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学生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16 19:23:31

一年级学生学习计划

一年级学生学习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 学习动机 学习行为 学习心理

大学生学习心理主要是指大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等。学习行为是指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学习行为是学生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和表现。大学生的学习行为是一个系统、动态的过程,具有开放性、互促性、创造性、自主性等特征。

一、调查对象和内容

1.调查对象

选择上海商学院学生为调查对象,针对各年级学生的特点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 980份,回收 952份,回收率97.14%,有效问卷为930份,有效率97.69%,符合调查要求,结果有效。样本的具体构成见表1。

2.调查内容

问卷由 19道客观选择题以及涉及被调查人员的基本情况的附加问题组成。客观选择题中,多选题 8题,单选题11题,其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学习动机:共有 3 题,旨在了解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涉及对学习本身的态度、学习的目的;第二,学习需求:有4题,主要是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在了解课堂课外学习状况、课外时间安排,以及学生乐意参与的活动;第三,学习行为特点:共有 6题,主要是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特点,调查大学生对本专业的态度、对自身学习状况的认识,包括作业完成情况、学习计划以及存在的旷课情况;第四,校园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共有 6题,涉及本校教学质量、校园班级学习风气等方面的认识和评价。

二、数据统计和分析

1.学习动机

从表2中可以看出,大学生进入大学的学习动机比较复杂,除“其他”项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为个人、为家庭、为国家。而在学习动机排序中,前三项主要反映在个人方面:“找一份好工作”(93.80%),“对知识的追求”(68.01%),“证明自己的价值”(62.92%),说明,大学生上大学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自己。在家庭和国家方面,占比则比较小,选择“报答父母养育之恩”选项的调查对象占比46.33%,而因“报效祖国”进入大学的更是仅有23.27%。可见,当代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时带有比较浓厚的功利性色彩,学习具有较强的目的性。“找一份好工作”已成为大学生进入大学的主要因素,这不仅反映了大学生的学习价值取向,也反映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导向会对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一定的影响。

根据表2数据,纵向比较不同年级发现,虽然四个年级同学的学习动机主要体现在个人方面,但不同年级的选择还是存在一些差异。相对于其他年级,四年级同学在“找一份好工作”方面占比偏高,而在“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报销祖国”方面占比较低,由此说明,不同年级的同学学习动机是不同的,相比其他年级,四年级的同学学习动机体现了更强的实用性和目的性。

2.学习需求

(1)大学生花费精力的方面

根据表3可以看出,总体上,四个年级的学生花费精力最多的方面为“老师安排的课堂学习内容”以及“自学感兴趣的专业”,有些同学也会花费较多的精力“博览群书”。可见,在学习方面,大学生并不仅仅满足老师安排的学习内容,他们会根据兴趣拓展自身的知识面。

具体分析表3可看出,在老师安排的课堂学习内容方面,四个年级比例呈抛物线形状,然而,在博览群书方面,虽然四个年级的比例都在20%以下,但却呈上升趋势,由12.44%上升到19.13%。以上说明,随着年级的增长,大学生学习需求逐渐改变,对学习的认识也产生了变化,从课堂转到了课外,学生从“跟着老师走”逐渐转变为“跟着知识走”。

(2)大学生安排课余时间的方式

表4显示,一年级同学课余时间投入中选择在图书馆看书或寝室学习是排在第一位的。排在第二位的参加社团活动所占比例与前者接近。说明了大一学生对于学习和参加校园活动很热衷,而且在纵向对比中,对于校园活动,大一同学是积极性最高的,相对二、三、四年级的12%左右,投入了接近四分之一的课余时间量。

二、三、四年级同学安排课余时间的方式同样多种多样,上网看视频或游戏的同学比例持续增加并排在了首位,选择在图书馆或寝室看书学习的同学比例下降,但是上网浏览学习视频的比例却持续快速上升,与此同时,一到四年级逛街聚会时间的投入也逐步地在增加,四年级的比例近五分之一。

综合上述分析看出,虽然同学们安排课余时间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游戏看视频以及逛街聚会的同学的比例却是较高的,甚至超过了学习的同学的比例,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还不够深入,对自主学习的自我约束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3.学习态度

(1)大学生学习计划执行度

大学生的学习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大学生需要制定合乎自身的恰当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这样才能提高学习质量。但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四个年级的大学生都有近30%的同学没有制定学习计划,随意的进行学习,说明,大学生学习的盲目性较大,学习的计划性不强。在制定学习计划的同学中,每个年级有仅只有部分同学能够按照学习计划执行,每个年级会有40%以上的同学无法按时完成学习计划,这显示了大学生具有较差的自主学习约束力。

根据表5,具体来说,一年级制定学习计划的同学比例最高,达到73.06%,有学习计划但很少能完成的比例达到了49.68%。可见,一年级同学虽然有较强的学习计划性,但自控能力却不高,无法按时完成计划。而四年级数据显示,没有学习计划且随意学习的同学在四个年级中占比最高,为13.33%,反映了四年级同学学习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最高。

(2)大学生缺课原因

大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除了体现在学习的计划性方面,还体现在对待上课的积极性上。表格显示,大学生缺课的原因是多样的,但因其他事情耽搁、缺乏兴趣、不喜欢老师上课的方式是影响学生不去上课的三大主要因素,即大部分学生缺课是出于自身的主观意识,而不是客观环境的影响。

根据一年级调查结果显示,因其他事情耽搁和身体不舒服缺课的同学占比最高,分别为34.67%和27.25%,二三年级则由于对课程不感兴趣和想自学课程,21.79%的四年级同学认为对课程不感兴趣。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喜欢老师的上课方式上,四个年级同学所占比例是呈上升趋势的,由一年级的6.01%上升到四年级的18.97%。由此说明,随着年级的变化,大学生缺课的原因跟着发生了变化,由最初的“迫不得已”变为“主动放弃”,一年级时是由于事情耽搁等迫不得已的原因,二三年级则因不感兴趣放弃上课,四年级则由于不喜欢老师的方式。可见,不同的年级在对待上课的态度是不同的。

4.校园环境

校园学习环境与学生所在的年级具有相关关系。为了更好地了解校园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本文将对大学生的评价进行分级并赋予一定的分数:很好4分;还不错3分;一般2分;差1分。根据调查数据,计算出各个选项的得分,如表6所示。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对本班班风的评价和学生所在的年级成负相关,即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对本班班风的评价逐渐降低。一年级得分最高,为3.1688,说明总体上,一年级班风处于“还不错”水平,但二、三、四年级班风评价得分却在3分以下,即三个年级的同学对本班级的班风评价介于“还不错”和“一般”之间,且四年级更偏向于“一般”。以上反映出,一年级班风较好,拥有较好的学习环境,四年级时同学们对班风评价则降低,学习环境逐渐变差。

在班风对同学们的影响方面,70%左右的同学表示有影响,但影响度却因年级的不同存在些差异,一年级感到有影响的同学比例达到80.84%,高于四年级的75.56%。由此说明,虽然一年级班风较好,但由于同学们刚刚接触大学生活,更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班风对一年级同学们的影响很大,学校应提高学风建设,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调查结果及思考

1.学习动机从理想向现实转化

不同年级的学生学习动机也存在差异。随着年级的变化,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心理发生了改变,学习动机也逐渐由理想化转变为现实型,尤其是四年级的学生表现更为明显。总体来说,当代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的学习动机普遍带有功利性色彩,学习具有较强的目的性,进入大学的原因也主要是从自身的长远发展方面考虑。

2.学习需求从课堂转到了课外

学习需求方面,学生并不仅仅满足老师安排的学习内容,他们会根据兴趣拓展自身的知识面。其次,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还不够深入,调查反映多数学生对于生活娱乐需求超过学习需求,学生课余时间利用也存在着不科学性,对自主学习的自我约束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3.学生因不喜欢老师上课的方式而缺课成上升趋势

