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定三评履职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14 11:57:12

三定三评履职报告

三定三评履职报告范文第1篇

一、工作做法

嘉祥县从今年4月份开始着手机构编制评估工作,前期重点探索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7、8月份进行试点评估,完善评估体系。从9月份开始进行正式评估。目前,已完成环保、住房和城乡建设等7个部门的评估工作。评估工作的主要做法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构建评估体系,夯实评估基础。嘉祥县编办利用“每周学习例会”和“编办业务论坛”,研究探索评估指标和方法,经过反复探讨、调整和修改,制定了《嘉祥县行政部门机构编制评估计分表》。指标设计上突出四个重点:一是突出指标的层次性。按照“由总到分、层层细化”的思路,设置三级指标体系。对政府部门评估内容进行分解归类,设置6个一级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科学确定其权重分值,实现指标权重的科学量化,即:职责配置(10分)、职责落实(20分)、履职效果(15分)、机构编制配置执行及人员情况(24分)、内设机构配置及运行情况(26分)、所属单位设置及运行情况(5分);对一级指标采用鱼骨分析法并结合职责性质进行分解后设置23个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则结合部门业务工作,进一步细化具体。二是突出指标的系统性。评估指标涵盖职责、机构编制、内设机构、所属单位及运行机制等,全面覆盖政府部门评估要素。三是突出职能评估。职能是评估工作的核心,在评估内容和方法上具有最重要的地位。围绕职能评估设置了职责配置、职责落实、履职效果三个一级指标,其分值占总分的45%。四是突出可操作性。按照“定量定性结合、定性为主、定量为辅”的原则,调整制定指标和计分方法,使评估体系与实际工作更加契合。总体上,能利用计分公式计算的指标,直接计算得分;难以量化的就定性赋分。设定好、中、差三个等次标准,参照标准定性确定等次,依据等次得分,力求评估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二是开展试点评估,积累评估经验。评估重在分析评价事物内部的机构、功能、机制等要素。鉴于评估的复杂性,7月份,选择县科技局和安监局开展试点评估。对两个局试点评估后,各用一天时间及时召开分析会,调整评估指标,改进评估方法,完善评估体系。根据试点情况,做了以下改进:一是制定了《自评指导手册》和《操作手册》。《自评指导手册》由被评估部门使用,解决部门自评中感觉内容繁杂、无从下手和资料不规范、自评质量和效率不高的问题。《自评指导手册》设计了8种表格,提供了自评报告参考提纲和提交资料清单。《操作手册》用于帮助评估组外单位成员熟悉业务。二是强化学习培训。组织评估人员进行集中学习培训,明确责任和分工,确保评估程序统一规范。自评材料上报后,评估人员集中研究自评资料,熟悉被评估部门的情况,找出问题,做到心中有谱,从而增强评估的主动性和针对性。三是实行民主评议。借用社会评议结果,确定被评估部门的社会满意度,既提高了评估权威性,又提高了评议效率。

三是政府强力推动,开展正式评估。为深入推进政府部门机构编制评估,嘉祥县政府第20次常务(扩大)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机构编制评估工作,所有县政府组成部门主要负责人都列席会议。会议听取了专题汇报,审议了《嘉祥县行政部门机构编制评估工作实施方案》,并以嘉政发〔2013〕29号文件印发。会后,嘉祥县政府分管领导又召开了被评估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评估工作会议,进一步部署评估工作。

为提高评估科学性,我们对每个部门都采取“五评”模式进行正式评估。一是单位自评。被评估部门按照评估方案和自评手册,梳理职责、人员、内设机构等事项,填写表格,形成自评报告。二是模拟评估。到部门评估前,评估组对照评估指标体系,结合自评资料,对照被评估部门的“三定”规定和编制手册,开展模拟评估。通过模拟评估熟悉被评估部门的工作业务,发现存在的问题,增强评估的主动性,提高了评估质量。三是分组评估。针对现场评估局限于看材料的问题,为避免出现“资料评估”,我们设置综合评估组和科室评估组。综合评估组主要对职责、机构、编制及人员情况进行评估。围绕指标和评估标度,查阅资料,征询座谈,核实印证,分析评判。科室评估组到部门内设机构和所属事业单位进行实地评估,重点查看现场、查阅业务资料,评估科室机构编制人员、科室履职、科室工作流程、科室职责界定及所属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履职等情况。两组相互印证,增加评估深度,提高评估效率。四是延伸评估。对于部门间互相关联的职责再到相关部门进行延伸评估,听取双方意见以厘清职责。同时,还对能体现被评估部门履职成果的重要现场进行了查看。五是计分评估。评议组成员围绕每项指标进行分析评价,并依据各项指标按评估标度和计分方法进行量化计分,并通过媒体公布各被评估部门的得分和排名。

四是形成评估报告,督导部门整改。评估结束后,评估组分析汇总各部门的评估情况,形成综合性的评估报告,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并向被评估部门反馈整改意见,部署督导整改工作。

对评估中发现的职能转变落实不到位,存在职责交叉、权责脱节等问题的部门,通过科学配置职能、合理调整机构设置予以解决。对部门职能弱化或工作不饱满的,及时调整机构或缩减编制,确保机构编制资源发挥最大效用。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属于机构编制部门研究解决的,及时研究提出处理意见;属于被评估部门整改或者改进的,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好落实。评估组在部门整改后,开展评估工作“回头看”活动,对整改情况及时进行了督导检查。

二、工作成效

一是强化了职责配置。通过对职能的分析评估,有助于调整职责,理顺体制,使工作衔接顺畅。如在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监管职责上,中央和省市由经信局监管,而嘉祥县由安监局监管,工作上下不理顺,通过整改明确县经信局负责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监管,理顺了管理体制。通过对县安监局的评估,发现该部门存在履职缺位、错位、越位等问题,如其“三定”规定明确了履行工矿商贸作业场所(煤矿作业场所除外)职业卫生监督检查的职责,但由于某些原因未能履行,通过督导,要求县安监局切实履行这一职责。

二是规范了行政审批事项。设置“行政审批事项落实情况”评估指标,主要查看该取消的审批事项是否取消,保留的审批事项流程是否规范,审批职能是否集中到一个股室,是否进驻审批服务大厅。评估中,发现某部门在一项审批收费职责取消后依然违规审批收费,及时采取措施,督导该部门整改落实。

