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范文

时间:2023-03-11 09:40:07

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校本课程 课程文化 内容

校本课程的开发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许多学校已取得不少的成绩,但是也有许多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只是跟风,走形式,热闹景象下隐含着很多值得深思的问题。有些学校根本不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宗旨;有些甚至是应付差事等等。造成上述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试从文化的层面探究其深层的原因。

改革是一种文化的变革,是学校新文化与旧文化不断磨合和融合的过程。因此,要想使校本课程开发得以顺利进行,要想使国家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学校必须改造现存的文化,改善师生关系,创设理解与协商的、开放的校本课程文化。

一、课程文化的内涵

本文赞同裴娣娜教授的课程文化观点:作为现代学校文化的重要内容,学校教育活动的生存方式,指按照一定社会发展使下一代获得社会生存能力的要求,对人类文化的选择、整理和提炼而形成的一种课程观念和课程活动形态。现代社会,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课程文化观的确立,从根本上影响一个国家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

教育文化学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是一种文化过程,而居于教育核心的课程则是这一文化过程的主要载体。目前,我国正在推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模式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中的校本课程开发成为这一次课改的新亮点。

校本课程开发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体现了学校自利的重塑。但是目前,我国的校本课程的推行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如教师的能力、意愿;学校外部的评价;校长的课程领导能力等等。更重要的是,校本课程开发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它的开发和实施并非像学校获得课程自那么简单。当前,课程改革力度加大与学校课程文化不发达之间的矛盾是制约课改深入进行的关键所在。只有以创建特色学校为抓手,重塑校本课程文化,才能使课程改革在每一所学校得到创造性落实。

二、校本课程开发在文化层面上存在的问题

目前校本课程开发在文化层面上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着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为了能更好地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我们首先需了解校本课程文化的现状。

(一)课程文化“沙漠化”

学校根本就不重视课程文化的建设,组织缺乏凝聚力,内部死气沉沉。有些学校的教师缺乏课程观念,认为课程即学科或者教材,课程是一种固定不变的物化的文本,更不理解课程文化的内涵;认为教学即是执行、复制课程文本的过程。有些学校的校长对校本课程开发不感兴趣、对校本课程的认识不足,因此,学校无法提出适合本校的独特的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例如,台湾S小学虽然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但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领导小组,看上去似乎谁都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但实际上谁都不负具体责任。校长本应是课程开发的领导人,但由于对课程开发没有多大兴趣,所以对课程开发也没有提供必要的支持。

(二)课程文化保守化

新的课程改革倡导的是一种新的课程理念与实践发展范式,绝不是单纯的课程内容更新或教材变换的问题。但是有许多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思想陈旧落后,跟不上时代步伐。他们拒绝接受新的事物、新思想、新知识,吃老本,以“不变应万变”。虽然校本课程开发在最近几年来,在广大教师及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许多学校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

新课程改革标志着整个教育范式的革命性转换。无论是对新课程理论的研究,还是对新课程的实施,都必须深刻地领会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精神实质,充分地理解新课程改革在理论上的创新与突破。

三、校本课程文化的内容及特点

校本课程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类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能够体现学校办学思想和特色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在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不可或缺的。

(一)校本课程文化开发的目标是要让学

生受益

课程文化开发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受益,为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创造条件,所以评价校本课程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学生的发展。

同时校本课程文化的目标要体现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一定的氛围,或者说是一定的文化。在这种文化下,教师能够自觉而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教师相互间能够分享他们关于教学的理念与实践,并努力在课程教学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与技术。这种文化是开放的、民主的、合作的、沟通的文化。教师通过参与校本课程开发,通过与教师、学生、家长、专家和其他相关人士的合作、沟通,使自己的课程意识、课程责任感、课程开发能力、研究能力等都得到发展。

(二)校本课程文化以实施为轴心

通过特色课程的创建与实施,对于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能够起到促进的作用。

同时,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仅靠单个教师的力量显然是无法完成的,它需要教师之间更紧密、更有效的有机的结合,要求教师与教师之间相互合作,形成一个平等的、互动的教师工作群体。另外,这种合作文化不仅倡导师生、生生、师师之间的合作,还要求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合作,教师与社区之间的合作,发挥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教育网络的作用。

(三)课程评价中的文化

校本课程评价充分尊重学校师生以及学校和社区环境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强调在自我反思、自我体验的过程中,使人的自主性得以健全发展。学生通过自我反思、自我体验、自我理解,使自己以主体的身份投入到课程的运行、评价过程中,与课程文化展开“我―你”对话,从而达到一种“视域融合”,并自主地生成、建构一种内在的文化世界。

校本课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研究

一、实现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因素

1.以语文课程角度开发校本课程的选择空间

(1)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基于高中语文课程的特点

新课程要求我国使用教材统一化,但是同时要满足学生的素质发展,在此基础上要落实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那么高中语文课程在多种要求下需要做出的改革要满足以下两方面:

第一,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基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基本功。

第二,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结合语文课程的发展与学生素质教育要求,在此基础上落实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内容,保证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有自主选择权力。

(2)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空间基于高中语文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对高中语文教材提出的要求是在制定教材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和教师的发展空间,使教师能够灵活使用教材,使语文内容具有创新性,将课堂上与课后的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开放式的语文教学模式,一方面体现因材施教,一方面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语文校本课程注重的也是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形式,教师充分了解学生需求,从而开发出适合学生特征的课程,这样才能够全面的培养学生,使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一定教育价值。

2.以学生对语文课本内容的需求角度分析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1)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需求趋向多元化

高中阶段的学生对语文的知识与涉及面要求是非常广的,所以就需要校本课程中具备多元化的领域知识。所以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应满足以下两方面需求:

第一,校本课程中语文文章的选择要注重现代性与艺术性,但是也不能忽视文章本身的哲学性与文化性,选择文章的角度要基于学生素质发展与文化素养视角。

第二,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区别于陈旧的教学内容,所以在知识量的设置上要做到少而精,以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满足各个阶段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要求。

(2)学生对语文学习方式的选择趋向多元化

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相对来说已经趋于成熟,所以对于知识的渴望是多元化的,并且主动学习与参与意识还是非常高的,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协同合作、小组探讨以及完成课后实践活动或参加各种比赛,这个阶段的学生愿意主动接受语文知识,可以是讲座、论坛以及参观等形式,所以就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够利用校本课程中的内容展开丰富的课程教学,以满足学生对校本课程内容多元化的需求,利用有效的课程资源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3.以语文教师落实与开发角度衡量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能性

(1)语文教师落实校本课程的主要方式是以学生需求为主

教师最常使用的方式是拓展校本课程内容,其中包括对相关语文实践活动的材料补充以及活动的方式的增加,或者是将课程中的内容进行整合,这样能够有效减少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分离,也能够拉近学科之间的距离,最终开发出学科之间相互关联的课程内容以及跨学科教学内容,部分教师在校本课程中采用新编制内容,也就是开发出语文教学的新单元,在教学过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深化新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使学生的文学视野得到拓展。

(2)语文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指导思想是以课程标准为主

高中语文教师在落实课程教学的时候主要以适宜的课程开发内容为主,这也是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导思想,那么教师在对校本课程开发时要满足以下三点要求:

第一,充分了解学生的对文学领域的偏好,掌握不同能力阶段的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需求程度。

第二,校本课程开发要建立在高中语文课程健康发展与课程进度要求基础上。

第三,充分应用学校能够提供的语文开发资源,利用学校语文教学优势。

二、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策略

1.探索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点用以开展多样化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

资源意识在语文教师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要将所有语文课程资源视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可利用资源,进一步挖掘和开发本地、本校以及即时性的语文课程资源,将这些教学要素适时的编写到校本课程教材中,使语文教学能够与现代化信息社会中的生活轨迹有效衔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并且学以致用。

同时,校本课程中要注重语文实践课程的编写,实践活动能够充分展示出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实践、协作以及探索能力,使学生在社会与自然环境中领略语文知识并将其深化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信息整合能力,最终实现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目的。

2.高效利用学校传统优势资源用以开发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使国民精神得到传承

区域性文化特性对于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来说是资源的完善与特色教育的实现,所以地区间的民间文化、传统特色可以作为校本课程的开发资源,编写地域性特色教育课程教材,使语文教学与文化传承有效衔接,使国民精神得到沿袭。每一个地区的文化资源,历史名胜、山川园林、琴棋书画、诗词曲赋、民间艺术、以及民风民俗都是独特的校本课程开发资源,所以学校与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可以尝试添加一些传统文化,使学生能够了解到传统的文化意境,更好的融入社会发展,了解国民人文情怀,使学生的精神底蕴得到完整的构建。

3.科学开发多样化语文校本课程用以满足学习个体的不同需要

(1)主题类型校本课程开发

这种类型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是以横向拓展为主,进而对多元化的知识资源进行整合与优化,使校本课程的结构、整体得到优化,使其能够延续可持续发展的研发方向,以此能够发展成为语文教学系列课程,主题类型的校本课程开发中也有针对特殊知识面进行纵向拓展的开发形式,这种对某一知识领域进行深化与信息整合的开发方式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个别学生对此知识领域的学习与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2)学科拓展类校本课程开发

这种类型的校本课程开发方式是将语文教材作为圆点,进而向圆点周围展开辐射形式的研发,以此编写成系列教材。学科拓展类型的校本课程开发是建立在该学校语文教学现状以及教学规律基础上,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知程度为重心,有效结合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展开校本课程的内容开发与编制,这种系列教材能够稳固学习基础,使学生的语文知识视野得到拓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这种校本课程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符合大多数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要求,是教学进度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对于学生的整体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验)》[M].人民教育出版,2003.