大学生具有较差的自主学习约束力。大学较为宽松的学习氛围成了很多心理不太稳定成熟的大学生滋生懒惰放纵心理的温床。随着年级增长,学生的学习态度也不断发生着改变,由重视学习转变为随意学习,学习的积极性不断下降。

在缺课方面,不仅是出于自身的主观意识,更多的是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因其他事情耽搁、缺乏兴趣、不喜欢老师上课的方式成为影响学生不去上课的三大主要因素。

4.信息技术带来的知识共享对学校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校园环境对于学生来说是学习成长的重要外部因素。其中值得关注的是班级学习风气对学生的影响。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对本班班风的评价和学生所在的年级成负相关,即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对本班班风的评价逐渐降低。

此外,学习环境对不同年级的影响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低年级同学抗诱惑力较差,受学习环境影响较大,相反,高年级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学习环境的影响呈递减趋势。同学们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学校目前的教育体制、方式和内容不能满足同学们的需求,越来越不具有吸引力。

但仔细想想,这种现象各个学校也普遍存在,也存在其合理性。从社会环境的变化方面来说,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以及城市化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教育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学生进入高校学习更多的希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要学到知识,更要培养能力,但是多数高校在课程设置等方面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从获取知识的方式的变化方面来说,从传统的纸质化学习到现代的电子网络教学,科技的发展使得电子书籍得到广泛的推广,学生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观看世界名校的公开课,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进行知识的即时获取,但是绝大数高校的教育模式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师大班面授的阶段,无法满足现代化学生的需要。教育体制等方面,中国的大学教育更多地是“批量化生产”,缺乏个性的塑造,师生的教与学是剥离开的,老师进行的是灌输式教学,而不是对学生加以引导,鼓励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自我创造能力。这些都需要广大社会和相关教育部门予以关注。

参考文献

[1]刘晓华.当代大学生学习行为调查[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7)

[2]姚利民.当代中国大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2):104-108

[3]朱丽姣,王贝贝.大学生学习行为结构现状分析——基于对南京农业大学社科学生的调查[J].文教资料,2009(11)

[4]张世贤.大学生学习行为分析[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1998(4)

一年级学生学习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学生 学习意志力 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B-0008-03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它包含三个层面:有明确的目标,为达到目标而采取的行动,面对困难坚持的行动。学习意志力在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采用抽样调查法对望峰高中高一年级 100 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旨在了解高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意志力现状,探讨中学生的学习意志力对学习的影响程度,从教师角度分析高中生学习意志力不足的原因并找出相应的对策。

一、调查结果分析及结论

(一)调查结果。具体如下:

1.问卷调查的初步处理结果

据问卷调查得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后得出的结果如下。

(1)学生意志力等级分布状况。具体见表 1、表 2 及图 1、图 2。

(2)四班W生学习意志力等级与成绩分布情况具体见图 3、图 4、图 5。

2.典型个案的学习情况

据观察,选择班上 3 名比较典型的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为参考对象,其学习情况如下。

(1)成绩良好的学生代表韦 A 的学习情况。具体见表 3。

(2)成绩一般的学生代表覃 B 的学习情况。具体见表 4。

(二)研究结果分析及结论。具体如下:

1.由图 1 可知,三个班的调查结果和四班的趋势一致,可以通过部分反映整体,因而进一步对四班的学生意志力情况与成绩关系进行分析具有实际的借鉴意义。

2.由图 2 可知,望峰高中高一学生学习意志力很强的占34%;56% 的同学学习意志力比较强;而意志力一般的学生达10%;没有意志力薄弱和很弱的同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望峰高中高一学生学习意志力总体状况良好,但有一部分意志力一般的同学有待进一步改善提高。

3.由图 3、图 4、图 5 对比可知,学习力等级越弱,成绩差的学生占的比例越大,而成绩良好和成绩较良好即成绩中上的学生占的比例越来越少。这说明学生的学习意志力对学习成绩是有影响的,坚强的学习意志力对学习成绩有促进作用,而薄弱的学习意志力不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

4.据对班上的同学观察结果可知,学习意志力强的学生在学习上自觉主动性强,在没有外人的督促下能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自控力优良,能抵制外界的诱惑,并且能持之以恒地根据自己制订的计划学习,学习成绩良好。学习意志力相对较差的同学自觉性、自控力都比较差,成绩中等,又很难突破。学习意志力差的学生自觉性、自控力差,受外界干扰性大,学习成绩差。

二、培养高中生的学习意志力策略

高中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高潮阶段,也是走向成年的关键时间段,趋于亚成熟期,性格趋于特征化,理解趋于理性化。根据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其进行有效引导,有利于提高高中学生的学习意志力。

(一)帮助学生确立高中阶段的奋斗目标。大多数学生学习动机不足,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及可行的学习计划,导致学习意志力不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明确高中阶段的奋斗目标,帮助学生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制订可行性学习计划,监督并激励学生实施计划。

(二)引导学生制订有效的学习计划。虽然学生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但是如果没有具体实施计划的引领,对于学习意志力薄弱的学生也是形同虚设。因此,对学生学习计划的引导是其实现学习目标的保障。引导学生制订长线(高中三年)计划,中线(学年)计划,短线(日)计划。其中,制订日学习计划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制订的计划应该包括:学习日(周一至周五)的学习计划,休息日(周末和节假日)的学习计划,月考、期中、期末的自主复习计划,寒暑假的学习计划等。

(三)监督、激励学生,认真落实学习计划。学生认真落实计划的过程,就是努力学习知识的过程。只有学习计划落实到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才会全面、扎实。因此,教师应适当采取措施来帮助学生认真落实既定的学习计划。

(四)通过开展感恩教育和责任教育,提升学生学习意志力。学校要通过多途径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和责任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意志力。

(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六)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坚强的学习意志力是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取得学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培养的内容要顺应学生本身的成长、发展和现代社会的要求,符合学校实际,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受益终生。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杰出的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一种巨大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好习惯成就未来,坏习惯毁人一生,因此学校很有必要开展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的教育教学活动。

三、结论

高中阶段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在思想上存在不稳定性,行为约束上意志力不足,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特别是经济浪潮的冲击,社会环境的变化,西方思想的侵蚀,中学生受到的各方面的诱惑也越来越多,对学生学习意志力的培养面临着新的挑战。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个性差异较大,因而造成学生学习意志力不足的原因也因人而异,对学生学习意志力的培养方法也更要多元化。高中生是未来社会的缔造者,他们今天的教育决定社会的未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学习意志力的培养,同时在培养的过程中既要注重教育内容、方法的时代性,与时俱进,又要开阔思路,探讨对策,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参考文献】

[1]吴凤岗.青少年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1991

【作者简介】谭远聪,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二中学校长、特级教师。

一年级学生学习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自主学习;学习策略;调查结果;教改对策

中图分类号:E25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4-0069-02

引言:

信息化推动现代教育改变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教育信息化的使命不是要用信息技术武装传统教学,强化和巩固传统教学模式,而是要超越以教师讲授、灌输为特征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习方式变革,实现传统课堂向高效课堂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灌输型教学模式向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学习、创造性学习能力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导学模式转变[1]。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对教育教学提出的要求,只有掌握和分析学生运用自主学习策略的实际情况,才能根据现状采取相应的对策,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系统建设。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策略现状进行综合调查,对调查结果认真分析基础上,探讨了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对策。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参照我国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张卫教授等编制的大学生自主学习量表[2],同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自主学习策略的问卷设计,调查问卷从六个方面展开,分别为一般方法、学习求助、学习计划、学结、学习评价和学习管理。问卷共设计29道题,这些题目要求被调查者在给定答案中选出最合适的答案。本问卷的计分方式为:非常不符合1分,不符合2分,比较符合3分,符合4分,非常符合5分。问卷得分值越大,说明学生自主学习策略越强。其中,0~1分很差,1~2分比较差,2~3分基本合格,3~4分良好,4~5分优秀。