三是促进了机构编制执行。在机构设置方面,重点评估内设机构及政府部门所属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对评估中发现的县住建局违规设置7个内设机构、单位的问题,责令其进行了整改,规范了机构设置。在人员编制方面,重点核查长期借用、编外用人、超编用人、在编不在岗及“吃空饷”等情况。通过评估加强编制对人员的约束控制作用,减少编外用人,规范了人员管理。

四是纠正了机构编制违规行为。通过评估内设科室设置及职责履行、工作流程运行和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履职情况,及时发现了县环保局擅自设立与编制部门批准设置的环境监测站、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办公室业务性质相近的监控中心和污控办两个机构,责成该局立即撤销了自行设立的机构。

五是提供了机构编制调整参考依据。评估工作使机构编制部门掌握了行政部门的真实情况和存在问题,使机构编制调整更加客观、全面、真实。如县住建局承担了40多项城建工程,工作任务重,核定编制少,实有人员少,鉴于其事业单位缺编严重的问题,提出了编制调整的建议,提高了编制配置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三、工作体会

一是评估能够使机构编制工作更好地贴近中心、服务大局。通过评估,能够规范审批事项,界定职责界限,明确部门职责,督导部门履职到位,提高政府运行和管理服务质量,使机构编制工作更好地贴近中心、服务大局。

二是评估能够改进机构编制管理工作。通过机构编制评估能够推动机构编制管理由静态向动态、由重配置向重监管转变,弥补了监管环节的缺失,强化了机构编制部门的监管职责。同时,通过评估加强了对政府部门的监管,有利于增强机构编制部门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三是评估能够锤炼机构编制干部队伍。机构编制评估将抽象的职能、机构、编制融入具体形象的工作实践中,丰富了机构编制干部的实践经验,为实施机构编制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

机构编制评估是一项新生事物,还存在评估精细化、科学化程度不高,缺乏统一标准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嘉祥县编办将在评估业务上,加强与专业研究团队的合作,集中力量破解评估指标量化、定性分析模式和方法、评估标准科学化等难点,提高评估的精细化和科学化水平;在组织建设上,建立评估联席会议制度,集中组织、编办、监察、财政等部门多方力量,聚力推进评估工作;在体制机制上,要探索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评估长效机制,建立评估机构,使评估成为机构编制部门的常规工作。

三定三评履职报告范文第2篇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肥城市委、市政府和市编委领导高度重视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评估工作,提出了“真评实估、评真估实、评出成效”的要求。为切实加强领导,市里成立了由分工副市长任组长,纪检监察、组织、编制、人社等7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统筹兼顾,靠上工作,认真履行职责,确保了评估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同时,市财政拨付专项经费,配备了电脑、手提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用品,为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二是宣传发动到位。2013年7月25日,召开了由24个政府工作部门和22个直属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全市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评估工作会议,就评估工作进行动员和发动,并对2013年的评估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同时,在肥城机构编制网上开通了“评估工作专栏”,通过网站、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宣传评估的意义、工作动态等,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是工作措施到位。一方面,按照上级关于政府届期内工作部门评估一遍的要求,制定了评估工作推进时间表,将评估对象扩展到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确定2013年评估对象12个,其中,政府工作部门6个、直属事业单位6个。其他部门单位的评估工作将于2016年全部完成。另一方面,健全完善了评估工作机制。市编办作为职能部门,组建了强有力的工作班子,工作人员在评估期间全程盯靠,不再参与原单位的工作,实行人员、时间、精力“三集中”,确保了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把握四个重点,力求评估科学合理

一是科学制定《实施意见》。组织人员到评估试点地区进行学习取经。同时,深入部分部门单位听取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制定了《肥城市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评估工作实施意见》。期间,对把握不准的问题,及时向泰安市编办汇报请示,多次反复讨论,几易其稿。

二是合理设定评估指标。本着“抓住关键指标、突出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原则,设计了《肥城市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评估指标体系》和指标体系解释,将评估内容分解为职能精细化管理、内部工作机制运行、对外协作配合机制建立和运行、履行职责及成效评估、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履职评议和社会评议以及其他评估指标等七大项31个小项,总分值为100分。其中,职责落实和履行占45分,机构编制管理占40分,社会评议占15分。履职绩效和机构编制管理占总分值的85%,突出了机构编制部门的职能特点。

三是指导部门搞好自评。为提高单位自评质量,制定了《关于做好自评工作有关问题的说明》,对评估工作的相关问题作了统一明确,并对各部门单位业务人员进行了一次培训,使部门单位对工作要求和程序一目了然,开展自查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另外,深入到各部门单位加强督促协调,指导帮助他们搞好自检自查,当场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整改建议,提高了自评工作质量和效率。

四是严格程序真评实估。到部门单位评估前,及时发放评估日程安排表;到部门单位实地评估,严格遵循召开会议、问卷调查、个别座谈、查阅档案资料和现场实地检查的程序进行,确保该走的程序一个不少,该把握的环节一个不漏,该查阅的资料一样不缺,全面了解掌握部门单位机构编制执行的具体情况,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客观作出评价。

三、坚持四措并举,确保评估结果客观公正

一是五位一体问卷调查。围绕了解清掌握实相关情况,按照市分管领导、单位干部职工、管理服务对象、相关职能部门、监管部门等五个层面,分别制定了不同的调查问卷。采取市分管领导点评、编办主评、管理服务对象助评、职能部门参评、监管部门鉴评“五位一体”工作法,共发出调查问卷1291张,广泛了解各个层面对被评估部门单位的评价。

二是分层别类个别访谈。按照市分管领导、单位干部职工、管理服务对象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等几个层面,先后与261名对象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全面深入了解相关情况以及对被评估部门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在高新区评估时,通过个别访谈了解到高新区管理体制调整后,与所在的王瓜店街道在农村建设、水利、环保等基层社会事务上存在职责交叉、关系不理顺的问题,为下一步规范高新区与驻地管理体制提供了依据。

三是查阅档案实地检查。按照部门提供的资料与自查报告相对照、与访谈情况相对照、与编办掌握情况相对照,履行职责与“三定”规定相符、与岗位职责相符、与工作绩效相符的要求,通过查看档案资料、实地检查的形式,评估部门单位在履行职责和机构编制管理执行等方面的情况。有下属事业单位的,按不低于30%的比例,一并检查评估。通过实地检查,对发现的挂牌不规范、自设内设机构等问题,当即提出整改意见,规范了机构编制管理。

四是汇总分析形成报告。评估工作组通过汇总、梳理和分析调查问卷、个别访谈、实地检查等情况,以打分的形式确定评估等次,并形成评估报告。在征求被评估部门单位意见后,报市编委会研究,形成正式评估报告,并送达被评估部门单位。评估结果及时通过肥城机构编制网进行公告。

