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地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3 17:53:44

属地管理论文

属地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一)员工进点及招聘计划

1.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史。

2.受过良好的教育或培训,具有相关职业高中以上的学历。

3.有较好的英语水平,听说读写熟练,英语口语标准者优先。

4.具有良好的电脑使用能力,熟练掌握各类办公软件的应用技能。

5.具有一定的商业理论知识,熟悉当地商业法律、习俗等知识。

6.具有两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对电建材料、设备有一定的熟知度。

7.性格外向,诚实守信,无任何犯罪记录及不良嗜好。

8.形象良好,对外能够代表公司的形象。

9.有相关资格证书者优先(如相当于招标师、经济师之类的证书)。

(二)属地化采购管理软件的选用与培训

在项目筹备期,应根据当地的互联网条件,选定一套软件以满足属地化采购管理的需要,软件的工作界面尽量采用中英文双语,或至少为英文界面;当地互联网条件十分有限时,该软件应能实现局域网办公的功能。若业主另有要求,应积极与业主协商。管理软件选定后,要根据员工配备情况适时组织软件的应用和维护培训,为将来的属地物资管理做好准备。

(三)各类管理单据的设计与印制

单据主要包括:产品受货登记薄、收货单、过磅单、验收单、收料单、领料单、调拨单、退库单及库位卡等等。格式应根据公司的相关规定以及业主、分包商等多方面的要求进行设计,同时,单据的管理功能能够在项目物资管理软件中实现的尽量不再印制纸质单据,以节约管理成本。

(四)机具的准备

属地化采购管理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机具主要包括:地磅(用于钢材等物资的数量验收)、皮卡(用于五金、急需物资的市场采购)。其他如库房、机具、小型工器具等通用设施可根据设备管理所需统筹考虑、安排。机具的准备方案应首选调拨。不能调拨的,在考虑项目工期、资金状况等的基础上,对租赁费用和采购费用进行对比,选择成本较低的方案。

(五)属地化采购合同、采购单、保函通用条款的设定

属地化采购主管根据以往工作经验选择一套适用于不同物资类别的采购合同样本,组织合同部、财务部、法律咨询人员(若有)、税务咨询人员(若有)等相关部门、人员根据当地有关法律法规对物资采购合同样本进行风险识别和讨论后,设定采购合同的通用条款。在对合同条款的讨论与设定过程中,应同时对采购所需预付款保函、履约保函、质保保函等基本格式和条款进行讨论和设定。

(六)市场考察

与国内项目有所不同,属地化采购市场考察的内容还应包括项目所在国的相关法律、商业惯例、风俗、禁忌以及与采购相关的基本税务知识的调研和整理。考察过程中,应充分利用业主、分包商、监理、行业协会、互联网以及公司以往项目等资源发掘潜在供货商。市场考察的同时,需通过业主、分包商、供货商等收集各类物资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以便同国内标准对照转换。项目部可根据需要,招聘熟悉当地市场的外籍采购助理,在外籍员工的协助下,更有利于发掘优秀供应商资源。

(七)采购范围的划分

对比属地化采购与异国采购在质量、综合成本、交货期等方面的优缺点,并综合考虑异国采购物资进入项目所在国的法律、政策等限制条件(比如试验与认证、清关规定等因素),确定实行属地化采购的物资范围。一般来讲,各类地材、低端钢材、油漆、油料、试验药品、加工件、各类普通五金、工器具以及需要当地认证的计量设备等需当地采购。

(八)熟悉当地的交易规则

熟悉当地的交易规则有利于做好属地化采购。在巴西,物资采购必须按双方约定的付款时间进行付款,发票上的付款日期到期而未付,往往会导致买方银行账户出现黑名单记录,一旦出现黑名单记录,对买方后续物资采购、资信审核等都将造成不利影响,而要消除黑名单记录手续复杂且不容易。在巴西的零星物资采购中,如果采取现金付款,供应商一般会有或多或少的折扣。

(九)属地化采购管理培训

属地化采购主管根据公司物资采购管理制度,结合主合同、分包合同以及当地法规对物资采购方面的规定组织编译项目属地物资采购管理程序及相应的培训课件,根据采购人员及各专业材料员到位情况适时组织培训。培训过程应特别注重对当地员工的培训,可先单独培训好一到两名条件较好的当地员工,再由该员工向其他当地员工进行培训。在做好技能培训规划的同时,更要制定好英语学习的长期计划,提高中方员工的外语沟通能力。

二、属地自行采购基本流程

属地化采购基本程序为:编制物资采购计划;选择合格供应商;询价及编制询价报告单;签订物资采购单或采购合同;检验、运输及货物接收;合同终结。

(一)物资需用计划的提报与审批

物资需用计划的编制、审核、批准应根据项目物资计划管理程序的规定组织实施。若项目已采用了属地物资采购管理软件,则应统一通过软件实施。

(二)平衡利库

物资管理部门收到物资需用计划时,首先进行平衡利库,充分利用物资剩余后,再对剩余需用计划量安排采购。物资剩余指的是因设计变更、其他计划产生材料余量等剩余物资,有别于库存物资。根据项目属地物资采购程序的要求,平衡利库后需编制采购计划的应按规定编制物资采购计划。

(三)询比价与价格谈判

对物资需用计划进行平衡利库以确定实际需要采购的数量后,便可联系供货单位进行询价、比价、谈价,最终落实供货单位。值得注意的是,在确定供货单位的过程中,应在质量符合要求的基础上选择价格最低的供货商,非合格供货商参与报价时,更应首先考察好产品质量。供货商预选完成后,应编制物资采购审批表,由相关人员进行评审、批准。按有关规定,需业主或监理参与供货评审的,应及时联系业主人员参与评审。

(四)采购资金的落实

对资金需求较大的批量采购,确定供货单位后,应在统筹考虑材料确切需用时间和项目当前资金状态的前提下,落实合同签订时间以及供货时间(可适当安排分批供货),以免发生供货后不能及时支付货款的情况,损害公司信用,对今后的采购工作造成困难。

(五)采购合同、采购单的签订与管理

采购人员可根据已定好的合同样本起草本次采购的合同或采购单,并按要求经物资部、合同部、财务部等部门主任审核后,提交项目经理或分管项目经理批准和签订。对部分数量少、价值低且急需的物资,可根据项目属地物资采购管理程序的规定实施现金采购,不再签订采购合同或采购单。现金采购过程中也应坚持货比三家的基本原则,并至少由两人同时参与。

三、属地化采购与业主的结算方式

属地化采购的物资一般有三种向业主结算的方式:一种是以供货形式结算,即:向业主提交供货发票,业主以货款方式按主合同规定的方式支付。此种方式下,我方类似于供货商。二是分包款形式结算,即:所供货物以材料成本的形式涵盖在工程款中一并结算。此种方式无需向业主提交供货发票。三是我方采购,但由供货商向业主开具发票,签订三方委托付款协议,业主向供货商支付货款。业主采取从工程合同款中抵扣其付款的物资采购款。此种方式一般为利用业主享受当地政府税额优惠以降低采购成本。

四、分包商采购的管理与控制

对分包商采购物资的管理重点主要为安全和质量控制。对分包商采购的管理和控制方式需注意以下要点:

1.在分包合同中明确分包商采购范围,规定重要物资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2.指定重要物资的合格供货商范围。

3.参与分包商采购的评审过程。

4.参与分包商采购物资的验收。

5.审查分包商的仓库设施、安全设施。

6.定期组织检查分包商库存物资的质量状态和有效期限。

7.定期组织检查分包商施工过程中所用材料的质量状态。以上几种管理和控制方式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并在分包合同中加以明确。

五、结语

属地化采购是国际项目物资采购的一个重要渠道,是有效利用国际资源的体现,也是属地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进口国物资价格和航运成本的上涨,部分物资实行属地化采购还具有降低采购成本的优势。做好属地化采购管理的前期准备和筹划、熟悉属地自行采购的基本流程等一系列工作,对于国际EPC工程项目属地化采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属地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基本上已经进入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阶段,国家正在重点进行传统农业的改造,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时期,形成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时刻。而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是为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下建立的,为服务三农为己任。

二、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经济管理的人才培养特色不鲜明

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是为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下建立的,为服务三农为己任。当前我国处于改造传统农业和建设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但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还不能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相匹配,如课程内容陈旧,课程结构体系未与农业现代化相调整。在各个大中院校中,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农业经济管理缺乏学校特色和专业特色,毕业生的知识结构类似,技能特长与现代农业发展和需求相距较大。

(二)轻实践重理论

另一方面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中还存在着“轻实践、重理论”的教育理念,最明显的就是农业试验课程只是理论课程的从属地位,另一方面农业经管类专业的实习基地少,实践教学难落实,如生产实习、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等难以有效落实。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设置中毕业实习一般设置在最后一期,学生忙于择业求职,导致实习内容流于形式,实习论文缺乏实地调查,实习报告参差不齐,缺乏严谨、规范的实践教学和实习监督,造成学生难以掌握农业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无法掌握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也不利于培养农业经管类专业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毕业生竞争力不强

在农业的大中院校培养出的农业经管类毕业生竞争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一些学生自身缺乏爱农、兴农和强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再加上学生家长对学生就业意愿的影响力,更使得他们不愿意从事涉农领域。在学校方面,缺乏对学生进行引导正确的就业和从业观念,也使得农业经管类专业的就业率在各专业的排名靠后,就业率低下和毕业生整体素质不高反过来也影响了招生质量,形成了农业专业招生和毕业的恶性循环。

