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14 05:05:20

校本教案范文第1篇

1.校本教研四级具体制度建设。

一级———校长、部主任、教研室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二级——教研组(长)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三级————备课组(长)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四级------教师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2.西部农村中学校际协作促进学校均衡发展教研活动实施。至少开2次以上的研讨活动,以初三复习研讨为重点。

3.规范学校校本教研活动的要求,着力从6个方面来规范:

①每两周每位教师要求上校本研讨课一次。学科以教研组为单位听、评课。在学校规定的校本教研活动时间里研讨课、听评课同时进行。(至少2节课时间)

②每次校本教研活动要提前通知教导处,并通知学校校级领导参加。校本教研活动开一次上交检查一次,每次上交的校本教研活动的资料要求规范,填写要完整。研讨课的老师在上课前经集体备课研究后,用专用备课纸备好课。

③教研组、备课组认真梳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避免研究问题的随意性,研究活动必须有针对性,研究必须有连续性,最终将问题上升为课题。校本教研活动围绕问题来展开,集体备课围绕问题备课,授课者带着问题上课,听课者带着问题听课,围绕问题评课。⑤校本教研活动过程步骤:

1.带着问题备课、围绕问题上课、围绕问题听课

2上课者反思

3教研组成员评课

4授课者对大家提出的建议反思

5教研组总结,下次活动安排。

听课之后要评课。评课要防止只唱赞歌,不提意见和建议的倾向。可坚持(123)原则,即每位听课教师(即评课教师)对上课教师所上的那节公开课进行评议,“肯定一条最值得借鉴的优点,找出两条突出性问题,提出三条操作性建议”,以帮助上课教师改进其存在的问题。教研组评课望参照评价量表进行。建议从教学思想、教材处理、教法选择、学法指导、能力培养、师生关系等方面来认真评课。交流要有深度。

⑥教学帮扶活动是教研组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指导教师的帮扶活动最终要体现在帮上,所以每月至少2次的听被指导教师的课。

4.做好《开展城市、农村等不同区域以校为本教研活动运行机制、模式与行为的策略研究》课题结题工作。

5.召开校级课题的阶段总结工作会议,对课题实施情况作出监督。

6.陈家桥中学电子资料库建议筹备工作

电子资料库建设是提高备课组备课水平,教研组研讨水平的重要资源保障。为了作好陈家桥中学电子资料库建设工作,特提出以下建议想法:

1.注意从网上搜集各地的中考题(要可修改)、单元练习题、自命题、月考题,半期、期末考试题。特别是中考题按类型分类整理。

2.根据平时的练习的错题情况,归纳总结学生的易错题。

3.单元专题复习(可修改)复习资料(包括专题复习测试题,专题复习课件)

4.注意从网上搜集课时教案,课时课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再修改使用。正在让老师去研究教案,提高教案,而不是为了教案而写教案。

校本教案范文第2篇

1.校本教研四级具体制度建设。

一级———校长、部主任、教研室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二级——教研组(长)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三级————备课组(长)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四级------教师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2. 西部农村中学校际协作促进学校均衡发展教研活动实施。至少开2次以上的研讨活动,以初三复习研讨为重点。

3.规范学校校本教研活动的要求,着力从6个方面来规范:

①每两周每位教师要求上校本研讨课一次。学科以教研组为单位听、评课。在学校规定的校本教研活动时间里研讨课、听评课同时进行。(至少2节课时间)

②每次校本教研活动要提前通知教导处,并通知学校校级领导参加。校本教研活动开一次上交检查一次,每次上交的校本教研活动的资料要求规范,填写要完整。研讨课的老师在上课前经集体备课研究后,用专用备课纸备好课。

③教研组、备课组认真梳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避免研究问题的随意性,研究活动必须有针对性,研究必须有连续性,最终将问题上升为课题。校本教研活动围绕问题来展开,集体备课围绕问题备课,授课者带着问题上课,听课者带着问题听课,围绕问题评课。 ⑤校本教研活动过程步骤:

1.带着问题备课、围绕问题上课、围绕问题听课

2上课者反思

3教研组成员评课

4授课者对大家提出的建议反思

5教研组总结,下次活动安排。

听课之后要评课。评课要防止只唱赞歌,不提意见和建议的倾向。可坚持(123)原则,即每位听课教师(即评课教师)对上课教师所上的那节公开课进行评议,“肯定一条最值得借鉴的优点,找出两条突出性问题,提出三条操作性建议”,以帮助上课教师改进其存在的问题。教研组评课望参照评价量表进行。建议从教学思想、教材处理、教法选择、学法指导、能力培养、师生关系等方面来认真评课。交流要有深度。

⑥教学帮扶活动是教研组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指导教师的帮扶活动最终要体现在帮上,所以每月至少2次的听被指导教师的课。

4.做好《开展城市、农村等不同区域以校为本教研活动运行机制、模式与行为的策略研究》课题结题工作。

5.召开校级课题的阶段总结工作会议,对课题实施情况作出监督。

6. 陈家桥中学电子资料库建议筹备工作

电子资料库建设是提高备课组备课水平,教研组研讨水平的重要资源保障。为了作好陈家桥中学电子资料库建设工作,特提出以下建议想法:

1. 注意从网上搜集各地的中考题(要可修改)、单元练习题、自命题、月考题,半期、期末考试题。特别是中考题按类型分类整理。

2. 根据平时的练习的错题情况,归纳总结学生的易错题。

3. 单元专题复习(可修改)复习资料(包括专题复习测试题,专题复习课件)

