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村建设范文

时间:2023-03-22 19:38:59

三村建设

三村建设范文第1篇

去年“三村建设”推进会以来,各县(市、区)和市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扎实推进以“三村建设”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设取得了农民群众满意、各方面充分肯定的明显成效,使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见到了实践雏形,呈现五个鲜明特点。

一是领导力度更加强化。各级党委、政府和市县各有关部门,坚持把“三村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调整充实领导小组,组建工作机构,调配工作力量,落实工作经费,强化各项推进措施。各地还组建考察团学习外地经验,举办专题研讨班研究推进方法,召开高规格工作会加大推进力度,形成了主要领导有安排、党政工作有地位、组织部门总协调、职能部门有责任的良好格局。

二是城乡资源更加整合。各地坚持规划揽总,高起点制定示范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村容整治、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公益事业建设等单项规划。坚持部门联动、资源整合,全市共有效整合项目资金1.3亿多元,激活农民主体投入5.8亿多元,快速高效建设227个示范村。以开发性金融支持“三村建设”为契机,扎实抓好项目规划、可研报告、人才互派等工作,国家开发银行已初步同意首期资金5320万元,要求建成全国开发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三是建设机制更加完善。在工作机制上,“支部是核心、农民是主体、规划是前提、产业是支撑、投入是关键、机制是动力、民主法治是保障”,是各地“三村建设”的基本做法和基本经验。在投入机制上,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项目捆绑、部门帮助、结对帮扶、社会捐助、政策优惠、银行贷款为辅的“1+7”投入模式,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新机制。在激励机制上,提高村组干部误工补贴、村办公经费,选拔优秀村支书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对基层干部起到了极大的激励作用。

四是整村推进更加系统。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建设示范基地,创办合作组织,今年农民人均收入增长130元以上已成定局。突出物化效果,推动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和社会事业配套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突出整村示范,精心打造的大竹柳木片区、余华乡川心村、二郎乡江水新建片和达县赵家桂花村、飞马村五个大现场,在全省产生很大反响。突出民主管村、依法治村,成功地建成一批全国全省村民自治模范县和民主法治示范村。

五是社会影响更加广泛。“三村建设”以实实在在的成果得到上级肯定、赢得社会认可、实现群众满意。“三村建设”的探索,被国家开行领导称为开发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初步建成了有**特色、有全省影响、有全国名气的新农村建设品牌。

二、关于“三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建设以“三村建设”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为指导,抓住长远性、根本性、基础性的工作,关注农村建设之难、关心农业发展之重、关爱农民生活之急,一步一步地扎实推进。

1.做大做强农村经济基础。“三村建设”经济发展是基础,农民增收是核心。一要重抓结构调整。积极建立市场导向、基地生产、科技驱动的生产模式,加快建设粮油、畜禽、苎麻、薯类、油橄榄、中药材、蔬菜花卉七大特色产业基地,发展生态型、循环型和节约型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农产品优质率、农产品商品率。二要重抓质量工程。从良种、良禽、良苗、良法抓起,加快畜、禽、水产、特产等良种工程建设,提高统一供种率和良种覆盖率,增创农业的新优势。实施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督,积极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提升农产品的价值含量。三要重抓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金桥麻业、智鹏麻纺、梨梨生化、顺鑫鹏程、升华集团等一大批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建基地、联农户,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创新产销合作和诚信保障机制,推动农业协会、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龙头企业、致富带头人与农户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各个环节取得收益。

2.打好打牢硬件设施基础。“三村建设”要重视硬件基础、注重物化效果。农村公路建设要坚持“政府引导、部门服务、村民参与、民主公开”的原则,用财政和项目带动,引导农民一事一议筹集资金,加快推进“村村通工程”,逐步提高乡村公路特别是新建示范村公路的建设标准,提高乡村公路的通达程度和硬化速度,力争在三年内实现村村通公路的目标。水利设施建设要认真吸取两次特大洪灾和今年的特大旱灾的教训,抓住当前农闲时机,加快病险水利修复和重大水利项目建设,提高减灾、防灾、抗灾的能力。农村市场建设要以中心镇、中心村为重点,新建和改建一批有区域性特色的农产品专业市场,完善市场交易功能,增强市场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营销大户队伍,发展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网上交易等新型流通方式,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人居环境建设要坚持因地制宜、群众自愿、分类指导、梯次推进,以“三清四通五改”为重点,带领农民群众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房、改厨、改厕、改圈、改入户路,实现通水、通路、通电话、通电视为重点,对村容村貌、人居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实施规范管理,改善农民居住方式,实现环境大改观。

3.真建快建社会事业基础。深化“三村建设”,必须坚持统筹发展,真心实意地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教育事业。要整合农村教育资源,优化农村教育布局,健全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借力城镇教师对口支援,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服务农村发展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提升农村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发展卫生事业。加强卫生站建设和医疗队伍建设,建立覆盖农村的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卫生执法体系,完善农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健康保障。发展文化体育事业。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创新农村文体活动载体,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壮大农村文体人才队伍,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要进一步建立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建立优抚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提高的工作机制,完善灾害应急网络建设,实施灾民安居工程,解决农民群众的后顾之忧。

4.构建民主法治的政治基础。民主法治建设是“三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基础。一要规范村务。坚持党管农村与村民自治相结合,不断完善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村重大事项向党支部报告制度、村“两委”交叉任职制度、村民议事会议制度,进一步健全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二要民主管村。坚持重大决策听证,对“三村建设”的规划、项目实施、资金使用和工程验收等重大决策,采取听证会等形式,统一思想、集思广益、民主决策;坚持重大事项公开,突出以财务公开为重点的村务公开,进一步规范公开工作,提高村务运行的透明度。坚持重大工作评估,健全村“两委”工作接受民主评议、村“两委”干部接受质询监督等制度,对基层工作绩效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以群众满意为检验工作标准。三要依法治村。认真实施“五五”普法规划,强化普法教育,增强村民的法制意识和维权能力。加强农村社会综合治理,继续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完善群防群控网络,深入开展农村社会治安专项整治,为村民创造安居乐业的和谐环境。

三、关于深入推进“三村建设”的重点措施

首先,要解决各方参与问题。党政主导、各方参与,“三村建设”才能有效推进。各级党委、政府要统筹共抓,把“三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色载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长远之计,切实加强领导和指导。相关部门要统筹共建,强化大局意识、角色意识和服务意识,推动示范村建设由点到线、连线扩面、整村推进。乡村基层要统筹共抓,进一步增强执行力,以“建设新农村、永葆先进性”为主题,带领党员干部带头科技致富,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倡导文明新风,在“三村建设”的实践中展示先进性。

其次,要解决资金投入问题。建设新农村,资金投入是关键。推进“三村建设”,必须统筹城乡资源,多渠道投入。加大政府投入。通过向上争取,财政倾斜,加大公共财政对“三村建设”的支持力度。保持“三个高于”政策的刚性,今年必须确保政府应投入资金全额到位,明年以不低于今年的增幅增加。以政府投入为引导,激活社会各方对“三村建设”的投入,克服等靠要,争取今年达到6亿元以上。加大部门帮扶,要深入开展“部门帮村、党员帮户”活动,做到每个领导都有乡村联,每个部门都有示范村扶、每个村都有部门包、每个贫困户都有党员帮的总要求,实现“四个覆盖”。建立部门结对帮扶目标责任制,不达目标不脱钩。通过结对帮扶,建强村级组织、建好活动阵地,理顺发展思路、开辟发展门路,培育新经济组织、培养新型农民。特别要把“三村建设”示范村与部门项目示范点结合起来,捆绑使用好有限的项目资金,“各做一道菜、共成一桌席、各敬各的神”。争取金融支持。要增强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支持能力。特别要以开发性金融支持“三村建设”为契机,主动融入,建好融资平台,完善可研论证,强化资金管理。要尽快建立中小企业担保中心,解决农业产业化经营资金难题,同时健全资金安全机制,确保金融支持新农村项目建设资金成功到位,后期项目资金顺利跟进,把“三村建设”建成全国开发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再次,要解决农民积极性问题。建设新农村,农民是主体。推进“三村建设”必须关爱农民所急所盼,才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农民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懂科技、善经营的农民才是新型农民,要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使用权依法流转,推动规模经营,培养种养大户,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发展,向城镇转移。有组织的农民才是新型农民,要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以龙头企业、经营大户、中介组织为核心,依托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建立农民专业协会,让农民组织起来,参与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身怀务工技能才是新型农民,要按照供需对接、适销对路、开放选学的原则,以提高技术技能为重点,打造“川妹子”、“川厨师”、“川建工”等劳务品牌,每年50万人次,推动农民从劳力型向技能型的转变。