三、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重新定位培养目标

农业的大中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和所处区域优势,并结合社会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期望,突出高校的自身农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的特点。如浙江大学的农业经济管理重点是培养熟悉食品国际商务流程、具有全球视野、食品企业运作管理的高级涉农商务人才。除了学校角度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还要专业层面和专业内容两个方面的创新和重新定位培养目标。在农业专业层面上制定针对传统农业、新兴农业、农业应用和农业经济管理的基础理论等方面的培养目标,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农业专业内容上制定各类课程的培养目标,农业经济管理的课程体系、内容设计和培养方案都要适应农业发展和社会需要的要求。在学校、专业、课程这三个层次的农业经管类人才的培养目标相辅相成,无论哪个层面,都能够顺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不仅掌握社会、人文、农村经济、农业管理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能够运用先进的农业管理理念解决和发现农业问题,独到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方式去服务和建设“三农”,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推动者和农业方面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二)不断优化课程体系

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模式中,要从整体上对农业经理管理的专业课程进行改革优化。坚持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实用化、综合化、精简化、多样化,使得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完整。一是注重农业科技与生物技术、经济管理的有机结合,注重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将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渗透到农业课程中;二是合理安排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农业公共课程的比例,在扩大学生农业专业的知识面的基础上,也要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交叉和脱节的情况;三是加强农业经管类的核心课程建设,不断凝练和更新农业课程内容,增设能够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精简教学内容,在核心课程上增加学分占比。

(三)完善教学方法

大学生最佳职业生涯规划的时间是第一学年,而不是像很多大中院校第二学年或者第三学年学生自行选择专业的方向,因此应尽早为学生创造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在第一学年的下学期就开始让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如农业经营与管理,农村发展与管理、农村经济产业化等农业经管类的专业方向,并整合专业课程体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一是根据学生自身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特点,适当增加案例、分组讨论,改变单一的教授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分组讨论中形成师生互动的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索意识。二是,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开展讲座,并加强与农业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提高实习基地的质量,增加学生实践调研的机会,将农业经济管理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四)强化实践教学

对于农业经管类的学生而言,实践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理论应用实践的有效途径之一。一是创新开展“班村共建”模式的第二课堂,农业经管专业的学生与基层组织的村级对接,学生科担任村主任助理,为村委推广农业技术、扩展农村产品销售、筹建农村网站等多种形式开展社会实践,逐步使得学生爱农、并愿意扎根农村,培养强农意识的有效途径,也从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使得他们发挥一技之长,在农村事务中也注入了新鲜血液。二是可适时开展农业科技的学术竞赛,通过对农业专业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的效果,任课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社会调查报告、创业设计大赛、农业管理论文比赛、农业技术科研立项等活动,在实践和竞赛活动中强化农业理论知识和合作意识,发挥学生高效积极性和创造性。

作者:张永康 单位: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郊翔宇,崔宁波,庞金波.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M].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5).

[2]聂洪臣,张季中,姜桂娟,李国政,高建新.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J].现代企业教育-学术•理论,2013.5(下).

属地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工商部门; 企业; 信用监管。

一、与工商部门自身职能的关系。

实施企业信用监管是提高工商管理论文" target="_blank"行政管理执法效能的重要途径,是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基础工作的必要手段。企业信用监管应是工商职能的重要组成内容,同时能体现出现代工商行政管理的新理念、新发展。从工作内容上看,一方面是对工商职能的充实、深化,通过信用监管,利用现代化手段使依法监管更为到位。如对法定代表人的任职资格的合法性审查,法定代表人的信用数据库的建立,将提供查询功能; 另一方面是对工商职能的提升、拓展,在依法监管的基础上,体现以德监管,从处罚到处罚与激励结合,从他律到他律与自律结合,从打击到打击与教育结合,从行政管理到行政管理与社会监督结合。

从实施形式上看,一方面在现有职能中相对突出、强化信用的要求,显示出信用监管的特色; 另一方面,更是与现有职能的有机融合,将信用监管渗透在对市场主体监管的全过程,并通过工商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加以施行,如信用信息的采集,就是在登记、年检、各个专项治理、办案等过程中同时完成的,分类监管就体现在基层工商所的日常巡查中。从战略意义上看,一方面彰显了服务型工商的本质要求,突出了公共服务型政府职能的再造,通过企业信用监管,促进企业信用建设乃至诚信、和谐社会建设,另一方面工商部门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着力制度创新,推进职能整合,实现全程监管,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企业监管机制,确保企业准入“优生”,存续“优育”,退出“善终”。

二、与管理信息化的关系。

工商部门企业信用监管工作是以工商系统自身信息化建设为基础,同时又对工商系统自身信息化建设产生强大推动力。工商部门企业信用监管,是一个对企业的信用信息进行征集、存储、加工并使用的循环反复的过程,这一过程的顺利实现,要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运用为前提,没有信息化的基本条件,没有强大的数据库,没有高智能的软件,没有互通互联的信息网络,企业信用监管的实施是难以想象的。因此,应以“金信工程”为契机,努力创造工商部门管理信息化的条件,加快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同时,由于企业信用监管对工商系统的信息化要求高,它也成为加快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进程的催化剂。首先,它促使计算机软件的编写、采用,促使在各项业务中运用信息化管理,以保证企业信用信息能够在业务流程中实现自然输入、交换、处理、共享; 其次,它促使计算机硬件的配置,由于企业信用监管将级别管辖与属地管理相结合,最终通过基层工商所实现监管,这要求工商系统内部上下、横向之间必须实现信息交换,对外必须实现全方位地信息输入,促使基层工商所、窗口受理单位都具备接收、发送信息的条件,以保证对企业的信用监管工作落实到位。工商部门企业信用监管体系的建设,要利用与信息化共同发展的过程,搭建好技术平台。

同时,要加大人员、财力投入,加强计算机人员培训和专业人员的选聘,使电脑、人脑有机地结合。

三、与法律环境的关系。

加强企业信用监管作为工商职能的一个新探索,要努力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监管。首先,必须遵循行政执法的基本原则。一是行为法定原则,即企业信用监管的对象、内容、范围和方式,要依法进行并对行为后果承担责任; 二是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即对企业信用监管的依据、程序和形式,应当公平、公正、公开地开展监管,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三是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即对违法行为依法制裁的同时,要进行警示教育,从正面引导规范,不搞不教而诛,做到攻大奸戒小过。其次,必须依法运作。一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法律法规。法律、法规、规章赋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法人及法定代表人的监管职责、已在工作中运用的文件、报表等,是开展企业信用信息征集的基本依据和资料。二要创造条件规避法律问题。如信用等级评定结果的公开,最有影响的是等级好的、等级差的两端。对等级好的,可以通过征求意见的程序,以自愿方式进行公示、提供查询; 而对信用等级差的,因其一般都因违法违规受到行政处罚,则采取公布其违法违规事实的方式,对其进行公示。三要注意内外有别。信用监管中的评估标准、等级、公示等,法律条件尚不充分,可作为内部监督措施实施并注意内部保密性,以避免引起法律诉讼。同时,要积极着手研究开发,为企业信用监管提供法律保障。可探索在立足内部管理后再依法、有序地向社会公开,从行政规章、法规最后到法律的立法过程。当前工作的重点,在于充分利用制定工商行政规章的空间,为企业信用监管创造条件。

如对一些报表的设计上,按照企业信用监管的要求,增加栏目,明确内容,便于信息的处理; 对企业信用评估,可采取全系统统一指标体系、评估模型,但分地区分级统一参数的方式,以使评估既具有权威性,又能更切合各地实际; 对分类监管,可将企业的信用等级与工商系统内部已有的监管措施进行重新整合,使之配套一致。

四、与社会信用体系的关系。

属地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工商部门; 企业; 信用监管。

一、与工商部门自身职能的关系。

实施企业信用监管是提高工商管理论文" target="_blank">行政管理执法效能的重要途径,是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基础工作的必要手段。企业信用监管应是工商职能的重要组成内容,同时能体现出现代工商行政管理的新理念、新发展。从工作内容上看,一方面是对工商职能的充实、深化,通过信用监管,利用现代化手段使依法监管更为到位。如对法定代表人的任职资格的合法性审查,法定代表人的信用数据库的建立,将提供查询功能; 另一方面是对工商职能的提升、拓展,在依法监管的基础上,体现以德监管,从处罚到处罚与激励结合,从他律到他律与自律结合,从打击到打击与教育结合,从行政管理到行政管理与社会监督结合。

从实施形式上看,一方面在现有职能中相对突出、强化信用的要求,显示出信用监管的特色; 另一方面,更是与现有职能的有机融合,将信用监管渗透在对市场主体监管的全过程,并通过工商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加以施行,如信用信息的采集,就是在登记、年检、各个专项治理、办案等过程中同时完成的,分类监管就体现在基层工商所的日常巡查中。从战略意义上看,一方面彰显了服务型工商的本质要求,突出了公共服务型政府职能的再造,通过企业信用监管,促进企业信用建设乃至诚信、和谐社会建设,另一方面工商部门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着力制度创新,推进职能整合,实现全程监管,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企业监管机制,确保企业准入“优生”,存续“优育”,退出“善终”。