[2]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案例》[M].人民教育出版,2003.

[3]杨平等主编.《谁来决定我们学校的课程》[M].北京大学出版,2002.

[4]徐爱英.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几个困惑[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6)

校本课程范文第3篇

校本课程的期待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考虑儿童的教育问题时,总会围绕某些基本的生活能力和生活态度提出一些基本的“教育目标”。比如通过一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具备一些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所必须的读、写、算的生活能力以及热情、勇敢、节制的生活态度。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简便的办法是国家统一规定开设哪些课程,并组织有关部门开发相应的教材和教辅资料。“国家课程”的开发与管理模式由此产生。 在一个典型的“国家课程”运行机制的教育实践中,国家已经预设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其课程门类结构,留给教师的空间,就是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课程”方案。 可是,在真实的学校生活中,教师在实行“国家课程”的过程中常常遭遇两种困难:有些学生在学习“国家课程”时感到困难或吃力;而另外一些学生在学习“国家课程”时虽不感觉吃力但缺乏基本的兴趣。这两者都导致学生学习倦怠。教学问题的解决,总是无法在教学内部获得。真实而深层的教学问题的化解,总是牵涉到课程的变动。如果人们对“新教学”有所期待,这种期待就不得不暂时跳出教学的视野,首先去策动“新课程”。 出于教学的需要,国家课程的改革可以走两条道路,一是在国家课程内部谋求改良,比如改变教学方式或重新调整国家课程的课程标准、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二是在国家课程之外,留出部分课程让教师和学生自己去开发。让教师和学生获得某些课程选择和开发的权利,这正是校本课程的理想。 可事实上,很多教师和学生(主要是学生家长)对这种自由和权力并不那么热心。甚至有忧虑。他们忧虑“考试”。纵使“国家课程”不被喜欢,却是中等学校或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的“纲要”,教师和学生家长依然会“规劝”学生以勤学苦练的姿态面对国家课程。纵使“校本课程”是学生心驰神往的,假如这种校本课程不成为中等学校和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的“纲要”,教师和学生家长依然会像薛宝钗劝说贾宝玉那样提醒学生:在人生面临选择的关头,要明白自己应该接受什么和应该拒绝什么。教师和学生家长的期望使“校本课程”常常居留于“兴趣”和“赶考”之间:既满足学生的期望和需要,又以“赶考”的内容“对家长和社会负责任”。一些学校开设“趣味数学”、“趣味语文”、“趣味英语”等“兴趣类”校本课程和“学科拓展类”校本课程,就具有某种象征意义。当它考虑学生的需要时,它以“兴趣”的名义出现;当它考虑教师和家长的期待时,它以“拓展”的名义出现,比如“散文欣赏与创作”、“名著阅读与交流”等系列“学科拓展类”校本课程。由此看来,一些学校热情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是在国家课程的“边缘”做开采和发掘的工作。或者说,是在国家课程的“周围”做弥补充实的工作。 这种“趣味语文”究竟属校本课程亦或国家课程?常常成为私下的疑问。也许,某种课程究竟归属校本课程还是国家课程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课程是否有助于学生的发展。倘使“趣味语文”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发展,称之为校本课程自然不成问题,视之为国家课程校本化亦无不可,只要这种“国家课程校本化”之后不是用来强迫学生做他们原本不喜欢、不需要的“课外作业”。 由此看来,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并无实质性的分别,并没有校本的课程,也没有国家的课程,有的只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只要课程有了学生意识,校本的或者国家的,都算是好的课程。

校本课程范文第4篇

一、开发和构建校本课程的必要性及意义

教材编写组在编写教材时,虽力图融入学生的经验,贴近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社会现实等,但无论教材编得多么完美,也不可能适应所有地区、所有学生学习。面对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社会,面对知识不断增加、能力不断增强的学生,教材明显带有很强的滞后性和单调性。这就要求教育者要把“源头活水”引入育人环节和氛围中,将新鲜材料、地区的特色文化、自然资源、人文地理、历史传统、经济发展、环境状况、学校文化等纳入到育人的“大课堂”中来,实现对教材的二度开发,延展与拓宽育人空间,让学科教材变得丰富、厚重和鲜活起来,使知识超越教材,使教学超越课堂,使教育超越传统,而学生也在此过程中获得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能力的增强和道德素养的提升。学科教材是一门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且远离学生个体生活的课程,而校本课程是最接近学生、接近实际的活教材,是最有说服力、教育性和针对性的教育资源。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于孩子来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由“师本位”向“生本位”转变的新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校本课程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爱学校、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以及主动而有效地开展研究性学习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价值和作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挖掘、开发和应用校本课程资源,不仅是新课改的需要,而且是弘扬乡土文化的需要,更是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要求。

1.开发校本课程是升华课程意识的需要

长期以来,我们实行的是高度统一的国家课程,这为培养统一的国民素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种单一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一方面,单一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不可能解决学校遇到的所有现实问题,课程的适应性差。另一方面,单一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不能很好地发挥地方、学校乃至社区独特的优势、传统和办学特色及积极性,难以满足师生的需要,造成大量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的闲置与浪费,不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此外,正如许多研究结果所表明的,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厌学、辍学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基础教育课程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无法满足他们带有地域性和学校特点的发展需要,导致他们对于基础教育课程产生陌生感和自卑感,从而丧失了继续学习的动力。校本课程的一个重要取向,就是消除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学生与家长、知识与实践之间的隔阂或对立,打通它们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提高学生实际的生活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自主和独立批判的精神。

新课程指出,“我们要从当地和学校实际出发,重视对本土资源尤其是农村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地取材,发挥本土资源的优势和独特价值”,要求“建立融合、开发、发展的课程资源观,整合并优化校内外各种资源,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教育功能,丰富教材内容,有效落实课程目标”。因此,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有课程资源开发意识,不能死肯教材,把书教“死”,而应升华课程意识,把书教“活”。

2.校本课程是打造幸福校园和幸福教育生活的需要

学校是孩子的“第二故乡”,学校理应成为学生向往和憧憬的生命栖息地,我们不能把学校搞成“文明的监狱”。严防死守式教育折射着教育的无能和无力,而最好的教育就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如果孩子厌烦了校园,提到上学就头疼,想到学习就害怕,那么,我们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就已经失败了。让学生走进校园,就能心旷神怡,就能爽心悦目,让教室成为一列正在奔驰的“幸福号”列车,使孩子们在里面幸福地旅行,惬意地生活,应是我们的追求和方向。校本课程的开发能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都向学生幸福地招手,让孩子浸泡在温馨、幸福的育人氛围里;能让孩子成为校园生活的主人,成为演奏幸福生活篇章的主角,提高其感受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能重构校园生活质量管理体系,彰显教育的人文关怀,把幸福的种子播撒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能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让校园成为充盈温馨关怀的家园、弥漫文化芳香的乐园、流淌自然灵性的生态园;能让校园成为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游乐场、提升生命品质的发射地、增添生命能量的加油站;能让校园成为教师闪烁生命光环的天空、追寻专业成熟的领空、驾驶创造飞船的星空。校本课程是校园文化的浓缩,是形成学校特色的明信片。它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呈现出生活的鲜活、生动和丰富的特质。这种充分体现社会生活内涵的校本课程的开发,让学生在接受知识时提升能力和生命质量。

3.校本课程是学科课程的必要补充,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学科课程的理解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永远是最好的素材,生活处处是课堂,生活处处有德育,生活是教育的源头活水。德育如果割裂了与生活的联系,不关心人的日常生活,不关心人的精神世界,不关心真实的社会生活,它将是空洞的、抽象的、苍白无力的。校本课程一个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是本土的、本校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可以通过耳闻目睹“触摸”得到的活生生的内容,从而增添了学科课程,使学科课程变得厚重。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特长,拓展学生的事业,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学科课程的理解,增强学习的信度和效度。

4.校本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全人格

校本课程更具有教育的针对性、直接性和说服力,它是国家统一课程的拓展,具有鲜活、具体和真实的特点,学生易于感受、亲近和接受,易于被学生所信服,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易于引起情感和认知上的共鸣,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学校、爱国教育的最直接的资源。校本课程把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教育,发展能力,彰显特长,这对于造就有素养的合格公民,培养为本地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校本课程使教育回到了原点,从而使教育更具有实效性。

