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工程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1 15:30:33

煤化工工程论文

煤化工工程论文范文第1篇

1.1重视前期投资估算,做好决策阶段动态管理

要想开展好煤化工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工作,首要任务即为建设单位要重视项目前期的投资估算,做好决策阶段的动态管理。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首先,建设单位应该做好决策阶段的前期准备工作,对项目后期可能出现的问题、风险进行必要评估,并且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认真进行审查。其次,企业应该派遣专门的工作人员采集区域的地理环境信息,同时根据市场环境对工程的建设规模予以调整,达到“省财省力”的目的。

1.2关注设计环节内容,提前为造价控制打基础

在完善好决策阶段的造价动态管理工作以后,接下来就应该着手工程的设计工作,一旦做出终极决策,设计环节将直接成为整个工程的关键步骤。现如今,额度较低的设计费用却可以给整个工程造价带来十分大的影响,这对于当下的煤化工工程项目建设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所以建设单位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格外注意三方面内容:其一,重视基础设计概算审查,重视限额设计;其二,煤化工工程应该实行招投标制,尽量规避不必要的损失;其三,施行奖励机制,奖励机制的有效施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设计者的工作热情,减少恶意收费的情况,也为造价控制打下了坚实基础。

1.3招标工作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增强招标工作的科学性

除了工程前期的投资估算、设计概算以外,招标阶段的招标控制价编制工作也意义重大,所以工程企业要尽可能保障招标文件的科学性、合理性,以此更好的服务于整个工程项目。一般来说,工程招标多采用竞争手段来挑选施工企业,从而完成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然而,对于工程造价咨询机构来说,强化招标控制价编制的管理制度、增强招标文件文字的严谨度成为编制招标文件的要务,所以招标文件中的重要条款必须经过各个专业业务人员评审。

1.4双管齐下多策并举,强化施工过程造价管理

所谓双管齐下、多策并举,主要是针对实践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所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阐释:第一,协调好煤化工工程施工方面的进度、质量、造价三者间的关系,在确保整个工程质量达到规定标准的前提下,合理的安排工期,达到最佳的造价控制效果;第二,强有力的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费用管理工作,一般来说,材料费用占据整个煤化工工程直接工程费的60%左右,可谓占据着十分大的比重,因此,企业应该对施工期间工程材料的价格做以了解,并利用合理方法对其进行调控,完成好施工过程中的造价动态管理工作。

1.5紧抓每一项目环节,注重工程竣工结算管理

对煤化工工程来说,工程的最后竣工阶段也就是工程造价的末尾阶段,此时更应该持有谨慎态度,做好竣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因而,在整个煤化工工程施工完毕后,应该邀请专业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按照施工合同中相关内容对整个工程造价工序进行必要的结算审计,仔细核算每一处项目工程量所花费的资金,在反复核对、多次检验的基础上解决每一个纰漏问题。

2结语

纵观全文,要想做好地方煤化工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工作,一定要选好动态管理的介入时机,争取在工程开始之前就积极介入,从而实现对地方煤化工工程造价的有效调控。在此过程中,需要适当规避市场经济发展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按照煤化工工程的客观规律不断完善工程造价管理程序,使得动态管理合乎情理、合乎效益。

煤化工工程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情境认知 教学模式 初探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On Coal Chemical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Teaching Mode Based on Situational Cognition

CHEN Xiaojuan, WANG Chang, TAN X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hool,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Baotou, Inner Mongolia 014010)

Abstract During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of "The coal chemical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the situated cognitive theory was applied, the teaching model was reformed and innovated correspondingly, and the teaching practice and examination were planed. These have proved that the teaching effect had been improved significantly.

Key words situational cognition; teaching model; initial exploration

高等教育承担培养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工程创新能力,从而要求教师能够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模式,引导学生形成自主探究和体验知识的过程。情境认知理论在教学过程的应用,不仅更新了学生对学习的理解,而且逐渐成为了学习理论领域研究的主流。

1 情境认知理论应用概述

情境认知理论应用到教学之中,能够达到学生掌握知识和知识实践的目的,基于情境认知的教学就是由教师创造有利于创新思维的教学、学习情境。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进行问题情境、案例情境及工程背景情境等情境的创设,通过问题情境的解答过程、案例分析讨论的探索过程,具体工程及背景的研究过程等多种方式的拓展性教学,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自身知识去自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

2 基于情境认知的煤化工技术及装备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2.1 课堂教学环节

本环节中,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建立不同情境认知的教学模式,使知识点形象化、实际化,知识结构条理化,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掌握教学内容,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认知。

2.1.1 采用“三位一体” 案例式情境认知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所谓案例式“三位一体”教学是指将设备、仪表以及工艺三者有机结合,并加强相关课程引入的综合教学。现代煤化工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工艺先进以及设备大型化的特点,将控制理论加到教学中并加以化工工艺知识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快地适应现代化工的发展和要求。将多学科知识应用到该课程教学当中,用工程实例来启发学生,在循序渐进的案例情境教学中,通过对大量案例的讲授、分析,学生更易于体验和掌握知识,也能从中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2.1.2 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构建工程情境认知背景下的教学方式

此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收集充足的教学素材,并加以整理完善,应用好此种教学方式可以加大信息的传递量,同时对设备内部结构等复杂专业知识给学生以感性认识。比如在专业设备的讲解过程中要结合工程实际构建合理的工程情境,利用影像图片资料讲解设备的关键部件及运行原理,以及相关知识点在工程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知识的用途,而不是单纯的理论。让学生学会从工程实际考虑问题,带着问题听课,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2.1.3 创设互相交流的合作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

在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合理地调整、丰富自己的认识,获得知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习的需要,适时组织学生的合作与交流,提出具体的目标和要求,使学生在相互启发、互相补充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逐步形成合作与创新意识。在合作情境的创设和认知应用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学习的热情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2.2 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夯实课堂教学成果的关键步骤,合理创设实践教学的情境,对有效缩短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应用之间的差距,有着极为显著的作用。

2.2.1 合理的情境创设和高度仿真实训结合的拓展性教学

拓展教学旨在让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体。主要进行工艺仿真实训,辅以设备的拆装和仪表的认识。使学生在掌握了书本上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设备的基础上,结合完整的模拟工艺流程和实际背景材料,通过先进的网络多媒体设施,科学地了解煤化工工业体系及其知识需求。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系统化地认识实际工艺流程。通过改革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创造仿真工程实训环境,对于巩固教学成果,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在复杂情况下的决策能力起到明显效果。

2.2.2 情境教学和研究性教学结合的随机进入式教学模式

将情境教学和研究性教学结合,旨在提高当理论基础知识学习扎实,对工艺指标理解深刻后,完成指定题目的课程设计或学术论文的质量。在所创设的情境中,把煤化工技术及装备教学问题作为研究课题,统揽煤化工方面多家学派的学术观点,随机并及时地总结,深入地研究探讨所涉及的学术问题,并将这些信息应用于自己的学习和研究,达到检验知识成果的目的,最终提升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知识的能力。

2.3 考核环节:改革考核方式,重视学习过程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评价的本质是一种价值判断。为了真实地体现学生学习的价值。本课程的考核以考核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标,辅以传统的教学考核,实现多元化考核。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用多任务标准取代单一评价,如在对学生考核时综合考试、论文、仿真实训、课堂讨论、提问等多种成绩,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实际运用能力等方面。(2)以真实任务为标准的评价,以实地考核学生实验操作,过程评定课程设计,答辩式论文综述等方式为主,让学生逐渐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3 结语

实践证明,在煤化工技术及装备教学中理论讲解与情境教学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并结合学生就业的需要,更新知识结构,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与探讨,吸收最新的学科成果,注重教学方法,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才能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本文系内蒙古科技大学校内重点教改《以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煤化工技术及装备课程改革》资助项目(项目编号:JY2011005)

参考文献

[1] 宋伟强.基于情境认知的聚合物结构分析研究性教学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0(1):59.

