世系和《殷本纪》相对应,这样所起的作用是无人能够比拟的。这是甲骨学史上最重要的大事。

1928年到建国前,这是第二个大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最主要的成果,我想当然是殷墟的发掘。殷墟发掘开始于1928年。这点是没有怀疑的。最奇怪的是李济先生,他本人是主持殷墟发掘的,但他最后写的那本《安阳》一开头就把这个时间写错了,写成了1930年。这一点可能是李济先生当时年事已高,误记了。后来他的学生张光直先生在《哈佛亚洲研究学报》上写的书评一开头就不得不指出这个问题。1928年董作宾先生亲自到了殷墟,进行了发掘,这是殷墟发掘的开始,从1928到1937进行了15次发掘。所以整个殷墟发掘及甲骨文的发现,这期间进行的殷墟考古各方面的研究。是第二阶段的主要成果。这些成果里面,从甲骨学上来说,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基于考古学发掘进行的殷墟甲骨文的分期研究。当然对于甲骨文的一般的研究,包括文字考释、工具书编纂,以及各方面与历史文化有关的研究,在这个阶段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若说这个时期最新的、最突出的发展,我想一个就是殷墟发掘本身的考古的成果,再一个就是基于这些成果所进行的殷墟甲骨的分期研究。

分期研究的代表人物当然就是董作宾先生。他的分期研究的代表作是1933年发表的《甲骨文断代研究例》,这篇论文被称为凿开混沌之作。当然在董先生写这篇文章前不是没有人做过一点事情,比如王国维、明义士等人都做了一些重要工作。可是不管以前的人对分期断代有过怎么样的看法,最主要的还是董先生。董先生的工作据他自己所说是以1931年他写的《大龟四版考释》,他发现了“贞人”这一点为关键,从这里发展成他分期的理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而这个发现我觉得最主要的贡献是,他是以考古学的方法为基础的,这也是他区别于任何其他前人所做的工作的一个地方。所以《甲骨文断代研究例》到今天依然是研究甲骨文的必读之作。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这个时期开始对甲骨作一个综合的研究。这在以前还是很少的,虽然以前也有人在做,认为他那就是综合研究了,可是他的覆盖面还是不够。尽可能地把甲骨文的综合研究放在一种理论指导之下进行研究的是郭沫若先生。郭沫若先生的《卜辞通纂》就是综合研究最成规模的一部书,这部书到现在还有细读的价值,而且在那以后也还没有像他那样规模的类似的成果。

建国以后,是甲骨学发展的第三个阶段。1949年以后,情况是完全不同的。首先第一点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提供了一个能够继续进行考古发掘,而且是以更现代的、更大规模的方式来进行殷墟发掘的历史条件。1950年,中国科学院刚刚一成立,那时候真是百废俱兴,首先恢复的考古发掘就是殷墟发掘。可是殷墟发掘的恢复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所有的材料特别是图纸已经到台湾了。因为历史语言研究所是当时的中央研究院最早全部迁到台湾的单位。当时还有一些名义上迁过去的,可是实际上并没有多少东西。真正的整个迁走的就只有史语所。最糟糕的是把图纸带走了。特别是殷墟发掘的总图。没有这个图纸,即使有原来参加发掘的人也难以确定原来进行发掘的区域和方位,没法做。在这种形势之下,我记得当时我在考古所的时候,领导一再讲这个问题:殷墟发掘现在不能接触核心的部分,因为没有图纸。只能做那些当时已经全部判定的,比如武官村大墓是1950年做的,因为大墓当时已经全部探清楚了,而且有郭宝钧先生在主持这个事情,他接着挖那当然很容易了。这就是很长时间没有较多地出土甲骨的原因。现在你看《小屯南地甲骨》后面附录的那些当时出土的所有的甲骨,比起以前的15次发掘那是没法儿比了,因为没有发掘到有关甲骨的那部分遗址区域。不太熟悉殷墟发掘历史的人常常会问起这个问题,讲课也有学生问起这个问题:那时候为什么很长时间不出甲骨,后来怎么又出了?原因就在这儿。后来经过多年的发掘又重新摸清了殷墟的全貌,不但摸清了原来发掘的位置,而且把所有有关的坑位基址都重新探查清楚了,工作就能顺利进行了,结果自然就面貌一新。

所以,从建国以后,1950年殷墟发掘恢复开始,从这以后,有关甲骨学的考古工作就又逐步展开了。这一点是我特别要说的,这个时间也正好赶上了甲骨发现的50周年。甲骨文是1899年发现的,到1949年正好是50年,半个世纪。这是非常值得纪念和总结的。因此,在这个时期,我们甲骨学界的前辈就出来对前50年的研究进行总结。关于这个总结,我们要提起几位先生,第一位当然是胡厚宣先生。胡先生在1950年以后陆续出版了几本书,都是总结甲骨文发现的。他出版的第一本书是《殷墟发掘》,该书对殷墟发掘过去的成果,特别是关于甲骨文的方面谈了很多。然后他出版了《五十年甲骨文发现的总结》,还出版了一本目录,叫《五十年甲骨学论著目》。我个人就是那时候开始学甲骨的,我是1949年左右开始学甲骨的,一开始确实不知道该读什么书。那时候我见到朱芳圃先生写的关于甲骨学方面的书,有《甲骨学文字编》,《甲骨学商史编》,而且我见过朱芳圃先生,他是我们清华研究院毕业的,那时候他已经须发俱白了。可是那个书太早了,很多材料我们确实不知道,所以到图书馆去摸有关甲骨的一些材料是非常不容易的。可是胡先生这本“论著目”一出版,我们就如鱼得水了,因为你按这个查就行了,当然它里面有些东西我们当时看不到。可是能看的我当时就尽量多看。这个很方便,因为胡先生这个书都告诉我们了。过去说“莫把金针度与人”,胡先生这个书就是把“金针度与人”的一部著作,太方便了。当然胡先生见闻特别广,但说实话,里面个别的我猜胡先生也没看过,比如说德国女学者勃恩哈第的那几篇文章,在国内肯定没有,不但在国内,在日本也找不到。我是后来到英国的剑桥大学找到的。可是胡先生都网罗在内,可见他提供的讯息都是非常正确的。

第二位先生是在台湾的董作宾先生。董作宾先生1955年出版了《甲骨学五十年》。这本书我到了几年以后的时期才看到,后来董先生把它修改成《甲骨学六十年》。这是董作宾先生对于前一阶段甲骨学发展的一个总结。

还有一位应该提到的是陈梦家先生。陈梦家先生在1956年出版了《殷虚卜辞综述》。这个书也是一个总结性的著作。陈先生这个书和董先生、胡先生的书不一样,因为陈先生这个书最基本的中心是陈先生自己的观点。尽管他尽可能把前人的观点都叙述了,可是他并不是从学术史的观点来总结,而主要是以自己的观点去叙述的。

由于建国之后的良好条件,当然甲骨学的研究得到了多学科、多方面的大规模发展,所以建国以来甲骨学的发展就和我们国家其他门类的科学一样,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当新中国成立之后,很多学者首先想到的一件事,就是把过去零散的没法做的材料全部都集中起来,因为甲骨学家、学甲骨的人最大的障碍就是找材料。当时找不到材料,很多材料你根本看不见。建国前条件最好的有两种学者:一种像董作宾先生、胡厚宣先生等人,他们曾在中央研究院工作,他们看到的材料当然多。你看《甲骨学商史论丛》、《殷历谱》,就引用了许多考古发掘的甲骨卜辞材料,这是别人根本看不到的。再有就是有些收藏家,比如刘体智。当时郭沫若在日本流亡,但是大家非常尊敬他,刘体智把他的《书契丛编》那一摞拓本寄到日本,让郭老从中挑,编了《殷契萃编》。他那28000片甲骨别人谁也没有看到过。可是一解放就解决了。因为刘体智把它捐献给了北京图书馆。我在考古所的时候,所里就请了两位先生,一位是商复九,一位是罗福葆,就拓了这28000多块甲骨。这就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新条件,过去你不可想象。罗振玉所藏的大部分甲骨,也大都留在了国内。所以这时候的学者就想到:我们能不能做一个工作,把过去大家看不到的、找不着的、盼望了一生的东西都把它集中起来,来一个材料的总集。这个想法我相信当时很多的前辈学者都有过。当时我们也这么想,要是有一部有关甲骨材料汇集的书就好了,就像编《三代吉金文存》那样,把材料都集中起来。

真正把这个想法在社会公众面前正式提出来的是陈梦家先生。陈先生1954年在国家文物局的机关刊物《文物参考资料》第4期“甲骨专号”(除了陈先生的文章,该专号还有罗福颐、懿恭、唐兰等先生的文章)上发表《解放后甲骨的新材料和整理研究》一文,这里面公开呼吁,要把甲骨材料集中起来,最后还加个附言说谁还知道有零散的甲骨的,或者收藏有甲骨的,不管真假的材料都希望告诉他。这就代表了当时学术界的一个呼吁。

后来胡厚宣先生1956年从复旦大学调来历史研究所。到历史研究所之后,胡厚宣先生就正式得到了国家的委托,做甲骨方面的组织工作。甲骨这方面的集成工作是由历史所来承担的,金文的集成工作是由考古所来承担的。这样就开始了《甲骨文合集》的工作。这个工作是一代人的工作,大家在胡厚宣先生的直接领导之下,由郭沫若先生主编,编成了《甲骨文合集》。《甲骨文合集》是我们建国以来甲骨学研究的标志性的成果。《甲骨文合集》从1978年开始出版,到1982年才出齐。当然《甲骨文合集》本身已经结束了,后来的《来源表》、《对重表》、《索引》、《释文》等都是后来才出版的。今天大家都在用“合集”了,而且“合集”后来还有“补编”,现在历史研究所还在继续编“三编”。“三编”出来之后就更完备了,就可以提供给大家更加全面的材料。