校本教案范文第3篇

二、本期校本教研主要内容:

1.校本教研四级具体制度建设。

一级———校长、部主任、教研室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二级——教研组(长)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三级————备课组(长)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四级------教师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2.西部农村中学校际协作促进学校均衡发展教研活动实施。至少开2次以上的研讨活动,以初三复习研讨为重点。

3.规范学校校本教研活动的要求,着力从6个方面来规范:

①每两周每位教师要求上校本研讨课一次。学科以教研组为单位听、评课。在学校规定的校本教研活动时间里研讨课、听评课同时进行。(至少2节课时间)

②每次校本教研活动要提前通知教导处,并通知学校校级领导参加。校本教研活动开一次上交检查一次,每次上交的校本教研活动的资料要求规范,填写要完整。研讨课的老师在上课前经集体备课研究后,用专用备课纸备好课。

③教研组、备课组认真梳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避免研究问题的随意性,研究活动必须有针对性,研究必须有连续性,最终将问题上升为课题。校本教研活动围绕问题来展开,集体备课围绕问题备课,授课者带着问题上课,听课者带着问题听课,围绕问题评课。

④研讨课教师就是本次校本教研活动的中心发言人,发言围绕以下内容来进行。(1.所授课课标解读,并作简单说明。2.对新授课的起点要求是什么?3.近年来在中考中出现的情况4.本次研讨活动的主题是什么?解决问题的方法作简单说明,留下了什么遗憾。)

⑤校本教研活动过程步骤:

1.带着问题备课、围绕问题上课、围绕问题听课

2上课者反思

3教研组成员评课

4授课者对大家提出的建议反思

5教研组总结,下次活动安排。

听课之后要评课。评课要防止只唱赞歌,不提意见和建议的倾向。可坚持(123)原则,即每位听课教师(即评课教师)对上课教师所上的那节公开课进行评议,“肯定一条最值得借鉴的优点,找出两条突出性问题,提出三条操作性建议”,以帮助上课教师改进其存在的问题。教研组评课望参照评价量表进行。建议从教学思想、教材处理、教法选择、学法指导、能力培养、师生关系等方面来认真评课。交流要有深度。

⑥教学帮扶活动是教研组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指导教师的帮扶活动最终要体现在帮上,所以每月至少2次的听被指导教师的课。

4.做好《开展城市、农村等不同区域以校为本教研活动运行机制、模式与行为的策略研究》课题结题工作。

5.召开校级课题的阶段总结工作会议,对课题实施情况作出监督。

6.陈家桥中学电子资料库建议筹备工作

电子资料库建设是提高备课组备课水平,教研组研讨水平的重要资源保障。为了作好陈家桥中学电子资料库建设工作,特提出以下建议想法:

1.注意从网上搜集各地的中考题(要可修改)、单元练习题、自命题、月考题,半期、期末考试题。特别是中考题按类型分类整理。

2.根据平时的练习的错题情况,归纳总结学生的易错题。

3.单元专题复习(可修改)复习资料(包括专题复习测试题,专题复习课件)

4.注意从网上搜集课时教案,课时课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再修改使用。正在让老师去研究教案,提高教案,而不是为了教案而写教案。

校本教案范文第4篇

1.便捷性。

传统的英语校本教研方式主要以教学沙龙、教师讨论为主,受时间与空间等诸多因素制约,教研活动成本高、不方便。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活动,能够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把教研与教学空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方式灵活多样、资源实现共享、不受时空限制,具有实用性。例如:在评课活动中过去需要集中教师定时定地点交流,在网络条件下教师可以通过英语组的主题帖进行网上评课,在网页上建立《Unit1Makingadifference》等的课堂实录主题帖,让教师在后面跟帖进行评教,这样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一些没有到场听课的老师也可以参加评课,教者自己可以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

2.交互性。

交流是校本教研的核心。网络具有全面的互动功能,能够实现个别与个别、个别与群体之间的充分互动,通过论坛、互评等形式,实现多角度对话;由于网络的储存功能与开放特点,教师可以对别人的观点、教学资源等进行深度研究,加深对话的深度。例如:通过网络博客群,可以建立英语组博客群的互评交流平台。在集体教研活动中,还可以通过网络把网上存在的很多资料与观点展示出来,进行进一步的辩论等。同时,可以通过网络上的学习软件如:单词发音、表达训练等,让教师在网上进行自我学习训练,提高教学技能与知识技能。

3.开放性。

英语教学对教学资料的要求比较多,一些生动的课件与案例、影像材料对于提高教学效果非常重要,例如一些机构与学校建立的高中英语网站如“天津北辰高中英语教研网”等等,这些网站上的资料都是可以在活动中利用的。网络本身就是一个资源库,教师不仅可以享用网络资源,还可以把观点与资源随时添加到网络空间上,实现资源的共享。同时,教师的观点是公开的,评论是公开的,资源是公开的,而且校园网络与互联网是对接的,所以具有极强的开放性。高中英语的校本教研经常会涉及到听、说、读、写等各种内容,有了网络资源与多媒体技术的配合,教研活动更加生动活泼,更加能够调动教师学习研究的积极性,有利于形成浓烈的校园教研活动氛围。

