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的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10 18:17:04

小手的教案范文第1篇

一、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手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五个手指的名称;(2)简单了解保护手的方法;(3)帮助幼儿理解,体会自己的小手本领大。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游戏认识手各部分的名称及功能。

教学难点:感知比较手各部分的特征,知道它们的名称。

三、活动准备

1、手的图片;2、动物大指偶5个小指偶若干(与幼儿人数相同);3、操作材料:(1)夹珠子(筷子、木珠);(2)积木;(3)绘画(涂色:“我的小手”);(4)歌曲:《我有一双小小手》

四、活动过程

(一)用音乐引出课题

师:昨天老师在网上听到一首好听的歌,我下载下来了,我们来听听歌曲中唱了什么?(播放歌曲《我有一双小小手》)

提问:歌曲中唱了什么?

(二)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小手能做什么,使他们体会到自己的小手本领很大

提问:1. 除了歌曲中唱到的本领,小手还有什么本领?(个别回答,与旁边的幼儿交流)

老师小结:小朋友的小手本领真大,可以做这么多的事,那么,小手本领为什么会这么大呢,手上有些什么呢? 请小朋友伸出自己的小手仔细地看一看。

(三)观察认识手

提问:你的手上有什么? (手指) 你认识它们吗?

(四)认识手指名称

1、介绍手指名称。出示图片,分别介绍五个手指的名称

师:最矮最粗的叫大姆指,让幼儿伸出大姆指表扬表扬小朋友,也表扬表扬自己,挨着大姆指的叫食指,请幼儿伸出食指;中间最高的是中指,让幼儿伸出中指;挨着中指的叫无名指,幼儿伸出无名指。最细最小的叫小指,让幼儿伸出小指

2、巩固认识手指。游戏:“戴指偶”

游戏:“戴指偶”老师说一个手指的名字,幼儿取一个指偶戴在相应的手指上。幼儿说:我把* *戴在* *指上。

3、认识手的其它部分

(1)手指长在哪里? (手掌);(2)手还可以怎样分? (手心、手背)老师伸出手心,手背提醒幼儿。

(五)幼儿讨论:如果没有手会怎样? 怎样保护手?

讨论后请个别幼儿回答,

老师小结:没有手我们就会特别不方便,不能自己喂饭、穿衣服,什么事都要别人帮忙,所以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小手,做到勤洗手,保持手的清洁,不玩刀和其它尖的东西,以防触伤自己的小手,冬天外出戴手套,涂一些护肤品等。

(六)引导幼儿想想怎样使自己的小手的本领更大,教育幼儿多动手,勤动手

提问:怎样使自己的小手本领更大? 启发幼儿想想:如果什么事都请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做,我们小手的本领能这么大吗? (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帮助大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 七)幼儿动手操作

教师把操作本材料(1)夹珠子(筷子、木珠),(2)积木,(3) (绘画(涂色:“我的小手”)分别放在三张桌子上,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弱项进行选择操作材料来丰富小手的本领。教师巡回指导。

五、活动总结

教师针对幼儿今天的表现,给予及时适当的评价,表扬和鼓励那些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同时教师要留意那些能力相对较弱幼儿的情绪,增强其自信心。

六、活动延伸

小手的教案范文第2篇

一、精心写教案

教师的工作在课前就是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在三项工作中我更侧重备教材。有的老师备课把重点用在参阅别人写完的现成教案上。我认为这些教案对自己的学生并不适合,授课达不到预想的效果。有时间用在别人写完的教案上倒不如将精力用在所教学科的教师用书上。我将大部分的时间用在研究编者对全册书的编排思想上。我反复阅读,仔细揣摩,将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与编者的思想相结合,写出适合自己学生特点的授课教案。

二、教案的内容让课堂鲜活而精彩

(一)复习和导入部分要精心设计

复习内容是有针对性的选择,要选与新课有关的旧知识。这一步的目的性极强,它是解决新知识的基础。导入是为了设疑,引起学生对学新知识的猜想和解决新知识的渴望。

(二)授新课时,先给学生出示例题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读题,让他们充分了解题中给的信息及要解决的问题。接着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他们解答。老师在课堂上巡视,了解学生的解答状况,接着就让学生以小组形式(4~5人)讨论和探究所求的问题。在这段时间里,有的小组里有优秀学生能说出解题思路;有的小组只解答出了一半,这个小组产生的质疑会加深本组学生求解问题的意识和欲望。老师在这时可作适当的点拨,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也可以不作点拨,让学生继续思考。一会儿,质疑的学生可在倾听其他小组汇报中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整个授课过程中老师不讲或很少讲。这里的讲是指点拨。老师看学生的探究时间已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了,接下来是让学生汇报,师生共同评议,总结出大家认可的答案。

