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13 22:10:21

山行教案范文第1篇

一、 转变语文备课观念。

1. 备课不等于备教案。

什么是备课?顾名思义,备课就是为上课做准备。它有两层意思:从广义上讲,是学习,生活,阅读,积累,理论学习等。从狭义来讲是设置预案,设定程序……预设。而在教学实践中,备课往往被曲解成了备教案。在很多学校的教育管理中,管理者往往把教师的备课紧盯在写教案上。谁的教案写得详细,项目填得齐全,那谁的就被认为是好的;相反谁的教案没有写,一旦被发现,那几被认定是没备课,可能不仅要受到批评,还会有一系列的处分。因此,写教案就成了备课的全部。即使通常所写的教案也只能算作狭义的语文备课,其基本要求是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而广义的语文备课则是大备课,终生备课,它以语文教学为核心,涉及到师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既包括写在备课笔记上的有形教案,更指融入教师心田的无形教案。正如特级教师于永正在上了一堂令人叹服的公开可后表示,他这节课没有准备教案。但却是他一生的准备。写教案决不等于就是备课,备课也决不等于就是写教案。因此在课程改革下的语文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更重要的是备理论,备生活。对语文老师而言,有形教案固然有用,但更重要的是把课备进自己 的心灵深处。

那么,语文教师是否就不再需要写教案呢?我认为,对于初出茅庐的新教师而言,写教案不仅有助于其调控课堂教学进程,还有利于新教师把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机融合。所以,不仅要写教案,还要写详案。而对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来说,年年重复写新教案,这有点重复劳动了.是否可以在老教案上作出修改,实行老戏新唱,或者在语文上圈圈点点,实现教案形式的多样化。

2. 课前的教学设计并不等于设圈套。

很多教师包括我在内经常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语文教学理论的指引下,语文教师根据可资利用的教学资源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进行预先设想,即进行教学设计是语文备课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们往往把教学设计得过细过死,使语文课成为一种一成不变的模式结构,高明一些的则把语文课设计成一个个圈套,到课堂上让学生往圈套里钻,这样就违背了新课标的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且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教师预期的不一定一致,教师的一次次启发就回落空。虽然教师最终还是完成了自己原先的教学设计,但对学生按自己的认知水平所提出的“好的意外发现”就只能舍弃不顾了,要知道有时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体验是多么的珍贵啊!做教师的应该去尊重它们不是吗?

3. 备教案不再是一味的备师案。

在传统的语文备课中,教案就是师案,是教师的案,是教师如何教课文的方案。这种教案往往是从教师的教学需求出发进行设计的,教师在写教案时考虑第一位的是自己如何叫,而不是学生如何学,学生的学要服从教师的教,即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互颠倒。

这种教案是只为教师准备的,是只为教师服务的,教案里记录的只有教师与教材。这种教案使教学过程成为单向度的信息传递,即由教师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在这样的教案中,只把教师的教作为主动的活动,把学生的学作为被动的活动来对待,学生要做的事就是如何去适应教师,这显然是与课程改革背道而驰的。所以,必须改变传统教案的设计理念,对传统教案来一个洗心革面,变教案为学案,变师案为生案,使教案成为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案,使教案为学生而备,

使教案为学生而服务,使教案去适应学生,变“以教论学”为“以学论教”。教师要重新考虑学生的角色,把学生真正作为主体来看待,认识到学生不是大容器。在教案设计的基本理念上,教师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学生怎样学”,要知道自己的引导,启发,点拨知识服务于学生的语文学习,这样就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认知方式,信息处理方式等等。只有在对学生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这样才是把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教案上加以落实。

二、 落实语文备课的内容。

备课不是对课堂情景进行面面俱到的预设,它只是描述大体的轮廓,它给各种不确定性的出现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并把这些不可预测的事件作为课堂进一步展开的契机。备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制订有效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备课需要确定的重要内容,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会影响整节课的方向,具有导学、导教和导评的功能。备课中目标的制订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基于有效性的考虑,制订教学目标。

2. 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

备课中,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方法设计教学效果必然是不同的。如:在三年级古诗《山行》和《枫桥夜泊》的教学中,如能利用学生对绘画的兴趣,让他们边理解古诗的意思边想象着把它的内容画出来,那么这堂课的效果一定很好。

