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物言志的散文范文

时间:2023-02-27 13:56:57

托物言志的散文

托物言志的散文范文第1篇

初中生 阅读 写作

【中图分类号】H19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220-02

散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由于它取材广泛,摇曳多姿,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如同五彩斑斓的风景画,让人陶醉,让人喜爱。那么我们怎样来写好散文呢,下面谈谈运用托物言志手法写作方面需要关注的几个方面。

1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1.1践行课标理念

初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更是强调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在这样的课程改革背景下,托物言志散文的读写能力培养恰好是一个很好的践行新课标理念的途径。托物言志散文中富含优秀的精神品格、健康的情感价值、积极的人生态度,甚至是民族精神,因此抓好托物言志散文的读写能力培养,这是当务之急。

1.2改变学生现状

当代初中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不容乐观,对托物言志散文的读写能力尤为欠缺。原因就在于学生的文化积淀不够厚,精神生活不够纯,生活阅历不够多,方法技巧不到位。也许在写人记事写景抒情类散文方面他们还有一定的阅读能力甚至写作能力,基本上读得懂他人的文章,也能够有人可写,有事可记,有景可描,有话可说,但是要能够领会托物言志散文的主旨,并写出托物言志的文章,那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做好托物言志散文的读写能力培养,能够改变学生现状,能够使学生朝着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人生方向发展,从而使学生的精神生活更加丰足,文化修养更加高雅,品格志趣更加富有,情感体验更加充实。

1.3弥补教材不足

纵观教材,托物言志类散文在古典诗文中还比较常见,比如周敦颐的《爱莲说》、刘禹锡的《陋室铭》等。在现代散文中就屈指可数了。初中教材里还有两篇经典的托物言志类的散文,比如茅盾的《白杨礼赞》,通过对白杨树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抗日根据地的军民及中华民族的坚强不屈、高大正直、平凡朴实、力求上进的精神品质。比如张晓风的《行道树》,通过“行道树”这一平凡物象的描写,形象地阐释了生命价值的三个层面:勇于接受命运的挑战,勇于承受痛苦和磨难,执著追求和无私奉献,从而使文章具有理性的光辉,给人一种哲学的美感。

2托物言志散文的概念

托物言志,“托”是借、假托的意思,“志”是志向、情趣、理想、追求的意思。托物言志散文,常把作者自己的“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所托之“物”一般是花草树木,或是某一具体的物体。这个“物”往往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情感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便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来表达,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表达也更巧妙、更完美。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是无私奉献的代名词。古典诗文中常见的客观物象还有柳树、、梧桐、小草、芭蕉、红豆、牡丹、丁香、鸣蝉、杜鹃、鹧鸪、鸿雁、乌鸦、月亮、斜阳、流水、浮云、冰雪、长亭、孤舟等。在现代散文中也不乏古典诗文中常见的这些客观物象。

托物言志,是以物写人,通过赋予意象某种人格化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某种情感。采用托物言志,关键是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故常借用比拟、象征等手法。其中,托物言志属于作文的整体手法,象征是文章中的局部写法,二者在某些时候是可以相融的,总的来说,它们是相辅相承的关系。

3托物言志散文的特点

3.1文章结构特点——由外而内

托物言志散文一般结构特点是“开头——托物——言志——照应开头,收束全文”。其中“托物”部分,包括描写所托之物的外形特点、抒写所托之物的内在气质精神。“言志”部分包括由物到人、由人到人的精神、由人的精神到人生感悟等内容。当然,“言志”的这三部分并不是每篇文章里都有,也许有的文章只由物到赞人,也许有的文章有前两部分,也许有的文章只有最后的人生感悟部分,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不过,托物言志散文从外到内,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结构特点正体现了创作者的思维发展过程和审美志趣。

3.2表现手法特点——托物而非借景

世界就是如此奇妙。试想,那石缝间的野草,一旦将它们的草子撒落到肥沃的大地上,它们一定会比未经过风雨考验的娇嫩的种子具有更为旺盛的生机,长得更显繁茂;试想,那石缝间的蒲公英,一旦它们的种子,撑着团团的絮伞,随风飘向湿润的乡野,它们一定会比其他的花卉生长得茁壮,更能经暑耐寒;至于那顽强的松柏,它本来就是生命的崇高体现,是毅力和意志最完美的象征,它给一切的生命以鼓舞,以榜样。

愿一切生命不致因飘落在石缝间而期期艾艾。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求最艰苦的环境。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才能锤炼自己,成长自己,直到最后完成自己,升华自己。

在这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中,作者通过对石缝间的小花小草和参天松柏的描述,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顽强拼搏,做一个适应环境的强者,不因环境的恶劣和自己的卑微而放弃成长的价值,做一个默默奉献的人。相信每一个读了此文的读者,都会为石缝间的生命而震撼,更为作者敬畏生命,锤炼自己的精神而折服。

托物言志的散文范文第2篇

一、阅读

(一)明确概念

很多学生对于托物言志类的散文,概念不是很清晰。所以对于学生来说,他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托物言志”。即作者在对事物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这里的“物”通常是指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通过对这些特性的描写,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这里的“志”,含义很广,可以指感情、志向、情趣、爱好、愿望、要求等。这些都与“借景抒情”不同。“借景抒情”是借助写景来抒情,或景中含情,时时流露;或情寓景中,蕴而不露。这里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二)集中阅读,掌握阅读要领

1.认真阅读全文,找准所托之物

“托物言志”,首先要找到所托之物。一般来说,这类散文的标题往往会有提示。像《老屋》中的“老屋”便是所托之物,《杨柳》中的“杨柳”便是所托之物。但有的散文则要通过分析文章描写的重点才可以确定所托之物,如《报秋》,通过文章的阅读分析,我们会发现报秋之物乃是玉簪花,作者正是通过玉簪花这个载体,提醒人们要多珍惜光阴,抓住现在,抓住人生的每时每刻,有所作为,不能虚度年华。这就是“玉簪花精神”,抓住这个“精神”,也就等于找准了阅读的突破口。

找准所托之物,是我们把握主旨的第一步,也是理解文章的前提条件。

2.根据外形特征,分析内在品质

阅读“托物言志”类散文,要善于根据外形特征,分析内在品质。因为作者具体描写所托之物的外形特征,实际上是要突出它的某种内在品质,以此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哲理的认识。所以阅读这类文章时,我们只要通过阅读把握住作者所写事物的特征,再联系人生就不难发现主旨。如苏雪林的《秃的梧桐》,文章描述了一株濒临枯死的秃的梧桐,即使在遭到“风和雷雨的劈折”、“蚂蚁的啃蚀”后,在春天到来时,树上仍透出许多绿叶,但是这新的生命又遭到风的侵袭,遭到了蚂蚁的伤害。但勇敢的梧桐并不因此挫了它求生的志气,仍然萌新的芽,吐新的叶,整整地忙了一个春天,又整整地忙了一个夏天。作者赋予梧桐以顽强的意志和强大的生命力,充分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3.仔细品读课文,挖掘所言之志

“托物言志”散文中,作者对所托之“物”进行具体描绘,最终目的不是单纯地要赞美它,而是以它为载体,表达自己特定的情感、志趣,而这种情感、志趣往往是隐含的。所以阅读时,需要着眼全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认真揣摩作者的意图,准确梳理作者的情感脉络,从而揭示托物所言之志。