(三)小结这道题的要点

老师问:通过我们的共同探究学习,你们能归纳解答的要点吗?你会发现有无数只小手举起来,争着发言要说出他们“认可的要点”。将他们的要点汇集一起写在黑板上。他们说出的要点是判定你这节课成功与否的时段。他们的汇报让你惊喜:有的是老师事先预设的范围内,有的是老师未曾想到的细节,有的是通俗易懂的学生语言表达的观点……看到学生全面的总结,我从心底产生做教师的快乐和幸福感。我从中体验到课前精心备课带来的成功。

(四)巩固练习

老师选择有代表性的2~3道题让学生去做。有的学生做题出现的错误具有代表性,让那位做错题的学生说出,也一并写在学生“认可的要点”里。

小手的教案范文第3篇

设计意图:

这节活动课是大班的体育活动, 我为什么选择这个题材呢?主要是考虑到我们农村幼儿认知能力与学习水平, 以及与大城市孩子们的差异。 首先这节体育活动课以孩子们感兴趣 的沙包来贯穿在整个游戏中, 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身体各部位能够得到锻炼。 因此本活动 理念是运用沙包游戏,通过幼幼互动、师幼互动,贯穿游戏情境,以赏识、鼓励的方法来调 动幼儿的积极性, 使幼儿以愉悦地心情投入到整个活动中, 身体各个部位都能得到很好的锻 炼。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沙包的生成材料; 2、在游戏中发展孩子们平衡、跳跃、抛接等综合能力。 3、引导幼儿创造性地用不同的方法玩沙包,在玩的过程中感受沙包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沙包若干;音乐《幸福拍手歌》 , 《快乐宝贝》 。 2、篮子2个,矮长凳一个,钻圈4个,小椅子2把,沙锤、摇铃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师带领幼儿一起以开火车形式入场。

2、 《幸福拍手歌》热身。

二、玩沙包。

导入部分:小朋友,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礼物呀?(沙包)

1、谁知道沙包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沙包里面可以装入那些东西?

2、今天,我们就来和沙包做游戏。 (幼儿自由玩沙包)

3、请幼儿介绍自己的玩法。

4、教师指导幼儿和幼儿一块玩。

①头顶沙包走路。将沙包放在头顶上,大家一起走一走,注意不要将沙包掉下来,也 不能用小手去碰。②双腿夹沙包跳。将沙包放在两腿之间夹住,师带领幼儿一起双膝并拢夹 紧沙包往前跳越。③手托沙包扭屁股走。将沙包放在手上托着,然后扭着小屁股往前走,在 走的过程中,不要把沙包掉下来,保持身体平衡的同时把屁股扭起来。④小蚂蚁运粮。将沙 包放在后背上, 爬着走,走的过程中, 沙包还是不能掉下来,也不许用手去碰, 要走慢一些。 ⑤ 抛接沙包:将沙包向上抛起,迅速用双手接住。⑥ 脚顶沙包走:将沙包放在脚背上往前 走。

三、游戏"运沙包" 。

1、讲明游戏规则:中途沙包掉落,需放好后继续前进。

2、讲明玩法:把幼儿分成两队,每名队员一个沙包,先学小乌龟把沙包运到矮长凳(小桥)上,双脚跳过长凳(小桥)。再学小兔(小白兔双腿夹沙包,进行跳跃前进)把沙包运到小椅子(山)上,拿起沙包扔到前面的篮子里(若没扔中,捡起沙包重新扔),然后快速从旁边的跑道(途中要钻圈)跑回打一下下一名队员的小手,下一名队员接着运沙包。

3、教师当裁判,及时引导、鼓励幼儿,两组同时进行,那组最先运完为胜。

四、结束。

1、教师评价幼儿的活动,表扬有创造性的孩子。

2、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快乐宝贝》。

小手的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兴趣,快乐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快乐地学习……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的方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1.设计体现“快乐”的教学内容

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善于挖掘教材中蕴藏的快乐因素,是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前提。同时,对于教学内容的透彻把握,有利于教师更准确的把握教学目标,运用教学策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1.1 挖掘教材中“快乐教学”的突破口。上好一堂课,选准突破口是关键,如同庖丁解牛一样。切入点选准确且恰到好处,那么所有的问题变能迎刃而解。如一年级下册《胖乎乎的小手》的教学,我曾经设计过多种教学方案,一是儿歌《我有一双小小手》导入,二是谈话导入法,三是用谜语与挂图导入等,但总觉得不能完全体现教学内容,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较之后,我又选择“看手――画手――夸手”的导入方案,让学生伸出小手感知“胖乎乎”,在画手中板书“胖乎乎”加深对词义的理解,在夸“手”中实现对“手”的拓展,这样贴近学生生活,层层推进,学生感到有趣味,很快进入“乐中学习,乐中求发展”的境界。

1.2 重视教材中“快乐教学”的语文材料。《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语言材料,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而那些最典型的语言材料,必须在对教材深入钻研中才能获得,同时又必须巧妙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四季》一课,运用了鲜明生动,且极具有个性的语言:“尖尖”、“弯弯”、“鞠着躬”、“大肚子一挺”等,对这些材料的感悟与领会,有助于对四季特征的理解,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读、演说、评、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味,在演中感悟,在说中理解,在评中升华。