[2] 王要令,赵振新,马步伟.《煤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信息,2010(22):2.

煤化工工程论文范文第3篇

1.1注重培养规格,强化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首先,强调德、体。“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素养”。其次,强调外语和计算机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属于工具型能力,会广泛应用于将来的工作和学习。重点强调专业能力。获得专业基本知识,具备在专业生产第一线工作的基本能力;掌握专业领域内工艺与设备的基本设计能力;了解专业学科前沿,了解新装置、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动态;具有对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理解、运用和掌握的初步能力。再次,强调了学生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要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1.2优化课程体系,体现厚基础、宽专业的培养特色,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意识,加强基础教学,培养通才,增强人才的适应能力,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首先,新培养方案提高了原来要求的规定修满教学学分,其中适当增加了实践教学学分。学校前两年实施通识教育,不分专业,基础教育课程一致性,后两年体现专业特色,突出学科优势。其次,在专业基础课设置上,强化了四大化学的理论课时与实验课时,同时整合了两个培养方向在《化工原理及实验》、《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设计》、《专业外语》、《仪器分析与实验》、《电工学》等课程的一致性,体现了厚专业基础,宽专业口径的特点,增强了人才强大的理论基础。在专业必修课设置上,既要突出两个方向的特色专业,又要体现我们学校的办学特点,扬己之长,使培养的人才具有特色,满足化工不同行业的需要。因此,我们将两个专业方向的部分特色课程交叉选修。如:石油加工方向选修《煤化工基础》、《洁净煤技术》,煤化工方向选修《石油化学》、《石油加工基础》,使所有的学生,既懂得了本专业的知识,也跨入了另一个相邻领域,扩展了知识面,也强化了就业优势。

1.3重视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锻炼和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最终成为具备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化工人才新培养方案中,在实践教学环节,除了传统实习之外,引入了仿真教学,综合实验和综合能力素质训练,强化了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实践教学体系中,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我们学校先后与地方6个化工企业及科研院所签订了实习协议,每年都有学生去进行不同类型的实习,同时,我们也鼓励学生到企业委托实践,增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的培养。在课设和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大胆创新,允许学生参与教师或者企业的科研课题,发散思维,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挑战杯”、“创新实践”、“科技小论文大赛”“资格认证”、各种论文和实验等大赛、以及参与各种培训及调查报告等,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在仿真教学环节,学校引入了化工仿真实训软件,提供计算机房,使学生足不出户,在计算机上就可以模拟实际化工工艺路线与实际化工装置,自己动手操作,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处理问题相结合,既巩固了专业知识,也应用了专业知识,同时提升了动脑和动手能力。在专业实验环节,既体现两个专业方向的共性,也强化了专业方向的特色。比如;石油化工方向学生开设化学工艺学专业实验与石油加工专业实验,而煤化工方向学生开设煤化工专业实验的同时,也进行石油加工实验,这样既淡化了专业方向性,强化了大化工的概念,也使学生在就业中更具备了竞争力。

2.新培养方案的实施效果

新培养方案从2011届开始实施至今,效果明显。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学生对学习的课程感兴趣程度增强,理论课学分普遍提高,受学业警示率明显下降。学生在假期的实践机会增多,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了其就业的竞争力。学生参与创新实践的积极性增强,并有多项成果获得校级以上殊荣。学生设计能力明显增强,小论文专业说服力明显提升,学生整体素质有了极大提高。

煤化工工程论文范文第4篇

1(略)

2(略)

煤化工技术经济数据库既可为科技工作者提供有关技术研发方面的信息,也可为能源决策部门提供必要决策依据,是进行煤化工项目前期的战略规划、可行性研究、决策分析不可缺少的工具。数据库还能为广泛采用的系统分析方法、线性规划、投入产出模型、动态分析等提供充分的条件,把从事这方面工作的研究人员分散和重复的劳动,转化为数据库的一次性信息收集,达到信息共享[2]。这样,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提高了信息和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更有利于交流和利用[2]。

3构建煤化工技术经济数据库的内容

为了便于检索、使用、管理、维护以及后期的开发扩展,参照当前国家煤炭化学领域与行业分类标准,数据库将煤化工技术分成10个专项技术数据集合,基础框架见图1。算公式和方法;也注意对煤化工项目的工程概算、工艺流程以及运营期间的各反应设备的运行与操作参数等相关技术经济数据进行整理与储存;还及时跟踪国内外煤化工技术研究进展、相关政策、法规与标准。入库资料均需经过符合性、可靠性检验,注明出处、链接和参考文献,使得入库资料准确、科学、有依据;当使用者希望对有关问题深入了解时,可方便地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数据库内容来源广泛(见图2)。入库数据来源国内外有关煤化工技术的专业网站专业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国内外标准文献库协作企业提供的技术、经济资料专业化工报刊、杂志数据库建设单位自有资源年鉴、行业统计年报国家统计机构的信息、年报