二、写作

(一)立意、选材

通过一系列的托物言志类散文的阅读练习,我们很容易发现,这类文章都是选取了很普通甚至很细小的物,如荷花、梧桐、杨柳等,通过对某种事物的描状,或表现人的精神品质,或寄寓社会、世态、人生的哲理。所以我们在写作前,也可以选择一些日常普通之物,或是取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或是取日月星辰、山川河流,或是取用品什物、家具器皿来表现人的精神、反映思想感情、寄予哲理。

(二)抓住事物的特征状物

通过众多阅读,我们会发现:生动描绘事物是托物言志类散文的独特风采。抓住“物”的特征才能体现文章的立意,精彩传神的“状物”才能使“言志”有所依托;而且只有对物的特征进行细腻描绘,才能在“形似”的基础上到达“神似”。因此我们要全面地描绘所托之物的形态、色泽与特征。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细心观察,力求角度新、表现手法新颖多变、语言生动形象传神。如《向一棵树鞠躬》中作者具体展开对榆树的生存环境、生存姿态、生存信念的描述,赋予其人格化的形象内涵。如写砖垛周围“林林总总的大树小树”,写砖垛的高度(以之衬托榆树之低矮)和它表面覆盖的青苔(以之暗示岁月的沧桑)以及砖块的“歪歪斜斜”地排列的情形,突出地表明榆树生存环境的恶劣;写榆树的生存姿态,运用了“形”(外表)与“神”(气质)两相对照的手法。它低矮,“只有一米来高”;它不蓊郁,“稀稀疏疏的枝桠”;它纤弱,没有“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它孤独地生长着,但它却不寂寞,它“鸟瞰着这个喧闹的世界”。这些细致的描绘让我们体悟到人活于世,应像这棵树一样拥有顽强、执著的生活态度。正是作者精心描绘“物”,才让读者由物及人,由物及人生,产生深刻的体认。

(三)由物象联想到人情

其实很多托物言志类散文,都是通过物象的特点描绘,然后展开联想,由表象到思想,由有限到无穷,由具体到空灵,由物态到人情,实现物与态的融合美,所以,我们写作这类散文,可以利用事物间的相通、相近、相似或相反的关联,丰富突出事物的形象性。如毕淑敏的《素面朝天》中写道:“看看我们的周围,每一棵树,每一叶草,每一朵花,都不化装。面对骄阳,面对暴雨,面对风雪,他们都本色而自然。他们会衰老和凋谢,但衰老和凋谢也是一种真实。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为何要将自己隐藏在脂粉和油彩的后面?”该文的托物言志就是由花草树木联想到人,质疑人类的某种行为,表达了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我们不妨依此发散思维:写夕阳的依然绚丽依然辉煌,可象征性地反映老一代老当益壮、甘愿奉献余热于人间的精神;写描写芦苇的纤细轻盈随风摇曳,可形象化地表现生活中见风使舵,随风摇摆那类人的性格特点,告诫人们做一个立场坚定的人。这样由物态到人情的联想,到处可有,只要我们有心,只要我们善于联想。

(四)善用点睛之笔,搭建“物”与“志”的桥梁

所托之志往往就是文章要表达的中心。在很多的托物言志散文中,结尾的抒情议论句可能就是点明中心的句子,也有一些文章用意含蓄,内涵丰富的句子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如季羡林的《马缨花》一文中写“光”中的马缨花长在阳光下,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影”中的马缨花生长在在阴森凄苦的深院里,给苦闷寂寞的作者以心灵的慰藉。读者虽对于两种马缨花的特点能够了解和把握,但是对于作者的意图还不是很明确,所幸文章结尾作者说“我从此就爱上了这光中的马缨花,我也爱藏在我心中的这一个光与影的对比,我愿意马缨花永远在这光中含笑怒放”,这句话一下子就让读者看出马缨花其实已经成了作者在新旧时代情感寄托的载体,作者就是通过叙写对马缨花感情的变化,表现出心情和生活态度的变化。同样的马缨花,作者更倾向于阳光下的马缨花,新时代的马缨花。这个句子也成了贯通“物(马缨花)”和“志”之间的桥梁。我们在写作中也不能少了这些实现从“物”向“志”转化的语句。

托物言志的散文范文第3篇

以《向一棵树鞠躬》一文的教学为例来谈谈这一问题。《向一棵树鞠躬》是一篇质朴而隽永的托物言志散文,文章从砖垛堆里的一棵倔强生长的榆树写起,进而叙述一位老人坎坷的人生经历,最后发现那榆树“竟然是老人的翻版”,从而讴歌了不畏艰辛磨难的顽强生命力,礼赞了隐忍坚毅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给《向一棵树鞠躬》设计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树的描写,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的主旨,重点和难点是学习运用三层式结构理清文章思路、掌握阅读托物言志类散文的方法。

一、迅速理清思路,找准所托之物

既然是“托物言志”,首先要找到所托之物。一般来说,这类散文的标题会提示象征物。像《白杨礼赞》中的白杨树就是所托之物,但有的散文,题目没有提示象征物,我们也有办法找到它。如《荔枝蜜》,从题目中不能判断,但我们通过全文,可以看到作者所描绘的事物有荔枝树、荔枝蜜和蜜蜂,那么,这三个事物哪一个才是象征物呢?通过分析文章描写的重点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确定所托之物是蜜蜂。找准所托之物,是把握主旨的第一步,也是理解文章的前提条件。教学步骤如下:

先踏上第一个台阶――读课文,理思路。

师:托物言志类散文一般采用三层式结构:引出事物―描述事物―托物言志,我们先来看学案上的短文《海上的航标灯》。(附:课外短文《海上的航标灯》)

你见过航标灯吗?(?摇)

海上的航标灯,很谦逊地站在最远的地方。第一个迎接凶险的风浪。

海上的航标灯,永远沉默地埋头工作,日夜不停地指示方向。(?摇)

天色愈黑,航标灯愈亮。

要是谁能像航标灯,他将会有一颗不灭的心。(?摇)

师:请一位同学给我们朗读,其他同学思考它的结构并在相应的括号中填入,表明思路。(反馈、点评)

过渡:下面我们学以致用,用这种方法来给文章理清思路,并在相应的地方写上这三句话,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请一生回答)