3. 合理利用教材资源

新课程环境下,我们要重新理解教材、教学参考书等资源,基于教师的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在备课时,我们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挖掘等个性化的工作。比如,可以考虑在原有教材中,搜集更多的背景素材提供给学生,帮助理解课文内容;可以考虑学生的情况,提供与教材不同的学习内容等。

4. 尝试多样的书写形式

备课过程是教师综合课堂各要素、在脑海中对实际教学情景的设想过程,是教与学活动的构思、预演过程,带有鲜明的个性化。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根据学法的需要曾对备课尝试过不同的的书写形式。

三、 探索科学的备课方式及技巧。

语文教学备课工作的改进,还体现在备课方式上。当前,小学教师工作繁忙,尤其是语文教师,基本上担任班主任工作,更加显得忙碌。如何保障备课的有效性,是需要探讨的现实问题。现在各校基本上发放统一的备课笔记,教师一般都独立进行备课。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这样的备课方式效率比较低,使教师抄袭之风盛行,如何改进?既降低教师的工作量又保障备课工作有效,现在一些学校实行的集体备课与个人修改想结合的备课形式就值得肯定:首先组织同一年级的教师对一单元内容进行讨论,然后根据讨论情况分工进行备课,再把教案复印给其他教师,最后每位教师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对教案进行调整成稿。这样的备课既有利于教师之间取长补短,又有利于优秀教师对年轻教师的传、帮、带,发挥了教师的群体智慧;既有普遍性的规律,又有个性特色。

备课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环节,在新的理念下,需要改进的问题还很多。比如,笔者认为把教学反思纳入备课的内容很有必要,教学以后趁记忆犹新,进行分析反思,在备课本上,写下执教时最深的体会或疏漏之处,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也可以积累素材,促进教师自身的成长。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技巧,包括备课,大致可分为:

1. 题目分析法

一篇文章的题目常能反映该篇文章的重点和中心之所在。分析题目的含义(当然要结合课文内容),尤其是抓住“题眼”分析透彻课文的中心,教学重点就自然突出来了。例如:《高大的背影》,记叙妈妈背“我”去医院看病的路上,一位三轮车工人主动送“我”去医院的事。如果抓住“高大”一词来分析:“背影”为什么“高大”?它“高大”在什么地方?教学重点就突出来了。

2. 篇中揭示法

有些教材一开始就揭示出该篇的中心,有的则在中间用中心语句来提炼教材的中心,有的则篇末点题,抓住这些词语就能够提炼文章的中心。

3. 归纳总结法

先把教材分成段落或层次,根据各部分或层次的主要内容,进而分析他们在整篇教材中的位置和作用,从而概括整篇文章的中心和重点。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而且要认真学习新《大纲》,钻研教材,精心备课,以提高教学质量。

山行教案范文第2篇

师:课前让我们玩个游戏,看图片猜古诗。让我们现在走进古诗城堡,瞧,在每张扑克牌的背后藏着一幅画,看到画面,你想到哪一首古诗? 出示图片:《山行》、《绝句》、《池上》、《村居》等。

(一)诗词对比,体会特点

1.师:刚才我们回忆了高鼎的一首诗《村居》。(板书:村居)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词题目也叫《村居》。清平乐是词牌名。(板书:清平乐)

2.比较诗、词的不同体裁。

3.齐读题目。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这里的“村居”是什么意思?(乡村生活)

2.词人笔下的乡村生活是怎样一幅画卷呢?拿起书,大声读两遍,注意读准每个字音。 (学生自读)

一读:读准字音(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读);二读:读出词的节奏韵律(教师范读,提醒学生注意听它的节奏,停顿。);三读:读出词的韵味,你一定听出这首词的节奏和停顿了吧。指名读,学生评价。

(三)细读品味,想象意境

1.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词也是一样,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板书:一幅画)

2.好一幅温馨祥和的画面啊。在这些人物中,你最喜欢谁?(板书:喜)读读相关的语句,小组里说说你的理由。

3.学生交流。

(1)最喜小儿无赖。看,这就是小儿,他会怎么卧?(学生想象)一个“卧”字我们就想到有许多姿势,有侧卧、仰卧、俯卧,不管怎样,肯定是小儿最舒服的姿势,你们再看他的小脚丫,在来回的晃来晃去,真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词中用一个词来形容他的,哪个词?(无赖)你知道无赖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吗?(这里的“无赖”是顽皮、可爱的意思)多么可爱的小儿呀,你能读好吗?指名读、齐读。

(2)大儿锄豆溪东。除了最“喜”的小儿,还喜欢谁?(大儿)(出示:“大儿锄豆溪东”)这里锄豆是什么意思?(在豆田里锄草)如果你是大儿,此时你会想些什么?

