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保育员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8 05:55:10

幼儿园保育员培训总结

幼儿园保育员培训总结范文第1篇

一、有关保育员研究文献的概况

1 文献发表的年份和数量:统计显示,从1988年到1997年10年间关于保育员的研究文献仅有48篇,1998年到2007年上半年关于保育员的研究文献共有98篇。详见表1。

2 研究方法:从研究方法来看,98篇文献中,理论研究有29篇,占总数的19.9%;一般性经验总结有78篇。占总数的53.4%;运用调查法开展现状研究的文献有30篇,占总数的20.5%:另有9篇属于知识性介绍文献,约占总数的6.2%。值得一提的是,1997年以前运用调查法研究的文献仅有4篇,而近年来采用调查法研究的文献逐年增加,2006年至2007年上半年就有12篇。

3 研究视角:从教育学视角开展研究的文献共有127篇,其中来自幼儿园一线工作人员的文献有80篇(21篇为保育员的经验总结),占到总数的54.8%;45篇来自高校、教研机构的研究人员;2篇来自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另有19篇属于从医学视角研究的文献,主要研究保育员的卫生工作以及保育员的身体状况等。

4 研究内容:从文献资料看,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保育员的角色定位、保育员的素质、保育员工作的具体开展情况、保育员的管理、保育员队伍存在的不足五个方面。其中关于保育员工作开展情况和管理的研究居多,详见表2。需要说明的是,有些文献涉及上述几个方面的研究内容,故笔者在统计时有重复。

二、关于保育员研究的内容分析

(一)关于保育员角色定位的研究

保育员角色定位是保育员开展工作的逻辑起点,我国在这方面有一定的研究。从146篇文献来看,1988年学者徐宁欣在否认“保育员是带孩子的保姆”这一观点的基础上,指出保育员既是幼儿生活的管理员,又是幼儿生长发育的保护者,还应是教育幼儿的好参谋。任慧娟在先后发表的《由“保育员就是教师”――幼儿园保育员角色探析》《关于保育员角色》两篇文章中,不仅认为保育员就是教师,还指出保育员应是课程的实施者,她们在课程具体实施中起着辅助作用;保育员是课程审议者,她们作为教育者有权对课程进行审议和开发;保育员角色在家园共育领域的作用也应受到重视。2001年《学前教育》杂志以“本刊编辑部”的名义刊发了《保育员就是老师》的评论文章,指出在现代教育观念指导下,保育员的角色已由过去侧重“管物”变为侧重“管人”;由过去侧重“保”到现在注重“育”,并提出“每个接触孩子的人都是教育者”的观点。有研究者在此基础上提出幼儿园应撤销“保育员”这一称谓,对负责班级教育和保育的人员通称“教师”,淡化教师与保育员的职责界限(姜冬梅,2003)。有研究者还认为保育员与教师只存在工作分工的不同,她们对幼儿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甑丽欣等,2003)。

除上述研究人员关于保育员角色定位的研究外,保育员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阐述了对角色的看法。有保育员认为,自己虽是保育员,却常常把自己摆在教育者的位置上,主动参与、积极为教育活动出主意想办法。保育员的工作好比一台戏中的配角。需要我们灵活机动地把事情做得恰到好处(马惠云,1994;张英,1995)。有研究者(李少梅等,2007)在对一位保育员访谈时。这位保育员明确把自己定位为“我是老师”,她认为老师和保育员一样都在教孩子,教孩子做人,只是分工不同。

文献研究表明,无论是保育员或是研究人员都倾向将保育员的角色定位于教师。这一定位突破了人们对保育员传统意义上的认识,推动了幼儿园保教事业的发展。

(二)关于保育员素质的研究

保育员的素质是保育工作开展的根基,它与幼儿园保教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来自保育工作者的经验总结和研究人员的理论探讨。一些保育员认为“爱心”、“细心”、“耐心”是保育员的基本素质:同时,为了当好老师的助手,保育员还应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才能(李英,1990;李倩,1995;李学美,1996)。保育员王山霞(1992)认为,一位称职的保育员,需要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懂得与幼儿有关的营养、饮食卫生和保健等知识。学者徐宁欣(1988)较为详细地总结出了成为合格保育员的基本素质: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爱事业,爱孩子。把自己看成是教育者;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包括了解并熟悉幼儿的年龄特点、教育手段,配合教师组织好幼儿游戏活动,管理好幼儿一日生活,做好幼儿健康护理等。杨新华(1998)指出,保育员必须具备教育意识,认识到自己的工作是幼儿教育的一部分,而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则是具备教育意识的基础。有研究者还谈到保育员是幼儿园实施保育工作的主体,因此必须具有新的保育观念(沈建洲,1994;周玉韵,2003)。学者郑晓边(1998)提出,通过保育活动对幼儿进行教育是保育员应具备的素质。也有研究人员谈到保育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应对突发事件(任怡萍,2001)。有研究者认为保育工作是细碎、繁重的,要消耗大量的体力和脑力,因此健康的身体是保育员的一项基本素质(孔令梅,2002)。还有医学研究者在关于幼儿饮食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中发现保育员的营养知识水平对幼儿饮食行为有影响。提出保育员应具有一定水平的营养知识(梅节等,1998)。

上述对保育员素质的研究,不仅为选拔和培训保育员提供了依据,也对保教工作水平的提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关于保育员工作情况的研究

保育员工作的开展是幼儿园保育工作实施的具体环节。有关研究主要有三大方面。

1 保育员工作的具体要求:1989年,《早期教育》开辟了“保育员工作问答”专栏。学者徐宁欣连续8期详细介绍了关于保育员的工作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同年,田义台在《早期教育》发表《保育员应知》,讨论保育员应如何协助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其他相关研究,主要来自幼儿园一线工作人员对保育工作中某些细节要求的讨论,如幼儿的午睡(宋正宜,1995;杨爱英,2003;黄妹芳,2006)、梳子的卫生(汤雪琴,1997)、筷子的消毒(许杏芳,1998)、幼儿的水杯手绢枕头的卫生(粘淑玲,2000;陆小涛,2003;刘芝美,2004)、拖布的干燥(高龙妹,2000)等。

2 保育员与教师的合作:研究保

育员与教师合作的文献大多是幼儿教师和保育员的经验总结。任松(1996)谈到。如果教师忽视了向幼儿较为全面地介绍保育员的工作,致使幼儿认为保育员整天就是打扫卫生,照顾他们吃饭睡觉。其他事情就不会做了。这样会给保育员参与教育活动带来困难。有教师谈到,在与保育员的合作中应该注意尊重保育员的劳动,与保育员共同制定幼儿一日生活中各环节的常规要求,在制作教玩具时主动邀请保育员参加,主动将教学活动的教案给保育员阅看以帮助保育员提高教育水平(陈继红,1991;何桂香,1994)。还有教师具体谈到了如何与保育员合作开展就餐管理等问题(黄菲,1998;蒋美云,2000)。

保育员自己的看法认为,保育员应增强目标意识、善于观察幼儿、抓住时机进行随机教育以提高配班水平(姜玉芳,1998)。有保育员谈到,充分了解教师的教育意图,保持与教师观念上的一致性,能使自己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默契配合取得成功(郑国珍,2004;杨金梅等,2004)。

另外。有研究者在探讨保育员与教师的合作时指出,需要教师和保育员牢记任何活动中都要贯彻“保教合一”的意识,做到“保中有教”“教中有保”,彼此之间密切协作,保持沟通(卢国才,1993;江兰芬,2001)。学者郑晓边(1999)认为一日生活不仅仅是保育员的事,需要教师与保育员密切合作。吴海云(2004)谈到,在教师与保育员的互动合作中,彼此要养成交流的习惯、共同探讨教育措施以及给予保育员适当评价以帮助她们专业技能的提高。

3 保育员的经验交流:保育员彼此之间经验体会的交流有助于整个保育员队伍素质的提高。从现有文献看,这些经验包括:幼儿一日三餐中科学的进食量及营养量;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钮红,1994;吴美珊,1997;杨向红,2004);汤雪琴(1998)还详细介绍了保育工作某些细节的具体经验,如自制拖鞋袋既不占空间又保持卧室整洁漂亮的方法、自制刷袋既通风干燥还取用方便的经验等。杨玉荣(1998)谈到,保育员通过家访能对幼儿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生活习惯等有进一步的了解,便于自己今后工作的开展。有保育员还通过示范讲解穿衣、裤、鞋、袜的要领,及如何在生活中通过不断引导提高幼儿自理能力的方法(颜志芬,2000)。有保育员还谈到,通过参加课题或学习《幼儿园工作规程》后,提高了自身工作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刘日晓,1998;吴美珊,2000)。

