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环境设计范文

时间:2023-11-21 17:41:00

庭院环境设计

庭院环境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庭院环境;生态美学;园林设计;自然意境

庭院是建筑的外部环境空间,建筑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种人为的环境以满足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庭院同样是为了获得一种人为的环境,在物质层面上,它是建筑空间的延伸和扩展,是对建筑本身功能和作用的补充,在精神和审美层面上,它又是人与自然接壤和交流的中介,寄托着人们对自然的情感归属。依赖自然、崇尚自然、热爱并向往自然是人类天生情感的一部分,因此,现代庭院的设计在满足建筑的外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更应注重满足人们的这种精神和审美需求。而新兴的生态美学——在传统审美方法中增加了生态因素的美学的一个新的领域便为这种精神需要和审美需求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法。

1 庭院环境的审美追求——生态美

1.1 生态美的基本含义

美是一种价值存在,具有直观的形象性,它可以为人所感知并唤起人的愉悦的情感体验,生态美是充盈的生命力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所展现出来的美,是人与自然生态关系和谐的产物[1]。它以人的生态过程和生态系统作为审美观照的对象,体现了主体的参与性和主体与自然环境的依存关系。

1.2 生态美的审美视角

早在18世纪,席勒便指出:“美是形式,我们可以观照它,同时,美又是生命,因为我们可以感知它。总之,美既是我们的状态也是我们的作为[1]。”因此,生态美的审美视角是从人与环境的关系着手的,它体现着人的内在和谐与外在和谐的统一,体现着人与自然的生命关联和生命共感,体现着对人的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

庭院的设计是从环境出发以人为主体的,是从人的物质、精神和审美需求出发进行空间布局、形体塑造的,它所追求的是生态平衡产生的秩序感、生命和谐的意境和生机盎然的环境氛围,因此生态美就成为其首要的审美追求。从生态美的角度审视、分析和探讨现代庭院环境设计就能够更深入的挖掘其美的规律使人们得到更愉悦的视觉和情感体验以及对生态意识和生活境界的启迪。

2 庭院环境的生态美内涵

2.1 美在环境关系的和谐

生态美的根源和基础是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同关系,这里的生态环境是美学范畴的,是不能脱离人的,它指的不是生物群落与环境相互联系而形成的一般的生态环境,而是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因而庭院的生态美一方面就体现在自然、人工、社会环境之间良好而和谐的关系上,具体包括庭院与人、与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庭院空间、形式、植物配置、质地、色彩等之间的关系;以及庭院的生态性、功能性、舒适性和经济性的关系等。人们通过对这些和谐的关系的感知而产生愉悦的视觉和心理体验,从而感受到美。

2.2 美在人与自然的情感关联

现代庭院无论是微尺度的、私密性较强的住宅庭院还是尺度相对较大、半开放性的公共建筑庭院都能在方寸之间唤起人们与自然及自然过程的天然的情感联系。在这里,庭院成了建筑的透气孔,它可以打破室内和室外生活的界限,把人们繁忙的生活与大自然生动的联系在一起,人们在引入了色彩、光、水和植物甚至泥土等自然元素的庭院环境里能够通过枝叶的颤动感受到自然风的存在;通过花开花落感到四季更迭;通过树木的叶枯叶荣感到自然兴衰的过程,在这小小的庭院中到处可以充盈和弥漫着自然的气息,这种生命力及人与自然的情感关联就是庭院环境生态美的体现,它使人们在繁杂的都市生活中得到宁静与祥和的精神享受。

3 庭院生态美的表现与创造

生态美是从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角度来体现美的,因此,创造庭院生态美的具体思路就着眼于人对庭院环境关系的体验、人与自然的沟通以及内在的生态理念这几个方面。

3.1 和谐的环境关系

3.1.1 空间组织。不同的庭院空间组织方式给人们带来不同的空间体验,从而引发不同的心理反应和审美感受,从庭院与建筑、与自然的关系上看,庭院空间的组织可以随着建筑空间的序列同步展开,将庭院、建筑与自然揉为一体,北京香山饭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有一个主要庭院,周围的客房部分则结合地形、依山就势地围合了大小各异的十几个小院落,从而使建筑与自然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这种空间组织方式使人们获得更多的亲近自然的机会。而延伸到建筑内部中来与内庭连为一体的庭院空间,则可以使处于建筑中的人获得一种内外通达的空间体验,庭院、建筑和自然同样获得了某种程度的交汇。另外将庭院空间作为建筑空间的核心与枢纽的空间组织形式有着内向、聚集、静谧的特质。在庭院空间的处理上,可以通过转折和隐现、闭合和通透等方式使空间更具层次感和丰富感,从而使人们得到一种统一的序列化的空间细节和空间意境的体验。

庭院环境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居民行为;居住区;环境设计

居住区环境的品质关系到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居住区环境的品质。人们对居住区的关注也逐渐从物质层面转向精神层面。尽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居住区环境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由于利益的驱动与一些认识的偏差,当前居住区环境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因此,本文提出了对居住区环境与居民的行为进行研究。希望能从环境与居民行为的角度出发进行居住区环境研究,给以后的居住区环境建设带来启发。

1、居住区环境和环境设计

居住区环境主要是针对住宅内部环境而言的,居住区建筑内部为居住区内环境,住宅外部为居住区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为居住此环境的居民单独拥有,而外部环境则为居住区内所有居民拥有[2]。

居住区环境设计就是为满足居民的日常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为居民创造经济、实用、美观、合理、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环境设计不仅关系到技术,还关系到艺术创造的过程。

2、基于居民行为的居住区环境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2.1注重调研

一个居住区环境设计的好坏,不是开发商和设计师来判断的,应该由这个环境的使用者居民来判断和决定,因此设计师应该进行充分的调研,以调研的结果为依据进行设计。

2.2尊重居民行为习性

在居民与居住区环境的关系中,特定的人群与特定的环境联系起来,居民长期重复活动,必定出现特定的活动模式和行为习惯,设计者在进行居住区环境设计时应尊重这些特定人群的行为习性,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的设计,才更能满足居民的需要。

2.3关注居民心理需求

居民的心理需求有很多方面,领域性,私密性,个人空间,环境认知等,这些心理需求影响着居民对居住区环境的使用方式,反过来居住区环境设计又能在一定程度生影响居民的心理,这两个方面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在居住区环境设计时应考虑居民的心理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才能达到居民使用与环境的良险互动。

3、居住区环境空间设计建议

人的心理直接决定人的行为,而居民日常行为活动与居住区环境空间是一个动态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因而居住区绿地空间环境应根据居民的行为心理因素进行设计。

3.1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序列

中国传统的居住单元―――四合院式住宅,都表现出了以院为中心构成的从公共性、半公共(私密)性到私密性的空间层次序列。例如,四合院的檐廊虽是交通空间,但由于使用人数较少,交通作用并不十分突出,所以成为室内外空间过渡的关键和引发交往活动的主要因素;四合院入口这个小小的檐下空间,由于其独特的半公共、半私密性,成为促进邻里交往的重要场所,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门口做家务的居民和路过的邻居攀谈的情景。

在现代居住区中,由于居住人口的增加,传统的水平方向多住户居住模式变成了以垂直交通为主的单元居住模式;为了安全和增加室内使用空间而被住户封闭的阳台,更加剧了院落这个半公共空间和以“家”为代表的私密空间的生硬衔接和居住空间体系在层次上的断裂.因此,在外部环境空间设计中,应尽可能提供不同层次的私密性空间,以引发居民间的自发性的交往.开敞、通透的广场空间有利于居民进行运动、休闲等活动,可将广场周围的角落、转角等边缘地带及一个空间到另一空间的过渡区精心处理,如设置一些坐憩设施,使之成为吸引人的去处;利用柱廊、花架、模结构的遮阳伞等,结合植物绿化,可以创造一系列符合人体尺度、具有围合感的私密空间,并使之与公共空间保持视听联系,满足人们静思休息的心理需求。总之只有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才能使不同的活动主体各得其所。

