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闹海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03 03:43:02

哪吒闹海教案范文第1篇

1 偏离语文学科特性,背离语文学习规律

作为母语教学,语文学科具有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特性,尤其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更不能“依样画葫芦”,胡拼乱凑。语文教学往往依托于一定的文本,文本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例子,要充分利用好这个例子,就应该把握好语文学习的一般规律。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该唤醒学生对具体文本的情感,使之对文本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从具有声音的、色彩的、生命的、情意的、思想的文字里去体察世界,感悟语文魅力之所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应着眼于学科特性,切实把握学习文本与信息技术应用的内在联系,顺应语文学习的规律,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搭建一个快捷而科学的平台。

2 追求课堂表面热闹,缺少学生独立思考

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随着大屏幕画面的不断切换,声、形、音、像不断呈现,课堂气氛也随之变得“热烈”起来,于是乎,评课的人便找到“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学习主动”这样的口实。如教学《哪吒闹海》时,“东海龙王父子称霸一方,作恶多端”这一句,只是《哪吒闹海》这个故事的起因,并非这篇课文所要学习的重点。而有的教师为了使课堂热闹起来,刻意播放了长达10分钟的《哪吒闹海》的动画片,这就不免破坏了全篇课文的学习。“闹海”场面尽管是课文表现的重点内容,但单单靠动画片来演绎,肯定是失当的。学习语文,光有形象的画面是不够的,真正的目的应该是吸纳语言,发展语文素养。这种只追求表面的热闹,无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

不少教师喜欢追求热热闹闹的课堂,以为这就能够体现学生学的主动。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恰好助长了这种现象的不断孳生。事实上,表面的热闹并不能说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高,主体性就得到发挥。语文学习,同样应该给学生以独立思考的空间,不能单单以“形象化的媒体呈现”,代替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代替学生的“口诵心维”。

3 超越教学辅助地位,形成越俎代庖现象

一次市级汇报课上,有一位教师教学《狐狸和乌鸦》(人教版第四册),事先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制作了可操作性很强的课件。不巧的是,课上到一半的时候,电脑出现死机现象。而恰恰最精彩的课件就在这个时候要派上用场。这位教师设计了一个动画效果,表现的是狐狸骗取乌鸦嘴里的肉的全过程,设计了让学生根据画面配上狐狸和乌鸦对话的教学环节;后面还有一处课件设计,表现的是乌鸦第二次得到肉,狐狸又得意洋洋地想来骗肉,然后留出空间让学生自己动脑筋想象。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看,这两处设计还是可取的。但是电脑坏了,这是事先所没有想到的。这位教师就停在那儿,等待电脑教师查找病因,可不知不觉中,下课了,这位教师只好手足无措地宣布下课。

在语文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始终处于辅助地位、服务地位,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学好语文。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完全依赖于这种现代化手段,甚至认为没有多媒体的运用,就无法上好理想中的语文课,这显然是一种误解。要走出这个迷途,教师必须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清醒的认识,不能迷信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学习中的功能,本末倒置。

4 媒体应用充塞课堂,自主学习空间缺失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首先应该考虑到的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什么样的条件,留下多少空间。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不能借“现代教学手段”之名,行剥夺学生的“学习主人”身份之实。倘若把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占用了,这样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不要也罢。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认为,课件的设计、网络信息的选择,都应从具体的学习内容出发,充分考虑语文学习的特性,使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真正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5 程序设计缺乏变化,教学操作僵化呆板

一些教师为了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把课件设计得“滴水不漏”。按自己设想的课堂教学程序,上课时,只需轻点一下鼠标,设计好的课件便按照顺序播放下去。这种课被称之为“教案剧”演播,因为课上的每一句“台词”都是事先准备好的。为了防止课上出现“意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千方百计把学生的学习思路吸引到自己设定好的“电脑程序”上来,生怕“节外生枝”。而教师自己也要把全副注意力集中到设定好的程序上,万一点击鼠标不是时候,就打乱了“教案剧”的正常播放,“戏”自然也就演砸了。这便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做好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使得教学灵活多样。

哪吒闹海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088-02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一切行动以应试为准则,以分数为核心,缺乏理性的探究和考察。课堂语文阅读的教学多为"老师领读学生跟读挑2/3个重点句子讲解课后作业布置第二天对着答案讲解作业"的固化流程教学模式。这种流水般过的模式虽然完成了教学任务,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但是其固化、僵硬和死板的特性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加之,传统课堂上45分钟的时间全为老师在台上讲解,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两者互动少、交流差,导致作为施教者的主体-老师,其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作为受教者的个体-学生,其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拓展遭到了阻碍。

1.1 师为上思想重 学生积极性低。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因而,在以往的教学课堂上,老师几乎算得上是学生的"天"。以致于在应试教育的背景模式下,一部分教师把"师为上"的思想看的过重,摆着高高在上的姿态,凌驾于学生之上。尤其是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上,出现"我说的都是正确的,标准答案都没有我标准,你们都要听我的"的奇葩现象,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打击,探索正确答案的求知欲遭到了阻挡。

1.2 备课针对性差 教学策略过旧。现今很多语文老师在阅读方面备课的针对性不强。在书写教案备课的过程中,多以死板的教学用书为准则编写教案,因嫌麻烦忽略苏教版教材的特色,没有很好的备课理论根据。或者只按自己的思维"我行我素",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出发,因而缺乏学生这类"群众基础"的支持和肯定。导致如此操作和实施下的教学方案过于"老""旧""腻",缺乏实施的有效性和教学质量的呈现性。

2.建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模式

2.1 透过文字把握背后的人文情怀。所谓语文阅读教学,为什么不称之为语文"识字"教学,原因在于语文阅读培养的是学生的整个思维情操和总的人文情怀。古人曾说过:"情动而辞发""披文以人情",讲述的就是阅读的内容情景必须时刻穿插着语言情感。比如在学习《永远的白衣战士》这篇课文时,我们不能仅仅只是让学生能流利的朗读课文,和学习"身先士卒"、"斩钉截铁""声色俱厉"等生字新词。我们还要透过文字,将文字背后所隐藏的感情和人文情怀传递给我们的学生。而这篇文章讲述的便是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所以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能总结出这种精神、领悟到这种崇高的精神再内化为自身精神道德的提高,这便是教学的成功所在。