(3)二儿正织鸡笼。中儿又在干吗呢?(出示画面:中儿正织鸡笼)(板书:织笼)多幸福的一家子呀!能不令人欢喜吗?谁来读读词的下篇,不仅要读出喜欢,还要读出大儿子和二儿子的勤劳、小儿子的活泼。(学生人情入境地吟诵)

(4)醉里吴音相媚好。过渡:那老两口在干啥呢?(出示画面)他们俩在干什么?

出示: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理解“吴音”、“相媚好”。看到这样的场面你有什么感觉?能用一个字说说你的感觉吗?(醉)为什么而醉?

学生交流:你瞧,这一家人和和美美,其乐融融,与清新自然的乡村美景构成了一幅和谐、祥和的乡村画面。

古人写词原是为配乐而唱,一首词就是一首歌,(板书:一首歌)咱们一起跟着优美的音乐来唱一唱。(师配乐《明月几时有》唱词)

二、教学反思

1.诗中有画

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一开始就设计了古诗城堡环节,将画面藏在扑克背后,点击白板出示相关的图片,让孩子看图猜古诗,大大调动了学生对本课的关注兴趣,后面的词的学习、师生互动埋下了伏笔。古诗的语言极为精炼,仅仅通过接触语言来学习古诗,儿童对古诗画面美的理解只会是笼统的、模糊的。所以我通过白板出示隐藏的画面,一点一点的丰富画面,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通过语言,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意境之美。

2.画中有情

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教学时,我尝试引导学生从字词的理解以及再现诗的画面入手,运用白板的即时批注功能,根据学生的回答即时批注,帮助学生体会词表达的意境;“由曲引情”——诗与曲,自古以来就是相互依存的姊妹艺术。使用了白板中的音频播放工具,在恰当的时机给学生的朗读配乐。使古诗词的诵读更有韵味,更有意境,使课堂更加生动。学生配乐而唱,此刻,学生伴随着柔美的音乐,浮想联翩……一幅悠闲自在的农家生活图,顿时呈现在学生眼前。

3.读中悟情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设计教案时我把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始终。起始阶段个别读,听录音朗读、齐声读,深入学习阶段边理解边朗读;学完全词后让学生反复朗读,配乐朗读,配乐吟唱。让学生读得琅琅上口,滚瓜烂熟,声情并茂,方肯罢休。同时,出示相应的画面,展现与之相适应的意境,让学生伴着舒缓的音乐,特定的背景画面中反复诵读古诗词,既是一种欣赏,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也有助于学生很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山行教案范文第3篇

一、钻研教材的力度

余映潮老师在板块式教学方面颇有深究,多年前已经在祖国大江南北享有盛誉,虽然早在工作以前就拜读过他的《听余映潮讲课》,但是以往外出听课以及2010年末在学校里亲自倾听余老师讲授《邹忌讽齐王纳谏》,使我都更加佩服他钻研教材的力度。这次坐在余老师旁边不远的地方,我留意到余老师听课时一丝不苟地做笔记,随身所带的笔记本,随着课堂的深入早已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各种记录。他还在电脑包中放了几本教材,教材上同样记录了余老师备课留下的各种痕迹,可见名师之所以为名师,他花在钻研教材上的工夫是常人难以企及的。

我特别佩服余老师的一点是,在我校五位教师上课和六位教师说课之后,余老师除了直接点评其优缺点以外,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自己对该课的创新性教学设计。他的教学设计一般都是2~3个教学活动,既精练又富有针对性,而且还跟他已有的、已发表的相关课文教案不同,没有对教材的深度把握是不可能做到的。我认为,余老师的精湛课堂教学艺术,正是建立在对教材的深入钻研基础上的。没有对教材锲而不舍的开拓,就不会有源源不断的教学设计灵感。

二、不断进步的热度

这一点是余老师在讲座时顺便提及的题外话。一位教研员朋友跟余老师打趣:“最近看到余老师你的许多新文章,你还是在不断地进步啊!”是的,余老师除了在教材上深入拓荒,还在认真严谨、不松不怠的工作态度上给我们做出了极好的示范。已近花甲之年的余老师,在自己的“语文潮”网站贴出系列的工作感受以及各地工作室授课、教研活动的报道,仔细阅读,就能感受到余老师对教学工作的挚爱。余老师在培训期间多次跟我们提及的一点就是:“这哪里是我在培训老师啊,分明就是老师们的上课、说课逼着我也要备课,所以我特别感谢这些老师!”