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为某学院1~4年级本科学生,其中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学生各为300名,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189份,回收率99.1%,有效率100%。四个年级学生的分层调查,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增加了部分学生主观陈述的例证和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反馈信息,以使主观内容与客观数据相互印证。

二、问卷题目示意

自主学习策略问卷调查的题目如下表所示: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的实际反馈信息得出以下结论:

1.一年级学生学习策略的年级平均值为3.54分,各评定项的得分均衡,差异较小,其中学结和学习计划分值较高,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基本上能够把握相关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能够对知识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总结,当学习计划和学生活动的实际情况不一致时,能够合理调整学习计划和进度,同时对学习和训练的任务可以做到统筹协调。学生的学习评价项得分较低,说明一年级学生对大学的学习有些不适应,很少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深入思考以其自我评价和自我提高。

2.二年级学生年级平均值为3.56分,其中学习计划得分值较高,说明学生能够按照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当学习计划和现实情况不协调时,能够适时调整学习计划,如果由于特殊原因打乱了学习计划,会设法弥补;但学生不太注重学习方法的运用,课上认真做笔记的人数较少,若老师不布置作业,学生很少主动复习、看书或者自己找习题练习。

3.三年级学生年级平均值为3.45分,其中得分较高项为学习计划和学习评价,表明学生能够对自己在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取得的进步深入思考并进行自我评价;分值较低项为学习求助,说明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是自我学习,和老师以及其他学生沟通交流较少,需要提高这些学生的合作和交流意识。

4.四年级学生的年级平均值为3.22分,其中分值最高项为学习管理,说明四年级学生的管理能力和统筹兼顾的能力比低年级学生有很大提高,这对学生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适应第一任职需要是非常有益的,但学生对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把握不足,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较多,对“为什么”带来的感悟和体会偏少,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5.四个年级学生学习策略综合评定成绩为3.44分,其中学习计划分值最高为3.49分,一般方法分值最低为3.39分,但各评价项得分较均衡,差异较小。说明学生的自主学习策略测评结果属于良好水平,但呈现年级差异大的特点。

四、教改对策研究

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策略包括的6个方面,共29个评价点进行综合分析,对照新的人才培养需求并结合大学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对策,内在关系如图所示。具体来讲,开展案例应用军事化、教学形式多样化、理论实验一体化和能力培养过程化的四维度教学改革,案例应用军事化要注重两个对接,一是大学物理知识点与实战问题对接,二是知识点与专业问题对接;教学形式多样化要在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组织基础上探索深层次的教学方法;理论实验一体化要全面推进演示实验进入大学物理课堂,同时物理老师和实验老师要实行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能力培养过程化要从两个方面着力,一是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二是积极开展各种创新竞赛活动,通过四维度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献君.论“以学生为中心”[J].高等教育研究,2012,(8):1-6

[2]朱祖德,王静琼,张卫,等.大学生自主学习量表的编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3):60-65

Abstract: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is considered as the important demand. The questionnaires concerning self-regulated learning strategy are devised for college students on the basis of actual situation,they are learnig method,seeking help,learning planning,learning summarize,learning evaluating,learning managing. We propose idea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reform of University Physic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investigation

一年级学生学习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自主学习 大学生 问卷调查 学习主动性

一、前言

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就根据自己的哲学观,提出了自主学习的思想。自主学习在我国也有着悠久历史,先贤们很早就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1]。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孟子认为:“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2]。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知识更新周期律越来越短,知识时代的到来已经使人类不得不迈入“学习化”社会。著名心理学家赫伯特?杰乔(Herbent Geijo)曾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会阅读的人,而是没有学会自主学习的人”[3]。由此可见,学生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是时代性产物。学生学习的绝大部分时间都要靠自己坚持的意志力和不懈的努力才能不断的积累知识。

1.自主学习的定义

自主学习指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内容,学习地点、学习时间,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策略,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价的学习过程[4]。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宾特里奇(Pintrich)教授的观点,他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构建性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首先为自己确定目标,然后监视、调节、控制由目标和情景特征引导和约束的认知、动机和行为[5]。自主学习活动在学生的个体、环境和总体的成就中起中介作用。

2.自主学习必要性

国内外研究表明,21世纪对人才基本素质的要求是:具有进取,创新精神;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良好的适应性;具有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具有对国家、社会和人类的高度责任感;具有优良的学风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具有被人领导和领导别人的团队精神;具有个人特长[6]。其中,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排在首位,这就说明终身学习的社会已经到来。现在创建终身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各个国家教育发展的主要思潮。随着各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国民文化水平的提升也应提高重视。要创建全面终身学习型社会一定要具有全面的学习观,自主学习观和创新观。美国心理学家巴斯Bass指出:半个世纪以前,人们从大学毕业后,大约有70%的所学知识一直可以在其退休前运用;而在当今时代,这个数字缩减为2%[7]。这意味着,当今的大学生毕业后从事某项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有98%需要从社会这个大课堂中来获得[8]。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习得,将有利于他们形成终身学习的思想与能力,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有利于他们适应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研究方法

1.研究样本

对外汉语专业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注重汉语英语双语教学,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以及中外文化交往方面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有进一步培养潜在的高层次对外汉语专门人才[9]。

为了进行对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的调查,本课题对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对外汉语专业的本科生作为样本进行的问卷调查。参与调查的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共264人,其中大学一年级81人,大学二年级67人,大学三年级66人,大学四年级50人。

2.测试手段

本论文采用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徐小涵等编制的大学生自主学习问卷,该问卷由15题组成,问卷中的问题包括学习目标、学习控制力、学习监督能力、学习意义、学习评价等共5种调查因子。此问卷经过样本分析具有可信度,适合对大学生自主学习状况评定。

本课题研究小组以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对外汉语专业所有本科生为对象,分别针对大学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等不同年级的共264个学生分别设计并且进行了四种不同的问卷调查。共发放了280份问卷,收回264份,回收率为94%。调查结束后统一用统计软件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以图表的形式特别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对于课后时间能否有效的进行自主学习进行了对比分析。

三、结果与讨论

1.调查结果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学习目标十分模糊,对学习的意义也知之甚少,他们在学习主动性方面明显偏低,学习时间安排也很少。但是很多学生都参与到了课外的实习经历;大学二年级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学习意义的理解和实习经历方面没有明显变化,但是他们对学习目标的认识明显清晰了很多,多数人开始逐渐增加安排学习时间;大三年级学生对自己的规划有明显的改善,在对待时间安排方面有了质的飞跃。在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后能够按照自己的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可见目标对学生学习有很强的指引;大学四年级的学生各个指标都提升至最高,就连学习主动性也有巨大提升,对于课余时间,大四学生也有自己明确的安排,在除了论文与工作之外,多数大四学生也选择学习一门中国古典文化,如,剪纸,笛子等。

2.讨论

从此次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逐年增加的,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学习目标十分模糊,这是由于刚从高中的填鸭式的学习方式向自主学习转变,他们缺少了高中老师的那种引导,所以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改学什么,怎么学 。大二学生在时间安排上面有了巨大进步,由于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缘故很多人开始主动安排学习时间,去图书馆或者电子阅览室等地方。大三年级学生是一个转折点,这一年大部分学生都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对自己未来的职业也大致有了规划并为此努力。大学四年级学生真正做到了自主学习,他们安排大量的学习时间,这些学习不仅仅限于课本,还有课外实践。大学四年级绝大部分学生选择了实习,在实习期中间,他们获得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社会经验,这对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调查问卷结果给当代大学生的启发:

2.1树立明确的目标。目标是指个人部门或整个组织所期望实现的成果。人们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既定的目标。目标的确立一定要越早越好,最好在大学刚开始就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后,大部分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目标来安排时间并主动进行自主学习。只有目标明确才能跨越学习道路上的种种障碍,坚定不移的朝着目标努力,前进。对于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来说,尽早确立自己是否喜欢对外汉语教师的职业,喜欢则多所了解留意与对外汉语教师职业相关的内容。

2.2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要想通过自主学习达到自己的目标,除了尽快确定目标之外,还要有一个明确的学习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一个属于自己的学习计划。在学期初就应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全面的规划,或者可以根据就业指导课程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一步一步有计划,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完成自己的目标。

2.3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毅力。学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自主学习,它要求学生有很强的主动性和自我管理以及自我监督能力。在大学一年级期间定下自己的目标后,要有目的有方法的培养自己学习兴趣。因此,最好在确立目标后采用多种方法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并一直努力坚持不懈,锻炼自己的学习毅力。一旦有了学习兴趣,以后的学习生活就不会枯燥无味,而学习毅力更是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品质。最好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无论是中国古典书籍还是国外名著,都应有所了解,做到包容文化差异,实现跨文化交际。

2.4学习至少一门技能。大学三四年级的同学自由支配时间较多。由于专业的需要,除了在学习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外,还应该多了解中国文化知识和一些民俗文化。由于对外汉语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知识也应有所了解。最好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一门中国古典乐器等。因为大学三四年级年级社会实践机会也比大学一二年级时要多,所以在实践过程中,也要多多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陈习杰,深造以自得自得则逢源――孟子生态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J].江苏教育(教育管理版).2011,(5).

[2]常颖.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25(10):54-55.

[3]陈景荣.中学生自主学习的价值探析[J].群文天地.2010,(2):135.

指导教师:

一年级学生学习计划范文第5篇

作为一名高一年级班主任,首先要了解其所面临的对象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1. 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

高一年级学生大部分在15岁~16岁,这个年龄正是青春期发展的重要阶段。青春期是一个人一生中生理生长发育的最重要时期,也是心理发展的重大转型期。青春期的孩子不仅会因为身体迅速发育不断成熟而要求独立自主,也会因为心理发展的相对缓慢而保持儿童时期的依赖性。在这一阶段,学生情绪不仅波动性大,而且表现为两个极端:有时心花怒放,阳光灿烂;有时愁眉苦脸,痛不欲生。在这个阶段,学生的情感由原来对家人的亲情,拓展到对同学的友情,对教师、科学家和领袖人物崇敬之情,对影视明星的疯狂追逐,此时的情感充分体现了社会性;青春期的学生在智力方面会有很大进步,在学习上不但表现为喜欢独立思考问题,而且不再满足于对课本上现成的结论和教师的讲解,他们喜欢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这对于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会学习、自主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 学生学习内容和方法的变化

和初中阶段相比,高中阶段学生在学习上不仅要面对更概括、更抽象、更难于理解的课程学习,而且要面对新的环境、新的老师、新的同学,这些都会使人际环境较以前更复杂。在学习内容上,高中较初中阶段的学习难度大、强度大、容量大,学习负担和压力明显增加;学习动力方面,高中阶段没有了小学和初中教师的狠抓严管,需要的是学生自己的自觉和自律。因此,学生在学习方法上不仅不能单纯依赖初中时期的教师“填鸭式”的教学,而且还要求他们能理解、掌握和应用,并能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和综合。

面对这些变化,我个人认为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使其循序渐进地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和生活中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加强心理健康引导,使学生拥有健康阳光的人格

由于青春期的学生情绪波动大,易受外界影响的特点,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使其拥有健康阳光的人格显得更为重要。所以,班主任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人格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培养,使学生 “亲其师而信其道”,激起学生的学习需要,由认同到学习、模仿乃至内化。这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康地发展,而且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学生学业的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利用主题班会等活动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和完善,使他们认识到人生往往会经历成功和失败,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完善自己的宝贵财富,让学生做到成功时不骄傲,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也能够不怕困难、勇于拼搏,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对自己和社会有较为正确的了解和认识,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客观地分析和评价社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自己的思想、信念能够与时俱进,跟上时展的步伐,与社会要求协调一致。因此,健康人格的培养会使学生有良好健康的性格、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这对形成良好的学习互助风气、良性的竞争环境、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有重大意义。

2. 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顺利适应高中学习

首先,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果说在初中阶段学生学习主要依靠教师的话,那么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就要依靠自己了,高中学生一定要学会自主探究和独立学习。例如上课前一定要提前预习,并记下自己在预习过程中产生的疑惑,带着“问题”去听课,这样效果会更好;同时,对自己一时弄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向老师、同学请教。

其次,抓课本主干知识。高中阶段各个学科涉及到的知识点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明确其中哪些是主干知识,即哪些是该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对于课本主干知识,不仅要求能够记理解,而且要求做到能够应用,要弄清该知识点的本质含义以及该知识与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

再次,要注意解题思路。高中阶段教师布置的作业不多,但是各个学科都有对应的教辅材料,这会使一部分学生陷于题海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要学会如何解题和用什么方法解题最好。有些学生热衷于死背题目和答案,不能灵活运用,人很累,而且效果不理想,这是不可取的。因此,学生在拿到题目后,第一步就要审清题目要求,然后寻找解题的方法,最后具体作出回答。题目做完后,学生要及时总结:相同类型的题目有着相同的解题规律,要找出这些规律并在今后的学习中及时运用;做错的题目,及时写在错题本上,不仅要知道错在哪里,更要清楚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错误,让自己在今后不犯同样的错误。

最后,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科目多、时间紧,抓住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十分必要,所以必须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通常情况下,学生要制作两份学习计划:一份是一天的学习计划表,一份是一周的学习安排表。计划制作出来以后,除必要的调整外,一定要严格执行,每天晚上检查自己是否完成学习任务,每周对自己的学习进行一次总结,不要使计划流于形式。

高一年级是高中阶段的初始年级,学生在高一年级能否实现顺利过渡,不仅关系到高考的成败,也决定学生一生的命运。以上是笔者的几点拙见,希望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帮助学生克服青春期的困扰,顺利地达到成功的彼岸。

一年级学生学习计划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职学生;学习倦怠;调查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0-0021-03

美国心理学家弗登伯格(Freudenberger)1974年首次提出“倦怠(burnout)”这一概念,用于描述消极压力这一极端现象,即因过度紧张而使个人出现疲惫、焦虑、工作效率下降甚至身心衰竭现象等。随着研究深入,倦怠研究涉及护士、医生、警察等职业群体。后来,有学者提出,学生在求学期间也会产生倦怠,从而开始了学习倦怠的研究。

国外对学习倦怠概念的研究基本沿用Maslach关于倦怠的概念:由于过度学习需求而使学生产生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落。连榕认为,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感到厌倦、疲乏、沮丧和挫折,从而产生一系列不适当的逃避学习的行为,这种状态称为学习倦怠。我们认为,学习倦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学习压力而产生的情绪、行为、自我认知等一系列消极反应。具体表现为:(1)有疲惫感、缺乏兴趣、厌倦学习、焦虑、抑郁等消极心理;(2)存在迟到、缺课、打瞌睡、低学习效率等行为表现;(3)对自我效能、专业发展、将来的成就评价较低等。