二、与管理信息化的关系。

工商部门企业信用监管工作是以工商系统自身信息化建设为基础,同时又对工商系统自身信息化建设产生强大推动力。工商部门企业信用监管,是一个对企业的信用信息进行征集、存储、加工并使用的循环反复的过程,这一过程的顺利实现,要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运用为前提,没有信息化的基本条件,没有强大的数据库,没有高智能的软件,没有互通互联的信息网络,企业信用监管的实施是难以想象的。因此,应以“金信工程”为契机,努力创造工商部门管理信息化的条件,加快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同时,由于企业信用监管对工商系统的信息化要求高,它也成为加快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进程的催化剂。首先,它促使计算机软件的编写、采用,促使在各项业务中运用信息化管理,以保证企业信用信息能够在业务流程中实现自然输入、交换、处理、共享; 其次,它促使计算机硬件的配置,由于企业信用监管将级别管辖与属地管理相结合,最终通过基层工商所实现监管,这要求工商系统内部上下、横向之间必须实现信息交换,对外必须实现全方位地信息输入,促使基层工商所、窗口受理单位都具备接收、发送信息的条件,以保证对企业的信用监管工作落实到位。工商部门企业信用监管体系的建设,要利用与信息化共同发展的过程,搭建好技术平台。

同时,要加大人员、财力投入,加强计算机人员培训和专业人员的选聘,使电脑、人脑有机地结合。

三、与法律环境的关系。

加强企业信用监管作为工商职能的一个新探索,要努力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监管。首先,必须遵循行政执法的基本原则。一是行为法定原则,即企业信用监管的对象、内容、范围和方式,要依法进行并对行为后果承担责任; 二是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即对企业信用监管的依据、程序和形式,应当公平、公正、公开地开展监管,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三是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即对违法行为依法制裁的同时,要进行警示教育,从正面引导规范,不搞不教而诛,做到攻大奸戒小过。其次,必须依法运作。一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法律法规。法律、法规、规章赋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法人及法定代表人的监管职责、已在工作中运用的文件、报表等,是开展企业信用信息征集的基本依据和资料。二要创造条件规避法律问题。如信用等级评定结果的公开,最有影响的是等级好的、等级差的两端。对等级好的,可以通过征求意见的程序,以自愿方式进行公示、提供查询; 而对信用等级差的,因其一般都因违法违规受到行政处罚,则采取公布其违法违规事实的方式,对其进行公示。三要注意内外有别。信用监管中的评估标准、等级、公示等,法律条件尚不充分,可作为内部监督措施实施并注意内部保密性,以避免引起法律诉讼。同时,要积极着手研究开发,为企业信用监管提供法律保障。可探索在立足内部管理后再依法、有序地向社会公开,从行政规章、法规最后到法律的立法过程。当前工作的重点,在于充分利用制定工商行政规章的空间,为企业信用监管创造条件。

如对一些报表的设计上,按照企业信用监管的要求,增加栏目,明确内容,便于信息的处理; 对企业信用评估,可采取全系统统一指标体系、评估模型,但分地区分级统一参数的方式,以使评估既具有权威性,又能更切合各地实际; 对分类监管,可将企业的信用等级与工商系统内部已有的监管措施进行重新整合,使之配套一致。

四、与社会信用体系的关系。

属地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商部门; 企业; 信用监管。

一、与工商部门自身职能的关系。

实施企业信用监管是提高工商管理论文" target="_blank">行政管理执法效能的重要途径,是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基础工作的必要手段。企业信用监管应是工商职能的重要组成内容,同时能体现出现代工商行政管理的新理念、新发展。从工作内容上看,一方面是对工商职能的充实、深化,通过信用监管,利用现代化手段使依法监管更为到位。如对法定代表人的任职资格的合法性审查,法定代表人的信用数据库的建立,将提供查询功能; 另一方面是对工商职能的提升、拓展,在依法监管的基础上,体现以德监管,从处罚到处罚与激励结合,从他律到他律与自律结合,从打击到打击与教育结合,从行政管理到行政管理与社会监督结合。

从实施形式上看,一方面在现有职能中相对突出、强化信用的要求,显示出信用监管的特色; 另一方面,更是与现有职能的有机融合,将信用监管渗透在对市场主体监管的全过程,并通过工商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加以施行,如信用信息的采集,就是在登记、年检、各个专项治理、办案等过程中同时完成的,分类监管就体现在基层工商所的日常巡查中。从战略意义上看,一方面彰显了服务型工商的本质要求,突出了公共服务型政府职能的再造,通过企业信用监管,促进企业信用建设乃至诚信、和谐社会建设,另一方面工商部门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着力制度创新,推进职能整合,实现全程监管,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企业监管机制,确保企业准入“优生”,存续“优育”,退出“善终”。

二、与管理信息化的关系。

工商部门企业信用监管工作是以工商系统自身信息化建设为基础,同时又对工商系统自身信息化建设产生强大推动力。工商部门企业信用监管,是一个对企业的信用信息进行征集、存储、加工并使用的循环反复的过程,这一过程的顺利实现,要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运用为前提,没有信息化的基本条件,没有强大的数据库,没有高智能的软件,没有互通互联的信息网络,企业信用监管的实施是难以想象的。因此,应以“金信工程”为契机,努力创造工商部门管理信息化的条件,加快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同时,由于企业信用监管对工商系统的信息化要求高,它也成为加快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进程的催化剂。首先,它促使计算机软件的编写、采用,促使在各项业务中运用信息化管理,以保证企业信用信息能够在业务流程中实现自然输入、交换、处理、共享; 其次,它促使计算机硬件的配置,由于企业信用监管将级别管辖与属地管理相结合,最终通过基层工商所实现监管,这要求工商系统内部上下、横向之间必须实现信息交换,对外必须实现全方位地信息输入,促使基层工商所、窗口受理单位都具备接收、发送信息的条件,以保证对企业的信用监管工作落实到位。工商部门企业信用监管体系的建设,要利用与信息化共同发展的过程,搭建好技术平台。

同时,要加大人员、财力投入,加强计算机人员培训和专业人员的选聘,使电脑、人脑有机地结合。

三、与法律环境的关系。

加强企业信用监管作为工商职能的一个新探索,要努力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监管。首先,必须遵循行政执法的基本原则。一是行为法定原则,即企业信用监管的对象、内容、范围和方式,要依法进行并对行为后果承担责任; 二是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即对企业信用监管的依据、程序和形式,应当公平、公正、公开地开展监管,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三是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即对违法行为依法制裁的同时,要进行警示教育,从正面引导规范,不搞不教而诛,做到攻大奸戒小过。其次,必须依法运作。一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法律法规。法律、法规、规章赋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法人及法定代表人的监管职责、已在工作中运用的文件、报表等,是开展企业信用信息征集的基本依据和资料。二要创造条件规避法律问题。如信用等级评定结果的公开,最有影响的是等级好的、等级差的两端。对等级好的,可以通过征求意见的程序,以自愿方式进行公示、提供查询; 而对信用等级差的,因其一般都因违法违规受到行政处罚,则采取公布其违法违规事实的方式,对其进行公示。三要注意内外有别。信用监管中的评估标准、等级、公示等,法律条件尚不充分,可作为内部监督措施实施并注意内部保密性,以避免引起法律诉讼。同时,要积极着手研究开发,为企业信用监管提供法律保障。可探索在立足内部管理后再依法、有序地向社会公开,从行政规章、法规最后到法律的立法过程。当前工作的重点,在于充分利用制定工商行政规章的空间,为企业信用监管创造条件。

如对一些报表的设计上,按照企业信用监管的要求,增加栏目,明确内容,便于信息的处理; 对企业信用评估,可采取全系统统一指标体系、评估模型,但分地区分级统一参数的方式,以使评估既具有权威性,又能更切合各地实际; 对分类监管,可将企业的信用等级与工商系统内部已有的监管措施进行重新整合,使之配套一致。

四、与社会信用体系的关系。

属地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长期以来,制约中国教育发展的主要是两大问题:一个是

>> 邵鸿:大方向是破除“计划教育” 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三大方向 “大方向”“小目标”在励志教育中的运用 看人要看大方向 大方向对了实行急不得 汽车营销三大方向 看清中国经济大方向 03秋冬之流行大方向 互换利率大方向仍将向下 十大方向反思 五论理财大方向 软技能影响大方向 中国改革锁定大方向 南科大“转正”之后去行政化依然是改革大方向 上海国资国企的改革大方向是“国际化”、“全球化” 科学发展的小试验大方向 南沙定位大方向一直未变 年报行情需把握三大方向 摆正职能位置 把握政治大方向 国内电饭煲发展呈现四大方向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管理 > 邵鸿:大方向是破除“计划教育” 邵鸿:大方向是破除“计划教育”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本刊编辑部")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一

长期以来,制约中国教育发展的主要是两大问题:一个是“穷国办大教育”,投入严重不足;一个是“计划教育”,体制管得过死。

由于缺钱,中国教育投入曾长期严重不足。例如“普九”时期,仍需要大量通过欠债等方式来解决校舍建设和危房改造。但是随着国家日益重视和财力不断增强,教育投入偏少的局面已在较大程度上得到改变。当然,某些领域仍然投入不够,比如职业教育、特殊教育、部分中西部地区的义务教育等,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但在某些领域比如高等教育,现在突出的问题已不是投入,而是怎样提高经费使用效益,避免浪费和腐败。

现行教育管理体制基本上仍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传统,未有根本改变。我姑且参照“计划经济”一词,称之为“计划教育”。