我想谈一下这些年我个人对甲骨学的一些认识,几点想法。第一点,殷墟甲骨它是一种考古遗物,我们必须用考古学的方法来认识甲骨。甲骨到底是种什么东西?我觉得当前最应该去除的一种流行的看法,就是把甲骨当作当时通用的文字载体,认为当时写字就用甲骨。这种说法不对。为什么?大家想想,从常识上,如果中国人那时候写封信要提个乌龟或者杀个牛,这是不可能的。其所以要衅龟,其所以要杀牛,这是因为当时有一种巫术性的信仰,是一种占卜的方法。这种用一定的动物的骨骼,包括用龟甲来占卜的方法,不是只有中国有,而是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有。我过去引过美国人类学家鲍亚士的论点,他把全世界的甲骨卜法分成冷热两种。我们是属于热卜法,热卜法是从东北亚开始的,现在看它的起源就是中国。中国从龙山时代开始就有卜骨,然后它分布到东北亚的各个地方,就是用热的、烧灼的方法来占卜。这在东北亚各地都有,比如在朝鲜半岛、在日本、甚至在俄罗斯的一些地方都有。冷卜法是从中东往西了,中世纪的欧洲还在使用,比如说杀一个小羊羔,把它的肩胛骨拿出来,它不是像我们这样占卜,而是去看看骨上血脉的分布情况,也是种占卜,它也能够读出些什么东西来。总之是一种占卜的方法,和当时的宗教和巫术的信仰有一定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之下,大家觉得有必要把占卜的过程或有关的问题都记录在上面,这才造成了甲骨,甲骨由于它的质地比较坚硬,材料特殊,所以在地下能够保存下来,而日常书写的载体,如竹木简,在安阳那种条件下是不能保存下来的,它没保存下来并不能说明当时就不存在。我们在甲骨文里看见“册”字等等,可以看见,很清楚。所以甲骨应该认为是一种特殊的考古遗物,对它的研究要用考古学的研究方法作为基础,当然甲骨学有它本身的特点。

第二,我们应该进一步研究甲骨文的卜法。我们对甲骨卜法还是不太懂的。过去有些学者从古代的文献里面来研究中国古代的卜法应该是怎么样的。大家知道中国古代最主要的占卜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卜法,一种筮法。不管是卜法还是筮法,今天我们对其具体操作都不太明白。最近见到一些新的筮法的材料,我们用现在已有的文献知识解释不了。卜法也是一样,甲骨上占卜的过程究竟是怎么样的?我们不是说我们将来要占卜,可是我们得知道他们是怎么占卜的,为什么得到这个结果,不清楚。你可以设想当时特别是武丁时期,那个时候进行一次甲骨占卜做得那么隆重,还要刻兆,还要涂朱。还要涂墨等等。你可以想象他整个的那个典礼,那个仪式是非常盛大而隆重的。我们知道得太少,而甲骨文所反映的就是这个整个过程,不了解这个卜法的过程你怎么知道卜法的真相呢?当然我们也可以从甲骨文里去倒推出这个过程来,可这方面的研究得太少了,特别是和文献相联系。上世纪40年代,沈启无等写过一本书《龟卜通考》,我建议应该重印,或者把它补充一下。从这里我觉得就特别应该看到,甲骨不是有字的才重要,没有字的甲骨也可以告诉我们很多东西,有的是有字甲骨没有告诉我们的。这方面的研究,陈梦家先生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殷虚卜辞综述》就不是从有字,甲骨开始,而是从无字的甲骨开始的。无字的甲骨所能提供的一些材料到今天研究得太少了。

第三点,甲骨学不是只有殷墟的甲骨了,其领域扩大了。过去,我们一讲甲骨,跟着两个词就进来了:第一它是商代的;第二。它是安阳殷墟出土的。今天不能完全这么说,因为我们有商代以外的甲骨,比如西周。大家都知道,西周甲骨最早发现的是1954年在山西洪洞坊堆村的骨卜。在那之前发现的没有字的西周甲骨还有陕西出的。洪洞的是带字的,共两版,有一版是有字的,现在还在山西博物院陈列。山西洪洞以外就是北京,北京现在已经有三个地点,还有陕西长安沣西的、周原的,包括周公庙遗址的,还有洛阳的等等,所以说现在西周的甲骨已经不少。当然西周甲骨究竟没有商代那么多,虽然不多,可是很重要。再有就是商代甲骨也不仅出于殷墟,还有比它早的。就是郑州二里岗的。那块肋骨我看过,可没看见上面有后来念成“毫”的那个字。那地方可能有些刮痕,不是很清楚。殷墟时期的甲骨现在也有济南大辛庄的,所以尽管在殷墟以外发现甲骨是很不容易的事,是很特殊的事,但是对照西周甲骨就会明白它的特殊意义。西周甲骨出土的地方都是特别重要的地方。不是一般遗址,比如山西洪洞这个地点,这是赵国先世的故封,北京这个地方是燕国的首都,还有河北邢台这是邢国的首都,沣西是宗周,周原和周公庙是岐周,洛阳是成周……没有一个遗址是在历史上不太重要的。所以不是一般地方都能出甲骨文的。

最后一个意见,就是我们甲骨学最基本的工作之一还是考释文字。考释文字从一开始就是研究甲骨最基本的工作,到现在仍然是最基本的工作。究竟甲骨文有多少不同的字?这涉及到甲骨文字的分合问题,有些是书写的异体,有些在我看恐怕还是不同字的互相通假。你不能把它合在一块。你都把它合在一块,自然就减少了。所以我想有4500字左右,大致是靠得住的。可是我们真正认出的字还是比较少的。甲骨文里有些常见而且重要的字还是不认识。比如,“酋”字,到今天还不认识,肯定不是“酒”字,因为凡是酒字都没有这么写的。不管甲骨文、金文都没有这么写的,所以说它一定不念“酒”。真正认出一个字,我常常说“道不远人”,一定不会转多少弯儿,也不是那么难的,问题是你要找对证。有些人释一个字,他可以转七八百个弯儿,转半天你看着就不明白了。我想这个一定不正确。“道不远人”。凡是真正对的就应该简单明了。可是有些字就是最基本的字,我们还没有做很好的研究,最基本的一些卜辞我们还是读不懂,很多事情我们还不明白。

张:我们知道,您主持或参加过马王堆汉墓帛书、银雀山汉简、云梦秦简、张家山汉简等的整理,在上述简帛以及包山楚简、郭店楚简、上博楚简、清华简的研究中您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我国简帛学研究当之无愧的奠基人。众所周知,简帛学对我国先秦史学的研究起了极其巨大的促进作用,能具体谈谈这方面的情况吗?

李: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一号墓,属于汉武帝早年,出土了大量竹简兵书,最主要的是《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了大量的帛书和竹木简,帛书最多,有《周易》、《老子》等书籍,是汉朝初年的。帛书内容涉及古代哲学、历史、医学和科学技术等许多方面。大部分是失传的书籍。这些佚籍的发现,好像打开了一座地下图书馆,可谓石破天惊。我当时参加了帛书的拼合和研究工作。

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十一号墓一个小墓里面,出土了大量的秦代的竹简。这是我们第一次看到用墨笔书写的秦人手迹。当时我直接到现场去,看到原来满满一棺材都是竹简,主要是秦代的法律。1977年,在安徽阜阳双古堆一号墓也出土了竹简,有《周易》、《诗经》等等。1983年,湖北江陵张家山二四七号墓出土了大量的竹简,主要是汉初吕后时代的法律。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一号墓出土了大量的战国时代的楚简,是儒家和道家的著作,道家有《老子》,儒家有《子思子》,还有其他书籍。大致同时,还有一个墓的楚简被盗掘,流传到了香港,1994年由上海博物馆收购回来,内容和郭店简差不多,也主要是儒家、道家的书籍。还有很多小的发现我在这里就不介绍了。

最近比较重要的就是我们的清华简。关于清华简的基本情况是这样的:清华简是一组战国时代的简,它的总的数量现在我们知道约2500枚。这批简的年代是战国中晚期之间的。简的内容基本上是这样的:首先它都是“书”,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它是狭义的书,不是文书一类的东西。第三点说起来就是都是经史一类的东西,特别是和古史有关的书。这个可能和原来的墓主人的身份有关吧,他看的书都是经史一类的书。现在初步分有六十几篇,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是《尚书》或者《逸周书》一类的东西,以关于周代的为多,关于夏商的也有,夏商以前属于传说的不是太多,是《尚书》一类的东西,类似《尚书》或者类似《逸周书》。这里面分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就是有今本的,比如《金滕》,可是我们的这个战国的本子和传世的那个《金滕》差别还是不小,里面异文还是比较多,包括很重要的异文。第二类就是过去曾经著录过的,比如说在《尚书序》里,或者是《古文尚书》里有,比如《说命》。《说命》我们就有,简上叫《傅说之命》。《尚书序》说有三篇,我们的就是三篇。可是我们这个你要一对照呢,就和《国语》里引的是比较接近的,而和今天就是东晋以后所谓的伪古文本那是全然不同的。证明伪古文本确实是后人伪作的。再有一些就是汉代今古文《尚书》都没有的。有的我们知道有这样的东西,比如说《尹诰》。还有就是根本没听说过,也不知道叫什么题目的。属于或者类似《逸周书》的很多,看来《逸周书》有些篇就是和《尚书》一样。另外还有史书,这里面最重要的一种史书有一百几十支简,非常完整,它是从周初叙述起,主要还是东周的一些内容,一直到战国前期为止,我们试题为《系年》。

简帛书籍使我们目见古代著作的本来面目,其中不少佚书是连司马迁、刘向、刘歆也没有看到的。一系列的发现,促使学者对长期以来对古书的看法产生改变,不少久被怀疑否定的“伪书”得以昭雪,还有不少典籍,其时代由此明确。大家逐渐认识到,历史上若干方面,特别是学术史、思想史,已经有了重写的机会。

简帛书籍的发现,对于先秦儒家、道家、兵家等思想的研究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先秦的儒家典籍,经过秦代的焚书以及历代的散亡,保存下来的材料有限,尤其是从孔子至孟子之间,儒学思想的流变基本上不能详究。新发现的郭店楚筒和上博简正好填补了这个缺陷,它们中的许多内容,如《性自命出》、《成之闻之》、《五行》等所反映的正是孔孟之间的儒家。上博简的《诗论》对于探讨孔子与《诗经》的关系,《鲁邦大旱》篇中孔子对于禳祀的言论。对于深入了解孔子思想也是十分重要的。此外,马王堆帛书《周易》经传的问世,阜阳双古堆竹简《诗经》的出现,定州简《论语》和所谓《儒家者言》等的发表,都给儒学史的研究带来了新的课题。

道家的研究也得到很大的突破。比如郭店简《太一生水》可能与关尹一派的思想有关,张家山简和双古堆简中有《庄子》的一些篇章,对于探讨《庄子》一书的时代也有重要帮助。定州简《文子》证实了《文子》一书的存在。特别是马王堆帛书《黄帝书》的发现,不仅解开了古书常见的“黄老”之谜,更重要的是表明先秦的黄老之学,其主流和庄子、列子一系的隐逸思想是完全不同的。与黄老思想相关的古书《冠子》一书的真实性也得到学者们的普遍认可。这样,先秦至汉初道家的材料已经大为丰富,所以用新的观点重写道家的历史,条件已经成熟了。

张:“走出疑古时代”和“重写中国学术史”在您的学术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请问,您是基于什么考虑提出这两个命题的?提出这两个命题的条件成熟吗?