5.校本课程是发展学生能力、施展学生特长的助推器

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最缺少什么呢?是缺少知识吗――许多老师在滔滔不绝,传道授业;是缺少方法吗――许多老师是声情并茂,循循善诱;是缺少责任吗――许多老师已经是口干舌燥,掏心掏肺。其实,这些都不但不缺,反而是有过之而不及。我们认为最缺的是激情、活力、兴趣和对生命的尊重和关怀,最缺的是学习的精气神,最缺的是一种能推动学生生机盎然地去学习的活力。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是从学生最近发展区和实际需要出发组织教学,使学校教育更具有灵性和活力。它使那些有特长和能力的学生有了施展才华的空间,使学校教育成为“引力场”“活动场”“情感场”“思维场”,并最终走向人的“生命发展场”。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策略

1.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

要打造适合本校实际和学生实际的校本课程,让教育走进学生的心灵,让教育凸显特色,就要倡导全体教师成为校本课程的研究者、思考者、开发者、实践者、推动者。为了督促、推动教师们能主动开发和研究校本课程,学校可成立“校本课程委员会”,在这一团队的引领、带动、督促下,使校本课程的研究和构建成为每一位教师的自觉行动,使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校本课程委员会”可由校长、教务处主任、政教处主任、全体教研组组长、年级组长、教科室成员、音体美教师组成。成员要在“课程开发”方面成为探索者、引领者、示范者、推动者。课程开发委员会的足迹应深深印在学校的教学、校园文化建设、校本课程等多个领域,有力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校本课程的构建。

2.校本课程开发和构建的具体策略

校园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校园无闲物,物物皆育人。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丰富的资源和空间,我们要善于思考,善于整合。要对资源进行勾连――让课程与生活链接;重组――让课程变得科学;创生――让课程变得鲜活。

(1)升旗课程。升旗仪式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阵地,然而,学生对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并不感兴趣,只是应付罢了。针对如何创新常规德育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校可以把机械、枯燥的升旗仪式变成学生喜爱的德育课程,让升旗仪式真正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渠道。学校可采取年级或班级承办的形式,真正让学生成为升旗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升旗仪式的形式和国旗下的讲话由学生自主选择,年级组、班主任给予指导。每一次升旗,参与学生都兴趣盎然,精心准备,从方阵行进到口号振奋,从国旗手的步伐到升旗手的动作,从主持人的仪态仪表到每一篇国旗下讲话稿的精彩撰写,每一个环节都是对学生的一次难得的教育。

(2)班会课程。班会课是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阵地,是对学生进行主题教育的主渠道。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和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一些班会课成了文化课、作业课、训话课或者是卫生、纪律、两操的常规要求课,从而使班会课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和价值。为此,学校可制订和印发“班会课实施方案”,创新班会课形式,丰富班会课内容。在班会课上,除了常规的教育要求外,每班都要根据学校要求,实施“系列班会主题”教育活动。学校所有领导都要参与班会课,或者主持班会课。也可聘请家长、社会人士、模范人物、毕业学生参与班会课,让每周的主题班会成为学生精神动力的加油站。

(3)励志课程。每学期,学校都要制定计划,邀请著名企业家、艺术家、模范人物、科技工作者、法制人员走进学校,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互动,让学生倾听,品味他们成才、成长、成功的心路历程、人生成长故事,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懂得感恩、懂得遵纪守法、学会生存、学会成长。励志课程是人生的教育课程,对激励学生树立理想,激发斗志具有学科课程不能替代的作用。

(4)特色课程。每个地区、每所学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资源,只要用心研究和开发,就可以构建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多年来,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的推动下,校本课程研究的课题达12项,涵盖了陶艺、跆拳道、航模等6大领域,形成了系统的校本课本教材。我校的陶瓷工艺、机器人设计、航模制作、跆拳道训练等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已形成了富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陶瓷工艺》《航模操作技巧》《跆拳道训练法》等已成为品牌校本课程。“我聪明,我创新”的校“智力运动会”“强身健体,提高素质”的校体育节、“我表演,我歌唱”的文艺节,把体育、科技创新、彰显特长和德育元素相整合,以自我教育和同伴教育模式相结合,让学生在自觉参与、体验和感悟中促进自身发展,在动手、动脑、动口中学会合作和进取。

(5)乡土课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区有每个地区的传统文化、风土人情、人文历史等,这些都是校本课程的源头活水,是最好的教育资源,不可使其闲置。我校在开发乡土课程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俗话说:先秦文化看西安,明清文化看北京,两汉文化看徐州。自古以来,江苏省沛县就有“千古龙飞地,一带帝王乡”的美誉。秦末,汉高祖刘邦揭竿而起秦王朝,建立了汉朝。沛县两汉文化资源极其丰富,有许多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如歌风台、泗水亭、大风歌碑、高祖原庙、樊井樊巷、吕母冢、琉璃井、汉兵马俑等。近年来,沛县快速发展,成为“全国经济百强县”“江苏省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等。目前,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在苏北第一个实现“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这一切都应成为教育的资源而不能浪费。为此,学校引发了“沛县文化知多少”“沛县小康社会蓝图”的宣传学习资料,很多教师在上课时,把乡土文化引进课堂,使教学具有更加鲜明的地方特色和韵味。

此外,学校利用橱窗、电子屏、警示板、宣传栏、家长会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同时,学校广泛开展“八星引路,人生导航”的每月一星的校园之星评比活动:“道德之星”“学习之星”“值周之星”“礼仪之星”“进步之星”“劳动之星”“才艺之星”“文明之星”,遍布校园、年级和班级,发现和肯定了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增强了学生的成功感、自豪感和幸福感,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校通过大型活动,拓展德育课程,丰富德育内容,践行“活动中求知,活动中育德,活动中育人”,突出“活动”与“渗透”,强调“实践”与“体验”,追求“共性”与“个性”,实现“合格”与“特长”,构建起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率,让学生真正成为道德过程的主体,从而提高了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校本课程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教材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以至于人们常常认为教材就是惟一的课程资源,甚至是课程本身,所以在开发校本课程的时候就自然联想到编教材、印教材和发教材。其实,这是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一种狭隘理解,甚至是一种误解。开发校本课程并不能等同于编教材,或者说主要不是编写学生统一使用的、人手一本的教材,而应该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本校的课程资源,更多地采用活动形态以及为开展活动而提供给教师一些参考性的课程方案。否则,就可能使校本课程成为国家课程的翻版,一方面进一步加重了学生负担,另一方面也失去了校本课程的应有价值。

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相比,在性质和功能上有很大不同,它们提供的很大一部分内容应该是与学生在当地、本校的生活相联系的乡土知识、校本知识和社区经验,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多样性,更好地获得生活经验,建立学习与发展的自信心。如果硬把这些乡土、校本知识和社区经验纳入到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学科课程范畴,就会破坏它与当地社会生活的整体性,造成乡土、校本知识和社区经验生命力的丧失。

校本课程是学校建设开发和选用的课程指南,而不是学生人手一本的教材,不能强行编写成文本。尤其是,以经济利益的驱动为特点、以开发校本课程的名义向学生摊派教材的情况,与课程改革的目标背道而驰,我们应该坚决杜绝。

此外,我们要特别注重校本课程的科学性、思想性、教育性,不能漏洞百出,牵强附会。要注意开发和使用的度,要做到学科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有机融合,而不能顾此失彼。

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教育是一项工程,工程的伟大在于质量。理想的教育应该是这个境界――孩子向往、教师幸福、社会满意。愿校本课程能成为育人的一道道亮丽风景,在教育改革的沃土上焕发出熠熠光彩。■

校本课程范文第5篇

开发校本课程,其意义不仅在于改变自上而下的长周期课程开发模式,使课程迅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以学校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教师)和受教育者(学生)为本位、为主体的课程开发决策机制,使课程具有多层次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能力。现实的问题是不少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动机不纯。有的是为装潢门面的需要,有的则是受从众心理影响。其结果是,众多校本课程开发者不甚了解课程开发的意义和价值,不知道如何挖掘课程资源,开发的校本课程并没能达到其应有的效果。

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能力水平有限

人力资源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与实施的先决条件。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教师可以与专家合作,但不是专家编写教材,由教师用。教师开发课程的模式是实践――评估――开发,教师在实践中,对自己所面对的情景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要做出评估,确定目标,选择与组织内容,决定实施与评价的方式。

尽管我国教育水平在不断提高,教师数量质量也有极大改善,但是距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要求还很远。这主要体现在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普遍低下、团结协作能力差、敬业思想有待加强等方面。其原因在于:首先,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学校和教师完全执行指令性的课程计划,致使学校和教师依赖和顺从,学校和教师缺乏对课程发展的独立判断。其次,受苏联教育学的影响,我国教育界长期存在着“重教育,轻课程”的现象,导致教师的职前职后教育都缺少应有的课程知识和培训,教师接受培训的目标只是完成教学。