四、做到三个结合,强化评估结果运用

一是将评估结果与研究调整机构编制事项相结合。根据评估掌握的情况,在现有机构编制资源内,优化整合内设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保障部门职能作用发挥。如,针对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设立时没有内设科室的实际,根据评估掌握的情况,结合其承担的职能,对其内设科室进行了规范和明确,为其更好地发挥职能有序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针对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大队承担任务较重、单位空编较多的实际,今年为其批复了1名安置干部编制使用计划,补充了工作力量。

二是将评估结果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结合。将评估结果作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参考依据,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提出整改处理意见,并采取有效措施,督促部门单位抓好落实。如通过评估发现,虽然在职能界定时,立足实际将煤矿、石膏矿安全监管职责交由市煤炭局承担,非煤矿山安全监管职责交由市安监局承担。但在实际运行中,市煤炭局和市安监局都对石膏矿行使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存在重复监管执法问题。为此,重新明确了相关职责划分,进一步理顺了非煤矿山安全监管体制。

三是将评估结果与奖惩激励相结合。评估结束后,对评估结果优秀的市国土资源局、环保局等7个部门单位予以通报表彰,倡树典型。下一步,随着评估工作的深入开展,对评估结果较差的部门单位将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对“三定”规定落实不力或者有其他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问题的部门单位,责令限期整改;对存在严重违法违规问题的部门单位,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三定三评履职报告范文第3篇

一、高度重视机构编制评估工作,实现政府部门评估全覆盖

枣庄市编办高度重视机构编制评估工作,认真谋划,周密部署,利用4年时间完成了对政府部门的第一轮评估。一是营造良好评估氛围。在评估过程中,市编办设计了《市直部门机构编制评估公告》,在被评部门显著位置张贴,做好宣传引导,将评估要求传达到所有机构和每名人员。二是做实做细自查工作。结合当前重点工作,每年制定详细工作方案,完善自查表格和指标体系,评估通知下发到每个单位后,要求部门报送负责人和分管领导名单,及时与部门人事(政工)科沟通,仔细梳理分析机构编制有关情况形成自评报告。三是综合运用评估方式。采用走访相关部门和服务对象,实地调查部门审批服务“窗口”、政务服务平台、政务公开专栏等,访谈有关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协作配合密切部门,并开展社会问卷调查、委托效能监察机构或社情民意调查机构开展调查等,综合运用多种评估方式开展机构编制评估工作。

二、做好结合文章,通过评估助力各项改革任务落实

通过将机构编制评估与当前重点工作相结合,不仅全面了解了政府部门机构编制配置及执行情况,同时也为推动修订“三定”规定、调整机构编制事项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一)通过政府部门机构编制评估,为部门“三定”规定修订做好调查摸底。按照《山东省行政机构设置和制管理办法(试行)》和省编办《关于市县政府部门“三定”规定修订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将机构编制管理新政策和政府部门“三定”规定修订新要求纳入评估内容,全面了解部门职责、机构设置、编制及人员配备、履职成效、机构编制执行情况等实际情况,为修订“三定”规定打好基础。一是认真梳理近几年部门职责调整情况。集中汇编了2013年以来行政审批事项调整文件,并结合编制公布的政府部门责任清单、行政权力清单,与部门“三定”规定认真对照梳理,评估部门职能配置合法合规情况、完整清晰情况、权责统一情况、职责交叉情况,以及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内容。通过对照梳理,掌握了部门职能调整变化情况,同时也发现部门权责清单不规范问题112处,因法律修订未及时更新事项316项,及时督促部门修改完善,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二是对部门履职、运行效能进行客观评价。通过分析评估部门编制与职责适宜情况、领导职数与管理任务适宜情况、人员配备到位情况、人员结构合理情况、人员岗位适应情况等内容,掌握第一手资料,为下一步优化编制配备夯实基础。三是督查部门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情况。通过实地评估,部门在机构设置、编制使用、职数配备等方面做到了严格遵守“三定”规定,但同时也发现部分部门有干预下级机构编制事项和机构编制管理信息系统更新不及时的问题,及时进行了纠正。

(二)将评估结果作为调整机构编制事项的依据,使机构编制管理更科学规范。一是对部门现有编制人员情况分析评估,督促部门严格执行《枣庄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编制使用管理办法》和《枣庄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使用编制公开遴选工作人员审批办法》等机构编制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编制管理质量和使用效益;与人社、财政部门形成控编减编的整体合力,构建了控编减编工作的长效机制。审核部门编制使用申请时,对比现有评估结果中机构编制资源,人员结构是否合理,实现人员编制效用最大化,鼓励部门通过发掘内部潜力,合理安排人员岗位分工,改进工作方式,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二是研究部门申请调整的机构编制事项时,以评估结果作为重要论证依据,实现动态管理。对需要调整机构编制事项的,由机构编制部门统筹研究,通过评估发现部门机构编制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间存在的差异,在现有总量内调整,有减有增,增减平衡。三是评估结果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提供参考。清理规范事业单位,对职能消失或弱化的部门、单位,适时撤销机构、缩减或收回编制。整合与职责不符的内设科室,推进政事分开、政企分开;全部收回市直扎口管理的职能弱化、生产经营类的事业单位空余编制共278名。收回的编制调剂用于全市中心工作、全局性工作和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涉及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社会管理涉等重点领域。

(三)通过评估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确保承接下放行政权力落实到位。评估指标体系设计将部门行政审批事项落实情况列入,并实地调查部门设立的审批服务窗口、门户网站等,促进审批制度改革措施落地。一是评估部门“接”“放”工作是否到位。采用审计式检查方法,与历次取消下放行政权力文件进行逐一核查,并抽查部分行政许可案卷,确保下放事项承接落实到位。二是检查部门“两集中两到位”是否落实。枣庄市自2012年实施了“两集中两到位”改革措施,即将行政许可事项(含年检事项)集中到一个内设机构,并将该机构集中政务服务中心设立窗口;各部门逐步实现向窗口授权到位,并确保所有行政许可事项在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到位。通过评估发现除了新承接事项未能及时进驻中心办理外,其他事项基本符合要求。三是检查行政许可事项业务手册和服务指南制度是否建立。发现6个部门13个行政许可事项服务指南未能通过网络提供下载服务,及时进行了纠正,促进了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