1.3 把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快乐教学”的切入点。语文课堂的活力,在于创造。特别是对于那些抽象且枯燥易混的教学内容,如果我们善于创造,它同样能成为快乐教学的锲机,成为开发语文课堂活力的火花。如:小学一年级的汉语拼音教学,对刚入学儿童来说,很难有兴趣,我们要充分利用教学插图的基础上,给每个学生增加实物教具,用两根毛线进行造型变化,引导学生进行拼音魔术表演,保持高涨的学习兴趣,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样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型,有趣了,学生学的积极主动。

2.建构体现“快乐”的教学方式

语文课程的核心是,积极引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真正实现学习方式转变,在于学会经营课堂,建构师生、生生交往互动的语文课堂。经营的主导者是教师,理解是学习方式的转变,途径在于教会学生读书,落脚点则是学生在快乐中学。

2.1 创设快乐学习的条件。对于小学生来说,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中提升学习兴趣。一是营造“快乐教学”的教室环境,可以通过教室的布置整理,座位的摆设;建立识字王国,动画城,合理利用黑板报等;二是精心设计各种教具。如《雨点儿》一课中的生字卡制作成雨点形状,《胖乎乎的小手》的生字卡制作成小手形状,这样能增强学习兴趣。

2.2 创造适应学生发展的学案。经营课堂的一个重要原则,就要以学生为主体,不可牵着学生跟着教案走,而应当是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调整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心中装的不是教案而是学生。因此,首先要选择贴近学生的教学提问,其次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学生学习疲劳、精力分散、开小差时,我们不应大声训斥,而应因势利导,将不利的教学因素化为有效的教学动力。如一节公开课上,课堂被外面低空飞行的飞机轰隆声扰乱,有的同学低声议论,有的爬窗而望,性急的老师大声呵斥学生,课堂气氛变得紧张而不和谐。相机设计教学活动来化解教学危机,岂不更好?

3.让学生体验“读”的快乐

朗读是语文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优势所在,引导学生读出情感变化,才能享受到朗读的乐趣,受到情感熏陶,产生独特体验。

3.1 抓住关键词句,指导学生读出味道。如《静夜思》这首诗,如果按“读百遍,其义自见”的传统观念,即使读上千遍,对于一年级的学生也难理解入情。在教学中,我们抓住关键词“明月”“思故乡”等,讲述李白思乡的故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读得津津有味。

3.2 抓住人物语言,指导学生体验角色。如《自己去吧》中,小鸭妈妈和小鸭,小鹰妈妈和小鹰的对话。《胖乎乎的小手》中爸爸、妈妈、姥姥和兰兰的对话等都是极好的训练材料。学生对分角色朗读兴趣浓、热情高、参与意识强,在教学时我利用学生分小组读、指明读、开火车读、角色表演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体验读书快乐,这样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增强语文课堂的活力,而且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培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小手的教案范文第5篇

一、设计体现“快乐”的教学内容

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善于挖掘教材中蕴藏的快乐因素,是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前提。同时,对于教学内容的透彻把握,有利于教师更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运用教学策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1. 挖掘教材中“快乐教学”的突破口

上好一堂课,选准突破口是关键。如同庖丁解牛一样,切入点选得准确且恰到好处,那么所有问题便能迎刃而解。如一年级下册《胖乎乎的小手》的教学,我们曾设计过多种教学导入方案,一是儿歌《我有一双小小手》导入;二是谈话法导入;三是谜语与挂图导入等,但总觉得都不能完美体现教学内容,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较之后,我们选择“看手一画手一夸手”的导入方案,让学生伸出小手感知“胖乎乎”,在画手中板书“胖乎乎”,加深对词义的理解,在夸手中实现对教学的拓展。这样贴近学生生活,层层推进,学生感到有滋有味,很快进入“乐中学、乐中求发展”的境界。再如《自己去吧》一课,其切入点在课题。教学时,我们抓住这个突破口,引导学生读题思题,激发学生质疑,“自己去做什么?为什么要自己去?”一方面培养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全文,让学生学得愉快、学得主动。

2. 重视教材中“快乐教学”的语言材料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言材料,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那些最典型的语言材料,必须在对教材的深入钻研中才能获得,同时又必须将其巧妙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才会收到良好效果。如《四季》一课,运用了鲜明生动且极具个性的语言,“尖尖、弯弯、鞠着躬、大肚子一挺”等,对这些材料的感悟与领会,有助于学生对四季特征的理解,而要获得良好的理解与感悟,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进行读、演、说、评,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味,在演中感悟,在说中理解,在评中升华。

