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家访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0 23:44:01

三年级家访总结

三年级家访总结范文第1篇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2班的班主任工作,现在我将本学期的班主任工作总结如下。|||一、班情介绍|||我们班男孩子较多,所以班级氛围比较活跃,孩子们下课的时候比较闹。另外,由于外地孩子比较多,今年又进来一个后进生,教学压力依然很大。虽然我们班的女孩子比较少,但成绩优异的还是女孩子比较多。综合各任课老师的评价,我们班的孩子资质不是很好,成长也不是很好,抓起来比较吃力。|||进入三年级以来,孩子们在学习上均有所成长。大部分的孩子能较及时的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学习任务。但还是有十来个学生学习态度不容乐观,经常不做作业,上课不认真听讲。有些家长我和任课老师进行了电话、短信、面谈等多种方式的沟通,效果甚微,还是得每天留下来补昨天的家庭作业。家庭教育这块只能用学校里的休息时间为孩子补上,比较吃力。|||二、德育教学|||班主任工作,德育工作是第一条。学生的教育离不开严格的纪律约束,针对小学生是非辨别能力差,自制力不强的特点,应该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促进行为规范。|||这学期,我制订了严格的班规制度。结合思想品德课和晨间谈话,认真贯彻落实《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还制订了《班级公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思想行为。这样,即能及时给学生敲响警钟,又教育学生明辨是非,实施中也收到较好的效果。这学期,由于学校里发生了流行性腮腺炎,我更是经常教育孩子们对教室要多进行通风,要注意个人卫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近年来,孩子溺水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天气一转热,我就不断利用晨间谈话等教育孩子们不要去河边玩水,游泳一定要在大人的陪同下才能进行。|||三、补差方面|||针对本班的差生,我没有放弃不管,而是想方设法帮助他们上进,关心、呵护每一个同学。一方面利用课余时间与他们谈心,化解他们心中的隔阂,让学生感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与爱,使他们愿意以自己好的方面展示给老师看。另一方面我在课堂上降低问题难度,给他们展示机会,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对于作业,我也是给他们降低要求,基础会写了,就是通过要求了,有一定难度的可以问老师同学。孩子们端正了学习态度,学习目的性明确了,学习劲头也来了。|||四、家长会和大家访活动|||本学期,学校安排了一次三年级的家长会。会上,各位任课老师和家长深入地交流了本学科的特点,家长门应该怎么辅导孩子完成作业,获得了家伙脏的一致好评。另外,学校的大家访活动也为老师和家伙在那个的个别交流搭建了沟通的平台。通过家访,可以让家长更全面、细致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家长也把孩子在家的情况清楚地告诉我们,让我们老师对这个孩子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三年级家访总结范文第2篇

1、根据我校师资特点,本期我校着力加强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明确各项工作细则要求,先后制定了鲁阳小学《备课制度》《讲课制度》《辅导制度》《作业批改制度》《教案撰写制度等教学常规制度。我们坚持各项教学常规力求从细节中求实效、创特色。切实做好三抓工作抓基础、抓常规、抓起始。要求每位教师向课堂要质量,大力进行教学改革, 教师精心设计教案,合理安排教学的各个环节,利用好教材中所蕴涵的思维发散点,充分展现学生的知识构建过程,培养学生乐思、善思的学习习惯,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学法指导,切实提高课堂效益的有效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2、加大教学常规的检查、监督和管理力度。教导处定期或不定期地查阅教师的教案和作业批改等教学情况,全面了解教师的教学能力及班级教育教学情况,并对检查结果进行通报,充分肯定成绩,适时指出问题,督促每一位教师切实做好本职工作,达到了规范教学各环节的目,本期中考前后教导处组织相关人员对全体教师的教案、作业进行了检查,并在全体教师会上进行总结,表扬先进、查找不足、取长补短。

二、提高科研意识

教科研是学校教学的源泉,是学校教改的先导。我校把目光锁定在课程改革的主旋律上,树立教科研意识,活跃教科研风气。全体教师都能注重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更新观念,转变角色。