二、高中英语网络化校本教研模式与方法

校本教研的方式非常多,各有特点。在网络技术条件下,高中英语学科的校本教研活动有哪些可以采用的方式呢?下面对校本教研方式进行归类,对主要方式进行阐释。

1.构建教研管理平台

网络可以成为校本教研的管理平台。教学部门或英语教研组可以通过校园网站或网络办公平台,开通“英语教研之窗”,开展教研管理工作。一方面可以建立每个英语教师的个人教学主页,让教师在自己的主页上自由撰写教学内容与反思;另一方面可以按照备课组为单位实现分类管理,让教师把自己的教学资源上传到网络上,实现资源共享。在各种教学活动中,网络可以成为通知、进行发动、过程通报、结果展示的平台。通过网络可以对教师的课题、论坛、博客、资源、教案等进行集中管理,对好的观点与资料进行推荐,对教案与反思进行检查与通报等,这样可以逐步建成教研组的网络资源中心,成为教师教研资源与成果展示的平台。另外,网络还可以成为评价督查的平台。在开展教学沙龙、公开课活动、外出学习参观活动之后,在网络上设立专题,让教师把沙龙中的观点进一步澄清,把对课堂的评价与建议写出来,把外出学习反思心得写出来,既有利于教研管理,也有利于研讨活动打破时空的限制,使问题与思考得到延伸与深化。

2.促进资源交流

网络可以成为教学的资源库。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搜集各种教学案例、各种试卷、教学背景素材、各种影像视频资料、教学课件等等,这些资料可以让所有教师从中下载,为备课工作打下基础。更为主要的是:教师在次基础上可以上传一些资料,共享资源。通过“网上主题帖”引发问题讨论。可以由英语教研组开展调查研究,教师共同收集本学科内所有教师在教学中的困惑和真实问题,筛选后确定为活动主题。例如:在网站上开辟“如何让学生学会每天用零星时间记单词?”、“如何提高学生英语课堂学习的主动性?”、“高中英语课堂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做好初高中英语衔接问题?”等,让老师在帖子后面跟帖,进行讨论与辩论,可以让一些特级教师与教研员参与讨论当中,边讨论边学习。博客是教师校本教研的良好平台,能够培养教师系统思考、动笔反思的习惯。英语教研组可以构建自己的教师博客群,定期进行点击率、评价率评比,促进教师形成写反思的习惯,同时激发教师在博客群中互相留言、互相评价交流,让网络教研的交互性得到进一步发挥。

3.推进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教师教研的重要方式,但传统的集体备课要定时间、定地点、等人员,备课的成本高昂,反复修改的时候需要反复集中,效率低下。在网络环境下,可以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让集体备课在网络中进行。

3.1把教案设计过程放到网络上。

通过一次性的集中集体讨论,由专人将集中了集体智慧的教学案整理出来,并上传到网站专门的教案目录中,同时提供一些教学课件、视频、案例等资料供教师下载。教师可以打开这个教案并进行进一步修改,在教案的一侧预留空格让教师进行个性化备课,以便将集体教案与个人风格相结合。同时,在教案的下方留下教学反思栏,教师可以在网络上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3.2把教学研讨与评议过程放到网络上。

可以把一些教师的课堂实录上传到网络平台上,老师们可以通过网络观看视频,并进行评课活动。甚至可以将说课、评课、磨课等活动置于网络论坛中,让教师在网络专题论坛中进行说课、评课,磨课,减少了面对权威的拘谨和水平差异过大的紧张,减少了面对面的窘迫。这样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更加自由开放,观点更加清晰,教师的收获更大。

4.营造教研氛围

校本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校本教研 以人为本

前言:校本教研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是“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的教研,对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校本教研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充分应用,是摆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比较严肃的课题。下面就结合我在校本教研中的工作经历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和大家共同交流。

一、明确职责,建立校本教研机制

三中始终把校本教研作为第一生产力来抓,把“以人为本,科研兴校”作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动力,为了大面积提高教师素养,以校本教研为根本,扎实有序地开展教研活动,形成校本教研机构: 教务处、科研室、教研室、备课组,各负其责,校本教研稳中有升。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升品位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我们备课组抓住校本教研的根本,以教科研处为主导,教师为关键,学生为主体,课堂为主战场,真正体现享受教育,让学生享受学习,让教师享受教育。正是校本教研,把教师和学生从死教死学中解放了出来。

二、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革命性变革,是新世纪赋予教育战线上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历史重任。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克服了知识容量大,课时紧张、探究活动不宜开展等困难,发挥校本教研的优势作用,依靠集体的力量。在校领导及教务处、科研室等部门的指导下我们在备好课、上好课、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上下功夫。做了如下努力:

1、利用互联网优势开拓网络资源。

新课程对教师个人素质要求更高,充分的备课是上好每堂课的保证,为了进一步挖掘教学资源,我们备课组利用我校互联网的优势在2007年开设了网易公共邮箱。把搜集到的优秀资源、集体备课教案、校本练习册的精选习题等资源上传并由专人定期整理信息资源。尤其是在刚刚过去的这个高三循环,我们将教学课件、教案、试题、二轮复习的相应提纲、外出开会获得信息、专家指导信息等资源分别上传,同时还利用高考资源网传递信息,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2、加强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校本教研的一种重要形式。其价值取向就在于教育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我们高一政治备课组,年轻教师多,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也较多,所以作为备课组长的我精心组织每一次集体备课组活动,提前一周安排一人就下周讲课内容,主讲教师提前准备并书写详案(教学三维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板书设计)。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主讲人。

在每周一次的活动中,首先要交流上一周教学中遇到的共性问题,由大家共同探讨解决办法;第二项主讲人将准备好的教案复印,备课组成员每人一份,由主讲人讲解本课的设计过程,然后讲解本课需要交流的共性问题,我和大家共同把关研究课堂教学的进行情况;第三项由我来检查教案情况,评出等级每月上报教务处,对有特色的优秀教案可以展示给大家交流传看,对有不足之处的指出并帮助其改正,在此基础上形成各自的个体教案,把集体备课教案与学案相结合,形成教学案一体化;第四项了解听课情况,充分发挥老教师的指导作用,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3、加强与专家名师沟通,为教学工作服务。