(二)学校办学理念模糊

学校的办学宗旨或理念的瑕疵是校本课程开发发展的致命伤。在时下很多学校由于学校领导班子的缺陷导致学校无发展思路或人云亦云思路不清,校本课程研究缺失内涵甚至连起码的校本教研和普通教学活动混为一谈,校本课程的命运也就无从谈起了。

理念是课程开发的前提,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否顺利进行,与校长和教师所持的理念是分不开的。在校本课程向全国推进的时候,仍然有一部分校长和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观念停留在狭义的课程开发上。认为校本课程是除了国家和地方规定的课程之外,由学校自主决定开发的那部分课程。在课程的呈现形式上,把校本课程限定在活动课程和选修课程,其实校本课程的空间极为广阔,校本课程既有活动课程也有学科课程,既有必修课程也有选修课程。

(三)评价管理机制不全

有效的课程评价管理机制是督促校本课程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校本课程的发展必须以课程评价为督导,运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手段对校本课程的实施予以科学的评价,促使其在动态过程中趋于合理,确保校本课程的良性发展。

在当下:一方面,不少校本课程是对学习科目的深化,过于深奥,多数学生难以理解课程内容;另一方面,更多的校本课程内容过于肤浅,形式单一,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师生并不看重校本课程。结果校本课程成为可有可无的“豆芽课”,教师想上就上,学生想跑就跑,最终不能达到最初开发校本课程的初衷。甚至有的教师编造研究材料和研究数据,有的学校为了达到符合实验假设的研究目的,在实验报告中编造数据,隐瞒真实的调查材料。通过调查发现,有不少“研究成果”都是抄袭来的。这些都是评价管理机制不健全的体现。

校本课程开发的应然措施

(一)提高教师能力

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发展不仅仅取决于教师自身的意愿,更多依靠教师良好的科研素质,因此着力开发教师业务素质及科研潜能是影响校本课程开发效果的先决条件:

首先,对于在校师范生应当加强其教学观察力,适当的试验设计能力、试验实施操作能力、适时的试验控制力以及较强的总结能力。这样可以从源头上保证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对于在岗教师应保证有质有量的培训,这决定了时下校本课程的开发前景。我们以往的培训多以十天半个月的短期培训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的质量,从内容上讲,有点就事论事的味道,不能很好地让教师掌握学习的方法,更不能从实际出发教给教师哪怕些许的从事科研的方式。培训应建立长期跟踪机制,多抓少而精的培训,少做“无效秀”;培训更应长期化、制度化让在岗教师能不断挑战自我激发潜能,为教改大计做贡献。再次,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本校教师素质。校本课程产生的过程离不开学校的课堂,缺少了校本培训的教师很难从实际出发开发出适合校情的校本课程。

(二)明确学校办学理念

学校办学理念决定了校本课程水平的高低,而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则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特色。实施校本课程要求学校应有自己的思路,校本课程建设要体现一个学校的办学传统及文化底蕴,体现校长的办学理念,体现学校课程建设的积淀。

首先,校本课程建设要经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乃至从优到精的过程,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地付出巨大努力。诚然,开发校本课程无论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还是对学生个性发展以及学校特色的形成都大有益处。课程开发者应该明白,教材不是一个科目建设的终结。相对教材而言,拓展该科目的教学资源才更重要。转变课程开发的理念,能更好地撰写教材,整理相关教学材料,稳定地传承学校优质课程。其次,加强校内外的团结协作与合作交流,培植校本课程开发发展的大气候。许多学校的校本课程之所以能取得一定成就与打开校门办教育的思路是分不开的,假使我们所有学校都有虚怀若谷的气度,不仅能欣然接受来自外界的赞扬之声,更能气度非凡地接受外界的批评与质疑,那么校本课程的开发肯定会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健全评价管理体制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需要保障课程得以顺利地实施,还要在课程开发前后,对课程开发进行审议。课程开发前,审议委员会需对课程开发存在的可能性进行评估,估计其价值所在。课程开发后,需对课程开发达到的程度予以奖励或惩罚。课程审议委员会由专家、教师、校长、家长、学生等代表组成,由其制定具体的奖惩制度,这些具体的规则需经过专家组审议,教师、家长等审阅过后方能生效,在这些制度的基础上,委员会对其进行审议,并做好书面记录。审议要做到公开、民主、达成共识,审议后当众宣布结果。

学校应建立健全课程开发制度,校本课程的开发不能凭一己之力,一时之性开发课程资源。学校要从选送教师进修、购买书籍资料等多方面给予教师支持。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应负起总的责任。在管理上赋权与问责并行,谁分管谁负责,重在服务、协调、指导和管理,制定课程管理制度,包括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资源共享制度,规范校本课程开发的行为。要保证校本课程开发健康、顺利地进行,就要建立和完善各种制度,校本课程才富有个性,特色鲜明。

有效的校本课程不仅是学校特色的体现以及国家课程的高效率实施过程,更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同标准下各具特质人才的根本所在。校本课程的开发权在学校,所以一所学校要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更好地体现自身的发展理念及办学特色,就必须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做文章。

学校的发展特色离不开校本课程开发与发展的支持,校本课程的开发更离不开学校办学思想的引导。目标指向明确、内容多样、课程设置灵活的校本课程能使学生在掌握国家课程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在众多的课程的选择中得到个性发展的及时补偿,在选择中发现潜在能力的火花,在选择中培养学生的信息采集和加工的能力,学会学习,使学生在课程的自主选择和个性化知识的掌握过程中形成更多更广泛的能力,更好地认识学习的价值,塑造健全的人格,学会生存。这些,正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所在。

校本课程范文第6篇

【关键词】校本课程;“两院一校”;顶层设计;共同体建设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7-0017-02

【作者简介】杨九俊,江苏省教育学会(南京,210024)会长,研究员,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江苏省无锡市藕塘中心小学的课程建设,早已声名在外,他们的相关成果“少年农学院――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先后获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首届基础教育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藕小基于“生活课程”的理念,提出“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校园生活课程化”的主张,取得了不少成果,也提出了一些亟待探讨的问题,通过对学校的实地考察和多次听管国贤校长的介绍,我认为藕小最大的特色在校本课程,他们确实用心、用力、用情,做亮了校本课程。

一、亮在课程目标

目标就是我们要去的地方。学校课程目标则是指向培养什么样的人。在讨论这个问题时,藕小是具有国际视野和未来意识的,这从“理论篇”中可以见到,从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看,教育发展经历了生存引导―生活引导―价值引导几个阶段。价值引导关注人灵魂的生长和潜能的激活、发挥。藕小提及《21世纪技能――为我们所生存的时代而学习》一书的观点,当代的学校,应该教会学生能自信地理解和应对真实世界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的21世纪技能。近几年,我一直关注美国教育“适应性”的目标:要让学生适应科技和社会发生的变化,并能通过教育积极引导这种变化。大概是考虑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藕小提出“审美的情趣、敏捷的思维、自如的交往”的培养目标。目标的提出似乎是直觉性的,尚需再斟酌,但指向是明确的,即希望培养学生的适应性,这体现了价值导向,而且这种目标的达成,期待校本课程贡献力量。藕小认为方向比方法重要,也算是一种源自实践的体会。

二、亮在校本特色

顾名思义,校本课程的特色源于其所处的地域和学校,在这方面,藕小做足了文章。藕小地处城乡接合部,学生全部来自农村家庭,农业、农村、农民,应该是他们文化基因的主要组成部分,于是学校从2003年起,组建了“少年农学院”,规划建设了实践基地,开发了“少年农学院”课程;藕小于1995年创办了“少年军校”,基于学校的这一传统项目,在校本课程的整体架构中,藕小赋予了“少年军校”新的内涵,把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少年军校的建设结合起来,发展了“少年军校”,也建构了校本的德育机制;基于学校的人脉优势,藕小2007年启动“少年书画院”建设,并挂牌“无锡市徐悲鸿美术学校”,开发少年书画艺术校本课程。“两院一校”是藕小校本课程的主体,它们都是在藕小地域文化的土壤提炼出来的,这就是藕小的课程特色体现出的内在性特点。

三、亮在顶层设计

与有些学校校本课程叠加式、碎片化不同,藕小的校本课程十分重视顶层设计,这使得课程的开发有计划、有步骤。一是目的明确。藕小强调校本课程基于“普及”加“提高”的理念,“两院一校”指向所有学生,又让全体学生有所选择。一般认为,校本课程必须体现基础性、全体性、选择性。基础性是基础提高的使命决定的,全体性是指惠及所有学生,选择性是指让学生有选择的空间以满足个性需求。基于这样的认识,精英化、一刀切这些弊病在藕小是不存在的;二是以“纲要”为纲。藕小在开发校本课程时,依据相关课程标准和文件,根据学生需要编制了课程纲要,纲举而目张,所有课程行为都成了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三是任务分解清晰。什么阶段做什么事,哪个年级、哪个学期达成怎样的目标,谁去做,谁去督促评价,一清二楚,有序而行即可见效。