三、开展机构编制评估工作的认识和体会

一是机构编制评估工作需多部门协作配合。机构编制部门除日常管理工作外,还承担着多项改革任务,仅靠编办一家力量无法开展好部门履职评估工作。市人大、市政协机关、市纪检监察、财政、统计等部门非常支持评估工作,市监察局开展了部门履职效能暗访,市财政局提供人员统发工资名单进行核查是否存在吃空饷行为,市统计局组织了调查员培训与调查等,都有力推进评估工作的开展。

二是评估结果运用应建立激励机制。机构编制评估是为了检验政府履职能力,提高政府效能建设,评估结果如得不到有效运用,评估结果好坏与部门利益不相关,部门会觉得评估可有可无,会流于形式,成为空谈。可将机构编制管理和执行纳入党政主要干部审计,发挥审计监督作为机构编制综合约束机制重要监督平台作用,整合审计监督和机构编制监督资源,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发挥评估结果导向作用,不断优化政府职能配置,强化机构编制法规约束力,提高机构编制权威。

三是构建科学合理的机构编制评估指标体系。指标是衡量政府部门机构编制执行情况的标准,需建立能反映机构等如何运作科学的指标体系,并且是多层次、全方位体系,对政府运行情况全面综合进行评价。要准确界定评估范围、目标、有针对性的内容;要科学设计指标,全面科学体现机构职能配置和编制核定并结合实际工作需要;要正确划分层次指标,合理分配定性、定量指标权重,使评估结果尽量客观公正。作者单位:枣庄市编办 E:TC

三定三评履职报告范文第4篇

一、定岗原则

各片区中队除中队长外其余人员对辖区街道实行一人一段定岗定责;根据辖区地域大小和人员数量,合理分配路段,配置人员,在辖区内实现人员无盲区覆盖。

二、工作职责

每个队员是所负责区域城市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所负责区域的城市管理工作负全责,必须履行如下职责:

(一)加强与责任区域内的商家沟通、互动,每月与责任区域内的商家进行一次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

(二)劝导和制止责任区域内违规占道经营和占道促销活动。

(三)纠正和制止责任区域内车辆乱停乱放行为。

(四)纠正和制止责任区域内噪声扰民行为。

(五)纠正和制止有损市容的乱牵、乱挂、乱贴行为。

(六)纠正和制止破坏城市市政、园林、环卫及公共设施的行为。

(七)规范责任区域内的门店装修;监督责任区内各类户外广告设置,督促商家或广告企业按程序报批,并按许可要求设置;发现违规设置行为及时报告,并进行制止。

(八)负责监管责任区内的违章搭建行为,及时发现并报告。

(九)纠正和制止乱堆、乱倒、乱扔垃圾的不文明行为;及时发现责任区内的环境卫生管理方面的问题,联系环卫路段管理人员及时处理。

(十)参与责任区域内的协调和处理;协助配合责任区内执法案件办理。

(十一)向中队报告管理过程中遇到重难点问题,申请中队及时解决。

(十二)积极完成中队安排的其他工作。

三、督查考核

局集中统一组织的督查考核由局督察室牵头负责,日常督查考核由中队自行组织;督查考核要紧紧围绕定岗定责落实情况和队员履职情况展开,发现问题直接考核到管段责任人员;个人的日常的考核分值作为年终考核等次评定依据。具体督察考核办法如下:

(一)到岗情况考核:除正常休息和中队集中统一安排外,人员无故不到岗一次扣个人目标绩效分0.1分,每缺席半天为一次旷工扣0.25分,全天缺席记两次旷工扣0.5分。

(二)街面管理情况考核:1、占道经营:出门店占道经营行为同一门面一周内被发现不得超过3次,超过3次扣个人绩效考核分0.1分;责任区内同时出现3处以上占道经营行为,扣个人目标绩效考核分0.1分。2、车辆停放管理:责任区域内乱停乱放车辆不得超过5辆,超过5辆扣个人绩效考核分0.1分。3、噪声控制管理:同一商家的噪声扰民行为一周不得超过3次,超过3次扣个人绩效考核分0.1分;责任区内同时出现3处以上噪声扰民行为,扣个人绩效考核分0.1分。4、市容市貌管理:责任区内乱牵、乱挂、乱贴问题不得超过5处,超过5处扣个人绩效考核分0.1分。5、综合管理:责任区内各方面的问题不得超5处,超过5处扣个人绩效考核分0.1分。

三定三评履职报告范文第5篇

各科、室在职在编人员(包括临聘人员)按照机构编制部门制定的“三定”方案,结合工作实际,按照岗位责任分工,做好一岗双责工作。坚决做到任务清晰明确,岗位尽责,杜绝职责不清,职能交叉,在编不再岗,在岗不履职等现象。

二、严格遵守作息时间

严禁工作时间无故迟到,早退,因病因事等须按规定履行书面请(销)假手续。严禁工作时间中途脱岗,串岗闲谈。严禁工作时间上网娱乐,购物,炒股,聊天等活动。工作时间因公外出等情况须向主管领导请假并报告具体去向。

三、严肃会议纪律

参会人员必须按会议通知要求按时到会;确因有事无法参会的,须提前向主要领导请假报告。严格遵守会场纪律,会议期间不得擅自中途离会,不得在会场吸烟,接打手机,交谈喧哗,随意走动或打瞌睡。

四、强化服务意识

增强纪律观念,严格按规定和制度办事,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增强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不准敷衍应付,讨价还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为机关提供优质服务。认真开展“三优一满意”(优质管理、优质服务,优良作风,优美环境,群众、机关满意)活动,树立机关良好形象。

五、坚持值班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坚持领导带班工作机制,保持上下信息畅通,确保值班备勤到位。凡重要社会动态,重大突发事件必须第一时间向局领导报告,及时按相关规定上报市委,市政府。

六、转变工作作风

增强执行力,注重落实效果。提高办事效率,加强部门协调,杜绝推诿扯皮现象。坚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讲奉献,做到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

七、严格保密制度

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事不做。

八、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三定三评履职报告范文第6篇

一、充分认识开展“履职尽责、勤政为民”主题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和公务员队伍;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需要各级干部、公务员具有很高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推动*文化又好又快发展,需要市直文化系统各级干部、公务员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完成区域文化旅游中心的战略任务,需要市直文化系统各级干部、公务员具有很强的执政能力、创造能力。从目前情况看,市直文化系统的干部和公务员队伍总体上是好的,是能够担当重任的。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部分干部和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突出表现为:宗旨意识、群众观念淡薄,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漠不关心、麻木不仁;执政意识、责任意识不强,只要权力,不要责任,不尽义务;工作敷衍赛责,不尽心尽力,事业发展、市场监控、公共服务职能不到位;履职能力、执政能力不强,办事效率低下;存在职能错位、缺位、越位,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在全体干部和公务员队伍中开展“履职尽责、勤政为民”主题活动,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是推动全市文化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开展“履职尽责、勤政为民”主题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履职尽责、勤政为民”这一主题,明确职能,强化责任,加强监督,跟踪问责,着力解决市直文化系统各级干部和公务员在执行层面的突出问题,改善政务环境,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开展“履职尽责、勤政为民”主题活动要重点把握以下原则:

(一)教育为主原则。坚持以正面教育和自我教育为主,不搞人人过关,不针对具体人、不纠缠具体事,重在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强化宗旨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履职尽责、勤政为民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依法行政原则。坚持依法行政、权由发授,任何处室和单位不得随意扩大职权,也不得逃避责任。依法规范各级干部、公务员的行政行为。

(三)权责一致原则。坚持在行使权力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建立和完善权责统一的行政体系,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既各司其职又各负其责。

(四)质量效能原则。坚持既要提高工作质量,又要提高工作效能;既要按程序办事,又要简化办事程序。做到工作质量高标准、办事效率快节奏。

(五)强化监督原则。坚持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扩大党务、政务、公务公开,强化法律监督、纪律监督、群众监督、民主监督和舆论监督,提高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各级干部、公务员的公认度和公信力。

三、开展“履职尽责、勤政为民”主题活动的目标要求和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通过开展主题活动,要实现五个方面的目标要求:

(一)提高道德水准。市直文化系统各级干部、公务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和勤政为民理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利益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形成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尽职尽责的良好风尚。

(二)增强履职能力。市直文化系统各级干部和公务员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业务能力、工作能力明显增强,能够胜任本职工作、解决复杂问题,创造新经验、新业绩,高质量、高标准完成本职工作任务。

(三)完善体制机制。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逐步建立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运转协调、监督有力的管理体制。

(四)转变工作作风。局机关、各单位、各级干部和公务员执政能力明显提高,能够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重大决策部署,结合本单位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成为自觉行动和一种常态。

(五)实现群众满意。市直文化系统各级干部和公务员办事效率、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一些行政弊端得到克服,一些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得到解决,一些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得到惩处,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机关各处室、各单位、各级干部和公务员要按照上述目标要求,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突出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着力解决“职能不清、责任不明”问题。主要是量化、实化、细化每个部门、每个单位、每个职位、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能和责任,重点解决“职能交叉、职能重复”、“无人管理、多头管理”、“自由裁量权过大”,只行使权力,不履行义务,不承担责任等问题。

二是解决“不作为、乱作为”问题。主要是不求上进、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业绩平平,无所建树;、吃拿卡要、弄虚作假、不讲诚信,甚至失职渎职,严重损害人们群众利益,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等。

三是着力解决“责任心缺失、工作不到位”问题。主要是党性不强,宗旨观念淡薄,对工作没有激情,对群众没有感情,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尽其责、敷衍了事、不深入实际、不调查研究、不解决问题,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等。

四是着力解决“程序繁琐、效能低下”问题。主要是因循守旧、墨守陈规,不改革、不创新、不发展,为了小团体利益,人为抬高门槛、设置障碍,故意刁难企业和群众;办事拖拉、推诿扯皮,不干事、干不成事等。

五是着力解决“政令不畅、执行不力”问题。主要是对上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事不办,形成中梗阻、下梗阻;对内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果,相互掣肘、内耗严重等。

四、开展“履职尽责、勤政为民”主题活动的总体安排和方法步骤

这次主题活动时间大体安排5个月,从2008年11月开始,2009年3月基本完成。参加的范围包括:局机关、局属各单位(含市文物局机关)的全体工作人员。

这次主题活动的方法步骤是:

1、明责。就是按照机构设置与“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把工作职能和责任量化、实化、细化到每一个单位、每一个职位和岗位,实现全覆盖。做到职能清晰,责任明确,不重不漏,公开透明。同时,根据每个处室、职位和岗位职责分工,建立规范的工作流程、完成时限和质量标准。这项工作由局人事处负责,2008年11月底完成。

2、履责。就是按照职责分工,高效运行,协调运转。每个干部和公务员都能做到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坚持严、细、深、实、快的工作标准,严谨细致、勤奋务实、精益求精。创新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履行职责是一个长期的并不断完善提高的过程,也是对每个干部和公务员的最基本的要求,2008年12月底前要基本建立履责的程序、方式方法、质量标准体系。

3、验责。就是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对每个干部和公务员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评议和检验。要把自验与互验、上验与下验有机结合;个人述职与民主评议有机结合;日常验责与年度考核有机结合,做到全面、客观、公正。验责和评议结果记入本人档案,作为年度考核的主要依据。由局监察室、人事处负责制定《验责实施办法》,2009年2月底前基本建立验责机制。

4、问责。就是按照《公务员条例》和《纪律处分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对不能履责尽责的干部和公务员进行问责,追究责任。情节较轻的,给予诫勉谈话、通报批评、责令作出检查,限期整改;情节较重的,给予离岗培训,调整岗位,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情节特别严重的,依照干部管理权限和有关规定,给予党政纪处分,责令辞职或建议免职;违法施政,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由局监察室、局机关总支负责,2008年12月底制定出《行政问责实施办法》,2009年1月正式实施。

明责是基础,履责是核心,验责是关键,问责是保障,四个环节相辅相成,构成“履责尽责、勤政为民”主题活动的有机整体,要实现明责具体化、履责规范化、验责制度化、问责常态化的目标。

五、切实加强对“履职尽责、勤政为民”主题活动的组织领导

“履职尽责、勤政为民”主题活动在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由局办公室牵头,局人事处、监察室、机关总支参加,组成“履职尽责、勤政为民”主题活动办公室,局办公室主任孙建东任办公室主任,局人事处处长赵芳坤、监察室主任杨连成、机关总支专职副书记张宏任办公室副主任,各单位要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门工作机构,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协调、调度、指导。

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注意发现、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推广,弘扬主旋律,掌握主动权。各单位要开设“履职尽责、勤政为民”主题活动专栏,正确引导舆论导向。要大张旗鼓地支持市直文化系统各级干部和公务员及工作人员履责尽责、干事创业、为民。要勇于改革、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纠正失误、鞭挞失职渎职,在全系统形成以创新、创造、创业为特征的文化氛围。

