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的对联范文

时间:2023-03-01 22:53:54

桥的对联

桥的对联范文第1篇

认识对联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石柱上的对偶语句。对联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言文化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的历史源远流长,相传始于五代后蜀的孟昶。有一年春节时,他在寝门桃符板上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据说这是我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对联一般由上联、下联和横批组成。

名词解释

对仗:中国古代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对仗又称排偶。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的表现力。

平仄:平声和仄声,泛指诗文的韵律。简单说,汉语拼音的一声和二声为平声,三声和四声为仄声。在对联中,上联和下联的平仄是相反的。

找找生活中的对联

同学们,你们可千万不要小瞧了名胜古迹处的对联。这些对联不仅仅起着简单的装饰作用,背后可是有着许多有趣的故事呢!现在,让我们一起去发掘吧!

对联故事

坐,请坐,请上座;

茶,敬茶,敬香茶。

被称为“扬州八怪”之一的清代大书法家郑板桥曾在镇江读书。一天,郑板桥听说金山寺有书画展,就独自一人去观赏。老方丈见来人衣着简朴,便对他不屑一顾,勉强招呼了一声:“坐。”然后,又吩咐小和尚:“茶。”

过了一会儿,老方丈见郑板桥仔细观赏墙上的字画,意识到他对书画有一定的研究,态度稍微变好了一些,说:“请坐。”并喊小和尚:“敬茶。”

方丈得知来者就是大名鼎鼎的郑板桥时,惊喜万分,态度马上转变,笑着说:“请上座!”又急忙吩咐小和尚:“敬香茶!”

郑板桥在客厅休息片刻,欲告别老方丈离去。老方丈忙请郑板桥题写对联留念。郑板桥淡然一笑,挥笔写道:“坐请坐请上座,茶敬茶敬香茶。”老方丈看罢,顿感面红耳赤,羞愧不已。

旅游与对联

名胜古迹和名人故居中往往都有著名的对联。去过成都浏览过武侯祠的同学,一定会看到这样一副对联:

志在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去过杜甫草堂的同学,会记得这样一副对联:

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

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这两副对联概括地反映了诸葛亮和杜甫的生平,既生动又简练。

小练习

桥的对联范文第2篇

笔者在生成语文课程资源方面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我在进行《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时,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分析,教材内容分三个部分,一是介绍对联的常识,二是对联的鉴赏,三是对联的作法。对联的常识和鉴赏方法和作法都较为简单,只要老师稍作指导,学生能看懂。按照教材内容进行讲述,并不能突出“奇妙的对联”中的“奇妙”,而且教材中所列举的几副对联,不奇也不妙。鉴于以上认识,我认真琢磨起来,要上好《奇妙的对联》,就得在“奇妙”二字上下工夫,以妙联激发学生兴趣,用身边(生活)中的对联,吸引学生眼球。本组的曾老师为我提供了极富生活情趣的三副对联。我把它们作为课堂的引子。这三副对联是:

①“马踏木桥脚擂鼓,鸡啄铜盆嘴打锣。”

②“山羊上山山撞山羊嘴――咩,水牛下水水淹水牛鼻――唿。”

③“塔内点灯,层层孔明,诸葛(角)亮;池中挖藕,节节太白,李(理)长(庚)。”

三副对联属绝对,很有生活情趣,老师稍加点拨,学生就能初步掌握对联的对仗和平仄方面的知识。紧扣教材,学生喜欢,又极富生活气息,实乃常用常新的课程资源。

县教科所的皮老师又给我支招,把周边生活(地域文化)引进教材,引进课堂。他为我提供了他自己写的一篇文章――《两个耿直的来凤人》,我摘取相关的两段文字:

近日与朋友访竹云寺旧址(位于翰林山庄南1公里半山腰)。1965年破四旧,兴“三线建设”,拆竹云寺的砖石瓦木建青山厂,竹云寺因之不存。星移斗转40年,有好事者出面集资,将原庙前被推倒的小塔(塔名“惜字所”)重新扶正,还搭建一棚屋,供奉几尊菩萨。笔者一行稍凭吊后下山。道旁有一墓,村民指曰和尚坟。坟前正中石碑已失,疑墓已被盗。墓顶三字“涅城”,右联“松风传道趣”,左联“竹月照禅心”。村民说僧善印葬在“涅城”下不远处,墓已在中被掘。

……

抗战时期梁漱溟等人在来凤驿创办私立勉仁中学,勉仁中学教师邓子琴题一对联“三表直通老关口,一桥横跨小璧江”。联中的“一桥”即指梁桥,“三表”指来凤驿往重庆方向大路上的三道牌坊。其中一道牌坊位于来凤驿场口,即为表彰周继盛建桥之功而立,此牌坊同竹云寺一样毁于大破“四旧”的1965年。

文中涉及两副对联,即“松风传道趣,竹月照禅心。”“三表直通老关口,一桥横跨小璧江。”通过学习这两副对联,一方面可以了解对联的常识,可以学习“两个耿直的来凤人”诚实守信、一诺千金的美好品德;另一方面,可以了解来凤的地域文化(来凤凉桥的来历,何氏百岁牌坊),了解母校(来凤中学)的创建历史。我花了半天时间,将来凤凉桥、何氏百岁牌坊、墓联拍成图片,并制作成幻灯片。课堂上,学生有图片可欣赏,有文章可阅读,图文并茂,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以上两副对联配上两张幻灯片,配上一篇文章――《两个耿直的来凤人》,即生成一种可供语文教师教学使用的课程资源。它(生成的语文课程资源)由教材《奇妙的对联》生发出来,印证了教材文本,使教材文本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丰富;它结合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学情特点,学生对干瘪的知识不感兴趣,对图片,对周边生活,对富有生活气息的文章感兴趣,学生愿意置身其中,鲜活的学生元素融入其中;它以现实的报刊文章、亲眼能见的实物为载体,撞击学生的视线,碰撞学生的心灵。三位一体,相互交融,发挥出奇异的教学效能。

桥的对联范文第3篇

【关键词】对联 课堂教学

一、恰当运用对联有助于学生解读作品中的空白艺术

鲁迅的小说《祝福》中有这么一段话:“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那么学生肯定会产生疑问:时至年终大典,一位这么讲究的理学的老监生的书房为何会出现“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这样的情况呢?依据对联知识判断出脱落的是上联,那么上联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呢?如果我们知道它的上联是“品事详明德行坚定”,那么理解第一个问题就容易多了。鲁四老爷他自私伪善,冷酷无情,对于祥林嫂的寡妇身份不是皱眉就是满口“可恶”,甚至在得知祥林嫂惨死街头的情况后还不忘骂一声“谬种”。对于“事理通达” “心气和平”“品事详明”“德行坚定”这四项要求,鲁四老爷根本就是一个幌子而已。因此作者巧妙地运用了空白艺术,给这位旧礼教的假道学辛辣的讽刺,既然做不到,那就干脆脱落的好。因而学生如果不知晓它的上联,也就对空白艺术的解读无从下手了。