(四)关于保育员管理的研究

对保育员实施有效的管理是幼儿园保育工作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有园长认为,把好保育员入园关是建设高素质的保育员队伍的第一步(杨君荔。1997;叶秀丽,1999;叶俊萍,2005)。一些幼儿园通过组织每周一次的保育员业务学习、每学期进行一次保育员心得交流、每年对保育员进行一次理论考试、每学期按年段进行保育员操作观摩等一些有针对性的方法,在提高保育员素质中收到了一定成效(史琳琳,2001;丁巧灵,2005)。还有幼儿园专门成立了保育员研讨组针对某些具体问题进行讨论。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保育员的自信心,也提高了她们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司马荣波,2001)。学者刘占兰(2000)采用参与式培训方式。使保育员从只关注物变为乐于与教师一起关注研究幼儿的学习特点和教养策略。许多幼儿园还通过吸收保育员参加课题研究、鼓励她们参与教玩具制作以充分挖掘保育员的潜力(刘金媛,1994;饶亦玲,2000:张晓岚,2003)。近几年,还有幼儿园尝试三人轮岗制,其目的之一是提高保育员的专业成长。李爱华(2005)认为,保育员通过亲自承担班级的教学管理、家园共育等不曾接触的工作,找到了展示自身价值的机会。张宝兰(2007)也谈到“轮岗”使保育员有了教学实践的机会,对转变观念作用重大。

在对保育员具体工作的管理中。有幼儿园定期组织教师和保育员交流合作中的感受,以确保保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金严华,2004)。为了保证保育工作切实落到实处,有的幼儿园制定了详细的保育员每日T作程序(张靖,1998;林立萌,1998)。不少园长还结合自己的管理经验谈到了稳定和建设保育员队伍的有效措施,如“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吴月玲,1997);以人为本,通过满足保育员被尊重的需要、成就需要、学习需要以及保育员提高实际工作能力的需要,做好保育员管理工作(周玉韵(2005)。有些幼儿园在保育员的评价方法上进行了探索。如改变传统自上而下的检查方式,让保育员既是检查者又是被检查者,逐步建立保育员的主人翁意识(何义,1999)。还有的幼儿园尝试对保育员进行岗位绩效评估,通过制定有层次性的、便于操作的评估表,采取自评为主互评为辅的方式,提高了保育员队伍的思想业务水平(欧文锦,1998)。

(五)关于保育员队伍和管理存在的不足

近二十年来,研究人员对保育员队伍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庄爱平(1997)对保育员队伍的整体情况进行了较大样本的调查,发现保育员队伍不稳定,90.7%属于临时工或短期合同工,经济待遇低且每天工作达8~10小时,保育员合理意见常常得不到采纳,保育员身体、文化、专业、品德等方面的素质与《规程》要求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距。杨敏(1997)对杭州市民办幼儿园现状调查中同样发现保育员队伍存在不稳定的现象。王相荣(1998)对幼儿园在职保育员的素质调查中反映出保育员文化层次偏低、年龄结构大龄化、缺乏保育职业培训、保育水平低、自我感觉差等问题。倪齐英等(2000)在对该园保育员进行的“幼儿保育常识”考核中发现,保育知识普遍比较缺乏。高秀红(2004)通过调查发现,大多幼儿园没有建立系统的保育评估体系,使得保育员开展工作的随意性较大。有研究者还提出幼儿园领导在奖惩激励机制、评价管理保育员工作等方面存在问题(刘馨,1999;王雪英,2003;李君,2004)。

医疗工作者一直以来非常关注幼儿园保育工作开展情况。特别是近两年共有10篇关于保育员的调查报告。研究者对保育员营养KAP的调查表明,保育员具有较好的营养态度,同时也发现她们的知识水平有限,但有随着年龄而增高的趋势(王玉等,1994)。有研究者从对托幼相关人员卫生保健知识培训情况的调查中发现,保育员培训率最低,仅为51.9%(曲红明等,2005)。一些研究者(高丹等,2004;邱静,2005)对保育员的双手进行了细菌污染检测,结果显示合格率低,并指出这与保育员的卫生知识和个人卫生习惯较差以及幼儿园忽视对保育员双手的规范消毒有关(史玲等,1997;吕惠荣,2003;谢爱春,2006)。有医疗工作者发现,保育员编制不足且更换较为频繁,担心不仅有害于儿童的心理适应。更会给岗前培训于1次/年的幼儿园职工健康体检加大管理难度(付曼等,2006;朱新,2007)。季金陵等(2006)在对江苏省淮安市各类幼儿园调查中发现。民办园和个体园的保育员配置严重不足,能达到1名/班的幼儿园分别为67.12%、11.16%。金丽萍(2006)连续4年对吉林地区幼儿园的保育员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并不乐观。接近一半的保育员阴道清洁度差,患有不同种类和不同程度的阴道炎者达到38%,且发病率有增长趋势。研究人员担心保育员的健康状况会影响到儿童的健康成长。

三、对保育员研究的反思

近二十年我国关于保育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有待完善和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1 拓宽研究视角和方法。对作者群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研究者主要集中于教育界。保育员工:作的性质还涉及诸多医学范畴。如果教育人员能与医疗工作者开展合作研究,发挥各自所长,势必会促进对保育员研究工作的进展:从研究方法看,大多采用经验总结的方法,深入保育员具体工作进行实证研究的不多,今后需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2 加强理论探索的力度。关于保育员的研究既是实践性研究也应有理论的探讨。如前所述,目前大多数的研究来自经验层面,因此今后需加强对理论的系统性研究。

3 深入探讨保育员的素质。保育员和幼儿教师都是幼儿园一线工作者。但对保育员素质的研究远不及教师素质研究。保育员和教师虽然目标和工作对象是一致的。但其不同的工作内容决定了她们的素质结构和要求是不相同的。为此,应加强对保育员素质的研究。

幼儿园保育员培训总结范文第2篇

一、影响幼儿园保育常规管理实效性的主要问题

首先,重视力度小。在新课程教学标准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坚持教育与保育有机结合的原则。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幼儿园、家长和社会等多个方面均对保育常规管理工作存在片面认识,比较重视教育,而忽视保育,一些幼儿教师也不够重视保育工作,导致教保割裂。其次,幼儿园保育员来源差,配置不够合理,很多幼儿园的保育员并不在正规编制内,大多是招聘而来的,他们的年龄范围在20岁到50岁之间,可谓是参差不齐,而且文化程度相对不高,在上岗之前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有的幼儿园保育员数量不足,严重影响保育常规管理的实效性。再次,缺乏激励奖惩机制。由于大多数保育员是临时招聘而来的,幼儿园保育常规管理工作的奖惩管理与业绩考评方面的制度不完善,导致他们的工作态度不够认真,不愿主动思考和改进工作方法,只是被动消极地完成任务。而且部分幼儿园的保育员待遇较低,导致人员变动较大,队伍不稳定。最后,保育常规管理工作质量无法保证,保育工作比较片面。大部分幼儿园保育员只是负责各种卫生清洁工作,诸如清洗幼儿生活用品、打扫班级卫生和清扫室外环境等,并没有参与或配合教育活动,而且他们很少参与学习和培训,无法接触新的保育理念和技巧,只是凭借个人感觉与经验去工作。

二、提升幼儿园保育常规管理实效性的科学举措

1.树立正确的保育观

近年来,随着健康理念的逐步转变,人们对幼儿的健康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刻,除身体之外,还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这才是科学的幼儿保育管理理念。所以,为提升幼儿园保育常规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应突破保育观念的禁锢,树立正确的保育观。在幼儿园保育常规管理活动中,不仅需安排与护理幼儿的日常生活、身体健康和正常发育,还应为他们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生活环境,关注其情绪需要和心理状况,从而提升幼儿的整体生活质量,促进他们身心协调、全面发展。同时,在幼儿园保育常规管理中,应将教育和保育有机结合的原则真正贯彻和落实下来,保育作为幼儿园的基本工作,保育幼儿不仅是保育员的责任,幼儿教师也有这方面的义务,需关注教育活动中的保育因素,而保育员除做好日常保育工作之外,应极力配合教育活动的开展。

2.把握保育人才质量

加强对保育员队伍的建设,是提升幼儿园保育常规管理工作有效性的关键,也是现阶段幼儿园的主要任务。幼儿园应严把保育人才质量关,在招聘时应提升岗位要求。做好保育员业务水平鉴定工作,一方面符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对实现素质教育与提升幼儿整体教学质量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制定相关的制度规范,从任职资格、鉴定工作与技能培训等多个方面着手,全面提升幼儿园保育员的人才质量。另外,需以提高幼儿园保育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幼教职业道德、法律法规为依据,以现代幼儿保育工作要求、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为主要内容,系统、全面地开展技能培训和职业鉴定工作,严格要求持证上岗,并实施晋升制度,不断提升保育员的对外建设。

3.加强学习强化培训

幼儿园保育常规管理工作看似琐碎、普通,其实极具科学性,要想提升幼儿园保育常规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与质量水平,应制定各项保育工作细则,明确规范保育工作的各项要求。因此,幼儿园需严格规范幼儿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的各项保育工作,以国家制定的各种标准、办法、条例和规程为依据,从教育活动配合、卫生清洁、幼儿生活管理、职业道德与保育观念等多个方面,制定详细的保育工作准则,并明确相应的操作要求,促使保育工作形成有序、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在评价中做到有章可循。同时,加强学习、强化培训,幼儿园在开展保育员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活动中,应强化他们对幼儿教育、身心特点和社会发展以及应急处理等知识的学习,真正掌握幼儿保育常规管理工作的方法,运用新的保育观念,掌握培养幼儿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技巧。