最后,要解决推进方法问题。推进“三村建设”需要特别强调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防止形式主义;必须量力而行,分类推进,防止盲目攀比;必须民主商议,尊重民愿,防止强迫命令;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防止强求一律;必须引导扶持,激活主体,防止包办代替;必须循序渐进,常抓不懈,防止重复建设,使“三村建设”真正成为农民群众整体受益和普遍拥护的“民心工程”。

四、关于当前几项工作

年末岁尾,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我们一定要胸中有全局,对照各项目标,再鼓干劲,再添措施,确保今年工作强势收尾,明年工作良好开局。

一要确保完成全年任务。尽管今年遭遇了特大旱灾,但完成全年目标的决心绝不能动摇,努力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2%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70元以上,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6%等经济指标。农业工作重点要抓好田间管理和晚秋作物收获,帮助找销路。明年可能是春旱,一定要抓好提水、蓄水工作,搞好微小水利设施建设。工业经济要扎实推进中国西部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加快产业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跟踪恳谈会项目的落实,争取更多大项目落户产业区;加快“煤、电、冶、化、建”产业链发展,加速达钢集团联产项目、**电厂异地扩建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强综合协调,搞好生产要素的协调调度,抓好电煤的供给保障。商贸流通要抓紧开发建设三大旅游环线和四大优先开发区,做大旅游产业;抓住消费旺季的到来,大力发展节会经济,繁荣城乡市场;要抓紧促收,确保财税收入稳定增长,坚持精打细算,统筹调度,确保财政收支平衡;要引导优化信贷结构,改进金融服务,加大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城市建设要加速“四大板块”建设,重点加快“两个延线”、金龙大桥等城市基础建设,加快构建大城市主框架;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巩固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成果。招商引资要按照“四个一批”原则,跟踪项目建设进度,协调解决具体困难,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强力拉动。安全生产方面,要绷紧安全生产的弦不放松。加大力度,严防死守,确保安全。要集中开展安全大检查,突出重点地区、重点部门和薄弱环节的安全防治,尤其要高度重视抓好生产安全集中整治,精心安排好“春运”工作。此外,要切实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认真做好灾民安置工作,保证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水喝、有医疗;落实好城乡特困群众的救助措施,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

三村建设范文第2篇

地处红色老区的四川达州市在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结合农村基层党组织“三级联创”活动,大力推进以“班子队伍带村、人才科技兴村、民主法治管村”为内容的“三村建设”党建工程,不仅为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找到了载体,而且探索出一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途径,使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出现可喜变化。

班子队伍带村带领农民奔富路

“农业大而不强、农村广而不富”多年来一直困扰着总人口万而农村人口就占万的达州市。先进性教育活动一开始,达州市委就明确提出结合深化“三级联创”农村党建活动,把近两年在全市试点并取得明显成果的“三村建设”活动作为全市先进性教育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抓手,坚定不移地向纵深推进。

据达州市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班子队伍带村的核心是选准配强村领导班子,发挥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人才科技兴村的重点是发挥农村党员干部和实用科技人才在推广农村实用技术、富民兴村,发展农村经济中的骨干领头作用;民主法治管村就是坚持民主管理、依法办事、营造和谐的农村社会环境。

达州市突出“城市反哺农村”,通过政府引导投入,带动群众主体投入,推动部门帮扶投入。据初步统计,全市捆绑投入项目资金多万元,引导农户自主投入亿多元,推动县级部门投入帮扶资金万元,有效地激活了农村市场。通过两年多努力,全市形成了党委揽总、组织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乡镇组织、农户实施、纵横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新格局。

“班子队伍带村”是这项活动的灵魂,达州市层层建立了“三村建设”联席会议和领导联系点片,下派万多名机关干部和科技人员蹲点指导“三村建设”,把个行政村的村干部送进农校强化学习实用技术。市委还把“三村建设”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作为县乡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此举让农村基层干部找到了为民服务的着力点,成了带动农村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为农户提供致富项目,帮助解决群众的急难问题,大兴办实事之风。

在地处前河旁的宣汉县天台乡义和村北斗湾,几棵高大的古黄桷树掩映着一排排整齐别致的农民新居。××年月,这里被特大滑坡及洪水荡涤一空。为及早建好灾民新居,市、县领导亲自督阵,乡村干部驻扎北斗湾,帮助灾民规划新村,协调购买材料,组织加紧施工。仅多天,受灾村民们便住进了新村。

在大竹县东柳乡黄家坝村,金鱼养殖大户陈一田指着正在渔场帮忙的村干部说:“搞‘三村建设’后,村干部更贴近我们老百姓了。这不,村上的干部今天一大早就主动上门来帮助扩建鱼池。”一旁的村民接过话头:“老陈养金鱼一年光出口就赚回多万元,村干部要我们学他找门路抓收入呢。”

人才科技兴村破解增收大难题

如何帮助农民增收一直是困扰各级党委政府的难题。“人才科技兴村”是达州市让农民在经济发展上得实惠所总结和推行的新路子。

他们鼓励村干部、村民学科技、用科技,并通过田园学校、专业大户带动等方式,捆绑使用涉农项目资金,积极推行日光温室种菜、“暖棚圈舍养畜禽,粪便封闭发酵,沼气做饭,沼渣肥田”和“一池三改”等科技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改善了农居环境,建设起生态循环发展的新农村。

在渠县卷硐乡,党员教育田园学校开办的“山区柑橘栽培和金银花种植技术”等农技培训课引起了山区农民的兴趣。村民在听课、看科技电教片后,还被安排到学校的实习基地里实地操作。农民搞结构调整不仅有人引导,收获后还有果品、药材公司统一收购。

“农产品网上营销”“农业技术网上学”在当地也已不新鲜。开江县永兴镇方家沟村为多个运输、养殖、水果营销大户安了电脑,还请人制作网页,为村民农产品销售信息,引来多个省市的客商。村民廖灿位去年通过网上就卖出苹果多万公斤。

大竹县余华乡川心村星火禽业协会理事长张一云是当地远近有名的“科技能人”。他采用“五统一、一分散”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建成集鸡苗孵抱、饲料生产、技术培训、疫病防治、蛋苗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实施国家科委“金桥工程”的“万只良种蛋鸡养殖基地建设”。协会现已拥有固定资产万元,年销售收入亿元,遍及多个乡镇的会员人均纯收入元。

民主法治管村构建和谐新农村

“‘村官’报账,村民代表和监督员都得签字。该不该报、怎么报、报多少,得由村民说了算。”万源市固军乡中河村组村民周兴柱这样对记者。

周兴柱之所以如此理直气壮,是因为他不仅是村民主理财小组的成员,更是万源市个农村义务监督信息员之一。“民主法治管村”是新农村建设的生命力所在,达州市个县区共有多名村民被聘为本村义务监督员。他们负责监督报告村组干部违规行为和反映村事民情,至今已有效制止乡村干部的不当行为起。

开江县长田乡名党员首次通过“直选”方式,投票选出了他们所信任的乡党委书记。各地还建立起司法调解干部、治安民警、农科人员驻村帮扶制度,为村民举办普法培训班期万多人次。民事纠纷调解率达、调解成功率,把不稳定因素消化在了萌芽状态。