2.2 找准教学切入点,激发学生兴趣。所谓切入点,指的便是最打动自己的一句话,最吸引自己的一个词,最感兴趣的一个字。因而,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中,要抓住该关键字、重点词和核心句,以此为基点,深入文章内部,进行阅读学习。比如说在学习《做一片美的叶子》这篇课文,在教学时,首先要抓住其中的一个关键字"美",以美作为教学内容的切入点。所以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可先不让学生打开课本。首先带着学生对着多谋体课件读一遍标题,再以提问的形式问学生在这个标题里面你们最喜欢的是哪个字或是哪个词,以及为什么会喜欢它?回到问题时,可多让几个学生回答,这些学生要包含平时努力学习的和平时上课较为吵闹2个不同层次的人员,多方考虑学生学习的个性差异。在学生回答出"美"的时候,我们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叶子是美的?紧接着,再点拨学生从叶子的不同形状、作为整体的部分、四季不同的变化出发,思考浅层次表面上的"美"的叶子是什么样的。最后升华,让学生们思考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什么样的人和什么样的事物像叶子一样为大树而生?为大树贡献?那么是不是叶美?拥有叶子一样品德的人也美呢?一步一步,层层递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2.3 以学生为本位,开展交流合作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首先要改革的是课堂主体地位的转化。"以学生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导向"是新式阅读教学模式应该遵循的原则。课堂的45分钟时间,老师应该多把时间的掌控权交到学生手中去,让学生有自我展示的空间和自我展示的自由,能释放个人天性,让其个性化得到更好发展。比如学习《哪吒闹海》这篇课文,可以让学生以表演话剧的形式,自编、自演、自导、自说出整个哪吒闹海的情景。具体操作,可以把学生分成表演组、评价组和道具组三大组。准备道具的小组要能说出道具是在哪吒闹海的什么时间、地点用的?表演组要能生动形象的表演和讲述出哪吒闹海的经过,评价组要点评表演组和道具组做的不到位的地方,还原文章真相。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自主去学习阅读文章,自主地与组内小伙伴探讨、自主地去发现问题,升华知识内涵,最后达到你帮我助,共同进步的学习效果。

3.结束语

阅读教学的模式创新,不仅仅是留给语文老师的问题。作为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单位都要齐抓共管,而不是发一两个文件,推荐基本语文读物就能解决的。而且阅读教学是一项长期工程,蜻蜓点水式的重视是收不到预期效果的,再次呼吁把阅读课真正的开起来,从小学阶段就把阅读考评跟综合素质评价挂起钩来,让学生真正的爱上阅读!

参考文献:

[1] 王永成,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新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3年04期.

[2] 桂训生,基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好家长,2015(29)

[3] 陆小平,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J],中国教育学刊,2011.08

哪吒闹海教案范文第3篇

一、创设游戏情境

孩子们最喜欢的是什么?玩。只要一提到玩,孩子们都会无比的兴奋。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而小学生因为年龄小,他们更加爱玩游戏。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创设一个与孩子们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他们感兴趣的游戏情境,孩子们一定会特别开心。

例如:在教学《哪吒闹海》一课时,因为孩子们对于这个故事相当熟悉,也比较喜欢哪吒,我就要求他们分角色上台表演。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表演,我做了哪吒、夜叉、龙王、三太子还有一些虾兵蟹将的头饰。在表演时,让孩子们戴上头饰,孩子们又高兴,又激动,人人都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而且每个孩子都演得非常投入,很有感情,偶尔有忘词的现象,他们也能通过自己的理解,把台词续上。在这样的游戏氛围中,加强了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还为他们提供了交流的机会,使学习活动生动有效、事半功倍。

二、创设故事化情境

孩子从小就爱听故事,如果给予他们创设故事化的情境,把教材中的一幅幅画面所反映的问题情境编成简短的小故事,使孩子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更能有效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因此,在教学中,我会尝试着把故事引入课堂,让孩子们在故事的海洋中,学会语文。

例如:在教学《哪吒闹海》一课时,我让孩子们在课前读一读《封神榜》,先了解一下哪吒,在上课时,我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了动画片《哪吒闹海》。孩子们沉浸在故事中,他们对于这个故事更加熟悉了,再去学习课文,就显得得心应手。不需要我解释,他们就能知道前因后果,对于哪吒和三太子的正面冲突,也能清楚地用语言表述出来。之后,我又让他们试着讲一讲《哪吒闹海》的故事,可以自己加一些认为合理的情节。孩子们听了我的建议,就开始激动了,他们特喜欢自己编故事。即使不是太好,我也一直鼓励他们,让他们尽情地想象,这样既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又能让他们对于课文的理解更加透彻。

三、创设探究式情境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给孩子们创设一些探究式情境,让他们带着问题,自己去寻求答案,或者自己提出问题,再通过阅读去解决问题。可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可以锤炼他们克服困难的意志。因此,在教学中,我会经常性地给孩子们设置一些探究式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并想方设法地去解决问题。

例如:教《三袋麦子》一文时,我没有按常规逐段讲读,而是根据教材的重点,为孩子们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引导他们质疑问难,自主探究。我引导他们:“同学们,在读了课文后,请你来当一回小老师,围绕课文的重点内容精心设计几个问题,看谁最会动脑筋?待会儿来考考大家。”孩子们的思维被激活了,他们都在考虑该提哪些问题。最后,他们提出的问题非常之多:谁送了小猪、小牛和小猴一口袋麦子?小猪、小牛和小猴都用麦子干什么了?土地爷爷最赞赏谁呢?你们认为谁把麦子处理的最好呢?看着孩子们提的问题,我想:如果可以把他们提的问题答完,这课内容也就解决地差不多了。这样的情境,让孩子们在质疑,探究,品读的过程中,真正地理解课文,领略了作者写作的意图。

四、创设开放式情境

开放式情境是指突破教材和教案,充分考虑孩子们学习活动的多样性和多变性,通过教学时空的拓展变换,教学评价方法的多元化,来激发他们的学习活力,激起他们探索、发现、想象和表现的愿望,让他们的思维和心态处于开放状态的情境中。因此,在教学中,我尝试着用开放式的情境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情境中感悟语文。