李:希望大家注意,这两个命题的提出,丝毫没有否定前辈学者的历史贡献的意思。因为很明显。任何学问都没有也不可能一次就能得出完全的认知,真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前辈学者的贡献恰恰是我们提出这些命题的基础。还有一点,持续不断的考古新发现对历史、对学术既是检验,更是促进。换句话说,考古学和古文字学的不断发展给了我们提出这些命题的基础与条件。

下面我可以详细谈谈这个问题。我们每一个人,不但要认识现在,还要认识过去,这其实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实际上,社会上的每一个人,甚至包括文化不高,或没有文化的人,对古代都有一定的兴趣。许多人对评书、演义之类的戏都感兴趣即是说明。许多人对历史上的过去,对于各种事物的起源。特别是对像我们中国这样一个有悠久历史、有辉煌文明过去的国家的古代文化更感兴趣。而在“现代化”这个时代大潮冲击了中国之后,如何认识古代这个问题,就成了中国社会上各方面的人都会接触到的一个问题。也就是说,中国本来有着悠久、辉煌的古文明,有着历史绵远的传统文化。中国人本来有着“天下周围都是海”这样固有的天下观。如《礼记》中就有“放之东海而皆准,放之南海而皆准。放之西海而皆准,放之北海而皆准”的记载,但从地理大发现以后,特别是16、17世纪西方势力开始向东方发展,东方人开始接触到了西方。中国人不得不面对一个与他们过去认识的世界完全不同的新世界。随后西学逐渐进入中国,对中国学术界、知识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古代中国的认识形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迁,使中国人的价值观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个很基本的特点就是,人们一直认为一切事物都是越古越好。特别是儒家传统观念中的这一特点最为突出。所以三代以上就是中国人认识的人类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如宋学家们有句口头禅叫作“人心是牵补度时,天下也是架漏过日。”意思就是说:人心已经坏了,这就好像一件衣服破了一样,今天打个补钉,明天打个补钉,但无论怎样也总不能达到完美的程度了;天下世界也不如过去了,这就好比一个屋子已经漏雨了,即使你今天往屋顶上放几块瓦,明天往屋顶上堆一些白灰。但总也不能让屋子不漏雨。这是为了说明,现在的社会已不如过去的社会了,人们能够取法的只是圣贤存在的那个三代时期的黄金盛世。由此可知,中国人对古代的认识问题,是一个牵扯到他对于整个人生、世界的看法的最根本的问题。对于古代的研究,对传统文化来说,并不是一个简单地对过去事实的知识的问题。过去的事可以不知道,但对全体中国人来说,对古代的认识实际上是一个与中国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密切相关的问题。它是关系到中国人对于自身价值标准的基本准则的认同的大问题。

因此,在中国古代,经学就成了整个学问的核心。有人问“经”是从哪里来的,“经”就是从黄金时代传下来的书。中国人的这些观念是不是太古怪了,太落后了?不是的。因为从世界范围来看,在现代社会以前的社会,人们都有这种观念。西方中世纪的人们就认为古代的更好,甚至认为创世时的天堂中的伊甸园的极乐世界最好。即使文艺复兴后,他们也认为希腊、罗马人的哲学和理想是最好的。把这种观念颠倒过来是现代化的结果,是现代社会造成的结果,而不是古代流传一贯的思想。可是中国人到了19世纪初,甚至19世纪的前叶。还在读经书,只是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后。特别是到了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由于西学的兴起,时势的发展,才迫使极力维持科举的清朝政府不得不下令废科举,兴西学,成立京师大学堂,用新兴的学科取代读经。因为当时如不这样,我们的国家就不能自立,我们的人民就不足以和世界上的其他人打交道。在这种情形下,人们对古代的认识必然有所改变。因为这样做必须打破古代的偶像,如不打破古代的偶像,就不足以打破旧的网罗,不足以立新学,不足以使人们接受世界的新知识。因此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对过去,对古代的认识,伴随着和康有为的著作的出现就必然地走向了解体和。康有为的著作很多,其中有两部书在当时的知识界可谓起了震聋发聩的作用。一部是《新学伪经考》,一部是《孔子改制考》。他的学生梁启超就曾说过,读了这两部书如触雷电一般。这两部书宣称,过去人们对古代的认识主要是依靠经书而来的,而经书中的很大一部分内容,或者说经书中的主要内容并不是真正的孔子的学说,而是新莽时刘歆伪造出来的。王莽是靠篡位爬上皇帝宝座的。在正统观根深蒂固的中国人心目中是很臭的。因此把经学说成是王莽“新学”,就等于给经学戴上了一个大帽子而加以否定了。因此,这两部书的出现,是对传统的中国人的“古代观”的否定。

疑古,就是对古代的怀疑,就是用一个新偶像去取代旧偶像。康有为用来取代旧偶像的学说依然披着孔教的外衣,只不过他只承认只有他讲的孔学才是真正的孔子之学。可事实上,他的这个观点只是为做准备,只能真正代表他自己。因此大家说,这不是孔圣人,而是“康圣人”。今天我们平心而论,从政治和思想史的角度来看,康有为的这些学说与谭嗣同的仁学一样,在当时都是进步的,起到了冲决网罗的作用。可康有为的所谓“圣学”并非他个人独创,而是得益于当时今文经学如日中天的时势。清朝人治学非常讲究门户,他们把汉朝的学问分成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大块。清朝中叶时,学者们最喜欢讲郑玄、马融等这些古文经学的代表。而清末人们又开始提倡今文经学了,从龚自珍、魏源这些进步的思想家开始,到光绪时期,四川出了一位著名的今文经学家廖平(字季平),他站在反对古文经学的门户之见的角度上,认为包括《周礼》、《左传》等许多古书在内的绝大多数古文经书都是刘歆伪造的。据廖平和梁启超记载,康有为有一天晚上在广东会见廖平,两人论学,廖将上述观点讲给康听,康勃然大怒,认为这简直是胡说八道,廖很不高兴地离去了。但不到半年之后,康有为不但全盘接受了廖的观点,而且比廖讲得更激进。在此不能仅从道德的角度考虑问题,因为廖的学说是从研究经学的角度出发的,但康有为则是从政治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其中对自己有用的内容搞思想宣传活动,其目的完全不是学术的。可从此之后,疑古之风越来越甚。特别是到“五四”运动后,这种风气在古代研究方面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了。

顾颉刚先生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古史辨派,提出了所谓层累造成的古史观,认为中国古代有关伏羲、神农、炎帝、黄帝、尧、舜、禹等的传说,时代出现的越晚,内容就越丰富,所以中国人对古代的看法是历代不断造伪的结果。古史辨在当时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其进步作用可概括为三点:

第一,进一步打破了“古代就是黄金时代”这一传统观点。众所周知,历史的发展虽然有许多曲折,但历史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传统观念之所以认为古代是黄金时代,是因为有些人认为古代遗留下来的经书的内容是万古不变的教条,为了维护经书的尊严,就要坚持古代是黄金时代的观点。现在古史辨派指出古代有些东西并不是进步的,而且存在许多问题,这有助于冲破罗网,解放思想,促进学术的正常发展。

第二,古史辨派对许多古代文献,甚至是几乎所有的古代文献都进行了重新审查,这和欧洲在文艺复兴后对以《圣经》为代表的所有文献进行审查一样,为繁荣文化事业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比如,从基督教角度来讲,过去上帝造人说曾被认为是真理,可现在多数外国人已经不再讲创世学说,而是相信进化论了。

第三,由于古史辨派及其所代表的疑古思潮对传统的古代观进行了一次大扫荡。从而为建立新的古代观开辟了道路。这也正是现代考古学之所以能在20年代疑古思潮最汹涌澎湃时进入中国,并为中国人所接受的原因之一。

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疑古思潮所起的副作用。由于古史辨派在疑古时,往往“抓其一点,不及其余”,因此他们对古代的否定常常有些过头,对一些本来不应怀疑、不该否定的内容也加以怀疑和否定,结果在辨伪上造成了不少甚至是冤假错案。而如果对古书和古代全部加以否定,那么古代就没有什么可讲的了。中国古代也就没有什么历史、学术了,中国也没有什么传统文化了。

就在古史辨尚未结束的时期,清华大学的冯友兰先生在他给《古史辨》的第五分册(主要讲诸子)所写的序中,提出了一个新观点。他认为中国人对古代的看法可分为信古、疑古、释古三个发展阶段,这个观点符合辩证法,受到了多数人的信赖和接受,并得到流传。信古,就是说古书中怎么说我们都相信,没有什么可怀疑的。古书上说自从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我们都相信,自从开天地后,就有三皇五帝。其中天皇有九头,即九个兄弟,一直统治了一万八千年,那么我们也相信这种说法。大家不要以为这样荒诞的说法是中国特有的怪论。其实像近东苏美尔的楔形文字文书中也有类似的传说。

信古的对立面就是疑古,即对古书上说的都怀疑,都不相信,或者说主要的不相信。显而易见,没有疑古也就没有信古,也就是说,直到有了疑古思潮之后,我们才知道中国历史上曾有一个相对传统的信古时期。但冯先生还认为,只有信古、疑古是不够的,还应对古作实事求是的研究,即对古要进行解释。如果你说古人说的不对,就要说明为啥不对,因此就需要释古,即对古要进行解释说明。冯先生的这种说法,应该说今天对我们来说还是有益的。

张:作为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首席科学家,国家当初设立这项工程出发点是什么?您如何评价这项工程所得出的结论?