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目前中国教育的主体是公办教育,公办学校均属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下级事业单位,书记、校长是上级党委、行政委派的干部,有相应行政级别,主管部门支配和控制学校的重要事务,学校办学自不足。

第二,体制外成长起来的民办教育至今还是一个较小的补充部分,不仅其政策待遇和公办学校有巨大差别,政府的管理也并不宽松。在重视和支持民办院校的背景下,政府反而因此管得更多,也更具体。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民办教育处在一个比较困难和分化重组的时期。就民办职业教育和大专院校而言,近年来总体上招生困难,规模萎缩,事实上普遍存在的招生回扣趋高。招生回扣可视为民办教育的景气指数,二者成反比,回扣越高说明民办教育越不景气。我今年跑了十几个民办院校,招生数量大都在往下走,而且降幅很大。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高考人数逐步减少,公办院校招生录取份额却在不断扩大,导致民办学校办学空间被不断压缩。另外,600所本科院校要转变为应用型大学,也势将进一步压缩民校的生存空间。从更深层次看,国家在理念和立法、政策方面的滞后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现在很多发展民办教育所必须的政策迟迟得不到明确和落实,民办学校硬件条件差、教师素质低且流失率高、债务沉重、发展困难的现象较为普遍,实际上是“计划教育”的体制使然。

总之,随着教育投入问题逐步得到解决,目前制约中国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就是“计划教育”体制。 二

改革开放以来,在高等教育领域“计划教育”体制不但没有削弱,反而有所强化,因而弊病尤为典型和严重。

一方面,政府对高校管得过死。各高校作为教育主管部门的下属单位,从书记、校长的任命,到招生计划指标、学科设置、学位授权点乃至某些课程的确定,再到各种各样建设计划和项目的申报审批,学校办学受到很大约束,上世纪90年代制定的《高教法》的很多规定至今尚未完全落实。当年我在高校负责基建和后勤工作,有一度连卫生间要不要进学生寝室教育部都有要求,如此细致具体,到了可笑的地步。

在这样的约束下,哪里会有教育家办学的足够条件和空间?为什么当代中国大学普遍缺少特色,“千校一面”?为什么大学奉教育主管部门如上帝甚至也要“跑部钱进”?原因都在于此。

另一方面,大学内部行政权力过大。学校的教学科研事务和资源分配不是教授说了算,而完全由行政权力所决定。现在高校的文化生态,即使和十多年前相比也已大变,学校行政领导官员化,行政管理者处于强势地位,并且往往凭借这种地位优先获得博导、课题负责人、各种表彰从而经济收入等种种好处;学术委员会和教师缺少决策权和话语权,各种标准化的业绩考核盛行,踏踏实实坐冷板凳搞科研和认真教学的教师在学校里吃不开、边缘化。

我们的大学之所以鲜有大师,原始创新和高端科研成果不多,以致有“钱学森之问”,原因很简单:大学不是按照教育科研的规律去组织和管理,成为官场和名利场,做学问的人处于被支配、被压抑的地位,这样的环境怎么可能孕育重大成果和高端人才?

以上两方面的弊病,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行政化”,这是中国高等教育最大的问题。行政化是“计划教育”的必然结果和集中体现,正是它导致中国大学与以自主办学和学术主导为特征的现代大学制度相去甚远。因此,去行政化,理顺政府和学校、学校内部行政和学术权力的关系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去行政化”已经写进了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和多个文件,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再次明确提出了这一目标,令人鼓舞。但是实质性的改革难度很大,因为既有大的制度环境的制约,也有利益相关者的抵制。 三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方案,现在必须按照三中全会《决定》的有关要求,切实推进教育改革。

首先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中央要求切实部署实施。近几年,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在减少审批事项、制定大学章程、实施高校信息公开、规范和强化学术委员会和教代会职能、大幅度提高省属地方院校生均拨款、放宽中外合作办学等方面都迈出了步伐,值得肯定,但这些还不够,要把有关要求真正落到实处也仍需努力。

其次学校也要实实在在地起而行之。今年5月在北京师范大学视察时强调,高等院校要走在教育改革的前列,很有针对性。

事实上,目前学校方面普遍对改革缺乏动力,积极性不高。比如在高校有一种议论颇为流行,认为行政化是大环境决定的,社会不改,高校也没法改。这个话既站不住脚,也很有害,其要害是改革不能自我开始。口口声声要和国际接轨,创造“世界一流大学”,并自诩大学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引领社会文明,可是一谈到“去行政化”却如此抵触,借用的一句话,这和叶公好龙有什么两样?

教育改革绝对不是教育界本身的事情,也必须要有其他力量来推动。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发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人大作为最高权力机构,理应在保障教育改革与发展方面发挥基本作用。按照法律规定,人大负有教育立法、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主要人事任命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监督等方面的职责,如果人大真正履行了这些职责,理顺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关系,有效监督政府依法管理和学校自主办学,才有根本的保证和可能性。

举一个例子,现在大学章程由学校自己制定,教育主管部门审批生效,章程并非学校和政府之间的契约,根本不可能约束政府部门,也就解决不了自主办学的问题。这样的大学章程,其价值和意义必然大打折扣。但如果交由人大审议通过,大学章程就不仅是高校的内部规范,也是政府与学校关系的规范,章程的效用和学校自主办学的权利也就有了保障。

总而言之,中国教育的方向和出路,还是通过不断改革,破除“计划教育”传统,建立符合教育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教育制度体系。

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公共产品,当然需要政府在经费投入、规范保障、考核监督等方面发挥作用,但正如经济改革的大方向是放权搞活一样,教育改革的大方向也应该是放权搞活。必须在制度上给教育的主体――学校简政放权,让各类学校具有更大的办学自和自由度,从而为教育家按照教育规律办学提供空间和舞台。

与之相配套,学校内部亦应加强制度建设,确立学术主导和民主管理。二者是一体两翼,缺一不可,同时又是相互促进,相互保障。只有这样,中国教育才有可能实现现代化而拥有光明的前景。

属地管理论文范文第7篇

唯物的现实主义理论

第一个理论流派就是唯物的现实主义。

直至最近,现实主义者仍一致认为,国际机制及其运行规则、目标和影响总体上反映了系统内最强大国家的利益。现实主义理论认为,每个国家都希望使自己的安全与自治权最大化。在无政府状态下,对别国意图与能力的疑虑会引起恐惧,而恐惧又催生了一种欲望,即通过提升相关的能力而使自己的安全与自治权最大化。有两种方法可以达此目的:一是动员国内的经济与军事资源,以提高军事实力,这种方法有时被称做“内部均衡”。二是寻求结盟,即寻求有共同安全利益的盟友——这种利益针对其他某个特定大国或国家联盟,这种方法有时被称做“外部均衡”。

一般来说,现实主义理论希望国家采取内部均衡而不是外部均衡。内部均衡使自治权最大化,还可以降低国家因联盟义务而被拖入非情愿冲突之中的可能性。在盟国担心落入陷阱的情况下,它还可以降低被其盟国抛弃的可能性。

根据这些观点,现实主义理论希望国际机制采取下列四种形式中的一种。

第一种是对成员国的行为没有足够影响力的国际机制,也就是说,如果真的建立起某些国际机制,它们也只是致力于罗列成员国可能愿意采取的行动及选择,而无力促使国家做违背自己意愿的事。第二种显然就是结盟。第三种是服务于联盟成员共同利益的经济机制。第四种是作为大国霸权工具的机制。

总之,现实主义理论认为,除了占优势地位的一个或几个机制的发起国的认同或利益外,机制本身没有自己独立的认同或利益。下列各项可以促成对机制的服从(同样也是顺从霸权国的利益):

·盟国间暂时共享的军事利益;

·霸权国通过机制提供的实物“补偿”和“制裁”;

·参与机制一段时间后,弱小国家间对从属地位的内在认同。

契约制度主义理论

契约制度主义,又称新自由制度主义,它对唯物的现实主义理论假说大部分是接受的。国家构成的国际体系是无政府的状态的,国家理性地追求安全与自治权的最大化。在不稳定和担心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国家倾向于依靠国内外平衡来保障自己的安全,这就派生出一种体系,其特点就是冲突、不安全的循环。

然而,契约制度主义的不同之处在于,除安全与自治权之外,它又为国家增加了第三种担心,这就是福利,或曰该国民众的经济安康。原则上,这种利益的绝对值要比其相对值要重要(例如,对一个国家来说,现在的生活水平比过去提高了,要比好过其他国家的生活水平更重要)。国家看重经济生活水平的绝对提高,而国家之间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分配不均,因而国家就发现它们有通过经济交往使福利最大化的共同利益(如,贸易与投资)。

问题是,在无政府状态下,国家需要保证其合作不会被他国所利用。国际机制能通过降低获取其他国家能力与合作意愿信息的成本来帮助提供这些保证。有多种方法供国际组织用来降低这些成本。

首先,国际组织本身可以要求国家提供关于它们遵守协议的信息,国际组织内部的其他成员也能获得这种信息。这种信息能够减少对其他国家承诺的可靠性的怀疑,也有助于增进国家对合作成果的期望。

其次,国际机制还可以为消极的国家提供增进合作的动力。

在契约制度主义者看来,国际机制鼓励合作的第三种方法是保证国家间的互动持续下去。只要国家相信它们可以继续从组织内部的合作中获益,它们短期内就不会退出、蒙混或违反协议。换句话说,美好的远景和对继续互动的确信将增进合作的可能性。绝大多数的组织成立时并没有明确的终点或期限,成立这些组织是希望合作能永久持续下去,除非极端的情况迫使某国退出。这种对长期互动的确信增大了骗取短期利益的成本,因为其他国家会不愿与其合作,因而剥夺了违规者的长期利益。