二、分析外形特征,展示内在品质

作者对生活中的某些事物有所感触,必须借助于描写所托之物的外形特征来抒发,这类事物往往外形特征比较鲜明,只要找准对它的外在形象的描写,就可分析它的内在品质。如《向一棵树鞠躬》第二三两段主要描述“我”突然间无意识地发现这棵榆树时惊异、震撼的情景。第四至第九段具体展开对榆树的生存环境、生存姿态、生存信念的描述,赋予其人格化的形象内涵。第四段写树的生存环境。砖垛周围“林林总总的大树小树”,写砖垛的高度(以之衬托榆树之低矮)和它表面覆盖的青苔(以之暗示岁月的沧桑),以及砖块“歪歪斜斜”排列的情形,突出地表明榆树生存环境的恶劣。第五段写榆树的生存姿态,运用了“形”(外表)与“神”(气质)两相对照的手法。它低矮,“只有一米来高”;它不蓊郁,“稀稀疏疏的枝丫”;它纤弱,没有“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它孤独地生长着,却不寂寞,“鸟瞰着这个喧闹的世界”。读着这些洋溢褒奖之情的语句,我们仿佛看到的不是一棵树,而是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是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执著刚毅的风度。第六至第九段写这棵榆树的来历,展现其多舛的命运和不屈的信念。这两段文字夹叙夹议,更深层次地揭示了榆树崇高而阳刚的精神世界,耐人玩味。“找准自己的位置,顺势而生长,才是生命的根本”,这就是这棵处在干旱和贫瘠围困之中的榆树的生存智慧;“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这就是这棵有着不幸遭遇的榆树坚强忍耐的生存信念。教学步骤如下:

接着往上走,踏上第二个台阶――抓描述,析特点。

1.托物言志类散文的重头戏在于描述事物部分,我们在理清思路后要抓住这里对事物的描述,分析事物的特点,感受其内在品质。问:本文描写了一棵怎样的树?(不同寻常。第二节的这句话领起下文对树的描述)

2.请一位同学朗读3―6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棵榆树不同寻常在哪里?并抓住关键词句说明理由。(学生先在讲义上作好分析,后六人小组交流分析,反馈点评)

3.小结:这里,我们抓住描述的内容,通过关键词句的分析,感受到一棵榆树虽历经磨难但仍顽强执著的品质。

三、仔细品读课文,提示所言之志

托物言志散文往往把大量笔墨用在对所托物的外在的形和内在的质的描绘上,以使所托之意有所依附。然而这又不是作者的写作目的,写作的目的在于意,即与“物”相应的精神、品质。分析时要从“物”的外形特征和内在品质入手,揭示其象征意义,抓住“物”与“意”之间的类比点即相似点,看文章是如何展开联想的。一般说来,作者所描绘的事物并非最终所赞美的对象,真正赞美的对象常常隐含其中,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品读文章,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会作者的情感脉搏,找出所托之物与所赞美对象之间的相似点。《向一棵树鞠躬》的第十七与第十八段是文章的结尾部分,抒写作者对背着榆树而走的老人的沉思。“一个自言自语的老人背负着另一个不言不语的老人,走了”这一句将树的形象与人的形象叠合,作者从中感悟到一种忍辱负重、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升华了文章的主题。当背着榆树的老人在晚霞映红的小巷中渐行渐远的形象被定格成行走着的“永恒的雕塑”时,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树与人的伟岸形象,更是一种历史传统的民族的峭拔的精神风骨。这样一种精神,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第十八段写“我”默然伫立,“向老人背上的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躬”,呼应标题,完成了对一种伟大精神的礼赞。结尾将老人与榆树的形象融为一体,二者都有相同可贵的精神,这就暗示了榆树的品格正是老人的品格,从而基本完成了“托物言志”类散文的阅读。教学步骤如下:

再走一步,踏上第三个台阶――找共性,悟主旨。

教师:一般来说,作者所描绘的事物并非最终赞美的对象,真正赞美的对象往往隐含其中,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品读文章的最后部分,找出所托之物与所赞美的对象之间的相似点。

1.下面让我们齐读7―9节,思考:文中作者仅是向一棵树鞠躬吗?(不是,还向一位老人)树和老人有哪些相似点?(生活态度、生存环境、外形)

2.难道作者仅仅是向树和老人鞠躬吗?齐读第9节,思考。(引导:除了老人与树有相似点外,还有什么也与树有相似点呢?相似在哪里?历经了哪些磨难?――从沉甸甸的历史可以想象出,我们的民族历史悠久,也像一位老人,历经五千年的沧桑,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为我们有不惧困难、不畏艰辛、顽强不屈、自强不息的精神。自鸦片战争以来,列强们的疯狂铁蹄,肆意地践踏我们的国土,给中华民族带来前所未有的苦难。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族造成的苦难罄竹难书。还有汶川大地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3.到这里,通过写树真正要礼赞的是什么?(是忍辱负重、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这就是托物言志。到此,我们就基本领悟了托物言志类散文的主旨。

当然,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各个步骤是密不可分的,这里一步步展示阅读步骤,是让人有依据可循,有方法可求。

参考文献:

托物言志的散文范文第4篇

编者按:散文形式自由,取材广泛,写法灵活,命题点多,一直是高考文学类现代文阅读题选文的“宠儿”。

散文主要有托物言志、议论明理、叙事等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各自相对独特的写作思路、写作特点。针对不同类型的散文,命题者的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本期将按散文类型组织文章,希望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散文阅读题。

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物象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托物言志类散文,是指通过细致描绘某种具体之物的特征,巧妙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志趣愿望的散文。

从内容上看,托物言志类散文主要有托物喻人、托物抒情、托物寓理三种形式。

近六年,在湖南的高考语文试卷中,只有2009年出现了托物言志类散文――《云南看云》,该文是湖南本土作家沈从文先生的作品。针对这篇文章,命题者设计了五个题目:

16.“看过卢锡麟先生的摄影后,必有许多人方俨然重新觉醒,明白自己是生在云南,或住在云南。”句中“俨然”的含义是_____;就文章结构而言,该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

17.作者希望“我们”也“静观默会天空的云彩”的目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在第2自然段中,作者写“云有云的地方性”的用意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简析文中云南的“云”的主要特点及象征意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紧扣《云南看云》一文中的“看”字,赏析该文主题的表达。300字左右。

这几个题目涉及理解词语的含义及作用、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鉴赏文章表达技巧、概括“物”的特点、归纳“志”的含意等考点。

对于托物言志类散文阅读题,考生可以考虑以下答题策略。

1.抓住作者评价景物特征的词,概括“物”的主要特点

托物言志类散文中的“物”通常是某些具体的植物、动物、物品等。这些具体事物往往外形特征比较鲜明。考生既要明确物象的外在特征或特点,包括形态、声音、色彩、气味等,又要联系外部环境,把握物象的内在品质。要全面准确地概括出“物”的特点,考生一方面要抓住那些生动形象描写“物”的特征的词句,特别要善于提取描写“物”的句子的修饰语,通过分析加工,从而把特点提炼总结出来,另一方面要善于抓住作者评价景物特征的词句来概括“物”的特点。

例如前面提到的第19题,前一个问题考查的是概括“物”的特点的能力。回答这类题目,考生要找准相关段落。综观全文,第三段集中写了云南的“云”的特点。其中有两个句子集中体现了作者对云南的“云”的主观感受:“云南的云给人印象大不相同,它的特点是素朴,影响到人性情,也应当是挚厚而单纯。”“色调出奇的单纯。”考生把这两句中的关键词“素朴”“单纯”抽出来,就可以归纳云南的“云”的主要特点。

2.抓住议论抒情语句,归纳“志”的主要内容

托物言志类散文往往把要抒发的情感和想阐发的思想,借助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一般来说,作者所描写的事物或物品并非最终所赞美的对象,真正赞美的对象常常隐含其中。这就要求考生通读全文,了解“物”的特征,抓住议论抒情语句,理解作者所言之志,即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

在托物言志类散文中,所托之物大多被赋予象征意义。理解了“物”的象征意义,也就基本把握了文章所要表达的“志”。

怎样才能准确把握所托之物的象征意义呢?