3. 把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快乐教学”的切入点

语文课堂的活力,在于创造。特别是对于那些抽象且枯糙易混的教学内容,如果我们善于创造,它同样能成为快乐的教学契机,成为开发语文课堂活力的火花。比如小学一年级的汉语拼音教学,对刚入学的儿童来说,很难有学习兴趣。我们在充分利用教学插图的基础上,给每个学生增加了实物学具(如两根毛线),教师充分利用两根毛线进行造型变化,引导学生进行拼音魔术表演,保持高涨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样,枯糙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形、有趣了,学生学得积极主动。

二、建构体现“快乐”的教学方式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真正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于学会经营课堂,建构师生、生生交往互动的语文课堂。经营的主导者是教师,理念是学习方式的转变,途径在于教会学生读书,途径在于教会学生读书,落脚点则是学生在快乐中发展。

1.创设快乐的学习条件

对于小学生来说,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中提升学习兴趣。一是营造“快乐教学”的教室环境,可以通过教室的布置整理、座位的摆设,建立识字王国、动画城,合理利用黑板报等;二是精心设计各种教具。如《雨点儿》一课中的生字卡制作成雨点的形状,《胖乎乎的小手》的生字卡制作成小手的形状,《自己去吧》一课可设计小鸭、小鹰及小鸭妈妈和小鹰妈妈的头饰,从而增强学生的兴趣,感受学习的快乐。

2.创设适应学生发展的学案

经营课堂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不可牵学生跟着教案走,而应当是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调整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心中装的不是教案,而应该是学生。因此,首先要选择贴近学生的教学提问。门槛过高的教学提问会构成学生思维的障碍,适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提问则能帮助学生进入“跳起来摘桃子”的快乐境界。其次是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学生学习疲劳、精力分散开小差时,我们不应大声训斥,而应因势利导,将不利的教学因素化解为有效的教学动力。如,一节公开课上,课堂被外面低空飞行的飞机轰隆声扰乱,有的同学低声议论,有的扒窗而望……性急的老师大声呵斥学生,课堂气氛变得紧张而不和谐。相机设计教学活动来化解教学危机,岂不更好?

三、让学生体验“读”的快乐

朗读是语文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优势所在,引导学生读出情感变化,才能享受朗读的乐趣,受到情感的熏陶,产生独特体验。

1. 抓住关键词句,指导学生读出味道

如《静夜思》这首诗,如果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传统观念,即使读上千遍,对于一年级的学生也难以入情。在教学中,我们抓住关键词“明月”“思故乡”等,讲述李白思乡的故事,收到了较好的朗读效果,学生读得津津有味。再如《雨点儿》的第一句“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在教学时,我们抓住“飘落”二字,引导学生反复品味读书,让学生体会到“飘落”的意境,读起来也颇具韵味。

2. 抓住人物语言,指导学生体验角色

如《自己去吧》中,小鸭妈妈和小鸭、小鹰妈妈和小鹰的对话,《胖乎乎的小手》中爸爸、妈妈、姥姥和兰兰的对话等,都是极好的语言训练材料。学生对分角色朗读兴趣浓、热情高、参与意识强,在教学时,老师可利用学生分小组读、指名读、开火车读、角色表演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体验读书的快乐。这样,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增强语文课堂的活力,而且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培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3.抓住看似平淡的文字,指导学生读演结合

《菜园里》这篇课文,生字多、线索杂、内容平淡,是一篇难度较大的识字课文。但该文读起来琅琅上口。在教学时,老师拿出小竹板,引导学生边演边读。这样一来,竹板一打,课堂随之活跃,学生争相表演,有的还能背诵。

小手的教案范文第6篇

我实习的学校是一所小学。学校的操场,小花园,甚至是几间教室,都弥漫着活泼的气息。实习的日子,自然也增添了不少情趣。

到学校报道后,我的带教老师是周业梅老师。她教学经验丰富,待人很好。学校里的老师都说她的课讲得很好。学校领导说,应该多向周老师请教。之后的时间,还来不及适应新的环境,我就被周老师领到了班级,当时想到就要面对四五十个学生,不免还是有点担心和紧张。

实习老师,是个很特别的存在。还记得第一次被班级里学生叫“老师好”的时候的那种错愕。渐渐适应,然后自如反应,点头示意。开始的一个礼拜,日渐习惯起学校的生活,仿佛重回小学校园一般。用以一种全新的角度来看待学生,以老师的身份来要求自己了,这种感觉挺奇妙。以往觉得“高高在上”的老师,突然间成了身边的“同事”,作为实习老师,又该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高中的学生?身份的转变,是实习阶段第一个要跨越的坎吧?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份:带教老师的学生,小学学生的老师。