近几年,高等教育蓬勃发展,大学招生规模也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同时,外界诱惑、专业压力、就业困惑、个人成就感低等使学习倦怠问题凸显出来。研究学习倦怠现象、学习倦怠背后的原因、学习倦怠相关因素及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成为最近教育学、心理学及教育改革等领域的热点问题。本研究以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为例,调查高职学生的学习倦怠状况,剖析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特点,为高职教师更多地了解学生的特点,促进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整体抽样的方式,选取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三年制)800名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717份,问卷有效率为89.13%。其中男生347人,女生366人;一年级227人,二年级226人,三年级260人;文科生347人,理科生175人,数字艺术生191人;农村183人,城镇254人,县市276人。

测量工具 本研究采用连榕教授等参照Maslach的量表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此问卷共有20个项目,分为3个因子:情绪低落(8个项目)、行为不当(6个项目)、成就感低(6个项目)。问卷为5级计分,从“完全不符合”(计1分)、“比较不符合”(计2分)到“完全符合”(计5分)。分数越高,倦怠程度越严重,问卷中有8道题为反向计分。总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65,分半信度为0.880。每个项目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在0.408~0.762之间(p

施测程序 采用集体施测,用同一指导语指导学生匿名填写问卷。

数据的统计处理 采用SPSS11.0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主要方法有描述性统计、差异显著性分析与方差分析。

调查结果和讨论

(一)高职学生总体学习倦怠情况

对问卷进行描述统计,得到表1中的结果。从表1可以看出学习倦怠每题的平均得分为2.83,属于中等范围;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各因子的得分在量表中值3以下,接近3(分别为2.70、2.99、2.83)。

对学习倦怠每两个因子的均分做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学习倦怠各因子之间的差异显著,学习倦怠的各个表现中,行为不当最为严重;其次是成就感低;第三是情绪低落。结果见表2。

在总倦怠及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各因子中,被试选择“比较符合”与“完全符合”的比率分别为31.1%、29.61%、37.56%、26.67%,表明约有30%的高职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学习倦怠。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学习倦怠在各个维度中的表现,我们统计了各题目中学生选择“比较符合”或“完全符合”的比率。

在情绪低落因子中,选择“比较符合”或“完全符合”比率比较高的题目是:“我想学习,但学习很枯燥”,“考试总是让我厌烦”,“很难对学习保持长久的热情”,比率分别为48%、47%、40%;对题目“我对学习感到厌倦”,选择“比较符合”和“完全符合”比率较低,只占17%。

在行为不当因子中,对题目“我课后很少学习”、“在学习上我觉得耐性不够”、“我很少计划安排自己的时间”,选择“比较符合”或“完全符合”的比率较高,分别占44%、55%、38%。对题目“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法有欠缺,并不能完全付诸实践”,选择“比较符合”或“完全符合”的比率最低,但也达到了20%。

在成就感低因子中,对题目“我能胜任大学的课程”、“专业知识的掌握对我来说很容易”,选择“完全不符合”或“比较不符合”的比率分别为55%、25%。

(二)人口学变量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研究

分别以性别、年级、专业等人口学变量对被试分组,对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三个维度及总分等变量进行t检验或方差分析。

不同性别高职学生学习倦怠情况 表3结果显示,在总体倦怠及情绪低落、成就感低因子上,高职男女生并无差异;在行为不当因子上,男女生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在行为不当方面,倦怠程度比男生还要高。

不同年级高职学生学习倦怠情况 表4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学生在总倦怠及情绪低落与成就感低因子上,年级差异显著;而在行为不当因子上不存在年级差异。进一步多重比较显示,一年级学生的总倦怠、情绪低落、成就感低的倦怠分数显著低于二年级、三年级,二三年级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不同专业高职学生学习倦怠情况 表5结果显示,在总倦怠及情绪低落与行为不当因子上,专业差异显著;进一步的多重比较显示,数字艺术专业的倦怠程度要显著低于文科及理科专业,文科及理科专业无显著差异;而在成就感低因子上,无显著的专业差异。

不同生源地高职学生学习倦怠情况 下页表6结果显示,在总倦怠及三个因子方面,高职学生无生源地的显著差异。

结果讨论

(一)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学生学习倦怠的总体情况

从总倦怠均值及各因子的均值(见表1)与已有的大学生及高职生学习倦怠研究结果相比,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学生在学习倦怠总得分及各因子项目平均得分居中。统计分析显示,约30%的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学习倦怠现象。这表明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学生的学体情况是正面的、积极的,但不容乐观。其中,行为不当较为严重,其次是成就感低与情绪低落。这些结果与王翠荣、连榕、龚芸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但与任怡的研究结果不同。行为不当反映了学生学习计划、学习方法比较欠缺,学习耐性不够,时间管理能力也需加强等诸多问题。

(二)人口学变量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

相比已有研究结果,性别对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并不一致。郭彩琴的研究表明,男生在各个维度上倦怠得分均显著高于女生;郑荣奕、邢强的研究表明,高职学生在总倦怠及各因子倦怠得分上,高职女生的倦怠程度更高;黄李娜对中职学生的研究表明,中职女生学习倦怠程度强于男生,尤其是情绪低落及行为不当方面。本研究表明,男女生在成就感低与情绪低落因子上无显著差异;在行为不当因子上,女生的学习倦怠程度显著高于男生。这说明在学习行为表现上男生要比女生略积极一些。可能的原因是:一方面,男生的社会压力更大一些,可能更多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学习动机比较强;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更多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提高,女生出勤、完成作业情况较好,但在操作、实践、实习环节可能比较薄弱。性别对学习倦怠的影响可能跟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关,性别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仍需更多的研究支持。

不同年级高职学生的学习倦怠程度不同。一年级学生表现出比较好的学习状态,学习情绪比较饱满,对专业的认同感较高,成就感也较好。二年级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动力、成就感显著低于一年级学生,此状态一直持续到三年级。一年级新生刚进校,面对着新环境、新同学、新老师,对一切感到新鲜,能够认真对待学习。进入二年级后,可能面对更多的挑战和选择,如社会活动、兼职、社团等等,相对于学习,可能对社会实践更有兴趣和成就感。表4表明,二三年级学生学习倦怠更多地表现为情绪低落及成就感低。因此,教师应注重提高二三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状态,同时,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和热爱,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数字艺术学科学生的学习倦怠水平低于文、理科学生。主要体现在行为及情绪表现上,数字艺术学科及文、理科学生在成就感方面差异不大,与连榕等的研究一致。与偏重于理论知识传授的文、理科相比,数字艺术学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密切,更注重形成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专业能力。因此,在高职院校,专业规范水平是影响学生学习心理的重要因素。文科、理科专业除了重视理论讲授外,还要进一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加强知识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文、理科专业的学科建设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或者实践的机会,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习效率。

农村、城镇、县市学生在学习倦怠方面并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高职学生生源地并不是影响学生学习倦怠的重要变量,与郭彩琴等对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研究结果一致。

结论

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学生学习倦怠情况总体是正向的。但不容忽视的是,在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三因子中,行为不当倦怠程度最高;学生在学习计划、学习方法、时间管理能力等方面仍需加强。

性别、年级、学科等影响学生的学习倦怠情况。女生的行为不当比男生表现还要严峻;与一年级新生相比,二三年级学生的学习倦怠更严重,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与成就感低。因此,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专业的热爱度等。数字艺术学科的学生学习倦怠程度明显低于文科及理科学生,这给文理课学科建设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Maslach C,Leiter M P. The Truth about Burnout[J].San Francisco,CA:Jossey-Bass Publishers,1997:189-193.

[2]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J].心理学报,2005,37(5):632-636.

[3]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其关系[J].心理科学,2006,29(1):47-51.

[4]王翠荣.高职学生学习倦怠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及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7):743-744.

[5]龚芸.影响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个体因素与对策[J].职业与健康,2010,26(20):2286-2289.

[6]任怡.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在高职院校的试测[J].理论与现代化,2007(3):120-122.

[7]董银银,姬会会.大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24(1):8-9.

[8]郭彩琴,肖海燕,马存根.大学生学习倦怠与人格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9):1062-1064.