4煤化工技术经济数据库的功能及实现平台

4.1基本功能为满足用户与管理者对数据库系统使用、管理的要求,煤化工数据库需具备以下基本功能。a)实现煤化工项目工程概况、工艺流程、物料消耗、污染物治理、技术经济指标、国家标准等多方面数据的输入、修改、增删等操作功能;b)实现以煤化工建设项目名称、性质、生产规模、建设地点、工艺流程、建设时间等为查询条件,进行工程信息单条件或多条件的组合查询;c)实现以煤化工技术名称、工艺条件、原料、产品方案等为查询条件,进行工艺信息单条件或多条件的组合查询;d)在完成数据输入或查询出所需的记录后,实现打印与下载功能;对查询出的数据作一定的统计处理,绘制统计结果图;通过查询结果直接链接显示工程物料、能量的平衡图、工艺流程图、污染物治理工艺流程图等相关图件;e)拥有完备的安全防护功能,保证系统正常运行,降低恶意攻击、恶意修改或盗取资料的可能性;f)拥有强大有效的备份恢复功能,在系统受到恶意攻击、感染病毒或发生重大、不可逆转的错误时,通过及时导入备份文件,重新构建系统,有效保证数据库数据的安全与正常调用。4.2软件平台的选择和功能煤化工技术经济数据库系统可用多种数据库语言编制,要有多种访问方法,如,ODBC,RDO,DAO,ADO等[3]。数据库建设单位目前的资金、人员、时间不充裕,数据资源量不丰富,且仅限于单位内部共享的条件下,可使用CrossdayDiscuzBoard论坛软件系统(以下简称Discuz)来搭建系统。Discuz是一套通用的社区论坛软件系统,用户不需要任何编程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设置和安装,在单位内部局域网上搭建具备完善功能、强负载能力和高度定制的信息与交互服务系统[4]。煤化工技术经济数据库使用Discuz软件系统构建,不仅可以降低数据库建设的资金投入和建设周期,还可充分利用Discuz本身强大的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国科学院煤炭化工研究所信息战略与工程咨询中心利用Discuz软件系统构建了煤化工技术经济数据库(见图3)。实践证明,该系统充分满足数据库系统对软件平台的要求,可方便地进行数据的录入、修改、删除、查询和备份。图3中国科学院煤炭化工研究所开发的煤化工技术经济数据库首页4.3数据库功能的实现4.3.1数据的访问数据库管理者通过数据库系统的访问控制功能,实现对数据资源使用的控制,利用注册用户名、IP地址、权限等技术手段,保障数据资源的安全访问[5-6]。4.3.2数据的录入修改与删除数据资源使用发表新话题的方法录入。当资源中有PDF或其他格式文件时,可利用系统的附件功能,将其上传至数据库链接显示。使用者有多种选择,可自行设定文件格式和大小。系统设有数据编辑选项,不同等级的管理者根据其权限,可对相应等级的数据资源进行修改与删除操作。4.3.3数据的查询与下载数据库系统提供了2种查询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选用标题、关键字与全文查询。使用者利用系统的搜索引擎,输入检索条件或组合,即可完成数据的查询操作。不同等级的使用者可下载相应等级的数据资源,同时,系统自动对其操作进行实时统计。4.3.4数据备份数据库中数据安全性由系统的备份与恢复功能保障。数据库系统备份文件还可及时导出,利于系统的进一步维护和转换。

5结语

煤化工工程论文范文第5篇

经济要发展,环境要保护,平衡两者的利器在于科技。因此,在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环境与资源学科在各个国家地区日益受到重视。在祖国正北方内蒙古,这种可持续的平衡显得尤其重要。

2009年,内蒙古大学批准正式成立环境与资源学院,成为学校与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共建的开放型、应用型、研究型学院,为切实解决自治区发展中面临的环境与资源问题,特别是煤炭、矿产资源等天然资源利用的环境污染防治领域相关重大关键问题,为我国和内蒙古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探索,迈出重要一步。

为了蓝天白云

2009年8月,环境与资源学院在内蒙古大学揭牌成立,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原副院长兼部级实验教学中心主任赵吉,出任首任院长。新学院承载着自治区政府与人民的诸多期望,赵吉代表学院全体教师说了这样一番话:“作为教师,贵为天之骄子,必须先做人,后为师;师为父母,必须做到教书育人,育人必须以德为先,以心为德,以德教人,以术育人。我最大的希望是通过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大家都能善待环境、善用资源,使每个人头上有片蓝天白云,每个人能呼吸到新鲜空气,每个人能吃上安全食物,每个人能喝上干净的水,惠泽百姓。”

赵吉一番话,既是愿景,也是目标。6年来,本着“保护环境,善用资源”的理念,构建起“科学、资源、工程”三位一体的特色学科群,学院发展迅速,成绩斐然,为自治区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重点学科培育

如今,学院“环境污染防治与废物资源化”和“污染防治与资源化”学科作为“内蒙古资源高效利用与环境保护学科群”重要支持方向,分别被列入“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和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建设项目。

这些研究方向针对内蒙古实际环境问题,开展了系列研究,获得了极其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其中,环境微生物与废物资源化研究,在极端环境微生物资源库建设、煤化工废水高效降解微生物、大中型牧场畜禽粪便生物转化及其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取得有应用价值的成果;探索微生物碳氮转换功能群与生态系统功能、甲烷氧化和氨氧化微生物空间异质性、湿地土壤微生物功能群及其多样性及解决温室气体生物控制的关键科学问题;探究蒙古高原湖泊湿地退化机制,实现退化湿地恢复与重建;环境地球化学围绕蒙古高原湖泊富营养化和重金属污染等问题,开展湖泊重金属、稀土及优先控制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研究等;污染防治与资源化领域开展草原矿区污染地下水和土壤的环境生物修复,草原矿区重金属污染防治;参与竣工完成乌斯太引黄供水工程,成为工业园区引黄净水产业化示范项目等。

这些研究兼具科学价值与实用价值。经过“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的建设,学院在内蒙古高原湿地土壤微生物功能群及其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研究,草地碳储量及其增汇潜力,高原湖泊碳循环及水环境中污染物迁移转化机理研究,以及退化湿地修复工程的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等方面均取得突破性进展,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认可,学院相关学科的综合影响力得以极大提升。

赵吉心中的目标正在稳步实现,近3年,学院共承担各类项目59项,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和“973计划”前期课题各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6项,中科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2项,内蒙古自治区重点项目2项,其它省部级项目19项,国际合作项目4项,横向联合项目14项。科研总经费达到220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1篇。完成国家智库报告1篇,政府咨询报告1份,产业化示范项目1项。

搭起科研“龙骨”

在学科方向逐渐形成优势的同时,学院的团队也逐渐形成规模。如今,“环境微生物学与废物资源化”“环境地球化学”被列为学校科技创新团队。围绕环境学科与创新团队建设,学院现有专业技术人员4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6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20人;具有博士学位者超过95%,且1/3以上有1年以上出国或留学进修经历,业已形成一支以中青年为主,学缘结构合理、能承担重大项目的师资队伍。

2013年,依托学院构建的“内蒙古自治区环境污染防治与废物资源化重点实验室”和“内蒙古自治区煤化工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为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学院还拥有“内蒙古大学环境地质研究所”“环境与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环境评价与规划技术中心”等研究平台。近年来,实验室购置了上千万元的仪器设备,设备总值超过1500万元。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污染防治与废物资源化重点实验室”基于解决自治区在产业结构调整、资源型产业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环境与资源问题,整合学院内外研究力量和创新团队,广纳贤才,重点支持污染控制和资源化方面的科学研究,努力促进自治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美丽内蒙古。

“内蒙古自治区煤化工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煤化工废水处理与资源化”为研究主题,旨在建设自治区内乃至国内一流的煤化工废水处理工程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的平台及本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创建一支有影响的煤化工废水处理工程技术研发与服务的优秀创新团队。

团队与平台具齐,赵吉心中的蓝图也已绘制。据他介绍,以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为研究平台,学院近3年还将力争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项以上,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5项以上。加大科研共享平台建设力度,建成“环境测试中心”,组建培育“污染防治与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建成“污染防治与资源化”自治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

守望祖国北疆

如今,赵吉既是环境与资源学院的领头人、内蒙古自治区环境污染防治与废物资源化重点实验室的开拓者,也是坚持在教学与科研一线的普通一员。和学院里的许多科研人员一样,他也有自己热爱并专长的方向――环境微生物学和微生物生态学。他主要开展环境生物技术和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在草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湿地氨氧化菌和甲烷氧化菌环境功能性方面获得系列创新成果,在环境微生物与废物资源化领域取得应用性研究成果,从事粉煤灰和硅钙渣的微生物改性及建造土壤技术推广应用等。他还主讲“环境微生物学”“高级微生物学”等多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教学评价均为优秀。近年来,他已培养博士研究生7名、硕士研究生33名。