三定三评履职报告范文第7篇

一、深入走访调研,广泛征求意见

为了切实掌握当前我市人口计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基层计生干部和群众的真实想法,我们紧扣基层和服务对象对人口计生部门想什么、盼什么,希望计生干部干什么、怎么干等问题,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认真开展调研。3月中旬,委主任亲自带队深入全市21个乡镇,查看工作开展情况,与基层计生干部、群众面对面进行座谈。经过一个星期的基层走访调研,收集到意见建议8条,并形成调研报告,为下一步解决问题提供了依据和指导。以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活动为契机,组织干部职工先后4次到联系村帮扶对象家中,开展谈心交流,了解诉求,帮助解决生产生活问题10余个,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广泛好评。通过党政网先后向市级各部门和区县、乡镇(街道办)人口计生部门发放征求意见书235份,收集意见建议15条,对合理可行的全部整改落实到位。

二、认真对照检查,落实防范措施

3月19日,我委组织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对照“三定”方案、“四个作为”和文建明、吴菊芬同志先进事迹,认真查找部门和党员干部在工作理念、职业道德、工作水平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办法,使查摆出的问题真实性强、分析解剖透彻。会上,领导干部带头查找问题,认识差距,带动了干部职工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并帮助分析原因,提出整改建议。先后查摆出理论学习、党性意识、业务工作、工作作风4个方面9个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逐条进行了剖析,认真挖掘产生问题的根源,提出了防范整改措施,并形成书面材料全部公开,接受监督检查。

三、积极开展“三评”,及时公开结果

结合走访调研,将调查评议问卷直接送到育龄群众和计生户手中,请他们对人口计生工作进行满意度评价。先后发放评议表30份,收回有效问卷30份,满意率100%。4月2日,召开委党组会和干部职工会议,对党员干部主动作为情况进行评议,委党组书记、主任对干部职工履职尽责、工作作风等情况进行了逐一点评,干部职工根据点评和岗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整改承诺。会议结束后,我委及时将点评情况进行了整理公示。

四、业务工作实现开门红

三定三评履职报告范文第8篇

一、深入走访调研,广泛征求意见

了解基层计生干部和群众的真实想法,我们紧扣基层和服务对象对人口计生部门想什么、盼什么,希望计生干部干什么、怎么干等问题,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认真开展调研。3月中旬,委主任刘泽军亲自带队深入全市21个乡镇,查看工作开展情况,与基层计生干部、群众面对面进行座谈。经过一个星期的基层走访调研,收集到意见建议8条,并形成调研报告,为下一步解决问题提供了依据和指导。以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活动为契机,组织干部职工先后4次到联系村帮扶对象家中,开展谈心交流,了解诉求,帮助解决生产生活问题10余个,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广泛好评。通过党政网先后向市级各部门和区县、乡镇(街道办)人口计生部门发放征求意见书235份,收集意见建议15条,对合理可行的全部整改落实到位。

二、认真对照检查,落实防范措施

3月19日,我委组织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对照“三定”方案、“四个作为”和文建明、同志先进事迹,认真查找部门和党员干部在工作理念、职业道德、工作水平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办法,使查摆出的问题真实性强、分析解剖透彻。会上,领导干部带头查找问题,认识差距,带动了干部职工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并帮助分析原因,提出整改建议。先后查摆出理论学习、党性意识、业务工作、工作作风4个方面9个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逐条进行了剖析,认真挖掘产生问题的根源,提出了防范整改措施,并形成书面材料全部公开,接受监督检查。

三、积极开展“三评”,及时公开结果

结合走访调研,将调查评议问卷直接送到育龄群众和计生户手中,请他们对人口计生工作进行满意度评价。先后发放评议表30份,收回有效问卷30份,满意率100%。4月2日,召开委党组会和干部职工会议,对党员干部主动作为情况进行评议,委党组书记、主任刘泽军对干部职工履职尽责、工作作风等情况进行了逐一点评,干部职工根据点评和岗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整改承诺。会议结束后,我委及时将点评情况进行了整理公示。

四、业务工作实现开门红

三定三评履职报告范文第9篇

一、潍坊市2015年度机构编制评估主要做法

2015年,在评估工作推进中,潍坊市着重把握好指标体系确定、部门自评、社会调查、实地评估、综合评定等关键环节。一是突出重点,完善指标体系。注重总结前两年评估工作经验,对评估指标体系、方式方法等作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在内容设置上,将职能配置、履职情况及成效作为评估重点,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审批制度改革和机构编制业务工作实际,增加了是否落实“两集中、两到位”、行政审批事项下放、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新设机构组建运行情况等内容;在评估方式上,首次引入定量评价的方法,采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评估指标进行量化;在体系构成上,分为职能配置情况、机制建立及运行情况、履行职责情况及成效和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情况等4个一级指标项目、29个二级评估指标,总分值为100分。二是严把关口,组织部门自评。制定印发机构编制评估工作方案,对评估对象、评估内容、方法步骤及时间安排等进行明确。组织召开政府部门机构编制评估工作会议,对评估工作做了安排部署,同时,对评估工作流程及相关事宜进行了专题培训。为方便部门操作,专门设计制作了自评报告模板及相关评估表格,并发送至公共邮箱,便于部门下载使用。为确保报送质量,要求被评估部门在正式报送前,将自评报告及相关表格通过邮箱发送电子版进行初审,经严格把关后再正式报送。三是多措并举,开展社会调查。坚持多维度评价方式,全面了解社会各方对被评估部门职责履行和服务效能的感受和评价。依托政务服务中心网上审批平台,调查了解被评估部门服务对象的满意度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掌握被评估部门外部协作配合机制建立及运行情况;结合全市企业“双评”活动结果和市直部门绩效综合考核结果,对部门履职情况及成效等进行评价。四是从严从实,抓好实地评估。制定印发实地评估的通知,专门抽调业务骨干组成评估组,由分管领导带队,严格按照评估方案和流程深入实地进行评估。通过听取汇报、座谈交流、查阅文件资料和跟踪调研等方式,系统掌握了被评估部门机构运转、职责履行和机构编制规定执行等第一手资料。五是跟踪督查,落实反馈整改。结合部门自评、社会调查和实地评估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评定,查找梳理存在问题,对照指标量化赋分,形成评估报告。经主任办公会议研究,呈编委领导阅示。按照编委主要领导批示意见,及时将评估结果书面反馈10部门。对部门存在的问题分别提出整改意见建议,明确整改时限,跟踪督查抓好问题整改。