李:什么是“夏商周断代工程”呢?简单的说。“夏商周断代工程”就是以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上夏、商、西周这三个历史时期的年代学的项目。年代学也就是给予古代历史一个时间的量度。夏商周断代工程就是研究夏商西周的年代学。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一个按照系统工程原则来建立的大型项目。在当时我们的可行性论证报告里面,就规定了9个课题、36个专题,直接参加的专家学者达到200余人。最后,我们的课题仍然是9个,而专题则根据工程进行的情况,适当地增加,变成44个。经过5年的集体努力,最后达到了预定目标,制定了“夏商周年表”。2000年9月,这个项目通过了由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同年11月9日。“夏商周断代工程”项目办公室举行了新闻会,正式公布了阶段性成果,《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也正式出版发行。

要说起来这项工程的成果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一个“夏商周年表”。把公元前1046年作为武王伐纣年,就是我们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成果之一,现在很多方面采用了这个成果,我们感到非常欣慰和高兴。我们的“夏商周年表”,你可以印在一张报纸上,没有多少,可是它的研究的背景、支持这个研究的各个学科的研究工作,那是大量的。这个年表,大家很容易理解,就好像我们拿望远镜看空间一样,越近的我们看得越清楚,越远的越模糊,时间也是这样,我们这个年表就是这样。

张:有人说,包括历史学在内我国的社会科学研究,在研究理论和方法上处于“殖民地化”的境遇,换句话说,我们的研究和分析框架基本上都是“舶来品”,而少有自己本土的东西。我认为这种说法是很有道理的,比如我们的阶级分析法、社会阶段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等等,无一不是“舶来品”。请问,您是否同意此种看法?如果这种说法成立的话,那么,我国的社会科学研究为何不能产生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的理论和研究范式?我国的历史学研究究竟应该怎样进行理论创新?

李:要对古代进行科学的研究,仅仅有文献和考古还是不够的,还需要一定的理论。只要我们比较一下上世纪初出版的、权威性的谈古代的书和现代谈古代的书,我们就会发现,上世纪初的权威书连今天大学一年级学生写的有关古代的某些一般性的描述的文章的水平也赶不上,我们现在对古代的认识之所以会同上世纪初对古代的认识发生根本的不同,不但与广大史学工作者在深入研究大量文献,充分利用考古学成果方面做出了重大的努力分不开,而且与理论在古代研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也是分不开的。

只有把理论和材料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加深对古代的认识。古代人对理论的重要性的认识不够。直到西学输入之前。中国的学者们也不能自觉地、系统地把理论知识运用到他们的古代研究中。只是在20世纪初期,西学输入中国之后,中国才有人写一些诸如历史研究法之类的文章。而且这些文章主要是从日本把在日本最有影响的德国的兰克学派、法国的年鉴学派等的史学研究方法介绍到中国来。这对狭义的中国古代史,即汉以前的古代中国的研究的影响并不大。也就是说,当时包括梁启超所写的《中国历史研究法》,及与梁启超辩论的蔡尚思先生写的《中国历史研究法》等诸如此类在当时很有影响的书籍,大都也只是对外国的史学研究方法进行一番介绍。后来,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中国,对20世纪的中国学术史上,特别是在中国古代研究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是大家都看得到的,这实际上也是一种理论创新。

当前,我们确实需要进行史学理论创新,对此,我是这样考虑的。我们知道,理论探讨并不是要大家引语录、讲教条,而是要求大家认识一个问题时一定要有广阔的文化背景,要提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去,如其不然是很难使问题得到深入的研究。这使我又不由地想起了我在清华读书时,我的老师,著名逻辑学家和哲学家金岳霖先生经常讲的一句话:“老鹰的眼睛是非常锐利的,它在几十丈高的地方盘旋时,也可以看到地上鸡蛋大的小动物,并猛扑下来抓住小动物。从这一点来讲,人的眼睛远不如鹰的眼睛锐利。可人比鹰看到的东西要多的多。为何?因为人有理性认识,可以对视网膜接受的东西加以理性的认识。”我们研究古代既需要有鹰一样锐利的眼睛,去发现问题,抓住问题,更需要理性认识,把具体的问题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去认识。比如从事考古学,如果缺乏高度的理性认识,你眼睛所能看到的东西就只有遗物、遗址、陶片之类的具体物质。你对发掘成果的整理也只能是给具体的器物都贴上标签而已。而由你所主持发掘的遗址或墓葬也很有可能被毁于一旦,使得别人无法再工作。反之,如果有一定的认识高度,你就会从一个相当的高度出发去整理发掘物,你才能够认识到我们能看到什么,我们能解释什么,我们的发掘报告能做出哪些成果。由此可见,理论认识问题对于我们的研究工作是多么的重要。

其次,要充分吸收、利用众多的邻近学科的成果,我们对历史的研究才有可能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20世纪初王国维先生提倡的二重证据法,从学术史的角度来看,不仅在当时起了重大的作用,对学术研究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而且至今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今天我们的许多重大成果的取得就是历史学与考古学互相印证的结果。事实上,我们现在能够、将来要想取得一些重大研究成果,不仅要继续坚持历史学与考古学的相互沟通,而且要尽量借鉴人类学、民族学、美术史等诸多邻近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比如一个文物的出现,如我们缺乏考古学的知识就不能说明它的科学价值,而没有美术史的知识也必然无法说明它的真正的价值。因为任何一件古代文化遗物都是真善美的统一体,它不但有真的价值,而且有善和美的价值。特别是一件艺术品它还有艺术创造价值,如看不到这一点,它的价值就至少少了一半。而在我们中国的考古学界,我个人大胆地说一句,很多人艺术方面的素养是很不够的。比如,许多人在描述一个器盖时,都只会说:它是圆形的,有桃形的钮、素面,有金色的线条和底圈。而这个盖是做什么用的,有何美术价值却只字不提。因为他不知道,而这样也就使这件器物的价值少了一大半。由此可见,我们要想取得一定的成果是多么需要借鉴和运用邻近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啊!

最后,我觉得要更加系统地使用比较的研究方法。前些年我写了一部名为《比较考古学》的小册子在香港出版,提出在考古学与古代研究中要注意较多的运用比较研究法。也许有人会说,考古学本来就是比较。确实考古学中要运用比较的方法,可是以开阔眼界为目的的,有意识地比较法。和一般的偶然的比较是大不相同的。如我们讲中国古代文明的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时。就应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文明发展进行比较。有人认为只有相互间有关系的文明才能互相对比,作为世界上少数独立起源和发展之一的中国文明,就难以和其他文明进行比较了。可事实并非如此。能够进行科学的比较,我们不仅要懂中国的考古学,而且有必要了解外国的考古和历史、文化。如没有这样充分的准备和广阔的视野。你就不可能对中国本身发展的各方面作出明确的、适当的价值判断。就会把本来外国已经有的东西,说成是中国最早出现;本来是中国居第一的东西,还言必称希腊、罗马。通过比较,我们可以从外国人那儿借鉴到许多依靠我们中国的历史和考古知识无法解释的问题。比如说“丝绸之路”,是周秦汉唐时期中国与外国交往的一条路线,如果我们只研究中国境内的一段,而不研究中国境外的另一段,就缺乏对丝绸之路的全面认识。就对中国古代的认识问题而言,不仅对中国有益,而且对整个人类有益。因为人类都是有过去的,人类的每一秒钟、每一分钟也是会变成过去的。我们对人类的过去的发展规律缺乏认识,就很难把握住今天、明天。而要对人类的过去有较全面的认识,就有必要研究中国的古代。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缺乏对中国古代的研究,就是缺乏对人类过去的全面认识。反之亦然。

张:非常感谢您拨冗接受我们的采访!希望先生今后继续关心本刊的发展!祝您身体健康!

李:谢谢你!我会继续关注贵刊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幼儿园老师个人论文范文第10篇

介绍贝多芬到中国来的第一人是李叔同(1880~1942)。他鉴于音乐之伟力能“促社会之健全;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效用之力,宁有极矣”,1906年在日本独力创办《音乐小杂志》――我国近代音乐史上第一份音乐杂志,撰文《比独芬传》三百余字,除简短介绍贝多芬的生平外,他在文中赞扬了这位西方大音乐家对待音乐创作精益求精的严谨态度和不怕艰苦的磨砺精神。他写道:“每有著作,辄审定数回,兢兢以遗误是懔。旧著之书,时加厘纂,脱有错误,必力诋之。其不掩己之短尤如此。”李叔同欲以贝多芬的认真精神鞭策自己和当时国人学堂乐歌的创作和学习,据此他在该杂志另一文《昨非录》中自责过去工作做得不够认真。杂志的扉页是他自画的一幅贝多芬的木炭画并冠以“乐圣比独芬”字样,从此贝多芬以“乐圣”的称号在中国流传下来了。这个杂志只出了一期,他寄请国内友人代为发行,发行数不明,估计为数不多。

1907年鲁迅在留学日本之际,为《河南》杂志写了一篇文章,题目为《科学史教篇》。这是一篇宣传“科学救国”的文章。但在文章的结束处,提出了发展科学的同时,不能忘记发展文学艺术。他认为中国需要认识西方大科学家的同时也需要知道西方的文学、美术、音乐大师,如狭斯丕尔(莎士比亚)、洛菲罗(拉菲尔)和培得诃芬(贝多芬)等,因为“盖知举世惟知识之崇,人生必大归于枯竭,如是既久,则美上之感情漓,名敏之思想失,所谓科学,也同趋于无有矣”。鲁迅此言尚有现实意义。

鲁迅和李叔同是在清末和民国初年提到中国需要贝多芬,那时中国处在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阶段,音乐教育则处在“学堂乐歌”阶段,也就是处在起始的萌芽状态,这两位先知先觉者在西方诸多的音乐家中挑出贝多芬为效法对象,这对尚处在启蒙阶段的近代中国音乐实属可贵之举。

二、20世纪20年代贝多芬作品在中国的初演

――蔡元培、萧友梅与梅百器

随着满清王朝统治的结束和民国的建立,新式学校得到了迅速发展,西方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进一步得以传播,教育家蔡元培是中国第一位提出“美育”的人。他在作为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内阁教育总长发表的施政纲领《对于教育方针的意见》(1912)一文中,陈述他提倡“五育”以反对尊孔读经的封建教育思想,其中用大量篇幅论证美育的重要性。他本人重视音乐教育,主张各级学校课程中应设立“唱歌”一课,实为“音乐”课。蔡元培本人就是一个贝多芬爱好者,他对贝多芬有很高的评价。1929年曾用四首加注的绝句诗颂赞贝多芬音乐的博大精深,叱责封建腐儒,意欲使贝多芬的音乐在中国能得到弘扬。诗中有言:“我爱贝多文法曲,包含理想极深闳”;“一任腐儒谈礼法,流传法曲壮山河。”

1917年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他鼓励学生课外音乐活动,亲自担任由学生组织的“北大音乐研究会”会长。1919年11月11日在会员大会上讲话,提出“吾国今日尚无音乐学校,即吾校尚未能设正式之音乐科。然赖有学生之自动”。事隔不满两年,他通知萧友梅开会讨论成立“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事宜。“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成立后不久,就在萧友梅倡议下,建立了一个15人的管弦乐队。尽管乐器不全,空缺之处由钢琴补上,但在萧友梅的排练和指挥下,不到两年间,演出了四十多场音乐会,其中包括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