3.2加强环境空间的可识别性,建立居民的归属感

大量毫无特色的住宅和景观设计,使得居民经常“迷失”在小区中,只能凭借住宅楼的编号找到回家的门,毫无归属感可言.事实上,出入口是建立归属感的一个重要地方,因为出入口是一种标志,具有极强的心理暗示作用―――对居住者来说意味着“到家了”,而对于外来者则具有明显的防卫意义.极具个性特点的小区出入口,能使身处城市空间的居民意识到空间角色的转换,是营造居民归属感的一道序幕;庭院出入口应当是一个过渡空间,是场所,是位置,而并非只指一个具象的门或者门洞;通过设置标志性构筑物或改变出入口的道路线型、铺装等形成的温馨住宅出入口,既可成为居民休息的停留点,又是引发居民自发交往的最佳场所.这样一来,居民从进入小区到打开家门,通过个性鲜明的小区出入口、边界感强烈的庭院出入口、公共性氛围浓郁的住宅出入口,逐步强化归属感,体会到了家在一步步靠近。

3.3采用“庭院”的方式组织居住区小空间

人们自从生活在人工环境中之后,就开始和自然有了一种分隔,而“庭院”作为外界环境和室内环境的过渡性空间,就成为居住建筑扩展的外部半公共空间,能够带来居民相互交往的机会,满足人们的思想感情需求.每个庭院空间都包含人、自然、社会这三项基本要素,相应的,一个好的庭院空间也必然由基本围合空间、人的行为空间和知觉空间这三种空间要素组成.以庭院的方式组织空间,应注重空间的实用性,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居民的使用要求的变化,提供多样性的户外活动所必需的设施,创造丰富的空间层次和绿化景观,使居民乐于停留其中,只有这样,才能支持交往行为的产生,保证交往行为的延续与扩展。由点、线、面绿化而形成的庭院绿化环境和各个构筑物所形成的空间结合体,借助于点、线、面的组合和穿插,庭院设施的布置,如适当增加硬质铺地的比例,增设坐椅、台地等室外设施,构成围与透、虚与实、分与聚、动与静的环境空间,创造出良好视觉效果和交往环境。

4、结论

庭院环境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现代医院 环境设计生态化

【Abstract】based on their particular clients and users, hospital buildings as a special type of construction. Hospital is there for patients, and patients as clients, in addition to cure the body of the patient, their psychological, mental status of patients and equally important, so the hospital indoor and outdoor Environmental Design and Special needs of understanding on the phase in higher, the hospital Building and user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ll-round relations have been developing increasingly wide.

引 言

现代医院建筑的功能结构和组成要素处在动态发展中,其中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功能已不容忽视,特别是医疗模式的不断完善,也促使对内外环境设计的缜密推敲成为医院建筑设计中的关键。

一.环境设计的生态化原则

医院是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的建筑,医院环境的空间氛围给人带来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病人肌体得到治疗的同时,良好的就医环境气氛,如室内自然采光、绿色庭院、能够触及的绿色病房等,也是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有利条件。

在世界能源危机的大背景下,各国建筑师在绿色、生态节能型建筑的设计理论和工程实践上都有所涉及。当前我国对公共建筑的节能也提出了新要求,而医院建筑在公共建筑中面临的耗能压力是相当大的。注重环境是生态建筑的一个突出特点。

在一些项目工程中,院方为追求豪华气派,盲目扩大空间尺度,高度越来越高,体量也越来越大,必然拉开了医院建筑与生态、绿色的距离。这样不仅使能耗增大,而且极其不利于患者的康复。绿色是生命之源,绿色植物不仅仅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氧气和视觉上的放松,更是生命力的象征。

为了改变医院的环境,许多新建大型医院将“生态绿肺”和生态中厅的设计理念融入到设计当中。在医院环境设计中注重生态化设计,与设计简单的庭院绿化空间不同,这种生态化的环境设计要体现医院建筑和生态绿色相结合的特殊空间形态。

医院环境设计的生态化原则,首先应该注重创造自然、环保、节能的绿色医院环境,追求优质的室内外环境品质和自然生态绿化系统,注重房间的自然采光通风,使患者尽可能地享受到绿色。其次,强调绿色建筑设计准则,运用生态原理、理念和方法来研究和发展医院环境设计,努力形成健康的医院环境。

二.生态环境的设计方法

1. 整体结构上的环境设计

现代医院建筑的整体空间布局可以说经历了由传统分散式到集中式、半集中式的一个发展历程。传统医院多采用分散式布局,建筑以多层为主,各功能部分之间有庭院或绿地分割,这样的整体布局病人完全可以自由享受到绿色的生态环境。但近年来城市用地日益紧张,分散式布局占地面积大,已不适应形势的要求。因此集中式布局在国内外医院建设中占有了一席之地,这种设计布局将门诊、医技、病房全部置于一栋建筑中,虽然很好地利用了土地,但建筑无限制地向高空发展,病人在看病就诊过程中,完全被封闭在人为的有限的建筑空间内,更不用说住院病人,常常被安排到十几甚至二三十层的高层病房中,几乎与地面完全隔离,更谈不上与自然、绿色的交流。庆幸地是,人们慢慢在使用过程中意识到这一点,将完全集中式布局演化为半集中式,即指将门诊、医技、住院分别集中,再通过走廊、交通枢纽等组合到一起。

就半集中式布局而言,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集中式布局在绿色生态环境设计上的缺陷。半集中式布局又可分为两栋式和三栋式两种布局形式。两栋式是将医技部向门诊和住院楼转移,形成门诊、住院两栋建筑。在多层部分前后排建筑之间或多层与高层之间都可以空出室外庭院,作为生态绿化部分。三栋式即根据基地的条件由门诊、医技、住院部以走廊连通成前、中、后“工”字形、“王”字形布置,或左、中、右呈“山”字形排开等。三栋式布局形式比两栋式在绿色环境空间的处理更显灵活。另外半集中式布局又恰当地缓和了用地紧张的问题,充分利用有限的用地,是目前新建医院最多采用的形式。

总之,医院在规划设计时,整体布局结构上的生态设计方法就是必须将环境绿化放到重要的地位,不能一味地追求容积率,房子挨着房子,在狭小的场地上建超密度的建筑,完全违背生态化原则。只有在室外环境设计上注重庭院化,反映人类向往自然的本性,才具有很好的医疗价值。在门诊部分设置庭院,使之成为内部候诊空间的延续,缓解拥挤、嘈杂的状况,改变封闭环境给人的内向、忧郁的气氛。在住院部设置庭院,能更有效地为患者提供休息、散步、放松的自然气氛。一个整洁美丽、温馨舒适的绿色就医环境,不仅能使患者大大受益,而且也可以展现医院的特色风貌,形成现代化医院必备的生态型绿色医院。

2. 领域间的环境设计

目前医院的发展趋势,一是综合医院“大而全”,二是专科医院“小而精”。现代综合医院容纳了越来越多的功能,包含诊疗空间和非诊疗空间等。这里暂且把这些功能空间成为“领域”。这里的领域可以是门诊的一个科室(如内科)、医技科室(如影像中心),甚至是住院部的一个护理单元等。

领域间的生态环境设计可以为水平和垂直方向。

第一,领域间在水平方向的生态环境设计。在目前医院设计中常用的设计方法,是用“医院街”或者中厅的形式将上述的各个领域串连起来,所以领域间的生态环境设计部分就是医院街或中厅、过厅的设计。其中医院主街虽然主要是交通功能,但作为串连各部分的枢纽,可以通过局部放大或划分区域的方法进行植物种植,使行走在医院街中的病人在室内也能感受到绿色带来的活力。在中厅则可以配合上下贯通的空间种植高大乔木,并在中厅的首层布置室内庭院,即形成“生态中厅”的氛围。

第二,领域间在垂直方向的生态环境设计。领域间在垂直方向的联系就是建筑外墙面了,在外墙面进行垂直绿化就是把绿色植物等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有机地融入建筑物表皮的内部空间,如低层屋顶、雨棚顶、外廊顶、凹入墙面的阳台花台,双层幕墙之间的绿化等。这种垂直方向的立体绿化大大增加了绿化总面积,可以作为建筑物的内部和外墙有效的遮阳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为医院建筑提供了更健康、更适宜的建筑物外部和内部小生态环境。

3. 领域内的环境设计

领域内的生态环境设计更多的应该注重细节,内部空间环境中的一棵树、一盆花,都代表有生命的、有活力的大自然。在医院建筑的各个领域内,需要开放的环境、绿意盎然的效应,这种效应可以改善空气、减少噪声、消除眩光、界定和过渡环境。

首先生态环境设计在门诊、医技部分的重点是病人候诊区,病人在医院中呆的最长的时间就是等待。如果病人在一个黑暗的、不能自然采光通风的空间里候诊,带来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无论是廊式、厅式或厅廊式候诊形式均应该尽量做到自然采光通风,适当地在廊边、厅中央布置绿色植物及生态小景观,这里是病人最近的能直接触及到的空间氛围,候诊区的生态环境设计要从小处着眼,可以充分利用除去必要的交通以外的空间,给病人在漫长的等待时间里以绿色、轻松、自然的氛围,有益于病人的心理健康。