“公仆助我建三村,农民含笑谢党恩。”这样内容相似、由农民自己创作的对联在达州农家宅院门上和村口路旁随处可见。它道出了农民渴望走向文明、走向富裕的心声,也是“三村建设”给当地农村社会带来深刻变化的真实写照。

三村建设范文第3篇

地处红色老区的四川达州市在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结合农村基层党组织“三级联创”活动,大力推进以“班子队伍带村、人才科技兴村、民主法治管村”为内容的“三村建设”党建工程,不仅为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找到了载体,而且探索出一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途径,使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出现可喜变化。

班子队伍带村带领农民奔富路

“农业大而不强、农村广而不富”多年来一直困扰着总人口万而农村人口就占万的达州市。先进性教育活动一开始,达州市委就明确提出结合深化“三级联创”农村党建活动,把近两年在全市试点并取得明显成果的“三村建设”活动作为全市先进性教育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抓手,坚定不移地向纵深推进。

据达州市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班子队伍带村的核心是选准配强村领导班子,发挥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人才科技兴村的重点是发挥农村党员干部和实用科技人才在推广农村实用技术、富民兴村,发展农村经济中的骨干领头作用;民主法治管村就是坚持民主管理、依法办事、营造和谐的农村社会环境。

达州市突出“城市反哺农村”,通过政府引导投入,带动群众主体投入,推动部门帮扶投入。据初步统计,全市捆绑投入项目资金多万元,引导农户自主投入亿多元,推动县级部门投入帮扶资金万元,有效地激活了农村市场。通过两年多努力,全市形成了党委揽总、组织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乡镇组织、农户实施、纵横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新格局。

“班子队伍带村”是这项活动的灵魂,达州市层层建立了“三村建设”联席会议和领导联系点片,下派万多名机关干部和科技人员蹲点指导“三村建设”,把个行政村的村干部送进农校强化学习实用技术。市委还把“三村建设”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作为县乡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此举让农村基层干部找到了为民服务的着力点,成了带动农村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为农户提供致富项目,帮助解决群众的急难问题,大兴办实事之风。

在地处前河旁的宣汉县天台乡义和村北斗湾,几棵高大的古黄桷树掩映着一排排整齐别致的农民新居。××年月,这里被特大滑坡及洪水荡涤一空。为及早建好灾民新居,市、县领导亲自督阵,乡村干部驻扎北斗湾,帮助灾民规划新村,协调购买材料,组织加紧施工。仅多天,受灾村民们便住进了新村。

在大竹县东柳乡黄家坝村,金鱼养殖大户陈一田指着正在渔场帮忙的村干部说:“搞‘三村建设’后,村干部更贴近我们老百姓了。这不,村上的干部今天一大早就主动上门来帮助扩建鱼池。”一旁的村民接过话头:“老陈养金鱼一年光出口就赚回多万元,村干部要我们学他找门路抓收入呢。”

人才科技兴村破解增收大难题

如何帮助农民增收一直是困扰各级党委政府的难题。“人才科技兴村”是达州市让农民在经济发展上得实惠所总结和推行的新路子。

他们鼓励村干部、村民学科技、用科技,并通过田园学校、专业大户带动等方式,捆绑使用涉农项目资金,积极推行日光温室种菜、“暖棚圈舍养畜禽,粪便封闭发酵,沼气做饭,沼渣肥田”和“一池三改”等科技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改善了农居环境,建设起生态循环发展的新农村。

在渠县卷硐乡,党员教育田园学校开办的“山区柑橘栽培和金银花种植技术”等农技培训课引起了山区农民的兴趣。村民在听课、看科技电教片后,还被安排到学校的实习基地里实地操作。农民搞结构调整不仅有人引导,收获后还有果品、药材公司统一收购。

“农产品网上营销”“农业技术网上学”在当地也已不新鲜。开江县永兴镇方家沟村为多个运输、养殖、水果营销大户安了电脑,还请人制作网页,为村民农产品销售信息,引来多个省市的客商。村民廖灿位去年通过网上就卖出苹果多万公斤。

大竹县余华乡川心村星火禽业协会理事长张一云是当地远近有名的“科技能人”。他采用“五统一、一分散”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建成集鸡苗孵抱、饲料生产、技术培训、疫病防治、蛋苗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实施国家科委“金桥工程”的“万只良种蛋鸡养殖基地建设”。协会现已拥有固定资产万元,年销售收入亿元,遍及多个乡镇的会员人均纯收入元。

民主法治管村构建和谐新农村

“‘村官’报账,村民代表和监督员都得签字。该不该报、怎么报、报多少,得由村民说了算。”万源市固军乡中河村组村民周兴柱这样对记者。

周兴柱之所以如此理直气壮,是因为他不仅是村民主理财小组的成员,更是万源市个农村义务监督信息员之一。“民主法治管村”是新农村建设的生命力所在,达州市个县区共有多名村民被聘为本村义务监督员。他们负责监督报告村组干部违规行为和反映村事民情,至今已有效制止乡村干部的不当行为起。

开江县长田乡名党员首次通过“直选”方式,投票选出了他们所信任的乡党委书记。各地还建立起司法调解干部、治安民警、农科人员驻村帮扶制度,为村民举办普法培训班期万多人次。民事纠纷调解率达、调解成功率,把不稳定因素消化在了萌芽状态。

“公仆助我建三村,农民含笑谢党恩。”这样内容相似、由农民自己创作的对联在达州农家宅院门上和村口路旁随处可见。它道出了农民渴望走向文明、走向富裕的心声,也是“三村建设”给当地农村社会带来深刻变化的真实写照。

三村建设范文第4篇

一、强化领导,健全机构

乡上成立了以党委书记张渠伟同志为组长,乡长刘述琼、党委副书记李祥荣同志为副组长,其余党委成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三村建设”领导小组,并明确党委副书记、分管农业副乡长和农服中心全体工作人员专抓此项工作,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乡村两级共同抓的良好工作格局。与此同时,我们充分结合乡情、村情实际,选择了“八庙火车站”邻近的村级班子团结、务实,战斗力强,基础产业发展势头好,群众参与积极性高的金土村为乡级自建示范村,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锁定目标,狠抓落实

乡党委、政府按照既定的发展思路和工作目标,采取严格的工作措施,纵深推进“三村建设”。

(一)、全力抓好班子建设。按照“班子队伍带村、人才科技兴村、民主法制管村”的总体要求,乡党委、政府切实加强村级班子队伍建设。在去年的村两委班子换届工作中,我们牢牢坚持“以科学发展论英雄,凭正确实绩用干部,靠群众公认定取舍”的选人用人导向,选拨了一大批群众基础好、工作业绩优的同志担任村两委干部。同时,充分把那些科技致富能手,能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农村实用人才充实到两委班子中,配齐配强了村级领导班子,为有力、有序地推进三村建设打下了人才基础。

(二)、全力发展特色产业。确立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方向,并全力实施。一是以八庙村优质黄花梨基地为龙头,全力抓好黄花梨的示范栽植,新栽黄花梨6000余株,香甜李3000株,新建经济园120个。二是以育林村、铜佛村优质蜜柚基地为示范,以“支部+协会”为平台,全力抓好优质蜜柚的规模扩增,强力打造“*蜜柚第一乡”。迄今,规模成片新植优质蜜柚苗150000株3000亩(其中,金土村500亩25000株)嫁接40800株,培育优质果品专业大户430户。三是以富强村大棚蔬菜为龙头,全力抓好黄花、蔬菜种植,引进发展粉葛300亩。四是以生猪养殖为重点,着重培育八庙村、育林村、铜佛村生猪规模场,新引进能繁母猪600头、商品猪1200头,新扩建规模养殖场2个。按照结构调优、效益调增、人民增收的总体思路,全面实现了乡上有重点、村上有亮点、社上有看点的产业新格局。