[9]郑荣奕,邢强.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心理特点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7):172-174.

[10]黄李娜.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10.

作者简介:

李一平(1986—),女,河南洛阳人,硕士,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发展心理学。

一年级学生学习计划范文第7篇

对语“加法”

明确学段目标和任务:1-2年级加强识字教学,一年级完成1500字、二年级完成2500字的识字量;3-4年级在完成识字量的基础上,加强阅读教学,加大阅读量,进行积累;5-6年级加强读写结合训练,提高表达水平,最终,形成学生丰厚的语文素养。我们开发了《趣味识字》和《语文主题阅读丛书》等。

将3-6年级《语文》与《品德与社会》学科间进行统合,不能整合的改编成实践活动课程。

进行“双线主题统合”教学。“双线”指人文性、工具性两条线。我们把语文课程标准分解、细化成具体的教学目标,将每个具体教学目标与教材单元进行匹配,结果显示现有教材不足以完成教学目标。于是,我们以北师大版教材为基础,综合人教版、苏教版等,研发了《工具性主题学习补充教材》,增加了教学篇目,形成完整的工具性教学体系。

国家课程校本化改造的过程,正是教师实现专业化成长的时机和舞台,也是教师从“不会教书”到“会教书”的锻炼过程。

对数学做“减法”

在一年级开设《数学引桥课程》。降低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开发《数学识字》《数学阅读》和《数学游戏》,利用第一学期三分之二的时间学习,把整个教材顺延,到三年级与原来的教学进度一致。

研究数学全书与单元的“节点”(指阻碍不同认知结构的学生的学习、理解、运用难点),建立微小引桥课程,集中攻关,各个突破,让数学学习变得容易起来。针对“节点”建立校本试题库,分为A、B两层,提高练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选修A是全体学生必须完成的,选修B是部分学生选作的。

对英语做“乘法”

增加课时量:在规定课时量的基础上,1-4年级每周增加1课时,1-2年级每周3课时,3-6年级每周4课时。

增加外教课:增加1节外教口语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听、说能力和理解能力。

将英语课堂扩大到学科课堂,推进双语教学,已经开发出部分双语教材。

将校园扩大到家庭,引进《牛津英语》,推进《家庭英语学习计划》。

力求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让课程更加贴近学校的实际,把课程的价值更好地传递到学生身上,让学生们健康、幸福地成长。

通过改变课堂结构和重构教学流程,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力求让课堂成为学生们幸福的地方,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完成学习任务,在有限时间内求得最大的教学效益。

在探索“最简单地教、最简单地学”路径的过程中,我们确定了有效课堂的模式――“走班、走位”。基于感知学习理论,我们重建了学科资源教室,在普通教室的基础上,增加了学科的资源功能。如上语文时,需要全年级学生到语文学科资源教室去上课。

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即使是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学科学习上也会出现差异性,这就需要在学习不同的学科时,选择不同的合作伙伴。“走位”,就是在语文、数学、英语不同的课堂上,学生们进行结伴学习。

一年级学生学习计划范文第8篇

关键词:学习观;研究生;现状;特点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130-03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学习观(epistemological view about learning或conception of learning)的研究成为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外许多学者把学习观称作“认识论信念”。2004年,美国的学术刊物《教育心理学家》出版了题为“个体认识论:理解学生对知识和认识的信念的各种范式”的专刊。[1]周璇指出:“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学习观作为一种元认知知识,会影响学习者的认知过程、策略选择、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情感体验、学业成绩等诸多学习要素。因此,对学习观的研究,有助于人们深化对建构性学习过程的了解,有助于人们反省、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有助于个体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有助于学习型社会的创建。同时,也有助于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对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2]同时周旋还在文中指出,以下部分是学习观研究应加强的工作之一:“进一步拓宽学习观的研究范围,并深化一些微观层面上的研究。具体而言,如对学习观的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个人经验、学校教育、学生人格等是通过哪些途径影响学习观的,这些问题都要进行深入研究,而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宏观层面上的理论探讨。”本文所做的就是研究生学习观中微观层面的工作。

笔者在北京交通大学图书馆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2013)以“学习观”为篇名关键词精确搜索,共搜到2387篇文章;以“大学生学习观”为篇名关键词精确搜索,共搜到31篇文章;以“大学生的学习观”为篇名关键词精确搜索,共搜到7篇文章;以“大学生学习观教育”为篇名关键词精确搜索,共搜到0篇文章。从搜索到期刊文献来看,关于学习观的研究大多是“一般学习观”和“学科学习观”的研究,以“大学生学习观”为主题或研究对象为“大学生”的研究还比较少,也从一个侧面论证了“大学生学习观”研究的必要性。而这些论文中涉及研究生的学习观更是很少,或者有也是研究样本相对较少且不是重点研究对象。

本文以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的研究生为专门研究调查对象,收集完整有效研究生学习观调查问卷318份,分析就研究生学习观中的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学习挫折处理等现状和特点,为进一步分析如何针对性做学习观教育提供基础素材和数据支撑,以便找出学风建设与学习观教育的内在联系,提出研究生学习观教育的建议与对策。

二、调查方法及对象

本次研究生学习观调查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设计问题15个。调查共面向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博士一到三年级,硕士一到二年级的学生发放了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18份,各年级份数如下:

三、问卷调查数据基本情况与研究生学习观现状分析

1.学习的目的(可多选)单位:%

很多学生认同大学是人生中不可缺的一段体验,结交朋友、提高技术、增长才干、获得文凭谋生的选项比较多,选择为国家社会做贡献这一项的总体比例是16%,而博士生中比例相对高达22%。研究生刚入学可能更加看重学习技术提高知识,而博士生则更多看重学习经历,更加重视自己的社交圈,更有远大的学习目标。

2.学习的目的单位:%

大多数学生选择了学习技能,为生存奋斗和充实自己获得精神愉悦,反映了大家的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来源。少部分学生为了父母的要求而学习或者没有学习动力。在所有分析群体中,选择学习技能为生存奋斗的比例均很高,此选项在博士生中占的比例也很高,但博士生相比较其他群体,还有一个突出点就是选择充实自己获得精神愉悦的比例最高,反映出博士生群体更注重精神追求。

3.大学阶段更愿意把时间花在 单位:%

对专业学习或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的知识占了很大的比例,而学生对基础课和综合能力培养也很重视,只有很少的人把时间花在玩耍享乐上。注重基础课学习比例最高的是硕士一年级学生,而硕士二年级则更注重专业课的学习,符合硕士生一年级以基础课学习为主,其他年级专业学习为主的特点。博士生则选择“C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的人最多,与研究生总体的比例也是C项最高一致,体现了博士研究生总体专业学习为主、注重学习兴趣的特点。

4.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任务 单位:%

绝大多数把专业知识和拓宽知识面作为在校期间的任务,同时很多同学也关注兼职和创业能力培养及社会工作锻炼。硕士研究生还是以专业知识学习作为主要任务,而博士生更多人看重兼职锻炼或自主创业。总体上看,各群体中,愿意做干部锻炼的比例在16%左右,相对学生干部的职务需求来讲偏低。

5.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时怎么办单位:%

绝大部分同学通过找资料或与同学讨论解决学习上的困难,一部分会请教老师,只有极少数不求甚解,希望考试不会考到。碰到学习上有困难的时候,除了硕士二年级大多数人选择自己查资料外,其他人群选择最多的是和“请教同学,共同讨论”,比较符合我单位高年级硕士多数忙于出差或者试验或实习等工作而与同学之间交流相对减少的特点。