二、恰当地运用对联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作者及作品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了对联的艺术熏陶,无形中唤醒他们更强的求知欲望。比如我在讲解《朦胧的敬慕—悼念鲁迅先生》这篇现代文阅读时,先板书了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克合写的一副挽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再围绕这副对联,提出质疑,呐喊、彷徨指什么,抓住关键词“陨星”“旧雨”进行赏析,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呐喊》《彷徨》是他的两部小说集,以此导入阅读,别具一格,既使学生了解了作者及文章内容,又激发了学生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之情。再如在复习名著导读《红楼梦》时,我详细地讲述了金陵十二钗判词,以薛宝钗与林黛玉的判词为例: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停机德”“咏絮才”都是用典,前者是指战国时代燕国乐羊子妻停下机子不织布来劝勉丈夫求取功名贤淑之德的故事。后者是借用才女谢道韫故事。后人用“咏絮才”指女子咏诗的才华,后世称赞能诗善文的女子为有“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倒过来是指 “林黛玉”。好好的一条封建官僚的腰带,沦落到挂在枯木上,是黛玉才情被忽视,命运悲惨的写照。 “金簪雪里埋”,是指薛宝钗如图里的金簪一般,被埋在雪里,也是不得其所,暗示薛宝钗必然遭到冷落孤寒的境遇。

三、适当地讲授对联故事可以提高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

古典文学作为高中语文知识的一大重点,如果一味的灌输,学生难免觉得枯燥乏味,学习效率自然就不高了。但是适当地讲授对联故事再让学生接受就容易的多了。记得以前班上有位学生旷课一天,与家长联系也说不知去向,后来在晚自习时把他从“深蓝网吧”给找了出来,我没有任何批评的言辞就让他进教室继续上课了。第二天的课堂上,我在班上讲了一个关于郭沫若小时候偷桃的对联故事。并且板书了先生的上联: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这位虽然旷课上网但语文功底颇为扎实的学生马上说出下联: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而其他同学也同时记下了蟾宫折桂原来是金榜题名之意。也正是这个对联故事让他幡然悔悟,痛下决心。并且两年后的高考果然夙愿早成,上了二本,还打电话给我报喜呢。

四、有趣的对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在讲到谐讽联时,我举了个例子:郑板桥去茶馆喝茶,店小二看他穿着极为普通,便说:“坐”,柜台见有人,就说“茶”。当他拿出银子时,店小二眼睛一亮,改口说“请坐”,柜台也应声道:“上茶”。当时店内有人认出了郑板桥,过来打招呼,,小二才知道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郑板桥,赶紧鞠躬说“请上座”,柜台也抬高了嗓子“上好茶”。老板赶忙过来伺候,并恭恭敬敬地请他留下墨宝,郑板桥无奈地写下了这副对联:坐,请坐,请上座;茶,上茶,上好茶。其中的讽刺之意真是入木三分。之后,在对联交流课上,学生摆出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对联,还有许多谜语以对联的形式出现,课堂气氛极为热烈。最后在学生的提议下,高一(14)班举办了一次关于对联的手抄板竞赛。此后,学生每每交上来的摘抄本上都有摘抄对联的习惯。

总之,对联作为中华民族的特有语言形式,它的作用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诠释清楚的,让学生和对联亲密接触,传承中华文化这一艺术瑰宝,是我们高中语文老师的神圣使命。

桥的对联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语境;文本;实践;生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125-01

语文课程标准(2011修订版)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而“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前者阐明了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后者则指明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途径。

怎样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呢?笔者以为,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习得,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生长,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都离不开具体的语言文字情境(以下简称“语境”)和语文实践。情随境生,情动才可能辞发。学生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去感悟、体验、积累、运用,才能够增长能力,提高素养。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工作中努力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学生语用能力生长的语境。

一、充分利用文本语境

文本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载体,文本阅读则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重要方式和途径。现行语文教科书中大多是名家名篇,文质兼美,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优质资源和有效载体。教师要注重研读教材,充分发掘文本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丰富的语用因素,致力于引领学生在具体的语文阅读实践中展开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结合具体的语境对学生进行辩词析句、领悟章法、体验情感等训练。

【案例】如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平分生命》一文中,向我们描述了一位失去双亲的小男孩贝贝得知与他相依为命的妹妹患上重病需要输血,在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的情况下,毅然决定输血给妹妹的感人故事。课文以小男孩贝贝“输血前――输血时――输血后”以及其心理变化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故事简单,语言朴实,情意真切,真实地表达出兄妹情深的思想感情。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理清故事发生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对文本语言文字的品读赏析、体验感悟和练习运用上:

(1)在整个故事中,主人公贝贝的心理有什么变化?你是从哪些描写中看出来的?

(2)找一找,文中几次写到了贝贝的语言?请用“n”标出来。想一想,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这样,充分利用文本语境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进行有目的的训练,既很好地理解感悟了文本内容和思想感情,又有效地提升了学生语用的能力。

二、充分拓创实践语境

语文的外延即生活。人类生产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这就为学生进行语用训练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必须要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去逐步形成。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不应只囿于课堂语文学习、实践,而需要面向人类社会实践这个大舞台,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去为学生拓创实践语境,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去学习语言、感悟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语言,以实现课内外有机绾合,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全面提高学生语用水平的目标。

怎样在社会实践中对学生进行语用能力的训练呢?

【案例】在“家乡的桥”语文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观桥、访桥、画桥、做桥、写桥、赞桥等实践活动,去观察各种桥梁的丰富多姿,了解其构造;去调查访问了解桥梁的名称的由来、历史变迁、桥梁的发展历史以及与桥梁相关的名人轶事;画一画心中的桥、未来的桥,再用橡皮泥等材料做一座桥的模型;联系课文《赵州桥》、《南京长江大桥》、《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等学习,描写自己喜欢的一座桥,运用诗朗诵、课本剧等方式赞桥……这样,让学生对家乡的桥有了全面的了解,深刻地体会到桥的作用,从现实之桥到人类心灵之桥,升华了学生的思想感情;学生在这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和语文实践活动中,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得到了有效的训练。

又如“对联的探索”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找对联,从书刊、网络中查阅对联的相关资料,了解对联的历史由来以及其发展,全面了解对联的产生、发展、内容、表达形式、意义与作用等,懂得“对联”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展“巧对对联”、“写对联”、“赠对联”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动手动脑,亲力亲为,体验对联与书法艺术的完美结合,感悟对联所寄寓人们美好的情感。

三、充分捕捉生成语境

课堂是师生共生共长的园地,是智慧生成的摇篮。在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中,经由师生、生生、生本之间的对话交流、思维碰撞,往往会生成许多教学资源,生发许多新奇的话题。如果我们能够高度重视、充分捕捉和利用这些动态生成的资源、生成的语境,课堂就会变得更加异彩纷呈。因为生成的核心就是创造。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创造性价值意味着对预设的规范、目标和流程的超越、拓展、补充、延伸和具体化,即意味着师生共同体的发展和生长。这种发展和生长包含了师生在知识与能力、经验或体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不断丰富、完善和成熟。

【案例】在上《小石潭记》一课时,我发现一女学生一直低头执笔,看上去又不像记笔记。于是我悄悄走过去,发现她正在画画,当时真是气不打一处来,顺手把她的“作品”抢过来,本想批评教育一下,但一看她所画内容是一潭水,一条游鱼。转而一想,这不正可以作为一个资源吗?于是我把她的画投影展示并说道:“一位同学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石潭,为我们创作了一幅图画,请大家谈谈这种形式好吗?为什么?”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紧紧围绕课文内容和这位同学的绘画作品进行讨论与赏析,升华了对课文内涵的深层次理解。