4.保育员需参与科研

在传统的幼儿园保育常规管理工作中,保育员主要负责幼儿的日常生活,工作比较片面,特别是在配合幼儿教师教育活动方面,仅仅局限于安全保护与准备各种玩具或教具,几乎不正面参与教育活动,包括方案设计、具体实施和教育评价等。因此,为提升幼儿园保育常规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与有效性,应鼓励保育员积极参与各种保育科研活动,以完成日常基本工作为前提,树立正确的科研意识,着重寻求保育活动中的教育知识,善于发现与分析问题,然后努力寻找合理的解决方法,并对保育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勤于归纳管理经验,做好工作笔记。同时,幼儿园保育员应将个人对教育理念和观点的理解与认识、工作经验和成败以及与幼儿在一起时的烦恼和快乐等做详细记录,利用闲暇时间进行分类整理;也可围绕某一保育主题进行讨论,逐步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

三、总结

幼儿园保育员培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幼儿教育 保育工作 现状与对策

一、幼儿园保育工作现状调查

2015年11月,我们对本校1200多名毕业实习生发放了800份《幼儿园保育工作问卷调查表》,回收了603份有效答卷,然后随机抽取了100份进行统计,统计数据如下表:

《幼儿园保育工作现状问卷调查表》

请在你认为恰当的选项后边的方框内打“√”

1.实习园类型

A.省级示范幼儿园8 B.市县幼儿园41

C.乡镇幼儿园37 D.村街幼儿园14

2.该园所在区域

A.外省市12 B.本省省会8

C.本市市区28 D.本市县乡45

3.该园保育所需设施设备情况

A.齐全20 B.基本具备54 C.不全21 D.不清楚5

4.该园保育员配置情况

A.有专职保育员25 B.无专职保育员55

C.无保育员13 D.不清楚7

5.该园保育工作开展情况

A.良好27 B.一般52 C.较差18 D.弃权3

6.你认为搞好保育工作主要应做到

A.提高保育员地位待遇61 B.范管理、提升素质26

C.改善幼儿园的设施设备9 D.弃权4

7.就目前你所了解的情况,你毕业后是否愿意做保育工作

A.愿意5 B.不愿意78 C.无所谓13 D.弃权4

8.你对做好保育工作的建议:略。

从以上抽样调查的数据不难看出,80%的当地幼儿园,保育设施设备齐全的仅占20%,75%的幼儿园没有设专职保育员,70%以上的幼儿园保育工作开展得不够好,甚至有个别没开展保育工作;主要原因之一是保育员的地位和待遇偏低,导致80%的在校幼师生毕业后不愿意从事保育工作。从“建议”内容看,多数学生对保育工作的具体内容所知甚少,这是他们对保育工作冷淡的因素之一。

再从对郑州、洛阳、开封、许昌、焦作、信阳等地市20所幼儿园410名保育员的调查数据看:保育员队伍性别单一,年龄中年化,专科学历占相当比例,从事保育工作的时间大多在5年以内,超过一半的保育员没有评定职称;71.5%的保育员出现或轻或重的亚健康状况,工资待遇偏低,大多没有编制,近半保育员与幼儿园没有合同关系,过半保育员没有保险,而且工作压力偏大;专业素养方面,幼教知识较为缺乏,保育观念一般,部分保育员还存在传统的健康观,心理素质较好,但坚持性不够,职业道德较好,但对园所建设和发展关心不够,日常工作表现较好,但对本班教师教学计划了解不够;34.9%的保育员没有参加过岗前培训,在职培训机会一般,培训内容缺乏较强的针对性,尽管保育员比较乐意接受培训;63.9%的保育员对工作表示满意,对工作环境和同事关系最为满意,对收入和晋升认可最不满意;49.5%的保育员有离职意向,离职主要原因是收入低和工作压力大,50.5%的保育员愿意继续从事保育工作,表示幼儿园的环境较好并且喜欢保育工作。总之,保育员队伍现状大致可以归结为:性别结构单一,队伍不稳定,保育员入职有较大的随意性,生存状况堪忧,专业素养亟待提高。

二、幼儿园保育工作对策

(一)转变观念,树立以保促教、保教结合的幼教理念。

1.树立科学的保育观念,提高保育员的专业素质。

为了全方位提高保育员的专业素质,首先要更新保育观念,从传统保护身体发育扩展到促进幼儿个性发展和未来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将保和育有机结合起来。只有实施科学有效的保育,才能为幼儿由生物人进步转化为社会人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保育员具备现代儿童观,从观念上愿意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并且自觉将这种观念融入一日常规工作各环节细节之中。

2.建立优质的保育文化,规范细化保育工作。

要真正提高保育员的专业素质,必须先提升保育员的文化素养;而提升文化素养的直接和有效途径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幼儿园在提供阅读环境和条件的前提下,建立优质的保育文化,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在此基础上规范、细化保育内容、流程,并且在各环节工作中进行有效研究、总结、指导、改进、检查,强化规范管理,不断提升保育质量。

3.加强相关培训,让保育和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幼儿园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保育培训工作,可以和幼儿师范学校、幼儿园、培训机构共同探索培训目标、方案和办法,建立科学、长效的培训机制。在幼儿师范学校开设保育课程;幼儿园对保育员进行保育和教育培训,对教师进行保育培训;培训机构的定向专门培训都是很好的实践方式。只有确实做到保中有教、教中有保,才能让保育和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从而实现保教合一,进而提高幼儿园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

(二)家园合作,全面实施科学保育。

1.开办家长学校,凸显家园互动特色。

在开展班级主题教育活动时,以家长亲职教育形式开展主题式亲子活动。通过家长调查问卷表的信息,了解家长的兴趣、特长、工作性质等,然后根据家长能力层次与特长,建立班级家长工作小组,结合幼儿园主题教育设计、组织活动,这样家长教育资源犹如新鲜血液源源不断地注入幼儿园教育工作中。让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保育工作管理,从教育教学、卫生保健到伙食、安全等各项工作全方位让家长参与、监督。定期向家长发放调查问卷,征询家长对幼儿园保育工作的评价意见,将评价结果作为保育员业务考核的重要依据,并逐项研究,落实解决。

将家长分为理想型、配合型和改进型三种类型。通过专题讲座、示范引领、观摩取经、总结验收、多渠道沟通等,挖掘、利用好家长资源,全面提升家长科学育儿水平,着重对需要改进型家长进行科学指导、耐心辅导、及时沟通,让幼儿园和家庭教育真正有机联系起来。

2.以活动、科研为导引,拓宽家园工作新思路。

幼儿园要在每学期家长大活动如三八母子同乐会、图书跳蚤市场拍卖会、保健知识擂台赛等活动中,安排家委会成员轮流参与主持,积累丰富的家园合作教育教案、案例和特色资料。开设亲子制作室、亲子书吧、亲子画室等,让大多家长积极参与。同时,加大幼儿园教师保育科研力度,一是和幼儿师范学校教师共同开展相关科研课题研究,一是和教研室及其他研究机构密切合作,创造保育工作研究环境,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保育工作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入探究,在规范幼儿园保育工作各环节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开创保育工作的新局面。

(三)改革创新,不断提高保育质量。

提升保育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在幼儿一日活动各个环节规范管理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改革创新。比如,在进餐环节可以针对弱小幼儿提供增高食谱,特别制作诸如月亮饼、将军面、排骨炖黄豆、大力水手汤等食品;针对偏胖幼儿多提供些脂肪、蛋白含量低的食品。在运动环节,对过敏体质的幼儿,对有遗传病史或生病的幼儿,要特别关注,制定科学的运动方案和措施,等等。

(四)加大投入力度,优化设施设备,提高人员待遇,创造良好的保育条件。

要真正开创保育工作新局面,还必须加大资金投入,优化幼儿园设施设备,大幅提高保育员的社会地位和从业待遇。

参考文献:

[1]薛烨,朱家雄.生态学视野下的学前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1.

[2]华爱华.学前教育改革启示录[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09.

[3]朱家雄.幼儿园课程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7.

[4]唐洁.幼儿园保育员基本素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5(19).