听课。这是实习的必经阶段,听课不仅能够学习带教老师的教学方法,也能熟悉自己将要教学的班级。小学阶段的英语课程与大学里大不相同,他们要的不是文章的思想内涵,而是一种能听、说、读的技能。带教的周老师教态很好,课程安排上面相当严谨,备课很充分。听第一节课的时候就觉得整节课早已经规划好了似的,大部分学生都知道了这节课要完成的内容。就算有突发状况的发生,老师学生也都能自行控制好时间。学校规定的听课是10节左右,我基本上能去听的课都去了,为的是想了解整个章节上课的完整过程,每个部分都有不同的上课手段和形式。这些,都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大学里所学的英语教学法课程,提及不少英语教学的教学方法,不过,感觉大部分都是纸上谈兵。真正坐在教室后面听课的感觉很不一样,教学的内容就算一样,方式也可以有很多种,老师自己授课,可以让学生回答问题,可以结合练习加深印象。而对于学生的回答,老师给予的鼓励也可以有很多种,比如:good!great!excellent!等等。与此同时,还要注意是否自己会漏掉一些没有专心听讲的学生,适当地抽他们回答问题以便让他们集中注意力。板书的排版也不能天马行空,而是要让学生一看就明了……这些都是书本上很难学到的东西。一周的听课时间下来,作为实习生的我,感触都很深,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光是 “sit down, please!”这一句,一个老师一节课就要说上几十遍,教学的内容固然重要,学生与老师间基本的尊重,也是我们今后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写教案。教案是教学前的重头戏。周老师先让我仔细回忆一下她上课的步骤并结合我自己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来写教案。起初,我有点傻眼,但真正开始写的时候我只是写了部分重要的知识点和一些课堂用语到教案里去,就怕到自己展现讲台上上课的时候忘词。对于那些细节部分,则在自己的本子上一一注明。提醒自己,以防漏掉了什么。就连上课需要的口语部分也都是尽量背下来,记好。

小手的教案范文第7篇

来到**小学转眼间已快一年了,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本人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对工作严谨负责,热爱本职工作,教风端正,兢兢业业,勤奋钻研,努力不懈,认认真真做好本职本份工作.在这一年里,我担任了一年级,六年两个年级的音乐教学工作.在此,做如下总结:

一,教育观念,教学指导思想的改变和更新.

在新教材改革的浪潮里,20**学年是个特殊的学年,一年级的小朋友首先站到了改革的最前方,各个学科都使用了新教材,而音乐课本则是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新教材.为了使每一位音乐教师能够较快,较好的熟悉,掌握新教材,我区教研室在每学期开学初,安排了全区音乐教师进行学习新教材,还特意从广州请来专家讲座,示范,以便帮助我们更好的适应新教材.新教材是从现代教育的理念做起点,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为本,从持续发展,终身教育的视角去考虑,所以定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新教材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提供较大的空间自由发展,创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观念,发展健康的审美情操和情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态度,全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教案的精心设计.

教案是教师课堂教学进行缜密设计的蓝图,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教学质量.因此,我在备课时考虑到教学的基本任务即:教学目的,突出本学科的特点,把握好每一课的重,难点,合理的,深入浅出的进行备课.同时,我又依据各个年级不同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使绝大部分的学生能够掌握好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基本技能,有利于更好的实现双基课堂教学.

三,结合实际,搞好课堂教学.

在课堂上讲课时,我会尽量按照教案的设计去进行.但,往往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与预期设想有较大的出入.因此,我会及时从实际出发,进行调理和修整.对于相同的教材,相同的年级,在不同的班级上课时,我会根据此班的学习程度,接受能力等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和创新,力求在不变中求万变.

在教学手段上,我推行愉快教学.使整个教学始终在愉快合作,多彩,友爱,融洽的气氛中进行.让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智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从内心深处激发学生的情感,再根据内容的不同实施德育渗透.例如:《幸福生活》这课,就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珍惜当今来之不易的幸福;《巧巧手》这课,就要求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多多锻炼自己的小手,为国家,为集体贡献一份力量;而《长鼻子》,《咯咯哒》,《汪汪与》等课则是让学生懂得保护小动物,热爱生命等道理.总而言之,都是为了使学生今后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

四,切实抓好合唱队,舞蹈队的建设.

在20**学年第一学期里,合唱队已经进入轨道,开始了正常的训练,并持之以恒,利用早上和下午放学的时间加班加点进行训练;而舞蹈队则是在第二学期才进入轨道的,因此,为了尽快提高队员的基本功和进展,使之正常运转,除了利用平时的时间训练外,我和曾老师还在每周六早上回校,对舞蹈队进行培训.功夫不有心人,终于在今年的我校的六一文艺汇演中,两个队初绽姿彩,得到了令人满意的表现!