例如:在教《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时,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小稻秧开始被杂草围攻的悲惨境地”,我摒弃了平时读读讲讲的一贯方法,而是创设了一个具体的开放式说话情境——如果你是小稻秧,你会怎样做?你会被气得生病吗?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展开丰富的想象,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假如我是一只小稻秧,我要联合其他稻秧来围攻杂草。”“假如我是一只小稻秧,我会想办法让杂草无处可生长。”……孩子们张开了一双双想象的翅膀,似乎来到了稻田中,与小稻秧为伴,去体验小稻秧的生活,并帮助它一起战胜杂草。这样的情境,让孩子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他们把自己带入课文,对于课文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让孩子们对于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我们可以创设一些与孩子们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同时又是他们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学习语文知识,感悟语文素材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让他们在情境中,学会自主学习;让他们在情境中,打开思维的闸门,尽情地想象,锤炼他们的创造力;并让他们在情境中,爱上语文,为他们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哪吒闹海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解读教材资源 有效预设

教材是进行教学预设的蓝本,是构建教学基本内容的主要依据。有效预设教学过程,既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思想,又反映了教师驾驭教材和处理教材的能力。崔峦先生曾告诫我们:“文本解读要忌浅――浅尝辄止;忌搬――急于看教参;忌偏――不能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忌泛――不把功夫用在吃透课文上,而是大量补充图文资料,造成泛语文的偏向。”叶圣陶先生在他的《语文教育二十韵》里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这些都告诉我们,在着手教学设计前,必须正确深入地解读教材资源,这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保障。

一、解读教材要正确合理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苏霍姆林斯基在《论教育素养》中说:“教师越能够运用自如地掌握教材,那么他的讲述就越是情感鲜明,学生听课花在教科书上的时间就越少。”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全面、深刻地解读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特点,真正地用好、用活教材。

就以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江雪》为例,“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么冷的天,老翁为什么在那里钓鱼?学生有很多理解,有的说他很穷困,有的说他对钓鱼有兴趣,有的说他是在排遣心中的郁闷,有的说他比较喜欢清静……但是究竟哪种理解更接近柳宗元写这首诗的心境呢?我们可以去了解一下,柳宗元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写这首诗的。我们如果适当地了解一些作者写作时的时代背景、他的身世际遇,对于我们解读文本、理解作品肯定是有帮助的。

深刻解读教材,还要走进去对文本逐字逐句悉心揣摩,反复体悟,探索文章的价值取向,行文思路和语言特点。在钻研文本的时候,不能轻易地放过一个字、一个标点,要斟酌作者为什么用这个字、这个词、这种句式,而不用别的。又如,窦桂梅老师执教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课堂中,引导学生为女孩的死加上自己的标点,并说明原因。

“她死了 在旧年的大年夜 ”

当一个学生说应该加感叹号后。老师:“她怎么就在这么个大年夜冻死了,我们无比的感叹和气愤,来,读吧!”

当又一个学生说应该加句号时,老师:“嗯,从侧面描写了人们的冷漠无情,生命就这样戛然而止,来,不带任何感彩的读吧,读出这个世界的冷漠!”

……

老师:“叶君健爷爷为这句话加了一个破折号,也许这是一份解释,也许更是一份说明,也许这是一份冷静的诉说。”

通过给这一句话加上自己的标点的教学活动,学生们对女孩的悲惨遭遇有了自己独特的更深刻的理解。这一环节的设计得益于窦老师课前对文本的精心研究、深入研读,对一些句子、词和标点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多种独到解读,才有了现在我们看到的精彩、个性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课例。

总之,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工具,是精选出来供学生学习的材料。广大教师必须勤于解读,正确理解,使自己升华成教材的主人,成为有思想、有创新的课程实践者。这样,才能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环节,才能在用足教材的基础上,用活教材,真正实现有效、高效的教学。

二、教材处理要关注学情

奥苏贝尔曾说:“影响学生的唯一的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标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只有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经验水平,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学习的方法和能力等方面进行深入而又具体的了解,才能准确地把握学生在进入课堂前的状态、需求和差异。如果教师从备课之始就不仅备教材,而且做到心中有学生,就能提前确定好正确的教学目标,选择好合适的教学方法,“预设”才能全面、深入,课堂教学才会得心应手,课堂生成才能水到渠成。

《做一片美的叶子》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第四课,文章写的是叶子为大树输送营养,由此让学生理解:我们要学习叶子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做一片美的叶子,为祖国、社会这棵大树输送营养。这篇文章的语句是很美,但是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我把由叶子的奉献联系到自身的奉献定为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可是,如何让学生把叶子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的精神延伸到自己身上呢?我的预设是从班级入手,我告诉学生:“我们的班级就是这棵大树,我们都是这树上的叶子,我们要做些什么呢?”学生说:“我们要为班级争光。”“我们要为班级出力。”……孩子们所说的都是事实,但是联系不到具体的细节上。我便问:“具体怎么做才能为班级争光呢?”学生说:“不迟到。”“认真做操。”“把地扫干净。”……我又问:“如果这棵大树是祖国,是整个世界呢?”思考片刻后畅所欲言。我想,这样的逐步深入,孩子们应该能够把自己的责任与社会、祖国联系在一起了。

实践证明,只有在备课前了解学情学力,教师才能实现有效预设,进而提高课堂效率。为此,教师必须做一个“有心人”,用心钻研教材,用心体察学生,准确定位学生的学习起点,同时将自己置身于学生之中,弯下腰与学生一起思考。这样,所有的学生都能站在各自的“起跳点”上,运用自己的方式“跳一跳”,达到既“摘到果子”又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进而促进每一位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行为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学得有效,学得愉快。

三、教学内容要整合优化

教学参考用书对于阅读教学的建议一般都是分两点来讲,一是初读感知,二是精读感悟,这是程序化的,是阅读教学要遵循的规律。有的教师据此设计教案,一段一段地读,一段一段地问,不知不觉又走上了逐段解析的老路。教材是教师加工和创造的资源,教师要用动态的眼光去“破译”教材,“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要建立新的教材观,做到“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

例如,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执教苏教版第五册《哪吒闹海》一文时,根据教材后面 “练习讲一讲哪吒闹海的故事,看谁讲得最生动” 的要求,紧紧扣住“故事”这一特性,将教学内容组合成了四大板块。

一是课文朗读板块,依本讲故事。他请四位学生读课文的四个自然段,引导学生评价,明白故事课文当以讲故事的口吻来朗读才妙趣横生,并引出课文中的重点词,让学生用“――”划出,并用关键词进行句式训练。