(三)、全力改善生存环境。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我们立足实际,切实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力生存环境的改善,已新建蓄水池13口,新建卫生井150口,新建沼气池120口,带动“三改”279户,改造房屋22户、102间,硬化院坝2589m2,新建水泥路3公里,改造便民路3条、4.6公里,清淤渠道24km,修复水渠3km,群众自主投入资金117万元,政府以奖代补17.5万元,基本达到了“房屋生辉,庭园生财,环境生美,人际生和”的效果。

三、明确责任,加强督查

“三村建设”是农村得发展、农民落实惠、党政得民心的德政工程,将此项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一是采取乡村干部、党员包户的工作机制,形成人人头上有任务、个个肩上有责任、齐抓共管的工作新格局。二是按规划采取分季度、倒计时的办法进行严格督促,按时通报进度,对完成任务较好的以奖带补,对完成任务较差的通报批评,纳入年终综合考核,并作为村级班子人员评优评先依据。

三村建设范文第5篇

__县位于豫西南伏牛山南麓、南阳盆地北缘,辖16个乡镇339个行政村,61万人,38万亩耕地。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限制,长期以来一直比较贫困,是全省25个深山县、7个重淹没县和44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

20__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战略决策,以行政村为基本单元,积极开展“移民新村、特色经济专业村、文明新村”创建活动,以“三村”建设为载体,强力推动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目前,全县已建成“三村”244个,其中,移民新村6个,特色经济专业村130个,文明新村108个。一是通过“三村”建设,到20__年底,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70元,四年净增604元;GDP达到48.45亿元,人均7891元,四年净增2541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9396万元,人均154元,四年净增32元;贫困人口减至6.4万人,四年减少3.4万人。二是通过“三村”建设,催生了林果、柞蚕、地毯、矿产、畜牧、食用菌六大支柱产业,特色经济占全县经济总量的比重达75以上,成为农民和县乡财政收入的主渠道,被命名为“中国辛夷之乡”、“中国柞蚕之乡”。三是通过“三村”建设,新修乡村公路8条350多公里,硬化进村入户道路310公里,实现了电力和广播电视村村通,电话普及率达到50以上,解决了4万人和1.8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有26个村达到了沼气化村的标准,有效地改变了农村落后面貌,提高了农村的文明程度。我们开展“三村”建设,实施整村推进的做法,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和省、市的充分肯定,今年全省扶贫开发工作座谈会在__召开,李省长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一、探索“三村”建设的背景

__县作为一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过去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扶贫资金,但效果不够理想,到20__年底,全县仍有9.8万贫困人口,特别是深山区、库区贫困群众,缺衣少食,生活极为困难,还有不少农户脱贫后,由于没有致富项目,容易因灾、因病返贫。对此,我们心情十分沉重,感到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在新的世纪,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扶贫开发的工作部署,尽快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带着这[!]一问题,县委、县政府对以往的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回顾,深刻地认识到上级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战略决策,是改善当前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脱贫步伐的最有效、最彻底、最根本的途径。但__是一个集深山、浅山、丘陵、平原、水库为一体,有着“一山一淹”特殊县情的贫困县,各行政村经济基础、发展条件、自然环境极不相同,千差万别。如一些村经过前些年的扶贫开发,已经实现了稳定脱贫,而且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一些村虽然已初步解决了温饱,但层次较低,极不稳定;还有部分村地处深山区和鸭河口水库淹没区,自然条件恶劣,生存环境极差,依靠自身力量实现脱贫难度很大。针对这种现状,我们通过认真的研究,认为要想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提高扶贫效果,必须积极探索,建立扶贫开发长效机制,必须从__的实际出发,坚持分类施治的原则,按照“划分类别,因村制宜,分步实施”的思路,通过创建移民新村、特色经济专业村、文明新村这三种形式,达到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目的。

二、主要工作做法

(一)实施“出山离库”计划,创建移民新村

针对散居、独居在海拔1000米以上深山区和鸭河口水库淹没区、占全县贫困人口80以上的特困群体,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按照“科学规划、分批实施”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出山离库”计划,实行整体搬迁,创建移民新村。为确保他们“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一是科学地选择搬迁地址。以环境容量分析、迁入地民意调查、提供宅基地和可耕地数量等方面为重点,确定最佳搬迁地址。二是制订适当的补贴政策。在资金投入上,坚持以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投入和群众自筹为主的原则,上级投入的资金实行按人补贴的办法,人均补助3000元崐左右,由政府统一组织实施,资金重点用于移民的住房建设补贴和移民新村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实行专人专帐管理,做到封闭运行,专款专用,确保有限的扶持资金发挥最佳的扶贫效果。三是切实搞好公共设施建设。重点是搞好与移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行路、就医、子女入学等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四是大力发展移民经济。为确保移民能够脱贫致富,我们以信贷扶贫资金和小额信贷资金为主,积极组织和引导移民新上一大批种植业、养殖业和小型加工业项目,引导移民务工经商,增加移民的收入。如城郊乡上店移民新村,投入小额信贷扶贫资金50多万元,40户移民发展网箱养鱼250多箱,预计今年产值可达200万元以上,仅此一项人均增收超千元,基本实现了当年迁出,当年脱贫。目前,全县共新建移民新村6个,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0平方米,人均年纯收入由搬迁前的不足500元增加到20__元以上,已稳定地实现了脱贫目标。

(二)突出“一村一品”模式,创建特色经济专业村

在区域优势比较明显的行政村,突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实施整村推进,形成“连片开发、一村一品(文秘站:)”的区域格局,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一是示范引导。首先选择38个条件较好的村作为示范点,在资金、技术、产品 销售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着力进行培育,强化示范引导。如留山镇油坊养鸡专业村,群众一直有养鸡的习惯,把其确定为试点后,通过“投资金、教技术、拢大户、抢市场”等措施,使其养殖规模迅速膨胀,效益大幅度提升,带动了周边5个村600多户群众竞相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导作用。二是资金倾斜。将信贷扶贫资金、小额信贷资金、农发资金等重点向特色经济专业村倾斜。几年来,共扶持各类资金达4000多万元,有力地支持了特色经济专业村建设。三是提供服务。在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县、乡、村各级技术协会、学会、研究会的作用,发挥“农村能人”的效应,及时提供技术指导,破解产品销售难题,为群众生产解除后顾之忧,推动了特色经济专业村的健康发展。至目前,全县建成特色经济专业村130个,其中,花卉、蔬菜、经济林、食用菌等种植专业村45个,柞蚕、水产、畜禽等养殖专业村34个,地毯、石材等加工专业村30个,旅游(农家乐)专业村21个。这些特色经济专业村的特色经济产值占全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特色经济从业人员占劳动力总数的比重均达到6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以上来自于特色经济。

(三)围绕建设小康目标,创建文明新村

在经济和社会条件较好的行政村,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培育致富增收项目,提高农民精神文明程度,健全村级组织机构,分批创建“文明新村”,实施整村推进。一是制定创建标准。就是达到“五通五有六化”。“五通”即通自来水、通生活用电、通水泥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五有”即村有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有支柱产业、有公共文化娱乐场所,户有致富项目、有致富明白人,“六化”即居住环境花园化、庭院经济特色化、生活能源沼气化、村级政务公开化、公民道德规范化、农民群众知识化。二是着力培育典型。在创建之初,我们挑选了18个基础较好的村进行试点建设,培育典型,树立样板,积累经验。在试点村集中培训了近百名农民骨干,确保每个创建村有3名以上农民技术人员。对沼气池建设等一些技术性较强的项目,由县创建办派出专门的技术人员,实行全程技术指导,从而保证了这些村的高标准、高品位建设,起到了典型引路的积极作用。三是创新投入机制。在资金筹措上,我们始终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扶持为辅的方针,完善资金投入机制,采取以奖代补的方法,把各项涉农资金捆绑起来集中使用,同时鼓励动员社会捐助,积极协调银行信贷,提倡引导农户自筹,从而形成了政府、社会、信贷、农户四方联动的投入模式。据统计,四年来“文明新村”建设累计投资达10亿元,其中政府及部门投资1.2亿元,拉动社会和群众投资达8.8亿元。四是严格规划实施。在规划上,我们始终把基础设施和发展经济作为创建的突破口,同时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既抓硬件,又抓软件,使农村两大文明协调发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严格标准,逐项落实,确保建一个成一个,不搞形式主义,不搞形象工程,确确实实使群众得到了实惠,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整村推进工作的顺利开展。五是建立激励机制。为了确保“文明新村”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专门文件,对通过严格检查验收后被命名为“文明新村”的行政村,村支书、主任上浮一级工资,并授予村支书县级劳模称号。同时,对文明新村实行动态管理,每年检查验收一次,符合条件的予以命名,对已命名的村经复验不合格的,取消相应的政治荣誉和经济待遇。这样,不仅确保了建则必成,而且促进了文明新村的不断完善提高。