其次就是护理单元领域内的生态环境设计。住院病人在病房内呆的时间最长,远离自然,面对病痛,心理健康也是很重要的。在护理单元内,可以通过设置病人阳光活动室,内配绿色植物,给住院病人提供自然休闲的交流空间。

另外在病房区对医生护士工作环境的关注,也成为近来医院设计中的重点,医生护士长期在无自然通风采光的环境中工作,特别是在采用复廊式设计的方案中,更接受不到自然的气息,很难缓解工作中的压力,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在南北两侧的房间中,将靠近护士站的部分打开,形成前后开敞的空间氛围。

结 语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切实地融入到了现代医院建筑设计的每一个细节当中,创造好的空间环境,营造一种生态的、节能的、建筑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全新的绿色医院成为现代医院环境设计的新特点。

参考文献:

[1] 格 伦林桂莲生态化医院初探2004 北京医院建筑设计及装备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庭院环境设计范文第4篇

一、疗养院建筑光环境研究的提出

建筑创造的是空间,而人对空间的感知和体验必须有光的参与。路易斯•康曾说:“设计空间就是设计光亮。”可以说,光是空间中最生动、最活跃的元素之一,是建筑空间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问题。长期以来,在疗养院建筑空间的设计过程中对光环境的设计较为忽视,仅以满足照明的需求为主,光线在空间中的价值被弱化。在提倡人性化设计的今天,光环境的优劣已成为评价疗养院建筑的基本标准之一。我们应该跳出纯技术观念的束缚,利用光来表现和提升疗养院建筑的空间品质,将光线的运用与空间的设计结合在一起综合考虑。借助光线视觉效果和环境元素的整合创造舒适的环境,在疗养过程中起到积极、正面的辅助治疗效果是进行光环境设计的最终目的。

二、疗养院建筑光环境设计

光环境是指由光(照度水平和分布、照明的形式)与颜色(色调、色饱和度、室内颜色分布、颜色显现)在室内建立的与房间形状有关的生理和心理环境。疗养院建筑光环境,根据光源性质可分为自然光环境和人工光环境两类。在设计过程中,两类环境设计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下面将分别探讨。

1自然光环境自然光在疗养院建筑中的应用是整个光环境设计的重点部分。疗养院建筑要尽量利用自然光,不仅可降低照明能耗,还可利用日光对疗养员进行辅助调养,满足他们亲近大自然的心理需求。房间朝南布置,开设窗户是取得充足日照的最佳设计途径,但不可能所有的房间都能同时获得良好朝向。因此必须通过设置中庭、日光廊、室外庭院和屋顶花园等一系列手段获得充沛日照,为疗养员提供日常休闲和沐浴目光的场所。

(1)中庭中庭采光适用于疗养院中的多层建筑,可结合门厅或休息区等公共活动区域设置。自然光通过中庭直射进入室内,所形成的空间明朗开阔,更具开放性。但在光线直射区域由于背景与视野中心的亮度相差较大极易产生眩光,需要考虑适当的遮阳和折射设备。同时在建筑墙面和地面的材料选择上也应避免大理石、釉面砖等表面光滑易于反射的材料。

(2)室外庭院对于用地条件较为宽松的疗养院,室外庭院是光环境设计的最佳选择之一。庭院周围的建筑不仅可以取得优质的光照,还可将庭院作为室内空间的延伸。将自然光环境设计与景观设计相结合,光线经由植物枝叶的缝隙,滤掉有害紫外线,洒落地面,在庭院与建筑内部形成动态的光斑,塑造出亲切宜人的休憩氛围。

(3)日光廊大多数疗养院建筑采用内廊式布局联系各功能空间,走廊尽端开窗,采光通风条件较差,且因空间较为狭长,多给人一种幽暗闭塞之感。(图1)采用外廊式布局结合日光廊的设计理念可有效改善这一弊端,增添交通空间的安全感和亲切感。然而,室内过强的光线也会影响疗养员的视觉和情绪,所以自然光环境的设计还包括必要的遮阳措施,以便调节进入室内的自然光数量和质量。常见的遮阳方式有以下几种:

(a)遮阳板根据不同的遮阳需要可采用不同的遮阳板结合建筑外立面设计达到相应的遮阳效果。(图2)光线经遮阳板的遮挡在建筑外立面上形成连续的阴影,并随时间和光照角度变化而变化,建筑也因此灵动起来,具有了时间感。

庭院环境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医院;庭院环境;景观设计;中药景观

医是中国传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哲学在应用科学领域的杰出代表,经历两千多年的实践和传承,她形成独具魅力的中医文化和价值体系,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以辽中医附属医院住院部环境设计为基础,探讨中医院庭院环境设计中的人文关怀及价值体现。

一、某中医院住院部环境设计特点

一) 关于设计原则的考虑:

1.功能性原则:充分考虑辽宁中医院庭院的功能要求,合理布置各种功能空间,组织车流、人流和休闲空间。

2.生态性原则:植物配置充分考虑生态效益和后期维护管理问题,采用乡土植被进行配置。

3.人性化原则:考虑到医院职能,环境设计尽力满足患者和医院工作人员对环境的要求.以人为设计的根本,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

4.文化性原则:设计前我们查找了与中医院相关的资料和中医文化类图书,设计试图体现中医院独有的古老文化气息,让处于其中的人们感受中医文化的神奇魅力。

二)设计结构组织分析考虑:(如下图)

1、构图取义:

以传统中医的哲学辩证理论基础“阴阳五行”为出发点,利用一个“S”和五个圆形的构图表意这个传统文化的符号。“S”型最后弱化为绿化和水系,五个圆构成了庭院的五个具有特色的文化主题广场。

2.交通流线:

在分析空间功能基础上,将原停车场地改造作为室外停车场地,结合绿化构建生态停车场,车流以单向行驶为主,方便管理。车辆从主入口进入停车场,之后可从次入口离开。

3.景观视线:

主入口置黄石,上书“辽宁中医大学附属医院”,构成入口主景,也与中国传统文化置石风格“石敢当/泰山石”相呼应,体现一种人文关怀和美好愿望。前楼大门正对的绿地内设置景墙,其上书辽宁中医大学附属医院的英文名称与前楼大门相呼应,借意传统庭院“照壁”的形式。

在两条路的交叉处,我们作了对景绿地,绿地内采用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小品,展现中医文化.借皮影戏的场景,剪纸艺术的构图,利用中医题材故又点出庭院文化主题.

功能分区及内部主要空间设计:

在上述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庭院布局功能特点,我们将庭院划分为两大功能区,即:入口集散区和中心庭院休闲区两大分区。其中,入口集散区分为主入口区和生态停车场区两个功能区。

中心庭院区为四面建筑围合的庭院空间,分为三个功能区:沿弧形园路伸展的中草药文化景观廊,以“L”形路为中心伸展的主题休息广场区和地下停车场地上部的绿地空间组成的中医理疗文化景观区。

4.1 主入口区:本区划分为两个功能区:入口广场区和生态停车场区。

4.1.1 入口广场区:位于场地的西北角,现为医院的主入口。设计布置一块黄石,置于主入口广场上,在其上刻写“某中医院”;其东侧绿地与医院前楼大门相对的设置了一块绿地,绿地内设计了一景墙,与大门呼应,借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照壁的处理手法体现一种人文的关怀和一种美好的祝愿,其上可书写医院的英文名称。

4.1.2 生态停车场:现状为停车空间;由于环境空间变化需要调整,场地有不少成年的大银杏,景观效果良好,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大树的因素,通过场地绿岛的方式保留大树。停车场以中间的主道路划分为最东西两块,道路和停车场通过通过绿化带进行分割,这样保证了分流交通,也可适当减少停车场地的突兀。为停车场地提供林荫。

4.1.3 住院部入口广场:保证医务车辆的正常通行,其前设置较大的场地,并在北陵大街与住院部大楼之间布置了一个花坛,结合植物配置行程一个大门对景。

4.2、中心庭院区:为前楼和住院部之间的中心场地,“L”型的路网通过庭院。在两条道路的交叉点设置庭院的主题雕塑,构成中心庭院的视觉中心点,突出中医院的文化底蕴。

中心庭院划分为三个景观分区:沿弧形休闲路延伸的中草药景观休闲带、沿“L”路网延伸的中医历史文化主题庭院区以及住院部楼北侧的中医理疗休闲区。

4.2.1 中草药景观休闲带:沿园路布置小的景观展示牌,其上可刻写有个中草药的图案和典故。沿弧形园路的两个圆形广场上设计了花架和景观亭,可供人们休息。在广场的绿岛和沿路绿地内结合植物配置种植具有景观效果的中草药类植物,并在植物前设立小的景观牌,讲解植物的医疗特性。