第一,要全面分析文中对所托之物进行描写的句段,特别是那些细节描写的句子,从而概括出“物”的特征。

第二,抓住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

第三,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联系时代背景来理解“物”的象征意义。《云南看云》一文中的“云”就有象征意义,因此命题者在第19题的第二问要求考生简析文中云南的“云”的象征意义。

要理解“云”的象征意义,考生首先要了解“云”的特征,这一步在前面已经完成。其次,找出关键的议论抒情句。这主要集中在文章的第四段,如:“……云物的美丽景象,也许会慢慢地陶冶我们、启发我们、改造我们,使我们习惯于向远景凝眸,不敢堕落,不甘心堕落……”“就为的是这战争背后还有个庄严伟大的理想,使我们对于忧患之来,在任何情形下都能忍受。”“我们责任那么重,那么困难,所以不特多数知识分子必然要有一个较坚朴的人生观,拉之向上,推之向前,就是做生意的,也少不了需要那么一份知识,方能够把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放在同一目标上,分途并进,异途同归,抗战到底!”

考生还要看到文末注明这篇文章写于1940年,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社会动荡,人们在战乱中讨生活。

把这几个方面结合起来,云南的“云”的象征意义就可以归纳为“始终坚守一个庄严伟大的理想――把个人的发展统一到与国家、民族发展的同一目标上,抗战必胜(抗战到底)”。

3.结合文章主旨,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

作家佘树森说:“散文的语言,似乎比小说多几分浓密和雕饰,而又比诗歌多几分清淡和自然。它简洁而又潇洒,朴素而又优美,自然中透着情韵。可以说,它的美,恰恰就在这浓与淡、雕饰与自然之间。”为了让考生品味散文美的语言,理解词语的含义自然成了高考语文试题中一个重要的题型。

理解词语的含义,是指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也就是所给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要以基本义为基础,参照其他义项,再结合语境揣摩,最重要的是常常要结合文章的主旨,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词语的含义。

例如前面提到的第16题的第一问,考查的就是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考生准确理解“俨然”的含义,既要明白“俨然”的基本义为“庄严”,又要结合文章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倾向,即人们看云之后觉悟到对国家、民族的责任以及自己的人生价值。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答案可以表述为:(“许多人”看“云”后觉悟到对国家、民族的责任以及人生价值后的)庄重或庄肃的样子。

托物言志的散文范文第5篇

《我的空楼阁》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抒情散文,散文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重要地位。《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生要“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体味大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提升审美境界”。

《我的空楼阁》文质兼美,独具特色。采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通过优美的语言多角度描写小屋,表达对小屋的喜爱,寄托了作者热爱自由快乐的生活,向往独立人格的理想。

本文语言极富文采和意蕴。具有音韵美、修辞美、诗意美;画面美;情趣美,是一篇难得的散文学习范本。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 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了不少的散文,对散文有了一些初步认识,但高中散文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都复杂,本单元第一课朱自清《荷塘月色》使学生开始理解和领悟高中散文意境和美感,能初步对作品的思想倾向,联系时代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一些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通过本文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解鉴赏能力,以进一步加深对高中散文阅读的全面、系统、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根据新大纲要求高中生学会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体会语言表达效果,初步鉴赏文学作品,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会其艺术表现力,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让学生掌握作者运用叠词、修辞、化用古诗词、运用句式等艺术表现方式, 感悟语言的优美和深厚的意味,领悟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领悟作者独特志趣。

2、能力目标: 体会清新、优美、生动的语言,提高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让学生形成对大自然、对自由生活、独立人格的向往之情,唤起学生对积极、乐观、健康高尚的人生追求。

现代社会,物质在膨胀,精神在萎缩。受此影响,高中生的身心发展尤值得关注。对他们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教师有必要发挥散文的美育功能来矫正,有必要用象征精神家园的本课题来引导和熏陶,从而使他们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引导学生步入一种积极、乐观、健康、开阔的精神世界。

(二)教学重点:

依据本单元的散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学生的实际和本课题散文自身的特点及新课标强调对学生进行能力和思维训练与培养,故确立2个教学重点。

1、把握多角度写景状物技巧;领会高中散文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2、品味鉴赏本文的语言,学习一些语言表达的技巧。

(三)教学难点:

1、学习多角度写景状物技巧;

2、学习语言表达的技巧,以及如何从语言入手鉴赏本文意境之美。

四、说课时安排:两课时

把教学重难点分散到两课时完成,把重点1、难点1放到第一课时完成;把重点2、难点2放到第二课时完成,第二课时专题鉴赏本文的“三美”——语言美、画面美、情趣美。

下面说说第一课时教学设想:先让学生在上新课前想象讨论,你山中的小屋是怎样的,你打算从哪些角度描写它。以此与课对比贯穿全堂课,在理清文脉的基础之上,通过与自己的描述对比,学习作者多角度写景状物技巧,突破难点;通过对比,领会学习托物言志表现手法从而突破重点。

五、第一课时教法、学法和和教学媒体

(一)教法

1. 圈划法——筛选圈划关键信息;

2.问题设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正确思维;

3.点拨法——关键处恰到好处的启发, 可帮助学生展开联想, 拓展思路;

4. 归纳总结法 ——梳理要点,加深印象。

(二)学法。

此课采用了讨论探究的学法,激发兴趣,让学生积极思维, 深入思考,主动探究疑点、难点, 为自己思考问题的答案寻找路径。

(三)教学媒体。

课文朗读磁带、PPT课件。

六、第一课时教学流程

(一)导入

1、提问:假如你有足够的钱,你会把房子盖在哪?盖在什么环境里?

2、讨论:由学生“建在山中”的回答顺势引讨论:如果建在山上,你要用文字描述你心爱的小屋,你将从哪些方面描述?

(三)对比自己的角度,体会作者多角度写景状物技巧

1、对比你设计的小屋和李乐薇的小屋哪些方面不同。作者从哪些角度的描述让你击节称叹。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写作角度,并组织学生讨论。

(四)对比你的描述,领悟托物言志手法

1.提问:对小屋的不同角度描写都流露出作者的什么情感?(喜爱)

2.请学生用一个词描述一下作者在小屋的生活状态。

学生回答独立、安静、自由、开放的生活……

3.提问:你从课文哪些地方读出的?学生找出文本依据。

4.小结:对,是一种独立、安静、自由、开放的生活。其实,作者之所以要给这间屋子命名为“空中楼阁”,除开小屋是建在山上,像耸立在空中的楼阁这一原因外,更主要的是想借此来写自己独立、安静、自由、开放的生活理想。这叫托物言志。 

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

5.举例说明托物言志手法。如咏物诗中“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再如散文《白杨礼赞》借白杨树赞具有白杨精神的北方劳动人民及中国人民。

6.体会托物言志应把握的要点:物和志有什么相通之处。举例说明。明代于谦《石灰吟》作者借粉身碎骨也要留清白的石灰,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至此重点突破)