三、几点体会

四年来,通过开展“三村”建设,大力实施整村推进,不仅加快了我县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而且取得了全县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有以下四点体会。

1、“三村”建设是推动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有效载体

“三村”建设是我县结合自身实际采取的实施整村推进的三种形式,实践印证确实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步伐,成为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一个撬杆。如通过“三村”建设,催生的养鸡、大葱、石材加工等专业村,不仅实现了整村脱贫致富,而且培育壮大了支柱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领头雁”。

2、“三村”建设是贫困地区加快城镇化的快捷途径

通过移民新村建设,使深山区、库区困难群众整体搬迁到中心集镇所在地,贫民变“市民”,直接提高了城镇化率。通过文明新村、特色经济专业村建设,吸引了大量劳动力集聚,使中心村成为新的集镇。如留山镇贺庄村,是远近闻名的地毯专业村,吸纳外来务工人员20__余人,形成了一个辐射周边8个村、繁荣热闹的小集镇。通过“三村”建设,__目前城镇化率达到27,四年净增8个百分点。

3、“三村”建设是贫困地区奔小康的正确方向

“三村”建设着力于优化结构,提升产业,弘扬先进文化,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有利于提高整体水平,使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如崔庄乡马良村,家家比富、比美、比干净、比文明,喜丧事简办,无偷盗、现象,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群众安居乐业。

4、“三村”建设是创新新时期农村工作的长效机制

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进,农业税的降点、取消,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再催粮派款,农村干部到底干什么?通过“三村”建设,把村两委班子的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并逐步从计划经济、领导经济、强制性工作方法中解脱出来,转变到争创“三村”,教育培训群众,带领、引导农民发展经济、脱贫致富上来,两委班子战斗力、凝聚力得到加强,广大农民学文化、学法律、学科技,掌握信息,参与市场,发展经济,争做新时期新型农民已蔚然成风。

三村建设范文第6篇

在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县紧贴重点村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机关党支部联系农村党支部,机关党员干部联系农村党员”为抓手,通过深入开展“三联三促“活动,形成了“争学先进技术,当加快农村发展的能手;争学先进典型,当维护农村稳定的帮手;争学先进文化,当倡导文明乡风的里手”的良好氛围,较好地解决了全县八类84个重点村的党员如何体现先进性的问题,各村工作稳步走向了先进行列。

一是以“联”促“学”,党群携手同强本领。在活动中,广大机关党员干部积极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把帮助重点村党员开展学习教育,进而引导、培育新型农民作为首要工作来落实,使广大农村党员真正成为发展富民的主力军。一是结对帮扶学。重点村党支部结合“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和结对帮扶活动,实施了“两带一”活动,即由一名党员村干部或党小组长加一名致富带头人帮助带动一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共结成帮带对子460对。二是实地参观学。全县共组织重点村党员900余人,到全县党员科技示范基地进行实地参观,学习主要做法和经验,增加致富门路。三是及时补课学。各重点村党组织利用春节期间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大量返乡的有利时机,开展了登一次门、谈一次心、上一堂课、补一次学、开一次会的“五个一”活动,搞好了外出党员的学习。共有80名外出务工经商的返乡农民党员及时参加了村党支部组织的先进性教育“补课”,参加各类型座谈交流会46个,提出各类建议、意见320条,重点村党员素质得到了整体提高。

二是以“联”促“建”,党群携手同谋发展。围绕重点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民增收困难的问题,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积极出谋划策,农村党员率先垂范,以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为载体,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一是协会拉动式。各重点村党支部结合农村生产实际,将农民分散性经营变有组织性生产,带动农民成立烤烟、牲猪、林木等各类型农民协会组织60余家,有力推动了重点村农业生产,维护了农民利益。余田乡吉利片烟农协会按照“支部+协会+基地”模式成功扭转了8个村的烤烟生产落后局面,得到了省市重点推介。二是大户经营式。重点村广大党员带头探索土地流转的有效形式,积极发展大户经营,出现了太和镇神下村、飞仙镇塔水村、和平镇石城村等10个千亩以上和40个百亩以上的大户经营典型,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三是高效农业式。重点村广大党组织带头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形成了城郊乡西水村等具有一定规模的示范点24个,为广大群众增收致富开辟了新门路。

三是以“联”促“改”,党群携手同促和谐。面对重点村改革不断深入、深层次矛盾不断显现的新情况,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以人为本,注意倾听群众呼声,及时协调各方面力量,认真解决事关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一是开展“六个一”活动。即送一本书(包括党的知识、农村实用致富技术)、改造一座厕所、改造一座烤烟房、修建一条水沟、修建一条公路、修建一口水井为主要内容的“六个一”活动。目前,新建改建村级厕所160所,烤烟房690栋,水井26口,新修公路60公里。二是开展“送温暖、解难题”活动。春节期间,重点村切实解决困难党员生产生活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落实慰问经费3万余元,对160名困难党员走访慰问,走访慰问困难群众240户,走访慰问资金13.5万元,慰问农村五保户、特困户、退伍军人,在乡低保户230人,慰问特困劳模12人,学生120人,广大重点村党员群众切实体会到了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惠。三是开展基层组织建设集中整治活动。为加强重点村村级领导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这个重点,确保“不让一个支部落伍,不让一名党员掉队”这个目标的实现,该县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派出工作组对太和、清和、正和3个边界乡镇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行了集中整治,着力健全组织,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法制意识和调处矛盾纠纷的能力。充实调整村支两委干部18人,妇女干部100余人,投入10万元完善了村党团活动室和远教设施。印发公开信5300份,举办各类型法制培训班和法制讲座6期,采取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的措施,对60名重点帮扶对象实行一对一帮教。累计帮扶困难党员,群众40余人,帮扶资金1万元,为群众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60条个(件)。

三村建设范文第7篇

“农业大而不强、农村广而不富”多年来一直困扰着总人口640万而农村人口就占535万的达州市。先进性教育活动一开始,达州市委就明确提出结合深化“三级联创”农村党建活动,把近两年在全市试点并取得明显成果的“三村建设”活动作为全市先进性教育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抓手,坚定不移地向纵深推进。

据达州市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班子队伍带村的核心是选准配强村领导班子,发挥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人才科技兴村的重点是发挥农村党员干部和实用科技人才在推广农村实用技术、富民兴村,发展农村经济中的骨干领头作用;民主法治管村就是坚持民主管理、依法办事、营造和谐的农村社会环境。

达州市突出“城市反哺农村”,通过政府引导投入,带动群众主体投入,推动部门帮扶投入。据初步统计,全市捆绑投入项目资金4800多万元,引导农户自主投入1亿多元,推动县级部门投入帮扶资金730万元,有效地激活了农村市场。通过两年多努力,全市形成了党委揽总、组织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乡镇组织、农户实施、纵横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新格局。