桥的对联范文第5篇

关键词:对联;提高;兴趣

中图分类号:G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7—0261—01

对联是中国文人独有的抒感的艺术文体,是我们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它对促进社会进步,陶冶思想情操,培育道德修养,启迪人类智慧,调节心理情趣都会起到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重要作用。所以在我们接触的祠堂、庙宇、楼阁、衙署等古建筑群内就常常见到。它不仅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品味、文化特性,而且还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研究价值。

作为古建筑群的讲解员在我们讲解过程中,讲解员完全可以以对联引申出许多话题,将好玩的对联故事、精彩的绝对用来丰富自己的讲解内容,给观众、游客以耳目一新,独具匠心的感觉,提高观众的参观兴趣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如联:“定三分、烧博望、出祁山大名不朽;气周瑜、屏司马、擒孟获古今流传”;“收两川、摆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设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恩三顾;取西蜀、征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按金木土爻之卦,水面偏能用火攻”。上联巧用了一、两、三、四、五、六、七、八、九、十,10个数字;下联灵活运用了东、西、南、北、中,金、木、水、火、土,10个数字,简练地阐述了诸葛亮出茅庐,鞠躬尽瘁辅佐刘备、刘禅父子和他戎马倥偬的战斗一生。合联共计54字,也正好暗喻了诸葛亮活了54岁,真可谓是一副字字珠玑、笔笔传神的一副绝妙对联。

还有挂在“关张殿”前的对联,上联:“师卧龙,友子龙,龙师龙友”;下联:“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此联以关羽为第一人称的口气,撰写了关羽德高望重,并把个历史故事融入对联中,关羽拜卧龙先生为军师和赵云结下深厚的友谊,“桃园三结义”等历史故事巧妙地得到了反映。上联的“龙”和下联的“德”字既是这副对联的字又是这副对联的颂词。诸葛亮号“卧龙”先生。赵云字“子龙”。关羽拜诸葛亮为“卧龙”先生,与赵云结交为好朋友;我们知道,“龙”是炎黄子孙的图腾,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桃园三结义中,关羽的长兄刘备字玄德,弟弟张飞字翼德。中国有句俗话:“百善孝为先,百行德为首”。所以,我们现在在选拔干部时还提强调要提拔那些“德才”兼备的人才。这副对联重点突出,构思巧妙,语言晓畅,简洁凝练又一语双关,既说明了关羽和这四位人的关系又说明了关羽义薄云天的情义,使人读此联时回味无穷、妙不可言。还有绝妙趣联:“红面关,黑面张,白面子龙,面面护着刘先生;奸心曹,友心瑜,阴心董卓,心心夺取汉江山”。

像悬挂在南阳卧龙岗“三顾祠”门前的对联:“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短短的十个字,对仗简洁工整,语言凝练,概括和总结了诸葛亮一生为兴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思想和他那“未出茅庐已定天下三分”的经天纬地军事才干和安邦定国的政治才能。

作为讲解员在熟知和掌握名联典故外还要掌握和了解我国一些有名的对联奇闻轶事结合自己本单位讲解大纲生动有趣的讲解介绍给观众,提高增强观众的兴趣度。像清郑板桥除了为卧龙岗留下“难得糊涂”碑刻和“兰芝图”外,有关他的一些趣联故事有很多,比如:相传,郑板桥有一天到某寺院,寺院方丈见他衣着俭朴又其貌不扬,就冷冷地说了声“坐”,然后吩咐小和尚上“茶”;一经交谈觉得对方不俗,便改口“敬茶”,“请坐”了;而当得知来着就是大名鼎鼎的郑板桥,再次改口“请上坐”、“敬香茶”……难怪后来方丈恳求郑板桥留下墨宝时,郑板桥兴趣盎然的题写一联:“坐、请坐、请上坐;茶、上茶、上香茶”。

如:清朝北京有个“天然居”酒楼。一次乾隆皇帝路过这家酒楼,称赞楼名的高雅,遂以楼名为题作对联,上联是:“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但下联却苦索不得,因为下联必须符合这样的条件,后五个字是前五字的颠倒,既要语言完整又要平仄协调,还要意境美好,的确困难,他便指令群臣属对。这时纪晓岚则对出下联:“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再如:一日,乾隆皇帝骑马出外游玩,野外的风吹着,骏马奔跑着,田野的风把马尾吹起,煞是好看,乾隆皇帝忽一回头看到此景,脱口而出:“风吹马尾千条线”,乾隆求大臣应对,众大臣苦思不得,直到夕阳西下,阳光洒在沙滩上看景致的乾隆皇帝时,一位大臣看到阳光下乾隆的衣袍被太阳照得闪闪发光,忽然有了灵感,对出:“日照龙鳞万点金”。这时又忽然下了雨,一位过路人对出了“雨打沙滩万点坑”这样的趣联。当然我们在讲解中尽量结合本景区的实际内容为观众讲解出生动有趣的内容。

桥的对联范文第6篇

笔者在借班执教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春联》一文时,安排了课前预热。第一次执教时是这样进行的:

摸一摸,猜一猜,找出共同点。

师:同学们,课前我们来玩个游戏好吗?

师:老师这儿有个百宝袋,请同学们先来摸一摸,然后再猜一猜,这里面装的是什么?

师:谁先来?好,请你!

生:(摸口袋)是――毛笔。

师:我们来看看――(出示百宝袋内实物)细细长长,头上有一撮毛。恭喜你,猜对了,确实是毛笔!

师:谁接着来?

生:(摸口袋)――算盘

师:是幔磕阍趺粗道的?

生:方方正正的外形,里面还有很多珠子。

师:(出示百宝袋内实物)果然如你所言!摸得很仔细!

师:还有最后一个机会,谁来猜?

生:(摸口袋)――筷子。

师:(高举筷子),看看是不是?厉害!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在百宝袋里摸到的东西都有一个共同点,你发现了吗?

生:这些东西都是我们中国有的。

师:了不起,会思考!准确地说,是我们中国特有的。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里,要讲的东西,也是我们中国特有的,一起读读课题――《春联》。

第一次课前预热采用“摸一摸,猜一猜”的游戏形式,带着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入手,发现毛笔、筷子、算盘、春联的共同点――都是中国特有的物品。从文化的角度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感受春联的独特,“春联”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张贴春联是华人过春节的重要标志。

在第二次执教时,笔者又对课前预热进行了很大的改动,设计如下:

读一读,猜一猜,故事中感受对联的语言特点。

师:最近老师看到两句很有意思的话,想在这里和同学们分享,想听听吗?

师:谁来读?

(逐部分出示:四方桥 桥四方 四方桥上有四方 四方四方四四方

万岁爷 爷万岁 万岁爷前呼万岁)

师:好,请你!

生:(边读边笑)

师:能猜猜最后一部分是什么吗?

生:万岁万岁万万岁(边齐声说,边在桌上做拜的动作)

师:这是一副对联,关于它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想听吗?