二是学习概述板块,概括性讲故事。这一板块训练学生将文章读“薄”、读“简”,将一篇课文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概述成三句话,既有方法的引领,又有实践的指导,让学生在方法的实践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是学习讲述板块,展开想象讲故事。这一板块训练学生将文章读“薄”、读“简”后再求具体形象,把文章读“厚”、读“丰”,将一句话能具化为三句话,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想象中思维,在想象中表达,非常巧妙地进行了基于文本的想象训练。

四是学习转述板块,多种立场讲故事。分别让学生以海龙王、李靖及哪吒这三个角色来转述这个故事,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目的,说出来的话就不一样。通过不同人物、不同立场的转述同一故事,训练学生不同角度地表述,明确神话故事“扬善惩恶”的主旨,播下读书探索相信自己的美好种子,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四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是依本讲故事,后三个板块是不同角度地创造性讲故事。这样的组块教学,简单清晰,步步深入,让人尽享“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的清简之美。

整合教材是重新构建课本的过程,也是优化教学的手段。如果我们完全依赖于教材,不对教材进行创新和整合的话,不仅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且会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冲淡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导致教与学的严重脱节和不协调。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及教学实际情况,打破教参的套路,灵活性、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通过对教材的整合和重组,优化教学过程。

由此可见,深入解读教材资源是有效预设的基石。只有深刻解读教材,充分考虑学情,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才不会信马由缰、无果而终,才能使语文教学的三个维度的目标相机渗透,融为整体,取得实效。这样学生在课堂里才能思维激活、神采飞扬,课堂也会因为有效的预设而成为学生学习语文、陶冶情操的乐园。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崔允.有效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哪吒闹海教案范文第5篇

一、以“趣味”为抓手,提高课堂效率

兴趣是阅读的第一原动力,职业教育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大多数学生爱玩、好动,在阅读教学中,若只强调阅读量,而不注重阅读兴趣的培养,不仅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在被动的阅读过程中,学生也很难对知识进行思考感悟,不能较好地实现阅读教学目标。因此,在职业教育阅读教学中,需注意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以“趣味”为抓手,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多种,如结合生活实际、利用故事、运用多媒体教学等,具体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教学实际,灵活综合地运用多种方法。如在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时,文章是一篇说明文,有一定的科学性,如果采用传统的讲解生词、朗读课文等教学方式,较为枯燥,易使学生兴趣不高。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荔枝鲜美果肉的特写镜头,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还可为学生展示实物,让学生通过观察、品尝荔枝,谈一谈自己眼中的荔枝。通过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创设利于本课学习的情境,引发学生无尽的遐想,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起学习的欲望。又如在学习《动物身上会进化出轮子来吗》时,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小段《哪吒闹海》的动画视频,并提出问题:“哪吒有哪些法宝(红缨枪、乾坤圈、风火轮)?哪吒的风火轮可以瞬间飞行八万里,既然轮子跑得这么快,人类会不会有一天也能够进化出轮子呢?”以学生熟悉的故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想象,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探讨的欲望。

二、培养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在语文阅读学习中,学生有了课外阅读的习惯和兴趣,自然会主动寻找机会进行阅读,因此在职业教育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应注意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的延伸。由于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应注重行动示范,多与学生沟通交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如可为学生推荐一些中外名著,为学生树立主动阅读的榜样。课后还可开展师生共读的活动,写下读后感,与学生交流心得,在班内进行互评,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热情,还能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课外阅读更是如此,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需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为学生推荐课外读本时,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等合理选择,所选择的课外读本既要与课堂教学内容有一定联系,也应符合职业教育学生的认知水平、关注点、兴趣等。除文学作品外,还可推荐一些自然、科普、科幻类的作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保证学生能够较好进行课外阅读,还可在班级设立“读书角”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外阅读中。

三、注重情感教学,培养人文素养

我国古代著名文学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夫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若没有了情感,也就没有了文章,更没有语文。文章是人赋予情感表现的产物。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离不开情感。通过情感教学能够使课堂情意浓浓、情趣盎然,让学生乐此不疲、爱不释手。人一旦离开情,好比一潭死水,毫无生机可言。但在教学中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世界,就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语文中包含了作家的情感,凝聚了无数人的智慧。这就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人文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情,脑中有智,手中有法。这样一来,课堂中也就不会出现只见书本、不见生命;只见教案,不见学生的问题,从而使得语文课堂柳暗花明、茅塞顿开、峰回路转、豁然开朗。如在学习《记念刘和珍君》时,可设计问题“三一八惨案死伤200余人,为什么作者要写刘和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体会其中蕴含的“弱势群体关怀”的道德价值观,同时以弱女子的刚烈反衬当时政府的残暴,更能引人深思。通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章内涵,发挥语文的教化作用,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帮助学生领悟时代精神和人生意义。

结语

职业教育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帮助学生积累知识,陶冶道德情操,愉悦人的身心,从而培养各项能力。实践教学中,应围绕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不断探索总结,积极创新,加强语文阅读有效性探究,不断提高语文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毛燕平.职教语文的阅读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4,(3).

[2]孔平.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D].重庆师范大学,2013.

哪吒闹海教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钻研教材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预先设计,有了这个预备过程,才能把课上好。教师上课也是一样,要想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必须课前认真备课。如何通过备课来打造高效课堂呢?本人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深入研读教材

备课最重要的是钻研教材,其次才是设计教学过程与方法。于永正老师说过:这法那法,钻研教材是根本大法。课本是语文教学的首要凭借,教师上课前必须深入研读、感悟课本,挖掘教材内涵。

《青蛙看海》(苏教版二上)是一篇童话故事,叙述了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苍鹰的指点下,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大海的事。课文言近旨远,耐人寻味。备课时教师要反复阅读文本,悟出内涵。把自己当作一名普通的读者去读,“闲庭信步”轻松阅读,与文本倾情对话,感受和了解青蛙看到大海艰难曲折的过程。把自己当作一名学生去读,带上二年级学生的已知,探求他们的未知和理解文本的难易程度。于是“失望”成了阅读障碍;为什么青蛙会“吸一口凉气”、为什么松鼠说青蛙“一定能看到大海”成了最大的疑惑。把自己当作一名编者去读,从编者的角度重新审视文本,明确编者是如何将课标落实到每一篇具体的课文中。领会教材编写意图,从一组课文、整册教材乃至整个小学语文学习阶段中的地位和作用去思考,正确把握教材。把自己当作一名语文教师去读,“阅读”与“阅读教学”本质的不同在于阅读仅知道“写什么”就可以了,而“阅读教学”不仅要知道“写什么”,更要知道“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研读《青蛙看海》课文时,要经历一个来回,从语言形式到内容、感情,即搞清楚“写什么”的问题。再从“内容、感情”到语言形式,也就是课文的内容、感情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即搞清楚“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的问题。这一个来回体现了语言形式和文本内容的统一。