小手的教案范文第8篇

教师经常有这样的教学行为:上课就是照着教案走,一旦偏离了教学预设,课堂就如断了线的风筝,很难收回来。一节课下来,不管学生有哪些创新和突破、疑问和好奇,统统不加理睬,不能体现学生的主动性。

一堂成功的课必须是“预设”和“生成”的有机结合,教师的预设能确保课堂的进程流畅并有条不紊的达成教学目标;学生的生成是课堂进程中最有活力、最有价值的因素,需要教师机智引导生成并圆满解决。只有这样,生命的活水才能在课堂上自由欢快地流淌,课堂才能吹奏起民主、和谐之歌,享受到高质量的语文课堂生活。

【案例】

笔者一向对海洋动物十分感兴趣,曾经花过不少工夫去研究它们。当看到本学期要学习《鲸》时,不由得欣喜若狂,心想:这下有了用武之地,一定要把学生带入一个鲸的精彩世界。为了配合自己的发挥,提前两周笔者就号召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关于鲸的资料,精心做了准备,特意在课堂教学的最后一步设计了一个质疑拓展的环节,准备在了解了学生的疑问后,分类进行讲解,把自己所知道的关于鲸的知识统统传授给学生。

就这样满怀期待上课了!课文学习得很顺利。笔者按计划引导质疑:“同学们,课文学完了,对于鲸,你还有什么特别想知道的问题吗?”

话音未落,很多小手扬了起来:

“逆戟鲸寻找和追踪猎物时,嘴里为什么要不时发出响声?”

“抹香鲸体内的龙涎香是怎样形成的?”

“鲸鱼为什么会集体自杀?”

“我了解到,成年座头鲸在夏威夷水域什么也不吃,全靠其贮存的脂肪生存,这是怎么回事?

“鲸在大海里遨游从来不会迷失方向吗?”

……

从学生热切的声音中听得出,他们对这些问题兴趣极高。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像在本不平静的湖中又投入了一块大石头,紧跟着有更多的小手争先恐后举了起来,很显然,这些举手的同学能解答刚才的问题。他们纷纷站起来,向前倾着身子,把手举得老高,嘴里喊着:“老师,叫我!”有两名学生甚至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竟从座位上跑到讲台前,挥舞着小手。

这可怎么办?略做思考,笔者决定,放弃让老师自己表演的念头,把课堂还给学生:当堂召开一次“鲸的知识小论坛”,每个人将自己的疑问或了解到的知识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然后推荐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

“耶!”耳边立刻响起一片轰然叫好声,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一张张小嘴开始迫不及待地发言,一张张小脸洋溢着一吐为快的兴奋表情,一双双大眼流露出获取新知的好奇目光。

几分钟后,学生们争相上台,他们有的交流了鲸鱼的进化过程,有的画了不同的鲸喷出的不同的水柱,有的模仿了鲸在各种情景下的叫声,有的介绍了人类对鲸鱼的捕捉情况,有的表演了鲸鱼救人和伤人的小故事,有的展示了鲸鱼的精彩图片……有一个学生甚至让笔者举起手,说:“代老师身高约一米六,她站在成年鲸鱼的嘴中,举起手来也够不到鲸鱼的上额。”形象生动的解说,引来了一片笑声。

从学生不时闪现着的创意的火花中,关于鲸鱼的知识已被他们内化为自己的储蓄,笔者无需再讲什么,只需站在旁边认真聆听,随时准备为他们服务。

【思考】

这节课上得很成功。从学生的表现看,他们能自主综合所掌握的知识,自主进行表达。表达时,学生们既能运用课堂上刚学到的方法,又创造了新的方法,令人惊喜。至今想来,笔者仍然感到庆幸,正是因为重视了课堂生成,放权给学生,才有了那一次丰富多彩、充满激情、充满活力的“鲸鱼知识小论坛”,才引起了学生长期的研究动物的热潮。由此反思,教师要在课堂中善于捕捉、判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项信息,把有价值的新信息和新问题纳入教学过程,使之成为教学的亮点,以保证教学的正确方向。教师要真正起到组织引导作用,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及时捕捉学生的亮点。生成的动力来自师生之间的交往和互动,教师要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信息反馈及时捕捉课堂上有价值的信息。互动中学生那些精彩的表现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稍纵即逝,教师必须有一双善于发现学生亮点的眼睛,用心观察、及时捕捉,并进行充分肯定,让智慧闪耀光芒。这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才会越来越高,思维碰撞,精彩不断,课堂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只是一味按照预先的设计“走教案”,没有关注学生的表现,“死”的教案就会限制“活”的学生,遏止他们在课堂上思想和生命的活力,使原本鲜活灵动的语文课变得机械刻板。

2.有一颗聪慧敏感的心灵,及时调整教学的进程。发现了学生的亮点仅仅是第一步,一位优秀的教师还要在呵护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前提下,立即抓住课堂中可以加以利用的亮光点,因势利导、机智灵活地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重组课堂教学行为。这样,教师就能很好地掌控课堂的秩序,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的氛围,高效率地完成和实现教学目标。这种引导是对教师临场反应的挑战,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