据美籍音乐学者的调查,“上海工部局管弦乐队”的指挥德国人罗道尔夫・博克(Rudolf Buck)在他举行的告别音乐会上,演出了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的终曲。这是看到的贝多芬交响曲在中国演出最早的材料。按韩文附录中提供的节目单看,乐队第一小提琴只有4人,我们提出疑问:这样单薄的弦乐能够担当起演奏《英雄》厚重的音乐吗?我们提出更重要的问题是:在那个时代会有中国人对贝多芬感兴趣吗?因此,对这次演出是贝多芬在中国的首演之说大有质疑。

1922年,“上海公共乐队”正式改名为“上海工部局管弦乐队”后,在意大利人马里奥・帕契(梅百器)(Mario Paei)的指挥下演出了贝多芬的交响曲。一位日本音乐家(田边尚雄)在1923年对乐队演出水平倍加赞扬,但乐队的演出者仍然清一色为外国人,演出的地方是英租界,听众总数据这位音乐家估计有五百多,但他指出他们绝大部分是西方人,中国人寥寥无几。这个主要由外国人组成的乐队在二三十年代中,曾有世界级著名的演奏(唱)家(克莱斯勒、夏里亚宾、海菲茨等)来华与之合作演出,钢琴家奥塞・罗宾斯坦是其中之一。他见台下听众全是欧美人的面孔,在回忆录中问:“中国人在哪儿?”并表示:“我真不愿意在中国为这些人演出。”

这样的演出固然也是贝多芬音乐在中国的传布,但从接受对象看,它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不论是演的听的几乎都不是中国人。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的乐队在同一个时期演出贝多芬,乐队人少,乐器不全,但演出人员和听众毕竟都是中国人。

三、二三十年代贝多芬在中国音乐专业教学范围内被重视的情况

在音乐学校进行正规的音乐教学,贝多芬的作品,特别是他的钢琴和室内乐作品是绕不开的,它们是音乐学校中不可或缺的曲目。据说后来成为“国手”的钢琴演奏家和教育家的李翠贞女士在上海国立音专人学考试时,被音专钢琴主考查哈罗夫问及会演奏贝多芬哪一首钢琴奏鸣曲时,她的回答是“全会”。这在当时是语惊四座的回答,在音乐界曾传为美谈。从这里也可以看得出当时中国专业音乐圈子中是看重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人们对这些作品抱着敬畏的态度。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被称为“钢琴音乐中的新约圣经”,看来那时我们中国的行家们已掂量到此语的分量。

四、萧友梅、王光祈和丰子恺在贝多芬普及上所做的贡献

1906年李叔同介绍贝多芬的三百余言,言简意赅,然信息量毕竟有限,一年后鲁迅介绍贝多芬在文中仅提到了贝多芬的名字,这两位先驱人物有打破中国对贝多芬无知局面的功劳,但是对这位音乐大师较详细的系统介绍还是到了20和30年代才开始的。萧友梅为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教学需用编写的教材《近世西洋音乐史纲》(1920~1923年编写)专为Beethoven另辟一章。到1934年,为了应付搞所谓的“新生活运动”的需要,他请上海音专图书馆管理员廖辅叔写了《音乐家的新生活》的小册子,其中有题名为“崇肃的生活――贝多芬”一章。这些小册子的文字不是萧友梅亲笔写的,但都经他过目。萧友梅两书对贝多芬生平和作品的介绍从今天的眼光看,尚属简单,但较之李叔同,要丰富得多。

上世纪中先驱人物之一,“少年中国学会”创始人王光祈出国学习,他认识到音乐唤醒民众改造社会的功能强大,弃法律 改攻音乐。1927年,他人柏林大学专攻音乐,并陆续撰写大量著作,其中包括《西洋名曲解说》(1929)、《西洋音乐史纲要》(1930)。前者辟有专章论述贝多芬的传记和创作介绍,后者在西方音乐史发展的脉络中提到贝多芬,称他的九部交响曲(生风里)为“空前绝后之伟大作品”,说他“常以人道主义为其归宿”。王光祈根据德语构词法将贝多芬(Beethoven)音译为“白堤火粉”,并介绍了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17首钢琴奏鸣曲(琐那台),对以上每一首乐曲的重要乐章都附上了主题的谱例和乐曲解说。另外,对两首小提琴奏鸣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提琴空澈堤)、5首钢琴协奏曲(钢琴空澈堤),全部弦乐四重奏,以及《D大调庄严弥撒》(普通弥撒)也做了介绍。我们从这些佶屈聱牙的汉语音译的曲名后面看到了除歌剧《菲岱里奥》、钢琴变奏曲、大部分室内乐和全部艺术歌曲外,贝多芬的主要作品都被王光祈收进了他的《西洋名曲解说》一书去了。值得注意的是王光祈在乐曲解说中音乐文本分析较少,用文学语言写他个人的感受较多。例如他解说《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时说:“利用伴奏之音,描写深夜月色,有时微云过天,皓月当空,令人如处琉璃世界,有时微云掩月,万影俱消,令人不禁悲从中来,最后浓云遍天,直使大千世界,全部归于黑暗。”他谈起贝多芬《D大调第二交响曲》(第二生风里,D阳调)第二乐章小广板(Larghetto),使用了中国文学典故比喻贝多芬音乐中的对比手法,有云:“希有两种性质相异之乐句所组成,其一缠绵如林黛玉;其一则愉快如史湘云。”这种方式来介绍我国刚起步的西方音乐作品的演奏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它切合实际,不脱离当时听众的欣赏水平,能引起中国听众对贝多芬的兴趣。遗憾的是王光祈的这些努力所起的作用受到了限制,因他身处异国,不能让他的同胞及时读到对贝多芬的介绍,《西洋名曲解说》在20年代末已经写好,但等到在中华书局出版,时已1936年。再者,他行文用文言文,这也限制了他的著作在一般读者中的普及。

真正引起音乐界和业余音乐爱好者对贝多芬的兴趣的,是丰子恺先生(1898~1975)的著作。丰子恺在西方音乐介绍方面起的影响范围要超过萧友梅和王光祈,这主要是因为他本人是个散文家,能用平易、流畅的文笔介绍音乐,同时他的介绍每每娓娓动听的故事,大大地激发了读者的兴趣。他的读者不会只局限于专业音乐圈子里,还有广大业余音乐爱好者。他的介绍主要通过他编写的两本书,一本是《世界大音乐家与名曲》,另一本是《近世十大音乐家》。他把贝多芬的名字写作“裴德芬”。他对贝多芬的介绍,就生活的重要事件而言很少有遗漏,就音乐而言有较具体的乐曲分析,就曲目而言主要集中几个有标题的脍炙人口的交响曲、钢琴奏鸣曲,外加两个序曲《爱格蒙特》和《莱奥诺拉》(No.3)。他对“贝五”四个乐章都做了音乐分析,分析尚能说到点子上,而不流于一般化。环顾今天我们能读到的我国关于贝多芬的介绍文字,可以说基本上没有跳出丰子恺的框框。

丰子恺著作的缺点,是他的介绍中事实错误不少。例如,说钢琴奏鸣曲(Op.13)标题“悲怆”不是贝多芬而是他人擅加的;说“贝九”是贝多芬在维也纳郊外海里根施塔特谱写的;更令人遗憾的是,作者把贝多芬的世称“瓦尔特施坦奏鸣曲”的《C大调钢琴奏鸣曲》(Op.53)说成是“奉呈于”德国三十年战争时统率天主教军的一个将领华伦斯坦的,因而曲名说成《华伦斯坦奏鸣曲》;作者还荒谬地在错误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说在第二乐章“行板(按,应是柔板)中历历显示着当时占星泰斗华尔斯坦的仰观天象,凝神默想的情景……”三十年战争是17世纪初(1614~1644)欧洲的历史事件,著名的天主教军统帅瓦伦施坦(Wallenstein)有鉴于德国长期战争,生灵涂炭,有意与瑞典新教军队媾和休战,他不是什么“占星泰斗”,而是按中世纪的迷信,用夜观天象来决定自己的行动,最后被主战者阴谋杀死。这段历史被席勒用来写成三部曲历史悲剧,由郭沫若在30年代翻译,称主人公为“华伦斯太”。华伦施坦是在1634年去世,受贝多芬此曲的奉献者瓦尔特施坦因1823年去世,时间相距近两百年,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错误。诸如此类错误在丰子恺的介绍中并非个别。这些错误的出现,可能来自他所根据的几本日本参考书,也可能受到当时中国对西方音乐和西方文化知识水平的局限。但总起来说,他对贝多芬在我国得到进一步普及是功不可没的。他的两本音乐介绍著作有音乐接受史上的价值,但因严重错误较多,我个人认为实在没有重版的必要,否则以讹传讹,会引起更多的混乱。

五、罗曼・罗兰《贝多芬传》在中国的巨大影响

贝多芬在中国跳出音乐界能在更广大的读者群中传布,是通过同时是音乐专家的文学家罗曼・罗兰1902年写、1927年重版的《贝多芬传》的中文译本。重版序言中,作者提到此书初版发行后被争相阅读的盛况和受欢迎的原因。他是这样写的:“大家人手一册地拿了去,给这本小册子走上它不曾希望的好运。那时候法国几百万的生灵,被压迫的理想主义者的一代,焦灼地等待着一声解放的讯号。这讯号,他们在贝多芬的音乐中听到了,他们便去向他呼吁。”这书1927年传到中国后的接受盛况,几乎和作者在原版书里写的一模一样。

此书的原版在1927年3月重版,重版后很快在7月份出现了它的中文版译本,这个译本是通过英文本转译过来的。译者是1919年冲杀在前参加火烧赵家楼行动的勇士杨晦,译书时已经是个有名的文艺批评家了,翻译之快说明这位的青年旗手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它先在少数北大学生自办的“沉钟社”的杂志《沉钟》上逐期发表,后来“北新书局”总聚译文出了单行本,题名为《悲多汶传》。据沉钟社另一成员诗人冯至说,这本小册子成为当时不满现实的一代青年追求理想、树立信心的“生活教科书”。因为书中通过贝多芬1812年8月给贝蒂娜的信(信是虚拟的,但信中所言事出有因),介绍了贝多芬与歌德在特普利茨散步,路遇奥地利皇后和随从贵族迎面而来,歌德脱帽止步伫立路旁,连连致礼,贝多芬则视若无人,大摇大摆地穿过人群。故事迎合了当时“五四”后中国青年蔑视权贵、挑战旧礼教的心理;他们为贝多芬大大叫好,对歌德说他是桂冠诗人嗤之以鼻。所以杨晦的译本,由于英文转译,译笔又拘泥于外文笔法,读来不甚顺口,却受到“五四”后苦闷青年的热烈欢迎。