师:清朝有个皇帝叫康熙。传说有一天,他带着大臣和儿孙们在御花园内游玩,看见有座桥(出示图片)造型独特,一时兴起,脱口吟出了(生齐读):“四方桥桥四方四方桥上有四方四方四方四四方。”可是康熙皇帝想了好一会儿也没想出下联,于是,他就问:“众爱卿,谁能对出下联,朕重重有赏!”那些饱读诗书的大臣们个个面露难色。这时,一个小孩走向前说:“我来试一试吧!”于是小孩边说边跪拜(生齐读):“万岁爷爷万岁万岁爷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康熙皇帝听了连连叫好!据说,这个小孩就是后来继承王位的乾隆皇帝!

师:这爷孙俩的对联真是绝了!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也跟对联有关,齐读课题――《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

第二次课前预热,从一副对联“四方桥桥四方四方桥上有四方四方四方四四方,万岁爷爷万岁万岁爷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导入,在朗读中感受对联的语言形式,在故事中理解对联的内容,营造了愉悦的学习氛围,感受了对联的文字技巧,并将课前预热与文本的学习自然对接,巧妙融合,构筑了与教学内容相协调的语境,使课前预热有助于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成为拉开有效教学的序幕。

相比较而言,第二次课前预热的设计更具有语文意识。王尚文先生认为:“语文意识关注的是言语本身的物质存在,就是要认真听听它的声音,辨辨它的色彩,掂掂它的分量,摸摸它的‘体温’,把它摆在它和整体的关系之中,摆在它和语境的关系之中,反复审视、掂量、咀嚼、玩味,从这里出发走上正确的语文学习之路。” 《春联》是一篇说明性的小品文,课文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关于春联的基本知识:内容美、对仗美、声律美。教学《春联》,用对联故事预热,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初步感受这一语言形式的特殊性,也与课文文本的语境协调一致,让学生从一开始就走进了文本的语境,为后面课堂教学时反复“审视、掂量、咀嚼、玩味”文本中的五副春联做了充分的准备。与第一次的课堂预热设计相比,避免了学生在多个语境之间穿梭,实现课前预热和课堂教学语境的一以贯之和融会贯通。

桥的对联范文第7篇

孙中山倡导天下为公

孙中山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他创建了“兴中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1911年,同盟会领导的辛亥革命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王专制,成立了中华民国。然而,这个伟大的革命成果,却很快就被复辟帝制的袁世凯窃去了。孙中山为增强大家的革命信心,写下一副对联: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横批:天下为公

“天下为公”,四个铿锵作响的大字,从此成为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风范!

悼念革命先辈和抗日先烈

1931年9月18日,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中国大片河山落入日寇手中,国难日渐深重。高级将领续范亭将军心急如焚,多次劝说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但均未成功。续将军悲愤至极,决心以死报国,唤起国人统一抗日。1935年12月26日,续范亭去孙中山陵前痛哭,写绝命书:“余已绝望,故捐此躯,愿国胞精诚团结,奋起杀敌!”而后毅然拔剑,剖腹自杀。人们见续范亭自杀,立即对他进行抢救,才使他免于殉难。1947年,续范亭在延安因病去世。亲自给他写挽联:

为民族解放,为阶级翻身,事业垂成,公胡遽死?

有云水襟怀,有松柏气节,典型顿失,人尽含悲!

八年浴血抗日,领导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为缅怀革命先辈和在这场战争中英勇献身的革命战士,他又写了悼念孙中山和抗日先烈的挽联:

国共合作的基础为何? 孙 先生云: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

抗日胜利的原因安在?国人皆曰:侵略阵线是和平阵线的死对头。

这副对联,言简意赅,既表明了国共合作的基础,又说明了和平是人心所向,法西斯轴心国成为和平阵线的死对头,其灭亡实属必然。

邓小平作嵌字联勉励抗日军民

1939年4月,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邓小平带领三十多名干部,从西安坐车去延安。半路上,他将自己创作的一副嵌字联,讲给大家听。这副嵌字联是这样写的:

列为无产者;宁不革命乎!

上联首字“列”,有“成”、“做”之意;下联首字“宁”,有“岂”、“难道”之意。意思是说,作为无产者,岂能不革命!这副对联还另有妙处,它上联的首字与下联的首字,正好嵌了革命导师列宁的名字。列宁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将“列宁”嵌在这副对联里,就更深刻地表达了无产者伟大的革命信仰。

题桥联铭记历史画面

闻名世界的泸定桥,有一副桥联:

万里长征,犹忆泸关险;

三军远戍,严防帝国侵。

这副桥联是亲笔题写的。让人一读,便立即想到当年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万里出征的伟大壮举。

1934年10月,红军北上。第二年5月,抵达四川的安顺场。当时,军委命令红四团先行夺取泸定桥。泸定桥不是石桥、木桥,而是一道一百多米长的铁索桥。铁索上本来铺有木板,敌人为阻挡红军过大渡河,已将木板全部拆光,只剩下光溜溜的铁索悬空吊着,而桥下就是奔腾咆哮的急流。红军要过河,不仅爬铁索不容易,且对岸还有敌人严守,弹雨纷飞。红四团挑选了二十二名身体强壮的战士,组成突击队,由连长廖大珠指挥。夺桥战斗开始,红四团以强大的火力掩护勇士们过桥。二十二名英雄,人人背插马刀,腰塞十二个手榴弹,手持短枪和冲锋枪,冲上桥去,在铁索上快速地向前挪动。三连的战士紧跟在后面往铁索上铺木板。对岸的敌人很快招架不住,赶忙放火烧桥头的亭子。而正在这时,红四团吹响了雄壮的冲锋号,英雄们在一片冲杀声中,迅速越过铁索。后续部队紧紧跟上,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一举夺取了泸定城。

“三军远戍,严防帝国侵”,工农红军,前仆后继,为的就是打败日本侵略者,保卫我们的祖国和人民。而“泸关险”的历史画面,今天仍让人为之惊心动魄。

廖承志理喻蒋经国“计利”“求名”

元老于右任是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成员。他反对袁世凯专制独裁,任过国民革命军驻陕总司令,为中国革命做过重要贡献。他为规劝蒋经国以国民大局为重,写了一副对联送给蒋经国。联曰:

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

1982年7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为奉劝蒋经国以国家和民族命运为重,给蒋经国写信,又特意以新的含意在信中引入此联,希望蒋经国以“天下大利”为重,顺应民心,顺乎历史潮流,为祖国统一贡献自己的力量。

时光荏苒,沧桑巨变,“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这副佳联,依然是人们难以忘怀的金玉良言。

黄埔军校校联的变换

1924年5月,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建了黄埔军校。由于、等共产党人的积极工作,早期的黄埔军校成了革命的熔炉,培养了一大批革命骨干。当时,军校大门上贴着立场鲜明的校联:

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后来,由于军校发生了本质性变化,共产党人纷纷被迫撤离。进军校成了少数人升官发财的捷径。于是,人们就把上面这副立场鲜明的正气联改成了意境完全相反的一副对联:

升官发财,莫走别路;贪生怕死,请入此门。

郭沫若怒讽黑暗世道

郭沫若少年时在县城读书,目睹时弊,对苛捐杂税下的农民十分同情。一次,他见农民挑大粪出城,竟被役吏拦下,索要一担粪两个铜板的“出城费”,便随即吟诵了一副对联:

自古未闻粪有税,而今只剩屁无捐。

此联古今对照,雅俗相通,对黑暗世道的嘲讽,可谓一针见血。

“斧头”“镰刀”创造新世界

1933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到达四川达县,红三十 军进驻到潼乡。红三十军政治部在驻地外边的门楼两侧,刻了一副对联:

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斧头”和“镰刀”,不仅是广大工农群众的象征,也是中国共产党党旗的标志。

“斧头劈开新世界; 镰刀割断旧乾坤”,主题鲜明,含义深刻,宛如一篇正气浩然的宣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工农群众和完全代表广大工农利益的中国工农红军,必将粉碎黑暗的旧社会,建设一个美好的新世界。

这副对联,不仅是当时苏区广泛流传的标语口号,也是若干年来人们一直传颂的格言名句,鼓舞了千千万万人民群众和广大知识分子,被北京革命历史博物馆收藏。

改联树正气

“十年浩劫”,有人写联描述:“你上台,我下台,台上台下,谁都倒过台;你整我,我整你,整来整去,谁都挨过整。”1976年10月,“”虽已了,但人们仍心有余悸,不敢关心国家大事。这时,北京出现了一副对联:

风声雨声不吱声,了此一生;

国事大事不问事,平安无事。

觉得这副对联的意思太消沉,便把它的内容完全彻底地改了过来,使之变成了一副催人向上的新联:

风声雷声悲叹声,枉此一生;

险事难事天下事,争当勇士。

桥的对联范文第8篇

关键词: 谐音双关 拆字 谜语 对联

欣赏汉语汉字的艺术魅力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欣赏汉字“书法”的艺术性;二是欣赏汉语汉字“结构”的趣味性。本文只讨论汉语汉字的趣味性。

一、谐音双关

汉语汉字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一个语音对应几个字形”,也就是“多字谐音”。下面是各种场合中巧妙的“谐音双关”。

“谐音”可用于“诗句”、“对联”、“谜语”中:

①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谐音双关为“情”。

②贾岛言醉非假倒,刘伶饮酒不留零。

“贾岛假倒”谐音;“刘伶留零”谐音。

③冰冻兵船,兵打冰,冰开兵走;

泥污尼鞋,尼洗泥,泥尽尼归。

“冰兵”谐音;“泥尼”谐音。

④谜语:在“金、木、水、火、土”之中,谁的腿最“长”?

二、拆字

有一种文字游戏叫“拆字”,即把“字”的结构灵活“拆”开,根据场合随意附会成趣。“拆字”之巧是其他文字难以企及的。

(一)“拆字”可写成“诗词”或“对联”

①何字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②二人土上坐;一犬人边伏。

③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

“此+木柴”,“山山出”;“因+火烟”,“夕夕多”。

这有关伐木工人的生活。伐木工人不烧煤,只烧山上到处都有的“柴”;每天中午在林中吃干粮而不做饭,只在傍晚时才下山回家做饭而冒出缕缕炊“烟”。

(二)“拆字”可用于“酒令”之中

1.“酒令”是筵席上的一种文字游戏,有很严的格式,谁违背了格式就罚谁饮酒。

甲:一个“出”字两个“山”,

二字同旁“锡”和“铅”,

不知哪座“山”产“锡”?哪座“山”产“铅”?

乙:一个“吕”字两个“口”,

二字同旁“汤”和“酒”,

不知哪一“口”喝“汤”?哪一“口”喝“酒”?

2.通过“拆字”的“酒令”,各人可以说出不同的意见:

张、李、刘、陈四个人是朋友。陈犯了错误,由李负责处理。陈托张和刘去请李吃饭,席间通过“酒令”说出了看法。

张希望李看在朋友情面上,高抬贵手,不要处分陈。

张:有水也是“清”,无水也是“青”,去水加“心”变成“情”。

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鱼情看水情。

李坚持要依法处理,不看面子,劝张不要管这件事。

李:有水也是“湘”,无水也是“相”,去水加“雨”变成“霜”。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刘听到李不讲朋友情面,仍要处分陈,就说李是仗势欺人。

刘:有水也是“淇”,无水也是“其”,去水加“欠”变成“欺”。

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三、谜语

(一)关于“物”的谜语

①一个亭,斜柱撑;上边有水流,下边有人行。

②珍珠白玉女,身穿绿叶装,穿衣去洗澡,脱衣上牙床。[节日食品]

(二)关于“字”的谜语

①争先恐后。

②两个幼儿去爬山,没有力气到山巅,

回家恐怕别人笑,躲在山中不肯还。

③床前明月光。

四、对联

“对联”的特点是一“对”二“联”。所谓“对”是指形式上的成双成对,即上下联必须字数相等,相对的字词要词性相同,结构相似,平仄相反,节奏相应;所谓“联”是指上下联的思想内容必须紧密联系、相互照应,或者相对、或者相反、或者相关地融于一个意境中,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汉字字形的“方块”性和字音的“平仄”性,恰巧适合于“对联”的“规整对称,妙趣横生”的表达方式,没有“方块”的汉字,就没有对联。

例如河北赵县赵州桥的对联:

水从碧玉环中去,

人在苍龙背上行。

名词“水”对“人”,“碧玉环”对“苍龙背”,动词“去”对“行”,介词“从”对“在”,方位助词“中”对“上”。联中“碧玉环”、“苍龙背”联想丰富,比喻精妙。全联动静谐和,既描述了赵州桥的静态美,又写出了“水去”、“人行”的动态美。此联只用14个汉字就描绘和赞美了赵州桥的风采和雄姿。

(一)“对联”在语法教学中的作用

有学者提出:“在我国第一本语法学著作《马氏文通》1998年问世以前,我国没有语法著作,在语文教学中也没有语法教学。”我们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实际上,我国长期的行之有效的传统语法教学方式就是“对对联”。著名的《说文解字》、《尔雅》、《文心雕龙》及传统启蒙教学中“对对联”用的《笠翁对韵》等都是语法著作或语法教材。认真研究我国的《说文解字》、《尔雅》、《文心雕龙》、《笠翁对韵》等语法著作和语法教材及传统启蒙教学用“对对联”方式进行的卓有成效的语法教学,对当前国内的语文教学和国际的汉语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对对联”教学和训练对学习者的要求:

下联字词的“义类”跟上联对应字词的“义类”相同。

下联的“语句结构”跟上联对应的“语句结构”相同。

传统启蒙教学中用“对对联”的方式进行了十分有效的语法教学,专门为“对对联”教学编写出版了许多教材,如清代李渔(字笠翁,1611-1679)编写的《笠翁对韵》,列举许多富有文采的“对子”供学龄儿童朗读和背诵,对儿童的语法教育具有很大作用。

“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年,出版了新编的《笠翁对韵新注》,现摘录该书的片段:

[冬]

清对淡,薄对浓。暮鼓对晨钟。山茶对石菊,烟锁对云封。

金菡萏,玉芙蓉。绿绮对青锋。早汤先宿酒,晚食继朝饔。

唐库金钱能化蝶,延津宝剑会成龙。

2.对一些“对联”的分析:

①“犬行雪地梅花五,鸡过霜桥竹叶三”的分析:

“犬、鸡”是“家养动物”,“行、过”是“自身移动”。

“雪、霜”是“冬季气候”,“地、桥”是“空间处所”。

“梅、竹”是“观赏植物”,“花、叶”是“植物构件”。

“五、三”是“基本数目”。

传统“对对子”教学要求学生学的“义类”(家养动物、野生动物)比现代语法教学要求学生学的“名词”,要细致得多,深入得多。

②“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词类的知识:(括号内是现代的术语)

“鹂、鹭、柳、天”皆为“物名”(名词)。

“黄、白、翠、青”皆为“属性”(形容词)。

“鸣、上”皆为“行动”(动词)。

“两、一”皆为“数目”(数词)。

“个、行”皆为“单位”(量词)。

③关于结构的知识:

“两+个”、“一+行”都是“数目限定物量单位”(“数词”限定“量词”)。

“黄+鹂”、“白+鹭”、“翠+柳”、“青+天”都是“属性限定物名”(“形容词”限定“名词”,即“定语”限定“核语”)。

“两个+黄鹂”、“一行+白鹭”都是“数量限定物名”(“形容词”限定“量词”,即“定语”限定“核语”的“定核结构”)。

“鸣+翠柳”、“上+青天”都是“行动及于处所”(“动词”及于“名词”的“述宾结构”)。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都是“主体做某事”(“主述结构”形成的“主述型单句”)。

由此可见,我国古代不是没有“语法教学”,而是有行之有效的语法教学方式,即“对对联”的教学方式。正是这种传统的高效的“对对联”式的语法教学,才培养出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王实甫、关汉卿、施耐庵、曹雪芹等众多文学大师,才创作出唐诗、宋词、元明戏曲和《水浒传》、《红楼梦》等灿烂辉煌的世界名著。

(二)对联的技巧和魅力

1.古典诗词中有许多对联情感深挚:

①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②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2.有些对联言简意赅、巧妙工整:

①观海天作界;

登山人为峰。

②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3.有些对联一句之中有反义词或循环语:

①四面灯辉辉煌煌,照遍东南西北;

一年事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

②船载石头,石重船轻轻载重;

尺量地面,地长尺短短量长。

4.有些对联字词重叠妙语连珠:

①月月月圆逢月半;

年年年底接年初。

②峰上栽枫,风吹枫动峰不动;

路边宿鹭,露落鹭飞路未飞。

③望天空,空望天,天天有空望天空;

求人难,难求人,人人逢难求人难。

5.有些对联用语通俗平易近人:

大老爷过生,金也要,银也要,铜钱也要,不分南北;

小百姓该死,稻未熟,麦未熟,高粱未熟,送啥东西。

桥的对联范文第9篇

一 缺字联:就是上下联各缺一字,对联的真正含义就隐藏其中。

春节前夕,郑板桥和苏州知府一同外出巡游, 见南门街一户人家门上贴了一副对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郑板桥眉头紧锁,赶紧买了衣服、肉、粮食前去叩门,只见这家一贫如洗。主人收了礼物后,千恩万谢。在回来的途中,知府忙问他怎么知道这户人家的根底。郑板桥笑道:“人家大门上不是写着吗?你看,十个数字,就是缺一(衣)少十(食)嘛!”

亲爱的同学,你能说出“一二三四五六七, 孝悌忠信礼仪廉”这副对联的真正含义吗?

二 拆字联:就是如字谜一样,把一个汉字拆成几个部分,组成对联。

一个官家小姐立志嫁一个有才学的人。她出的上联是:“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对联中句子分别拆“寺”、“诗”,且末句古诗的最后一字与首句末字同。几年之后,广东才子林大钦赴京赶考,读到《孟子》中的“斧斤以时入林”后灵机一动,对出了下联:“双木成林林下示禁,禁曰:斧斤以时入山林。”二人终成连理。

再如下面的新婚联:“日在东,月在西,天上生成明字;子居左,女居右,人间配定好人。”

三 数字联:就是将数字巧妙地嵌入对联中,读来妙趣横生。

成都武侯祠有一副据诸葛亮生平史实撰写的对联, 上联嵌入一至十十个数字,下联嵌入了五方和五行:“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类似的对联如:“玉手摇摇,五指三长两短;宝塔尖尖,七层四面八方。”

四 回文联:就是对联顺念和反念,读音都一样。

一日,才子李调元来到川东一古刹,长老和尚请他为师傅画的《出水荷花》上唐伯虎题的上联“画上荷花和尚画”补写下联。李调元略一思索,挥毫在上联旁写出了下联:“书临汉字翰林书”。

类似的对联如:“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五 连字联:就是利用多音字现象,用同一汉字的不同音义组成对联。

宋代山海关附近的孟姜女庙的石碑上有一副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上联加粗的字读“cháo”,通“潮”;没有加粗的读“zhQo”,表早上的意思;下联加粗的字读“cháng”,意思为“常常”,没有加粗的读“zhAng”,通“涨”。

六 双关联:就是使用双关的修辞手法,对联的字面意思和实际意思不同, 其真正的意思是隐含的。

才子徐文长年少时恃才放旷,经常出私塾先生的洋相。一次,先生指着他的鼻子说:“眼珠子,鼻孔子,珠(诸)子在前孔子在后。”他灵机一动,指着先生的胡子对出了下联:“胡后生,眉先生,后生却比先生长。”先生怒不可遏,吼道:“猿断木楚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徐文长毫不示弱,随口吟道:“马陷足污泥中,老畜牲怎敢出蹄(题)。”先生气得脸色发青, 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亲爱的同学,你知道“总裁为您服务, 领袖由我安排”这副对联贴在什么店面最合适吗?

七 叠字联:就是单字的重叠,但这种对联不易把握。

清人刘树屏有这样一副对联:“花花叶叶,翠翠红红,惟司香尉着意扶持,不教风风雨雨,冷冷清清;蝶蝶鹣鹣,生生世世,愿有情人都成眷属,长此朝朝暮暮,喜喜欢欢。”

再如:“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八 无字联:

桥的对联范文第10篇

对联的产生

对联的直接产生与我国古代人民“题挂桃符驱鬼避邪”的习俗有关。据说,古人曾经将“性能执鬼”的神荼和郁垒二神的名字写在桃木板上,悬挂于大门两旁,用以驱鬼避邪,祈福攘灾。这种桃符每年除夕更换一次。后来,五代后蜀之主孟昶在桃符板上题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二句,一般被认为是我国古代有记载的第一副春联。

对联的形成也与对偶修辞方式的发展有关。对偶是我国汉语修辞格之一。对偶作为一种修辞手法运用到汉语文字艺术中,即用平行的两句话成双成对地排列,表达相关或相反的意思。对偶在我国古代较早的书籍当中就已出现并运用,如《尚书・大禹漠》:“满招损,谦受益”;《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屈原《九歌・湘君》:“采薛荔兮水中,攀芙蓉兮木末”等。这些对偶句大量出现,并随着对偶修辞方式的发展而成熟,不仅对于丰富和发展汉语言文字艺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促使了后来骈体文、律诗的形成,而且也孕育了对联这种艺术形式。