最后,一种机制可以促进合作是因为它提供了一个场所,让国家在此提高其作为合作者的声誉,当一个国家从某特定组织内部的合作中不能获益或获益很少时,更是如此。

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契约制度主义理论主要关注的问题是机制“是否”有用。这项研究对主流现实主义关于机制是大国工具这一观念提出挑战。然而,到20世纪90年代末,契约制度主义开始将其关注点从证明机制“是否”有用转到“怎样”发挥作用。一种研究方法关注的是国内行为体如何利用机制来为其国内政治议程服务。

换个角度来看,国内行为体能够意识到,通过让渡部分国内政治权力给国际组织,他们可以降低政客的短期行为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例如,将货币政策让渡给欧洲货币联盟,使得一些国家的政客更难以使用短期通货膨胀性开支政策。恰恰相反,重要的决策权掌握在支持低通胀政策的国际组织的手中。有些人相信加入WTO后,中国的改革者可以宣称国际环境要求中国推进以市场为主的改革,从而使反对国企改革失去合法性。有证据表明,新生弱小的民主国家的领导人愿意加入某几种国际组织来加强他们在国内的权力和信誉。他们将努力加入那些能够为更民主、更开放和更透明国家提供合法性及发展援助的机制。例如,东欧那些希望加入欧洲有关机制的、新生的民主化国家就是这样。

建构主义和社会学观点

建构主义是分析国际组织对国家行为影响的最新的方法,从某些方面来看,也是最激进的方法,因而,它同样也是理论和实证上均未充分发展的方法。另外,与现实主义和契约制度主义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建构主义没有提出一个关于国家行为的单一宏观理论。建构主义是一种论证方法而不是一种完备的理论。作为起点,它没有提出一个关于什么动机促使行为体采取行动的明确假说,而是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多个行为体的社会性互动是如何创造新的标准框架的,而这一框架反过来又重构行为体自己的认同。建构主义趋于从社会学和心理学中吸取所谓“中程”理论来探讨社会性互动如何改变行为体的举止。

建构主义将国际组织看做社会环境,个人与小的团体得以会面与互动的社会环境。在这种社会环境中,逐步适应的过程可以使国家利益与偏好发生变化。在互动之中,我们能够逐步认识到我们的利益是互相冲突、还是互相协调。基本的理论观点是,认同与利益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社会互动中被创造和再创造出来的。这样说的意思是,个人与小团体经过这种社会互动,经常会对社会团体有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自己与这些团体共享某些利益,并且对自己的利益有不同的界定。简言之,行为体的利益可能因其加入新的社会环境而改变,国际组织就是国际关系中重要的社会环境。

所以,建构主义关注的中心是不同的社会机制,社会环境通过这类机制来影响参与者的认同、利益与行为。建构主义大体上给出了三种主要的社会化过程。

说服:说服是一个微观过程。经过一个认知过程,新成员相信特别的标准、价值是正确的,在他们自己的行为中也应是行之有效的。

社会影响:社会影响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借助这一过程,新成员的行为由内部判定,以赞许或地位标志加以奖励,或者以屈辱和降低身份相惩罚。

模仿:模仿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借助这一过程,新成员模仿团体的行为规范以适应不确定的环境。

模仿至少能以三种方式影响国家行为:

第一,为使组织内部功能最小化所建立的很多工作习惯和规范都源于对集团内其他成员行为的模仿。这些习惯与规范可以限制参与机制的合法形式。

第二,模仿还能促使人们接受集团主观意识间沟通的规范。

第三,模仿要求一个国家建立加入某个组织所需的机关与官僚体制。

一方面要注意建构主义和社会学方法的主要不同,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契约制度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主要不同。尤其是下面三个方面:

第一,建构主义的本体论是唯心主义的,而不是唯物主义的。因而它主张国际机制及其影响不是无政府环境中权力实际分配的功能。尽管物质力量强大的行为体可能控制组织,尽管这些机制有可能助长国际体系内的冲突,这些机制的作用总会为概念的透镜所过滤,也就是说,如果物质力量条件本身影响到行为体的行为,那么这种影响也极少是不言而喻或普遍适用的。

第二,建构主义坚持认为,从理论上讲,组织机构在某些环境中可以通过改变行为体的认同与利益而对其产生深远影响。相反,现实主义和契约制度主义并不认为加入组织机构本身能够引起利益与偏好的改变。它们倾向于假设特定行为体的偏好是固定不变的,由于加入国际组织而引起的国家行为的任何变化,要么是战略的改变,要么是因新行为体掌权所造成的一国决策过程中权力分配的变化。然而,这些新行为体被认为同样有固定不变的偏好。

第三,鉴于建构主义者已经将他们的关注点转移到用实证方式去探询国际组织内社会化的出现与作用,建构主义的研究对象就越来越集中在个体和小团体上。换句话说,建构主义对国际组织内社会化的最新实证性研究,没有将国家作为单一行为体对待;相反,建构主义是倾向于微观的,这与建构主义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以及认知层面的社会互动作用的利益是一致的。由于这个原因,即使承认社会化对国家整体的外交政策没有直接的、一对一的作用,建构主义的研究也可以为国际组织内的社会化找到证据。这是因为,国家的代表很可能适应对利益的新理解,但是这些人仍须与在制定国家政策的过程中坚持国家利益“旧”观念的官场上和政治上的对手做斗争。

国际组织研究中的新问题

有一个占主导地位的研究方法。仍有不少理论与实践问题有待回答或讨论。这些问题成为美国国际组织研究中广泛的研究项目。其中一些问题如下:

·机制的起源是什么?它最初会不会是系统内最强大国家利益的附带产物,而后才有了独立的身份、使命、程序与政策?在怎样的条件下,所谓“标准倡导者”才能建立起与系统内最强大国家的利益相独立的机制?机制的设计如何影响合作的质与量?组织内部的决策原则与程序如何影响合作的质量?有很多种决策的方法:绝对多数(如2/3多数)、简单多数(如51%多数)、全体一致(每个成员都有否决票)、和灵活一致(当达成一致时由主席决定)。如果决策原则的类型发生了变化,合作在相似的机制之间会有何不同?·什么样的组织才是“理想的”或“高效的”?·国际机制和国内立法机关是如何互动的?·国际组织促使国家行为趋同或趋异的条件。

属地管理论文范文第8篇

1、方创新系统的涵义

地方政府创新系统系指省级以下的某一地区内,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包括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共同构成的创新系统。该系统主要涵盖两个方面:一是技术创新方面,包括如何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产业组织及其行为、创新扩散、路径依赖等问题;二是制度创新方面,必须在中央政府的总目标下,结合地方特点和实际进行的制度创新,包括产权制度、激励约束机制、市场状况、调控手段等。构建地方创新系统的目的是:通过系统内各要素的互动作用,推动该地区以市场为基础的知识和人才资源流动、技术扩散和产业群活动,不断采用新工艺、催生新产品并取得较大的投资回报率,有效地实现技术和制度创新。

地方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基础和有机的组成部分,它与国家创新系统的总目标是一致的,但由于各地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方创新的起点、能力、重点、力度和实现创新的成果不同。因此,地方创新系统有自己的具体目标。同时由于地方创新系统与国家创新系统所处的层次不同,其功能也就不同:在国家创新系统中,中央政府根据国际竞争态势,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的角度,通过为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政策、法律保证和基础设施,组织重要的创新计划和项目,促进产学研合作,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在地方创新系统中,地方政府根据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以市场为导向,制定地方性的创新发展政策,促进地区内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的增长。

地方创新系统主要由三大要素所构成:①主体要素:以地区内的企业为核心,包括大学、科研机构、各类中介组织和地方政府;②功能要素: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机制和能力;③环境要素:包括体制、基础设施社会文化心理和保障条件等。其中功能要素和环境要素可以通过主体要素,特别是企业的行为、发展特征和经济效果反映出来。如果一个地区企业发展生机盎然,则能说明该地方的创新系统运转良好。

2、建地方创新系统的必要性

(1)新的国际分工不再以国家为基础,而是以地方竞争力为条件,塑造世界极的地方品牌,这也是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当前,在全球化过程中,“地区”的形象超越了国界,也超越了大企业概念。新的国际竞争力主要不是以国家,而是以地方竞争力为依据。一些标志性的城市,如硅谷、伦敦、新竹被认为比整个美国、英国、台湾更具有全球经济竞争力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地区经济的主要特征是:①这些成功的地区经济中均存在独特的创新系统,由此产生相对独立并各具特色的产业群体。地区内不同规模的企业创新愿望强烈,企业间既有激烈的竞争,又有密切的产业协作,如香港的金融贸易业,硅谷的高新技术产业群。②这些地方内的地方机构,包括政府、民间团体、中介组织,为区内企业发展提供了宽松、规范的经营环境和奋发向上的人文氛围。③充满活力的地方创新系统不仅可以在高新技术企业聚集的地区产生和发展,如我国的东莞、以色列的特拉维芙,也可以在市场机制比较健全、企业经营灵活的传统产业聚居地形成,如意大利的陶瓷工业城-萨斯索罗、我国小商品生产贸易中心—温州地区。