教师通过这样的反复阅读文本,通过不同阅读角色的转换,“披文以入情”,对文本的认识达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境界。只有这样教师对文本的处理,才能达到得心应手。

二、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航标。只有正确、全面、具体地制订教学目标,才能使一切教学活动有的放矢,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做到这一点,备课时除了要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还要熟悉课程总目标、学段目标、该册教材的教学目标,还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把上述因素综合起来加以考虑。

《哪吒闹海》(苏教版三上)是一篇神话故事,讲述了哪吒三次大闹东海的经过,惩治了作恶多端的东海龙王,让老百姓过上了太平的日子。故事语言生动,充满神奇色彩。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比较强的识字能力,他们已经具有初步的抓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能力,也有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但是还不能抓住要点复述课文。对于神话故事,他们接触还比较少,因此,依据课程总目标、中年段目标、单元目标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能力等,本着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共生的原则,制定本课教学目标为: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自己感兴趣的词语;了解故事的内容,感悟哪吒的机智、勇敢、善良;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学会抓要点,复述神话故事;初步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美好,激发学生阅读神话作品的兴趣。

三、理性取舍教学内容

一篇课文可学可练的内容有很多,如果不加甄别和选择,块块是好肉,必将使课堂陷入琐碎、臃肿的境地。一堂课的时间、容量都是有限的,教学一篇课文,切不可从首段到末段,逐句逐段地讲解分析,生怕挂一漏万,这样的课堂怎能高效?教材是个例子,为教学提供了基本内容,只有经过教师取舍、增删、组合等二度开发才能真正成为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教师应依据课程总目标、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以及学生学习状况、课文特点等选择能让学生终身受用的“核心内容”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备课时要对教材进行科学的处理——合理裁剪,大胆取舍,适度拓展。将教学内容精简浓缩,力求简而精,单而丰。

四、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有些教师在备课时,往往把教法放在第一位,而忽略学法,这种越俎代庖的做法,导致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现代教学理论强调教学必须突出互动性、科学性、有效性等基本特征,这与《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是一致的。因此,选择教学方法时,除了要突出以上几个基本特征之外,还要综合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师的教学风格等因素,注意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哪吒闹海教案范文第7篇

一、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讲究科学性

儿童是未来的栋梁,儿童在从小的教育和学习过程中就必须要有正确的认识,不断在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小学语文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要树立正确的语文思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儿童负责任,能够真正进行科学的教授知识,通过将教材内容不断的深化,提高教学质量。

二、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实施游戏教学方式

儿童是好动的,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儿童学习情况开展教学活动,儿童都比较喜欢玩游戏,只有对于游戏活动才会有十二分的精神和兴趣,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教学内容以游戏活动的形式开展,比如在学习字词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猜字谜、词语接龙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就能够很好地进行游戏学习,教师也能够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断拓展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范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三、教具运用,富有童趣

在一些成年人的眼睛里,他们总是认为儿童是幼稚而淘气的,但是事实上未必如此,儿童同样有自己的感知,而且他们所感知到的世界是从成年人的角度未必能够观察到的。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巧妙地运用儿童的视野来设置教案,要关注儿童的心理诉求。比如说在教具的使用上,教师就应该将儿童的心理诉求考虑进去,运用一些富有童趣的教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能更加专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由于儿童往往会运用形象思维来考虑问题、观察事物,所以教师可以在上课的时候选择一些图片或影视资料,制作成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来引起学生的注意。例如在学习《彩色的翅膀》时,教师可以先询问学生哪些动物都有翅膀的,然后用一些绘有翅膀的画片来让学生尝试说出这些都是什么动物的翅膀,然后逐步引入到课文的内容之中。另外在学习《哪吒闹海》、《小稻秧脱险记》、《三袋麦子》等具有故事性的课文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利用儿童对连环画或者动画片容易产生浓厚兴趣的特点,将课件的内容制作成连环画的形式,一边讲课一边展示画片的内容,最后再让学生尝试根据画片的内容来复述课文。这样的话既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环境下记住课文的内容,对于教学的效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实现自由教学

哪吒闹海教案范文第8篇

一、指导思想

“读写绘”是新教育实验为小学低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阅读课程,主旨是引导低年级师生共读绘本、儿歌等,使孩子们的心灵在美好的事物中得到浸润,在幸福中快乐地成长。由于我们学校所所开设的“读写绘”课程以及老师在实践“读写绘”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为了让老师们更加清楚地领悟到“读写绘”的内涵,更加明确地学习到“读写绘”的操作方法和基本流程,更加有效地应用到“读写绘”的教学实践中,特成立“读写绘”工作室,并制订计划。

二、组织成立

组 长:倪玮玮

成 员:蒋玉园 刘多廷 逯华林

二、明确职责

⑴认真制定“读写绘工作计划”,并负责切实实施计划;

⑵指导授课教师学会利用网络资源去收集、整理、制作、选择和使用优秀的绘本故事作品,制作成课件,实行资源共享;

⑶为授课教师们介绍“读写绘”的操作要领,承担课程培训,解决操作疑难,让老师们在“读写绘”开展过程中不困惑、不走弯路,使其操作更规范、更有效、更能领悟到“读写绘”的魅力和意义,发挥好“读写绘”课程的作用。

⑷工作室成员将承担“读写绘”课堂展示活动,让老师们更加直观地把握“读写绘”的故事讲述技巧和写绘操作指导技巧。

⑸组织老师上好研讨课。开展集体备课、听课,绘本课展示活动,课后及时集体评课,交流和反馈。

(6)及时督促各授课教师收集、整理“读写绘”的相关资料。

三、操作流程

1、学习培训,授课教师了解“读写绘”的基本流程、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解读教学设计和案例。

2、解读绘本,授课教师从“了解故事内容,把握故事内涵、把握共读小帖士和写绘参考”入手,认真解读各个绘本故事,并能联系学生实际,寻找这个故事和孩子之间的联系。

3、制定预案,授课教师结合绘本资源制定所安排绘本的教案。流程是:教学目标——内容简介——教学过程——写绘布置——检查反馈。

4、制作、完善课件为了让学生在上课中能清楚的看到故事内容,首先要根据故事将文字重新制作到课件中,同时还要注意美观、大方,不要破坏原故事的画面效果。接着,根据设计的预案,将教学思路呈现在课件中,比如所设计的必要教学环节、故事主旨、写绘作业等添加到课件中,使老师们拿到课件就可以上课,为老师们开展读写绘提供便利。

5、及时答疑,工作组的成员将承担“读写绘”的培训及课堂展示活动的责任,让老师们更加直观的把握“读写绘”的故事讲述技巧和写绘操作指导技巧。

四、工作室常规工作

1、每周两节绘本课。一学期至少要完成15个绘本的解读.