象征“独立、安静、自由、开放”的山中小屋是作者的精神家园。

七、说作业

(1)请以窗为中心,分虽写两段话,第一段请用多角度描绘窗。第二段表现某种哲理。(每段不少于40字)

(2)预习作业:诵读文中优美语段语句,布置下节专题任务:

语言特色(由第一、二组合作完成);画面美(由第三组合作完成);情趣美(由第四组合作完成)。(依据:作业,旨在巩固本节教学成果,并适时向第二节内容过渡,以便完成余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

(3)周记《诗意的生活》

八、说板书

依据:

1.直观、简洁,有助于把握本堂课重难点。

托物言志的散文范文第6篇

一、写景抒情

实际上写景抒情就是对景观意象进行描述,然后借此将作者的喜怒哀乐抒发出来。

其一,我们一定要掌握“景”包含的内容和指的形象,感受作者通过景所构建的情景以及景中蕴藏的情趣。此处所谈的“景”就是存在于大自然当中的人文景观及所有景像,作者描写的很可能不只是一个“物”或一个“点”,很可能是一种意境、境界、画面或是一个“组合”。

其二,我们一定要弄明白“写景抒情”当中“景”与“情”间存在的关系。此种关系在文章内容表现方面,完全可以先写景然后再进行抒情,还可以先进行抒情之后再写景,应用景来衬托自己的情感[1]。同时还能寓情于景,将情和景交融在一起,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从文章的表达技巧来看,还可以分为触景生情、设景抒情和借景抒情。借景抒情主要是作者心中应该先有情,然后再有景。而设景抒情也应该如此,需要作者首先心中必须拥有某种情感,之后通过想象来对景物进行设计,进而将自己的情感抒发出来。触景生情就是作者被某种景物所触动,从而产生情感。寓情于景就是作者把景物同自己的情感结合起来,在描写景物的过程将自己的情感寄寓其中,整篇文章不存在直接抒情的语句,可是任何一句话都包含了作者的感情。

例如:《春江晚景》这首诗中在首联主要描绘了夕阳、晚霞与树木交相辉映下的春江晚景,具有着非常艳丽的色彩,这表现出诗人的喜悦心情[2]。而在颔联中诗人通过见到的美景直接抒发了自己的喜悦心情。这两联中景包含了情,而情中又包含了景,将情和景有机地交融了在一起。

二、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这种表现手法就是作者应用寄兴或象征的方法,将自己的观点以及人格和思想都寄托在一些描摹的事物之上。

其一,我们应该了解“志”的真实含义。此处所探讨的“志”实际上应该被理解为“心志”或“心意”的意思。其最主要的是指作者对人生产生的感悟。

其二,我们应该弄清楚“物”的实质意思。通常情况下托物言志当中的“物”都是具有较强象征意义的一些客观事物,作者通过这些客观事物所具有的特点来将自己的“心志”表达出来[3]。例如:拥有传统象征含义的松、梅、竹、菊等,经常都是作者进行“托物言志”的所选植物。还有存在于大自然当中的鸟、虫、鱼和花等等,都是作者用来言志的对象。

例如:《在狱咏蝉》这首诗,诗人便有效应用了托物言志这种写作手法,通过对蝉进行细致的描写,用蝉的形象表现自己所具有的高洁品行,表达了诗人想要获得到别人的帮助,沉冤昭雪的心愿。又如《卜算子・咏梅》这首诗为宋代诗人陆游所写,诗中对梅进行了描写,其实是在表达自己高尚的情操。还有《石灰吟》也是一种侧重于用事物来言志的诗,这首诗当中描写的“石灰”,其实就是应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操。

三、对托物言志同写景抒情间存在的区别进行辨析

写景抒情及托物言志这两种表现手法经常被应用在散文和诗歌写作当中,可是在对作品进行品味和欣赏的过程中,如果想要清楚地将他们分辨开却非常不容易,究其主要原因就是这两种表现手法的定义没有较大的区别度[4]。其中“托物言志”曾有人这样解释:“通过对事物进行描写,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经常被应用在散文和诗歌的写作中”。而“写景抒情”就是通过描写某种事物或渲染某种环境来抒感。

虽然这两种解释不相同,可是却存在着共同之处,即都是通过事物来抒感。可是这两种解释当中所涉及到的事物究竟存在哪些不同呢?两种解释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又有什么差异呢?词典上并没有做具体介绍,可是此问题一定要弄清楚,这样学生才能合理地对这两种表现手法进行运用。而想要将此问题弄清楚便需要结合具体事例进行分析[5]。

如:《蝉》《》《登高》和《石头城》这四篇文章。前两首应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后两首应用了写景抒情的方法。如果仔细研究会发现这四首诗的区别如下:

首先,前两首诗都描写了一个事物,分别是蝉和菊。后两首描写了多个事物,如《登高》中描写了鸟、长江、风、沙、猿、天、落木等,而《石头城》中描写了月、空城、故国、女墙、山等。

其次,前两首诗描写的事物都被作者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描写,如《蝉》这首诗中“垂绥饮清露”这个诗句主要描写的就是蝉的饮食非常非常纯洁,而“流响出疏桐”这句主要写的就是蝉的叫声极其动听,能够传播到很远的地方。《菊》中第一句“秋丛绕舍似陶家”主要描写的就是房舍周围生长了众多,而“遍绕篱边日渐斜”表达了诗人对十分迷恋,单从表层上看是在写景,而实质上却是在写具有的迷人之处,属于间接的一种描写方法。后两首诗是从单一角度对景物进行描写,或是把所有景物都融合在一起一同进行描写。如:《登高》这首诗中第一句把风、猿和天这三种景物融合在一起。《石头城》中的第一句把故国和山融合到同一个画面当中,作者一次性将这些景物描写出来。

再次,前两首诗主要通过蝉和菊所具有的特征来表达自己品质、节操和道德等。作者通过《蝉》表现品格高尚的人不需要依靠外在力量来发扬美名,主要赞美了傲然独立的品格;作者又通过菊表达出自己的气质与众不同。后两首诗作者通过对多种事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主要就是在外界事物的刺激下产生的喜、怒、哀、乐、爱与憎等心理反应。《登高》中作者第一句主要描写的是一幅十分惨淡的画面,进而表达了自己老病孤愁和一直在外漂泊的凄凉心情。《石头城》中作者通过对月下江潮拍击空城的凄凉进行描写,进而表达了自己对国家衰弱的感叹。

最后,前两首诗应用白描的写作手法来表现事物特点,不需要特意为其营造某种意境,而后两首诗应用浓墨重彩的方式表现景物特点,诸多景物一同构成了一个表现作者情感的意境。

综上所述,托物言志同写景抒情是两种不同的表现手法,可是想要将它们合理的区分开具有一定难度,假如可以掌握上文介绍的几个特点进行分析,便一定会做出准确判断,将两者有效的区分开,并合理地应用在写作当中。

参考文献:

[1]覃海梅.一粒沙中窥见世界――高考写景抒情类散文阅读解题方法教学心得[J].读与写(上,下旬),2015(11):79-79,80.

[2]冯许.品读美感--八(下)写景抒情散文单元教学分析[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4(11):66-66,67.

[3]王珊.“活”画“传”神“长”言――写景抒情类散文教学谈[J].小学教学设计(语文),2015(11):54-55.