在抗日战争时期,此书由法国文学专家陈占元从法语译出,1942年此译本在桂林“明日社”出版,书名也译称《悲多汶传》。然而译者缺乏音乐修养,书中译文有关音乐之处读来费解。虽然如此,当时读过此译本的人却不少,读者也被书里讲的贝多芬克服命运所加的不幸、通过痛苦努力争得胜利的战斗精 神所感动。

此书在四年以后出现了精通法语、深谙音乐的翻译家傅雷先生的中译本,由上海骆驼书局出版,译本起名为《贝多芬传》。译者既重视译文对原文的忠实,又重视译文的可读性;为了方便读者的理解,他还加进了导读性的译注和补充性的附录。他的译文充满激情,因而比前人的译本感染力大。这样,这个译本便取代了杨晦和陈占元的译本,受到了更多读者的欢迎。“Beethoven”的中文译名自李叔同以来是五花八门的,自傅雷的译本起名为《贝多芬传》后,正式确定为“贝多芬”。

傅雷译的《贝多芬传》可贵处是文字具有激情,而译者的激情来自他对贝多芬的衷心崇敬。他在读了罗曼・罗兰的原著后,1934年3月3日写信告诉作者本人说:“偶读尊作《贝多芬传》,读罢不禁嚎啕大哭,如受神光烛照,顿获新生之力,自此奇迹般突然振作。此实与性灵生活中之大事。”傅雷先生能以这样的感情来翻译《贝多芬传》,这本小书感染千千万万的读者就不奇怪了。

我们从1946年版的《贝多芬传》译序中了解到,傅雷于1931年就已经在巴黎把此书译出,后应上海《国际译报》编者之嘱,节录精要,改称《贝多芬评传》,刊于该《译报》1934年第1期。这个评传篇幅是受到压缩的。1946年该版《贝多芬传》出版时,尚有《贝多芬的作品及其精神》一文作为附录。此文第一部分介绍了贝多芬的精神是“力”,作者指的“力”是贝多芬的精神力量。他从贝多芬的创作、耳聋、恋爱中的表现来捕捉这种“力”。傅雷先生的分析见微知著,缺点是抛弃了知人论世的方法来谈贝多芬的“力”,这使他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淖,未能使他对贝多芬的了解摆脱神秘主义的烟雾。

文中第二部分,论及“贝多芬的音乐建树”中有超乎前人的精到分析和见解,对贝多芬的音乐创造是一个很好的概括。最后,他介绍了八首在不同时期创作的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黎明”、“热情”、“告别”,晚期钢琴奏鸣曲Op.90和Op.106),两首不同的提琴奏鸣曲(Op.30之二,Op.47“克鲁采”),全部后期的五首弦乐四重奏(Op.127、Op.130、Op.13l、Op.132和Op.135),第四和第五两首钢琴协奏曲(Op.58和Op.73),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九部交响曲,一首大型宗教曲《D大调庄严弥撒》,一首序曲《莱奥诺拉》(No.3)。傅雷进行的乐曲介绍不仅数量上要多于前人,曲目选得较全面,在介绍内容上要比前人说得准确、详尽,分析也更加具体、有深度。此文也存有瑕疵,例如误将序曲《莱奥诺拉》之三写作Op.138之三,将通称“田园”的Op.28误称为钢琴奏鸣曲Op.14等。1946年版使用此文作附录,可惜人民音乐出版社重版《贝多芬传》时将此文略去不载,教育部有关部门接手请人重译的罗曼・罗兰《贝多芬传》,干脆甩掉了包括傅雷译注在内的原作者所写的序言和文本后的附录,故傅雷先生的这篇反映他深厚音乐修养的对贝多芬独到见解的文字就难得与广大的读者见面了。

谈傅雷先生译的《贝多芬传》的同时,不能不提到他译的同一位作者写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多夫》。小说一开始描写的主人公的家庭、出生和少年时代,让明眼人一望而知,主人公的原型是贝多芬;以后写的各卷中描写克里斯多夫的社会和音乐活动不再是贝多芬的了,它们写的是罗曼・罗兰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和对它们的体味。就全书而言,罗曼・罗兰在这部小说中贯穿的还是他对贝多芬一生创造性活动的概括:通过痛苦达到欢乐。这是贝多芬的英雄主义,人们从中吸取了生活的力量。《贝多芬传》和《约翰・克里斯多夫》都由傅雷译成中文,它们像一对双胞胎被爱好贝多芬的中国人广泛地阅读并珍视。中国人通过这两本书―《贝多芬传》直接地、《约翰・克里斯多夫》间接地引起对贝多芬的好奇乃至崇敬,从而推动他们去聆听或从事贝多芬的研究和音乐实践活动。

六、抗日战争中贝多芬在中国的传播

在八年抗日战争中,贝多芬在中国的传播因战争造成的物质困难受到很大的阻碍,对贝多芬的接受乏善可陈。 那时全国的音乐生活,在大后方和敌后根据地主宰的是抗战歌曲、革命歌曲和苏联歌曲,在敌占区只能是浸泡在敌伪炮制的靡靡之音中。那时大后方只有一个专业音乐学院,在物质条件极其简陋的情况下,师生们进行专业音乐教学,用的材料多数是贝多芬的。他们在1943年与“国立音乐院实验交响乐团”合作演出了“贝九”的“欢乐颂”合唱乐章,指挥是金律声,歌词用的是曾任国立音乐院院长顾毓绣的译文。约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上海工部局管弦乐队”也演出了这个单独的乐章,歌词是德语原文。

广大群众中有爱好者主要通过旧唱片来接触贝多芬的作品,年轻学生(包括本文作者在内)则偶从友人或音乐教师中保有的《田园交响曲》的快转唱片听到了贝多芬音乐而爱上了贝多芬。

七、1949年以后贝多芬在中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传布

1949年以后,贝多芬在中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传布。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贝多芬的音乐健康向上,他的大小作品都贯串了人文精神、民主精神和战斗精神。他的几部大型作品,特别是他的《第九交响曲》中,体现了追求“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世界大同的理想,这种理想在我国古代的先哲(孔子为代表,《礼记》的“礼运篇”)向往过,仁人志士(孙中山的“天下为公”)追求过,就贝多芬本人的思想和他的音乐表现出的是对西方启蒙运动以来形成的“自由、平等、博爱”的追求。这个口号是资产阶级(当时称为“第三等级”)提出来的,写在法国大革命的旗帜上,问题是它从来没有真正实行过。马克思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在你温柔的翅膀下人人变成兄弟”――世界大同的理想已证明不再是空想,而是通过几代人或更长久的努力和艰苦奋斗才能实现。贝多芬的音乐就代表了对这样的人类理想的向往、追求、斗争、号召和必然取得最后胜利的欢呼。这也是中国人民在争得解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后,贝多芬必然受到格外重视的原因。

1959年,为了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中央乐团于10月1日在首都剧场演出了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指挥是严良摇U馐恰氨淳拧痹谥泄第一次四个乐章得到完整上演,可以称得起“贝九”在中国的首演。这次演出取得成功是不容易的,因为中国的乐队历史毕竟还短,演奏“贝九”要面对很多的技术难题。乐队队员和合唱队员排练时勤学苦练,勇于攀登贝多芬在这个乐曲中设下的难度的高峰。演出的效果良好,体现出乐队、合唱和指挥对乐队的驾驭和对乐曲的演绎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受到中外听众的好评。人们都为中国能够以自己的力量第一次上演贝多芬这部闻名世界的代表作而感到自豪。

1949年以后,在部级的音乐出版社的 出版书目中,贝多芬的作品在品种和发行数量上成十倍或几十倍地增加。这主要是因为音乐学校增加了,乐队增加了,业余练钢琴的人多了,他们都需要乐谱。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父母对子女教育素质提高的渴望,有数不清的家庭从学前教育起就培养孩子学习钢琴和小提琴。贝多芬《献给爱丽丝》的声音在各大城市街巷的窗口随处可以听到,《欢乐颂》带着中文歌词的主旋律每位小学生都能哼唱几句。北京大学幼儿园每年到12月16日孩子们举办纪念“贝多芬老爷爷的生日”的音乐会,节目单上有一半的演奏曲目是简易的或简化了的贝多芬乐曲。老师们要求孩子们学习“贝多芬老爷爷”克服困难(耳聋)勤奋学习,学习他爱母亲、爱祖国的高尚精神。

“”时为首的“”文化虚无主义横行天下的日子里,贝多芬的声音也没有完全被扼杀。虽然“”时贝多芬在批判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帽子下遭到了否定,笔者也因在青年学生中散布贝多芬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的罪名而遭到专题批判大会的控诉和批斗。但是之流的政治小丑挡不住贝多芬的艺术力量。中美建交后,为了文化交流,费城管弦乐团奉卡特总统之命来到北京,在奥曼迪的指挥下,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在北京民族宫音乐厅得到了演出。

“”以后,对贝多芬的介绍和其作品的演奏像开闸的水奔流在中国大地上,受到听众的欢呼。笔者在宣布“”不到一个月,便在北京大学举办贝多芬音乐欣赏会,为的是抗议“”在“”中对这位音乐大师的亵渎和污辱,也就是那时说的“”。欣赏会在北京大学最大的教室举行,不仅是北大师生踊跃参加,连北京各界人士也闻讯赶来,教室内外挤满了人。上海音乐界的老前辈钱仁康先生因公在京,也特意赶来北大,以兴奋的心情参加了这个“”唱片欣赏会。

“”,冲开了欣赏、演奏、介绍、研究贝多芬的各种渠道:

首先,音乐界的老前辈陈洪教授是我国少数专门研究贝多芬的音乐史家之一,他在解放前上海国立音专任教期间就写过一篇研究贝多芬的论文《英雄交响曲第一乐章的研究》,这可以被认为是我国第一篇研究贝多芬的专题论文。“”结束后不久,我国第一部大百科全书问世,这是我国文化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其中音乐舞蹈卷(1989年出版)贝多芬条目是陈洪教授执笔撰写的,该条目占了5000字上下,言简意赅,全面、准确地反映了这个伟大音乐家的生平和创作。尽管贝多芬名字大家都知道,但就前所述,介绍的时间已近百年,各时期各家的介绍都存在着缺失和片面,陈洪教授的这个条目介绍的贝多芬比较全面准确,科学性强,可用作广大贝多芬研究者、演奏者、爱好者了解贝多芬生平和创作的可靠参考。陈洪教授对贝多芬的知识丰富,理解深刻,他翻译的两部关于贝多芬交响曲的书――柏辽兹的《贝多芬的九首交响曲》和奥地利指挥魏因伽特纳的《论贝多芬交响曲的演出》,都是有天才有经验的作曲家和指挥家对贝多芬音乐独到的见解和深入的体会。陈洪教授翻译的这两部书不仅使自己对贝多芬的见解有所深化,同时也为我国音乐工作者开启了理解贝多芬的更广阔的视野。陈洪教授在我国的贝多芬接受史上为音乐界和音乐爱好者深入理解贝多芬所做的基础工作功不可没。