四、亮在开发实施

藕小的校本课程建设,一是以物态化建设为基础。后建的“少年书画院”,也在2009年建成了1800平方米的艺术楼,并建有国画室、书法室、陶艺室、美术室、创作室等专用教室;“少年军校”建有陈列馆和军事拓展基地,还有多个校外实践基地;“少年农学院”建设了占地1公顷的实践基地。这些物态的基础建设,为校本课程的实施创造了条件。二是以活动项目为抓手。“少年农学院”的1公顷地,因道路建设被占用,在更换课程过程中,藕小以系列活动为抓手,开发“我是小小种桃人”“我是小小花艺师”“我是小小蔬食家”“我是小小研究员”等活动项目,并重建物态化场所,有序开展活动。“少年军校”“少年书画院”也是以项目为抓手,以活动为线索,有效组织课程实施。三是以评价为保障。“两院一校”“课程纲要”都包含课程评价的要求,同时结合教师绩效考核方案和学生成长记录手册,以及具体项目的评价要求,强化过程性评价,注重让数据说话,对师生参与课程开发实施的表现进行全面评价,保障课程实施的质量。

五、亮在科研引领

藕小的校本课程有总的课题――“小学校本课程生本开发与实施的行动研究”,同时它也是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该课题统领了学校所有的校本课程。“两院一校”又各有课题,而且藕小总能在结题之后提出新的研究主题,进行持续性研究。藕小的课程开发和课题研究构成了良性循环,并不断促进课程质量的提高。同时学校鼓励师生在参与课程建设中提炼经验,抒发心声,并推荐发表。仅以“少年农学院”为例,学生撰写的观察日记、小论文等多篇在《中国儿童报》《少先队小干部》《学习方法报》《江苏教育研究》等报刊发表。教师围绕“少年农学院”的课程实践展开研究,已有80多篇论文在《中国教师报》《江苏教育研究》等报刊发表。科研引领,不仅有助于发现问题,提炼经验,推广成果,而且能使学生们的课程参与更有意义,使教师们的课程开发成为高品质的专业生活。

六、亮在共同体建设

校本课程范文第7篇

关键词: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它实质上是以学校为基地,由学校校长、任课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会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订,实施和评价的民主决策的过程。

“校本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它更能体现“以校为本”的理念,有利于激发地方和学校在课程决策方面的主体性,促使学校办出特色,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中学开设美术欣赏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如何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利用江西省特有的艺术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贴近生活的审美教育,提高现实生活中学生发现美、感知美的能力,是中学美术欣赏课课程改革的重点。本文试图依据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论,对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和主要价值及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影响校本课程实施因素进行研究,使美术欣赏课程能够体现出江西省地区的特点,进而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

1.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设置与学生喜好的矛盾冲突,促使美术教师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

目前,学校美术欣赏课课程实施的课程内容单调,缺乏时代感和多样性。教学方法死板,教材安排不够合理,存在重复现象,缺少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知识内容。因此,学生对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喜欢程度与教师的课程内容安排出现了比较大的反差,教师的主观意向取代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上种种问题都反映出开发校本课程的必要性,因为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弥补、拓展现有课程设置存在的诸多弊端。

2.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美术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提高了美术教师对课程的兴趣和满意程度,增强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赋予美术教师参与开发的权利和责任。由于校本课程开发有教师的参与,故能激励他们从教育实践、学生现状、社会需求等方面来拟订美术欣赏课课程目标和选择课程内容。这样更能激发美术教师的创造欲和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性,并有助于美术教师教学专业发展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高。

3.美术欣赏课课程的自身特点,为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美术欣赏课属于非考试课程,是教养性课程,不是升学考试科目,因此,课程内容不受应试需要的限制,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另外,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具有可代替性。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目标,有选择地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受特定教材的限制,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以上特点为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二、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

中国的陶瓷艺术驰名中外,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有着重要的位置。景德镇陶瓷源远流长,是中国陶瓷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内容有着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传统文化内涵。中国的建筑同其他国家相比也有着鲜明的特点,其精髓不仅体现在大型的宫殿建筑和园林建筑上,徽派的民居建筑也毫不逊色。

景德镇陶瓷和徽派的民居建筑,两者似乎并无直接联系,但仔细探究,它们却有不少相同的地方。以装饰图案的内容而言,两者都有秩序井然的图案、花鸟虫鱼、神仙瑞兽,历史典故,虽借助的媒介不同,但生动的形象却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民间艺人高超的技艺和智慧的结晶。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发挥江西省地方资源的优势,把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引入课堂,并把两者的知识同科学、文化、艺术、环保等知识结合起来,作为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载体,是一项很有价值的探究和尝试。

开展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的欣赏课。通过图片和声像资料的欣赏,理论知识的系统讲解、实地考察、课堂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生动直观地了解本省的文化艺术资源和特点,提高其审美素养,增强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自豪感。美术欣赏校本课程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对推动素质教育发挥良好的作用。

三、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1.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目标的构建

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都是集艺术、科学、技术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是美的表现形式。它们都是创作者运用高超的专业技术,将物质材料同自己的审美追求进行统一整合的结果。鉴于此,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对陶瓷和民居两种艺术形式蕴含美的元素的赏析,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审美情感,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

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具体目标是:第一,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源远流长,使学生通过翻阅资料和教师的系统讲解,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景德镇陶瓷和徽派民居建筑的特点,以及同其他种类的陶瓷和民居建筑的区别。第二,了解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所用的材料和技艺,对两者所表现的纹饰内容进行比较,寻找共同点和不同点。第三,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都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学生通过对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的观赏和考察,拓展视野,丰富审美经验,激起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和探究的热情,增强其主人翁的自豪感。

2.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内容的设置

基于每所学校的地理位置、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都有差异,可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的特点,制定以下教学内容:

(1)两门古老的艺术——陶瓷和民居的发展历史与类别。

(2)江西省的陶艺和民居文化——景德镇陶瓷与徽派民居的特点。

(3)金、木、水、火、土——景德镇陶瓷和徽派民居中所用的材料和技艺。

(4)美丽的纹饰(一)——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植物形象。

(5)美丽的纹饰(二)——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动物形象。

(6)美丽的纹饰(三)——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人物形象。

(7)美丽的纹饰(四)——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纹饰内容表现的异同。

(8)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文学艺术。

(9)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书法艺术。

(10)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绘画艺术。

(11)感受陶艺和雕刻艺术——陶艺浮雕的实践(可同美术实践课相结合)。

3.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评价指标的确定

课程评价是指依据课程的实施可能性、有效性及其教育价值,可以作出价值判断的“论据的收集与提供”(钟启泉:《现代课程论》)。课程评价主要包括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评价、学生受益情况进行评价和课程内容的评价。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评价指标,对美术欣赏课课程的特色建设有着很强的导向作用。

在角色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进行教学活动。结合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特点,教师的评价指标确定为:(1)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地对美术欣赏课的内容进行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2)教师能够通过教学方法的运用,促进学生之间互动和师生间的互动。(3)教师对美术欣赏课内容相关的信息与支撑材料的搜集与掌握。(4)教师在传递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对教学活动有良好的组织和调控能力。

对学生的评价:(1)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2)学生与同学、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对美术欣赏课相关信息的搜集与整理能力。(3)对美术欣赏课内容了解的深度和广度。(4)美术欣赏课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素质和谐发展的影响。

对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评价:(1)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合理性、科学性和特色的体现。(2)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3)符合学生接受和理解能力的发展的实际水平。(4)美术欣赏课课程适宜推广和普及。

四、影响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实施的因素

将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引入课堂,作为美术欣赏课的主题内容,这是一个新的尝试,在具体的实施中,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学校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欣赏课成为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手段,但学校在面临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对美术教育的投入相对较少。因此,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首先要得到地方和学校的肯定与支持。2.教师素质的影响。对于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的相关知识内容,各校美术教师掌握的信息有限,需要个人搜集大量的实物、图片、影像、文字等资料。对材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对比、引导学生探究性地学习,对于教师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和学习。3.学校地理位置与实施能力的局限性的影响。为了加强学生对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的直观感受,欣赏课中要有参观考察的环节,让学生通过对陶瓷制作流程以及作品的观赏和对民居建筑的考察欣赏,身临其境地感受这些艺术不同的美。由于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所以在参观考察的环节上其便利性存在差异,部分乡镇学校、周边地区就可见到陶瓷工场或民居建筑,为美术欣赏课程的考察环节提供了便利条件。相反,对于地处市区的学校,考察环节使学校在实施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结语

综上所述,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能够充分体现出本地区的特点,并对学校推动素质教育起到良好的作用。课程开发是一项持续发展与不断完善的工作,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面对江西省丰富的艺术文化资源,美术教师应结合自己独特的审美视角,去挖掘探索新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资源,来丰富和完善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

参考文献:

[1]张磊.关于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认识.中国美术教育,2004(3).