[4]高志军.景中漫步,妙笔生情――散文如何写景抒情[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5(6):186.

[5]梁迎军.诗词中的“写景抒情”――一枝一叶总关情[J].教育教学论坛,2014(12):109-109,110.

托物言志的散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散文 阅读指导 形象 主旨

散文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形”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神”是指散文要表现的中心。正因为散文具有这一特点,所以学生在阅读和理解散文时觉得比较费劲,在做与散文相关的习题时也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那么,如何才能真正读懂散文呢?笔者认为阅读散文时,应顾及全篇,从作品的整体出发,感受艺术形象,理解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简言之就是要学会领悟散文的主旨。

一般情况下,散文阅读的重要一步是通读文章,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然后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一.把握散文主旨常用的方法

1.整体入手,理清文章脉络。材料丰富,思路灵活是散文的主要特点之一,阅读时一定要着眼于文章的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驾驭文章,体察作者寄寓其中的意,倾注其中的情。如《长城》一文,从深秋晚景写起,引入对历史的回顾和反思,再从历史回到现实,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中深化主旨,卒章显志,含蓄而又深沉。在这种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再来回答题目,就会洞若观火,游刃有余。

2.了解背景,透视创作历程。作品是社会的折射,内容是背景的产物。有不少散文的创作,往往受环境的影响。因此,了解文章的相关背景,是阅读鉴赏散文的一把钥匙。

3.借助想象,体察作者情感。散文属于文学范畴,阅读散文必须发挥联想和想象,结合个人生活体验,和作者情感发生强烈共鸣。

4.辨识手法,找准突破口。托物言志是散文常用的主要表现手法之一,托物言志类散文也多次出现在高考试题中。

5.明确技巧,提高答题效率。阅读散文,掌握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可以提高阅读效率,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6.瞻前顾后,分析句段关系。阅读散文时还要瞻前顾后,注意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前后勾连。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阅读散文还需注意文体特点。叙事散文讲求以小见大,形与神的关系是重点,写景散文注意情景交融,情与景的契合是关键;咏物散文托物言,尽可能体味象征手法。但有一点更重要,那就是,阅读鉴赏散文要用自己的“心”去发现“散文的心”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智慧去解读“作者心灵弹奏的乐章”。

二.阅读散文应注意以下要领

1.寻找“情物。“情物”在散文中用来表示理念、传达情感的人物、事物、景物、器物等等。这个“物”被注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后,就不再是普通的“物”了。《白杨礼赞》一文中,“白杨”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通过白杨,作者抒发了对华北抗日军民正直、质朴、团结、进取,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精神品质的赞美之情,可以说,找到了一篇文章的“情物”,也就基本领悟了作品的基调,掌握了整篇文章的精髓

2.探究“情缘”。“情缘”就是情感的缘起。比如鲍昌的《长城》作者采用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借“长城”抒发了对中华民族命运的关注之情。作者为什么如此关注中华民族的命运?我们只要沿着作者的写作思绪就不难找到答案。三个排比段,追昔抚今,含蓄地表达了对闭关锁国的否定,对中华民族未来的期望。

3.体悟“情义”。“情义”就是文本的意旨。体会作品意旨要避免望文生义、避免主观臆断、避免无中生有、避免断章取义、避免以偏概全,避免节外生枝

4.品味“语言。散文的生命力在于它的“自然美”,实质上是强调散文语言的真情、真心、真语、不矫情,不做作。在散文阅读中,一要注意捕捉贮满作者感情的重要语句。对那些喜悦、或悲伤、或愤怒、或忧思、或景仰的句子要特别关注。如《荷塘月色》一文中,点活了月光和雾气的“泻”、“浮”二字;把量词活用为形容词的“一丝”、“一带”、“一道”、“一二点”等等,也生动地起了丰富、润饰、强化形象的作用。

5.发现“技巧”。语文教材中的《米洛斯的维纳斯》虚实相生的手法,《黄鹂》长短错落的句式,《荷塘月色》朴素典雅、充满诗意的语言,《内蒙访古》形联神系、浑然一体的结构,《胡同文化》不瘟不火、炉火纯青的文字,《琐忆》画龙点晴的议论,形散神聚的格局……如果在鉴赏散文能有这样的发现,说明对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就有一定的审美感悟了。

托物言志的散文范文第8篇

一、托物言志,善于从平常之“物”中发现不平常之“志”,构建艺术表达的空间和情感的投射层面

孙青松善于从眷恋的故乡的大地上发现吟咏的对象,在平常之物中寻找美的所在——“物”——的存在:一木一草,一石一屋,一雨一雪,一牛一鹊,一沟一河,甚至脚下的路、路边的电线杆都可以成为其赞美讴歌的对象,以其别样的眼光和视点发现着日常的美,正如罗丹所说的:“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罗丹:《罗丹艺术论》)当然,孙青松还不是大师,但他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自己身边的人、事、物,并发现与自己心灵相沟通的美好的意蕴,采取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进而去表现它、赞美它,将“人”“物”同构,“情”“理”相融,使其散文具有独特的个性和韵味。

实际上,托物言志是散文创作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创作方法或表现手法,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诗经》中的赋比兴中的“兴”就是典型的托物言志。在孙青松的一系列散文中,作者很好地继承了中国文学的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敏锐地抓住了“物”的特点和“这一个”的自然属性,描绘了这种“自然属性”的美的呈现和美感特质,将自己的情感“外射”到事物身上,使感情变成事物的属性,也就是把对象情感化和人格化,使原本没有生命的东西仿佛有了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产生物我同一的境界。

孙青松的咏物散文中,所选之物,既是来自于对日常生活中所见之物的观察和体会,也是自己内心情感和人格品质的比附和体现,毫无疑问,其散文的创作带有古代文人的情感指涉和表达方式,同时也借鉴了现代散文的结构要素和抒情思路,比如《白杨礼赞》、《松树的风格》等,在孙青松的散文中都能够找到相应继承理路。其散文中所咏之物集中体现为五个层面:一是对花草树木歌颂(如《楝树礼赞》、《芭茅情思》、《可爱的冬麦》、《湍河看柳》、《曲美冬树》),二是对风花雪月的赞美(《秋夜听雨》、《秋雾》)、《读雪》),三是对虫鸟牲畜的讴歌(《耕牛吟》、《蛛网》、《温暖的鹊巢》、《惠苍生的小天使》)等,四是对故乡风物的抒怀(《故乡的瓦房》、《耕牛吟》、《温馨的土路》、《失落的老沟》),五是对现代文明的思考(《驾车走在修远的国道上》、《高速公路赋》、《电杆塔畅想》)。无论哪一种类型的“物”,孙青松都能够抓住实物的特质,惟妙惟肖的描绘这一事物的形象的外在美,以其寻找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同构关系。这五个层面可以看作孙青松精神表达的五个维度,构建起其艺术追求的空间。