3.有一个挖掘教趣味因素的头脑,适时激发学生兴趣。要让学生学得好,学得生动有趣,作为教师,就必须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学生一旦对语文感兴趣,就会乐于接受它,变“苦学”为“乐学”。只有生动,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活泼,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只有趣味,才符合学生的口味,才能吸引学生。一切教学方法,只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都应该采用。但又必须根据课堂上学生的知识反馈和思维活动情况灵活选择教法。所以,教师要尽力去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校,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小手的教案范文第9篇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动态生成 应对策略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行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叶澜语)

一、生成――课堂因你而美丽

“老师,我觉得这道题不应该这么做。”“老师,我对你的说法还有补充。”“老师,我发现书上写错了。”……新课程下,课堂教学中类似的“突发事件”、“意外事件”、“不曾预约”、“不速之客”给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和挑战。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教师面对的是个性迥异、聪明好奇的教育对象,备课预设不可能是近乎完美、滴水不漏的。因而,经常会有课前预设不到,甚至与预设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如果真正把学生当成主体,我们就没有必要对教学中的意外进行设防,而是应更多地关注意外。

二、策略――没有终点的探索

(一)反对回避,勇于直面。

课堂上,学生的心理状态千差万别,对问题的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认识过程中的思维分歧,正充分表现了学生质疑的大胆主动;反映了学生独特的思维感受;也展示了教师面对意外对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所做的鼓励和引导。教师不仅不要回避,而且要珍惜学生的感悟、体验,更要保护他们的智慧火花,这样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

(二)跳出教案,贴近生活。

教师要充分备课,但又不能限于预设而不敢越雷池半步。我认为调节课堂节奏、教学进度的根本标准,不应是教案,而是学生当时的学习状况。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料的,不可复制的过程。只有时时跳出教案,面对学生的质疑才不至于束手无策。

例如:我在上星期教百分数时(直接出示80%)问:这是什么数,你们见过吗?

生异口同声:这是百分数,我们经常见到它。

师:你们在哪些地方见过百分数,可以提供一些材料吗?

(台下小手如林)

生1:前天在科学书上看到:地球表面总面积约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占29%,海洋占71%。

生2:我在T恤衫的商标上看到:成分100%棉。妈妈说这件T恤衫材料是全棉的,不含涤纶,穿着很舒服。

生3:我在爸爸的酒瓶上看到酒精度15%。

师:你们能说说你所提供的百分数表示的意义吗?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一课,在教材安排上是首次出现百分数,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课外读物中、电视上、网络上早就认识了。在上例中,我没有从教材的逻辑起点出发,“神秘隆重”地引出百分数,从零开始一点一点地学习新内容,而是直接唤醒学生已有的数学现实,把握适宜的教学切入点。

(三)充分预设,善于生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在数学教学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设计一些探索性和开发性问题,让学生充分参与、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数学教育的这一特点告诉我们,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容存在着相当的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对教学的预设应灵活而具有针对性,在教学切入点的选择、重点的把握及难点的确定上都应该符合教学实际,符合学生实际,甚至符合教师自身的实际情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上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动态生成”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课堂教学必须是构建生成性的探究性活动过程。因此,课堂教学讲究预设,更讲究生成;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提高。课堂中发生的“意外”即使偏离预定计划,教师也应跟着学生的思路走,制造新问题的“生长点”,为新的生成提供支点和空间,鼓励继续生成。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好两点:一是要善于捕捉、利用生成性资源。要求教师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并在倾听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二是让学生成为生成性资源的解决者。

在教“9的乘法口诀”时,我预设先让学生看图,然后一步步引导学生归纳出9的乘法口诀。可刚让学生观察图,课堂上就发生了预设之外的情况。

一个学生站起来:老师,我会背9的乘法口诀。随后,许多学生都附和着说自己也会背,有的甚至还背了起来。我愣了一下,立即决定改变原来的预设。

师:你们真棒,9的乘法口诀已经会背了。那么,还有不会背的同学吗?

几个小手慢慢举了起来。

师:还有些同学不会背,你们愿意帮他们吗?用什么方法能让他们记住9的乘法口诀呢?

有的学生思考着,有的学生已经开始教身边举手的同学。学的同学听得认真,教的同学热情更高。我对学生进行鼓励后,进一步讲解了9的乘法口诀的推导。

(四)借题发挥,因势利导。

当课堂初始遇到突发事件或不利因素时,教师不得已放弃原定导入方案,镇定、理智地针对课堂情绪和学生的情绪,抓住突发事件中隐含着的契机,因势利导,作即兴发挥,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例如: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在教学《对称图形》时,学生兴高采烈地举例着生活中的对称图形。突然,有一名学生举手发言:“老师,我妈妈的也是对称的!”顿时,全班骚动。弄得这位女教师手足无措、面红耳赤。好在老师一会儿就镇静下来说:“对呀,人体就是对称的。”一石激起千层浪,看到这样的见解老师都没有予以否定,学生说话的欲望顿时被激发出来,思路也被打开了……

这时,又有名学生说:“老师,我可以做一些对称的动作。”说着,就两手叉腰,两腿分开……

其他孩子也受他启发做出各式各样的动作。

老师又顺水推舟:孩子们能创造出对称的动作,能不能创造出更多美丽的对称图案呢?