1、我们认真抓好教师理论、业务学习和教学反思工作。本学期,学校从兄弟学校为每位教师借阅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美丽的教育》《56号教室的奇迹》《剥开教育的责任》等教育教学专著、名著,组织全体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采取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学习培训,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提升了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同时抓好教育教学反思工作,每周周四下午放学后组织教师进行读书交流,学校领导对交流情况进行评价,其成绩纳入期末个人量化。

2、教学教育工作不断加强。由于学前周的理论学习,所以开学后学校教研的氛围很浓,自觉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很高,结合教研活动月活动,以年级组为单位制定了研究课题,其次是我们的教研活动逐步走向随机听课及有针对性地围绕一个专题进行研讨,年级组的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整个学期虽然工作很忙,但教研活动始终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三、加强过程管理

1、积极参加中心校开展的公开课活动,除要求本校教师上好公开课外,还要组织教师到兄弟学校听公开课,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2、将加强集体备课。每周周一下午第三节为语文备课时间,周二下午为数学备课时间。届时领导深入年级组加强指导,备课时要严格遵循学校三定四统一的备课原则,备课内容要有实用性和价值性。开学初,级组长带领本组老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年级组工作计划,根据上期考试成绩制定出本期努力目标,此目标作为期末级组长量化的依据。

3、本着奖勤罚懒的原则,对《量化考核》细则进行修改,从而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4、教导处加强单元测试的督导与检查,把测试成绩纳入个人量化。

5、加强英语教学管理,定期参加教育办组织的教研活动,加强本校英语集体备课,不定时检查课堂教学情况,全面提高英语教学成绩。

四、办好家长学校,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1、为使儿童健康成长、和谐家长,继续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和谐家校关系。促进儿童健康发展。本期,计划在期中考试前后分别召开一次家长会,就社会、家长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探讨。

2、建立班级家访制度。学期初各班制订出具体的家访计划,变请为访,无特殊原因,不能随便地把家长请到学校,而且每次家访前要写出具体的家访计划。计划内容包括家长学生情况、家访措施、家访目标等,家访后要把家访结果及时报告包级领导。

3、根据一年级、三年级学生及学业特点,开学初我们先后对一、三年级学生家长进行培训。使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从而实施有效辅导,提高教育教学成绩。

五、搞好素质教育

三年级家访总结范文第3篇

(一)

动力区教委对全区20多所小学的德育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学校德育工作有随意性和漂浮性,今天一个中心,明天一个中心,德育成了应时性的工作。加之单纯追求高目标,不注重学生思想形成过程,导致德育工作低效益,甚至负效应。

针对这种情况,本着“突出基础,侧重日常,贵在积累”的思想,动力区教委的同志们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制定了(动力区小学德育基础训练实施细则),对小学德育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

这份《实施细则》把《小学德育纲要)提出的十大教育内容分为基本生活规范、道德规范和心理健康教育两部分。共设置了22个训练项目,66个训练内容,226个训练点。?一至三年级为第一个教育循环段,侧重于优良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养成;四至六年级为第二个教育循环段,在前一个教育段的基础上,逐渐加重道德观念的启迪。

《动力区小学德育基础训练实施细则》提出了“小学德育重在训练”的观点。

每一个循环段的训练项目要一年操作一遍,三年共操作三遍。每一遍操作的项目相同,但是范围、深度、训练点都不同,符合学生思想品质螺旋式发展的规律。

这份《实施细则》有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曰“低”。即工作起点低,从最基本的行为习惯抓起。如一至三年级的德育训练要求侧重于养成教育。具体指导学生遵守生活规范和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和态度,活泼快乐地生活,成为人人喜爱的孩子。

二曰“斜。即教育坡度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按照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培养什么习惯,培养到什么程度,各年级都有明确的、不同层次的规范性要求。这样,同一内容,经过不同阶段的训练,逐步深入,就会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矗三曰“细”。即工作要求细,对每个工作环节都有具体要求,有指导,有检查,有评价。经过四年的实践探索,动力区小学德育基础训练形成了一整套的工作程序。每一个训练内容都大致分为明理课,训练课,评价课,专题班队会总结、在家庭和校内外实践等几个环节。甚至细到每周每天的安排。如周一是升旗;周二、四是导训课;周三是红领巾广播站自播节目;周五是时事教育。