二、托物喻人,在“人”、“物”交汇之中,呈现出时代的困顿和历史的沧桑

托物喻人就是通过描绘客观事物的外部特征和自然属性及生存品格而曲折幽深地表现人物形象精神风貌和内在品质,这是一个相互交汇艺术化的过程,也就是使对象(物)人格化,使情感物格化,构建起心灵表达的空间;这一类散文在孙青松的创作中显得摇曳多姿和别有韵味。无论是物人融合还是由物及人,都能够得心应手,妙手回“文”,能够把所喻的人物品质特征融入到描绘的物象中,依托物象外在的自然形式,形神兼备地勾勒出“人”的风貌,既描绘物的特征,也刻画人的形象,达到相映生辉的艺术效果。

在《楝树礼赞》一文中,作者从三个层面描述和介绍了楝树的自然属性、内在品性和作用用途,寥寥数笔,勾勒简洁,从这些基本特性出发,自然引入到对“志”的表达:

她们像我故乡的百姓一样朴实无华、安分守已,生于斯,长于斯,成材于斯。她不择土壤,不选地形,不出探春花先知的风头,不慕腊梅斗严寒的美名,脚踏实地,固守本土。

于是,故乡的百姓和清苦的楝树就有了本质的相似性和同构性,对楝树的赞美就是对父老乡亲的讴歌。作品之所以如此深情地讴歌平凡而朴实的楝树,是因为楝树同作者的生命历程和心灵经历联系在一起的。于是,“楝树”在一年四季的生存和状态就具有了“我”的情感价值和意义,成为“我”记忆中最美好最深刻的一部分。“物”(楝树)和“我”(志趣、情感)得到了较为恰当的融合。在平凡的楝树身上发现了不平凡的价值和情感寄托。对楝树的生存状态和自我品质的描绘,将树与人融合在一起,可以说,树与人相依为命,体现出时代曾经经历的困顿和历史的沧桑感,从而使其散文达到厚重豁达的境界。

这一类的散文的表达方式和艺术思路在《芭茅情思》、《可爱的冬麦》、《湍河看柳》、《曲美冬树》等中都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和运用,也在其中体现出作者对于社会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尤其是在《故乡的瓦房》中,瓦房不仅只是一代一代农民居住的屋舍,也是他们自身的一种象征和命运的写照,作者用五个抒情句式,结构整个作品,使作者的情感步步推进,层层升华。老瓦房成了作者心目中的圣地,是母亲和父亲的化身,更是作者本人精神的皈依处,心灵的栖息地。作者在《耕牛吟》中描述了耕牛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的坎坷境遇,牛,在农耕文明的经历和现代化的进程中的命运成为一代代农民命运的寄托、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的象征,而瓦房中容纳的不再是安身立命的居住而是涵盖着一个时代的背影。孙青松能够在散文的短小尺制之间,将历史、现实和个人感受融为一体,从而具有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三、以物寓理,使“理”同“心”的感悟相契合,在平凡的物象中渗透着哲理性的意蕴

孙青松的散文创作具有多面性,写人、叙事、抒情的散文都进行了多角度的尝试,在托物言志中寓意哲理性,是其散文创作的另一个维度。孙青松并不致力于哲理性散文的创作,但在其散文中将其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和个体化的情感细节融为一体,使其行文之中的理性思考和心灵感悟呈现为睿智的光辉。以物寓理是联想思维的产物,自然世界中的花草虫鱼,人类生活中的百货杂物,千姿百态,异彩纷呈,都构建了作家的想象和联想,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心灵的皈依。这种哲理性的思考贯穿在孙青松散文创作的字里行间,渗透在他的每一篇散文之中。

在《耕牛吟》中,作者从多个层面描述了耕牛对华夏农耕文明的贡献,以一种宏大的叙述和穿越古今的视野,将耕牛的劳作融入历史的深渊,使读者从中感悟到历史的艰辛和艰难,引导我们进一步思考:谁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是不辞劳苦的默默无闻的耕牛和耕牛的主人。

——作者并没有停止于简单的对耕牛的歌颂,而是深刻思考在现代化到来之时,为五千年华夏文明做出杰出贡献的耕牛面临着怎样的命运:耕牛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无可奈何地退出了历史舞台,面对物欲横流、弱肉强食的当下,作者以一种悲愤的心情描述了耕牛的悲惨命运,感叹它们落入任人宰割的境地;事实上,作者感叹的岂止是耕牛?他更感叹的是像耕牛一样命运悲惨的农民。这是一个巨大的喟叹,也是一种悲凉的心境,而隐含在作品内部的是,我们每一个活在当下的个体,都像一头耕牛一样,无法把控自己的命运,成为激荡社会中的一头“菜牛”。

这种哲理性的思考和对现代性陷阱的反思,体现在一组表现现代意识的散文中:在《驾车走在修远的国道上》中,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使作者犹如穿越悠长的时空隧道。在飞驰的时空交叠中,作者将历史的演化、时代的变迁和人生的感悟融为一体,令我们体现到一种别样的人生体验,同样体现的是作者对人生的看法,也是对人生道路的认识,更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在孙青松的散文中,所选之“象”即“物”都能够很巧妙地体现出作者所表达的哲理意蕴,如:对蜜蜂的赞美:“蜜蜂啊,你以劲健的双翼腾飞着古老又青春的“空中农业”,托举起无比甜蜜的事业;蜜蜂啊,你以无疆的大爱普惠天下苍生,无愧于人类永远的朋友。”对蛛网的歌颂,从一根根电线杆上看到了看到了无私奉献的精神,在《高速公路赋》中,作者通过高速公路看到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等等。

托物言志的散文范文第9篇

1.鉴赏本文诗化语言,理清文章结构,体会作者独特的感受。

2.学习托物言志的方法,领悟如诗如画的意境。

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独立自由的情感和品质。

教学重点,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通过诗化语言的赏析和结构的疏通鉴赏意境之美。

教学重点

托物言志手法的理解。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散文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诗情画意,即具有诗一般的语言,画一般的意境,还有深蕴的人生哲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李乐薇先生写的《我的空中楼阁》就是一篇融诗情、画意和哲理为一炉的绝妙好文。

二、感知课文

1.创设美好情境,进行配乐朗读。

2.分析写小屋的观察角度,理清文章脉络,感知课文。

观察角度:远望一近观一远眺一仰视一俯瞰。

理清“文脉:

开头描写小屋“立于山脊的一个柔和的角度上”容易让人产生凌空之感;其次“近看改为过观”,树遮掩了小屋,只看到建筑的线条、屋檐、窗等,很有凌空而起之势;再次,它有无限大的“领空”作“开放性院子”,而山路则被叫做“空中走廊”;最后点明,夜景中的小屋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抓住文章的脉络,文章的基本内容就迎刃而解。

3.本文表现技巧方面的独到之处

(1)诗化的语言(学生找出并体会其表达的效果)

①对称的句式,轻快的节奏

本文在写景时多用对称句式,读来节奏感很强,富有韵律美。如“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等等。

②奇妙的修辞

比喻新奇,有朝气与活力。

如:a.“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非常独特、自然,而且富有美的韵致,不仅点染了小屋的醒目、清新、玲珑,而且两处配合自然、融合,浑然天成,令人浮想联翩,美味无穷。

b“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新奇,传神,细腻地描绘了静态之物的动态感,从而产生极好的艺术效果。

排比、比喻结合

如“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以动写静,美景连动,令人浮想联翩,使景物有了活力,有了灵气。