幼儿园保育员培训总结范文第4篇

一、重视保育员的思想品行和文化素质,严把招聘关

个人的思想品行直接影响着对待幼儿的态度和教育走向,而个人的基本文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个人素养和工作能力,我们认为是否具备这两方面的素质均是加入幼儿园保育队伍的基本条件。因此,我园严把招聘关。

我们首先通过查阅应聘者的简历,调查其在校期间或在之前工作单位的表现,初步了解应聘者思想是否端正,品行是否良好,这是能否录用的首要条件;其次,我们要求应聘者必须具有高中以上的文化程度;再次,身体健康(持有市妇幼保健站开出的健康证明)、卫生习惯良好、热爱幼教事业、热爱幼儿、能吃苦耐劳、有奉献精神等等也是我们招聘的具体要求。严格的聘用要求使我园的保育员队伍整体水平较高,并且不乏有一技之长的优秀保育工作者。

二、更新观念,高标准严要求,积极开展专业培训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保育观念也从传统的“保护身体发育”扩展到“促进幼儿个性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从“安全保护与卫生”扩展到“实施教育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保健”。这种新的保育观,决定了保育员工作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保姆和清洁员,它不仅包括对幼儿身体各方面的保护与促进,而且也应包括对幼儿心理和社会性等方面的保育。

在新的保育观的指导下,我园重新完善了保育员职责,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新的要求:1.熟悉幼儿生理心理特点,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等工作;2.掌握一些基本卫生保健知识,熟悉并了解常见病与多发传染病的发病症状与应急处理措施;3.了解并掌握常见意外伤害的基本急救措施;4.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能配合教师开展一日活动。新职责的制定,对我园保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帮助保育员更好地履行职责,保证幼儿全方位健康成长,一方面我园及时开展新保育观培训活动,使她们从思想上改变旧观念,接受新理念,同时深刻体会自己的工作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激发了她们的自信心与自豪感,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我们积极开展保育员专业素养与专业技能的园本培训,专业培训活动与教师同步。我们充分利用午休、课后等时间,定期开展培训活动,由本园保健医生或邀请妇幼保健部门的专业人士来园组织保育员学习保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内容包括幼儿卫生保健、幼儿生理发展、心理发展、幼儿教育等基础知识以及清洁卫生消毒工作、幼儿生活管理、教育活动配合、安全管理等技能,并通过写学习心得、专业知识笔试等途径检验培训效果。通过定期、规范的培训活动,我园保育员工作从之前的卫生打扫和简单的幼儿看护扩展到科学的卫生保健以及及时调整、疏导幼儿情绪、心理等范围,使我园的保育工作更加科学、有效,同时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实行量化考核制度,评定保育工作质量,激发保育员工作热情

为了保证保育员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后勤组制定了详细的量化考核细则,对日常保育工作包括卫生消毒、班级环境布置、物品整理、幼儿生活常规、与教师配合等方面进行量化评分,根据评分结果评选出“月保育之星”,幼儿园将其照片与优秀事迹在宣传栏张榜公布,通过树立“小典型”,营造一种人人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公平、公正、公开的月考核评选制度的实施,有效地调动了保育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热情,提高了工作质量。

四、开展各种师德培养活动,提高保育员师德修养

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以人为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品质,是幼儿园保教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幼儿园保育员是生活老师,孩子们都尊称为老师(很多幼儿园称之为阿姨是不提倡的),师德培养同样重要。

我园保育组为此坚持每学期开展各种师德培养活动:有学习幼儿园优秀教育工作者感人事迹的专题会,有结合自身或身边实例的师德演讲活动,有激发多读书、读好书的“书香伴我成长”读书交流会,也有催人奋进、感人至深的“影片中的教育智慧”观影交流会等等。在活动中,保育员从早期的不敢说、没话说到后期的想说、敢说、有话题说,能发自内心结合实际说,越说越精彩、越说越感人,大家相互感染、相互学习,在良好的环境氛围里,我园保育队伍更加纯洁、更富有爱心与奉献精神。

五、利用各种活动展示保育员的自信与风采

保育员大都心灵手巧,幼儿园应充分挖掘保育员的聪明才智,发挥保育员的特长,通过开展才艺展示或比拼活动,展示保育员的风采,使她们以自身优势去赢得家长与同行的尊敬。例如保育组开展的“变废为宝――自制教玩具”活动、巧巧手――创设班级环境大比拼活动、保育技能展示活动、走进课堂――组织手工类、生活技能类教学活动等等,都能够很好地挖掘我园保育员的潜能。她们自身的特长,在各类活动中得到充分展示,令许多家长和老师称赞不已,对她们更是刮目相看,而我园保育员们在这些活动的开展中找到了自信与快乐。

六、提高保育员工资福利待遇

各种调查报告中显示,目前幼儿园保育员工资待遇普遍较低,还有很多私立幼儿园连保育员最基本的保险福利都难以兑现,有的保育员是身兼数职,太多的体力工作也影响到真正意义上的保育工作的开展,这些都是影响保育员工作状况、社会地位和队伍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我园意识到要真正重视保育工作,重视保育员的社会地位,就一定要保证兑现与其劳动付出相适应的工资报酬,同时按照国家规定及时办理保险等社会福利,真正让保育员安心、放心、舒心,能以园为家。

幼儿园保育员培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幼儿园;保育工作;工作问题;工作现状;解决对策

当前,幼儿园保育工作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如:缺乏对保育工作的重视、保育员的素质较低、缺乏完整的制度、保育工作的质量较低等。幼儿园保育工作中的问题严重影响到保育工作的质量。为此,幼儿园管理者要树立正确的保育观,科学的管理保育员队伍,定期培训保育员,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提高保育工作的质量。

一、保育工作的概述

(一)保育工作的概念

在理解保育这一概念的时候,必须要将幼儿健康这一概念放在首位。人们传统的意识将健康与身体划为一体,其实不然,健康与社会、心理等因素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世界卫生组织重新给健康下了定义。所谓健康是指生理、心理、社会适应、道德健康这四个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下。鉴于此,保育工作要处理好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这三个方面的关系,保证幼儿的生活质量,推动幼儿健康成长起来。

从狭义的立场上来看,保育是指幼儿身体的健康发育。然而从广义的立场上来看,保育包括了心理这一因素,确保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

(二)保育工作的重要性

在幼儿园的众多工作中,保育工作占据核心地位。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保育工作质量的高与低影响到幼儿的身心是否能和谐发展。幼儿本处于特殊的成长期,在这一阶段,幼儿的成长发育具有以下的特点:迅速性、连续性等。与此同时,这个阶段也是幼儿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阶段,由此可见,幼儿园保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很多幼儿园中并不重视保育工作,他们觉得幼儿最重要的任务是接受新的知识,以此,幼儿园管理者认为幼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保育员所起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这就严重忽略了保育工作的重要性。

二、当前幼儿园保育工作中的不足

(一)保育与教育相分离

当前,很多幼儿园对保育工作的理解较为片面。很多幼师和保育老师是这样的认为:保育工作就是照顾幼儿的寝食等事务,忽视了教育这一方面。再加上部分家长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认为:幼儿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其他工作都应该放在学习之后。这些错误的认识让保育工作仅仅停留在“保”这一层面上,忽视了“育”应有的作用。

不论是保育老师与幼师,还是保育老师与幼儿,他们之间都缺乏必要的沟通。很多保育老师每天的工作就是清洁卫生,如果有空余时间,他们会找地方休息。保育老师并没有和幼师沟通,了解每位幼儿的习惯,探讨每位幼儿的缺点,这种不沟通现象导致保育与教育相分离,最终无法保证保育的质量。

(二)保育工作人员的素质较低

很多幼儿园所聘用的保育工作人员具有以下的特点:年龄较大、学历较低、观念较为落后。现阶段,幼儿园保育工作人员的年龄较大,再加上他们缺乏专业的培训,因此他们将自身的工作定义为清洁卫生这一范畴内。他们觉得学习知识是幼师的任务,与自身无关,这种错误的认识不利于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由于保育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的知识,当遇到突发事故时,他们并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当问及如何科学、合理的搭配饮食时,他们根本不知道该如何搭配食物。

(三)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

首先,缺乏严格的职业资格制度。很多幼儿园的保育工作人员都是合同工,他们并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取得保育资格证书,这种不健全的准入机制,导致很多非专业的保育员进入到保育工作中,从而影响到保育工作的质量。

其次,缺乏明确的工作内容。保育员的工作内容并不明确,再加上没有细化保育员的工作内容,尤其是在幼儿心理等方面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这就导致保教分离问题始终存在。

最后,缺乏奖惩激励机制。幼儿园并没有构建业绩考评制度与奖惩管理制度。一直以来,不管保育员干的好与坏,他们所得到的工资都是一样,这会严重挫伤保育员工作的积极性,他们不愿意参与到幼儿教育活动,只想完成简单的打扫卫生工作。

三、开展幼儿园保育工作的具体对策

(一)保教结合,凸显保育工作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保育员,其必须要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幼儿园的相关负责人要全面理解保育工作的内涵,认识到保育工作对幼儿健康成长所起的推动作用。目前,幼儿健康内涵既表现在身体上的健康,又表现在心理上的健康。所以,保育员要关注每位幼儿的心理,认识到保育工作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保育员要将保教相结合起来,发挥保育工作的重要性。

如何真正做到保教结合呢?保育员与幼师间要相互沟通,彼此间多多交流想法。对于幼儿园管理者来说,其要鼓励保育员与幼师多沟通,相互了解对方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构建和谐、平等的同事关系。

(二)提高保育员的素质,实现保育员的价值

为了能够提高保育工作的质量,提高保育员的素质是关键。当前,从整体上来讲,幼儿园保育员的素质较低,要想改变这一现象,幼儿园管理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第一,在新聘用保育员的时候,要按照相关的规定来进行,确保保育员的学历满足岗位所规定的学历要求。通常情况下,要优先录用学历较高的应聘者。