[2]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薛莉.江西省高校公共美术欣赏课现状及改革的思考.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3).

校本课程范文第8篇

关键词:农村普通高中;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办学特色

农村一般普通高中的办学由于其本身的条件限制,通常情况下,同其他学校几乎没有可比性,也因太多的劣势和困难而容易迷失办学方向。在办学过程中,抱怨多于理智,困惑代替了思考,盲目抓不住机遇,惰性贻误了发展。比如,很多的农村一般普通高中学校偏要去跟示范性学校争生源、拼高考,貌似壮烈,实则愚昧,其结果可想而知,故大多数一般普通高中学校很难摘掉“一般”的帽子。其实我们没有看到,农村一般普通高中自身很多的方面的优势是其他学校所不具备的,即使一些示范性学校具备了,或者条件更优,但他们受“名校”牌子所牵制也不敢贸然行事。这就为农村一般普通高中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脱颖而出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特色办学、特色强校。可以说,要想让“一般”中学不一般,“普通”高中不普通,走特色办学办学之路是唯一的选择。而走特色之路必须把准校情、教情和学情,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必须做到不贪大,不求全,不跟风,不急功,不近利,咬住目标坚定信念循序渐进,特色才会显现。

对于农村一般普通高中的特色办学,根据我多年的实践探索,课程上的革新,即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不失为一条创建特色的好途径。

一、实施单一的国家课程的局限性及负面影响

“国家课程是国家规定的课程,它集中体现一个国家的意志,专门为培养未来的公民而设计,是依据未来公民接受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它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性质与培养目标,制定各个领域或学科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编写教科书。它是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框架中的主体部分,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在对国家课程的诸多解析中,我比较认同这种观点。还有一种更简明的表述:国家课程就是指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制定的基础教育的必修课程或称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或大纲。无论是哪一种说法,它所包含的基本特性是一致的:一是国家课程的统一性和强制性;二是人才培养所要求达到的共同质量标准和规格。

(一)国家课程的统一性和强制性使学校的特色难以显现

一直以来,我国采用的是国家统一的课程设计,并依靠行政手段在全国范围内强制推行。中小学校基本上沿用一套教学计划、一套教学大纲和一套教材,全国的教育呈现出“校校同课程、师师同教案、生生同书本”的“三同”局面,学校自然无特色可言。这种统一性和强制性带来了两个方面的负面影响:

1.使校长无法践行自己的办学主见和治校理念

学校的发展,关键在校长。可以说有一个好校长,就会有一所好学校;要办好一所学校,校长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其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家孔子可视为中国第一个民办学校校长,他开创了中国教育贵族化向平民化转变之先河;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造就了著名的北京大学;近代教育家张伯苓创业南开,成为旧中国民办教育之典范;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这些事例无不彰显着一个好校长的魅力与作用。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校长的作用显得更为突出。当代教育专家陶继新说过:一个有思想的校长可以把一所江河日下的学校经营得蒸蒸日上,一个没有思想的校长可以把一所蒸蒸日上的学校经营得江河日下。

但是,高度行政化的管理体制和高度“专制”的国家课程体制,校长的思想被扼杀,灵魂被禁锢。应试教育在国家课程堂而皇之的保护下大行其道,高考指挥棒下的校长们逐渐失去了自我。似官非官,似师非师,更谈不上成为教育家了。一谈办学业绩,就是考了多少本科生建了几栋大楼;一谈学校发展,就是抢了多少生源、扩了多少班、买了多少地;一谈教研教改,主题就是研究如何增分,能在高考学考中多得分就是最好的教法;一谈评价机制,就只有一条硬标准,谁教的班级考的学生多谁就是最好的老师。对学校与学校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质量评价亦是如此,比的是学考的合格率和优秀率,比的是高考录取比例和录取人数,并由此而衍生出了无数的“名校”与“名校长”。试想一下,这样的校长群体能够办出有特色的学校吗?办了几十年的学校除了名称差异、地理差异、校舍差异、规模差异、高考差异之外,并无真正意义的差异和特色。

2.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没有思想更不敢创新

教师对于学校的发展其作用是无法替代的。但教师的发展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校长的发展。有了卓越的校长,才会有卓越的学校,才会有卓越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卓越的学生,反之亦然。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智力突出的教师,才能尊重和陶冶自己的学生的个性,而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不会有任何特色,他只能造成精神的贫乏。”

应试教育把学校变成了工厂,变成了工厂里的流水线,变成了流水线上统一规格的模具,年复一年的生产。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及所采取的教学手段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一切为了高分,为了高考,而不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未来。它造成了一种教育怪状:离开了分数就无法谈教育。你说提高教育质量吧,当然就是提高了多少分;你说提高学生素养吧,还是提高了多少分;你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吧,依然是提高了多少分。有效教学追求的是分数,改革教学方法追求的还是分数。所谓的教研教改万变不离宗,就是如何“增产”考分。说得严重一点,中国的基础教育现在只剩下分数了。在应试教育的桎梏下,分数已经挤干了教师的思想。教师的具有创造性的劳动变成了一种机械操作,教了一辈子的书也只能算是一个教书匠。

(二)国家课程的人才培养所要求达到的共同质量标准和规格使学生的个性无法张扬

国家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期间,所有科目的学习应达到的国家标准。它实际上是一个质量标准,同时,又是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依据。

1.科学地、客观地认识质量标准和规格

在理论上,国家课程标准兼顾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水平,所以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国家课程标准,只有部分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达不到毕业标准。这从学业水平考试(以前的毕业会考)的学生合格率可以看出来。因为检测学生的学习是否达到了国家课程的标准是通过学业水平考试来完成的。即学生参加会考或学业水平考试每一个科目成绩为60分以上。更高一级的人才的选拔则是由高考来完成的,它的全称叫“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由教育部统一组织调度,教育部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考试院(考试局)命题,属国家教育考试。

无论是过去的毕业会考还是现在的学业水平考试,其规格仅次于高考,属于省级教育考试。其测试工作由省教育厅统一领导,省考试院统一组织和管理(统一命题、统一阅卷和统一计分)。各市、县(市、区)招生办公室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负责实施和管理本地区学业水平测试的具体工作(报名、测试)。它的全称叫“XX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但不管是会考、学考还是高考,都是通过分数来认定。比如学考通过的标准是60分,学生就喊出了60分万岁。高考则是依据高校的等级划定分数线,分别为本科一批、二批、三批及高职院校。

客观地说,这种标准只是考量人才的一个方面能力的标准,选拔模式也只是人才选拔的其中一种方式。如果我们的教育无视学生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即使人人通过了国家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全部学科科目,这样的一个统一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是社会需要的真正人才呢?

2.质量标准和规格的共同性、统一性与学生个性发展的矛盾

国家课程的人才培养所要求达到的质量标准和规格是通过考试的方式来认定的,并通过考试的分数来判别人才质量的优劣。考试和分数成了教育的代名字。看这个学校的办学质量是否高,那就看谁的学科优秀率、合格率高,谁的高考上线率高,尤其是看高考本一、本二谁上线的人数多,要是出了个市状元省、状元的,那就更加不得了了。对于人才的选拔和认定,就看他的考试分数高不高。

我们知道,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个人在能力、气质、性格、兴趣、需要等各方面都是不同的。对学生个性差异的认识,如果仅仅以考试成绩的高低来评价,这是对个性差异的曲解。这种错误认识势必增加学生的身心负担,限制学生的正常发展,而且违背了教育培养“人”的本意。不难看出,在这种机制下,学生不可能有个性发展。学生一切都必须跟着考试的指挥棒转,丧失了独立自由个体的地位,沦为了分数的奴隶、考试的机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犹如工厂生产产品,培养出来的人才几乎都是由同一个模板生产出来的“模具人才”。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人的个性是一种由体力、智力、思想情感、意志情绪,等等,炼成的最复杂的合金,不了解这一切就谈不上教育。”我们的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教育应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不单单是关注学生的成绩。人的才能表现在多个方面。用一个标准来衡量,一种方式来选拔,本身既不科学也不客观;既不利于人才的培养,更不利于人才的选拔。

二、开发校本课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们所讲的课程改革,主要的方面就是指改革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包括地方课程)。从一定意义上讲,校本课程是针对国家课程的缺陷应运而生的,是国家课程的一个有力的补充。