(2)画的笔法

①工笔细描

如关于小屋傍晚到早晨光线的变化,像一幅幅美妙的图画,让人感受真切而留恋不已。

②写意渲染

如远观小屋,全是写意画法,求神似。

(3)动静的糅合

动静景物的组合艺术往往会产生奇妙的表现效果,互相映衬,相得益彰是糅合的艺术要求,文章正是把盎然生机糅进静态景物之中的。如“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这一节,动静糅合,产生了意料不到的美感。

三、总结、扩展

鉴赏一些语言优美的散文,重在体味语言,这是把握意境的一把钥匙。本文语言优美,通过对语言的具体分析,使学生感知作者的美好的情怀。课后再找一些美文来体会。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中优美的语段。

2.完成课后练。

五、板书设计

14我的空中楼阁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文分析

1.引导学生找出能体现作者生活情况的语句,理解其含义。

如:写自己小花园时说“开放性的院子”、“有形的围墙”侧重表现“无形的围墙”,目的是说小屋环境“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在这种环境里生活是何等心情舒畅,自由自在。描写破晓和入暮美景时,可以看出作者在观察过程中有难以言传的享受,作者还点到,小屋是“快乐的起点”和“幸福的终点”,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小屋的喜爱之情。

2.引导学生讨论

(1)文章反复写山、树和屋,原因是什么?

明确:山、树、屋融为一体,不可分割,前两者是自然景观,后者则是人文景观,人与自然不可分离,表明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2)文章写“无形的围墙”和破晓、入暮时光线的变化,有什么深意?

明确:大自然的美是无与伦比的,人生活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是自由而幸福的。

(3)托物言志的手法

①小屋及周围环境与尘世有什么不同?

明确:宁静、优美,让人心情舒畅,感到自由、幸福。

②写小屋在山上有什么意图?

明确:小屋脱离尘世,自由,表现作者对自由和生活的热爱和对独立人格的向任。

③作者与小屋外在环境之间关系怎样?作者为什么把景物写得那么美丽动人?

明确:作者与小屋外在环境之间是融为一体的,写外在景物,实际上写内心愿望,绿树,鲜花等都带上了作者情趣和志向的色彩,正因为作者对这些美景深爱情笃,才写得如此动人,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4)有关“空中楼阁”的含义

含义是双重的:①指山上的空中小屋;②喻指作者美好生活理想的心灵追求:自由。安静、独立的生活。

(5)疑点讨论

小屋究竟是真是虚?

此处自由交流,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没有标准答案。

二、总结、扩展

托物言志是散文常用的手法,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明月丽日、白云彩霞、瑞雪苍松等等往往承载着作者的无限情思和理想,鉴赏时不能拘泥于景物本身,而要通过景物的特点,领悟作者寄托的深意,由表象到思想,由有限到无穷,由具体到空灵,由物态到人情,这样才能真正品散文之美。

三、布置作业

学习本文写法,写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题目自拟。,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托物言志的散文范文第10篇

1.教材分析:《我的空中楼阁》选自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是台湾当代散文作家李乐薇写的一篇意境优美、深邃, 情景交融的美文。因此,文章的原生价值在于,学生阅读后,从作家描绘的美妙意境中,体会到其蕴含的情趣——对自由生活、独立人格的追求和向往。课文主要描写小屋周围的自然景色,以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文章很好地把写景和抒情熔为一炉。语言优美,形式多变,手法丰富,寓意深刻。因此,文章的教学价值在于理解作家优美的语言及表现手法的基础上。

2.学生分析:高一学生对散文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对常用的修辞手法也有一定的了解,只是在其作用上体会还不太深刻,以及在理解赏析一些精妙的语句上还存在一些困难,这些都可以在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上得到解决。

二、目标定位

1.理清文章结构,体会作者独特的感受,把握文章主旨;

2.学习托物言志的方法,领悟如诗如画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追求独立自由人格的情感;

3.鉴赏本文诗化的语言,训练朗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任务分析

1.“理清”文章结构,首先要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这就需要对课文进行朗读或默读,在多次读课文的基础上使学生对课文的结构有一个感性认识,由此才进一步体会作家对山、树、屋等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从而悟出文章的主旨。

2.“托物言志”的方法,在初中已有所涉及,学生并不陌生,只需稍加点拨学生就领会了。目标2可在目标3的自然获得。

3.“鉴赏”文章语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并结合具体的语境才能做到位。必须加强有关句段的朗读、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大胆表现自己的见解。指导学生如何鉴赏文中的精段妙句,把握其诗化语言的美,这是一个重点和难点。

在教学理念上,主要放手让学生读、努力调动学生的想象思维,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索精神。借助多种手段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善于抓住事物特点以及彼此间的联系,来突出主要事物特点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重点

通过诗化语言的赏析和结构的疏通鉴赏意境之美。

五、教学难点

托物言志手法的理解。

六、教学方法

1.反复朗读,由整体到局部层层感知课文,把握好文章感情基调,注意读出感情。

2.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资料。

3.把读、说、写结合起来。

七、教学实施过程

(一)导入(导语:以全体学生背诵陶渊明《饮酒》诗五切入课题,展示课题。)

(二)简介作者(使用课件)。

(三)学生整体感知课文。1.第一次自由朗读。要求:边读边画出生字词。集体订正读错的字,并释义(展示课件)。2.第二次朗读。提问:“空中楼阁”指的是什么呢?作者描写楼阁蕴含了一种什么情绪?教师引导学生解答以上两个问题。3.第三次朗读。要求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清线索,找出描写对象与作者抒发感情之间的关系。(这点可适当点拨,师生共同完成,然后展示全文线索结构与作者抒情之间的关系示意图的课件)。文章标题是“我的空中楼阁”,文中为什么只写小屋?(指出点题处)作家要表现一种什么思想?即文章主旨是什么?(对自由生活、独立人格的追求与向往)4.文章怎样表现主旨的?教师带领学生归纳出:托物言志。

展示课件:关于托物言志的方法。

托 物 树宁静、优美的小屋(具体)

物屋

言热爱自然

志 志 热爱自由 独特感受(抽象)

热爱独立

(四)再次朗读课文,并画出文中你认为精美的语句,挑选典型句子进行赏析。1、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山喻女子描画过的眉毛,妙处是把山中的“小屋”比成“眉梢的痣”独特新颖,使人产生一种亲切感,大处着笔,小处着眼。把小屋写得超凡脱俗,浑然天成,和谐雅致。)2、结合课文练习第二大题,引导学生对题中5句话进行赏析。

(五)带领学生分析归纳文章的写作特色。1.点题之笔。文章前半部分侧重自然景物的实写,后半部分侧重写人对自然景物的感受。最后点题:“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显然,小屋是作家虚构的,只是作者心中理想的生活居所。2.托物言志(前面已讲,不再重复)。3.多角度描写,多侧面勾勒。上、下,左右,远、近,白天,黑夜,实、虚等。4.生动精美的语言,多种修辞的运用,特别是比喻、比拟还有文章的句式等都使其极具艺术感染力。

(六)练习

1.展示课件,让学生当堂描写课件中的景物。

2.处理其余课后练习。

八、教学反思

上一篇:游记散文范文 下一篇:散文欣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