第二,幼儿园要根据保育员的工作表现来适当提升薪酬待遇。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一做法做缩小保育员与幼师之间的距离,构建高素质、专业的保育员队伍。

第三,不管是在幼儿园内部,还是在幼儿家庭中,要大力宣传保育工作,让幼儿园管理者、幼师、幼儿家长都认识到保育工作的重要性,以此来改变人们对保育工作的看法,让人们重新认识保育工作。另外,幼儿园管理者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即:定期培训保育员,让保育员能认识到自身工作的价值,同时在培训的过程中,保育员的知识水平与专业水平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当前,幼儿园的保育员往往都不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他们仅仅照顾幼儿的衣食住行。当遇到一些突发事故的时候,保育员并不能及时想到应急对策。

第四,保育员无法准确理解幼儿的某一些心理现象。在选择处理方法的时候,他们既没有考虑到幼儿的情绪,又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心理需求。鉴于此,幼儿园要构建完整的培训机制,通过培训让保育员学习专业的知识,提高保育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整个培训过程中,保育员掌握了新的教育理念,他们会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心理,还会考虑到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当保育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慢慢提高之后,他们的工作能力、专业水平也会得到提高,此时他们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并且保育工作质量也会明显提高。

(三)优化保育管理,使保育工作有章可循

构建完整的职业资格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整个行业中,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必然趋势。保育员的工作具有明显的特殊性,这一特殊性决定了保育工作的特殊性。保育工作与幼儿园其他教学工作占据同等重要的位置,因此,政府相关部门要制定相关的制度,提升保育员的业务水平。当健全了职业资格制度后,只有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应聘者才能被录用,这种做法规范了保育员队伍。

细化保育工作的内容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从表面上来看,保育工作较为繁琐,但是这项工作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所以,要按照相关的规定,以卫生、环保为核心来细化保育工作的内容,保证保育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

当然,构建科学的、客观的奖惩激励机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幼儿园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完整的奖惩机制,运用保育员自评、保育员之间相互评价、幼儿园管理者评价等方式来对保育员的工作状况进行评定,表扬工作表现积极的保育员,督促工作表现消极的保育员。有时候,还要组织保育专业知识竞赛活动,奖励在竞赛活动中表现特别优秀的保育员,肯定他们的能力。幼儿园管理者在制定奖惩激励机制的时候,必须要遵循科学性、合理性、灵活性的原则,以此来调动每位保育员工作的积极性。

四、总结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推动幼儿向着德智体美的方向发展,确保幼儿的身体、心理和谐发展。为此,幼儿园管理者要重视保育工作,将保育与教育相结合起来,尊重幼儿间的差异性,推动每位幼儿全面发展。在幼儿园教育中,保育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幼儿园管理者要重视保育工作,充分发挥保育工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孔育. 保教结合理念下幼儿园保育工作评价指标构建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

[2]王杰,周莹莹.做好幼儿园安全工作点滴谈[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4(S2)

[3]孔露,卢清.幼儿园保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四川省南充市某幼儿园为例[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2)

[4]回艳.关于幼儿园的管理与可持续经营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13)

[5]李香.浅谈农村幼儿园保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5)

幼儿园保育员培训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保育员;角色定位;角色转换意识;策略

幼儿园教育不同于学龄后教育的特色就是它倡导并实施的教育方式是“保教并重,保教一体”模式。国家规定:每个班除配班教师外还配一个特殊角色――保育员。幼儿园教育是保教一体的,轻忽任何一方都是偏颇的。保育员在“保教结合的幼儿园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要做好保育工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现代幼儿教育,保教结合理念不断深入,保育员队伍素质成为推动幼儿教育健康和谐发展的保障。保育员角色转换迫在眉睫。

一、保育员传统角色定位

传统观念里,保育员是“保姆”的代名词,此角色承担的工作职责:对幼儿园进行卫生消毒、管理好幼儿衣物、负责好幼儿安全和管理设备等生活中琐碎的事情(即传统保育工作对象多关注的是“物”,很少关注“人”)在人们明、潜意识里,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和保育员教育角色被轻易忽视掉了。这对以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和受益终生的经验为首要目标的幼儿园教育是不利的。

二、正确定位保育员角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教育责任不单是向孩子们传授知识,更关注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幼儿多方发展需要,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使孩子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经验,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把握好幼儿教育中的教育契机、发挥保育员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教育价值,保育员应该跳出传统认知,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保育员要在教师指导下,管理幼儿生活,配合本班教师组织教育活动;《重庆市幼儿园一日生活行为细则(试行)》对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学习活动、运动活动和游戏活动中明确规定了保育员的具体教育职责。

(1)保育员是老师和管理者

保育老师应摆脱传统的由自己工作内容给自己暗示性定位,而应该站在幼儿教育发展高度定位自己角色。保育员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带孩子的保姆,它就是教师。

案例一、孩子吃完午间餐点后,主班A老师带孩子们到户外活动。在孩子按小组站队时,由于A老师站在队伍前面,无法顾及后面的孩子,很多时候后面的孩子们就会脱离A老师的把控,在规范性幼儿园,这时候保育老师C一般都是在队伍后面或旁侧,当孩子们开始唧唧咋咋时,有经验的保育C老师,就会走到淘气的孩子们旁边,用孩子们平时熟悉的儿歌或有节奏的诗词,带动孩子整顿纪律,让小朋友在快乐的氛围中,进入下一个活动。

分析案例:案例中保育员C,在带班老师无暇兼顾所有幼儿的情况下,摒弃了传统的“我只是保育员,教学的事不归我管”的工作态度,主动承担起教师角色,通过让孩子们唱歌等方式,避免了活动秩序混乱,减少了过渡环节时间的隐性浪费,很好地配合了带班教师的工作。这发挥了她作为教师的作用,并以教师角色来应对特定教育情境。如果没有一定的教育意识和教育机智,是很难做到的。上述案例中的C老师没有像其他保育员那样对班上教学活动不闻不问,而是对班上教学活动和教育内容十分熟悉,否则她很难把孩子学的歌曲迁移到当前的情境之中。

案例二、以幼儿一日生活中进餐环节为例,当午饭送到教室后,C角老师用消毒水擦桌子后,戴上口罩和值日生一起为大家准备午饭。开饭前,C角张老师会总结之前进餐情况如:哪些小朋友做的好,哪些幼儿挑食,大声说话淘气等等。强调要爱惜粮食,保持桌面干净并介绍将要吃的膳食、主要菜的营养价值(有时候,保育员会跟孩子一起念诗或唱进餐歌曲,以此调动幼儿吃饭的积极性,培养幼儿良好进餐礼仪)。之后道:“小朋友们请”幼儿:“大家请”。饭后,保育老师带领孩子们收好餐具,漱口,擦嘴等。整个进餐过程中,保育员会进行幼儿进餐情况记录。

案例分析:在进餐教育中,保育员开始承担教育职责,言传身教孩子良好进餐礼仪,传授相关营养知识,做好相关记录向幼儿园管理层和膳食集团做出反映,承担起幼儿园管理者角色,参与到幼儿园管理中去。

(2)保育员是课程实施者

幼儿一日生活皆课程,保育员在课程实施中起辅助作用。具体活动中,传统做法是保育员仅简单配合教师维持秩序,必要时候参与、帮助教师完成教学活动。现在保育员还应在活动中细心留意幼儿的状况,关注个别较弱的孩子,及时调整他们的状态,引导和帮助他们参与到活动中。活动结束后,保育员除负责收拾材料外,应及时向教师反映活动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困惑。在不断总结、反思中成长。在教育活动各个环节,作为与儿童生活紧密相联的课程,少不了保育员的参与,积极发挥保育员的教育协调作用。

(3)保育员是评价者

案例:幼儿户外活动后回到教室后,保育员C组织孩子们喝水,主班B老师给孩子们贴“小红花”。当B老师给悠悠贴红花时,对小朋友说:“C老师知道悠悠今天的表现,我们听听她的意见,好不好?”C老师:“悠悠今天表现非常好,午休时很快就睡了,没有吵其他小朋友,而且吃午点时还别的小朋友搬椅子,我觉得应该给她多贴一朵小红花,大家要向悠悠学习哦。”B老师说:“好!今天给悠悠贴多贴一朵小红花!”