1984年,中央乐团为了纪念贝多芬诞辰,在该年的演出季通演了贝多芬全部九部交响曲;到2003年,中国爱乐乐团在该年度演出季中在“不朽的贝多芬”的名义下,又一次通演了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为广大爱好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聆听机会,同时也显示了中国乐队水平的提高和贝多芬在中国进一步的普及。

值得提起的是,2004年柏林举办“贝多芬音乐节”,我国有关方面受到了邀请,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荽领该院的青年交响乐团赴德演出,在贝多芬的故乡波恩演出了他的《第六交响曲》,受到贝多芬故乡人民的热烈欢迎。王次菰撼せ瓜虻鹿听众做了题为《贝多芬在中国》的学术报告。回顾1906年贝多芬的名字和画像在中国第一次出现,到这次由中国青年人组成的庞大乐队走到贝多芬的故乡,向当地人民演出,走了将近一百年的历史,这是令人感叹的,也令人感到自豪。因为这一百年中,贝多芬在中国能得到这样广泛的传播,是有多少人一代一代地贯注了他们的心血,付出了他们辛勤的劳动啊!

音乐学家王次菰谔傅奖炊喾以谥泄被演出的情况时,他说:“贝多芬的作品是中国乐团上演最多的作品,也是外国乐团在中国最多演出的作品。在中国几十个交响乐团中,贝多芬的作品都是他们最常演出的、也是演出最多的曲目。”他谈到了贝多芬音乐音像制品在中国流行的情况时说:“尽管流行音乐充斥年轻人的音像市场,但贝多芬的音乐依然是销售量最大的音像制品之一。”

“”以后,傅雷1946年版的《贝多芬传》由人民音乐出版社重版(1978),该版本10年中印刷6次,印数达到18万5千册以上。由于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对培养青少年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具有明显的效果,国家教育部组织把此书重译,并把另两本传记(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结合在一起归人《名人传》,定为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定书目。《贝多芬传》成了全国中学生必读书。《贝多芬传》的重译是必要的,因为由于语言随时间推移的变化,傅雷的译文已显得过时了,重译本的译文较傅译本更接近当今的汉语,广大青少年更容易接受。问题是傅译本和重译本都有一个缺点,即译文中的信件和引文是罗曼・罗兰从德文译成法语的,这些文字通过双重翻译再译成中文,少不了使原文走样。

德国教育部门曾把贝多芬的《海里根施塔特的遗嘱》放进中学教科书中当作课文阅读,但把贝多芬一生的传记当作中学生必读书,目前了解只有中国一家。

八、关于贝多芬论著出版的概况

谈到贝多芬在中国的研究,就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三家的馆藏图书来统计,关于贝多芬的传记、作品介绍分析和研究的中文著作共有134种,其中专著有19种(14%),译著有78种(58%),编著有37种(28%)。

1 论文

在审视三个有代表『生的图书馆藏书之前,我们不得不先跳出专著的范围,提到散见在各种音乐论文集中的有关贝多芬的研究论文,以及穿插在多种西方音乐史教科书里分析介绍贝多芬的章节。因为这些论文和章节讨论的问题更加集中,论文所表现的科学性更高。我们提出于润洋收入他的论文集《音乐美学史学论稿》中的《贝多芬思想、创作中的人道主义内涵》一文,此文用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的方法得出的结论对我们认识贝多芬具有纲领性的意义。同样,我们提出已译成中文的克内普勒写的《十九世纪音乐史》的第五章是专门讨论贝多芬的,这一章中谈到贝多芬与当时政治对他创作的影响,其透彻的程度是其他类似音 乐史中所不及的。我们认为张洪岛主编的《欧洲音乐史》,在论述贝多芬的章节中并没有所谓“贴签条”的毛病,相反在有关分析贝多芬的章节中有相当中肯和精到的论述;在于润洋主编的《西方音乐通史》中,由李应华执笔写的有关贝多芬的章节是通过与其他古典乐派代表人物的比较来描述贝多芬创作特点的,她对贝多芬创作的介绍几乎涉及了全部作品,所做的分析简明而中肯。因此如不谈论文,仅凭三个图书馆里藏有的专著是不能代表我国对贝多芬研究的实际水平的。

2 专著

19种中文的贝多芬研究专著中,有少数作者在较丰富和可靠的材料上消化了掌握的史料,“较少依靠想象进行文学加工”,向读者提供了贝多芬较真实的画像,写得各有特色。有的比较详尽,如吴梅的《贝多芬》(世界艺术大师传记丛书系列),根据可靠史料叙述,把贝多芬写得有声有色,不落煽染夸张的俗套;有的内容简明扼要,如蔡良玉的《扼住命运咽喉的人》,抓住了贝多芬生平的几个重大事件和他的性格特点,扼要地介绍了这个复杂和宏大的艺术巨人,还列举了他的几个有代表性的作品,并通过谱例加以评述,是一本科学性较强的普及读物;也有收集了翔实材料,各章冠以妥帖简要的标题,篇幅较大,供爱好者参考的传记性专著(李近朱的《乐圣贝多芬》,1997年出版),缺点是引文出处概付阙如,有损该书科学严谨的形象。

值得提出的是图书目录中还有三种为少年儿童写的贝多芬读物,它们分别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和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19种专著中独具一格的是赵鑫珊写的《贝多芬之魂》。该书从书名看就知道不是一本传记,这是他论述贝多芬精神和探讨问题的一部著作。但作者还是拥有丰富的传记材料,并把这些材料贯串在论述之中。此书旁征博引,把贝多芬和他的音乐与德国文学、哲学乃至自然科学联系起来观察,经常出现一些闪光的思想和启发人思考的问题。举例而言,书末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重要问题:“当代人类能否贡献一个新的贝多芬?”作者做了回答。他的回答虽大有讨论的余地,但富有启发性。此书的优点是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宏观性问题,它们没有专业音乐家常有的就音乐谈音乐的毛病。缺点是缺乏严密的论证,抒呈直觉多于理性探讨,大胆断言超过了对问题实事求是的分析,凭一些一知半解的理论和知识,海阔天空式地得出个人感想式的结论,把贝多芬的创造性与生理学上的男性内分泌荷尔蒙联系起来就是一例。另一缺点是引文的译文不够忠于原文,作者的译文常常加进原文没有的语句和描写,有的甚至是错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了一本由池超波写的《评(贝多芬之魂)――论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此书并未否定贝多芬的思想受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但指出赵鑫珊把贝多芬的创作归结为费希特“自我哲学”的音响化,或“自我哲学”的主题旋律与和声运动化,是把贝多芬看作主观唯心主义者,不符合事实,也是违反马克思主义的。作者从赵鑫珊众多的随想性以及他从个人直观感觉得出的武断性结论,如《英雄交响曲》是黑格尔的“世界精神”交响曲,“贝九”的主题是康德“世界最美理念”的体现,这些说法实际上是赵本人通过《贝多芬之魂》一书冥想出来的。《贝多芬之魂》一书发行量很大,曾一度受到广大青年的热捧,可以《评(贝多芬之魂)――论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一书中提出的不同意见为契机,在音乐界和学术界开展关于贝多芬创作和思想的讨论。

19种贝多芬的中文专著中也有不顾历史任意编造之作,那就是1995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由郑孝时写的《音乐大师贝多芬》。这本书开头就杜撰了贝多芬给据说“已经在坟墓里的约瑟芬”写的一封情书,这指的显然是“致不朽的爱人”一信。此信据考证是1812年写的,信是写给谁的?这是一个一直有争议的问题,如果按作者所言,是给约瑟芬写的是真的话,无论如何她那时还活着,信不可能是给已在坟墓里的人写的;再有,书中说贝多芬的一个仆人在贝死后发现了这封信,千里迢迢把信送到埋葬在西西里岛上一处荒冢的约瑟芬墓前等等拙劣的虚构,也令人不能卒读。又把贝多芬8岁公开在音乐会上演出说成7岁,还无中生有地说莫扎特妒忌贝多芬;更为可笑的是说贝多芬上演《英雄交响曲》时,拿破仑突然来到音乐会,贝拒绝在他面前演出,拿破仑大怒拔出手枪向舞台开了三枪,致使舞台幕布上还留下了三个洞,一时会场大乱,音乐会作鸟兽散……诸如此类天方夜谭式的故事不一而足。此书封面上标明是一本传记长篇小说,应该指出与贝多芬的传记无关。

至于19种名为专著,实际上是把外国学者的专著译文放到自己名下出书也不乏其人,这种不诚实的侵权行为已由黄旭东和孟文涛联名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加以揭露批评了。

3 编著

关于贝多芬的编著读物,由于编者阅读参考了中外有关贝多芬的传记材料,自己编写的书籍一般大同小异,有独特见解者少,老生常谈者居多。但是其中不乏态度严肃、选编材料严谨全面、译文准确认真的译著,如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唯民编的译文集《贝多芬论》,值得向广大读者、音乐爱好者乃至研究者推荐。此书收集了解放以来各个出版物,特别是从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不定期杂志《音乐译文》中刊载的各国关于贝多芬材料的译文,它们绝大部分是有关贝多芬重要的第一手材料(书信、日记、笔记)和历代持各种见解的著名音乐家、作家和思想家关于贝多芬的评论和观点,译文可靠且流畅。我国过去写贝多芬的出版物,辗转传抄的有关贝多芬的天才、爱情故事,耳聋和他怪脾气的轶事较多,第一手材料较少。该书克服了这个缺点,是一本难能可贵的参考书。此书在后部分收集了中国少数研究贝多芬的学者及爱好者写的论文,很具启发性。