(五)努力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这是做好以上四点的基础。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在课堂上面对“不曾预约的来客”,做到处变不惊,机智演绎,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素养,还要具备教学情景的敏感力、教学反思能力及各种教学技能运用能力,更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欣赏、包容、沟通的爱心。教师应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提升自己。

参考文献:

[1]王晓平.教师的语言艺术.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3.

小手的教案范文第10篇

挖掘教材中蕴藏的快乐因素

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善于挖掘教材中蕴藏的快乐因素,是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前提。透彻理解教学内容,还有利于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运用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找到教材中“快乐教学”的突破口如同庖丁解牛一般,选准突破口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笔者曾设计过《胖乎乎的小手》的教学导入方案,如儿歌法、谈话法、谜语、挂图法等,但都不能完美体现教学内容,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之后觉得,“看手――画手――夸手”导入方案有“点火之效”。让学生伸出小手感知“胖乎乎”;画手时板书,加深对“胖乎乎”词义的理解;在夸手中实现对教学的拓展。这种贴近现实,层层推进,学生很快有滋有味进入“乐中学、乐中发展”的境界。

重视教材中“快乐教学”的语言材料《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言材料,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那些最典型的语言材料,必须对教材的深入钻研才能获得。同时又必须将其巧妙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才会收到良好效果。如《四季》一课,“尖尖、弯弯、鞠着躬、大肚子一挺”等鲜明生动、极具个性的语言材料感悟与领会得当,有助于调动学生进行读、演、说、评,让学生在读中品味,在演中感悟,在说中理解,在评中升华。

把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快乐教学”的切入点课堂的活力,在于创造。对于一些抽象、枯燥、易混的教学内容,如果教师善于创造,同样能成为快乐的教学契机,成为点燃语文课堂活力的火花。如一年级的汉语拼音教学,学生很难有学习兴趣可言,教师可在充分利用教学插图的基础上,给学生增加实物学具。如采用两根普普通通的毛线,利用两根毛线设计造型变化,演示拼音魔术表演,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枯燥的教学内容霎时变得生动、有形、有趣了,学习当然也就积极主动、有滋有味了。

创新“快乐课堂”教学模式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真正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于学会经营课堂,建构师生、生生交往互动的语文课堂。经营的主导者是教师,理念是学习方式的转变,途径在于教会学生读书,落脚点则是学生在快乐中发展。

创设快乐的学习氛围营造一个良好、快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小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提升学习兴趣。首先,营造“快乐教学”的教室环境:通过教室的布置、座位的摆设、黑板报的合理利用等,建立识字王国、动画城。其次,因材施教设计教具:如把《雨点儿》一课中的生字卡制成雨点状,《胖乎乎的小手》的生字卡制作成小手状,《自己去吧》一课可设计成小鸭、小鸭妈妈、小鹰、小鹰妈妈的头像。这样可大大增强学生的兴趣,感受学习的乐趣。

创设适应学生发展的学案以学生为主体是经营课堂的一个重要原则,教师应根据教学事实调整教学内容。教师心中装的不仅仅是教案,更应是学生。因此,首先要选择适合学生生活经验和“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提问,才能帮助学生感受“跳起来摘桃子”的快乐。其次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学生学习易疲劳、精力分散开小差,教师不应大声训斥,而应因势利导,把不利的教学因素化解为有效的学习动力。

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快乐

朗读是语文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优势所在,引导学生读出情感,才能真正享受朗读的乐趣,受到情感的熏陶,产生独特体验。

抓关键词句,指导学生读出味道《静夜思》这首诗如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传统观念,对一年级学生而言,即使读上千遍,也难以入情。但在教学中,可抓住关键词“明月”“思故乡”等,讲述李白思乡的故事,可收到较好的朗读效果,学生读得津津有味。再如《雨点儿》的第一句“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在教学时可抓住“飘落”二字,引导学生反复品味“飘落”的意境,读起来才具韵味。

品人物语言,引导学生体验角色如《自己去吧》中,小鸭妈妈和小鸭、小鹰妈妈和小鹰的对话,《胖乎乎的小手》中爸爸、妈妈、姥姥和兰兰的对话等,都是极好的语言训练材料。学生对分角色朗读兴趣浓、热情高、参与意识强,在教学时,让学生分小组读、指名读、开火车读、角色表演等,引导学生体验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的兴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培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化平淡为神奇,带领学生连读带演课文《菜园里》生字多、线索杂、内容平,是篇难度较大的识字课文,但该文读起来琅琅上口。教学时,教师拿出小竹板,边读边引导学生演。学生争相来表演,有的当堂能背诵。

总之,挖掘语文教学中的快乐因素,让学生在乐中学,定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上一篇:粘贴画教案范文 下一篇:小白兔教案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