分析案例:保育C老师在孩子们户外活动完回到教室,安排孩子们洗手、喝水,履行的是传统教育观念中保育员角色;但是就在B老师让她“说说悠悠的表现”时,C老师角色已经超越了传统角色期待,而是根据情境需要,转变为评价者。在这个案例中,两位教师很自如地转换着彼此角色,当B老师对孩子们进行评价时,并没有一言堂,而是将C老师也纳入评价主体,将评价权力交给C老师,给了她走到台前的机会。

(4)家园共育主体

劳动法规定:保育员既要加强与家长的交流,又要认真听取家长意见,还要给予家长必要的科学育儿方面的指导,与家长建立诚挚平等的关系。只有做一个懂得尊重家长的人,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幼关系(国家以法的形式规定认知上,保育员定位自己角色是老师,实际中,落实自我教师角色)

三、保育员角色重要性

在幼儿教育一线,保育员是承担幼儿园一日保教具体相关工作人员之一,是直接接触幼儿的人,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具有不可替代地位,是幼儿直接学习的榜样群体,她们的一言一行时刻都在影响幼儿的健康发展。保育员与配班教师对幼儿的影响同等重要[1]。

发挥保育员教师作用,提高一日活动的有效性。在幼儿一日生活中,保育员若是积极主动发挥自己在工作中主动性,配合教师共同进行班级教育教学工作管理,是提高一日活动的有效性保障。

四、保育员角色转换意识培养策略

《纲要》《指南》指出幼儿园首要任务是养成幼儿良好习惯,以幼儿健康生活教育为主。这为幼儿园教育是“保”中有“教”“教”中有“保”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性指导。

受到传统观念影响,保育员角色转换意识培养迫在眉睫。

(一)保育员称谓改变

有研究者提出幼儿园应撤销“保育员”这一称谓,对负责班级教育和保育的人员通称“教师”,淡化教师与保育员职责界限。这有利于保育员教师职业归属感,激起他们承担教师职责。有部分示范园已在这方面开始实际运行。用A、B、C角老师来称谓。C角老师成为保育员新称谓。在走访中,发现保育员不在仅仅是传统的保姆式消极工作,而是以更积极良好教师面貌投入到工作中,发挥一个身为教师的正能量。

(二)提供走向前台的机会,保教相互渗透

幼儿一日生活中,保育老师应培养自己身为教师自觉,主动承担起教师角色。幼儿离不开保育员辅助,保育工作无小事,事事都跟幼儿生活和成长息息相关。保育工作的每一道程序每一个环节,都有科学规范和要求。保育员执行得好坏直接影响幼儿身心健康[1]。

配班老师给予保育员走向前台的机会,让其有更多机会扮演教师角色,使保育员在锻炼中逐步转换身份。保育员要协助教师完成教育和教学任务。

(三)二教一保转换为三教轮换

“三教轮换”指每班配三名教师,同为教师,同是幼师学历,有同样考核和晋升机会,全体教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但与之前不同的是三名老师具有保育、教育双重身份,且人员组成单一。教师轮流上班配班。以此来改变保育员因专业知识薄弱只管理幼儿生活,缺乏保育观念,对幼儿教育力不从心现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优化保育质量这将利于保育员角色转变,提高教师保育工作能力[2]有利于促成人们传统保育员固有认知改变。

(四)改变保育员年龄结构,注入新血液

当前保育老师年龄构成:以中年为主、青年为铺。新时期对保育教师队伍年龄结构改变提出新要求:积极吸收更多青年人加入这支队伍,新思想注入,也是保育角色转变必要因素。

(五)提供培训机会,提高自身专业成长意识

在“国培”计划大力实施时,教师有了更多进修、提升机会。据调查,目前国培计划,大部分是针对教师培训计划,能够有机会参与、受益于这个项目的人除了任课教师外,就只有保育职位级别较高人员能受益。在一次区里为保育员提供为期五天保育员专业培训机会中,中青年保育员踊跃报名、积极参与,其中不乏年轻人承担保育教师这个角色,推动了保育教师队伍建设,将有利加快保育员角色转换,提高保育教师的专业素质。

(六)通过自觉学习、身体力行、主动内省等方式进行学习[1]

国家劳动法规定保育员要深入学习教育相关知识,理论结合实践;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展示保育内容;有创新精神,不断探索,在教学中实现自我更新、自我完善,才能真正做到精细保教[3]对保教质量尽职尽责。

(七)保障保育员合法权益

法律在幼儿园如何留人才方面有明文规定:在自己培养的基础上打造专业骨干型教师。幼儿园管理层在招聘保育员时应该以教师标准招聘,薪酬等方面向老师看齐,这样才能提高保育老师水平和质量。积极关注保育员幼儿园地位、职业倦怠、专业发展等方面要求,让保育老师实际利益上得到应有的人文关照,为保育员创造有归属感、价值感的工作氛围,这将利于保育员角色转换,提高保教质量,科学保教接地气。

保育员作为保教工作实施主体之一,其工作已由过去侧重“管物”转变到“管人”,由侧重“保”到注重“育”。保育员与教师仅是分工不同,对幼儿影响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保育员要处理好“教育”和“打理”的关系,给自己工作性质正确定位,在认知上、实践中积极促进自身角色转换意识培养,以优秀保育教师身份投入到保教事业中去。

参考文献

[1] 王林.保育员的职业道德与素养.学前教育研究.[M]2012(10).

[2] 唐惠珍,曹小瑾主编.幼儿园法规与教师道德案例评析[M].广西人民出版社.

幼儿园保育员培训总结范文第7篇

【中图分类号】G617

保育工作是幼儿园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实践中作为一个幼儿园管理者深切的感受到:促使幼儿教师重视保育工作;充分认识到提高保育工作的工作标准。

一、幼儿园情况分析

我们幼儿园属于企业办园,在工作中比较保守,与其他幼儿园交流很少。保育工作一直以来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教育教学工作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保育工作对比于幼儿园的硬件设施和师资方面显得相对滞后。

园内教师都是大专本科以上学历,而保育员仍然是初中高中毕业,基本都是下岗职工和家属组成,保育员的整体素质并没有得到发展。近几年虽然从纯粹搞卫生渐渐的转向配教,但保育工作在实施过程中的研究几乎为零,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许多教育的偏差,这种偏差主要表现在保育员没有专业的知识技能和行为准则。可以说问题隐患相当大,对幼儿成长十分的不利。从保育员的工作状态可以看出在保教队伍中保育员只注重卫生工作,在配班上一般都是被动地等待老师的吩咐,没有明显地参与教育过程的热情,只是机械地按照幼儿园制定的工作常规按部就班的工作,对幼儿的保育和教育使用的方法是被动式的,不能因地制宜地对幼儿进行个别教育。

二、幼儿园规范化管理总体思路

通过这几年的幼儿园管理工作,我一步步认识到,在幼儿园实际工作中,保育员对孩子既有保育的任务,又有教育的责任。保育员应该懂得自己的行为对幼儿教育产生的影响,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幼儿的教育负责。保育员行为和教育责任心影响幼儿的发展与幼儿园的生存都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同时我也认识到根源上是我们作为管理者没有认识到保育工作对幼儿身体的重要性,幼儿园重教轻保是一个突出问题。由于幼儿园长期以来对保育工作重视力度不够才出现了保育员队伍得不到社会认可,激发不出保育员的工作积极性。我们认识到保育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势在必行。

三、幼儿园规范化管理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在幼儿园里,幼儿把成人都当作他们的老师、依赖的对象,而成人的言传身教、一举一动决定了保育员与幼儿之间存在许多的潜课程,这些潜课程影响幼儿的发展,甚至一生。所以必须创建一支新型的保育员队伍,来提高幼儿园保教工作的质量。幼儿同保育员从来园相处到离园,从生活到学习的点点滴滴。特别是新入园的托班和小班幼儿来讲,照顾孩子生活起居细致工作的保育员对其影响超过教师和家人,对此我们万万不能忽视保育员队伍建设的问题。

(二)具体目标

重视和加强幼儿园保育工作管理,强调保育是基础,保育在先,保教合一,以满足幼儿与家长高品质的生活需求。细化标准,规范细则。我园逐渐确立了“高质量护理、高质量教学、高质量管理”的办园目标。

四、实施步骤与具体措施

1、创建一个新型的保育员队伍是提高幼儿园专业水准的一个重要保证。

新型保育员就是有文化、会沟通、善于学习,能在实践中学习、思考、探索、并且懂得总结生活教育经验的人。新型的保育员是经过系统的专业培养,并掌握一些简单的医护知识和保育知识,能帮助幼儿获得各种生活经验,使幼儿自理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的专业队伍。在幼教改革的今天越来越感觉到新型的保育员在专业发展上的需求性,旧的培训方式和半文盲的后勤队伍只能让教育的品质得不到有效的提升。想一想,要是我们幼儿园的保育员文化修养提高了,这对孩子有多么大的帮助啊!