四曰“实”。即所有的训练点都是小学生能够操作的实实在在的事,没有空洞的口号与说教。如比较抽象的“勇敢”一项,从要求一二年级的有病不怕打针吃药,跌伤不哭,敢单独在家,单独睡觉,到二三年级上学不用父母接送,遇到困难不依赖父母,独立解决,对于同学中的不良行为敢于批评帮助,都是小学生能够实践、常常未能做到的。

(二)

小学班主任做德育工作,是责无旁贷的。但是如何做,做什么?回答却不尽相同。

《实施细则》把平时班主任零打碎敲的教育纳入了明确的体系,要求具体又留有充分发挥余地。增强了班主任的自觉意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锅炉一小的青年教师苏玉霞,从一年级开始进行“孝敬”的教育,一直到三年级,抓住情感这条线不断深化。苏玉霞通过平时对学生的观察和家访中所掌握的情况,精心设计每一次导训课。学生们一年级为父母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二年级学会疼父母,三年级知道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到爱老师、爱同学。爱周围的人,学会了对他人的宽容和理解,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教育氛围。

哈尔滨动力区的德育《实施细则》,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增添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针对目前独生子女多,又普遍存在孤独、任性、脆弱的弱点,他们在相应的德育行为训练点上,又提出了心理健康训练点,把培养小学生稳定健康的心理素质纳入德育目标。

三年级家访总结范文第4篇

(一)动力区教委对全区20多所小学的德育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学校德育工作有随意性和漂浮性,今天一个中心,明天一个中心,德育成了应时性的工作。加之单纯追求高目标,不注重学生思想形成过程,导致德育工作低效益,甚至负效应。

针对这种情况,本着“突出基础,侧重日常,贵在积累”的思想,动力区教委的同志们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制定了(动力区小学德育基础训练实施细则),对小学德育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

这份《实施细则》把《小学德育纲要)提出的十大教育内容分为基本生活规范、道德规范和心理健康教育两部分。共设置了22个训练项目,66个训练内容,226个训练点。?一至三年级为第一个教育循环段,侧重于优良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养成;四至六年级为第二个教育循环段,在前一个教育段的基础上,逐渐加重道德观念的启迪。

《动力区小学德育基础训练实施细则》提出了“小学德育重在训练”的观点。

每一个循环段的训练项目要一年操作一遍,三年共操作三遍。每一遍操作的项目相同,但是范围、深度、训练点都不同,符合学生思想品质螺旋式发展的规律。

这份《实施细则》有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曰“低”。即工作起点低,从最基本的行为习惯抓起。如一至三年级的德育训练要求侧重于养成教育。具体指导学生遵守生活规范和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和态度,活泼快乐地生活,成为人人喜爱的孩子。

二曰“斜。即教育坡度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按照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培养什么习惯,培养到什么程度,各年级都有明确的、不同层次的规范性要求。这样,同一内容,经过不同阶段的训练,逐步深入,就会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矗三曰“细”。即工作要求细,对每个工作环节都有具体要求,有指导,有检查,有评价。经过四年的实践探索,动力区小学德育基础训练形成了一整套的工作程序。每一个训练内容都大致分为明理课,训练课,评价课,专题班队会总结、在家庭和校内外实践等几个环节。甚至细到每周每天的安排。如周一是升旗;周二、四是导训课;周三是红领巾广播站自播节目;周五是时事教育。

四曰“实”。即所有的训练点都是小学生能够操作的实实在在的事,没有空洞的口号与说教。如比较抽象的“勇敢”一项,从要求一二年级的有病不怕打针吃药,跌伤不哭,敢单独在家,单独睡觉,到二三年级上学不用父母接送,遇到困难不依赖父母,独立解决,对于同学中的不良行为敢于批评帮助,都是小学生能够实践、常常未能做到的。