我们先后与北京的龚美兰老师、李谓老师、梁侠老师进行深入沟通,将教学计划以电子文稿的形式提前发给专家,将把握不准、处理不好的章节和问题提出请专家指导。今年十月十四日,梁侠老师来到我们学校,我们与梁侠老师进行了沟通,听了专家的课和指导后,大家都有种意尤未尽的感觉,从中收益颇多。

4、组织教师开展问题研究

在教学中我们总会遇到种种问题,我们备课组每个月针对各种问题专门组织一次问题研讨会。

本学期我组织本组教师对“综合探究课怎样开展?”这个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到本学期期末形成文字材料上交教务处,同时组织本组教师以课堂教学实录汇报成果。

通过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这也正实现了有效教研促进有效教学的目标。

5、组织校本练习册的编写。

在教学中我们使用的各种教辅资料都会存在一些问题,新课程实施后问题更加严重,所以我们有了自己出书,编写同步训练的想法。同时学校也将这一问题制度化,每学科教师都要按规定由教研室主任和备课组长组织同步训练的编写。

在模式上,为了践行分层教学的理论,注重基础、因材施教,同步训练设置了:a卷课前预习、b卷课堂练习、c卷课后作业、d卷能力提升,四部分内容,四个层次。一轮、二轮复习和会考模拟训练习题均有相应模式。从2009年末我们又开始尝试为月考和期中考试出试题库,每次考试前要出十套试题备选,考前抽取一套作为正式的考试题,老师的出题水平和学生的解题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体验了工作的快乐,同时备课组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课堂教学效果都得到显著提高,学校的教科研氛围更加农厚。我们组的年轻教师在我带领下取得了可喜的进步,贾冰老师、翟世民老师都成为市级骨干教师,并在省市各项教学基本功大赛中多次获奖。我个人也在教学基本功、课堂的驾驭、科研等领域取得了一些成绩:《和谐育人 淡化痕迹》等11篇论文、科研成果获部级、省级、市级一等奖;完成了省级课题《基于新课程课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发展研究》;承担了国家、省、市级公开课三堂;获得省级课题研究先进个人、省级教学新秀、校级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其他国家、省、市级教学技能竞赛奖项四项。

校本教案范文第6篇

有效教学作为是20世纪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教学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以来,对我国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效教学主要研究如何通过教学活动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它特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最佳学习效果的教学过程。因此,它的研究切入点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即教师的哪些活动和行为与预期教育结果有密切联系,但其落脚点则是学生,以学生的表现作为评判的依据。

如何进行“有效教研”,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传统的教研着重研究“学会教学”,解决上好一节课、理解一篇课文的问题。这种侧重于“教学技巧”传授的教研理念,无论是研究的内容还是研究的方式都无法适应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授课要求。有效教研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研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研究是有效的?是高效还是低效?

所谓“有效教研”,主要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研究之后,课堂教学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这意味着课堂教学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研究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有效教研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研理念。

因此,推进有效教研工作,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有效教研的实施现状分析

(一)专题调研设计及实施

本次调研采用了教师座谈会、集中听课、课堂观测、学生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方式,了解了县级教研及校本教研的相关情况。

1.集中听课,当堂检测

即运用课堂观察分析法记录课堂上师生的表现,在每堂课结束时,随机抽取该班的4-6名学生,依据当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测试,力求通过直观的数据分析,研究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2.查阅资料,了解教研

即查看学校校本教研的计划及过程性资料,对教师的备课情况、教学反思及听课情况进行检查,以探求有效的校本教研形式,寻找开展有效教研的途径。

3.听取汇报,交流反馈

在听课及查阅资料以后,听取学校分管教学的领导汇报本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尤其是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的情况;将检查情况向学校进行反馈,提出对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建议。

4.统计数据,分析反思

对调研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教研活动的成功之处,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影响有效教研的因素,进行反思,寻找开展有效教研的途径与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小学语文有效教研实施现状分析

1.校本教研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

在对学校教学管理过程性资料的检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学校只有教导处工作计划,而没有校本教研计划;只有对教研组活动情况描述的记录,寥寥数语,记录的是参加会议的人和活动内容,一两行字在整张纸上飘摇,显得那么单薄。专题化的校本教研呢?在与教师的个别交流中,我们了解到无主题、散兵游勇式的校本教研普遍存在,有些学校的教研活动几乎每次都是一个模式:教导主任说几句话,然后各教研组——甚至能分十多个教研组在同一个教室中分散交流研讨,无主题,无引导,无汇报交流。还有学校甚至直接说:说老实话,我们本学期最多只搞过两次教研活动。校本教研,这一本应是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成了学校工作的“点缀”,有名无实。

2.县级教研缺乏主体意识和目标意识

在座谈中,老师们对于本学期我县开展的目标教学的系列活动交口称赞,认为目标教学引导大家关注目标,教学思路更加清晰,课堂教学过程详略分明,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这些教研活动紧紧围绕目标教学的主题,形成了专题化、系列化,受到了广大参训教师的好评。