2、定期分班级、分年级举行“优秀绘本展”,让同学们在交流、欣赏中共同进步。

3、收集、整理学生的优秀绘本。

4、组织开展“读写绘”授课教师的学习培训工作。5、组织开展“读写绘”课堂展示活动。

6、组织教师上好研讨课。

五、各年级绘本参考篇目

一年级:

《小猪唏哩呼噜》 《鼠小弟荡秋千》 《彩色乌鸦》 《蚂蚁和西瓜》 《爱花的牛》 《像爸爸一样》 《小阿力的大学校》 《鼠小弟的背心》 《大卫,不可以》 《我喜欢书》 《和甘伯伯去游河》 《像爸爸一样》 《爷爷一定有办法》 《小猪变形记》 《哪吒闹海》

二年级:

《巴特恩的裁缝梦》 《非洲的大南瓜》 《有个性的羊》 《挖鼻孔的大英雄》 《金老爷买钟》 《笨拙的螃蟹》 《逃家小兔》 《狼外婆》 《绿狼》 《大熊的小麻烦》 《花婆婆》 《长大做个好爷爷》 《石头汤》 《苏菲生气了》 《霍顿听见了呼呼的声音》

六、工作室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制定读写绘工作室工作计划。

2、收集优秀绘本课件并找寻适合各年级的读写绘本。

3、各年级工作室成员按计划开展读写绘课程。

4、交流工作开展情况。

5、讨论实施工作细节。

十月份:

1、一年级读写绘展示课。

2、结合”国庆节”开展一次读写绘活动。

3、针对此次活动在各年级举行优秀绘本展,对那些优秀的绘本给予一定的奖励。

十一月份:

1、二年级读写绘展示课。

2、对读写绘工作室前期工作情况小结,并对后期工作进行规划。

3、讨论和交流活动情况。

十二月份:

1、组织教师参与读写绘研讨课的活动。

2、结合即将到来的元旦,将在各年级开展“讲故事比赛”并评选出“优秀绘本故事奖”及“讲故事小能手”,以此来增强孩子们对绘本的兴趣和提高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

一月份:

1、收集本学期的优秀绘本课件和优秀的学生绘本。

2、教师“读写绘”优秀案例和心得评选活动。

3、评选优秀绘本班级和个人,并进行表彰和奖励。

哪吒闹海教案范文第9篇

师:看老师写一个词。(板书:傻乎乎)

生:(齐读)傻乎乎。

师:“傻乎乎”的意思懂吗?

生:很傻的意思。

师:你这个人真傻!你这个人真是傻乎乎的!意思一样吗?

生:语气不一样。

师:我说你傻,生不生气?我说你傻乎乎的,生不生气?

生:说我“傻”要生气,“傻乎乎”就不太生气。(众笑)

生:“傻乎乎”不是真傻,是傻得有些可爱。

生:“傻乎乎”是有点喜欢的意思。

师:课文中说那个小朋友“傻乎乎”的,你怎么理解呢?自己读一读这个句子。

(生自读)

师:你读出来这个孩子真的傻吗?

生:不,他有点……

师:你也成了傻乎乎的了。(众笑)

生:有点可爱的傻。

生:陶醉了,被槐乡的香气陶醉了。

生:喜爱这个地方,不想走了。

生:他已经忘记了自己,被香气迷住了。

师:喜爱这个地方,陶醉了,所以说他“傻乎乎”了。这样的小朋友似乎就在你的眼前,你一定会拉他回家吃槐花饭的。读课文一定要注意这样的词,重叠的。想一想还是原来的意思吗?体会出其他意思了吗?读书不能读得傻乎乎的。现在读课文,发现这样的词语请你画出来。

这是薛法根老师执教《槐乡五月》的一个片段。一个“傻乎乎”就这样被薛老师演绎出了一段精彩:从“傻乎乎”的本义,至悯语所带有的“喜爱”的情感,进而发现在课文中词语所蕴藏着的“对花香的陶醉”,最终让学生学会关注这种类型的叠词。这段师与生的常态对话,我以为最有魅力之处是学生的思维在和教师自然的对话交流中,历经了这样一个从意到情,由情入境,由一个词的理解到一类词的辨析的过程。教学本可以在理解词义、辨明情态后止步,教学也可以直接从文章语境切入,但这样的止步与切入,目标仅仅是锁定在学生对词的理解、对文的体会上。而片段中学生整个思维的轨迹是纵向的延伸,这样的教学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词意、词性这些答案,更是给了学生一根思维的“拐杖”,相信这些孩子以后面对自己不理解的词,思考后也会从词的本义走向生活,从生活中的理解走向课文,最后跳出文本真正地走人生活。

这个教学片段让我又想起了那句耐人寻味的话――“什么是教育呢?把所学的东西都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是啊,一个词也好,一句话也罢,这些都不是影响学生生命历程的关键,比这些符号性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品质。从每个孩子步入课堂开始,我们在课堂上就应给予他们这样一根思维的拐杖―看到面、想到点、由点延伸成线,让学生的思维“纵深”发展。薛老师的课就是这样“Q”,这样有弹性、有嚼劲。

“如果你的头脑常常去指挥他的手,那么,他自己的头脑就会变得没有用处。因为习惯和服从替代了理智。”这是卢梭《爱弥尔》中精辟的阐述。现在,很多的展示课、汇报课、评优课,整个教学环节流畅得让你瞠目,学生时不时高水平的回答令你结舌。于是课堂上,我们教师除了叫好似乎再也无事可干了。特级教师上课尚有答非所问之时,尚有启而不发之窘,尚有一片沉默之尴尬,更何况青年教师、普通教师呢?这样“精彩”的课堂是如何生成的,我想大家都心知肚明。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课堂,教育的过程在何处?教学的智慧在哪里?学生的思考从何而来?一堂课,如果无法体现学生的成长过程,如果学生什么都会了,那么学生上这堂课还有什么意义呢?“真实”的课堂我们应该允许知识的产生,允许无声的沉默,允许生涩的理解……