对联的分类

传统对联按其内容和应用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节气联、婚联、寿联、挽联、堂联、交际联、行业联、名胜古迹联和其他杂联等。

1. 节气联

节气联比较著名的有春联和元宵节的灯联。

春联是专用于春节的对联。每逢过春节,每家每户都要贴上红红的春联,或期盼和顺祥瑞,或抒发内心情怀,或憧憬美好未来。如:

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

灯联是古代元宵节放灯时文人雅士所作的应景对联。清代安徽桐城人张英、张廷玉被称为“父子双学士,老小二宰相”,父子二人皆能诗善对。相传有一年元宵佳节,张府照例张灯结彩,燃放鞭炮。父亲应景出联考校儿子“高烧红烛映长天,亮,光铺满地”。儿子张廷玉思索时听到门外一声花炮响,灵机一动,对出下联“低点花炮震大地,响,气吐冲天”。对仗工整,天衣无缝,堪称妙对。

2. 婚联

婚联,或是祝福新人白头偕老、患难与共,或是希望早生贵子等等。如:

花间蝴蝶成双舞;

水渚鸳鸯相伴眠。

3. 寿联

寿联是为贺寿而撰写的对联。多种祝寿方式中,以编撰、书写寿联为最俭朴,却又最高雅、最有纪念意义。多数寿联除了称赞、概括寿者的业绩之外,更重要的是冀望寿者像常青树那样永远健康长寿。

典型的寿联如:

寿比南山不老松;

福如东海常流水。

清代嘉庆皇帝过寿日,状元李绍仿写了贺联:

顺泰康宁,雍然乾德嘉千古;

治平熙世,正是隆恩庆万年。

此联用隔离嵌字手法,分别把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五个朝代的年号嵌入寿联中,可谓用心良苦。

4. 挽联

挽联大多数概括死者一生的功德业绩,往往能把肃穆的场面渲染得更加庄严。白纸配黑字,透过联语,能够唤起人们对死者的追念和尊敬之情。

如杨度先生为孙中山先生所作的挽联:

英雄作事无他,只坚忍一心,能成世界能成我;

自古成功有几,正疮痍满目,半哭苍生半哭公。

上联高度赞扬了孙中山先生一生为革命而奔波,下联充分表达了对这位伟大革命先驱不幸去世的惋惜与悲痛以及对当时中国现状的忧虑之情。

5. 堂联

堂联是指悬挂或雕刻于厅堂、书房等场合的对联,主要用于装点环境,寄意抒情,以表示主人家的志趣情怀。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学者顾炎武的堂联: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此联短小通俗,朴实无华,充分体现了其一生奔波,不忘复兴大业的品格。

6. 交际联

交际联,顾名思义就是用来酬赠交谊的对联。典型的就是人们相互之间的题赠联。题赠联是写给他人的对联,表示感激、钦佩、勉励、劝慰、忠告、警示等意义,主要作用则在于沟通彼此的感情,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海纳百川乃大;

球容万象故圆。

这副对联是何继善院士题赠丁海球先生的,把丁海球的名字“海”和“球”巧妙地放入对联中每一联的开头,形象地表达出对丁海球先生品行的赞美之情。

7. 行业联

各行各业都有其独有的特色,用中国独有的对联表达出来,更是特色中的特色。这些对联不但清楚地交代了自己的行业,而且几乎都含有溢美之情,大都具有宣传的作用。

旅店联:

萍水相逢如亲友;

停车暂住似归家。

茶馆联:

花间渴想相如露;

竹下闲参陆羽经。

钟表店联:

刻刻催人资警省;

声声劝尔惜妙音。

8. 名胜古迹联

所谓名胜古迹联,就是指为某一处名胜古迹所写作的对联。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名胜古迹遍布天下,名胜古迹联不可胜数。这些名胜古迹联不但为山水增色,美化环境,同时又陶冶人们的情操,增长人们的历史文化知识,使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受到人文气息的熏陶。如清末进士江峰青为扬州二十四桥所题对联:

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

扁舟过桥下,闻箫声何处,有人吹到月三更。

此联上下联分别描绘了二十四桥的昼夜景致:白天,二十四桥盘据淮南,站在桥上眺望,空中高悬的云影倒映在水中,好像要与天下平分秋色;夜晚,驾一扁舟驶过桥下,听到那悠扬的箫声,仿佛有位美丽的姑娘一直吹奏到三更时分。好一幅诗情画意、优美动人的风景画。

9. 杂联

除了上述几类外,生活中还有各种有趣的对联,有戏、谜联等其他对联。

戏,就是指戏台两旁悬挂或张贴的对联,这些联语大多与戏剧有关,多蕴含戏理与人生哲理。

满场都是闲人,袖手旁观,听戏不如做戏苦;

凡事终须结局,从头演起,上台容易下台难。

从“做戏苦”“上台容易下台难”可以看出, 这副对联将戏剧表演的术语双关于现实生活,既贴合了戏台场景,有富有哲理,耐人寻味。

迷联是结合猜谜的对联。相声大师侯宝林,在他的《对春联》的节目中,有过一副谜联:

人过新年,二上八下;

我除旧岁,九外一中。

上联是说别人新年包饺子,捏制时,双手拇指在上,其余八指在下,所以是“二上八下”。下联说的是自己新年吃窝头。做窝头时,右手拇指在里,其余九指在外,所以形成“九外一中”。这副谜联从包饺子和做窝头的动作出发撰联,出人意料,既让人捧腹,又让人心酸。

对联的特点

对联不仅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习惯,而且在群众广泛运用的基础上形成了统一的要求、固定的格式,正如诗有诗律、词有词谱、曲有曲牌,对联也有自己的创作要求,而且较为严格,是我国文学艺术形式中十分讲究的一种特殊文体。对联的基本要求是既要“对”,又要“联”。“对”是指形式上成对成双,“联”是指内容上互相照应。具体说来,对联的写作有以下六个要素,也有人称为“六相”:

1. 字数相等

一般来说,对联上下联的字数必须完全相等,至于字数多少没有限制,少则一二字,多则十几字、几十字,甚至几百上千字。如一副悼念抗日烈士的挽联,上下联各只一字:死;生。

2. 词性相当

对联上下联相对应的词或词组的词性相对一致,或尽可能的相同或相近。根据这一要求,上下联中相对应词性须名词对应名词、动词对应动词、副词对应副词……古人作联要求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他们根据含义把实词中的名词分为若干小类:天文、地理、人伦、人事、时令、饮食等二十几个类别。词性相同的词相对为工对,相近或相通的称为宽对。如“风摇翠柳莺啼序,日映红桃蝶恋花”即为工对,而人们熟悉的“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只能算作宽对,因为“岁寒”和“春风”词性不对应。

3. 结构相称

上下联在句法结构上不仅要整体对称,而且上下联内部句法结构也要一致,即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并列对并列、偏正对偏正等等。

4. 节奏相应

上下联在音节停顿的地方要保持一致。节奏在音乐中指乐谱的强弱、长短有规律地交替出现。对联中同句的平仄交替,上下的平仄相对,这种有明显强弱、长短、高低、缓急变化的现象,如同音乐中的旋律一样,也称为节奏。