我可以很明显地强烈感受到,余老师对自己的工作要求是严格的,他追求上课所达到的效果主要有两大方面:课堂积累丰富、学生活动充分。纵观余老师在活动期间所上的两节课《陈太丘与友期》和《台阶》,我们所能体会到的就是余老师针对课文内容本身,努力在课堂上不多的几大活动当中,充分训练学生写和说的能力。两节课中,教师引导学生安静地写、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没有多余的放松时间留给学生。这恰恰是语文教师应该学习的重要内容:动静结合、张弛有度。

半个月以后,我在自己的班上了一节公开课《理清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其实这个课题有难度,阅读课的相关中考考点,我们语文科组的教师们基本上已经讲授过了,这几年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案例经验。最近一个月,我们初三年级的统测范围确定了要测试议论文,而“理清论证思路”这个考点当属议论文阅读中最难的一个考点,学生普遍感觉难以下笔,答题时扣不到得分点,是考试中的老大难问题。“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作为语文科组的组长,我必须做出表率,做一些勇敢的挑战和尝试。

决心要上这个课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塘厦初级中学的初三备课组长要来我校进行教学交流,初三语文备课组必须要推出一个课,我接受了这个任务。经过查阅资料、酝酿思路等备课工作以后,我确定了以下教学流程:首先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用刚刚学过的《谈读书》(培根)中的三个排比句来提醒学生应当善于思考总结。然后把中考语文考纲里对“实用类文体”的七点要求罗列出来,特别注明“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这个考点,让学生明确。接着告诉学生“理清论证思路”主要分三个步骤来思考: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运用了什么材料和论证方法、得出了什么结论。归结解题思路时,告诉学生用“首先—接着—然后”等关联词连缀起以上思考步骤,即可清晰地把题目回答清楚。然后以课前预习理清梁启超《敬业与乐业》一文的论证思路为例,让学生深刻明白这个考点是“中考难点,但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最后,通过学生练习资料上《人生总要“爆发”一回两回》《读永恒的书》两篇文章的论证思路归纳,巩固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从课堂的效果来看,我觉得自己这节课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学生做具体练习时,把握不准文本作者的观点,难以组织清楚论证思路。也就是说,教师对备课的深度研究准备不足。十分钟的讲解后,我安排了练习时间,从十分钟的练习以及我的巡视来看,学生对于《人生总要“爆发”一回两回》这篇文章的观点提炼十分不准确,只有三四位学生能找准中心论点。这篇比较明显的“总—分—总”结构文章尚且如此,另外一篇《读永恒的书》这个结构体例不甚明显的文章,学生就更加难以分析它的论证思路了。学生看到我在PPT投影出来的答案示范时,都可以理解,然而一旦自己动手去写去练,就无法把握了。十多分钟的时间内,大部分学生只是在练习本上写到思路的一半而已。

其次,课堂发言不够积极、学生未被真正调动起来,参与热情不足。相对于平时的课堂而言,这节公开课既有外校教师来听课,又有本校教师来观摩,更有一个摄像机在教室后面来回逡巡,所以学生的认真程度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对于教师的提问,学生们却未能十分积极地回答,只有一个女生比较主动地举手,其余学生处在观望的状态,整节课的气氛不够热烈。这或许与这节课本身的性质有根本性的关联,议论文阅读课而且是方法指导课,本身就比较枯燥难懂,即使方法得当步骤明确,一旦离开相关的样文,学生思考起来也有困难。但可以肯定的是,学生都努力表现,期待给教师们留下好的印象,坚持贯彻了教师的课堂指令。对于这样一个在全年级排最后一名的刚刚被我接手两个月的班级,除了对学生的充分配合充满感激之外,我还能奢望其他的精彩吗?实践出真知。研究如何讲好一节课是长远的工作,深入地思考才有进步的可能。

上一篇:说课教案范文 下一篇:乡愁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