4.2.2 中医历史文化主题庭院区:为挺远的中心广场区域,“L”型路网的交叉点上设计了两座景墙,借用皮影戏和剪纸艺术将中医文化的内容整理到景墙之内。构成庭院的主要景观聚焦点。其北侧为大面积的广场,结合庭荫树的配置,已构成一个宜人的绿色广场。广场上布置景观灯具和小的景观小品,庭院灯的设计可结合中医文化的东西,将经典名句刻写在灯具上,为庭院的增加文化气息,广场中心的圆形铺装中心设计了一块被切割的景石,取义中西医文化的交接中寻求新的突破的含义。一条曲折的溪流穿过本区,溪流上布置汀步与中草药景观带相连接。中医以阴阳五行辩证的理论为哲学理论的基础,为体现文化内涵,庭院内的“L”主路铺装采用周易八卦的阴阳符号进行园路的铺装设计,展示一种古朴的文化传寄。

4.2.3 中医理疗休闲区:本区靠近住院部,其下为地下停车空间。场地只能设计小的植被和铺装,依靠接近住院部的特点,规划了较多的铺装场地,为换着提供方便的散步理疗空间。铺装多采用卵石嵌面的形式,穿着软软的鞋子踩在石子上,对脚底的按摩一定能缓解患者的病情,水系穿过本区,浅浅的水面,游动的小鱼会为患者一些心灵的安慰。溪流的设计以浅水为主,河床卵石嵌面、平整无凹凸,无水的时期,便是一条曲折的卵石小道。

二、案例总结

因此,在附属医院景观设计中,充分挖掘中医、中药、传统文化的内涵,同事使用现代景观手法与理念,为医院创造一个舒适、宜人的室外空间环境。

本案景观设计定义为现代中式景观设计。

设计理念:1.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2.追求空间多元与场地人性的结合。

3.在意环境舒适与精神回归的结合。

设计手法:

庭院环境设计范文第6篇

新家,无论是普通住宅还是独栋别墅,面对空荡荡的房屋总有很多期待。除了新潮的家具、整洁的家电,越来越多的人还希望能把花卉植物也搬回家。

传统的家装设计中,花艺环境设计被包含其中,花卉的设置只不过是附着在功能需求和人造景观中无关紧要的一部分。但是,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人居环境生态性,业主总是希望自己的住宅附近能处处有鲜花和绿树,居室环境被花卉植物环绕。

花艺环境,不仅仅是哪里摆花、摆什么颜色的花那么简单。对于那些几乎不了解园艺知识,没有时间亲自打理植物,又希望把绿叶红花请进家门的人来说,与其东拼西凑各家的精华,不如请位花艺环境设计师,帮助打理不一样的生活景致。

房屋处处是花景

张先生的家,恰到好处的花卉植物摆放让人仿佛置身花园,心情备感轻松。

这套居室的玄关不大,3个平米,正适合设计小型的景观。一开门,迎面而来一大束香槟玫瑰,直立排列用草绳固定,配上数十种药材,甚至泥土,好像看到森林,听到了大自然动人的回声。

客厅是张太太最花心思布置的地方,茶几、边桌、电视柜上都摆上了玻璃花瓶滋养的鲜花。花色热闹,花器高挑,绿草、蔬菜、水果陪衬其间,通过玻璃茶几的反射,整个客厅显得异常活泼。

张先生的厨艺不错,偶尔会请朋友们来家吃饭,餐厅在花艺的布置下也更显华丽。圆形的餐桌上,正中摆放了一组百合花。以餐桌正中为中心,正三角形地摆放三组小型花艺,餐桌上还撒了些花瓣、玻璃珠。轻松的宴会上,他们还会在每个人的座位前摆上一只酒杯,里面放上清水,插上相同的鲜花。遇到稍微正式的宴会,就在键盘上放一朵胸花,还用锡箔纸衬托。

为了打造出雅致的氛围,又能起到安神的作用,书房里放上了两株水仙花,用陶土做盆,配上些白色小石子。张太太还将水仙修剪得平和安逸,一整束以手绑式用粗草绳捆束。没有刻意的矫揉造作,整个书房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让张先生在读书时更加安静舒适。

卧室是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为了营造出安宁恬静的氛围,这里的花材选择需要更自然、更生活化。张太太即兴地在休闲室的角落随意点缀些寓意生气勃勃的小花,再放上一株常春藤。常春藤不仅能释放更多的氧气,而且还能吸附甲醛等有毒气体,很适宜卧室放置。

张先生一家很享受被花卉包裹的氛围,每个月花费在花艺上的开销都会在300元左右。唯一让张太太遗憾的是,家里的花艺都是在鲜花店购买的。不同花卉花期的不同让她每个礼拜都要去花店一两次。她希望家里的盆栽花卉能更多些,但打理不同的花卉对于她来说的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她很希望,能有专业的花卉公司像服务办公室绿色植物一样来定期打理家里的花卉。遗憾的是,这样的专业服务,她还没有遇到。

花卉需要专业设计

现如今,底层庭院或别墅花园中的花卉,如果业主没有特别的要求大多由小区物业统一管理。这不仅不能体现业主的个人品位,同样也需要支付给物业一笔护理费。若是让业主来完全为自己的庭院做主,也会让他们左右为难。业主的设计大多只停留在其大脑里。因为不能统筹规划,一到了施工环节,就只能反复倒工,到头来还是和原先的想法南辕北辙。加之对园艺知识的一知半解,以及没有充裕的时间来打理花园,他们需要专业人士从设计、施工到护理全方位对园艺进行打理。

花艺环境设计师高浩告诉《商界时尚》,无论是白领还是富人,在设计个人的生活空间时,都越来越重视花卉植物。他的设计重点也逐渐转移到了花卉环境设计上。他曾服务过的刘太太是最难打交道的一位。她和先生原本规划好在庭院里尽可能多地种上些月季,高浩想说服他们,月季属于蔷薇科蔷薇属,尽管花色美观,但极不适合与矮小的其他花卉混种,不但相互存活率都不会太高,而且容易造成视觉的单一。加之刘太太的小女儿刚刚学会走路,月季花茎上的钩刺也极不适合在有小孩和老人的家庭种植。

高浩发现在图纸上怎么也说服不了刘太太,但自己的设计又能完全满足刘太太的要求。他说服刘太太允许他在别墅阳面的一块地里先做出一个样品,他在阳面墙壁下种下了爬墙月季,在月季周边种下了一排低矮的小月季,小月季靠外的小径边再种上灌木类的花草和生长能力旺盛的松果菊。刘女士看后,对这样的安排特别满意,不再坚持己见了。两年过去了,刘太太家的爬墙月季已经长到了二楼。连同别墅另一侧的凌霄花,明后年她的整个房屋三面墙都会被植物覆盖,不但别有情趣,还能起到自然降温的作用。

在美国,每年参加花艺设计师资格鉴定的人数控制在百人左右,评委则有二十余人之多。能成为花艺设计师,并加入美国花艺设计师协会,是从业人员在业界具有崇高地位的象征。日本的花艺设计来源于日本传统的花道,但是花艺设计仅是停留在室内的盆景或插花。这些小点缀通过崇尚自然、富于写实的手法,将儒家思想和阴阳五行等寓意融入其中。而在地中海沿岸的西欧城市,即便是在寸土寸金的都市核心区,主人在狭小的居住空间中也特别重视花卉的使用。屋内的墙壁和屋顶广泛使用鲜花进行自然点缀,而阳台几乎完全被各种鲜花包围。郊区别墅和庄园,家家户户都有独立的花园,花卉是他们日常生活中无法回避的一部分。

专业的花艺设计早已超越了“美化景观”的阶段,优秀的花艺环境设计师能将业主对花卉景观的要求、植物生长特点与家庭成员特殊的功能需求结合起来,进行可行性分析、设计方案咨询及造价咨询。在此基础上应用各类观赏植物材料配合其他装饰性材料进行布局设计,并指导施工,在后续的养护工程中提供专业的指导性意见。