1.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开始了课程改革运动

世界上有许多的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在内,也曾经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同我国一样,基础教育阶段采用这种国家规定的课程办学,并且成绩斐然,其起到的积极作用是无法否定和抹杀的。可以说,在一段历史时期,这种国家高度统一的课程体系有力地推进了基础教育的发展,并为人类素质的提升和优秀人才的培养,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但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无止境的,而社会的发展进步靠的是创新。创新需要知识、需要科学技术,更需要人才。知识的传承、技术的革新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因此,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制度的改革就显得势在必行了,自然,课程改革是首当其冲。必须使课程迅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使课程具有多层次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能力。而这些功能恰恰是任何一种单一的课程体系所不能达到的。

毫无疑问,无论是国家课程还是校本课程,两种课程对学校教育都有特定的作用。单一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或校本课程开发模式不可能解决学校遇到的所有课程问题,尤其是这种高度专制的国家课程体制日渐成为基础教育发展的一大障碍,国家、地方、学校共享课程决策权的格局就成为时展的必然。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程革新,俄罗斯、法国、日本、韩国等一向实施国家课程开发模式的国家,纷纷出台了课程决策权限从中央向下分配至学校的课程政策。如俄罗斯在1993年制订的基础教育计划规定:全国统一的必修课占73.68%,而校级选修课、个人兴趣课占26.32%。

不难看出,校本课程在一定范围内补充了国家课程或替代了部分国家课程。到19世纪90年代,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

2.实施课程改革,开发校本课程的政策保障

1996年,国家教委颁发《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规定,学校应该“合理设置本学校的任选课和活动课”。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

2001年,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纲要》中明确规定:“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并颁发了与之相配套的《地方和学校课程开发指南》,新课程计划还具体规定了校本课程在学校整个课程中所占比例10%~12%。

2010年,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2013年,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明确规定: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自主有效选择课程提供有力保障。

以上这些文件中有关课程方面的规定,无疑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供了课程政策上的支撑和保障。

3. “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并使之最终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一直采用国家统一的课程标准。但是,60多年间的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使许许多多的机制渐渐难以适应。课程机制的“创新”已成为时展的必然。

新课程改革其目的就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教育不能“千人一面”,教育应该是人人成功、个个发展的教育,因而必须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使每个学生适应其能力水平、社会需求,实现其最大限度的发展。在传授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拥有健壮的体魄、一流的艺术鉴赏能力、良好的终身学习习惯,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能力的培养等多元化的教育方式,为学生张扬个性和特色提供丰富的舞台,这是学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新”的实际意义所在。而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所以,实施新课程改革,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正是抓住了事物的关键点,可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学生的需要、教师的需要、学校的需要、教育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关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重”校本课程,“轻”国家课程,主要是从办学特色的角度来强调校本课程的重要性。“重”和“轻”只是反映对课程的认识层面和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种策略,说“重”不代表是某种课程的全部,说“轻”也不是对某种课程的舍弃。国家、地方、校本三种课程在学校并存,教师和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开设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这样就为学校特色的形成,学生不同兴趣、个性和特长的发挥留下了空间。把握好办学分寸与尺度,充分认识校本课程的价值并作好校本课程这篇文章,使校本课程成为学校长期开设的特色课程,成为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载体,这才是科学的态度。

具体说,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要符合当地的实际,本校的实际,学生的实际,老师的实际。找准这些实际,就是校本课程的最佳切入点。

1.要扣住校本课程的内在特性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立足于打好学生文化基础、品德基础、身心基础,把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当做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要充分考虑本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及学生的发展情况,还有学校的设备、资金等因素。要与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特色统一起来,相得益彰,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从我校近几年的工作情况来看,在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要抓住校本课程的以下几个特性或者表述为几个原则:

(1)趣味性原则。兴趣是学习动机的前提。一般农村普通高中的学生文化基础比较差,枯燥的书本知识很难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即使想去学,也因为基础差的原因而导致他们在学习中“知难而退”,出现厌学情绪。如果校本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考试考查也步入国家课程的后尘,那就失去了课程改革的意义。因此,学校在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要把趣味性融入到整个的校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即从授课形式到教材内容到考试考查都要有新的表现,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吸引学生的求知兴趣,做到寓教于乐。

(2)实用性原则。我们知道,书本知识的确非常重要,它是学生今后冲向科学顶峰的基础和阶梯。但其知识的抽象性特点,使得很大一部分学生感觉到书本知识的无用,社会上不是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吗:数学老师算账甚至算不过卖肉的屠夫。这话虽不一定正确,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生对求知方向的选择。因此,校本课程的内容要来自于生活,来自于身边,来自于学生的需要。要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想得到,用得上。

(3)知识性原则。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课程的实施过程。无论是国家课程还是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学习和教育。之所以开发校本课程,也就是为了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比如校本课程里即使是表面上看似是玩的课程,它的目的也绝对不是为了玩,其玩的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并最终把学生引导到“正道”上去。

(4)教育性原则。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主旋律,使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健康成长始终是学校教育的责任,它是课程内容不可缺少的部分,每个学科都渗透着德育功能,每个教师都肩负着育人使命。因此,我们在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当地德育教育资源,当地历史上的、现实的、身边的德育资源,由于离学生“不远”,由于都是“活的”,由于学生觉得“熟悉”,由于可以“实地感受”,所以它的教育效果远胜于书本上的铅字和老师的空洞说教。这样的资源既有教育性,又有知识性。

2.要建立校本课程的保障体系

要使校本课程真正发挥出课程的功效,真正发展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必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有位子。要把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纳入到学校整个课程管理体系。学校有安排,有检查,有考核。教师有计划,有教案,有总结。尤其是校长要亲自抓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校长是校本课程的主要决策人,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策划和宏观调控。要建立在校长直接主持下的课程开发和实施领导小组,要组织由骨干教师担纲的课程开发和实施团队,要形成学校与社会,老师、学生和家长等共同参与的开发和实施体系。

(2)有时间。一要切实保证校本课程的授课时间,要纳入学校课程计划之内,不能把校本课程作为摆设,或者挪作他用,或者全部安排为课外活动。二要切实保证校本课程团队的教研时间。由于校本课程没有现成的教材,没有可循的教学模式,一切要靠我们老师去开发编写,去摸索方法。因此,学校在课时安排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为老师和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教研和学习环境。

(3)有师资。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是学校和教师课程开发意识与开发能力如何。它要求教师不仅要会“教”书,还要会“编”书。但是,长期以来,学校和教师完全执行指令性的课程计划,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讲授别人编写的甚至连教学参考书也齐备的教科书,大多数教师不可能具备多少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也缺少应有的课程知识和培训。因此,学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要走出一条新路子,必须把好师资关。要充分挖掘教师的潜力,调动教师们的热情,用最好的教师去带动,要想方设法开展对领导和教师的培训工作,使整个学校的教师、领导具有课程开发技术,具有课程改革的正确意识,具有课程改革的愿望和动力,具有开发校本课程所必要的知识、技术和能力。

(4)有经费。校本课程的开发不是简单地写个计划、教案,特别是一些较长期开设的课程,如同一项复杂的工程,如资料的搜集、活动基地的建设、活动的开展、师资的培训、设施的添置,等等,涉及的人多、面广、时间长。没有一定的经费做保障是很难有所作为的。因此,学校要设立校本课程的专项研发经费,并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

3.要健全校本课程的评估机制

校本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产物,也不是学考和高考的内容,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目前暂时没有一个统一的考核评价模式。要使课程良性发展产生效果,科学的评价机制的建立非常重要。根据我校近两年的实践,可作为借鉴。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及成果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差”,并计入学生的学分认定;二是对教师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可根据选课学生人数、学生意见问卷调查、常规教学检查等方式进行评定,纳入教师的业务考核范畴。

综上所述,校本课程的出现毕竟是新生事物,还面临着很多的困惑和困难,要走的路还很漫长也非常艰难。比如学校对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领导力和指导技术的相对薄弱,造成校本课程缺乏持续性,无法形成一门完整的课程;比如目前的课程形式也还比较单一,绝大多数学校的校本课程基本上没有摆脱讲座形式;比如教师的知识急待更新拓宽,缺乏掌控课堂引领学生的能力。比如缺少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查和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估的权威认定机制,等等。但我相信,有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努力,这条路一定会越走越宽敞,越走越光明。本人所谈观点比较粗浅,仅供大家参考。

校本课程范文第9篇

“校本课程”一词的确容易与“学校课程”、“校定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等相互交叉,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之间也难以找到一致性分类标准,只有极少数西方作者在极少数的文章中提到“校本课程”。实际上,“校本课程”再概念化努力寻求的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意蕴,“本校课程”当属于一种可能的初步的概括,集中反映课程“具体化”、“德性合作”、“整体建构”的独特品质。

“本校课程”强调具体化,注重实践,追求情境化、特殊化,将一般的课程规定层层具体化,具体体现国家精神与地方课程要求,最终化为学校层面具体的课程产品,并置身于师生教与学互动的第一现场,体现出学校有效处理国家、地方课程决策的一种积极态度与行动方式,反映出学校对学校以外各层级课程要求的执行、调适与创生。