2、创建一个新型的班级队伍是提高幼儿园专业水准的又一个重要保证

幼儿园保育改革实施的基础部门是班级的保育,班级保育实践的改革应当成为教育部门关注的焦点。班级保育改革的关键性人物是教师和保育员,如果由退居二线的老教师专门担任幼儿的生活老师即保育员,并承担班主任工作,管理幼儿一天的生活起居是再适合不过了。

3、在具体工作分配中,班级的卫生工作由班主任、教师和跟保育员分担打扫,幼儿园的外环境的卫生保洁工作由专门的专职人员担任,这样可以使幼儿每天面对和接触的是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园内的老教师作为班主任陪同幼儿进行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并协同积极配合实施五大领域的年轻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幼儿生活上由班主任和保育员直接指导,针对幼儿存在的个体差异和生活需要及时给予必要的帮助。应该尝试开放部分生活教育渠道和活动,让保育员根据各个主题活动进行相关的生活教育,让保育员的生活教育资源为教育服务,传授不同的生活教育内容,使幼儿认识到保育员也是他们成长中的老师,教育幼儿和家长用平等的心态看待不同的教育工作者。

4、试行的工作细则:冬季保育的重点:(1)中大班要在此季节教育幼儿学会自己拉裤子、掖衣服;托小班教师要特别关注和帮助幼儿整理好衣裤,保证幼儿不露肚皮受凉。(2)要注意运动前和运动中幼儿的穿衣量以及何时增减衣服。(3)冬季幼儿的衣物特别多,要重视幼儿衣物的管理。(4)特别是要保证幼儿一定的户外活动时间.幼儿外出活动时,保育员或教师将教室门窗打开换气。(5)冬季饭菜易凉,要有措施保证幼儿始终能吃上热饭热菜。夏季保育的重点:(1)要控制和管理空调使用的温度,保证幼儿户外活动时间。(2)要控制饭菜、开水进班时的温度,防止烫伤幼儿。(3)厨房及教室等的纱门纱窗要在春季就安排相关人员来检查和更换:每周末请防疫站专业人员对各班的厕所及园内易滋生蚊虫的地方进行灭蚊处理。

其实,我们都应当认识到在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生活教育也是一门学科,相信在老师们的细心引导,耐心照顾下我们的孩子能够做好生活中的琐事,不求助于人,那么孩子也就会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参考文献

[1]梁志燊《幼儿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小巫《给孩子自由》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

[3]《育婴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4]《保育员》(第2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5]教育部人事司《保育员应知应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幼儿园保育员培训总结范文第8篇

一、保育员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定位

当前各幼儿园比较集中的问题是:如何给保育员一个准确的定位,也是制约保教质量的瓶颈问题所在。很多保育员认为自己是拖把队、扫把队、保洁工……,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要让保育员觉得她们的工作并非普通意义上的保洁,而是要讲究科学性的,是一名有一定技术含量的“环境卫生的保洁员”,是“幼儿生活的管理者”,既对幼儿生活上的照顾,也对幼儿生活上的指导和教育。有权威专家给保育员定义是:在托幼园所、社会福利机构及其他保育机构中,辅助幼儿教师负责婴幼儿保健、养育和协助教师对婴幼儿进行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保育员重新认识自己的工作及角色定位,幼儿园创设良好的环境,采取多种措施促保育员素质的提高,并对保育员提出的新要求。根据幼儿园试行《纲要》中保育员的主要职责第二条中明确指出:在教师指导下,管理幼儿生活,并配合本班教师组织教育活动。要认真学习《纲要》,明确自己所有的职责,对保育员角色和工作内容转变会发生很大的作用。理解保育员的工作会由以前侧重卫生、消毒,变为积极配合教师配班。要充分认识到既要侧重“保”,又要注重“育”。尤其是对于新上岗的保育员,前后的认识一定要转变,职前认为保育员就是打扫好活动室和院内的环境卫生,以及照顾好孩子的日常生活起居就够了。要让他们知道,仅仅做好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要配合老师进行游戏活动和教学活动。保育员要与教师默契的配合,能适时的参与到教学中去,凸显保中有教,应该是教学游戏的协助者。学习的时候,要以具体的环节活动进行指导,注重理论指导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以一次户外活动为例:在进行的户外游戏活动时,我们需要做的一些事情。首先要提前准备好活动的器械,检查清除场地中的不安全因素。其次配合教师组织孩子上下楼梯,活动时观察孩子的情绪,帮助运动能力弱的孩子活动,如果发现运动过量的孩子,提醒减弱运动,并给已经出汗的孩子隔毛巾或者换脱衣物情况。再次如果运动中出现意外情况,配合保健医生及时处理。最后还要收拾好场地和幼儿的衣物,协助清点人数,配合教师做好组织幼儿回活动室等等,回活动室后还一系列的整理工作要完成。开展保育员的培训活动,采取相互参观、以老带新、相互学习等多种形式,提高保育员对自己职业中每一个环节的认识与熟悉,培养她们对职业的责任感与对幼儿热爱,提高与教师的配合默契。真正意义上了解自己的职业、角色的定位。

二、探索有效的培养保育员素质的方法与途径

如何有效提高保育员素质,充分发挥保育员在幼儿园活动中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重点采取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以学习培训、过度活动、户外活动、亲子活动配班指导,一日生活配班指导这几个方面为突破口:①组织讨论保育员工作特点、了解认清现状。②定期开展培训活动,提高保育员的实际操作能力。③开展理论学习,营造学习氛围,提高她们的理论水平。④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一种技能技巧,并展示交流。⑤组织观摩、培训、讲座,相互讨论学习。⑥反思自己,学写心得与笔记。撰写观察日记,个案分析等。⑦提供外出学习机会,保证在信息应用、外出学习参观等费用支出。根据开展的学习、培训、现场操作、竞赛等活动记录,及时总结保育员的配班能力的进展情况,收集她们的观察笔记、学习笔记、个案分析及反思,整理相关资料,形成《保育员配班能力与要求的思考》提高在过渡活动、户外活动、一日活动等的配班能力,促进保育员专业成长。在很多活动中,有些保育员不知道该干什么,怎么去做,所以在一些环节中,为了更好的服务幼儿,配合教师的工作,保育员应该熟悉这些流程。将这些流程整理成册,成为《保育员学习操作手册》。如根据“一看二问三摸四查五指导”对幼儿晨间需要配合的事情整理成如下程序:看(看孩子的精神状态和气色)——问(询问家长孩子的身体状况)——摸(触摸孩子的皮肤,看是否发烧)——查(检查孩子的手足口是否有皮疹和溃疡,是否带有危险物品入园)——指导家长带药记录(姓名、症状、药名、药量、服法、家长签名)——指导幼儿脱放衣服——指导幼儿洗手(五步洗手法)——拿椅子——组织活动——晨检记录。

幼儿园保育员培训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心理 情绪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9-0184-01

一、引言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人们对自己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于优质的教育资源的渴望不断增大,很多家长为了孩子能上一个好的幼儿园,提前在重点幼儿园门口乘夜排队,这种心态使得社会上更加关注幼儿院里保育员的整体素质能力,媒体经常曝光的保育员虐打孩子、体罚孩子、言语攻击孩子的现象,使得更多的家长担心我国的保育员队伍建设问题了。现实情况下,保育员队伍建设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下面就这个方面进行重点分析: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心理素养较差,情绪的自控弱。

很多保育员对自己的情绪控制能力很弱。保育员的工作繁重程度较大,很多保育员是由于这些繁重的工作而造成的其自控情绪的能力弱,在长期的观察中可以发现,有些保育员在自己心情很好的时候,可以容忍孩子们的很多不好的行为,但是一旦由于她们自己心情低落的时候,孩子们一点点错误在她们的眼里都是不可以原谅的问题。例如,西安一幼儿园的两个孩子就因为在刚刚拖过的地上留下几个脚印,保育员就不依不饶地要求这两个孩子罚跪,更加过分的是要求孩子将地面舔舐干净,事情曝光之后,保育员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事后回想其中的原因就是前一天这个保育员与自己家人争吵很长时间,造成第二天心情很差,又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造成上述的问题。这种将不良情绪带入工作之中的情况将对孩子造成很严重心理影响,可能造成孩子留下童年阴影,造成孩子在性格、心理发育出现障碍。

(二)没有事业的责任感。

保育员的工作是一种很崇高、纯粹的事情,需要她们付出很多辛勤的汗水。责任心是一个人干好本职工作最起码的一种工作态度,没有责任心,任何工作都干不好,保育员更是一份需要责任心、事业心的工作,没有责任心、事业心,保育员的工作的积极性就很差,工作的主动性就不强,工作懈怠就很容易产生,这种负面的工作态度将直接造成完成自己工作之后,不会反思一下自己,总结一下自己的经验和不足,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的空间就很有限。

三、对策

(一)加强保育员的实践培训,提高专业素养。

如何将理论学习落实到具体工作实践中,需要培训者提供细致的实践培训。对幼儿园工作来说,如何保证幼儿身体健康,是保育工作的主要问题。如幼儿喝水问题,很多保育员粗心大意,家长总是反映孩子在回家后着急喝水。针对此情况,指导、提醒保育员注意提醒幼儿随时喝水,特别是离园前一定要再提醒孩子喝水,以防孩子贪玩不去喝水。又如当进餐环节发现问题时,指导保育员不能简单地以孩子是否定时定量吃完为标准,而应关注孩子怎么吃,吃得怎么样,尽可能地满足每一个孩子的实际需要。通过适时地指导保育员实践中的这些问题,帮助保育员学会处理将来工作中的难题。

(二)降低保育员的工作压力。

保育员的工作压力很多,这是不争的事实,很多保育员由于长期的工作压力造成自己心里出现了一些亚健康的现象,这种负面情绪将直接影响孩子的正常心理发育。所以要降低保育员与孩子之间的比值,增加保育员的数量,使得其从繁重的工作之中解放出来,得到合理的休息和调整,这样以来,保育员将更加有精力和体力从事以后的工作,实现一种良性循环的工作环境,具体来说可以控制一个班级的人数,例如小班一般不超过20人,中班一般不超过26人,大班一般不超过32人。这种从班级编制方面措施,同时可以进一步增加保育员的数量,这样一个班级多配一个保育员,整个工作量将进一步降低。另外还要保证保育员的正常休息,只有休息的好,身心恢复的才能更好,才能更有精神进行第二天的保育工作,一个全托的保育员一般要晚上八点才能下班,如果回家再做做家务,加上上下班的时间,早晨7点又要到单位,这样的工作时间安排一般人都受不了,因此,可以进一步增加保育员的数量,变成两班制或三班制,这样她们休息的时间就充裕得多了,这样可以保证第二天可以更有精力投入工作之中。

(三)建立保育员发展的激励机制.