但是,培训的效果并不等同于教师授课的效果,能否将培训的理念体现到课堂教堂上,是判断教研有效性的重要标准。第一,无教案上课和课堂教学流程与教案明显不符的现象依然存在;第二,课堂教学目标不够清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第三,从目标达成的角度看,没有一节课能基本达成所有的教学目标;第四,教师将备课视为了一种负担,不能享受职业的快乐。原本采用电子备课以减轻教师的负担,但是,某些教师将从网上下载的教案改都不改便作为自己的教案,二次备课和教学反思则疲于应付。

三、关于促进小学语文有效教研的措施

(一)真诚关爱,“减负”方可“增效”

在调研中,我们看到,撰写教案已经成了一线教师的负担。要想让一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教材、思考教法,进行教学反思,实施在目标教学的大背景下,我们可以组织一批教师分学科、分年段组成县级教案编写组,共同钻研教材,研究目标,撰写教案,每人1-2课,在轻负担的前提下,进行深入钻研、精心设计,由教研员把关,撰写出具有目标教学特色的电子教案,包括课件设计、相关资料的链接等,做到资源共享。教师只需在原有教案的基础上、根据自己所教班级的学生情况进行二次备课和教学反思,既方便了教师,减轻了教师备课的负担;又以优秀教案引领,让教师进一步走近目标教学,关注目标的准确设定和目标的有效达成;同时,备课组研究教材,也是骨干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是有效教研的另一种形式。

“减负”方可“增效”,此举旨在让一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思考,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教学研究,有更多的时间参加校本教研。

(二)倾情帮助,引导校本教研

我们认为,采用“双向选择”展示校本教研的形式,即学校提供校本教研方案,教研室审核并提出建议,推荐3-4所学校对全县展示校本教研的具体做法,可以有效提高研究效益,扩大校本教研的辐射作用。

从调研中我们发现,虽然每次的县级展示交流热热闹闹,但是,由于缺乏校本教研的延续与支撑,总感到有些不足,校本教研的专题化、系列化以及针对性、实效性都有待于研究与提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充分利用分管校长和教导主任例会,对分管教学的校长和教导主任进行校本教研的培训,切实解决他们的困惑、困难,通过教导主任例会、单独或集中视导、个别交流等形式,引导学校校本教研逐步走向系列化、专题化、本土化。

教研员深入基层学校,参加校本教研,上示范课,开讲座,直接引领学校的校本教研;抓住每学期“双向选择”的契机,在校本教研交流展示中,引导各校的校本教研逐渐走向有效、高效,是我们今后工作的追求。

(三)关注“有效”,提升县级教研品质

具体做法如下:

1.构建小学语文教研的目标管理模式

教研活动专题化、系列化、多元化,通过课题研究,确定教研活动的“双向”目标,让教研目标具体化,更加贴近教师的需求,更加贴近教学的需要,更加贴近学校发展的期望,以保证教研目标的达成。

采用目标分层设定:“教师个人成长目标—基层学校发展目标—小学语文教研目标”,形成教研目标的系列化和层递性,并分解目标,逐级达成,从而实现教研的目标管理,提升教研的有效性。

2.创新目标教研活动的形式

教研活动专题研究和特色研究相结合,集体研究和个体研究相结合,群体发展和个案研究相结合,围绕设定的教研活动目标,使教研活动系列化、多样性,创新教研活动的形式。

逐步组建县级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备课组和命题组,通过对教学目标及课堂教学案例的设计与研究,对基于目标教学背景下的试卷命题的思考与实践,能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为培养一批市县级骨干教师作好铺垫。通过目标教学的案例集和创新作业设计的推广,切实为一线教师服务,让其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二次备课和教学反思,并以此引导广大教师,将他们的教学行为逐渐引入教学的理想境界。

3.研制小学语文教研有效性的绩效评估办法

行之有效的绩效评估办法,有利于科学评价教研活动取得成效;有利于发现与反思存在的问题,促进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有利于和谐教研氛围的形成。

校本教案范文第7篇

一、完善教研组织、强化制度约束,为校本教研提供保障

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学校成立了以教导处、学年组为主体,全体教师为成员的“校本教研”工作小组。明确了由“校长、主任引领,年段和综合教研组具体落实”的工作职责;组织全体教师讨论并制订了《校本教研制度》、建立了集体备课制度、校本培训制度等,并制度上墙,通过制度约束,将校本教研与教师考核、评优选先紧密挂钩,充分调动了教师参与教研的热情和兴趣,也为推动“以校为本”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加强校内外学习培训,提高校本教研实效

为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学校充分利用农村远程教育资源,吉林市网络教研课题研究网络,“国培计划”网上学习等,先后组织教师在网上多次聆听专家讲座,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教育理论、教材教法,促使教师进一步了解教学目标,主动投身于教学实践。积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三、充分发挥老教师、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校本教研

为使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教学需要并能脱颖而出。我校采取积极鼓励新老协作,做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方法。学校要求一位骨干教师或老教师帮扶一名新上岗教师,带教的教师从教学常规、教案备写、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传、帮、带。我们的老教师热情、无私奉献,新教师积极上进、勤学苦练、主动踏实。2010年10月葛迪、许洲洋等10名志愿者上岗时,学校委派了骨干教师沙漠、李玲、王春艳等进行帮扶。在她们的热心帮助下,10志愿者教师很快适应了教学,并通过一年多的学习成长,于2012年在龙潭区字理识字大赛中,由我校付裕、葛迪、许洲洋组成的参赛队伍荣获了优秀团体奖,王巳博在龙潭区首届教学新秀大赛中荣获教学新秀称号,葛迪、许洲洋分别在吉林市第4届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三优联评”活动全能组中荣获一等奖和三等奖。同时,他们的学科教学成绩也始终名列前茅,现已经成为我校年轻的骨干力量。