课程具体化自然地表现为学校个性与特色创建的尝试,它内在地包含着学校为每一个学生发展尽心协力的尝试。为此,它特别倡导平等对话和道德沟通,主张德性的合作、对话,以及民主的课程领导,形成服务于学生高效能学习和个性充分发展的具体课程,具有明显的实践倾向。所以,本校课程是期望每一个学生最大程度获得的课程,是德性事业的结晶,体现着关怀伦理的课程诉求。

德性合作需要以学校历史与现实资源为基础,通过学校教育主体,致力于建设学校层面的整体性课程架构,创造三级课程管理共同产生作用的达至课程协同的现实性产物。“本校课程”是一种整体的系统的课程建构。包括学校层面整体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体系、课程进程与评价方式。这种整体的课程追求因材施教,合理设置课程门类,优化不同类型课程之间的关系,体现出校内外教育资源的优化与利用,表现相关人力的密切配合、乡土文化的有机融入、课程目标与内容的适宜性改造。同时,也投射出学校独特的教育哲学、远景规划、文化再生以及学校创建的理想。

对于校本课程开发这项事业而言,“本校课程”只是本土立场的再概念化尝试之一。再概念化始终是前行的火车,只有阶段性的目的,没有永远的终点。何时达至理想?取决于研究者的热情与信念。

校本课程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微课程 校本课程 课程变化

“瞧,这是我们四(6)班王老师给我们开设的微课程《有趣的魔术》,可有味道了。”

“王老师给我们四(5)也上过,我们也喜欢《有趣的魔术》。”

“快来看,这是我们班的黄老师和微课程《微电影之配音》。你们知道吗?上次我们学的是给动画片《猫和老鼠》配音,你们没有学过吧?”

“我们有《趣味24点》,还有《水果特攻》呢。”

……

这是绍兴市柯桥区钱清镇中心小学的小学生在参观新布置的微课程文化长廊时的对话。小朋友们对自己曾经学过的微课程的喜爱和自豪感言溢于表。

钱清镇中心小学开设微课程课堂已近两年,开设出百余节微课程,有《我型我塑》、《巧手钩锦》、《指尖的艺术》、《神奇的莫比乌斯带》、《钱小好舌头》等趣味微课程,这些微课程的设置,引起了教师学生课堂生态的良性变化。

以往,各学校开展校本课程开发,常常仿照省、市地方课程,全校一门课程,一个内容,从一年级学到六年级(或是分成高低两段)。这样的好处是全校统一,声势浩大,单方面易出成绩。但弊端也显而易见,课程开发耗时费力,成本较大,同时由于不能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和兴趣爱好,学生并不喜欢。这样,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钱清镇中心小学从学生需求和兴趣入手,充分发挥中青年教师特长,引导教师因班制宜,因科制宜,积极开设短小精悍,趣味性强,富有特色的微课程,掀开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新面纱。今在这里抛砖引玉,希望能得到专家、同行的指点。

一、微课程,让校本课程变“小”了

钱清镇中心小学的微课程入口小,时间短,内容精,目标微。该校开设的微课时间一般在10-30分钟之间,内容的选择和目标的定位尽量小微化。像该校好几位教师都开设了《趣味24点》,粗一看题,仿佛是同一堂课,细一观察,原来是迥然不同。三年级的祝教师开设的24点定位于三八二十四、四六二十四的应用,因为三年级数学刚教了九九乘法口诀表;四年级陈老师教学的24点侧重于写,侧重于算法的记录,通过算法的记录,理解运算的先后顺序;六年级高老师主授的24点则相对有难度,有挑战性了,因为他所精选的24点牌题好些需要运用分数乘除法,对习惯于整数算法的学生绝对是个考验,对大多数同学来说,这一微课,彻底颠覆了他们脑中原来习惯的24点算法,本课学习之后,大家豁然开朗:原来24点还可以这样算。这样的微课,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每一次的目标都是比较微小的,每一个内容都是精致的,这让校本课程也微型化了。

二、微课程,让校本课程变“活”了

全校性统一的校本课程开发庞大费时,转变不易。钱清镇中心小学开设的微课程,不光让校本课程变“小”了,同时,也让校本课程变“活”了。课程开发,要让学生喜欢才行。体育张老师开始开设了一堂四年级《你追我赶》的微课,学生反应寥寥。有同学就说:“这跟体育课有什么区别吗?为什么叫微课呢?”结果,这《你追我赶》的微课最后只得取消。张老师在与教科室老师、组内同事一起讨论、探究之后,重新又设计了一堂微课《追风少年》。课前一天给学生布置了个作业,看谁能在微课上想办法追上风?谁就是追风少年。课堂上,学生劲头很足,虽然开始能想到办法的很少,但经张老师一点拨,大家如梦初醒,纷纷要求举手尝试。有的敞开外套向前跑,风把他的外套给吹了起来;有的握着红领巾的一头向前跑,红领巾迎风招展;有的女生解开自己的辫子向前跑,发丝随风飘逸;有的看到张老师准备的一叠报纸,拿起一张放在胸前向前跑,报纸被迎面的风紧紧的吹牢在胸前……这一微课当然大受学生欢迎,张老师的微课“活”了,学生的思维也“活”了。全体老师在这样的环境中开发微课程,不变就“死”,会变才“活”,校本课程在“变”与“不变”之间越变越“活”。

三、微课程,让校本课程变“富”了

微课程小而美,短而灵活,适应性强,开发成本低,草根性的特点更便于牢接地气,让广大一线教师参与其中。它帮教师们克服了对课程开发的畏难情绪,战胜了对课程开发的畏惧心理,较好的激发了教师对微小课程开发的兴趣,满足了教师业务成长的心理需求和对课程开发的成功体验要求,使教师们积极投身于微课程建设中来。

老师们能针对学生平时具体学习需要,进行短时班级性校本课程开发。大家的思路很开阔,有结合学科知识探究、实践的,如数学学科的《巧算24点》、《有趣的数阵图》,语文学科的《趣味汉字》、英语学科的《我是英语小导游》等;有整合学科知识的,如《QQ空间》;有侧重健身活动的《快乐足球》;有注重技艺特长的《含“琴”脉脉》;有联系生活实际的《水果特攻》(生活中的水果知识解秘);有来自学生玩具爱好的《魔方》、《我爱炫酷空竹》;还有《有趣的魔术》、《微电影》等综合性课程……内容广泛,科目众多(具体见最后附表:钱清镇中心小学几年来开设微课程内容汇总)。它的灵活多变,它的应需而生,促使更多、更好的微课程不断涌现。微课程改变了以往校本课程几个课程一成不变的开发模式,它应学生需求而生,为学生成长服务,为体验成功服务,为优化教育教学服务。学生的兴趣爱好有多少,它就有多少;教育教学的优化要求有多少,它就有多少。微课程,让校本课程越来越“富有”。

四、微课程,让校本课程变“趣”了

钱清镇中心小学的微课程首先在于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微课程变得更有趣是该课改研究的一个重点。英语黄老师设计了一堂三年级《英语单词一家人》的微课,family中有daddy、mummy、brother、sister、baby五个单词,如何让学生爱上这一课且有别于平时的英语课呢?黄老师颇费了一番脑筋,后来她把这五个单词一家人与五个手指结合起来,让学生推荐哪个手指当谁daddy,哪个手指当谁mummy…….并说明理由,学生兴趣盎然。更绝的是,进而她又让大家把这些人物画在自己相应的手指上,边唱歌曲边用手指表演,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一堂微课下来,也许,这几个单词学生并不个个能读得准确,但课堂上洋溢的趣味会让他们终身难忘,学习的兴趣会渗透到其他课堂。

五、微课程,让校本课程变“群”了

钱清镇中心小学微课程经过近两年的开发,逐渐积少成多,结小成群了。

为更好的利用现有微课资源,学校教科室组织老师进行研究、讨论。有道是独木不成林,一课难称雄。学校决定整合、提升微课资源,把相同、相近、相似的微课整合成一个个内容丰富,渐次上升的微课群,使短小精悍的微课更有深度和广度,更受学生的欢迎。

例如:有不同老师开设同一内容,但目标定位不同,教学对象也不同,可组合成群。如前面所述不同老师开设的《趣味24点》。

有内容不同,但学科上颇为接近的微课,可组合成群。如《精彩签名》、《钱小好舌头(绕口令)》、《趣味字谜》、《玩转汉字》、《动画成语》、《对子天地》等都可汉字有关,可组合成《神奇的汉字》群。

有内容不同,但内容上相关联的,也可组合成群。如《精彩有“线”(线描画)》、《趣味书法(线条)》、《简笔画动漫》、《一挥而就(一笔画)》等可组合成《有趣的线条》群。

……

上一篇:汉语言文学专业范文 下一篇:校本课程开发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