因为大师格罗培斯的智慧,于是有了迪斯尼那条由游人踩踏而成的“最佳路径”。我们语文课的“最佳路径”该由谁走出来呢?从《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螳螂捕蝉》,到《爱如茉莉》《我和祖父的园子》,到《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哪吒闹海》,薛老师的每一堂课都在告诉我们――唯有学生自主、自愿“走”出来的路才有延伸的意义、追溯的价值。在薛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之所以能走得自在、走得愉悦,又能走出智慧、有所成长,我以为那是因为薛老师的课堂是有“弹性”的,课堂有弹性,就有开放,有空间,有选择,才可能有学生的自主、发展、成长。薛老师的课堂为什么可以“Q”起来,以下是我眼中薛老师课堂的“Q元素”:

教学目标的弹性定位。无论哪一门学科,无论哪一堂课,我们都能看到每个学生的需要是不同的,但我们却往往将所有学生都框死在一、二、三的统一目标之下。于是课堂上你会看到学生的两极分化――达不成目标失掉兴趣,目标达成缺乏挑战失掉兴趣。因为封闭的、僵死的教学目标会封闭一部分学生的思维之窗,压缩一部分学生的思维空间,打击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也就失掉了走出“最佳路径”的可能。而在薛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他那明确却又富有弹性的教学目标,明确是他对所组织的教学活动可以达到的预期效果有着准确、鲜明的定位,弹性是他对不同层次学生达到预期的尺度把握是不同的,“教到什么程度、学到什么水平”因人而异。正如薛老师所说“教学目标应该基于学生已有的水平,设置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其间的‘距离’便是学生发展的空间”。目标“Q”一点,学生“活”一点。

板块教学的弹性架掏。一直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多是线性的,一个环节紧跟着一个环节,课堂似乎很流畅,但这流畅却让我们的教学少了灵动、少了自由。薛老师所坚持的“组块教学”,即板块式的教学过程设计,要求每个教学环节所设计的学生的学习活动有鲜明的针对性,教师需对文本进行重建,科学合理地利用教材研制出符合年段要求的教学内容,每个教学板块都能真正地做到聚集核心目标,集中教学内容。如此,我们的课堂方能不跟着教师走,不跟着教案走,教师随时都可以跟着学生的思维节拍,在课堂上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调整教学板块的课堂呈现顺序。超越“线性”的“板块预设”,可以更好地包容课堂教学的复杂、多变。教学环节“Q”一点,教学才会灵活,课堂才会灵动,学生才会有灵气。

课堂资源的弹性捕捉。随机地抓住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反应,课堂上细微的突发变化引入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利资源,这在薛老师的课堂上是最常见不过的了,而这也正是大师和普通老师的质的区别。公开课时我们最怕学生一字一顿的朗读,因为我们往往只会机械地要求学生读一遍、再读一遍,而我们视为尴尬的场景却总能成为薛老师指导学生朗读的有利资源,“读书要像说话一样”“这几个词要读出重音,请你跟着老师读”“读书的时候要注意停顿,听老师读”……无论面对学生怎样不尽如人意的表现,薛老师总是这样轻易地、自然地把学生带过了关。那很多学生的答非所问,也都会奇妙地在薛老师睿智的点拨下成为课堂的亮点,成为学生的生长点,成为听课老师受益匪浅的亮点。对课堂资源的弹性捕捉,教师需要的不仅仅是教育机智,更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广博的信息储存。教学方法“Q”一点,课堂就会更高效,学生才会有实实在在的成长。

以上这三个薛老师课堂的“Q元素”有一个共同的基石――那就是薛老师对学生的准确把握、对教材的正确解读、对课堂的智慧调控。

哪吒闹海教案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动画教学 模仿 创新

动画融合了绘画、文学、音乐、戏剧、雕塑等多种艺术元素,通过角色形象设计来表现人物关系、环境和故事情节。动画教学主要传授给学生动画角色创作方法和呈现连续影像的技巧。在一百多年的动画发展史上,多部作品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动画的风格和表现形式,由创作人的思维和想象决定,这就决定了作品的多样性。在动画的教学中,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创作的能力,引导他们将创意和动画制作结合起来,提高自身的应用和表现能力。

一、动画创作的特性

(一)动画制作的复杂性

动画制作的流程较为复杂,分为前期制作、中期制作、后期制作三个部分。前期制作包括角色的设计、脚本的创作等灵感构思部分;中期工作侧重点偏向原画设计、镜头设计、描线上色、声音制作等环节;后期制作则由影片合成、剪辑编排、音效组合、细节检查等步骤组成。由于动画制作工艺复杂,要想熟练操作各个环节,需要学生辛勤的努力和付出,打牢专业技术基础。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作灵感和技巧,而且要鼓励学生对优秀作品进行模仿。

(二)动画的非形式化

世界的知识是分为形式和非形式两种形态,动画创作就是这两种知识的结合。创作本身就具有笼统、意识化的特点,教师要指导在学好教材操作技能知识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灵感的能力。生活是艺术的来源,学生应注意锻炼自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把美好的东西和人们的需求结合起来,将非形式化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独特的能力,提高竞争力。

二、模仿创新模式在动画教学中的应用

(一)培养学生的创作灵感

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首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作思维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模仿是学生创作灵感的基础步骤。历史故事、传统神话、文学作品以及生活中的事物,都可以用作动画模型。教师要教导学生充分利用掌握的知识、细心观察接触到的事物,夯实动画创作的入门基础。例如,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述开天辟地的过程,让他们自由创作与故事相关的作品,既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想象空间,又启发了他们的灵感。

(二)提高作品的吸引力

动画教学如果只是传授给学生严谨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的技巧,远远达不到好的学习效果,老师应在课件中穿插一些动画的娱乐性,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设计情景为他们进行动画创作提供条件。在设计动画角色时要注意灵活运用变形、夸张、组合、对比等表现形式,突出作品形象的幽默感染力。比如,在描绘动物受到重创的时候,令其眼睛里冒出星星;受到挤压的时候,使其身体呈现一张纸状;悲伤时,使其眼泪像小河一样流淌等。