(二)小学班主任做德育工作,是责无旁贷的。但是如何做,做什么?回答却不尽相同。

《实施细则》把平时班主任零打碎敲的教育纳入了明确的体系,要求具体又留有充分发挥余地。增强了班主任的自觉意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锅炉一小的青年教师苏玉霞,从一年级开始进行“孝敬”的教育,一直到三年级,抓住情感这条线不断深化。苏玉霞通过平时对学生的观察和家访中所掌握的情况,精心设计每一次导训课。学生们一年级为父母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二年级学会疼父母,三年级知道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到爱老师、爱同学。爱周围的人,学会了对他人的宽容和理解,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教育氛围。

哈尔滨动力区的德育《实施细则》,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增添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针对目前独生子女多,又普遍存在孤独、任性、脆弱的弱点,他们在相应的德育行为训练点上,又提出了心理健康训练点,把培养小学生稳定健康的心理素质纳入德育目标。

三年级家访总结范文第5篇

(一)

动力区教委对全区20多所小学的德育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学校德育工作有随意性和漂浮性,今天一个中心,明天一个中心,德育成了应时性的工作。加之单纯追求高目标,不注重学生思想形成过程,导致德育工作低效益,甚至负效应。

针对这种情况,本着“突出基础,侧重日常,贵在积累”的思想,动力区教委的同志们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制定了(动力区小学德育基础训练实施细则),对小学德育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

这份《实施细则》把《小学德育纲要)提出的十大教育内容分为基本生活规范、道德规范和心理健康教育两部分。共设置了22个训练项目,66个训练内容,226个训练点。?一至三年级为第一个教育循环段,侧重于优良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养成;四至六年级为第二个教育循环段,在前一个教育段的基础上,逐渐加重道德观念的启迪。

《动力区小学德育基础训练实施细则》提出了“小学德育重在训练”的观点。

每一个循环段的训练项目要一年操作一遍,三年共操作三遍。每一遍操作的项目相同,但是范围、深度、训练点都不同,符合学生思想品质螺旋式发展的规律。

这份《实施细则》有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曰“低”。即工作起点低,从最基本的行为习惯抓起。如一至三年级的德育训练要求侧重于养成教育。具体指导学生遵守生活规范和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和态度,活泼快乐地生活,成为人人喜爱的孩子。

二曰“斜。即教育坡度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按照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培养什么习惯,培养到什么程度,各年级都有明确的、不同层次的规范性要求。这样,同一内容,经过不同阶段的训练,逐步深入,就会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矗三曰“细”。即工作要求细,对每个工作环节都有具体要求,有指导,有检查,有评价。经过四年的实践探索,动力区小学德育基础训练形成了一整套的工作程序。每一个训练内容都大致分为明理课,训练课,评价课,专题班队会总结、在家庭和校内外实践等几个环节。甚至细到每周每天的安排。如周一是升旗;周二、四是导训课;周三是红领巾广播站自播节目;周五是时事教育。

四曰“实”。即所有的训练点都是小学生能够操作的实实在在的事,没有空洞的口号与说教。如比较抽象的“勇敢”一项,从要求一二年级的有病不怕打针吃药,跌伤不哭,敢单独在家,单独睡觉,到二三年级上学不用父母接送,遇到困难不依赖父母,独立解决,对于同学中的不良行为敢于批评帮助,都是小学生能够实践、常常未能做到的。

(二)

小学班主任做德育工作,是责无旁贷的。但是如何做,做什么?回答却不尽相同。

《实施细则》把平时班主任零打碎敲的教育纳入了明确的体系,要求具体又留有充分发挥余地。增强了班主任的自觉意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锅炉一小的青年教师苏玉霞,从一年级开始进行“孝敬”的教育,一直到三年级,抓住情感这条线不断深化。苏玉霞通过平时对学生的观察和家访中所掌握的情况,精心设计每一次导训课。学生们一年级为父母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二年级学会疼父母,三年级知道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到爱老师、爱同学。爱周围的人,学会了对他人的宽容和理解,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教育氛围。

哈尔滨动力区的德育《实施细则》,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增添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针对目前独生子女多,又普遍存在孤独、任性、脆弱的弱点,他们在相应的德育行为训练点上,又提出了心理健康训练点,把培养小学生稳定健康的心理素质纳入德育目标。

上一篇:大学生家访总结范文 下一篇:辅导员家访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