(2)国家创新系统的“自下而上”的构建特征客观上要求建立不同规模、各具特色的地方创新系统。创新的主体是“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特别是企业和企业家。从国家创新系统的角度看,它是自下而上的行为和过程。地方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系统的的基础和创新网络的结点,它体现国家创新系统的层次性特征。如果没有各层次的地方性创新网络的发育,国家创新系统则无从奠基。在国土面积大,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不平衡的中国,尤其需要重视地方创新系统的建设。过去经济建设中的“一刀切”、“靠一个脑袋”、“推广一个模式”,抑制了各经济主体优势的发挥和个性的宏扬。改革开放后,地方被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而得到尊重,其内在的活力受到激发,建立不同规模、各具特色的地方创新系统,出现“万帆竞发,百轲争流”的蓬勃发展是建立国家创新系统的应有之意。

3、地方政府在创新系统中的作用

a)中外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的区别

(1)中外地方政府支配资源的多寡不同,使其在经济调控中的地位作用不同。

西方国家一般实行分税制,由于经济全球化、国际化,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要求国家必须掌握足够的财权、财力,使中央政府具有足够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各国中央政府财政收入比重,法国为88%,德国为63%,英国为85%,美国在市场经济工业国中最低,为59%,印度为69%,巴西和墨西哥为83%。”[1]。此外,西方国家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决定地方政府不可能随意干预经济生活。地方政府不能凭借资产所有者的身份获得经济权力,其经济调控权主要来自各利益主体的让渡。主要的利益主体有:企业协会、社会团体、宗教组织和工人组织等。各利益主体均掌握着一定的社会资源,地方政府的经济调控权主要就是由上述各利益主体让渡的。如美国,有五大组织对地方经济起调控作用,它们分别是企业协会、工会、社会团体、宗教团体和地方政府,其中地方政府由于掌握的资源相对最少,其调控力量和作用是最弱的。仅仅以提供法律咨询、仲裁为主要手段对经济进行间接调控。中国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使社会经济生活充满活力。经过多年改革,地方政府已拥有较多的经济调控权,如利率、信贷、税率、税负、价格等,地方均有一定的自主决策权。此外,地方政府还可以通过一些隶属于地方经济建设的投资公司、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城市合作银行等调动社会金融资源,同时,不少地方政府还通过集资办电、集资修桥等进行社会集资性投资活动。地方政府掌握庞大的经济资源,使其成为区域经济的调控主体。

(2)中外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不同,决定地方政府经济调控的范围和程度不同。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干预是以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为前提的,是为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以市场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为目的。由于市场经济的规范化发展,各类市场体系比较完备,企业的经济活动直接受到市场力量的支配,通过市场进行交易,在市场失灵处主要由中央政府利用其掌握的财力和政策工具进行调控。地方政府则主要借助立法、司法手段维持经济秩序,防止出现经济生活中的侵权、环境污染等问题。其调控的范围十分有限。

我国市场经济初期和转型经济的不规则性客观上要求政府具有权威性。卡尔.波兰尼(Karl.Polanyi)通过深入研究美国市场制度形成的历史得出了一个经验性的结论:“正是在中央集权式的干涉主义不断膨胀的前提下,通向自由市场之路才得以开拓并未曾再关闭。[2]”加之中国30年计划经济体制,使人们普遍信奉政府的权威性。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对地方事务的管理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和强制力。

b)转型期地方政府是地方创新系统中的准创新主体

目前,我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创新热,其热力源不在企业,因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尚处于改革攻坚期,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不够;大多数国有中小企业管理能力低,生产能力过剩,技术进步缓慢;民营经济由于获得科技创新支持的困难,缺少创新的积极性和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的追求利润的动力不足。因此可说,当前的创新热主要源于各级地方政府。目前已有十几个城市提出建成“中国硅谷”、“华中光谷”或“西部硅谷”等目标,更多的城市则是宣称建成信息港,还有更多的开发区和企业创业中心,各地“十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中均以地区创新发展战略为主线。我们应该保护和引导这股创新热潮。

如何正确认识地方政府的创新地位和作用?笔者认为,在转型期地方政府具有准创新主体的地位。其判断源于以下认识:

(1)地方政府具有市场经济下竞争主体的特征。地方政府官员由于发展本地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和地区间的相互竞争的压力,迫使其不断进行技术制度方面的创新。转型期的地方政府已经不是计划经济时代意义上的政府,而是一个制度创新的政治企业家。它把一个地方当作一个大企业,通过直接制度变革创新,扩大市场化范围和深度,而使本地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2)在企业创新主体论深入人心的条件下,地方政府没有合法的创新主体地位,只能称其为准创新主体。当前,各地方政府技术、制度创新的结果,加快了我国市场化的进程,有力地促进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构建,这也是客观的事实。

(3)地方政府创新主体地位具有过渡性、暂行性特征。地方政府创新主体地位是市场经济特定阶段的产物。在规范的市场经济下,市场机制是配置资源的基本形式,处于基础性和主导性地位,政府在资源配置上只能是市场机制的补充,处于从属地位,地方政府的调控地位更居于社会团体、企业组织和其他中介机构之后。在转型期由于市场发育不完善,不完全的市场机制导致企业交易费用上升,地方政府的“帮助”,可大大减少企业的交易费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其他经济主体地位的上升,地方政府的作用将有一个从强到弱的变化过程。

(4)地方政府创新举措的明智和自觉是有限度的,它在促进制度创新的同时,也可能制造转型的困难,增加市场经济的无序、冲突和混乱,是准创新主体。转型期出现的诸侯经济、地方保护证明地方政府的活动并非全部都是积极的,也有消极成分。地方政府既是改革的动力,又是改革的对象,其行为并非是完全理性的,它自身不能逾越地方分权改革所存在的弊端。地方政府创新主体地位不是绝对的,具有相对性,是准创新主体。因此,在地方创新系统构建中,应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作用,限制其消极的一面,根据市场环境适时调整其作用边界,降低体制转型的成本是国家创新系统建设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王绍光、胡鞍纲.关于中国国家能力的研究报告见:董辅.集权与分权.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属地管理论文范文第9篇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贯彻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国际竞争,其实质就是以工程承包为载体,通过人员的有效管理和优质服务,达到获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最终目的。在风云变幻、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人才的竞争对企业的影响将更加深远。单纯靠资本投入和机械设备等传统手段保持企业长期竞争力是远远不够的,竞争成败的关键最终取决于人才。

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普遍存在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特别是与主营业务密切相关的国际商务、投标报价、施工管理等人才严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因此,只有建立人力资源国际化管理模式,为企业在新世纪的发展奠定雄厚的人力资源基础,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才能真正把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实施“走出去”战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更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把人作为企业的财产或工具,只重拥有不重培训开发;在用人上,只限于公司内部的小圈子,论资排辈、重关系轻业绩现象严重。建立人力资源国际化管理模式,首先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树立人是企业第一资源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1、要正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契约关系

正是这种契约关系割断了计划经济下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关系模式,使市场配置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契约关系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企业通过市场配置,可以淘汰一些不能胜任工作的落后员工;另一方面,人才一旦遭到闲置、压抑或浪费,会本能地利用市场机制“跳槽”,寻求更好的发展空间,造成企业人才流失。

因此,企业必须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狠下工夫,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建立系统的培训体系,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培育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为本企业服务。

2、要正确认识不同员工之间的差异问题

每个员工能力的差异,必然会造成员工等级和收入的不同。树立正确的“差异”理念,有助于消除职工过分依赖企业的平均主义观念,真正在企业内部形成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管理人员能升能降的思想基础,营造一种员工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二、拓宽人才引进渠道

国际工程承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以国际商务、工程技术、金融法律等一系列人才群体为基础。在新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只有结合企业战略目标和竞争策略,制定人才发展规划,深入挖掘内部人才潜力,拓宽外部人才引进渠道,才能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在深入挖掘企业内部现有人才的同时,加快人力资源市场配置的改革步伐,充分利用人才招聘会、刊登广告、企业网站、中介机构、猎头公司等多种形式,敞开门户,广纳贤才,建立一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专业突出的企业人才队伍。具体措施如下:

事业留才:

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最大限度开发和激活雇员的才能,并积极为他们提供锻炼、实践的机会和舞台,使雇员的个人收益、自我实现需求在与企业共同发展中得到满足,使优秀人才进得来,留得住。

重金聘才:

对一些重要岗位和特殊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一些国外工程项目急需的人才,要敢于突破传统观念,打破常规,重金聘用,有效吸引优秀人才为公司经营管理服务。

竞争用才:

在企业内部积极倡导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用才氛围,树立“注重实绩、竞争择优”的用人理念,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绩效考评、动态管理,使优秀人才在竞争中施展才华,脱颖而出。

属地择才:

加快企业人才本土化战略进程,充分利用驻在国的人力资源,大胆吸收、培养和使用当地雇员,发挥他们的语言、文化、社会关系、技术优势,为企业发展服务。敢于吸收具有国际经营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的优秀当地人才在企业各驻外机构甚至是企业总部担任各类重要管理职务。

三、完善员工培训体系

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培训。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企业重视员工培训和开发工作的程度,决定了其未来竞争的潜力。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完善员工培训体系,重点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强:

全过程:

就是企业培训要贯穿于每个员工在企业供职的整个过程之中。新员工进入企业首先进行上岗培训,在成为正式员工后,根据不同岗位的需要,进行各种在职培训,同时鼓励职工进行各种继续教育,并在职工承诺继续为企业服务的前提下,为员工负担相应学习费用。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

多样化:

坚持企业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相结合以及请进来和走出去培训相结合的多样化培训形式。主要方式为:加强企业内部培训机构力量,培训内容以企业文化、规章制度和专业技能为主;加强与有关高校、科研机构的横向联系,为企业培养专业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把企业有潜力的青年职工送到国外先进企业进行短期培训等。

重点突出:

要结合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经营业务实际,在培训中重点突出项目经理班子人员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为专业技能、团队精神和国际商务,使他们能很好掌握各自领域知识,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

四、建立富于激励力的薪酬体系

薪酬制度是企业对员工进行物质激励的一项主要内容,关系到员工积极性的发挥和企业生产效率的高下。良好的薪酬管理模式不仅要对国内总部人员具有激励力,而且要对驻外工作的员工具有吸引力,使他们乐于到国外、乐于到生产经营一线、乐于到艰苦地区工作。

当然,由于每个企业的情况不同,薪酬制度也会各具特色,但无论是哪类企业,都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企业薪酬体系必须要有激励性;

二是,薪酬体系的建立,必须以岗位设计和岗位评价为基础;

三是,员工的薪酬必须要结合绩效考评,与业绩挂钩,使每个员工的收入与他们的工作业绩好坏、对企业贡献大小紧密联系在一起,达到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发展多做贡献的目的。

一个好的福利制度是企业薪酬体系的重要补充,对于企业吸引人才、稳定员工队伍、提升满意度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在设计福利制度时,可根据人才竞争形势的需要,在依法向员工提供正常的福利之外,结合各自实际情况,进行福利制度创新,努力探索住房补贴、购车贷款、国外旅游、子女教育辅助等新的福利模式,并学习借鉴西方的“自助风格福利组合”方案,把企业拟花费在每个员工身上的附加福利数额告诉职工,根据不同福利种类规定的最高限额,允许职工在公司指定的多项计划中进行选择。

五、营造国际化管理的企业文化模式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等。营造国际化管理的企业文化模式是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内在要求。

由于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具有跨国经营的特点,经营地点不同,人力资源来源千差万别,必须要充分考虑工程项目所在国的地域文化特征,在尊重当地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前提下,正确处理好中国员工与当地员工不同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之间的冲突,建立和谐、包容、积极向上的多元化文化氛围。

通过明确企业发展目标,在员工中努力营造“我们都是同一企业的成员,我们将与企业共同成长”的组织氛围。在实践中,引导当地雇员了解企业发展目标,参与企业管理,要敢于把那些工作能力强、经营业绩突出、对企业忠诚的优秀当地员工选拔到重要的岗位上去,使他们对企业未来和个人的发展充满信心和希望,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全体雇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属地管理论文范文第10篇

>> 挑战者德克士 挑战者 挑战者游戏 央视挑战者 IMAX挑战者 “挑战者”Ⅱ 挑战者雷军 挑战者威旺 挑战者终于到来 斯巴鲁 XV 挑战者 微客挑战者 我是挑战者 旧格局挑战者 又见挑战者 高傲的挑战者 “挑战者”的姿态 iPad的挑战者 移动搜索挑战者 最强的挑战者? 挑战者周鸿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管理 > 宜家挑战者 宜家挑战者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昝慧昉")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这间原本为代工宜家产品而准备的工厂,现在只为嘉宜美供货

蓝黄两色相间的门脸,装修简单,一侧墙壁上,由上至下排列着“嘉宜美”三个蓝色大字。找到这家位于牡丹江市阳明街阳明三路的嘉宜美首店并不容易。它不临街,被一座家居城挡在身后,从路口看不到明显的招牌。即使从门前经过,人们也很难把它跟宜家联系在一起。但走进店里,熟悉宜家的客人会迅速察觉到这里透出一股“山寨宜家”的味道。在这个颇有些简陋的空间里,卖的居然是跟宜家一模一样的家具、摆饰,为数不多的展示间也明显在模仿宜家。然而,货品种类有限,整个购物环境也缺少了宜家的精致细节和顾客体验。

这不是李俊明理想中嘉宜美的样子。这位“不在宜家工作的宜家员工”,为筹备嘉宜美,仔细剖析过宜家。他去瑞典宜家总部参观,丈量宜家门店,琢磨产品陈列布局,声称储存了超过10万张宜家店内照片。还会购买宜家商品,了解对手在配送、售后、安装维修方面的举措。按照李俊明的设想,嘉宜美的标准门店面积大约在5000到6000平方米,是宜家售卖商品区域面积的将近一半,店里售卖的单品的数量超过宜家的一半,大约在2500个。

李俊明是嘉宜美的执行董事,与曹跃伟同为嘉宜美的创始人。2009年,李与曹在台湾相遇,互倒苦水。曹跃伟一手创办的耐力木业从1997年开始做宜家的供应商,开始尚可共赢,但后来盈利空间逐年缩水。而身为中国家具销售商协会会长,李俊明也有难处,家居销售商处境艰难,没有自己的产品,交大笔租金给红星美凯龙,只能靠赚取差价生存。于是,两人产生了让企业摆脱供应链上的从属地位,联合运作独立品牌的想法。

曹的初衷是,凭借代工厂在产品生产上的优势,复制一个缩小版的宜家,再以价格为优势,迅速进驻宜家尚未开店的二三线城市,实践这一想法过程中遭遇的困难超乎想象,但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崛起又给他们打开了一扇窗,在收到天猫的邀请后,他们改变方向,走上了一条与宜家模式不尽相同的发展道路。这一中国版宜家的故事,从起步阶段就在原有的宜家DNA之外,多了一层互联网的外衣。 “先开枪,再瞄准”

曹跃伟是牡丹江海林市人,16岁开始做木匠,1995年在家乡创立耐力木业。1997年,宜家青岛办事处主动找到耐力,希望后者能为其代工生产实木百叶窗。彼时,宜家刚刚设立了中国零售办公室,正在筹备次年在上海开业,并成立中国首家门店。曹跃伟对宜家却是一无所知,听完来人介绍,知道能跟全球最大的家具零售商合作,他很高兴,“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跟它合作我们这一生就没问题了”。

解决了最初遭遇的技术难题后,耐力与宜家的合作确实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获得了双赢。一方面,窗帘和实木家具的大批订单令耐力业务量猛增,其百叶窗帘一度占据宜家全球采购量的60%以上。另一方面,在宜家的严格掌控下,代工厂的技术、品控和管理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但好景不长。2006年,宜家与耐力协商,要耐力建一个年产值5000万美元的工厂,并许诺提供足够消化产能的订单。耐力投资3000万的新厂房建成后,赶上了经济危机,宜家没能兑现承诺。按照5000万美元产值建造的工厂,实际订单却从未做到过500万美元。此后,欧债危机持续发酵、人民币贬值、原材料及人工成本上升,加上宜家坚持采购价逐年下行策略不变,代工厂几近无利可图。

据曹跃伟介绍,从1997年到2011年,宜家对耐力木业代工的一款窗帘采购价从每平方米10美元降到了8美元,而原料价格仅2010年就上涨了四成。许多有同样遭遇的代工厂自发组成宜家供应商联盟,由曹跃伟牵头,与宜家沟通,希望能将采购价提高5%,但始终未能达成一致。谈判未果,导致哈尔滨林兴木业、华龙木业、大连广通木业等宜家供应商联盟中的成员纷纷倒闭,其他盟友也陆续退出了家具业。耐力因为有出口欧美市场的透气窗业务支撑,才没有倒闭。现在年产值八九千万的透气窗工厂,是曹跃伟为避免被宜家“绑死”而布下的一子。 因为有出口欧美的透气窗业务,耐力没有倒掉 嘉宜美的展示间

放弃宜家订单,改做自己的品牌,当曹跃伟在耐力提出这个想法时,支持者寥寥。十多年代工生涯,许多人已有路径依赖。真正支持曹跃伟自创品牌的,只是少数。

支持也好,反对也罢,认准的事,曹跃伟不会轻易放弃。“他很敢咬住自己的事,敢想敢做”,耐力旗下透气窗业务的负责人高媛这样总结曹的个性。2011年3月,曹跃伟结束了与宜家长达15年的合作,开始专注于创建嘉宜美。

对嘉宜美而言,筹备足以与宜家PK的货源似乎不是问题。李俊明统计过,宜家超过50%的采购来自中国,80%的单品在中国都有制造商。他们需要的只是时间。为筹备货源、找供应商,李俊明和曹跃伟耗时两年多,先后接触了2000余家家居产品制造商。但厂商们有自己的顾虑:担心刚成立的嘉宜美是否能提供足够的订单;还在宜家采购体系内的代工厂,要考虑新合作是否会影响自己跟宜家的关系。最终,有280家工厂愿意跟嘉宜美合作。嘉宜美承诺以高于宜家5%的价格向供货商采购。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准备过程中,但曹跃伟已耐不住性子,媒体关于嘉宜美的报道越来越多,他急着先开一家店,让外界知道嘉宜美在做什么。李俊明试图劝其延期,最终未果。2011年9月,曹跃伟在自己所有的物业内开出了首个嘉宜美门店。

面对外界对首家门店的质疑,曹跃伟没有回避选址不当和货品不足等问题,但也不后悔自己的“急就章”。“第一个店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作用,但正面多一些。我这个人做事,先开枪,再瞄准。我经常说‘完美就是完蛋’,今天变化这么快的时代,一定是先做,试错成本尽量低,发现错就赶紧改。”