四、探索集体备课方式,促进教师共同发展,为校本教研注入活力

集体备课作为一种教研活动方式,我校一直在摸索着前进。在具体操作上,我们以年段和学科为备课组,初步形成了“备、讲、评、思、论”五步教学模式。第一步确定课题,备课组集体备课,第二步由主讲教师上课,备课组集体听课;第三步由备课组教师根据上课的情况进行评课,交流意见,每一个成员都可以对原有教案进行修改;第四步由主讲教师进行反思,归纳整理,进行再设计;第五步在平行班里再上研讨课,形成共识。实行了教学资源共享,保证了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形成了积极热烈的校本教研氛围,让教师能够在反思中交流自己的思想,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本学期我们根据计划与5月8日开展了《通过实效性教学,提升青年教师教学力》主题教研活动。通过此主题教研活动,检验我校志愿者两年来的成长历程,增强自信心,体会成就感。同时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反思,个人形成研究成果,学校形成一种研究、学习、发展的良好氛围。

五、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为校本教研深入落实搭建平台

为强化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领导经常性地开展推门课、跟踪课、达标课的听评课活动,强化每位教师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同时,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堂观摩、研讨、竞赛活动。

加大教案、作业等的检查力度,坚持教案教研组长每周签,教案、作业月月查,学校不定期抽查,做到有检查、有记录、有反馈、使每位教师明确自己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正,不断提高,并定期组织教案、作业展评活动。

六、努力提高骨干教师的专业水平,引领校本教研走向深入

骨干教师的培养和发展是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集中体现,我校现有各级骨干教师8名,他们撑起了课堂教学的蓝天、担起了校本教研的重任,他们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有力地拓展了骨干教师的发展空间,为骨干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骨干教师的理论水平,专业能力不但得到了提高,而且带动了校本教研走向深入。

七、“走出去,请进来”开阔眼界,丰富知识

我们每学期都组织领导和教师集体赴外地听课,还邀请区内名师来传经送宝,进行具体指导,学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结合吉林市组织开展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系列年工程,龙潭区名优教师送教下乡活动。深入开展“一听、二讲、三计、四课”活动,定期举办引路课、示范课、研讨课,汇报课等。同时加大经费投入,添置多媒体设备,购买各种学习资料,提升校本教研的档次,丰富教学手段。

八、充分利用媒体资源,扎实推进校本教研

媒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为提高教师熟练操作电脑的能力,组织教师参加龙潭区网络教研骨干教师培训,我校制定了《远程教育量化考核细则》、《远程教育培训计划》,并把远程教育培训纳入教师量化考核之中。

九、深入课题研究,实现校本教研的创新与升华

校本教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专题型校本教研 执行机制 备课组 教研组

什么是影响课程改革落实的决定性因素呢?我们认为是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师是实施课程变革的主体或主角,一个个先进的理念只有被教师接纳并能创造性地付诸实践,才能落在实处,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可以说,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

那么我们应该把教师的专业发展着力于哪里呢?聚焦课堂,应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切实提高课堂效果,是将素质教育落在实处的主要途径。在实践中,以校本教研为突破口,引导全体教师关注课堂,实施专题教研,在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不失为一种富有成效的做法。

一、专题型校本教研

1 专题型校本教研

所谓专题型校本教研就是一个学段学校教研工作确定一个主题,各教研组结合学科实际落实开展的一种教研形式。如2007年,我校开展“情境创设”的专题教研,各教研组围绕这一主题,结合学科实际就加强情境创设的必要性和如何进行情境创设进行教研。不可否认。现在教师工作量较大,工作之余,教师充电提高的热情不高,许多人把教研任务看作是花架子。而过多过散的校本教研将导致关注形式效率低下。在开展校本教研时,注重实效,让教师真正看到校本教研的效果,体会教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专题型教研便于形成焦点,使全体教师广泛参与―个主题,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实践,这样集全校之力,集全校之智,易于形成突破,取得成果,专题型教研大大提高了教研效率。

2 专题的确定

只有问对问题,才能找到有用的答案。找准问题,是校本教研真正发挥实际作用的第一步。专题的确定必须抓住一条主线,即课堂教学。每学期末,根据学生反馈,教研组听评课反馈,校领导随机听课反馈,在充分掌握教学实际的前提下,找出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经校行政会通过,确定下学段教研主题。

2007年。结合新课改,为充分激活课堂,我们有开展了“情境创设”的专题教研。

2008年,从有效教学的理论出发,我们提出“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有可检测性和注重课堂生成资源的利用”。

这样的专题源于课堂源于学校实际,符合教师需要,是以真正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是用于课堂的,会为教师成长、学校发展找准新的增长点。

二、专题型校本教研的实施

1 建立执行机制

建立科学高效的组织领导机制是校本教研实施的首要保证。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学校教学研究的身体力行者,合理整合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力量,使之具备落实、实践校本教研的能力,形成教学、教研一体化格局。同时建立相应考评制度,保障了各级的执行力。

2 强化集体备课

备课组是落实主题教研的基础单位。在反对单打独斗,各自为战,有效开展教师间的合作、交流中起到重要作用。

我校每周一次集体备课,定时间:周五下午第三节课淀地点:由教导处于每学期开始统一规定并印刷张贴;定发言人:提前一周定发言人,发言人精心准备下一周上课内容的教学处理,在备课组活动中让大家充分点评,取长补短,形成统一的教案。在同―教案形成后,我们不要求组内教师按部就班不顾学情地去法。而是让各个教师根据自身特点上出个人特色,根据所带班级学情调整节奏与深广度。