有教育专家曾谈到,教师尤其是初任教师的工作动机,很容易受到其实际的专业活动自主程度、学校对教师的专业支持和帮助、与学校领导或同事教育观念的兼容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要给予保育员适当的奖励机制,确立保育员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分管领导要经常深入班级了解保育员的思想、工作态度,室内外卫生、玩教具的消毒情况,家长工作、特殊儿童的教育工作,及时督促、指导,加强协调,并将相关情况记载入册,以此与保育员的绩效挂钩,对于表现好的保育员再给予额外的奖励,如单位组织旅游,亲子活动中作为负责人与家长一起出去参加活动,并给予奖金等等。

(四)增强保育员的社会地位,适当增加收入水平。

保育员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伺候人的工作,没有获得过相应的尊重,而尊重又是需要相互的。要想进一步保障保育员相应的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就需要进一步从保育员自身队伍抓起,有效地提高保育员的工作积极性,对保育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事业心,不断提高保育员整体的业务能力和素质,这样才为提升保育员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奠定相应的内在基础。再者,幼儿园要通过孩子经常组织保育员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活动,让家长理解保育工作的重要性,当保育员逐渐被接受与尊重的同时,随着而来的就是工资待遇的不断提升。由此可见,工作积极性、收入待遇和社会地位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的,保育员要是积极工作了,社会地位和收入待遇就高了。

四、结语

幼儿教育是一个孩子开始正规教育的学前培训,是小学教育的“预科班”。中国的家长无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幼儿院教学的关键在于保育员素质的好坏,因此,不断提高保育员的整体素质、降低他们的工作心理负担、不断提高他们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才是有效改善我国现在保育员队伍整体水平素质不高的有效手段和措施。

参考文献:

[1]陈鸿雁,从保育员素质视角探讨幼儿园保育质量――以温州地区公办园为例[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1,12(07):112-113

幼儿园保育员培训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幼儿园管理;存在的问题;有效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精细化管理成为我国企业经济发展的必要选择。同时在我国的现代化教育管理体系中,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指导思想不断被管理者引用。以精细化管理理念作为指导,要求教育管理分工的明确化和服务要求的精细化,是学前教育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幼儿园管理也要在精细化管理理念指导下,创新管理观念,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重视幼儿园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利用优化管理理念为幼儿和家长服务,以此实现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幼儿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管理者对教师日常教学活动的监督力度不够

幼儿园的管理者对教师日常常规教育活动的监督力度不够,检查管理不够彻底,未做到监督管理工作的常规性和持久化。同时幼儿园教师并未把幼儿园常规教学理念作为一种自发性的行为习惯,对常规教育工作的态度不够积极,导致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出现滑坡等问题。

(二)幼儿园老师对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认识不够彻底

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园日常的教学活动的过度重视,注重利用做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忽视日常的教学管理,忽视常规性的日常训练。同时幼儿园教师在进行日常活动时随意性强,随意减少幼儿的游戏活动等时间,对幼儿学习习惯的养成缺乏坚持不懈的工作态度。

(三)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管理水平不高

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园教学管理工作内容的把握力度不够,对工作重心的认识不准确,无法科学安排管理幼儿的日常教学活动,日常活动的衔接不够合理,存在等待现象,浪费活动时间,导致幼儿的消极学习心理。幼儿园教师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行为还存在不足之处,管理观念和管理行为相脱节,教师的专业管理水平有待于提高。

(四)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整合不够科学

幼儿园保育和教育之间的界限划分过于明显。每个班级的保育员认为只要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就可以了,这一想法直接导致了班级内缺乏协调统一的管理,保育员参与教育管理的观念不强。此外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之间的沟通不足,造成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的不规范。

(五)其他方面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在制定幼儿园教学管理常规化方面制度不够完善,常规化教学管理方案不适宜,幼儿园老师和保育员的保教配合不规范。教学管理缺乏科学性和精细化,造成对幼儿园教学质量的直接影响。

二、以精细化管理理念指导幼儿园管理的有效策略

针对幼儿园管理存在的问题,以精细化管理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实现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的精细化管理和规范化管理,将精细化管理思想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教学活动中。

(一)加强精细化管理思想

幼儿园教师要全面认识到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认识教学管理精细化的重要性,以精细化管理理论作为指导思想,规范日常的教学活动,建立正常的班级教学秩序,重视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合理安排幼儿的游戏和集中教学活动时间,动静交替,以此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幼儿园管理者要重视教学过程,精心安排各项管理工作

1、幼儿园管理者要高度重视教学过程的管理,从教学的细节出发,把日常教学活动的管理责任精细化、明确化,适时调整教学管理行为,规范教学管理工作,实现精细化管理质量的提高。

2、幼儿园的行政人员要认真做好检查工作,将检查责任精细化,在日常的检查工作中注重细节的检查。幼儿园管理者可以利用浸入式和跟踪式等检查方式,将园长和副园长组成管理检查小组,以小组的形式对本园的各个班级的日常教学活动进行全面的检查,了解教师在组织日常教学及游戏活动的具体过程,从而全面了解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再对教师和保育员进行协调沟通,使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指导其规范教学行为。

3、此外,还要实现保育员保育工作的精细化,对保育员的保育工作提出明确的质量要求,要求保育员要严格按照规定完成每项保教任务,并保证教学质量,明确保育员日常的工作重点,规范保教行为,主动配合教师做好教学工作。

(三)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

精细化管理的重点在于贯彻落实对工作过程的监督管理。这就要求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规范日常的操作行为,建立以日、周、月为单位的考评制度,认真记录每个班级教师和保育人员的日常教学行为,并针对教师和保育员的具体表现进行客观的评价,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将教师和保育人员日常教学过程的监督管理工作精细化,注重细节管理,促使教师和保育员规范实施日常教学活动。

(四)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

幼儿园的管理者要明细对各个教师和保育员的责任,教师和家长之间要协调合作,加强对教师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培训,严格执行每周的幼儿园工作会议制度,总结教师每周的教学行为,对表现优秀的教师和保育员给予一定的奖励支持。贯彻落实幼儿园幼儿教育计划,完善幼儿园管理责任制、奖惩制度等各种规章制度,每个教师要坚持做到“今日事今日毕”,从而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五)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素质水平

1、幼儿园师资力量的提高也是做好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条件。幼儿园要想提高服务水平,必须要加强对每个教师的政治思想和专业知识的培训,把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本园的重点工作,教师要树立高职业道德素质,建立一支业务能力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教师要立足实际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主要教学目标。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对教师和保育员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业务培训,派遣教师到北京、深圳等地方学习。同时利用双休的时间聘请幼教专家来本园对教师和保育员进行教学工作指导。教师和保育员要合理制定个人工作计划和发展目标,及时总结个人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此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2、此外还要注重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工作,保持和家长之间的密切联系,认真分析和研究每个幼儿的实际情况,从而制定适合幼儿发展的教学计划,通过家长委员会的方式来审核教师和保育员的教学计划和落实情况,也可以利用对家长的问卷调查的方式来了解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家长对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建议。教师和保育员充分发挥家长资源,通过开展幼儿园亲子活动等方式来增进和家长之间的联系,宣传科学育儿知识,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教师要积极开展家访工作,密切家园联系,制定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从而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六)重视日常教学活动和教育质量

在幼儿园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要注重管理的细节,要贯彻落实日常的工作计划。每位教师和保育员要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注重细节的组织,明确每个环节中保教工作人员的具体内容,巧妙安排过渡环节的内容,从而实现教师和保育员日常工作的规范化,保证幼儿一日活动有序开展。同时教师要重视教育质量,并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的规划中,通过多种教学方式,丰富日常教学内容,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实现幼儿园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必须以精细化管理理念为指导思想,教师要重视教学过程,精心安排各项管理工作,加强和家长之间的联系,制定适合幼儿个性化发展的教学方案;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和组织机构;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素质水平,以此实现幼儿园的科学管理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初晓玲.浅谈幼儿园的精细化管理[J].东方青年华夏教育,2010(01).

[2]徐雅洁;张伟.落实精细化管理,提升幼儿园管理实效[J].教育科研论坛,2011(09).

[3]魏迎庆;陈蔷.实施精细化管理,促进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J].天津教育,2012(10).

[4]黄小萍;李先林.以园为本,在精细化管理中提升内涵[J].教育科研论坛,2013(01).

上一篇:教师心理健康培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人力资源培训工作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