二、2015年度10个政府部门评估总体情况

评估发现,10部门依法依规履职和执行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总体情况良好。一是职责调整到位,推进了政府职能转变。部门基本能够按照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的有关要求,及时进行职责调整,主动移交转移或下放相关职责,将技术性和辅事务从机关剥离,交由事业单位或中介组织;市县两级的监管能够分工配合,实现监管领域的有效衔接。加强的职责切实得到强化,划入和新增的职责基本全部分解到相关内部机构。如涉及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责整合划入到市食药局后,已分解落实到食品生产监管科、食品流通监管科等。二是职责关系相对明确,加强了部门间协调配合。以“三定”规定为基础,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部门职责边界和分工进一步厘清,较好地解决了职责交叉和分散问题。社会调查表明,对于涉及多个部门,需共同协作配合开展的工作或事项,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协调配合机制,部门之间责任明确、运转顺畅。如市卫计委和市发改委、市食药局、市安监局、潍坊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四部门就20多项涉及部门分工的事项进行了详细划分,厘清了主办和协办的关系。三是职责履行到位,提升了政府效能。各部门严格按照法定职责,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开展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对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的重点工作能够扎实推进,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部门严格落实权力清单制度,规范部门权力运行,能够按单行权、按单履职。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能够积极落实“两集中、两到位”,优化审批流程,创新审批方式,压减审批时限,提升了审批效率。如,市工商局按照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要求,不断简政放权,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了创业活力。近年来,10部门都获得了上级表彰奖励。其中,市国土局连续多年保持了“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并获得多项省部级表彰。四是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较好,维护了机构编制纪律严肃性。部门机构编制法规意识较强,总体上管理较为规范,多数部门能够严格落实职能、机构、人员编制等机构编制调整事项,集体研究并按规定程序呈报人员编制、领导职数调整等事宜,及时完成机构编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更新维护。

从量化赋分情况看,市国土局、经信委、质监局等部门综合得分较高,市林业局、文广新局、食药局等部门综合得分较低,具体如图1。

10部门在职能配置、机制建立及运行、职责履行和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等方面,不同程度存在着薄弱环节。从各项目得分看,职责履行情况和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情况普遍存在失分现象,如图2。主要问题及原因概括、分析如下:

1.个别单位运行机制建立或组建运行不到位。市农业局和市文广新局为本次政府机构改革涉及部门,工作运行机制尚不健全,农业局机关与农机局、畜牧局的工作关系,文广新局与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的工作关系没有完全按照改革要求落实到位。市卫计委所属市卫生计生行政执法监督处、市卫生计生宣教信息中心和市农业局所属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3个单位,由于领导班子未配备等原因,机构整合组建不到位。

2.存在人员混岗现象。从评估情况看,部分单位存在混岗问题。如,有的部门机关超编,多年不能新进工作人员,存在借用事业单位人员在机关工作的问题;有的事业单位工作任务不饱满,人员相对空闲,被借调到机关使用。

3.人员结构不够合理。从年龄结构看,10部门机关人员平均年龄从42岁到48岁不等,50岁以上人员共157人,占实有总人数的37.5%,各年龄段人员分布情况见图3。从职级结构看,个别部门人员职级比例倒挂,县级、科级干部占比过大,一般工作人员比例过少。从专业结构看,有的事业单位专业人员匮乏,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市海洋与渔业行政执法处实有25人,仅有2人具备上船执法的条件,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影响了渔业安全监督管理、海洋监察工作开展。

4.部分事业单位功能定位有偏差、作用发挥较弱。有的部门将所属事业单位按内部机构进行管理,这些事业单位长期依附于主管部门,人财物不独立,不能独立对外开展活动,与提供公共服务的主体定位,构建公益服务新格局的目标要求不相符。如市林业局所属市林场管理办公室、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办公室等。

5.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不够规范。有多个部门存在事业单位登记管理认识程度不高,变更登记、注销登记不及时,甚至个别单位不登记的问题。如,市食药局有3家事业单位,仅登记1家。

三、深化评估工作的几点思考

潍坊市机构编制评估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评估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如在评估内容设计上,指标量化难度大,部门职能履行和机构编制使用效益的评估不够全面深入,考评主体比较单一等。对于下一步如何继续深化评估工作,提高评估的合理性、科学性,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思考。

(一)科学设计指标体系是前提。指标体系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决定了机构编制评估工作能否取得实效。从近年的评估工作实践来看,虽然对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不断完善,实现了由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的转变,但是,由于被评估部门机构职能差别较大,业务范围各异,很难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有些指标难以量化,定性比较笼统,部分指标只能靠实践经验判断,操作性不强,尽管采取了提供自评报告、实地查看、座谈了解等办法,但有时凭主观印象打分、凭感觉打分的问题仍然存在,导致评估结果缺乏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同时,评估指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评估工作的深入开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也应不断完善。比如,对指标进行细化量化,以增强评估的可操作性和部门之间的可比性;由于部门职责的差异性,在指标体系内除设计部门之间的共性指标外,还应积极探索设计有针对性的个性指标,避免评估工作大而化之,流于形式。

(二)提高评估人员队伍素质是基础。机构编制评估工作业务性强、专业要求高,评估人员的素质决定了评估质量。评估工作人员不但要熟悉机构编制业务、评估工作程序和部门“三定”,还要熟悉行政管理、定量定性分析方法等方面的知识,确保及时发现问题,认真研究和剖析问题,并提出意见建议。要把提升评估人员素质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来抓,通过集中学习有关政策规定、举办业务培训班、外出学习先进经验等形式,进一步提升评估人员的业务能力,使其全面掌握被评估部门“三定”规定,熟悉评估程序,提高评估质量。

(三)建立评估联动机制是关键。一方面,需进一步解决好评估主体与被评估部门“主体客体之间”联动配合问题。机构编制评估作为机构编制部门服务有关部门单位的重要举措,在前期评估对象筛选、中期实地评估开展和后期评估结果反馈等重点环节,亟需双方加大联动协调,保持密切衔接沟通,通过建立健全顺畅高效的主客体联动配合机制,增进工作共识,健全工作网络,合理调配力量,推动评估工作顺利开展,确保评估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需进一步解决好评估主体相关方“主体成员之间”联动配合问题。虽然省编委出台的《山东省政府部门机构编制评估办法》对评估主体作了明确,“机构编制部门可根据评估工作需要会同同级组织、纪检监察、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审计等部门共同进行”,但在评估工作实际开展中,主要还是机构编制部门独力组织实施,评估主体比较单一,与组织、纪检监察、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审计等多部门的相互协调配合机制尚未有效形成。应积极探索建立由编办牵头,组织、纪检监察、人社、财政等部门共同参与的评估整体,形成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相互配合、运转协调的联动机制,切实形成评估工作合力。