对于在备课组活动我们明确一个要求即“组长先进,组员进步”。把备课组活动的开展情况与备课组长的奖惩结合起来。校领导分管各个年级,直接考评备课组。

在备课组活动中,同时加强理论学习。没有理论指导的教研是没有深度的教研。教导处根据―个考核段听、评课,教案检查实际,了解教研主题的落实情况,找相关理论文章,印刷给备课组长,在备课组活动期间进行理论学习,指导校本教研的深入落实。

对于在备课组活动中富有创新做法的备课组,学校提供更好的平台,进行展示推广。如,一些备课组将形成案打印出来,在备课组内开展“同课异构”的教学活动,学校及时搭建平台,把此次活动变成校级活动。课后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点评。这些好的做法极大带动了其他备课组的工作开展。

3 以教研组为单位,加强各种课型展示

面对校本教研主题,许多教师认为理念很好,但操作起来很难,他们苦于没有可借鉴的模式。这时,成功案例的引领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在备课组活动的基础上,选拔出优秀教师进行赛教。根据校本教研主题,确定赛教的主题,研讨评价的目标、要求,确保每一届赛教紧紧围绕校本教研主题,为教师互相交流与学习提供机会,促进教师在深入研究教材、教法、学生的同时深入研究校本教研主题,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校本教研实效性。在赛教中,我们还请来西安市的各科专家,请专家结合我校校本教研主题进行点评,指出有点,指出不足,为我们的校本教研开展情况把准脉,找准坐标,找准方向。

为确保主题的深入落实,在赛教课后,我们又要求各教研组开展组内公开课。这时对公开课学校不要求精雕细琢,要求常态课,平时怎样上就怎样上,但必须体现校本教研主题;要求是顺序课,上到哪儿就是哪儿。这样做是为了校本教研的落实常态化。2008年结合校本教研主题“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有可检测性和注重课堂生成资源的利用”,为促进组内公开课落实规范课后讲评程序,我校开展了“教研组组内公开课”观摩活动。由一个教研组承办,授课教师授课结束后,教研组长将提前出好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5、6分钟内答完)分发给留下的一部分学生。学生答完后及时批改,统计得失并与教学目标设置中对应,看是否达到预设目标。评课时,先由授课教师进行自评,在自评中要求突出自己在教学中如何落实教研主题。其后进行组内互评,最后,教研组长就教案中的目标设置,通过测试的目标达成情况,课堂生成资源的利用作重点点评。校领导给予总结,肯定了活动的做法和具体流程,并要求各教研组长按照“练习题测试――教师自评――组内互评――教研组长总评”的模式进行落实。现在,参加组内公开课已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在这个平台上,人人上公开课,人人评公开课,有效地促进了教师对课研主题的研究、思考,起到相互借鉴、碰撞提高的目的。

另外,对于不同教研组、一些教师好的做法和想法,也及时通过《惠中教研》这个平台进行展示,达到不同科目之间交流借鉴的作用。

校本教案范文第9篇

一、完善教研组织、强化制度约束,为校本教研提供保障。

针对我校每个年级只有两个平行班级的实际情况,学校成立了以教务、教研为主体,全体教师为成员的“校本教研”工作小组。明确了由“校长、主任引领,语文、数学和综合教研组具体落实”的工作职责;组织全体教师讨论并制订了《校本教研制度》、建立了集体备课制度、校本培训制度等,并汇编成册,通过制度约束,将校本教研与教师考核、评优选先紧密挂钩,充分调动了教师参与教研的热情和兴趣,也为推动“以校为本”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加强校内外学习培训,提高校本教研实效。

为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学校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先后组织教师在远教室多次聆听专家讲座,深入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新《课程标准》、教材教法,促使教师进一步了解课改目标,主动投身于教改实践。积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三、充分发挥老教师、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校本教研。

为使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教学需要并能脱颖而出。我校采取积极鼓励新老协作,做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方法。学校要求一位骨干教师或老教师帮扶一名新上岗教师,带教的教师从教学常规、教案备写、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传、帮、带。我们的老教师热情、无私奉献,新教师积极上进、勤学苦练、主动踏实。记得年9月老师新上岗时,学校委派了老教师和进行帮扶。在她们的热心帮助下,两位教师很快适应了教学,并通过一年多的学习成长,于学年度分别在镇优质课竞赛中取得了二、三等奖的好成绩。同时,他们的学科教学成绩也始终名列前茅,现已经成为我校年轻的骨干力量。

四、探索集体备课方式,促进教师共同发展,为校本教研注入活力。

集体备课作为一种教研活动方式,我校一直在摸索着前进。在具体操作上,我们分语、数2个备课组,第一步确定课题,第二步由主讲教师备课、上课,备课组集体听课;第三步由备课组教师根据上课的情况,交流意见,每一个成员都可以对原有教案进行修改;第三步由主讲教师进行归纳整理,进行再设计;第四步在平行班里再上研讨课。实行了教学资源共享,保证了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形成了积极热烈的校本教研氛围,让教师能够在反思中交流自己的思想,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五、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为校本教研深入落实搭建平台。

为强化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领导经常性地开展推门课、跟踪课、达标课的听评课活动,强化每位教师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同时,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堂观摩、研讨、竞赛活动。

加大教案、作业等的检查力度,坚持教案教研组长每周签,教案、作业月月查,学校不定期抽查,做到有检查、有记录、有反馈、使每位教师明确自己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正,不断提高,并定期组织教案、作业展评活动。