煤化工工程论文范文第6篇

2001年,内蒙古石化所划归内蒙古质量技术监督局实行垂直管理时,单位人员少、收入低、底子薄、基础差,但是职能大,不仅承担着石油化工产品的质量检验工作,更重要的是承担着全区石油化工新建、扩建、改建工程质量监督政府职能。垂直管理后,经过几届领导班子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在石化所新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采取一系列措施,经过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使石化所走上了良性可持续快速发展的道路。内蒙古石化所连续5年被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评为“工作实绩考核突出单位”,连续5年民意测验职工投票优秀率100%。达到了领导满意、职工满意和服务对象满意。

一、实行“集体领导民主管理科学决策”的领导理念。推行“只能为成功找方法不能为失败找理由”的工作方法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内蒙古石化所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有一个好的领导理念。石化所新领导班子组成伊始即提出“集体领导,民主管理,科学决策”的领导理念。为了体现领导理念,保证决策的科学性,石化所每年都要召开数10次所长办公会、所务会和全所职工大会,对所里的重要工作及时进行分析总结和部署,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和措施。所领导班子在思想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不断提高自身政策理论水平,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注重发挥班子每一位成员的作用,充分调动全所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所领导分工不分家,没有分力,只有合力。领导班子团结,职工和睦相处,凝聚大家力量,促进事业发展。石化所的每一项决策、每一次大的行动,都是在班子集体研究并形成一致意见后实施的。

石化所的底子薄,基础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石化所的发展。职工的思想也懒散起来,工作没有方向。所领导班子在工作中推行“只能为成功找方法,不能为失败找理由”的工作方法,每年以石化所1号文件征求全所职工意见,使全所上下一盘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断探索拓宽检验和服务领域的途径。所领导带头找思路、想办法、出面协调理顺了与自治区建设厅、财政厅、经济委员会、工商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自治区消费者协会等单位的关系,为石化所开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所领导的协调,自治区财政厅从2010年开始,每年给石化所追加工程质量监督专项经费,作为石化所开展工程监督工作的业务经费。

在所领导的带动和鼓舞下,全所职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积极主动对外拓展业务。开发室开展了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工作,并与自治区消费者协会合作,在全区首次开展了“汽车内空气质量检测”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扩大了石化所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也树立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业务室与自治区土壤肥料工作站开展全区土肥站系统化验员培训工作,为进一步与农牧系统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只能为成功找方法,不能为失败找理由”的工作方法,极大地鼓舞了职工的士气,开发了大家的潜能。全所职工积极想办法的多了,主动干工作的多了,以前不敢想的事情做到了,以前认为不可能做的事情变成了现实,业务拓展了。业务收入连年增长!每年一季度是石化所的淡季,如今却把往年的工作淡季也变成了旺季,职工加班加点才能完成任务。2010年一季度,石化所迎来了业务收入的开门红。

二、不断加强队伍建设。牢固树立服务意识

石化所从多方面加强队伍建设。一是狠抓理论学习。年初制定学习计划,采取集中辅导与自学相结合的方法组织实施。二是加强业务学习。所内组织业务培训班,讲解写作、电脑、产品检验、工程监督、标准宣贯等知识,并派出业务骨干参加相关部门举办的培训班。三是鼓励科研开发。积极申请科研课题,完成了自治区人才开发基金项目――煤制油标准的制定,填补了自治区的空白。四是形成学术氛围。所内出台高级职称人员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要求高级工程师每人每年必须发表一篇论文。五是倡导和谐理念。在所内提倡“忠诚于同事,同事之间谁也离不开谁”的和谐理念,培养职工互相理解、互相关爱、团结一致、共同奋斗、建立和谐同事关系,建立和谐石化所。六是建立健全惩防体系。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和自治区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工作精神,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努力构建符合石化所工作实际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全面深入有效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七是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将以前在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使用的“工程质量监督协议”改为现在使用的“工程质量监督服务承诺”,既体现了石化所工程监督工作由“监督”向“服务”的转变。寓监督于服务之中,同时在服务承诺中增加了对石化所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廉政建设的要求,公开了监督电话。严格依法履行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完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在工作中经求被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把石化所真正建设成为“优质服务、优良作风、群众满意”的文明单位。八是拓展服务领域。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协助新建石油化工企业建立质检机构、培训人员、制定企业标准、针对不同类型企业进行石油化工相关标准宣贯工作、协助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编制安全预评价、验收评价、现状评价报告。协助企业进行石油化工行业相关技术咨询服务等工作。石化所发挥自身人员和技术优势,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安全评价工作。承担全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建设项目的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先后完成了达拉特旗化肥厂、内蒙古远兴天然碱股份有限公司碱湖试验站、乌拉山化肥厂、苏里格天然气化工有限公司、鄂托克旗隆达煤化有限公司、内蒙古西部天然气公司、长蒙天然气输气公司等企业的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和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的编制工作,报告全部通过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评审。

三、努力提高检验质量。确保出具公证检测数据

石化所具有20多年石油化工产品检验经验,目前基

本上形成了以自治区石油化学工业为基础,以产品质量检验和工程质量监督为重点的石油化工检验测试体系,检验对象涵盖有机化工产品;无机化工产品;其它化工产品:化学试剂、化学气体、石油产品;化肥;农药;油漆涂料:胶粘剂;酒类;食品添加剂、煤化工产品;天然气及其化工产品:粮食蔬菜中农药残留量: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资及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等1000多个产品。

可承担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监督检验、市场抽查及社会各界要求的委托检验、仲裁检验、鉴定检验、验货检验、公证检验等业务。是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认可的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证检验机构,认可的产品类别有:复混肥料、掺混肥料、有机一无机复混肥、氢氧化钠、盐酸、次氯酸盐、液氯、碳化钙(电石)、溶解乙炔、工业用氧、工业硫酸、工业硫化钠、工业甲醇、工业合成乙醇等;是国家发改委认可的全国农药生产批准证书质量检测机构,从事区内非国标农药产品生产批准证书的质量检测工作:是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认定的司法鉴定机构,承担认可检测范围内的石油化工产品的司法鉴定工作:是自治区经济委员会认可的资源综合利用鉴定检验机构,承担认可检测范围内石油化工产品的鉴定检验。

石化所建立了从抽样到检验,再到出报告规范化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对产品质量检验结果与结论的科学性、公正性和独立性,

四、认真履行政府职能。切实做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

内蒙古石油化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是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授权和化学工业工程质量监督总站资质认可,承担政府对自治区境内石油化工企业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实施工程质量监督的职能。先后承担了内蒙古化肥厂、吉兰泰碱厂、查干诺尔烧碱项目、长呼天然气输气项目、长蒙天然气输气项目、亿利化学工业公司年产40万吨烧碱和40万吨PVC项目、中盐化PVC项目、鄂尔多斯联合化工大化肥项目、中石化鄂尔多斯储油库项目、大唐国际多伦煤基烯烃项目、大唐国际赤峰克什克腾旗煤气化项目、华能满洲里煤化工项目、内蒙古神舟硅业项目、内蒙古黄河铬盐技改项目、呼伦贝尔东能化工、伊泰煤制油等一批国家和自治区大中型重点化工建设项目的监督工作,保证了被监督工程的质量。