(四)查找和解决问题是根本。机构编制评估工作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评估不同于检查,更不同于考核,评估的目的在于改进和提高,能否解决问题是机构编制评估取得成效的根本。因此,加强和丰富评估结果运用尤为重要。在实际工作中,对于评估结果运用具体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运用的形式还比较单一,仅限于向部门反馈评估结果,督促落实整改,作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和调整被评估部门机构编制事项的重要参考依据方面运用还不够充分。比如,对部门内部混岗问题怎样整改规范,对任务量发生变化的单位如何进行机构编制调整等,都需要今后进行认真研究解决。要在进一步健全完善评估结果运用机制上下功夫,把评估结果的落脚点继续放在充分运用上,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加强跟踪督查,真正把评估结果与部门的切身利益挂钩,作为调整部门机构编制的重要依据。同时,要结合深化政府机构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将评估结果作为改革决策和修订“三定”规定的重要参考依据,运用到调整部门机构编制配置,优化部门结构、调整理顺部门职责权限上,通过评估不断提高机构编制工作科学化水平,增强机构编制工作服务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E:FQJ

三定三评履职报告范文第10篇

记者在北京市采访了解到,作为全国6个试点地区之一,北京市逐步探索形成了以“履职效率、管理效能、服务效果、创新创优”为核心的“三效一创”绩效管理体系。这一体系有效促进了政府部门作风转变和效能提升,实现了公众对政府满意度的不断提升。

为政府部门开出“体检报告”

推进政府绩效管理是中央的要求,也是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据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吴大仓介绍,2009年7月,经过广泛调研和充分论证,北京市政府印发实施《北京市市级国家行政机关绩效管理暂行办法》,率先在市级政府部门建立“三效一创”政府绩效管理体系。2011年,北京市被确定为全国政府绩效管理试点地区。

据了解,北京市“三效一创”绩效管理体系实行“百分制+问责制”,设8大考评指标。其中,履职效率占35分,设定职责任务和领导考评两个指标,是对各部门“三定”主要职责履行情况和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管理,旨在引领各部门进一步自觉履职,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促进政府各项工作全面落实。

管理效能占20分,设定依法行政和能力建设两个指标,是对部门依法行政、行政审批、效能监察及公务员队伍建设情况进行管理,旨在引导各部门强化依法行政和效能意识,不断提升队伍的服务力、统筹力、执行力和发展力。

服务效果占40分,设定服务中央、服务基层、公众评价3个指标,是对部门工作效果和服务对象满意度的管理,旨在引导各部门强化服务意识,尤其注重服务基层,强调公众评价,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

创新创优占5分,是对各部门开展工作创新和创优的管理,旨在倡导各部门强化创新意识、激励争先创优,进一步解放思想、追求卓越,各项工作努力走在全国前列。

此外,这一体系还设置了行政问责倒扣分项目,对市政府各部门勤政廉政、安全生产、绩效审计、预算支出等方面进行刚性约束,各项累计扣分不超过20分,旨在强化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的责任意识,提高问责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三效一创’好比给政府部门开出了一个全面的‘体检报告’。”北京市政府绩效管理办公室主任续栋说,实行“三效一创”就是要改变过去年终集中“评先评优”的绩效考核体制,实行从绩效任务制定到整改措施落实的全过程监管。

引入第三方评价 突出全过程管理

为突出绩效管理的实效,北京市政府绩效办在年终考评时,组织各专项考评部门分别围绕主要职责任务等8个指标撰写评价意见,为61个被考评部门形成了30余万字的反馈报告。其中,职责任务、依法行政、能力建设、服务基层等指标主要由市编办、市政府督查室、市政府法制办、市监察局、区县政府等相关部门打分,而占20分的公众评价则由市政府绩效办通过招投标确立的第三方调查机构作出。

据2011年中标负责公众评价的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介绍,为确保调查结果的专业性和独立性,零点公司经过专项研究后,将调查对象分为普通居民和相关政府部门的服务对象两类,并在上下半年各进行了两次调查,通过入户走访3500位普通居民、对2.3万名服务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召开16场专项座谈会等形式,最终得出被考评部门的公众评价分数。

记者在对北京市经济信息化委的绩效管理反馈报告中看到,公众的综合评价为85.7分,并提出了28条意见和建议,比如“帮扶中小企业力度不够”“网站信息内容太少,对企业定期走访偏少”“项目审批周期长,审批环节多”等。

续栋说,以前的政府考评多是直接由上级部门负责,现在则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特别是突出了群众的评价,并且是由第三方机构负责,保证了公平公正。在考评结果运用上,绩效管理反馈报告都要在市政府常务会议上公布,促使各部门进一步提高绩效。

随着绩效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北京市政府自身建设也不断改善,依法行政深入推进。据统计,2010年共对107项地方性法规和255项政府规章进行清理,2011年共对221项重要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核,审结行政复议案件2705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序推进,2009年至2011年,全市下放审批权限126项,市发改委90%的投资项目、市规划委85%的审批事项下放给区县。

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也持续提升,根据第三方机构的调查,2009年公众对北京市政府工作的满意度为78.3%,2010年和2011年分别上升到79.6%、80.5%。

统一完善的政府绩效管理体系有待建立

吴大仓表示,全面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对于推动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和管理方式创新意义重大。目前各地政府部门的绩效管理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国家没有统一、刚性要求,存在着科学性、稳定性、长效性有所欠缺和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应尽快研究制定政府绩效管理的政策、法规,为全面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北京市科委办公室主任刘东波、海淀区政府督查室(绩效办)主任张红林等干部表示,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工作涉及领域广、统筹部门多,需要具有权威性和专业性的专门机构组织实施。但就目前而言,各地各部门负责绩效管理的机构设置不尽相同,大多是与其他部门合署办公,工作人员多为兼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作的开展。今后,应加快研究设计上下统一的绩效管理工作组织体系,明确绩效管理工作机构和编制设置,为全面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专家建议,应按照统一组织、统一要求、统一奖惩的思路,加强政府工作的统筹,将重要工作全部纳入当地政府绩效管理指标体系,实现对地区和部门工作全面客观的评价。综合考评结果应作为地方各级政府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避免相同内容重复考核。

上一篇:铁路个人履职报告范文 下一篇:副市长履职报告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