六、努力提高骨干教师的专业水平,引领校本教研走向深入。骨干教师的培养和发展是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集中体现,我校现有各级骨干教师8名,占教师总数的1/3。他们,撑起了课堂教学的蓝天、担起了校本教研的重任、树起了教师发展的标杆!除了帮扶青年教师,得到教学相长;还要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比如,为教师进行校本培训,为学校承担专题讲座,为学校承担观摩课、校本教研等等;有力地拓展了骨干教师的发展空间,为骨干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骨干教师的理论水平,专业能力不但得到了提高,而且带动了校本教研走向深入。

七、充分利用媒体资源,扎实推进校本教研。媒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为提高教师熟练操作电脑的能力,我校制定了《远程教育量化考核细则》、《远程教育培训计划》,并把远程教育培训纳入教师量化考核之中。

八、深入课题研究,实现校本教研的创新与升华。

近年来,我校在课题研究方面也迈出了尝试性的第一步。年我校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制定了“小学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的实效性研究”课题,因为是第一次,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一边学习,一边摸索,虽还没有圆满结题,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教师通过搜集资料、课堂实践、总结反思、交流学习、等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学生学习方式有了较大的转变。

问题与反思

总结我校的教研工作,在取得小小的一点成绩的同时,我们还有着更多的思考和追求。

1、校本教研,要走出一条光明大道,仅一小部分教师的努力还不行,得上下级的整体协调,才能使其具有规范化和指导意义。

2、教研活动缺乏开展的深度,学习内容较为局限;同时新课程对我们教师本身的素质要求是越来越高。我们的理论水平还不高,需要多“走出去、请进来”开阔视野

3、我们的工作还处于层面之上,还未深入到校本教研的精髓,没有留下多少值得细细品味、或供人评判的资料,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注意收集和整理。

4、期盼走向网络教研之路,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校本教案范文第10篇

一、主体偏离

“校本偏离”是以学校为本位的教研,是在本校内进行的,是以解决学校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目标的,其研究主体当然是教师。可是在一些学校,由于传统教研模式的强大惯性,教师搞教研基本上是依赖于教研员等专业研究人员。使一些教师认为,教研是教研员的事,是个别骨干教师的事,自己不会做也无需做,只要教好课就行了。在这种认识的误区下,他们只习惯于模仿他人一招一式的教学技巧,偏离了自己在校本教研的主体地位。

二、形式化严重

校本研究本来应当以解决本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其研究过程应是稳扎稳打、步步落实的。可在一些所谓的校本教研活动中,却存在着严重的形式主义现象,其主要表现如下几种:

(一)热衷于布置任务。一些地方开展校本教研时,往往是教研部门给学校部署任务,学校领导给教研组布置教研任务,教研组长再给教师布置教研任务。这些任务无非是一学期听多少节课、写几节优质教案、制作几个优秀课件、写几篇教研文章、搞几项课题研究等等。

(二)活动多多益善。一些学校领导打着“以活动促教研”的旗号,每学期都要安排若干次活动,如教学比武、优秀教案、课件评比等,而不管活动是否有实效。适当地开展一些活动是校本教研之必需,但问题泛滥成灾不能无度,更不能浮泛。要从教师的实际出发,以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为宗旨。那些走走过场,装点门面的“教研”活动不开展也罢。

(三)检查评比过多。有些学校学期初布置了校本教研任务。便只等学期末的评比检查了,至于研究过程则不甚关心。为了应对评比检查,教师们临时写论文、制课件、编教案;为了完成检查评比任务,检查人员形式化地查看论文有无、课件多少、教案几节,可检查一结束,活动也就随之结束了。这样的检查评比,除了让某些教师获得了对自己评优暂时发挥作用的有效证件外,对校本教研的开展、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不仅毫无意义,反而会起阻碍作用。

三、形式传统单一

不外乎超出传统的理论灌输式和听课评课式两种模式,担纲者大都是教研员或学校教研组长,多数听课教师只是记录授课过程的“旁观者”。评课时,听课教师或轻描淡写地说几句,或默不作声。整个教研教程,正如浙江绍兴的教研员何灿华老师所言:“就是只对一堂课或一节课的内容进行研讨,评课也只局限于对教学行为的评价上,虽能解决教学中一些零碎的问题,但没能追溯到内隐的教学理念。”

四、功利化色彩浓厚

校本教研的目的是解决学校和教师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促进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可时下一些学校开展的所谓“校本教研”却背离了这一目的。提到校本教研,有些学校就忙于搞课题申请、立项,而且以为课题越大、级别越高越好,根本不考虑课题对学校是否有利。

校本教研存在的上述种种现象,阻碍了校本教研的健康开展,也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对此,应当对症下药,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斧正校本教研的航向,促使其健康成长。具体措施如下:

(一)真正确立教师教研的主体地位。从教师本身的角度看,教师要在目前各校开展的校本教研中成为研究主体,首先必须有自我发展的愿望,树立自主研究意识,消除对专家和教研员的依赖心理,把搞好校本教研看作是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其次,教师必须具有教育科研素养。校本教研要求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教育科研素养,要求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教育科研理论和方法,具有一个善于发现教育教学问题、反思教育教学经历、总结教育教学规律的头脑。反之,一个不具备最基本的教育科研素养的教师,即使有强烈的自我发展愿望和校本教研主体意识,也不可能真正成为校本教研的主体。

(二)要立足于解决本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是校本教研的要义。远离了这一要义,校本教研也就毫无价值而不复存在了。

上一篇:测量教案范文 下一篇:刷牙教案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