石化所是内蒙古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专家单位和技术支撑单位。从2007年起,配合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进行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建设项目转入试生产阶段的审查工作,为自治区危化企业安全生产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五、坚持小所办大事。积极申请建立部级检验中心

内蒙古煤炭储量和产量居全国第1。天然气储量居全国第1。2005年,自治区确定了以煤化工为主,建设五个大型重化工基地的战略目标。近年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产业迅猛发展。自治区工业重点项目中,煤炭建设总规模为2,19亿吨,最终将达到7亿吨,煤及煤化工的产品产能巨大。

面对如此大规模的天然气、煤炭及其化工产业集群,很有必要在内蒙古自治区建立国家天然气、煤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石化所顺应形势,加大了能源化工产品检测方面的投入。具备了汽油、柴油、甲醇汽油、乙醇汽油、生物柴油、油(脂)、沥青、煤焦油、洗油、煤沥青、粗苯、甲醇、碳化钙(电石)等能源化工产品的检验能力,并将陆续增加煤炭、煤气、天然气、二甲醚(天然气)等煤化工产品及其下游产品的检验能力。经自治区人民政府申请,2008年3月。国家质检总局发文批复。同意依托内蒙古石化所建立国家天然气煤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该中心建成后,检验水平可居全国领先地位。

目前,在自治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自治区质监局的大力支持下,国家天然气煤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筹建工作正在积极进行中。关于石化所申请成立国家天然气煤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一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领导的高度赞扬。有领导说:石化所虽小,但发展速度最快,增长幅度最大!还有的领导在听完石化所的工作汇报后说:石化所一年一小步,三年一大步,花钱少,办事多,少走弯路,值得学习!

煤化工工程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就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与特色,如培养目标定位、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计划修订、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法改革、专业教材建设、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等问题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必要的措施。

1.引言

上世纪九十年代,社会对化机专业人才的要求发生了改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过程装备越来越趋向大型化、精细化和自动化,流程参数(如压力、温度、流量等)与过程进行要求必须实施精确的自动控制,这是过程装备高效、安全、可靠运行的根本保证。将“过程”、“装备”与“控制”三个相关学科紧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过-装-控一体化”,已是化机专业改革的必然。

根据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化工设备与机械”本科专业正式更名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新专业是“以过程装备设计为主体,以过程原理与装备控制技术应用为其两翼(简称‘一体两翼’)”的大类学科交叉型专业。这并不是专业名称的简单改变,而是要求赋予专业以新的内涵,因此应结合内蒙古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我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建设和特色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慎重确定专业的培养方案,做出合理的专业发展规划,以适应培养21世纪人才之需要,并充分体现我们自己的专业特色。

2.专业建设思路

内蒙古科技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本科专业于2004年获得批准,于当年招收第一届学生,现已累计招生四届八个班共计300余人。依据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订的专业总体框架,结合内蒙古科技大学的实际情况,建立专业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充分体现“过装控一体两翼”的总体架构,把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成为涵盖学科领域宽、柔性大、适应性强的专业,能够培养21世纪内蒙古及全国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专业建设规划

校院领导非常重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建设工作,动员和协调各方面的力量给予大力支持,学校已安排购置了75万多元专业必需的实验设备,学院已购买数量可观的教学科研图书资料。过控系全体教师均参与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探究,集体讨论专业结构调整、课程体系优化、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修订、教学方法改进等方面的问题,形成共识并付诸实施。

3.1.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建立一支高素质、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关键。原专业师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知识结构不合理。一方面大部分教师均毕业于原化机专业或机械专业,过程控制或过程工程等方面的理论基础比较欠缺;另一方面青年教师所占的比例较大(约占总数90%以上),部分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而且缺乏工程实践知识。因此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当务之急。学院采用的办法是:

(1)引进硕士以上专业对口的高学历人才。

(2)提高青年教师的水平。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进修或攻读高一级学位。定期进行教学质量检查、评比和研讨,对教学质量差的青年教师,安排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给他们帮助和指导。支持专业课教师参加全国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学术交流活动,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其教学和科研能力。由此逐步形成一支学历层次高(研究生以上占100%)、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比较合理(45岁以下占80%,高级职称占50%)、专业素质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

3.2.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和教学计划的修订

参照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订的总体框架,我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面向二十一世纪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领域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力求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较宽的知识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较强的工程实施能力和良好的业务素质。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化工、石油、能源、轻工、环保、制药、食品、生化、煤化工、机电及劳动安全部门等领域中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研究及开发等工作。

按此培养目标,结合内蒙古和我校的实际情况,确定我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知识结构框架,如表1所示,其由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方向知识两大部分组成。基础理论知识包含人文基础、科学技术理论和实践基础三方面,以科学技术理论为重点,人文基础和实践基础辅之。科学技术理论包括公共理论基础、专业理论基础和专业技术基础。这些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为专业知识的获得打下坚实的基础。专业方向知识以压力容器及过程设备设计和过程流体机械为主体,过程工程原理与过程装备控制技术为其两翼,并增设煤化工技术及装备等专业课程,以突出我们自己的专业特色。

3.3.课程体系改革及优化

根据“一体两翼”的专业定位,优化课程设置,建立新的教学课程体系,以适应培养知识面宽、基础扎实、弹性大、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具体做法如下:(1)增设控制类有关课程,满足专业拓宽的需要。如开出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PLC技术及应用课程,使学生掌握过程装备控制学科的有关知识,以适应过程装备大型化、自动化的需求。(2)加强理论基础、淡化专业。将专业课学时数控制在总学时的20%左右。如对过程流体机械以解决选型和应用为主,将课时由72减少至48左右;增加流体力学及粉体力学、工程热力学理论基础课程;同时开出适当的专业选修课,如有限元原理及应用、过程装备CAD、药物制剂工程与设备、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过程装备密封技术,以增加专业的柔性。(3)加强外语、计算机基础教学。压力容器及过程设备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增开过程装备高级程序设计课程,使得外语和计算机教学四年不断线,让学生较好地掌握一门外语和较深的计算机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需要。(4)加强实践性环节,积极创造条件。如增设工程教育实践,以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4.专业教材使用与更新情况

为了规范专业的知识结构和保证教学质量,专业核心课程按新专业的要求全部采用全国高等学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组织编写的面向21世纪的新教材。煤化工技术及装备课程没有现成的教材,必须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编写。同时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和整合,使之更适应我校的实际情况。

3.5.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采用比较式、启发式教学,讲课中要求突出重点、详略得当,以提纲式教学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学与教师课堂讲授、指导、答疑相结合。

在教学手段上,也积极进行探索。压力容器及过程设备与过程流体机械等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与图片资料讲解,加深学生对过程设备结构的认识,节省在黑板上画图及板书的时间,以提高授课速度并充实授课内容;过程装备与机械制造基础课程需要增加典型容器的制造工艺,可用观看录像来代替课堂的抽象讲解;压力容器及过程设备被作为学院重点课程予以建设,通过进一步完善CAI课件和研制典型过程设备的设计计算软件以提高专业教学的效果与质量。