把握机会,“先开枪,再瞄准”,是曹跃伟的一贯做法。15年前,曹跃伟接下宜家订单前,耐力也从未生产过百叶窗。他带着工人在车间里自己摸索工艺,看似简单的窗帘片却总也做不出合格的产品,眼看着不能如期交货,听说青岛有种台湾进口的设备可能有用,他立即去看,一试果然可以,买回设备解决了大难题。后来设备、技术越来越先进,耐力承接宜家窗帘订单的能力从最初的12万平方米,做到了后来的200多万平方米。事后总结,耐力跟宜家合作一年后,做了超过100项技术改进。“跟宜家合作,必须得不断改进,包括技术、生产能力、工人操作的能力。每个月都做,如果不改进我们就没有钱赚。”

正是因为这种性格,没有任何电子商务经验的曹跃伟,又主导了嘉宜美商业模式从线下到线上的大转型。 颠覆初衷

2012年10月的一天,曹跃伟出现在杭州天猫总部的一间会议室里。这是一次由天猫主动邀约的会面,大会议桌对面,天猫超市总经理郭大路及其下属坐得满满当当。

“来天猫开店吧”,郭大路抛出橄榄枝,并描绘了诱人的图景。天猫上聚集了大批家具厂商,既有自己做品牌的,也有为国外品牌做代工的企业。通过电子商务,他们尝试转型,开辟了另一方发展平台。来自淘宝的数据显示,自淘宝2009年开始对家具行业独立运营后,到2011年,连续三年成交额增幅超过80%。 现在嘉宜美的家具产品,基本上都是过去宜家代工厂生产过的宜家产品。这也常被质疑侵犯宜家的知识产权

天猫到底看中嘉宜美什么?“天猫上有上万家代工厂,但嘉宜美宜家代工厂的特征非常明显,背后又有很多代工企业的支持,十几年代工厂的经历,在成本、品质控制、环保达标方面都颇具经验。”天猫负责与嘉宜美对接的木旗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其时,曹跃伟已经体会到了拓展线下门店的难处。一方面,嘉宜美虽然有产品,有专业做家具零售和商业地产开发的合伙人,但依然难以避免拓展线下门店需要面对的成本高、见效慢、风险大等问题。另一方面,嘉宜美不可能在短期内具备宜家在产品设计、店面产品组合(据李俊明了解,宜家借此让顾客的非计划购物率达到了60%)上的实力。

与天猫的会面,令他意识到,转到线上开店,不仅成本低,还能迅速打开局面,面向全国消费者做生意,有了天猫的支持,对嘉宜美品牌的推广也有好处。跟合伙人商议后,嘉宜美决定转型,明确发展以电商为主,线下体验店为辅,所有交易全部网上完成的新模式。自此,嘉宜美避开了以实体门店与宜家正面竞争的态势,转而从宜家并不具优势的电子商务切入,开始与昔日雇主争夺消费者。

有天猫推动,只用了7天时间,嘉宜美的天猫旗舰店就上线了。事先未做任何推广,唯一可被视为宣传的,就是旗舰店首页上“16年世界第一家居卖场代工经验”、“一样的产品,不一样的价格”的描述。但翻看产品图片,明眼人都能判断出嘉宜美宜家代工厂的出身。与宜家相同的产品,却大多拥有低于宜家的价格。同样的产品,嘉宜美的价格最多会比宜家低出上千元。宜家的粉丝们坐不住了,上线后短短七天,嘉宜美的销售额就突破了100万。在紧接着到来的“双十一”当天,销售额达到了200万。天猫趁热打铁,宣布将在4月推出“春雷活动”,拿出3500万广告资源扶持嘉宜美等品牌。

嘉宜美尝到了甜头。曹跃伟尤其看好其现货交易外的C2B预售方式:店家通过预售汇聚消费者订单,确定供应链生产方向,家具企业根据订单规模采购降低成本,省掉了库存和仓储环节,企业获利,同时消费者也能享受到更优惠的价格。通过这种方式,一款预售的阶梯凳,在嘉宜美的价格比宜家便宜了40元,十多天就吸引了3000个订单。据曹跃伟估计,这个数量可能达到了宜家一个门店一年的销量。

从线下到线上,嘉宜美也在根据销售反馈调整产品结构,并发现了许多不一样的需求。宜家店里卖得好的产品,未必适合在线销售。例如,宜家卖得最好的是储物类产品,但嘉宜美旗舰店里最受欢迎的,是一款在宜家并不畅销的玻璃柜。下一步,嘉宜美准备在旗舰店里主推沙发、柜子和床具。 不改“宜家DNA”

转型后,嘉宜美计划3年开300家体验店,先做直营,等模式成熟后,再发展加盟,有直营店的区域不再设立加盟店。按规划,2013年嘉宜美将开店数十家,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但率先落子北、上、广、深,且每地只开一家店。其它两处原本已经签订租约的新店,全部停掉。嘉宜美原本想避开宜家已经开店的地方,现在不想避了,曹跃伟说,“北上广深电商的销售额占到总量的60%,所以我们要往这边倾斜。”

不过,新开体验店的面积比之前规划的要小,最新的北京店面积在1000平方米。3月28日,嘉宜美在北京城外城的体验店开始试营业。比起牡丹江的首店,北京店在装修档次、产品丰富度、展示间设置等许多方面都有了改观,但以家具产品为主的嘉宜美,还远不是宜家的对手。仅就家具品种而言,嘉宜美目前的数量还不及宜家的一半。不过,体验店里中散发出的“宜家味道”,还是透出了嘉宜美身上的“宜家DNA”。

这是嘉宜美不会、也不能舍弃的部分。现在嘉宜美的家具产品,基本上都是过去宜家代工厂生产过的宜家产品。这也常被质疑侵犯宜家的知识产权,曹跃伟和他的合伙人,包括天猫也都考虑过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嘉宜美战略发展总监郑重曾表示,宜家产品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只有30余种,嘉宜美生产的同款产品不再此范围内。

但改变还是在悄然发生,只是范围很小。走在嘉宜美的门店里,也有那些熟悉宜家的老顾客不易察觉的变化。比如,一款宜家畅销的沙发床,想一次拉开,宜家产品需要至少两人,经耐力改进后,一个人就能轻松将其拉开。而这款沙发床,在嘉宜美的售价只有宜家的一半。宜家许多产品的设计来自欧洲,占用空间较大,为了适合中国的家居环境,嘉宜美正尝试将其改造成缩小版。在中国,消费者偏爱深色木材多于浅色的桦木,嘉宜美会据此改变宜家产品的选料。“做零售,我们知道肯定做不过宜家,还有巨大的差距。所以短期内,一定会向宜家学习。也会做类似的升级版,但80%的产品还是会向宜家学习。” 宜家2001-2012年销售额单位:十亿欧元

同样的产品,更便宜的价格,是嘉宜美敢于叫板宜家的关键。做到这一点,也离不开多年代工宜家沉淀下来的“宜家DNA”。在曹跃伟看来,宜家家具必须走生产线、做大批量加工,而过去中国的家具制造商以小批量加工为主,两者之间成本相差悬殊。许多想学宜家的厂家都是买了宜家产品,拿去工厂打样,一报价,比宜家的零售价还贵。如果换成宜家代工厂做,产品有时能比宜家零售价便宜50%以上。他举了个例子:宜家要求木方必须30公分才能拼接,但20公分的木方去接,并不会影响产品质量。这样一来,部分被宜家扔掉的30公分以下木方还可以接着再用,原料使用率就提高了。“你永远记得,所有的工厂都干不过宜家的工厂”。

产品线上多年积累的经验,是成熟代工企业的优势。它们的弱点在于,大多没有足够的设计、运营能力和品牌影响力。与天猫的合作,会有利于嘉宜美补齐自己的短板。

嘉宜美转型主做电商后,已经开始弥补自己最薄弱的环节——仓储、配送、售前和售后服务——这些都是宜家代工厂过去不曾涉及的环节。从嘉宜美天猫旗舰店里的买家评价里,最多的不满也皆来源于此。

截至2013年3月中旬,嘉宜美已经在牡丹江、济南、江苏建成了3座库房,另有一个仓库也已经在规划中。物流方面,嘉宜美也通过天猫与第三方达成了合作。在安装环节上,有宜家的地方,嘉宜美直接与跟宜家合作的第三方安装队合作,没有宜家的区域,嘉宜美选择由海尔日日顺等几个口碑较好的商家提供服务。经过几个月的准备,曹跃伟相信其物流体系已经足以承受每月销量两三千万的订单。

硬件之外,曹跃伟也请朋友帮忙改进整个在线服务流程。代工厂不懂电子商务,网站运营公司对工厂流程和产品工艺缺乏了解,需要通过培训,让两边顺利对接。网上卖家反映的问题中,70%集中在对安装的不满,嘉宜美就找人录制关于产品安装步骤的视频放到网上,供消费者参考的同时,也可以用于培训安装工人。

线下体验店也是不容疏忽的一环。对牡丹江门店的改造已经被曹提上日程。未来会在路口设置明显的门店提示标志。卖场内产品数量已由过去的100多种翻了一番。4月又推出“春雷活动”,嘉宜美卖场产品进一步增加到400多个。曹一再对门店负责人强调:“要告诉客人,我们过去是宜家代工厂,卖的都是跟宜家一样的东西,还比它便宜。不要怕宜家,我都不怕,你怕啥。”

上一篇:税法设计范文 下一篇:税源经济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