6.怎样准备大学中的考试 单位:%

绝大部分学生都是平时扎实积累,约三分之一的学生考前突击复习。绝对多数群体中大多数人都是平时扎实积累学习的,而硕士二年级中有一半多的同学选择了考前突击复习,这可能与硕士二年级的考试很少,可能就是四六级考试或者一些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平时大多数时间还是忙于实习或实践等工作,相对考试准备时间少。

7.除了从书本上获得知识外,还能从什么地方获取知识 单位:%

学生还会通过实习实践、同学交流和电视及网络等多个途径来获取知识。根据表格数据显示,各类人群中都是选择“B参加实习、暑期工等工作,从工作中获得知识”作为书本之外知识最重要的一个来源途径,印证了实践对于知识积累的重要性。

8.你目前的学习态度是 单位:%

有近60%的同学选择了A或B,即近60%的同学能认真学习甚至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有25%的学生只求及格毕业,还有小部分愿意认真学习但行动力不够,只有极少数同学无心学习得过且过。

不同人群中,B都是最高比例选项,而在硕士二年级和博士生中,选择“只求及格混个毕业”的人比例较高,分析与二年级和博士生群体总体需要考试的科目少有一定关系,这一阶段侧重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于他们而言,毕业不是及格即可,而是需要做出有创新点的毕业论文。

9.对自己的学习方法的评价 单位:%

有近70%的同学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肯定,其中大部分认为还需要改进,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尚未找到满意的学习方法甚至全无章法。

在所有被访群体中,均是B为最高选项,即他们有一套学习方法但是需要改进。约有20%的同学已经形成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这一比例在博士生中最高,硕士一年级最低;另有约25%左右的同学尚未找到满意的学习方法甚至全无章法,说明这一部分同学还在摸索中,需要改进学习方法。

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好好复习、与同学交流、上网查资料和看参考书是较多同学更加认可的学习方法。

由表格可见,ABCD四个选项相对均匀被认同,同时博士生中E选项比例也相对其他群体要高很多,说明博士生相对查阅书面参考书的人数比例较高,主动学习能力较强。

11.学习效果不太满意的原因(多选题)单位:%

学习方法不合适、不认真听讲、未及时弄懂不明白的知识、平时没有时间复习、未完成作业及网络诱惑是造成学习效果不满意的主要因素,少部分同学因为身体不好或参与活动过多,学习效果或学习时间不够。

学习效果不好的影响因素是多样的,在博士生中“学习方法不合适是最主要原因”这一选项高于其他群体,在硕士二年级中“F受网络的诱惑,无心向学”、“G身体状态不好,无法集中精力”两个选项比例比其他群体中要高,与硕士二年级学生课程少,主要是自主学习,生活习惯晚睡晚起不规律以及空闲时间相对多有一定关系。

12.是否有明确的学习计划单位:%

有45%的同学有明确的学习计划,36%的同学没有计划,有16%的同学计划在考虑中。

从硕士一年级到硕士二年级到博士生,有明确学习计划的比例越来越低,且打算有计划的毕业也随之下降,博士生中没有计划的占到55%,比例最高,推测可能与硕士二年级开始,不以课程学习为主,学习更侧重于专业学习和实践学习,并且要发掘创新思维,积累知识并找到创新点,而这些成果的出现是不容易被计划到的。

13.学习计划的执行效果 单位:%

绝大部分是能执行或较好很好地执行计划。

研究生基本能执行或较好或很好地执行学习计划,说明研究生的执行力还是很好的。

14.面对学习优秀的同学单位:%

面对优秀的同学少部分同学有自卑感并远离他们,大部分同学无所谓或者向优秀者学习,取长补短。

在硕士生中有近一半的同学能虚心向成绩优秀的学生学习,仅20%左右的学生会在优秀的同学面前感到自卑,而博士生中有30%的人感到有自卑感并远离优秀的同学,博士生中有52%的人对于优秀的人的无所谓的态度也是远远高于硕士的比例和总体比例。说明博士生中有态度两极分化相对严重,一方面是无所谓,另一方面是自卑人群较多。

15.大学怎么学习单位:%

超过50%的学生能科学利用时间学习,一部分人延续高中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有一部分人认为学习上及格就行。研究生群体中有一半多的学生能科学利用时间,而博士生则相对来讲延续高中学习态度和方法,可能博士生在高中就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改进研究生学习观的建议与对策

总体上来讲,研究生更倾向于以专业学习为主,实践实习也是重要的获取知识的途径。研究生中大多数同学有较好的学习方法,但绝大多数人认为需要继续改进。研究生中大部分人学习态度端正,但还存在较大比例的及格就行的思想,且随着年级增加这种想法的人有所增加。研究生群体更加独立,群体之间的学习交流对他们的知识提高很有帮助,是他们学习的很重要的一个途径。这些对于我们今后开展研究生学习教育活动提供了良好的依据,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业指导和思想教育工作的时候考虑以下几点:

1.开展学习观教育选修课程。在学习观教育中,促进研究生学习了解学习观的主要分类,明确学习观对人的成长的重要意义,并修正改进自己的学习观,达到促进研究生树立远大目标、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品格、学会自主学习,成为善于学习一族。

2.为研究生搭建学习交流的学术平台。在研究生学习中,相互的交流教育对其成长成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在工作中搭建研究生自主交流的平台是很有必要的。

3.为研究生搭建实践平台。在研究生学习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很重要,因此工作中应注意搭建研究生实践教育的平台,无论是寒暑假的社会实践还是日常实习实践等环节都应在培养环节中予以考虑。

4.结合党建活动开展学习观教育。研究生是高级知识分子的群体,精神追求是他们树立远大学习目前的动力之一,结合研究生党建活动,传播好的学习方法、学习观念、好的实践经验或提供实践机会,以党建带班建,以党建带团建,以党风促学风,是学习观教育另一个途径。

参考文献:

[1]刘儒德.论学生学习观的结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5-20.

[2]周琰.国内学习观研究述评[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50-251.

基金项目:北京交通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大学生学习观研究》。

一年级学生学习计划范文第9篇

一、要有耐心等待孩子去爱上学习

对于一个小学一年级班主任和代课老师,要有正确的分数观念,要持之以恒的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很多老师在经历一两次学生学习测试以后就会发现,学困生逐渐的显露出来了,如果学困生多了,这个时候我们就会面对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给老师的一些压力。我们一定不能在这个时候去怀疑自己的能力,也不能像一部分教师一样自乱阵脚,以长时间的补课和大量的作业去取得一时的成绩,这样的做法不但扼杀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而且还给后面的教育埋下了相当大的隐患。

二、对症下药的过程中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关系

针对学困生,我们要分析孩子存在的问题,是习惯不好,还是心理原因,是智力问题,还是家庭因素,经过科学的分析以后,我们再对症下药,给孩子制定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找到问题了以后,除了课堂上的分层教学,还要尽量利用孩子在校的时间,给孩子巩固当天的知识。时间长了孩子有了进步,慢慢对自己有了信心,对学习也慢慢有了兴趣,和老师之间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三、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去渗透对学困生的关心

我的班里有个孩子,他在智力方面和其他孩子确实有一定的差距,又因为一年级时不小心右手臂骨折,学习成绩可想而知。在升二年级时,他的爸爸和我进行了交流,说孩子成绩太差,想让孩子再上个一年级,但又怕孩子自尊心受打击。在乡里,上一个班的孩子大多数都是街坊邻居的孩子,看着其他伙伴都上了二年级,孩子心里肯定不好受,后来我们商量一下,决定让孩子跟班上,我们同时制定了一个假期的补课计划。开学以后,我经常有意无意间和孩子拉近距离,给一块橡皮、一个本子、甚至是饿了的时候给一块饼子。孩子慢慢的喜欢上了我,对学习语文课也有了兴趣,有时候我给他补课他也能兴高采烈的接受,当然我还是小心翼翼的,如果我给他补课了,我都尽量的给他布置一些轻松的家庭作业,使他的学习兴趣能够保持下去,成绩也自然而然上去了,对孩子的长期发展也起到了正面的影响,我也在这个过程中磨练了意志,增强了耐性。可以说是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四、不断激励学困生,放大他的优点肯定他的进步,巩固学习成果