3.6.实践性教学环节规划情况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工科学生动手能力、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非常重视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规划与安排。

专业实验室建设规划如表2所示,鉴于实验经费投入数量有限,大规模地进行实验设备的购置不切合实际,在利用相关院系实验资源的基础上,我们主要计划先期建设能够满足学生基本专业实验要求的压力容器综合实验、空压机性能测试及超声探伤实验、过程装备结构拆装实验和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实验四个实验室。第一期专业实验室建设中用于购买实验设备的经费约为75万元,其中压力容器综合实验装置我们使用南京化工学院李健教授研制的专利产品——压力容器三合一验证性实验装置,其特点是结构设计巧妙,试件易得,实验效果良好,实验数据误差较小,价格仅为通用压力容器实验装置的二十分之一,许多高校如东南大学在使用该实验装置。通过第一期的建设,实验室的教学环境将得到较大的改善。实验室第二期建设正在拟申报之中(含过程装备与控制仿真实验、过程装备密封实验装置、煤化工技术及装备实验装置等),相信经过两期建设,实验教学条件将得到很大的改观,能够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学校教育与社会相结合的重要教学环节。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我们选择了区内外一些优秀企业作为实习基地,如南京紫光精细化工厂实训基地、南化集团、天津碱厂、神华集团煤化工基地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得到了厂里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

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在校期间的最后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技术问题、完成工程师素质基本训练的一个关键性教学实践活动。我们一方面制订毕业设计(论文)大纲和毕业设计指导书,另一方面注重指导教师自身工程实际知识的加强,再者依据培养目标选好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并安排一定比例的学生参与教师纵向科研课题的研究,让学生从中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提高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结束语

相信经过几年的专业建设和实践探索,我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办学条件与教学水平将会获得较大改善与提高,社会影响力逐年递增,师资队伍建设渐趋合理优化,为积极准备化工过程机械硕士点的申报创造条件。知识结构充分体现厚基础、宽口径的专业培养特点,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开发创新能力均有望得到较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程树珍.关于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体系的构建[J].化工高等教育,2003,1(75):57~58.

[2]陶秀祥.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知识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J].煤炭高等教育,2005,5:91~93.

[3]喻九阳.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的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2004,3(81):17~19.

[4]周勇军.“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12:165~169.

[5]张锁龙.《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4,3:59~61.

[6]余历军.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功能与基地建设[J].高等理科教育,2004,6(58):95~98.

[7]郝惠娣.浅析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2004,5(57):122~126.

煤化工工程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就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与特色,如培养目标定位、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计划修订、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法改革、专业教材建设、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等问题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必要的措施。

1.引言

上世纪九十年代,社会对化机专业人才的要求发生了改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过程装备越来越趋向大型化、精细化和自动化,流程参数(如压力、温度、流量等)与过程进行要求必须实施精确的自动控制,这是过程装备高效、安全、可靠运行的根本保证。将“过程”、“装备”与“控制”三个相关学科紧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过-装-控一体化”,已是化机专业改革的必然。

根据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化工设备与机械”本科专业正式更名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新专业是“以过程装备设计为主体,以过程原理与装备控制技术应用为其两翼(简称‘一体两翼’)”的大类学科交叉型专业。这并不是专业名称的简单改变,而是要求赋予专业以新的内涵,因此应结合内蒙古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我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建设和特色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慎重确定专业的培养方案,做出合理的专业发展规划,以适应培养21世纪人才之需要,并充分体现我们自己的专业特色。

2.专业建设思路

内蒙古科技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本科专业于2004年获得批准,于当年招收第一届学生,现已累计招生四届八个班共计300余人。依据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订的专业总体框架,结合内蒙古科技大学的实际情况,建立专业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充分体现“过装控一体两翼”的总体架构,把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成为涵盖学科领域宽、柔性大、适应性强的专业,能够培养21世纪内蒙古及全国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专业建设规划

校院领导非常重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建设工作,动员和协调各方面的力量给予大力支持,学校已安排购置了75万多元专业必需的实验设备,学院已购买数量可观的教学科研图书资料。过控系全体教师均参与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探究,集体讨论专业结构调整、课程体系优化、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修订、教学方法改进等方面的问题,形成共识并付诸实施。

3.1.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建立一支高素质、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关键。原专业师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知识结构不合理。一方面大部分教师均毕业于原化机专业或机械专业,过程控制或过程工程等方面的理论基础比较欠缺;另一方面青年教师所占的比例较大(约占总数90%以上),部分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而且缺乏工程实践知识。因此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当务之急。学院采用的办法是:

(1)引进硕士以上专业对口的高学历人才。

(2)提高青年教师的水平。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进修或攻读高一级学位。定期进行教学质量检查、评比和研讨,对教学质量差的青年教师,安排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给他们帮助和指导。支持专业课教师参加全国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学术交流活动,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其教学和科研能力。由此逐步形成一支学历层次高(研究生以上占100%)、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比较合理(45岁以下占80%,高级职称占50%)、专业素质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

3.2.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和教学计划的修订

参照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订的总体框架,我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面向二十一世纪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领域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力求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较宽的知识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较强的工程实施能力和良好的业务素质。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化工、石油、能源、轻工、环保、制药、食品、生化、煤化工、机电及劳动安全部门等领域中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研究及开发等工作。

按此培养目标,结合内蒙古和我校的实际情况,确定我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知识结构框架,如表1所示,其由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方向知识两大部分组成。基础理论知识包含人文基础、科学技术理论和实践基础三方面,以科学技术理论为重点,人文基础和实践基础辅之。科学技术理论包括公共理论基础、专业理论基础和专业技术基础。这些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为专业知识的获得打下坚实的基础。专业方向知识以压力容器及过程设备设计和过程流体机械为主体,过程工程原理与过程装备控制技术为其两翼,并增设煤化工技术及装备等专业课程,以突出我们自己的专业特色。

3.3.课程体系改革及优化

根据“一体两翼”的专业定位,优化课程设置,建立新的教学课程体系,以适应培养知识面宽、基础扎实、弹性大、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具体做法如下:(1)增设控制类有关课程,满足专业拓宽的需要。如开出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PLC技术及应用课程,使学生掌握过程装备控制学科的有关知识,以适应过程装备大型化、自动化的需求。(2)加强理论基础、淡化专业。将专业课学时数控制在总学时的20%左右。如对过程流体机械以解决选型和应用为主,将课时由72减少至48左右;增加流体力学及粉体力学、工程热力学理论基础课程;同时开出适当的专业选修课,如有限元原理及应用、过程装备CAD、药物制剂工程与设备、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过程装备密封技术,以增加专业的柔性。(3)加强外语、计算机基础教学。压力容器及过程设备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增开过程装备高级程序设计课程,使得外语和计算机教学四年不断线,让学生较好地掌握一门外语和较深的计算机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需要。(4)加强实践性环节,积极创造条件。如增设工程教育实践,以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4.专业教材使用与更新情况