“班子队伍带村”是这项活动的灵魂,达州市层层建立了“三村建设”联席会议和领导联系点(片),下派3万多名机关干部和科技人员蹲点指导“三村建设”,把2849个行政村的村干部送进农校强化学习实用技术。市委还把“三村建设”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作为县乡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此举让农村基层干部找到了为民服务的着力点,成了带动农村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为农户提供致富项目,帮助解决群众的急难问题,大兴办实事之风。

在地处前河旁的宣汉县天台乡义和村北斗湾,几棵高大的古黄桷树掩映着一排排整齐别致的农民新居。20__年9月,这里被特大滑坡及洪水荡涤一空。为及早建好灾民新居,市、县领导亲自督阵,乡村干部驻扎北斗湾,帮助灾民规划新村,协调购买材料,组织加紧施工。仅40多天,受灾村民们便住进了新村。

在大竹县东柳乡黄家坝村,金鱼养殖大户陈一田指着正在渔场帮忙的村干部说:“搞‘三村建设’后,村干部更贴近我们老百姓了。这不,村上的干部今天一大早就主动上门来帮助扩建鱼池。”一旁的村民接过话头:“老陈养金鱼一年光出口就赚回20多万元,村干部要我们学他找门路抓收入呢。”

人才科技兴村破解增收大难题

如何帮助农民增收一直是困扰各级党委政府的难题。“人才科技兴村”是达州市/:请记住我站域名/让农民在经济发展上得实惠所总结和推行的新路子。

他们鼓励村干部、村民学科技、用科技,并通过田园学校、专业大户带动等方式,捆绑使用涉农项目资金,积极推行日光温室种菜、“暖棚圈舍养畜禽,粪便封闭发酵,沼气做饭,沼渣肥田”和“一池三改”等科技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改善了农居环境,建设起生态循环发展的新农村。

在渠县卷硐乡,党员教育田园学校开办的“山区柑橘栽培和金银花种植技术”等农技培训课引起了山区农民的兴趣。村民在听课、看科技电教片后,还被安排到学校的实习基地里实地操作。农民搞结构调整不仅有人引导,收获后还有果品、药材公司统一收购。

“农产品网上营销”“农业技术网上学”在当地也已不新鲜。开江县永兴镇方家沟村为530多个运输、养殖、水果营销大户安了电脑,还请人制作网页,为村民农产品销售信息,引来10多个省市的客商。村民廖灿位去年通过网上就卖出苹果10多万公斤。

大竹县余华乡川心村星火禽业协会理事长张一云是当地远近有名的“科技能人”。他采用“五统一、一分散”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建成集鸡苗孵抱、饲料生产、技术培训、疫病防治、蛋苗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实施国家科委“金桥工程”的“50万只良种蛋鸡养殖基地建设”。协会现已拥有固定资产660万元,年销售收入2.3亿元,遍及20多个乡镇的会员人均纯收入2980元。

民主法治管村构建和谐新农村

“‘村官’报账,村民代表和监督员都得签字。该不该报、怎么报、报多少,得由村民说了算。”万源市固军乡中河村2组村民周兴柱这样对记者。

周兴柱之所以如此理直气壮,是因为他不仅是村民主理财小组的成员,更是万源市371个农村义务监督信息员之一。“民主法治管村”是新农村建设的生命力所在,达州市7个县区共有2800多名村民被聘为本村义务监督员。他们负责监督 报告村组干部违规行为和反映村事民情,至今已有效制止乡村干部的不当行为337起。

开江县长田乡180名党员首次通过“直选”方式,投票选出了他们所信任的乡党委书记。各地还建立起司法调解干部、治安民警、农科人员驻村帮扶制度,为村民举办普法培训班500期16万多人次。民事纠纷调解率达100、调解成功率99,把不稳定因素消化在了萌芽状态。

“公仆助我建三村,农民含笑谢党恩。”这样内容相似、由农民自己创作的对联在达州农家宅院门上和村口路旁随处可见。它道出了农民渴望走向文明、走向富裕的心声,也是“三村建设”给当地农村社会带来深刻变化的真实写照。

三村建设范文第8篇

——市财政局支持达县大堰乡双井、卢岗村“三村建设”纪实

达县大堰乡双井、卢岗村距达州中心城市仅22公里,但由于铁山相隔,经济相对落后。近年来,市财政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结对帮扶后,以“三村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双井卢岗,因此变了新样。

走进双井卢岗村,一幅生动的画卷展现在眼前:一边是平坦整洁、四通八达的水泥道路,一边是碧波涟涟、两岸绿树成荫的穿村河道;一边是错落有致、略施粉黛的农家新居,一边是新修的蔬菜大棚、过河石桥,散发着勃勃生机。信步村间,处处涌动着新农村建设热潮,昔日“抱着金饭碗受穷”的经济薄弱村,如今成为令人瞩目的市财政局“三村建设”示范村、全市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示范村、“一村一品”示范村、无公害蔬菜基地村。这巨大的变化是在市财政局帮扶下,“三村建设”在双井卢岗绽放的幸福之花。

人变:新班子队伍让群众从“要我建”到“我要建”

来到村内,正在修建花台的王茂仁一见到我们,就快言快语地说:“我们村能够有这么大的变化,主要是党员干部们带了好头,群众参与的热情才很高!”接着,他立即停下手中的活儿,主动当起了义务解说员:“以前在种养上吃过亏,干部要想动员做什么,>:请记住我站域名/大学生到村上担任村官呢!”。市财政局第四党支部与新的村两委结成对子,协助解决部分资金,加强村级阵地建设,新建了村支部、村委会办公楼。村两委通过多方调查和分析,认为蔬菜产业是主导产业,但发展首先要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调动农民积极性,增强主动性。市财政局第四支部党员与村党员干部一道,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和家庭恳谈会、院坝会,利用广播、板报、标语广泛宣传,深入发动,党员干部进农户一家一家的劝,一户一户的动员,并组织村民代表外出考察学习。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发动,广大村民认识到必须乘以“三村建设”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东风,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村民观念发生了巨大转变,思想灵通后,村民发展的愿望更加强烈。除了对自家房屋、院坝进行美化亮化外,还主动捐款捐物、出工筹劳修水泥村道、过河桥梁等。过河桥要占村民王之福家花大钱才建好的鱼塘,他二话没说,不但将鱼塘一角拆了,还主动捐款,积极投工投劳参与修路。在市财政局帮助下,两村之间修通了过河桥,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而且把分河而居的双井、卢岗两村联在一起,群众强烈要求后取名为“惠民桥”。仅在农村人居环境改造中,群众自发投入人均达300元以上。“我们的家园自己建,建好了也是自己享受,况且政府还给了我们很大支持,我们愿意!”、“现在我们过上了城里人生活,以前想也不敢想啊!”、“市财政局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资金和政策上的帮扶,更重要的是送来了党和政府的温暖,还给了我们精神食粮。”村民你一言我一语的说。

村变:民主法治让村庄从脏乱差到洁净美

“生产上去了,村容村貌也不能落后啊!”。村“两委”认为:没有一个优美的环境,新农村建设成果就没有得到完全体现。通过实现村务公开、党务公开和财务公开、大事公决,健全村民议事规则,用“一事一议”的办法动员全村人民,按照“一路二水三能源”的思路,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彻底改善村容村貌。卢岗村沿山沟至村委会长达5.1公里,涉及406户1522人,在市财政局帮助下,村民们积极筹资出劳,硬化了长5.1公里、宽3.5米的公路,结束了祖祖辈辈出行均靠肩挑背磨的历史,村民们激动地将这条公路称为“出路”。近两年,两村硬化便民路33.5公里,新建堰塘3口、维修15口,改井100口,建沼气池200口。双井村安装了2吋供水管道,解决了360户1500余人的人畜饮水问题;突出适用、舒适、健康、美观、协调的村庄布局,双井村在核心区规划了1个200户的村民集中点,将集中建房59户,改造民房28户60间,美化居民点房屋600间,硬化院坝95个,修建花台400个,改水改厨改厕改圈262户。

“新建了300平方的两委办公室和支部活动室,修建了1000多平方的农民休闲广场,还有合作医疗站,小娃儿能在本村上幼儿园了,刮风下雨不再怕了,现在我们各个方面都方便多了!”