这样面对花艺设计师

“尽管几乎所有的业主都能意识到应该在花卉园艺上花钱,但究竟应该花多少、怎么花,绝大多数人还有误解。”高浩在接受《商界时尚》记者采访时说,很多人都希望能在庭院里摆上尽可能多的花草树木,有些经济实力的人更希望把值钱的名花名草都摆进去。这样的庭院不但毫无美感,而且会给主人留下很沉重的养护负担。“我建议,花费在花草苗木上的开支应该控制在整个庭院工程造价的15%到20%之间。”

家庭养花不能盲目追求昂贵。曾经有一位在内蒙古从事资源开采的云南籍企业家车先生找到高浩,希望能让他在云南的新家外500多平米的庭院种植彩苞凤梨花。从地理和气候环境讲,云南本是种植彩苞凤梨的理想地方,车先生更看重这种名贵花木能彰显富贵身份。高浩却不以为然地为车先生泼冷水:“庭院里种什么花,不能从怎样彰显财富考虑,只能从如何更好地体现品位来考虑。大凡名贵的花卉,无论从生长环境还是种植技巧上讲,根本不适合家庭种植。”尽管如此,车先生还是对彩苞凤梨情有独钟,为此他还建造了温室大棚。虽然温度和湿度问题都解决了,但对于复杂精细的切株和移植技术,车先生聘请的花匠始终不能掌握。半年后凤梨花死了大半,车先生不得不请高浩到云南为自己的庭院收拾残局。

选择设计师还是花匠?选择设计师就是把自己的整个想法托付给设计师,然后留待设计师去处理。“没有哪位业主没有太多想法,这些都应该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表达出来。有些想法是能办到的,有些想法会有难度,有些想法根本就办不到――它们违背了植物生长的规律。我们希望在设计阶段,把这些问题都谈出来,然后反映到设计方案中。接下来的时间里,业主就应该相信我们的施工能力,而不是时常对小细节指指点点,或是大幅度修改方案。”而至于花卉的日常护理,则可以选择花艺环境设计机构的增值服务,按照300平方米的庭院计算,根据花卉树木的养护难度,每个月支付1009元左右就能雇到专业的花匠。与其他花匠不一样,他们全程参与了设计、摆放和种植的全过程,能更好地贯彻设计方案。每隔一两天,这些专职花匠就能登门对庭院进行护理。这样的服务,在国外已经很常见,而在中国则刚刚开始尝试。

庭院环境设计范文第7篇

关键词:寒地;老年公寓;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7-0064-01

0引言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老年人居住环境的状况也越来越多受到社会关注。室内、外环境是老年人居住环境设计涉及到的最直接的两个方面。营造优良的老年公寓庭院空间环境,提高庭院空间环境质量,不仅可以激励老人进行有益的锻炼活动,消除老人的忧虑,促进老人通过锻炼来维持身体机能,促进老人人际交流,还可以维护老人残存功能,有助于开发老人自助潜能,提高老人生活质量。

1寒地城市老年公寓景观设计存在的不足

1.1 老年公寓基地总体绿化面积小,人均绿化面积低于国家先关标准,庭院的绿化空间基本可以用“简陋”来形容。绿量的缺乏,不能有效改善老年公寓区域环境的空气质量。植物种类的单一,质量较低的绿化,从某个角度来说,局限了老人的活动方式和活动时间的长短。绿化的高度、层次、物种的选择以及附属设施的配备,未能针对老年人特殊的生理状况,不能突出绿化特色,绿化效果较弱。

1.2 户外环境整体表现为户外空间少,一些设置较多却缺乏多样性,结构功能也相对简单。户外空间环境整体缺乏层次和多样性,特色不突出,可识别性差,设计形式阵旧。具多样空间类型的,又存在部分功能空间过于集中,分布不均的现象。坐息空间常缺乏围护,安全性差,无遮荫,无对景,细部设计不够精细,室内外联系不够。

1.3 地面防滑考虑的欠缺。地面铺装没有考虑到寒地城市的气候条件采用防滑地砖,而是一味地追求色彩、图案、形式上的变化,特别是雨雪天路面湿滑给老年人的出行造成安全隐患。

1.4 对于老年公寓的环境设施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室外标识、宣传栏、电话亭等便民设施少而质量偏差。健身器械种类尺寸、坐息尺度等也缺乏对老年人特殊情况的考虑,座椅铺面、扶手等设施未考虑季节性和老年人群体的特殊性。

2形成问题的主要原因

2.1 设计的着眼点不同目前老年公寓里比较普及的三种配套设施是生活服务设施、教育服务设施、娱乐服务设施。其中以生活服务设施的配备最为普遍,教育设施的配备稍逊一等,而娱乐设施的配备则有很大的差别。目前,在我国的老年公寓设计中,多重视公寓建筑内部使用空间的设计,强调内部空间的无障碍设计、功能性、安全性,却忽视了老年公寓的外部空间设计,如庭院设计、休憩与交流空间设计、休闲娱乐空间设计等等。此外,由于老年公寓的经营方式不同,其服务内容的针对性也各不相同,老年公寓的室内、外环境在设计中也存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

2.2 设计原则的针对性不强首先,老年人这一特殊的使用对象在设计中被忽略;其次,老年公寓的功能定位在设计中也不能充分体现。现有的老年公寓庭院存在的普遍问题是绿化与设施简单、笼统,其根本原因在于未能切实针对老年人的特殊情况进行绿化与设施的设计。比如:目前老年公寓的庭院空间基本由服务设施和停车场等构成,其功能未能和公寓定位相对应,户外活动空间不足,没有考虑老年人的锻炼活动方式的需要,忽略了老人现实而多样的需求。

此外,目前的老年公寓庭院的设计目标并不明确,对于老年公寓的定位概念模糊。有相当一部分的老年公寓,与护理中心等以医疗为主要功能的庭院混为一谈,仅重视医疗设施和护理设施的配套,忽略了其他功能设施的建设,设计原则没有准确的针对性。

3老年公寓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3.1 坚持安全性根据老年人的生理行为特点,设计中尽可能减少、消除老年人在活动时可能遇到的不安全隐患,设计不同性格、不同特征、不同层次和等级的空间环境为其创造安全无障碍的生活环境,为其创造安全、可识别、可达的生活环境。

3.2 坚持差异性针对不同活动能力、不同活动类型的老人,对场地的活动区域进行划分。既要提供可散步的步行道(步行道的设计应能提供不同难度和长度,提供给不同锻炼方式的老人),又要提供的公共活动空间,既要提供可保证私密的、安全的小角落,又要提供可使老人具有社交功能的次一级小空间。设施应尽可能保持多样性,留有选择空间,让老人可以自主选择适合他们活动能力的活动。另外,休息区应布置在建筑附近,并确保在每天的不同时段有日照或阴影。因为对于老人来说,即使坐在一旁晒太阳和看别人活动也是一种愉快的参与方式。

3.3 坚持地域性因地制宜地赋予户外环境景观亲切宜人的艺术感召力,创造出符合生态效应,适应当地文化的景观。通过美化生活环境,体现老年公寓文化,促进老人交流和身心健康。充分利用寒地城市独有的寒冷气候设计冬季特色景观,为老年人提供冬季特色景观。还可以设置冬季特色冰雕,雪雕或者在原有绿地中放置具有本地风格及趣味性的小型冰灯;也可以在道路两侧放置冰灯,一方面可供夜晚照明、另一方面还可以美化冬季景观。

3.4 坚持参与性为老年人户外活动提供必要的场地和服务,通过户外环境的构成为老年人散步、锻炼、交谈等找到了适宜的空间。在环境设计中应诱导老年人积极地进行“角色参与”和“活动参与”,使“人尽其兴,物尽其用”从而发挥主、客体的直接交换的作用。在空间环境的创造中,要调动老年人的参与性,设置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使用要求的户外环境,让不同年龄、不同能力、不同爱好的老年人在户外活动中自主地选择活动内容。首先应先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着手,让景观关联到每一个人,使更多的人,从更多的方面参与到活动之中;其次还应当注意要为老人们留有多种选择的自由性和选择的多层次性。

4结论

本文中老年公寓的景观规划设计,在设计理论基础之上,为老人创造功能实用的空间。创造具有清晰的光环境、安静的声环境、健康的空气环境、易于识别的安全的环境特征,使得生态功能与使用功能、标识功能并重,让户外空间成为老人的伙伴、朋友,并且为老人提供安全的指导性帮助,使老年公寓的户外空间成为锻炼、欣赏、医疗等多种功能的混合环境空间。

参考文献:

[1]姚栋.当代国际城市老人居住问题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2]胡仁禄等.老年居住环境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6.