动画作品面向的群体范围较广,增加动画片的趣味性是吸引各个年龄段观众的关键因素。注重模仿动画形象的幽默设计技巧,为相对平淡的故事情节增添生气,使作品看起来轻松诙谐、生动有趣。比如,动画片《数字宝贝》中,坏蛋组合“银河火箭队”,成员武藏、小次郎和喵喵在片中饰演的是反面角色,他们的动作浮夸,语气傲慢,而且大话连篇,每次开始破坏活动的时候还有特定的开场白,惹人爆笑连连。动画形象也可以模仿人类的心理表达感情,如《小鹿斑比》《美女与野兽》《狮子王》等作品利用了植物、动物和一些自然现象,表达了人类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模仿创新强调学生遵守的创作准则,培养其形成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灵活运用在动画创作中。

(三)模仿制作技巧

许多作品在表现动画角色较激烈的表演动作时,往往速度过快,角色的表情和动作等细节来不及刻画,为了突出运动效果,往往用角色外形的剪影一代而过。所以,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结合实例,不断地为学生演示技巧模仿和表达的方式,提高学生观察和学习能力,顺利解决创作中的难题,提升自身的创作水平。

临摹是提高学生创作水平的有效途径,把握好人物的神态和动作特征是模仿的关键。例如,我国优秀动画作品《哪吒闹海》和《大闹天宫》,两部作品汇聚了我国古典小说中典型的有名的故事情节,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从动画在形象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哪吒精灵可爱的神情,还具有小男子汉的气概,他有着两道硬朗的剑眉,眉下脱出一双乌黑灵活的大眼睛,透出他刚毅的性格和过人的智慧。他的肤色浅黄,穿着红色的小孩肚兜,光着小脚丫,装扮极具中华民族特色,同时又恰当地展示了哪吒活泼好动的本性。

在我国,《西游记》中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是妇孺皆知的,使他的动画形象得到大众的认可是不容易做到的。而《大闹天宫》中,孙悟空的形象受到了人们广泛的追捧,是中国动画设计史上的经典人物,仔细分析孙悟空的动画造型,我们不难找出它的成功之处。悟空是只灵猴,形象设计上保留了猴子的面部特征,而且利用借鉴脸谱的艺术形式进行了夸张特写。它的动作带有猴子灵活敏捷的特性,所以在身体构造上模仿猴子的体型进行构造。大手细胳膊、蜂腰长腿,再加上灵活的脑袋,活灵活现地勾画了一只神气的猴子。孙悟空腰间系了张虎皮,突出了他的勇敢和反叛精神,也为大闹天宫埋下了伏笔。学生在临摹时,只有充分展示出以上细节,才能将哪吒和孙悟空的形象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

三、提高模仿创新能力的方法

教师要有“授人以鱼”的能力和“授之以渔”的创新意识“授人以鱼”的理论,就是把“鱼”送给他人。教师要保持思想观念上的超前性,不断提高实施创新教育的自觉性,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的培养。

(一)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经典动画作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学有所获和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分不开的。理论和纯粹的技术教学,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比如,可以在课堂的前十分钟播放有趣的动画作品,然后让学生围绕作品展开谈论,探索影片中使用的技术和技巧,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欣赏水平。

对优秀动画片的观摩,是近年来动画设计课程教学的普遍形式。教师先对一部优秀的动画片进行介绍,之后观看分析。按动画创作的要求,让学生把这些成功的经验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去,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光要遵循动画创作的程式及技术方法,更多是通过这些前辈惊世之作及在国际国内获得奖项的优秀作品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鉴赏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属于成功实例拓展法教学模式的一种,其显著表现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站在一个成功的案例上,将这些资源运用在现代动画创作中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相对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增强电脑绘制能力

绘画是动画设计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底,作为高职院校,部分的学生绘画基础较为薄弱,给学习造成很大困难。为了减少学生的创作烦恼,教师要注意提高学生对事物的临摹能力。如在素描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合适的临摹对象,如高脚杯、蝴蝶、海滩的夜晚等图片,让他们从硬笔模仿中培养美术意识,从而提高电脑作画水平。

在动画设计过程中,更需要通过临摹达到动画片场景和角色的创作。虽然不是自己创作的绘画在一定程度上达不到理想需求,但如果选取合适的素材,如自己根据剧情场景实景拍摄的照片或者网上免费素材库等,加上熟练的电脑临摹技巧,再进行一些创意修改,一样可以制作出出色的动画片背景和角色。大量的临摹训练,临摹能力的提高,会有效提升学生的美术造型能力,也是提高学生辨别力、认知力的手段,更是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的途径。但临摹技能也是一项需要刻苦磨练的任务,特别是在电脑上的临摹,更需要学生的耐心、细心和恒心。

(三)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要注意更新变革教学方法,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制作技巧与生动的教案相结合,促进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师根据结合实际操作需要,总结出设计中经常用到的实践技巧,指导学生正确练习。

在教学中要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强创新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及考试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关键在于教师教育观念、教学行为、自身知识的更新。教师要按照艺术教育规律办事,改变闭门造车只重学术而轻实践的观念,多接触环境市场和参与市场实践。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进行教法的探索、创新、使用和积累。

四、结语

模仿是学习动画的捷径,也是创新和学习的过程。学生在观摩事物原有特质的基础上,始终跟随动画的流行趋势,为创作积攒了更多的设计理念。教师要在动画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转变教学模式,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模仿是一项日积月累的工程,要求教师敦促学生养成模仿的习惯,要充分发挥模仿在动画教学中的作用,持续教改活动,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动画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帅,臧欣慈.浅谈动画教学中本土化风格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美术大观,2010,(05).

[2]于勇涛,张树梅,吴阳清.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创意――三维动画教学探索[J].云南大学学报,2011,(01).

[3][英]理查德・威廉姆斯 著.邓晓娥 译.原动画基础教程[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4]王大鹏.动画与三维动画设计比较[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12).

[5]盘耀雄.技校动漫专业开设动画课程的教学设想[J].职业教育研究,2010,(04).

[6]刘玉龙.浅谈高校美术课堂教学中习作和创作的关系[J].宿州学院学报,2007,(02).

上一篇:中学语文教案范文 下一篇:舞动青春教案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