为了规范专业的知识结构和保证教学质量,专业核心课程按新专业的要求全部采用全国高等学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组织编写的面向21世纪的新教材。煤化工技术及装备课程没有现成的教材,必须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编写。同时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和整合,使之更适应我校的实际情况。

3.5.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采用比较式、启发式教学,讲课中要求突出重点、详略得当,以提纲式教学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学与教师课堂讲授、指导、答疑相结合。

在教学手段上,也积极进行探索。压力容器及过程设备与过程流体机械等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与图片资料讲解,加深学生对过程设备结构的认识,节省在黑板上画图及板书的时间,以提高授课速度并充实授课内容;过程装备与机械制造基础课程需要增加典型容器的制造工艺,可用观看录像来代替课堂的抽象讲解;压力容器及过程设备被作为学院重点课程予以建设,通过进一步完善CAI课件和研制典型过程设备的设计计算软件以提高专业教学的效果与质量。

3.6.实践性教学环节规划情况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工科学生动手能力、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非常重视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规划与安排。

专业实验室建设规划如表2所示,鉴于实验经费投入数量有限,大规模地进行实验设备的购置不切合实际,在利用相关院系实验资源的基础上,我们主要计划先期建设能够满足学生基本专业实验要求的压力容器综合实验、空压机性能测试及超声探伤实验、过程装备结构拆装实验和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实验四个实验室。第一期专业实验室建设中用于购买实验设备的经费约为75万元,其中压力容器综合实验装置我们使用南京化工学院李健教授研制的专利产品——压力容器三合一验证性实验装置,其特点是结构设计巧妙,试件易得,实验效果良好,实验数据误差较小,价格仅为通用压力容器实验装置的二十分之一,许多高校如东南大学在使用该实验装置。通过第一期的建设,实验室的教学环境将得到较大的改善。实验室第二期建设正在拟申报之中(含过程装备与控制仿真实验、过程装备密封实验装置、煤化工技术及装备实验装置等),相信经过两期建设,实验教学条件将得到很大的改观,能够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学校教育与社会相结合的重要教学环节。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我们选择了区内外一些优秀企业作为实习基地,如南京紫光精细化工厂实训基地、南化集团、天津碱厂、神华集团煤化工基地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得到了厂里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

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在校期间的最后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技术问题、完成工程师素质基本训练的一个关键性教学实践活动。我们一方面制订毕业设计(论文)大纲和毕业设计指导书,另一方面注重指导教师自身工程实际知识的加强,再者依据培养目标选好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并安排一定比例的学生参与教师纵向科研课题的研究,让学生从中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提高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结束语

相信经过几年的专业建设和实践探索,我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办学条件与教学水平将会获得较大改善与提高,社会影响力逐年递增,师资队伍建设渐趋合理优化,为积极准备化工过程机械硕士点的申报创造条件。知识结构充分体现厚基础、宽口径的专业培养特点,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开发创新能力均有望得到较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程树珍.关于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体系的构建[J].化工高等教育,2003,1(75):57~58.

[2]陶秀祥.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知识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J].煤炭高等教育,2005,5:91~93.

[3]喻九阳.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的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2004,3(81):17~19.

[4]周勇军.“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12:165~169.

[5]张锁龙.《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4,3:59~61.

[6]余历军.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功能与基地建设[J].高等理科教育,2004,6(58):95~98.

[7]郝惠娣.浅析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2004,5(57):122~126.

煤化工工程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煤化工企业 安全生产 策略方法

在我国重工业迅速发展起来的今天,煤化工企业作为我国强大的能源支柱已经日益引起了国人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融入到了煤化工企业的生产中,在煤化工企业为人们带来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我们不可忽视到一点最重要的问题,这就是关于煤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安全问题。我们说,“民以安为先”,这里强调的就是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煤化工企业这种本身就存在危险的企业来说,安全问题可谓是必须首先解决和处理好的问题,这不仅仅可以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同时,也可以让我们的煤化工企业在安全的前提下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

因此,在煤化工企业生产中,我们需要注意安全生产的问题,时刻都应记得来加强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同时,还需要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在理论的基础上做好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工作,以此来服务于煤化工企业的安全问题,也为煤化工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安全保障的生产环境。

1 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当前,受一些经验教训以及实例的影响,一些地区的政府已经开始重视煤化工企业生产中的安全问题了,而且,煤化工企业作为有些省份发展的核心力量,政府则是建立了煤化工安全问题的重点分析机制,以云南省为例,这个省份煤化工企业的发展状态良好,他们在煤化工生产中的安全问题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如:

(1)在煤化工企业安全建设的基础设施配备方面,企业充分考虑上级有关的安全条令和法律条文的规定,配备了合格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火栓等等,保障了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中消防器材的到位;

(2)在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中的制度措施制定方面,企业在结合自身特点的情况下制定了消防安全教育机制、完善了企业的安全生产机制、以及安全生产的救援预案也在逐渐建立和完善;

(3)在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中组织机构的建立方面,煤化工企业已经成立了企业安全监督检查管理办公室,同时企业还配备了一定人员的消防建设队伍。以求做好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

然而,在具体的工作中,煤化工企业在安全方面的建设多多少少还是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问题,我们不能忽略安全生产中的任何问题,因为这些安全漏洞问题都将有可能成为日后的大祸患。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现有的安全消防设备与煤化工企业危险性不相符合

煤化工企业在生产中将会遇到一些我们无法想象到的危险,从现有的煤化工企业来看就会发现,煤化工企业的危险性可以说是极大的,而且非常容易发生爆炸、火灾等紧急情况,这些危险面积一旦扩大则将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然而,现今企业虽配备了一定的安全消防设施,但是,这些设备的受用面是有限的,对于大型的危险面来说,则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企业的消防车、消防人员也都是有限的,而且从现在看,水性的消防车在使用上还是有一定的局限的,至于消防人员,其专业性本来就不高,这样是无法从根本上起到加强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的。

1.2 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制度规范与企业建设发展不同步

随着我国重工业的不断向前发展,我国煤化工企业的发展也在不断向大型化迈进,但是,与之相匹配的安全生产制度规范却并未有新政策的出台,仅存的几项规范也就只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等规范制度,然而,这些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与当今煤化工企业的发展状况不匹配了,因此很难具体地帮助煤化工企业在安全方面的建设。

2 煤化工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2.1 保障煤化工企业员工的人身安全

对处在煤化工企业生产中的工作人员来说,他们的人身安全是大家广泛关注的问题,面对这样一个存在危险的产业,企业的安全保障设施则是非常重要的,人生在世,最珍贵的不也就是生命了吗?因此说,做好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对于保障煤化工企业员工的人身安全方面来讲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而且,安全的保障也有利于煤化工企业工作人员队伍的发展壮大,从而促进煤化工这个产业的不断发展。

2.2 保障煤化工企业工作建设的正常开展

我们说,安全的环境下对于煤化工企业的工作将会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这一点说得很对,试想一下,假如企业因为安全出问题引起员工伤亡,就不得不对员工进行处理以及涉及一些繁琐的赔偿事宜,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影响到正常生产工作的进行;而且,一旦出现大型火灾、爆炸事件,生产建设的场地、设施等都将受到极大程度上的影响,这则可能使工作暂停,如此看来,安全问题对煤化工企业的生产建设方面也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做好安全生产对煤化工企业的发展建设来说可谓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方面。