“每个社都实现了通路、通水、通电、通闭路电视,我还看到电视上锦涛总书记说要再提高新农合的标准啦。”

“现在正在争取加固整治我们的大堰河,今后我们要成为达州大城市的‘菜篮子’和‘后花园’呢!”

“我们队的程才川新修了三层楼房,还准备安装电梯呢,洋气了哟!”

村民们你一句我一句争先恐后地说着,满是自豪和幸福。

业变:人才科技让产业从传统到特色

“市财政局联系农业专家到村上现场测土、配方、施肥。我第一次听说菜生虫了不能用农药,说有残留,以前我们还不知道种菜还有这么多学问呢!”。为切实提高生产科技水平,市财政局多次请市农科所、林科所、

林业局、水利局、农业局等单位的专家到现场勘测、设计和技术指导,带去大量农业科技和致富书籍到村新现场举办了三期培训班,建立了人才和科技帮扶措施,建立了稳定的科技人才库,把科技人才请进村来座谈、指导,留下了专家的咨询电话,随时指导、帮助发展,农民自豪地说:我也有了“农业110”。双井、卢岗村通过重点发展市场适销对路、需求量大的精细蔬菜,形成了无公害绿色蔬菜产业带。当地农民把土地出租给业主。同时,业主优先聘用出租地农民,农民的收入是稳赚不赔,租金、劳动报酬双收入仅在本地业主处务工年收入每户就达5000元。蔬菜已成为双井、卢岗村的主导产业,农民的“摇钱树”。外出务工的王之福看到引进的业主赚了钱,也回家创业,现已发展蔬菜20多亩,在已修一口养鱼池的基础上,正在新修建一个10多亩的养鱼池,发展农家乐。“在外辛辛苦苦,不如回家守故土,看到家乡越来越好,自己早就想回来了,既照顾了家,钱还不少挣!”,对未来他充满信心。

“我们还在一、二、三等四个社种植了200亩日南一号柑桔,在其余社种植100亩黄金梨,果业收入能使全村人均增收200元,还不算将要发展的200亩冬枣、60亩密桃、葡萄基地和养鸡场、养鸽场等带来的收成。种粮已成为我们的副业!”。村支书王茂强说。

力变:从分散用力到集中用力

短时间内双井村何以会发生超强剧变?“支农力量从分散用力到集中用力!”大堰乡党委书记艾阳芬如是说。“以前对大堰乡新农村建设支持的部门、资金、项目等都是各自为阵,分散用力。”“现在通过支农力量的整合,集中支农力量,放大了政府支持引导效应”。近年市财政整合中央、省、市、县四级财政性资金200余万元投入双井卢岗两村。

“双井村是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示范点,按照财政统一管理的模式,将来自各种渠道的支农资金进行集中整合,除一些特殊用途资金外,都纳入支农资金整合范围,优先安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资金,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实践证明探索是成功的。”正在大棚查看蔬菜长势的市财政局第四党支部书记王矛说。

“支部+协会+大户”的模式带动作用强。市财政局第四党支部与双井村结对后,把双井村定为“支部新农村建设联系点”,把机关党建设的学习实践场所移到了双井村。“我们的许多党课都是来这儿与村里面的党员一起上,我们每人还结对帮扶了一名群众。”市财政局杨佐说。第四支部通过联系村支部,村支部联系下面的蔬菜协会、水果协会和养殖协会,三个协会带动和联系农村的大户和业主,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土地流转推进规模化。“原来当地农民零星分户种植,蔬菜水果品种不优、时令性不强、价值低廉,农民受益不多,相当部分原因是规模化程度较低”。村两委于是确立了“土地流转、业主开发、规模发展”的思路。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农民自愿流转3200亩土地,引进业主13户,培育本地种植大户11户,实现蔬菜产值960万元。“仅蔬菜一项我一年的收入就提高了2300多元!”,自愿流转土地后又成为业主雇佣工人的程代仁一脸幸福。王华碧老人的儿子承包了近30亩的土地,其中包括王华碧老人的,“将自己的土地出租给自己的儿子,自己给儿子打工,心里虽不大自在,在收入有保障,也支持了儿子,慢慢也就接受了。”“要扎实推进以‘三村建设’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整合资金,在‘支部+协会+大户’带动农民致富的模式上探索出一条新路子”,市财政局分管农业的副局长、局机关四支部“三村建设”牵头人黄茂华说。为搞好“三村建设”,他已是第七次到这里来了。

新蓝图:构画双井卢岗新未来

“双井卢岗片区地理位置特殊,四面环山,中间地势平坦,土地开阔连片,自然生态良好,大堰河横穿全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具有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田园风光、温馨的自然生态景色,可谓是达州中心大城市边的‘世外桃源’和难得的‘小盆景’。因此我们帮扶发展的长远规划是利用大城市近郊优势发展休闲产业,用休闲文化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看到财政帮扶硕果累累,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吴应刚十分重视双井卢岗片区的新农村建设,多次要求局分管领导搞好规划,狠抓工作落实,争取通过几年努力使双井卢岗村的“三村建设”这项惠民工程、民生工程取得更好的实效。分管农业的副局长、局机关四支部“三村建设”牵头人黄茂华信心满怀地规划着双井卢岗的未来。

在市财政局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下,近日《达县大堰乡双井卢岗村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已经制定出台,从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村庄布局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人居环境发展规划、公益事业发展规划等方面详尽构画了双井卢岗的新蓝图。

三村建设范文第9篇

发挥“三大作用”,培育新农村建设“领头雁”

建强班子队伍,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第一关键。为此,大竹县主要采取了三大措施:一是“五岗模式”设岗定责。分类设岗,明确各类岗位的职责要求;自主选岗,采取“党员自选+组织助选”的办法,以“一选一”或“一选N”形式使两万余名农村党员上岗;公示亮岗,向群众公开党员所选岗位,接受监督;承诺践岗,党员立足岗位积极承诺践诺;群众评岗,年底召开民主评岗大会,进行党员践岗测评。二是推行群众办事制。明确村干部为群众办事员和群众员,向群众公开的原则、程序及联系方式;对群众需要办理的事项,由员无偿代为办理;对群众申请的事项,由员如实向有关部门反映,及时将答复意见和处理结果向申请人反馈。目前,大竹县1705名员,已受理群众代办、代访事项1.1万余件,其办结率达100%。三是设置“三同”党小组。打破农村党小组设置的传统方式,创新建立了同岗位党小组、同产业党小组、同地域党小组的“三同”党小组,从体制上充分激发了农村党支部的活力。

搭建“三个载体”,装上新农村建设“加速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视人才科技是第一动力。一是积极创办“农村实用人才教学点”,把学校办在农家门。利用国家资助贫困中职生政策,创办“农村实用人才教学点”15个,真正把学校搬到村上、课堂摆在田间。目前,全县已招收农民学员1000余名,开展各类短期培训23.5万人次。二是扎实开展“农村人才开发示范行动”,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出台了《大竹县农村实用人才选拔办法》,对纳入县人才信息库的农村实用人才从生产经营规模、数量、效益上进行量化确定,为此先后建立农村人才示范村20个、示范岗40个,带动培养乡土人才13.5万人。三是大力实施“农村实用技术普及工程”,让户户都有科技“明白人”。整合县农委等16个部门的力量,制订实施农村实用技术普及规划,建立科技知识推广联席制度。2007年以来,全县创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基地25个,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1672期,培育科技致富示范户2835户,使20万农民成为科技“明白人”。

建立“三项机制”,推进新农村建设“制度化”