4 译著

出版界出版的重要译著除前已论述的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外,另推同一作者写的《贝多芬伟大的创造性年代――从(英雄)到(热情)》,这是罗曼・罗兰由七卷组成的音乐巨著的第一卷,从副标题看出这一卷是写贝多芬的创作进入所谓的“英雄风格”时期。此卷有两个译本,一个是陈实、陈原译,由三联书店出版;另由彭利元等译,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后一个译本的译者缺乏音乐知识,错译比比皆是,译文任意取舍,有时标出外文不加翻译或注解。罗曼・罗兰此音乐巨著的第二卷《歌德与贝多芬》是前辈梁宗岱先生译的,此卷是作者撰写此部巨著收集材料后的副产品,是将这两位文艺巨匠的关系和把两位同属古典派创作思想的异同加以比较分析,以求得对贝多芬和歌德进一步了解的极佳读。物。可惜七卷有五卷尚未译出,而罗曼・罗兰的此部巨著几乎在所有重要的贝多芬的著作所附的参考书目中都占有一席之地。

应该提到的是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的一本传记小说《贝多芬》,它是一位专写音乐家小说的德国人费力克斯・胡赫写的,译者是高中 甫。这是一本出色的名副其实的传记小说,作者除了一些因行文需要在细节上加进了一些合理想象的描绘和人物的对话外,基本上没有违背贝多芬生平事迹,可以说对贝多芬的传记没有任何歪曲。作者本是一个文学家,有丰富生动的想象力,有引人入胜的艺术语言,加上译者是个深谙德语并具深厚音乐修养的人,因而译出的中文既流畅又透彻生动。傅雷的译本《贝多芬传》是对贝多芬深有研究、精通音乐的大文豪写的传记,这部传记小说在深度上和思想性上不能替代它,但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毕竟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胡赫写的传记可作为阅读补充。

作为一个音乐家,研究贝多芬的第一手材料当然是他创作的作品全集,再有为了了解他的生活思想和创作,一定要阅读他的书信、日记、笔记。在收集的78种译著中,有一种是贝多芬的书信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由杨孝敏从英文译出的两卷集《贝多芬书简》。核对德文原信,中译文基本正确,此译本每封信后附简短背景介绍,英文译本译者名为谢德洛克(Shedlock),此两卷集英译本仅是他从《卡利舍(Alfred Kalischer)博士的贝多芬德文书信全集》译出,而此两卷集是从全英译本中选出。严格地说,贝多芬书信的译本应该从德文原文译出才是理想的。

贝多芬因听力减退,到1818年之后与人谈话时,不得不让人在他准备的谈话本上写字来与他沟通思想,因此谈话本是直接了解贝多芬日常活动和思想的宝贵材料,他的秘书申德勒在贝死后占据了他全部谈话录四百多本。出于私心和愚蠢,这位前秘书销毁了其中的四分之三,后来他把余下的卖给普鲁士皇家图书馆(今天的德国国家图书馆)。在我们的译著书目中并没有《谈话录》全部或部分的译本,但有一本题名为《贝多芬的最后十年――与凡・贝多芬先生的谈话》的书,恰恰是严格地利用了谈话录的材料写的。作者克勒(Karl-Heinz-Kohler)是12卷本《贝多芬谈话录》辨认手迹并加注解的编者之一。

贝多芬一生曾间断地记过日记,他勤于看书,若有所得便写下感想,或抄下认为有启发性的段落和句子。这一部分也是研究他思想的第一手材料。译著目录无此材料,但在编注目录所列的《贝多芬论》一书中有李季芳收集了莱茨曼(Leitzmann)整理的部分书信、日记和笔记(岛屿出版社)。1990年,美国贝多芬学者梅纳尔特・所罗门发表了附有贝多芬复制手稿的1812至1818年日记集,该集是一个由编者对每一页日记进行考证、说明并加以注释的研究著作,受到贝多芬研究学界的重视。此书在我国尚未有译本。

78种译著中有两种传记性质的著作,一本采自“剑桥音乐家丛书”(秦立彦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另一本采自所谓的“英国OMNIBUS经典版本”(萧美惠、林丽冠译,江苏人民出版社)。这两本传记基本上可算是严肃的通俗读物,缺点是限于译者在音乐和历史知识方面的欠缺,译文错误和晦涩难懂处不少。另外暴露了一个我国翻译外国著作上外文的人名、地名没有统一的译法,因而读到有关人名,不知道是谁。其实我国的音乐词典和百科词典已有了约定俗成的译法。

九、提高、普及贝多芬,以推进中国先进音乐文化的建设

1 研究

78种译著中不乏对贝多芬作品介绍和分析的专著,但就贝多芬大量、多样的创作与卷帙浩繁的论著来说可谓九牛一毛。贝多芬研究有很多学派,各派都有代表性的著作。就传记而言有五卷本德文版的绥耶一戴特尔一里曼rfhayer-Deiter-Riemann)的《贝多芬的一生》,这是一部公认的权威著作;有思想活跃、启人深思的美国学者所罗门(MaynardSolomon)的《贝多芬传》;有用马克思主义研究这位大音乐家生平的旭内沃尔夫(schanewoff)的《在时代转折点上的贝多芬》;有用绝对音乐观点来介绍贝多芬的里茨勒(Rietzler)写的《贝多芬》;德国已故著名音乐学家达尔豪斯(Dahlhaus)写了一本《贝多芬和他的时代》,从贝多芬的创作来看他所处的时代;而另一位美国学者洛克乌德(Lockwood)2003年出版一本新书《贝多芬的音乐和他的生活》,企图从这位大音乐家音乐和生活的连接点上来观察他;罗曼・罗兰通过他的小册子《贝多芬传》使贝多芬的名字在中国来了一个大普及,但是他关于贝多芬的音乐著作《伟大的创造性时代》尚有5本没有译出。最后还有重要工作没有做:为贝多芬写的一本传记《申德勒》(schindler)还没有译出呢!这本传记虽遭到后人诟病,说他主观、武断、任意编造、添枝加叶,又说他在贝多芬死后垄断贝多芬的材料,把贝多芬的《谈话录》毁了四分之三。但是后人研究贝多芬总还是少不了参考他写的“传记”,至于由贝多芬的好友韦格勒(Wegeler)和忠实的学生里斯(Ries)两人合作编写的回忆性的《关于贝多芬的传记性的笔记》,那是一切传记乃至绥耶一戴特尔一里曼的权威著作的源头,但此书在我国的译本暂付阙如。

1996年,受波恩贝多芬博物馆的委托,贝多芬学者勃兰登堡(Brandenburg)重编一本最全、严格按时间编排、正确和附有详细注释的书信全集,2003年这个计划已全部实现,一部8卷本的通信集(附一部分致贝多芬的信件)在慕尼黑亨勒(Henle-Verlag)出版社出版。可是直到现在,我们还缺少一本从德文原信译出的书信全集或经过研究的精选书信集。

所以在中国研究介绍贝多芬有做不完的工作。从上可知,我们急需一支既懂得贝多芬又精通德语的翻译队伍,如何培养这样一支队伍,需要教育部门和出版部门来解决。

2 演出

贝多芬作品在中国的演出,比起国外第一流的乐队来,我们还需要大大提高自己乐队的水平。关键是要有一流的指挥。由此,培养、爱护和保有我们自己的一流的指挥是关键性的任务。一流指挥的水平不能只停留在技术层面上,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人格修养。如果没有这些,他就阐释不了贝多芬,在他指挥棒下出来的音乐也是感动不了人的。

贝多芬作品的演出,还应该有很多问题要注意。

第一,曲目需要扩大。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都是精品,可是音乐厅的演出常常限制在几个有标题的交响曲的范围中。1996年6月1日,著名指挥萨瓦利希(Sawallish)带着费城交响乐团到北京人民大会堂演出贝多芬作品。他安排的上半场节目是“贝二”,下半场节目是“贝三”,到场的听众甚至连专业音乐人士都对音乐会节目安排不太理解。其实他的考虑是很明显的:从音乐上说,他是想让中国听众领受一下贝多芬中期创作所谓“英雄风格”的来龙去脉;从内涵上说,他是想让人感觉到,贝多芬超越了耳聋带来的思想危机而登上了新的思想高峰。这样,萨瓦利希在听众鼓掌声中返场加演的既不是用《拉德斯基进 行曲》让大家随着节拍齐声鼓掌,也不是出于礼貌用一个《茉莉花》来引起大家欢呼的俗套,而是《普罗米修斯的生民》这首属于贝多芬英雄主义范畴的序曲。加演这个序曲并没有得到听众掌声的热烈回应,但这位执棒者这样做现出他是一位音乐的高手,是一个有学问的指挥。然而那次听众有几个是熟悉“贝二”的呢?有几个人知道那威武、优美、调皮的“贝二”是贝多芬在维也纳郊区海里根施塔特一间农舍里写着绝命书的时候同时创作的?我们从作品里听出一个热爱生活的贝多芬。两年后(1804)我们听到他谱写的《英雄》,这不是说明了你要想听懂“英雄”,就必须听懂“贝二”吗?

第二,严禁造成贝多芬乐曲的庸俗化。演出时应如此,乐曲说明也应如此。比方说“贝九”的演出,万万不能砍掉前三个乐章而只演一个“欢乐颂”,这样做就大大地歪曲了“贝九”,因为这种“欢乐”成了廉价的“欢乐”,这种“欢乐”违背了贝多芬的本性。

第三,贝多芬音乐会在演出前需要有幕前乐曲解说。开音乐会在听众人场之前固然都会拿到一份附有乐曲解说的节目单,但这还不够,除说明书外,还需要有普及性的幕前乐曲解说。这是中国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不仅过去我国老一辈的指挥家如李德伦、郑小瑛等极力主张并身体力行,连外国来华演出的音乐家都实行过。

第四,要大大降低高价座位的票价,扩充廉价座位的数量。我们不认为听贝多芬一类的音乐是一种简单的娱乐性消费,我们认为这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强有力的手段。因此应该把举办严肃音乐会看作一种国家和社会对人民群众的义务和福利事业。目前的高价入场费成了一种纯商业行为,是完全违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本质要求的。

第五,普及贝多芬的根本措施还在于普及音乐教育和提高音乐教育的质量。在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级学校里都要重视音乐教育,有了更多的人懂得贝多芬、爱好贝多芬,专业的音乐教育才能在普及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3 结论和呼吁

只要我们清醒地看到对这位在我国称之为“乐圣”的贝多芬的研究与世界研究水平存在的差距,只要我们认识到研究并普及这位人类最伟大的音乐家在建设我们自己的先进音乐文化的重大意义,我们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是会缩小这个巨大差距的。通过痛苦达到欢乐,经过奋斗争得胜利,我们相信贝多芬音乐体现的这个理念具有的真理性。

上一篇:幼儿园老师教育论文范文 下一篇:大专幼师毕业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