庭院环境设计范文第8篇

关键词:景观设计;规划原则;构思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in the city today, the occupant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to the residential landscape design. According to Wuhan Nanhu village residential landscape design as an example, discusses the principle and design method of landscape design.

Key words: landscape design; planning principles; design

中图分类号:[F29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人们对居住条件要求的不断提高,居住社区的开发,景观环境设计渐渐被公众所关注及重视,同时也推动了景观设计专业学科的发展。多数居住区环境设计大多无视居住者的需求,所谓的绿地往往被理解为苗圃或简单地植草种树。周边再利用绿篱简单地围合进而达到防护的目的,至于日后的养护就不得而知。居住空间追求高档次,却无视了居住者的实际需求,表现为设计大面积的绿地、气派华丽的广场,而缺少考虑儿童嬉戏玩耍及老龄人群的活动休憩场地。社区交流活动的场地的面积比例、分类设置、位置布局缺未作深入考虑。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步, 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已成为小区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文中就有关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的一些设计理念、内容和手法进行探讨。

一、居住景观环境总体设计定位

每一个景观环境在设计之初,开发商都会有较明确的设计策划定位,以指导整个设计过程。在设计前期, 我们需要从多方面出发考虑,例如场地分析和使用人群分析,日照,风向等等,这些都是对方案阶段的重要指导原则。因此,设计开始的工作需要对场地及周边环境进行仔细的踏勘与分析。首先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原有地势条件,周边现状优劣景观资源,分析项目交通路网关系,把项目放于大环境中去规划考虑,权衡外界对地块的制约与影响,从而作出细致全面的优劣分析。其次,不同的项目定位、产品类型、目标客户人群决定不同的景观元素、活动空间需求。针对主流市场上,可区分为人群混合型社区、青年公寓社区、度假类社区、商务综合类社区等多个类型,因此针对特定人群需求,仔细分析、突出特性,设定不同的活动场所。再次,针对社区的规模,进行指标分析与配置,进一步落实活动空间布置的方式。相对大型社区,小型社区更强调空间的交流性,空间的利用率,功能性空间的综合使用,以创造适合的室外活动场地,使观赏、休憩、聚集、运动、娱乐融为一体,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贴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强调参与性和观赏性并重的休闲居住场所,突出居住环境的人性化景观营造。设计师通过了解客户群的相关需求信息,才能综合场地因素,寻找到适当的解决途径。

二、以南湖村项目为例分析

南湖村占地约20万平方米,位于武汉市武昌区武梁路与丁字桥路交汇处。南侧毗邻城市排水走廊,西北侧紧临江南村,项目地块被城市道路分隔为东西两块,周边拥有极其便利的交通优势。此外该项目地块有部分高差,东部以当地居民建筑为主,西部有未开垦的农田和水塘,项目南面有工厂建筑,东南和东部端均有排水走廊交叉通过。

图1 总平面图

三、研究对象

居住区内景观设计不仅包括各种造景元素的组织,而且还是对居住区空间形态的再塑造, 对空间环境氛围的创造, 满足人居生活的场所。同时景观环境设计将居住区环境作为城市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 与城市环境逐渐融合交汇, 从而在更大范围内协调居住区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

四、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的内涵

一个好的居住园区, 在开发之初就会有很好的市场定位, 确立其楼盘的设计风格, 景观设计也是在这种大的风格框架之下进行的, 它不仅仅从美学角度、功能角度对空间环境构成要素进行组合设计, 同时还要从景观要素的构成方式与人的环境行为之间考虑, 形成有利于居民生活、游嬉的场所, 通过构思巧妙的设计立意,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诗情画意。居住区环境景观形态,成为表达整个居住区形象、特色的载体, 如武汉南湖村采用世界领先的西方自然与生态的理念, 打造令人惊叹的中心景观生态场, 南湖村为业主引入了原生的东西方文化结合的风格, 营造了原生的自然形态。

图2 居住区的设计风格

五、规划设计手法

1 坚持“自然与艺术融合”的原则,以自然风景园的设计手法,将山、水、植物等自然空间及景象与具有强烈艺术品位的园建、小品等结合,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小区环境。

2 坚持“中西合璧、多元共生”的原则,延续武汉城市的文脉,将中国自然风景园的景素与西方文化典故的元素结合,将传统的造园手法与现代的小区环境设计理念结合,营造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兼容并蓄、共融共生的文化小区。

3 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以自然山水为主,营造怡人的自然生态住区空间和景观。

4 结合小区的园林空间营造聚会、休息、健身、游赏等多种形态的功能场所,满足小区不同人区的生活方式,创造丰富的生活体验。

5 以水景为主,创造多种亲水空间,营造和谐的小区滨水人居环境,让每栋建筑的前后都有庭园,每个庭园都有水可赏,有水可亲。

6 以植物造景为主,充分利用武汉乡土植物及相同气候带的植物资源,营造形态多样、具有丰富季相变化的植物景观和空间。

图3居住区效果图 图4 居住区效果图

六、设计构思及景观布局

1 设计构思

中国人居智慧与西方文化的有机结合引入生态绿肺的概念,每一个景观节点都与一个以上的绿肺相接,关系紧密,形同周易风水里面“穴”与“明堂”之关系,“穴”在规划当中通常作为交通的节点,在建筑中作为中堂。“明堂”指穴前的空地,能聚气。宅旁绿化采用坡体绿化,使中心园林处于围合的绿化环境当中,形同“护砂”。通过这样的一个故人环境布局,做到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极佳的“风水”环境,充分体现中国人居智慧的精华。结合各出入口的设置及充分考虑居民的生活习惯与行为规律,设计多个景观节点广场,为不同年龄的居民提供合理足够的交往、活动空间。空间组织有序而丰富,按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密空间-私密空间四个层次来营造,同时注重可驻足空间的布局和社区文化的熏染,使景观环境成为一个居民便于停留、乐于停留的空间。

2 景观布局:T形轴、Y形轴、环形轴

景观布局通过小区西部主入口广场—中心溪涧—小区东部入口广场,结合T形、Y形景观轴,项目西部地块与东部地块稍作分隔但不乏联系。小区的整体性通过环形景观轴来维持,实现景观空间的有机渗透。

图5 T形轴布局 图6 Y形轴布局

1)东部地块南组团为别墅区,T形溪涧景观轴贯穿于别墅间,休闲步道与亲水平台等设计为居民提供休闲、活动空间,同时为别墅区创造优美怡人的景观。别墅庭院以低层植物为主,配合高中层次植物,达到错落有致,空间开合得当,以求别墅的庭院空间得以延续。T形溪涧景观轴使居民犹如生活在山水间,与大自然零距离。

2)东部地块北组团为多层、高层洋房,围合出一个较大的庭院。楼栋间距变化、开阔,采光良好,结合地形高差,以阳光草坪体现生命和自然,并点缀休息广场,结合建筑本身的开合,达到一个良好的空间效果,使艺术与生态达到一个平衡定。根据建筑的布局求出—Y形景观轴线。在轴线上布置泳池、溪涧、花架、亲水平台和草坪等空间,创造不同的休憩空间。溪流水面和低层植物作为前景,高中低层次错落有致,阳光草坪和绿岛使中心泳池溪涧区成为一开放性景观空间,点题突出生态主题。居民下楼活动比较频繁,因此,景观设计中布置亲子广场,阳光草坪,亲水平台,增大居民活动聚集空间。从真正意义上使生态、中国人居智慧与西方文化良好的结合在一起。

环形景观轴环绕南北两组团,使两组团实现景观空间的联系与统一。为了使居民能共享整个庭院,该环形轴对内多采用开放式设计,使景观向外部延续,增加景观空间的进深感;对外多采用围合式设计,将观赏视线围合在小区内。环形轴两侧通过景观空间的开合交替,点缀休闲广场,令空间活泼丰富。这种布局方式,使居民能在小区内自由穿梭,享受不同的景观空间,提高区内景观空间的使用率,使每一位居民都能享受优美舒服、充满生活哲学的人居环境。

3)西部地块以高层建筑和多层建筑集中的围合庭园空间,由于被城市道路与东部地块分隔开来,居民前往东部地块活动受到限制,因此从景观设计角度,适当安排开放空间和私密空间,使庭院成为居民的后花园。庭院中部的大草坪、小区主入口小广场,绿化节点广场都成为居民亲子、聚集等活动的场所。