学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习惯差、基础薄弱、注意力不集中、接受知识的速度比一般的孩子慢,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目的地在新授课开始时设置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学困生去回答,树立学习的自信,使他们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需要学生自学,合作交流等活动的时候,鼓励学困生发表意见,逐渐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激发了学习兴趣。

五、家校联系要紧密

作为一名农村的小学教师,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农村家长非常忙,大部分农村家长的文化素质也不高,而且教育孩子的方法也不太科学,这就使老师在学校的教育效果,一回到家就大打折扣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和家长经常交流孩子的在校情况,交流如何科学有效的教育好孩子就成了非常必要的事了,我在这个过程中采取了以下的方法。

1.分析学困生的家庭情况。有些孩子成为学困生与家庭情况有很大的关系,比如说我的班里就有一个孩子的家长,爸爸经常外出打打牌,喝喝酒,在家的时间很少,妈妈智力又有问题,对孩子的学习不但帮不上忙,而且还有不利的影响,对于这样的家庭,我们联系的目的,也只是要求家长能够注意自己的行为,尽量不要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至于学习全权老师负责,我尽量让这个孩子在学校里完成学习任务,在家中就做一做他喜欢的或者力所能及的作业。

2.制定家庭教育计划。还有些学困生的家长很关注孩子的学习,但是方法不正确,通过家校联系,给家长推荐一些好的教育方法,并帮助家长制定好学生在家的学习计划,把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进步及时向家长反馈,放学回家后家长针对老师的反馈及时调整孩子的学习计划,理性、科学的去教育孩子。

一年级学生学习计划范文第10篇

一 学习习惯概述

1.学习习惯的概念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学习中形成的稳定的行为方式,是学生学习态度、方法、能力和方式的综合表现。从心理机制上看,习惯是一种内在需要。习惯形成以后,不需要别人的督促和提醒,不需要运用意志力的努力,就能自然按照已经形成的行为方式操作。

2.学习习惯的特点

学习习惯有四个主要特点:稳定性、自动性、约束性和可塑性。稳定性是指习惯形成后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环境中不容易改变的特点;自动性是指习惯形成后对个体的作用具有自发性,个体能自然而然地按照习惯的行为方式操作;约束性是指习惯对非习惯行为有一定的排斥作用;可塑性一方面指习惯不是一成不变的,习惯形成后可以发生改变,另一方面指习惯不具有遗传特性,是后天习得的。

3.构成学习习惯的要素

构成学习习惯有四个基本要素:(1)态度是学习的动力系统,包括动机、兴趣、爱好等;(2)方法是学习的策略系统,包括预习、上课、复习、作业、应试等方法;(3)能力是学习的调控系统,包括学习计划、调节、优化、控制等;(4)方式是学习的行为系统,即学生以何种方式组织实施学习活动,包括学习计划、过程、反馈、评价等。

4.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习惯是人重要的心理素质。积极的、良好的习惯是人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良的行为习惯则构成了人的不良心理素质。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核心意义在于,通过习惯培养,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甚至厌学、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率低下的状况,进入以“乐学”“会学”为主要特征的学习状态,从而轻松地步入更高层次的学习,能独立学习、认真思考,学有所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是学生学习适应性的重要表现,而且是其终身学习品质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叶圣陶先生说:“中小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习惯”。

二 不良数学学习习惯的表现

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观察总结,发现一些学生数学学习的不良习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习不主动

一些学生在学数学时不主动,主要表现为:(1)没有计划,学习全凭一时的兴趣和情绪;(2)课前不预习,老师怎么讲,就怎么听,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3)思想懒惰,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作业靠抄袭。

2.注意力不集中

数学不像其他科目那样直观有趣味,一些学生经常是一边做作业,一边看电视;一边做口算,一边玩玩具,常常是处于分心状态,学习时精力不能集中,结果作业常出错,思考问题理不清头绪。

3.学习效率低

不少学生在做数学练习和作业时慢慢腾腾,拖拖拉拉,不讲速度,效率不高。不勤于思考,学习纯粹是为了完成作业,不能举一反三。

4.做事不细心

不少学生缺乏认真审题的习惯,往往做事不细心,马马虎虎,丢三落四,由于不认真审题导致解题常出现错误,准确率低。有些学生对一年级的数学知识不系统掌握,知道怎么做就算了,不认真演算书写,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简单题型出错,复杂题型反而答对。

三 怎样养成严谨的数学学习习惯

1.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的习惯

一年级的新生难免改不了在幼儿园的习惯,课堂上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对他们来说很不习惯。所以,首先要引导学生养成集中注意力的习惯。比如,引导孩子们端正坐姿,可以让他们在椅子上安静地坐五分钟,看看谁坐得最端正,表扬他们,并在每节课上反复练习,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习惯。再如,引导孩子们养成上课看黑板的习惯,努力吸收黑板上的知识,以便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2.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

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认真倾听老师讲课,听清听懂老师的要求。为此,教师要善于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比如,在教学“数一数”时,我就让学生在家用纸盒制作了正方体、长方体等几何体,让他们数其边数。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会专注倾听其他人的发言。刚入学的学生不懂得在别人发表意见时要认真倾听,我们可以说“比比看谁听得最认真!”等话,多次及时提醒和鼓励,逐渐让学生养成认真倾听老师和同学发言的习惯。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果不积极动脑思考就很难学好数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不是单纯地“教”知识,而是通过引导帮助学生去做,去想知识。如在学习“10的分与合”时,在复习铺垫的基础上,提问:“10可以分成几和几呢?”引导学生一边分计算棒一边思考,从而自己得出结论。多问几个“为什么”,比直接告诉学生“是这样的”要好得多。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习惯

动手操作是儿童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他们能够在动手操作中获得直接经验。为了让一年级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教材安排了“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数一数”等大量的动手操作活动。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能够积累学习的“关键经验”,而这些经验不是口头教会的,必须由学生自己体验。我们必须不厌其烦地引导学生们动手操作,只有如此,才能让孩子们对“数学的分与合”形成清晰的表象,实现由形象到抽象的过渡。

5.培养学生认真作业的习惯

在做数学作业时,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在限时内完成作业,并做到以下四点:(1)认真审题。要教给学生读题方法,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强调多读,读懂题目的要求;(2)细心演算。训练学生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不管题目难易都要认真对待,计算要仔细认真;(3)检验改错。要求学生在做完作业后再认真检查,发现并改正错误;(4)规范书写。教给学生写作业方法,从把数字写清楚、整齐、美观到格式正确,都要有规范要求。最后要求学生在限时内完成作业。

6.培养学生独立复习的习惯

一年级的学生很难独立完成复习任务,这里要借助家长的力量。其实家长做起来并不难,贵在坚持,一年级课上学的东西一般不多,家长可以问问孩子:“今天上课老师都讲了什么知识?你能不能当个小老师,将老师所讲的内容讲给爸爸妈妈听?”等,以达到及时巩固的目的。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学习能力越来越强,再慢慢放手,让孩子逐渐养成独立复习的习惯。

四 结束语

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非一朝一夕之事。但我们必须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引起足够的重视,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注重培养孩子们严谨的数学学习习惯。同时,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只要我们引导得法,训练效果好,就可以使严谨的数学学习习惯形成的速度加快,并使之在学生们的学习中扎根、结果,让孩子们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申仁洪.学习习惯:概念、构成与生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2]高晓娟.一年级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J].小学时代,2011(06)

上一篇:一年级寒假学习计划范文 下一篇:情况报告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