3 加强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研究策略方法3.1 消防监督机构加强与煤化工企业的安全工作交流

煤化工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在受到政府关注的同时就要注意与国家的消防监督机构建立良好的工作交流沟通机制,以此来完善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当前煤化工企业的发展可谓是在追求质量的同时迫切要求工作进度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煤化工企业的建设不可避免会存在经验缺少、摸着石头过河的境况,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的安全消防监督机构就要在企业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了,消防监督机构就应该与煤化工企业达成交流沟通,主动监督企业的生产过程,要求企业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机制来进行生产建设,对于其施工过程中的工作流程、工作措施、工作图纸等方面要重点监管,以确保其符合国家安全监管标准,以此来确保煤化工工程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同时也可以充分保障煤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3.2 加强消防人员安全管理方面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

作为一名消防监督管理人员,首先自身必须具备完善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针对目前的公安消防机构来讲,在平时的工作训练中就要注意多对消防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工作,以此来加强消防人员的安全专业知识,在知识理论的指导下他们才能充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来解决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这些机构可采取著名专家授课讲解、煤化工建设工地进行实地讲解、机构内部有经验的人员培训等方法来加强消防人员在安全生产与维护处理方面的专业知识技能,相信在充足理论的指导下,将会有利于消防监督管理人员做好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与监管问题,从而来促进煤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实现生产过程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

3.3 加强煤化工企业易燃易爆物品的处理,提高企业的防爆技术

我们说,煤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之所以易出现危险因素,不仅与企业生产中的不良施工有关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与企业施工过程中运用的一些设备、生产材料有关。因此,煤化工企业在具体的过程中就要注意材料的使用了,对一些未采取防燃防爆处理的生产材料就要谨慎进行使用,也可以采取措施来提高企业的防燃防爆技术,这样就可以对物理性质易燃烧的材料采取防燃防爆技术的处理了,从而可大大增加生产材料的安全性;而且,要做好灾情发生后的处理措施,要把受灾的面积尽量缩到最小,尽最大可能减少不安全因素影响到的区域,以此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危害、减少对生产建设材料所带来的损失。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煤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安全问题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安全生产在保障人身安全、保障企业正常生产建设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这也说明了煤化工企业在生产中必须要管理好安全问题,确保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环境。

煤化工企业在当今的生产发展中虽然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相信煤化工企业在对安全生产采取一定策略方法的基础上必将促进煤化工企业的巨大发展进步,煤化工企业就应该在不断研究探索中来不断地完善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力求使煤化工企业在安全的生产条件下为企业家带来一定程度上的良好效益,同时,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创造更大的财富。

参考文献

[1] 黄晓丰.中小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

[2] 史丽萍.标准化视角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目标实现机制[J].华东经济管理.2010(08)

[3] 史丽萍,王影.基于FMEA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标准化实现成本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06)

煤化工工程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应用化学 重点学科 建设 实践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 -0063-01

应用化学专业是一个年轻的专业。由于它的专业特色和社会对应用化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使其成为发展最快的理科专业之一。石河子大学应用化学专业于2002年开始招生,2005年成立化学化工学院后,在师资、教学条件、实验设施和科研水平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2006年获批“应用化学”硕士点,2007年“应用化学”进入石河子大学重点建设学科行列,同年获批建立“新疆兵团化工绿色过程重点实验室”,2008年建立“石河子大学-新疆天业集团化工绿色技术研发中心”,2009年石河子大学将应用化学学科的研究领域“化工绿色工艺及新型材料技术”作为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这将有力地促进应用化学专业的发展。

一. 研究方向的确立

应用化学重点学科紧密结合新疆和兵团新型工业化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围绕新疆煤化工产业,特别是氯碱化工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研究,目前形成以下研究方向:(1)等离子体催化反应技术;(2)绿色多相催化技术;(3)精细有机合成技术。

二. 学科队伍的建设

学校虽地处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但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学科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我们在相对困难的条件下,努力改善研究教学条件,争取并承担了一批部级项目及西部重大工程科研项目,培育了优良学术氛围,吸引了国内外一批高水平青年博士来校任教。2010-2014年,引进绿洲学者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引进知名高校毕业博士11名;博士毕业返校教师9名;目前在职攻读博士学位8人。2011年获批兵团创新团队:氯碱化工高效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团队;2012年获批教育部氯碱化工清洁生产与产品高值化创新团队。

三. 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

2010-2014年本学科积极争取国家、兵团和大学等各级科研项目,累计主持和承担国家部委项目课题49项、省级项目课题26项,校级项目16项,累计立项经费7300多万元。在此期间,项目结题共33项,目前在研58项,在研经费达到6800多万元。学科建设期间,共150余篇,其中发表SCI/EI收录论文12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8本;申请中国发明专利36项;获兵团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

在人才培养方面,目前,拥有应用化学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相近二级学科硕士点6个,与本学科相近的二级博士点3个。本学科一贯重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把学位论文的质量放在首位。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改变单一导师的培养方式,鼓励成立指导教师小组,同时明确学科带头人为硕士论文审查的责任人,增强了学科内部对硕士论文审核的力度;严把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关,要求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应与部级课题或化工生产中重大生产实践问题相结合。

四. 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

本学科积极拓展和加强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目前已成为兵团对外学术和技术交流的窗口,也对石河子大学相关学科的发展起到了引领和推动作用。根据对口支援政策,除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化工学科外,还与清华大学、中科院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和院所建立了良好的联系。

五. 学科建设与管理所取得的经验

(一)在重点学科建设中,发挥“创新团队”的凝聚作用和带头作用,利用组合优势,发扬团队精神,整合已有基础,突出学科特色,营造学术气氛,带动青年教师。

(二)在学科建设中,坚持以教学为核心,学科建设与教学建设紧密结合,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科研选题紧密结合自治区和兵团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和需求,同时也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紧密结合起来。

(三)坚持开发办学思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采取多种形式对外合作与交流,“走出去、请进来”,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的精华,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

六. 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进一步改善研究条件与环境,建设国内一流的教学研究平台。加大学科建设的投资力度,争取得到上级部门在经费和政策上的支持,同时我们也将与地方企业和研究机构进行联合,充分发挥好现有学科建设经费的效能,共同打造开放式教学研究平台,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学科的基础条件。

(二)创造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条件和环境,做好学科队伍的稳定工作。加大师资培养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有计划、有步骤地继续选送中青年教师出国深造;同时,积极吸引回国留学人员,有针对性地培养科研拔尖人才,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学科梯队。

(三)以科研推动学科建设的发展,充分发挥行业和地域优势,开展跨学科交叉课题研究。积极组织教师争取承担西部大开发中的重大科技问题的攻关任务;采取责任与激励相结合的措施,调动教师积极性,鼓励科技项目成果报奖;加强科技成果的宣传,对学科现有较成熟的成果进行完善,推广科技成果转化,促使科研水平再上新台阶。

上一篇:预算监管论文范文 下一篇:食品监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