4)东部地块西侧主入口广场,以连续的节点广场和林荫道组织线性空间序列;水景、雕塑、花坛及视线终端的岗亭形成景观节点,强化景观空间轴线,空间节奏明快活泼,与西部地块主入口广场遥相呼应。东部地块东侧主入口广场通过景观序列空间,并结合人行流线与行业建筑,带动商业繁华气氛。

七、结束语

居住小区景观环境的发展创造出了新的景观生态模式, 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完善了城市居民住宅及城市生态系统, 提高了城市居住区环境的质量。对于开发商而言, 景观生态环境良好的居住区有着更好的市场前景; 对于消费者而言, 人们更愿意选择环境好的住宅, 营造好环境是居住区开发策划的重点, 也是市场销售不可缺少的卖点。另外, 优美宜人的居住区环境作为城市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 亦能够提升城市的区域环境质量。景观生态模式, 将城市居住区环境设计提高到协调人与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局面。从这个意义上说, 景观生态模式, 为实现城市居住区环境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系统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也是未来城市居住区环境发展演化的必然。

参考文献

[1]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 [M].白德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庭院环境设计范文第9篇

关键词:居住区;空间环境;影响因素;创新设计

1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的影响因素

1.1人的需求因素

人是居住区的主体,人对居住区空间环境的需求直接影响到环境的规划设计。为此,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需按照居住者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进行设计,满足居住者的不同需求,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同时,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还要强调人文关怀,不仅要方便居民出行、户外活动、邻里交往,而且还要照顾老弱病残,提供安全保障措施。

1.2环境可持续发展因素

可持续发展是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也是确保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相协调的重要原则。在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中要保护建设地段原有的自然人文环境,有效控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确保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还要在环境设计中减少能耗、节约能源,使用环保型材料,提高居住环境质量,从而促进居住区空间环境更加舒适、环保、生态。

1.3精神文化因素

居住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遵循地方传统特征和区域文化内涵,理解当地民众的心态特征,用环境设计手法表现地方文化内涵,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此外,在环境设计中还可以通过融入地方人文、历史、文化特色来突出居住区的风格特点,提升居住区空间环境的文化品味,从而确保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与城市文化系统相契合。

1.4老龄化社会因素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对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环境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需求,完善社区老年文化教育、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等设施,使环境设计能够符合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如,户外休闲活动空间的设计要有利于避开强风、日晒,尽量减少陡斜的坡道、步道设计,在地面上做好相应的防滑处理;由于老年人的体质较差,在室外活动时不能久站,所以要合理设计庭院中的座椅等等。

1.5物业管理因素

在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中要处理好与物业管理之间的关系,结合物流管理公司的规模确定居住管理片区的划分,便于物流管理公司开展分区管理。道路交通是物业管理的重点,所以在居住区环境设计时要体现道路的交通特性和辅助功能,组织好垃圾运送路线、消防安全疏散通道等,为规范开展物流管理提供便利条件。此外,居住区环境设计还要根据物业管理公司提出的设施配备要求确定公共设施布局设计,根据居住空间领域的层次性进行居住区绿化布置设计,以便于日后物业管理活动有序开展。为此,在居住区规划设计阶段,设计人员要与物流管理人员进行交流协商,结合物业管理需求进行设计。

2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创新

居住区的空间环境设计包含的内容较多,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作,除了需要考虑相关的影响因素之外,还必须体现出设计的创新之处,鉴于此,下面本文从空间结构布局、建筑结构、交通绿地、公共设施、景观小品等几个方面对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进行论述。

2.1居住区空间结构布局的创新设计空间群是由多个空间组合而成的完整空间序列,在对居住区进行空间结构布局时,可将其视作为一个空间群,利用其中各个空间的内在联系,既能使空间在对比中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又能借助空间彼此的相互渗透,来增强空间本身的层次感,这是空间布局的一大创新之处。

2.1.1前导空间。对于居住区而言,其室外的空间层次划分较为明确,这为空间序列的完整性设计提供了条件,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可将居住区的入口作为前导空间,并在各个主要入口处设置小区标志,同时将地面空间布置成为停车场或是小型广场,由此可以引导居民进入到小区当中。在前导空间结构布局中,应对入口对景的设置加以注意,既可将中心绿地作为对象,也可将公共建筑作为对景,借助周围绿化,并采用虚拟现实对比的手法,使居住区入口这一前导空间的构图更加完整、景观更加丰富。由此能够让从入口进入小区的居民感觉到亲切。

2.1.2公共空间。由居住区入口的前导空间进入后,便到了空间序列的中心,即居住区公共空间,它是整个居住区空间环境的精华之所在,空间结构布局时,可在该位置处设置一些公共建筑,如托儿所、中老年活动站、健身中心等等。在建筑造型的设计上,应当以色彩明快为主,注重室内外环境的结合与过渡,使这个公共空间成为居住区居民交往、休闲、观赏、活动的中心地带。

2.2建筑结构的创新设计

在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中,建筑结构设计是重中之重,也是整个设计的关键环节。常用的住宅群空间组合形式如表1所示。表1中给出的这几种空间组合形式各具优缺点,在具体设计中,应对每种形式的优点加以合理利用,对其不足之处进行妥善处理,以多样化的住宅群体组合形式为主,通过空间形状、布置形式、平面外形等方面的变化,体现建筑结构形式设计的创新。住宅建筑空间环境设计的创新之处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上:

2.2.1协调性。想要打造出一个完美的居住区空间环境,就必须着眼于整体性设计,从单体设计到群体规划要尽可能做到连贯一致,同时,居住区内的建筑风格应当与城市总体格调相协调。因此建筑设计除了要充分考虑功能和卫生要求之外,还要体现出建筑本身的个性特点,努力创造良好的环境气氛,使建筑结构有周围大环境相协调。

2.2.2组合变化。在对居住区内的建筑群体进行设计时,应当本着造型新颖、风格协调、布局合理且富有变化的原则,同时在建筑平面和空间组合设计上,可以按照建筑的使用功能、环境特点以及结构布设的可能性,对建筑空间进行适当处理,使整个空间组合体现出主次分明、布局均衡的特点。具体设计中,可以采用长-短、点-条、拼接等手法,并在低层建筑群中适当设置一、两栋高层建筑,由此不但能够使建筑群体更加富有变化,而且还能形成不同的院落空间格局。在建筑结构外部型体的处理上,应对装修、色彩、阳台等形式的选择予以重视,尽可能使住宅的入口富有一定的变化,从而形成错落有致的居住空间,这有助于增强居民之间的安全感和亲切感。

2.2.3景观渗透。可在住宅建筑的不同方位上设计入口,借助建筑上的特殊部位,如底层、转角等,创造室内外空间环境。同时,可适当增加一些辅助功能,如利用建筑底层架空层作绿化或是停车场等;屋顶可以采用坡屋面设计,由此不但能够起到美化建筑的作用,而且还能防止屋面积水渗漏等问题的发生。

2.3交通绿地的创新设计

2.3.1街路的空间比例。在居住区中,街路属于线形空间,设计时,可以按照街路所处的不同空间位置,将之归入到相应的空间层次当中,同时,要对街路空间的比例予以重视,设计要点如下:顺而不穿、通而不畅;要有利于居住区的空间环境布局;不得影响到居住区外的城市交通;要明确分级;做到多功能协调统一。

2.3.2公共绿地。在对居住区公共绿地进行设计时,可以选用规则式、自然式或是混合式。规则式具有庄严、雄伟的特点,但从其整体形式上看,缺少活泼和自然的因素;自然式是以模仿自然生态环境为主,不刻意追求庄严和对称,国内绝大部分居住区采用的都是这种布设形式,它可以结合地形条件,并采用相应的园艺手法,在有限的地面空间中,创造出理想的绿色效果;混合式是上述两种形式的结合,兼具它们的优点。

2.4公共设施的创新设计

公共服务设施是居住区内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体包括教育、医疗、文体、商业服务、金融、市政公用以及行政管理等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应当以居住区内的人口数量作为主要依据,同时,还应与居住区的功能特点和空间结构布局紧密联系到一起,与住宅和街路绿化同步建设,借此来满足居民多层次的物质生活需要。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应当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针对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增设一些新的内容,使其能够满足老年人对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需要。

2.5景观小品的创新设计

以使用性质为分类依据,将居住区环境小品分为以下几类,如表2所示。

2.5.1围墙

围墙的设计要保证围墙具备防止外人闯入和屏障视线、风沙和噪声的功能,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美观性。在围墙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视觉效果,使材料与细部构造产生的线条、图案能够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

2.5.2雕塑

雕塑应设计在居住区空间内的花坛、入口、草地等处,根据周边的环境确定雕塑的形式、体量、造型、色彩,确保雕塑与环境相协调。在雕塑类型的选择上,可选择介于抽象与具象之间的雕塑,彰显居住区的现代感,并且还能够引起人们的遐想,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

2.5.3水体景观

在居住区环境中,可灵活设计喷泉、泳池、人工湖等水体景观,利用水体的流动性营造安静宜人、回归自然的氛围。在庭院环境设计中,可围绕建筑物设计成一线弯弯的水面,通过水体的流动起到导向作用,构建多层次的庭院景色。在居住区环境小品设计时,要突出小品的使用功能,以及与环境的协调性,紧密结合绿化系统、建筑群体和道路交通,对小品进行合理布局,使环境小品具备实用性、艺术性和时代感。

3结语

综上所述,居住区作为人们生活和居住的场所,其空间环境设计尤为重要,在具体设计中,除了要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之外,还应当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要,从而使居住区空间环境的功能性、观赏性、生态性达到协调统一,为居民构建起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曹晓明.居住区景观空间环境设计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8):59-61.