5. 平仄相谐

讲究平仄,是为了追求艺术效果上的音韵和谐,错落有序,铿锵有力。平仄相谐有三方面的规则:一,本句平仄相间,一般是二平二仄、二平三仄或三平二仄,不允许有四连平或四连仄现象;二,对句平仄相对;三,上仄下平,也叫仄起平收,即上联末句最后一个字用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子用平声,这在联律中叫正格,有上平下仄的特例视为变格,如孙中山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6. 内容相关

上下联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语意相关,而且要有合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相关,或相反,或相近,既要对,也要联,形式上成双成对,内容上互相照应。不管是哪种形式的对联,正对也好,反对也好,都应有一个特定的主题,这样才能做到内容相关,主题突出,中心明确。

另外正对要避讳上下联同义,王力先生在《诗词格律》中指出:“出句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叫做‘合掌’。”这是对联的大忌,如“布谷声声催懒汉,子规句句警闲人”,上下联的内容和意思不仅相同,而且重复,是典型的合掌联。

对联与高中语文学习

当前国学热的背景下,我们对传统文化重新定位和反思的同时,很多青年传统文化底蕴薄弱却是不争的事实。对联是传统文化的精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是重要的语文教学资源,也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好方法和好途径。

多年来对联题也常常受到语文高考的青睐,出现对联题的省市越来越多。2014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通过一段有关对联的阅读文字,出了四道选择题,其中两道直接考查对联的常识和创作特点。

其中一题是根据一副春联的上联来选择下联,已知上联是“冬尽梅花点点”。题目如下:

2. 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

A.万户杨柳依依 B.千家喜气洋洋

C.春回爆竹声声 D.春来微风缕缕

读完四个选项发现节奏都与上联一致,无法排除,那么就从词性和结构上来分析。上联开头两字是“冬尽”,是主谓短语,“冬”是名词,说的是季节。A、B两个选项的“千门”“万户”是偏正短语,千、万是数词,跟上联对不上,可以排除。C、D两项的“春回”“春来”从结构上来看都可以对上,再从内容上看C、D两项的不同。C项后面的“爆竹声声”非常符合春节的气氛,而D项的“微风缕缕”相比之下就离题较远。所以C项是最合适的选择。

另外一道题则是考查考生对对联特点和创作要求的掌握。

4. 下列关于对联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字数限于四言和六言 B.上下联讲究对仗和押韵;

C.只适合在喜庆场合张贴 D.常常与书法艺术相结合。

A项和C项的错误比较明显,日常生活中多少关注过对联的同学就很容易排除。我们常见的对联是七言较多,A项的说法显然错误。日常生活中婚丧嫁娶一般都会用到对联,但丧礼时的挽联显然不是用在喜庆场合,可以排除C项。B项“上下联讲究对仗和押韵”中有一个语言陷阱。排除此项干扰需要对对联的创作特点有一定了解。对联“上下联讲究对仗”是正确的,但“讲究押韵”的说法是错误的,对联并不讲究押韵。D项中对联常常与书法艺术相结合的说法是正确的。

从近年高考命题中可以看出,传统文化的比重在逐渐加大,由原来单纯的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扩展到与其他学科及社会生活、学生综合语言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考查。语文高考是教学的指挥棒,对语文教学具有导向作用。对联等传统文化的内容频繁出现在高考试题中,预示着高中语文学习应对对联等传统文化内容予以重视。

在课堂上结合对联的形式进行调剂,可以使学习更有趣。

对联具有文字游戏因素的特点,它源于生活,篇幅短小,概括性、审美性、趣味性强,结构严谨,而且又有随意取材、即兴而作的特点,可以作为课堂学习的调味品使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妙趣横生,变“苦学”为“乐学”。当年有人用金庸先生的作品名称首字编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让很多人快速记住了金庸先生的十四部作品。我们也可以借鉴这种方式,帮助对作家作品文学常识的记忆。如记忆鲁迅的作品,可以通过孙伏园悼念鲁迅的挽联:“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梦》万众《彷徨》。”此联将鲁迅的作品、译文集和刊物串联在一起,既表达了对鲁迅的敬仰和怀念,也方便了我们记忆。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时,可以尝试用对联概括全文记叙的“完璧归赵”“渑池会”“将相和”三件事:“既使秦,蔺相如物归原主;欲欺赵,秦昭王无计可施。”“渑池会,蔺相如力挫强敌;赵设兵,秦昭王惮动干戈。”“退三舍,蔺相如不计私怨;负荆棘,廉将军悔过自新。”这种训练方式既能帮助我们记忆课本内容,又能让我们学习对联创作,最终加深我们对母语的了解。

在课外注意积累对联素材,有助于我们提升国学素养、延续文化传承。

回顾近年来的高考内容,在阅读材料和作文题目的选择上可以看出高考越来越重视对考生人文素养和探讨现实问题能力的考查。2014年高考作文,新课标Ⅰ卷是“山羊过独木桥”,由此阐发的是对“规则”的理解和“共赢”的辨析。新课标Ⅱ卷是“喂食动物易使丧失觅食能力”,可以从动物联系到“教育”和“关爱”问题。北京卷说“老规矩”,上海卷谈“自由与不自由”,江苏卷问“什么是不朽”,四川卷说“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这些话题都有很强的关于个人或国家的现实意义,需要考生有自信自强、治国安邦的人生态度,和对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思索,还要有相关的材料积累,否则只能是泛泛而谈。

在我国传统中,对联常常作为古人寄情抒怀,励志警示的工具。这类对联往往语言隽永、意味深长。阅读收集这类对联既可以积累写作材料,也是对自我精神的一种充实。

如纪晓岚故居的一副自题联:

过如秋草芟难尽;

学似春冰积不高。

此联是说人难免会犯错,但也要知道改过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有“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学非易事,需要日积月累,循序渐进,方能有所成就。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逐吞吴。

这是蒲松龄为了激励自己发愤著书而所作的对联,联中借用项羽破釜沉舟大破秦兵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典故,表明自己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

清代薛慰农署杭州府衙联:

为政戒贪,贪利贪,贪名亦贪,勿鹜声华忘政事;

养廉惟俭,俭己俭,俭人非俭,还从宽大保廉隅。

为政要戒贪,贪图钱财固然是贪,贪图名声,沽名钓誉也是贪,所以切莫只图浮华虚名而忘了从政根本。保持廉洁最根本的办法是养成俭朴的生活作风。真正的俭朴是严于律己,而不是只要求别人。此联中“节俭养廉”“戒贪名贪利”的思想在今天依旧具有现实意义。

对联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一门艺术。它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保持着固有的独特个性,这与汉字的方块形体以及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是分不开的。通过对联,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精练整齐的汉字之美,读出平仄相谐的音韵之美,还可以发现其中渗透着中华民族的民族风貌、民族情感以及民族精神。民族性是构成世界文化绚丽多彩的重要要素之一,中华民族要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除了要大力发展物质文明之外,还要弘扬和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艺,对联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国学点滴

求学将以致用,读书先在虚心。

读书当将破万卷,求知不叫一疑存。

上一篇:禁毒对联范文 下一篇:端午节对联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