建设新农村,筑牢民主法治基础是第一保障。一是建立“四议管村”机制,充分发展基层民主。民主提议,村干部定期深入农户就本村事务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规定凡同一事项或同类事项提议户数达全村总户数20%以上的,必须纳入村务议事范围;民主决议,召开村民大会,实行“一户一人”投票表决村务议题,若赞成者达参会村民50%以上的,确认为可实施村务,并形成决议;民主评议,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每名村民代表对形成决议的村务进行排序编号,按照排序编号总分值高低确定实施村务的先后顺序;民主行议,由村民代表大会选出监督小组、理财小组,和村“两委”一道组织实施村务,并做到定期公开。二是建立“四讲教育”机制,加快培育新型农民。在全县农村广泛开展讲政策、讲法制、讲道德、讲恩情“四讲教育”活动,加快培育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新型农民。三是建立“四创活动”机制,着力构建和谐乡村。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建立健全调委会、义务联防队等群防群治组织,深入开展创建村民自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平安和谐村、精神文明村“四创活动”,形成以点带面效应,推动乡村和谐发展。目前,大竹县已被评为“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

三村建设范文第10篇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县委十一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三级联创”,深入推进以“三村建设”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县委决定要求,在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中深入开展以“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各类人才的典型示范作用,实现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环境改善和基层民主健全”为主要内容的党建主题活动(简称“一三三”活动),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深化“三村建设”开展“一三三”活动的重要意义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我乡是一个人口大乡、农业大乡,新农村建设任务尤其繁重。开展“一三三”活动,对于加强全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深化以“三村建设”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的迫切需求,以对人民群众需求的满足程度提高人民群众对党满意程度,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激发全乡人民的发展激情,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农村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正确把握深化“三村建设”开展“一三三”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指导思想: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乡党委“党建促发展、稳粮调结构、兴畜壮企业、实干惠民生”的工作思路,坚持以“三级联创”、“三村建设”为载体,围绕“构建和谐东安”,通过“建立健全组织、激活党员队伍、抓好队伍载体、培育挖掘典型”,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实现县委提出的把我县建成“达州新兴工业强县、川东特色农业大县、四川一流滨江县城、全国文化先进县”四大目标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障。

基本原则: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发展原则,紧扣农村发展主题,紧紧围绕农村中心任务展开,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坚持结合实际、务求实效原则,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紧密联系农村实际开展活动,切实解决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突出重点、注重创新原则,抓住重点工作、关键环节、重要内容开展活动,力求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探索创新活动形式,不断丰富活动内涵,使整个活动始终充满活力。

三、准确理解深化“三村建设”开展“一三三”活动的丰富内涵

(一)突出“一条主线”,深入推动农村工作

深化“三村建设”开展“一三三”活动,要围绕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突出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这条主线,着力建立健全组织、工作和应急“三大网络”,以全面推行公推直选为重点选准配强农村党支部领导班子,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以农村党支部建设为重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以基层组织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推动全乡农业农村工作。

(二)发挥“三大作用”,切实增强活动措施

1、创建农村先进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在全乡农村党支部中开展以“领导班子团结好、产业结构调整好、基础设施建设好、农民增收抓得好、安全稳定搞得好”为主要内容的先进党支部主题创建行动,在选准党支部书记、配强领导班子的基础上,加强支部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建设;加强村级组织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制定以“”为主要内容的党内生活制度,并细化年终纳入考核评价,促进党内生活规范化、常态化、实效化,提高党内生活质量和水平;制定培训计划,乡党委将对加强村两委班子政治素质、经营能力、管理水平和科技知识的培训,提高班子成员思想素质、工作方法和致富带动能力;开展“学习范洪明先进党支部书记”评选活动,加大典型宣传和先进表彰力度,促进表率作用发挥;推行村两委领导班子任期目标管理制度,固化领导班子任期目标,每年开展一次年度定期述职评议,科学运用考评结果依法调整、罢免村组干部,提高领导班子执政效能。

2、提升党员队伍素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制定党员教育培训计划,要求各村支部对农村党员“三训三评”覆盖率达到100%,建立健全党员教育培训档案,强化党员权利义务意识教育。对“后进党员建立提醒制度”推广面达到100%;各支部对农村流动党员管理实现常规化,指定一名支部委员专人负责,活动证发放到位率达到100%,建立流动党员台帐、档案建立健全,实现动态管理,做到动向清楚、工作生活情况掌握;优化党员发展素质结构,在严格坚持标准的基础上,注重年轻化、知识化、技能化,加大基层后备干部培养力度,将党员发展和后备干部培养工作纳入基层党建目标管理;深化“双向培养”活动,加大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的力度,使每个村建立起以党员为主体的致富能手、营销大户、科技示范队伍。乡党委要求各村支部要重点发展和培养后备干部1-2名。

3、大力培育农村人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典型示范作用。各村支部对农村种养专业大户、专业技术人才、实用技术人才、职业技能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农村经纪人才等进行普查登记,建立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全力促进农村“田秀才”、“土专家”评定相应的技术职称;依托县乡村三级培训基地强化人才培训,优化创业环境,从政策、资金、技术、信息、土地等方面入手,加大帮扶力度,促进农村优秀人才创业致富;狠抓“农村优秀人才示范村”“农村优秀人才示范岗”建设,以村为单位每一个村建立2-3个农村优秀人才示范岗和示范基地,开展农村职业技能比武活动,努力形成全民成才的大格局,实现农民致富和人才成功“双赢”。

(三)实现“三大目标”,不断满足群众需求

1、开展增收致富促进活动,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制定农民增收致富规划,加快培育农业特色产业支撑。以各村制定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计划,乡上对石板村建立竹笋产业基地,妙山、里坪村建立黄花、烟叶示范基地,广坪、美垭村建立良种生猪繁育基地,其余各村将形成2个以上特色农业增收产业,乡农业服务中心要大力创办特色农业示范服务基地,健全农技服务体系,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计划”,对农村青壮年加强党的知识、农业政策法规、实用技术、职业技能、经营管理培训,开展农村“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明星”培育评选,每个村培养“科技示范户”5户以上,培育“科技示范明星”1-3名;促进特色农业规模化,推动农业产业化,通过“支部+协会”、“公司+基地+农户”、“协会+基地+农户”等方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

2、开展村居环境改造行动,实现农村环境不断改善。狠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抓住农村公路建设新机遇,加快通村联院公路建设,整治硬化联户村道,形成便捷交通“内网”;加快基本农田水利设施修复改造,继续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农村引水工程,加大农村“五化”和“一池三改”力度,尽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完善村级活动阵地功能,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文化活动室,“新农合”覆盖率达到100%,普九教育力争达到100%,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强化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农村应急网络建设,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加大调处力度;加大“严打”整治斗争,严厉打击乡霸、村霸、组霸,严密控制黄赌毒社会丑恶现象和封建迷信活动,严惩组织,净化社会风气;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使治安、刑事案件逐年下降,为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创建平安村。加强对农村环境脏、乱、差的治理,认真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大力推动文教、卫生等社会公益事业全面健康发展,崇尚科学、反对和封建迷信,积极评选遵纪守法户、五好家庭户、双文明户,达到农村环境优美、邻里团结、家庭和睦,树立良好的村风、民风。

3、开展民主治村规范行动,实现基层民主更加健全。创新村党支部领导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实现村党支部工作制度化、村务工作规范化、民主监督程序化,创建“村民自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强化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规范以公推直选为主要形式的民主选举制度,规范以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为主要方式的民主决策制度,规范以“一事一议”为主要措施的民主管理制度,规范以村务、组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制度;建立村两委联系制度、村重大事项向党组织汇报制度、村两委工作制度等,村两委职责明确、关系协调,村级其他组织健全,分工合作,运转高效,形成整体合力。推行村干部值班制度、首问责任制、民情日记制、村民恳谈会和民主评议村组干部制度;农村法制宣传教育例行化,规范基层干部法制培训,依法处理村务组务,保护村民合法权益。

四、切实加强深化“三村建设”开展“一三三”活动的组织领导

上一篇:三项工程范文 下一篇:三峡工程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