[2]林耕,张天宇.老龄化社会中的居住区步行空间环境设计[J].工业建筑,2013(6):85-87.

[3]李伟星,冯柯.以人为本的居住区公共空间环境设计[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1):93-94.

[4]张灿.城镇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分析[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5):49-50.

[5]朱新捷.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中引入建筑物理环境评价的尝试[J].上海城市规划,2013(6):89-91.

[6]徐跃铭.基于人性化的居住空间环境设计探讨[J].中国建材科技,2015(6):25-27.

[7]董睿.居住区空间形态研究——小议居住区整体空间形态设计框架构建研究[J].艺术科技,2014(1):56-58.

庭院环境设计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学校建筑、庭院空间、灰空间、功能分区、环境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国家对教育的投资不断增加,教育建筑大量兴建。做为教育建筑的中小学校也得到快速发展,经济的腾飞为教育建筑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力量,新的具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学校不断涌现。

校园的总体规划是以校园的整体环境设计为原则,强调整体意识,环境观念,各个单体统一规划,统一布局,格调统一。校园环境质量要求通过整体规划布局和单体建筑设计以及各类空间的组合使校园环境具有整体性。几个不同类型的环境空间相互连接渗透,从而使整个建筑群更具感染力和亲和力。

怎样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户外交流空间成为中小学校总体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连廊、环廊、广场、花坛、运动场等围合而成的庭院空间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班级之间以及学科交流等创造良好的学习、运动、休息、健身场所。为了使这些空间更好的协调统一,彭一刚教授在《建筑空间组合论》里有详细的论述,对多个不同空间的处理提供了不同的处理方法:空间的对比与变化;空间的重复与再现;空间的衔接与过渡;空间的渗透与层次;空间的引导与暗示;空间的序列与节奏。

庭院空间的设计风格不外乎两种:追求自然的园林风格和追求不同时代个性的人工环境。多以不同材质和元素的几何构图为手法,塑造出不同特色的建筑空间,增强了不同区域的趣味性,从而带给人不同的愉悦享受。空间的视觉形式、容量与尺寸,是依靠形式来限定的。形式要素塑造了建筑的同时,也围合塑造了空间形象。

不同功能造就不同的形式,公共空间作为城市接纳的媒介,具有较大的开放性;交往空间满足人们分享的需求,要有一定的领域性和私密性。而校园空间因为其特殊的建筑形态,介于二者之间,既需要一定的私密性,也需要一定的开放性。在我国传统的住宅中,院落庭院都是无顶的共享空间,有些供人休息交往,有些可做集会宴宾之用,室内外功能具有延伸性,总体布局灵活多变,具有亦此亦彼的中介性。下面以本人设计的两个学校案例来探讨庭院空间在校园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和处理:

一.昆山春晖小学

昆山春晖小学位于昆山市周市镇春晖路,整个校区用地面积91.2亩,规划设计为12规60班公立小学,整个校区东西狭长,南北开阔,用地南侧跟东侧为规划中的河道,用地环境优雅,整个用地成梯形形状。

通过对用地的仔细分析和对校区周边环境的踏勘,为了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设计采用“让”与“隐”的手法,在总体布局上,将主体建筑后退春晖路红线30米,在学校的主入口让出一个半围合的入口广场,作为学校的礼仪广场,使它与周围环境对话,共同形成一个进入学校的“灰空间”。同时在建筑体量的组织上,沿街部分设计成3—4层,而将体量较大,要求层高较高的图书馆布置在后部,尽量减少建筑队环境的压迫感,“隐”于其中而融于环境。空间组织上采用了室外过渡空间—室内共享空间---半围合的庭院空间。空间自由组合,适应于不同的功能分区,每个不同功能的建筑又紧紧围绕着一个个小院落进行布局,使得整个建筑群空间视野通达,交通流线一目了然,同时极大的丰富了景观空间。(见总平面图)

进入行政楼,在入口大厅设置了一个2层高的共享空间,共享空间南面设置一片落地的花窗,通过花窗的玻璃,或隐或现的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整个建筑群的第二个封闭式院落,这个院落介于行政楼和图书馆之间,面积不是太大,但雅致而小巧,我把它命名为‘拙园”,取“勤可补拙”之意。通过拙园,就进入了校园神圣的殿堂—图书馆,图书馆靠近拙园的周边,设置了一个层叠式退台的空中平台,平台周边设置一排垂直绿化,既可以作为辅助栏杆,又能给师生带来愉悦的享受,在此,可以轻松交流,做为校园英语角等活动场地,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休憩娱乐的场所。

二.淮安中欣国际实验学校

淮安中欣国际实验学校位于淮安经济开发区,为一家全日制寄宿学校,整个校园占地100亩,地形呈南北走向,东侧为一条茂密树林带,场地平整,周围地块规划为居住用地。该项目为私营寄宿制高级中学,含行政办公、教学、图书阅览、体育馆、食堂、宿舍等功能。场内布置环行田径场,六个蓝、三个排球场,及其他软塑器械活动场。

设计的构思来源于对传统四合院建筑的空间分析,----重视礼法,中轴分明,整体空间格局整齐,由建筑实体围合形成院落,对外封闭,对内敞开,整体布局层层递进,每进空间以走廊或者连廊连接,彼此渗透。

在综合分析整个用地的基地现状后,采用了入口局部运用中轴线, 建筑体块顺应地形做转折,在学校的主入口,围绕着图书馆这个学校的中心设置中心广场,两侧建筑形体立面处理手法基本一致,形成中轴对称,严谨大气的入口空间。根据对教学区的研究,以及对用地地形的充分利用,利用对图书馆行政楼的相互联系,层层叠加,院落空间大小搭配,空间转折围合,两侧教学楼形成不同的几个院落,使建筑形成内敛向心的形态,而院落与院落之间以连廊或者走廊相连,若开若闭,有效的丰富了空间的层次,使相邻空间之间既相互连通又彼此分隔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的有机体。使人在整个建筑中步移景异,使人处处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

平面布局简洁规整,采用“山”型布局,自然围合成两个半封闭式庭院,教室布置在1—4层,联系方便,人流疏散合理。造型体现平面布局特点,对称的布局,竖向的构架,水平的环廊,屋顶透空构架以及构成建筑的点线面的构成,富有生机,作为教学区广场的主要背景和突出建筑物,显示了学校建筑的气势和氛围。

教学楼自动形成的庭院有效地区分休息交往和活动的区域,充分利用绿化功能,营造不同的庭院氛围,制造不同的主题空间。

三:小结

通过对以上两个校园的设计规划,体会到在校园规划设计中,庭院的设计要关注不同功能的空间个性:活动区域可设计欢快的自由空间、柔和与流畅的铺装图案,以光亮自然的形象对比粗质感的实体建筑等等,都可以烘托空间的欢乐景象。休息区域可设计得轻松悠闲,空间大小随意。流畅的曲线、调和的质地、柔和的光线、自然的色彩等都可以创造悠闲的空间特色。庭院空间适当布置水景,栽植不用类型的植物,设置不同主题的雕塑等等,都可令人产生不同的美感,不仅视觉,味觉的刺激-如花草的清香也可以激发人们对美的联想。

上一篇:钢铁冶炼技术范文 下一篇:民俗文化研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