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职教育范文

时间:2023-02-24 16:29:49

技职教育

技职教育范文第1篇

技职教育,产业与就业的无缝衔接

《职业》:请您介绍一下台湾技职教育的发展情况。

谭仰光:20世纪60年代,台湾由农业发展逐步转向工业发展,并以发展劳动力密集型工业与轻工业以及传统制造业为主,于是积极增设高职学校,推展职业教育;并在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也积极设置职业训练中心,推展职业培训工作。

1968年,台湾举办了第一届技能竞赛大会;1971年起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第20届);1993年在台北主办第32届世界技能大赛,台湾夺得18块金牌、10块银牌和4块铜牌。

1970年至2000年这一时段内,台湾高职学校发展迅速,高中与高职之比率转成3:7。部分专科学校升格为技术学院,部分技术学院升格为科技大学。

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导致经济快速衰退,引发企业界裁员潮,失业率快速攀升。高职学校逐步萎缩;高中与高职之比率再回转成7:3。职训中心逐步减缩训练班次与人数;推出各项辅导失业者再就业训练计划;大量委托大学院校推广中心、职业团体、民间专业团体、补习班等开办短期多样化的进修训练。

《职业》:台湾技职教育和职业培训有什么好的经验?面临哪些挑战?

谭仰光:1990年代起,在产业发展从技术密集型迈向研发型的过程中,部分教育界人士产生了一个观念上的错误导向――把“迈向”误认为是“取代”,一味盲目地在人才培育方面提高层次(学历的层次而非质量的层次),把很多好的高职提升为专科、把专科提升为技术学院、把技术学院提升为科技大学,并纷纷增设研究所硕士班、博士班。结果硕士、博士一大堆,而真正有专业、懂实务的技术员及工程师却找不到。

同时因为没切实弄清楚产业分类与行职业分类的定义,搞不清楚究竟服务业(三产)需要哪些人才,以致餐饮、观光、美容科系一窝蜂开,工科却招不到人,逐渐萎缩。

职业培训机构的数量与规模逐步减缩,技能人才培养的责任偏向技职院校。

文凭主义与士大夫观念再度抬头,大专院校迅速扩增,高职学校未增反减,且实习课程缩减,学生多以升学为优先。于是一方面企业界的人力短缺,另一方面学校毕业生的学用落差和就业衔接问题严重。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转变和转型,导致了从工作岗位上下岗的人数增加。于是各职业培训机构的主要职责,已不在高技能人才的建设,而重在如何帮助下岗的劳动者再上岗。

少子化的浪潮来袭,高等教育设施膨胀过头,使很多学校开始出现招生不足的状况。

《职业》:您认为技职教育未来的趋势是什么?

谭仰光:专家们呼吁厘清需要高技能人才的产业,因为有人经常混淆了两个观念,其一,要弄清“产业”与“职业”(职能)的关系;其二,要注意“产业链”所牵连到的产业。

专长类别与产业类别间是一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是一种交叉的矩阵关系。不要直接把产业别当成科别。

加强实施和推动“校企合作”,减低学用落差,加强就业衔接。

探讨推动德国模式――双轨制/二元制(Dual System)职业教育训练模式的可行性。

大学院校的适度减量或合并。

世赛成果,技职教育的最佳课标

《职业》:您认为世界技能大赛的成果如何转化到学校的日常教学中?

谭仰光:有两段话可以很好地答复这个问题:一个是张立新司长的讲话,他说从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取得的优异成绩,以及后续开展的宣传活动等方面来看,在国内营造了良好的竞赛氛围,从而推动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建立起整套系统;另一个是广州工贸技师学院汤院长的讲话,她说世赛的技术规范、技术说明代表了这个项目、行业的最前沿技术,把这些转化到技职教育、职业培训的项目课程上,转化为我们的人才培养标准,就能把世赛成果与学校教学连成一条线。

学校这次把世赛评估顾问珍妮・夏克顿女士请来,珍妮女士也讲到世赛每个项目的内涵是按照当前行业、企业的发展每两年更新一次,世界技能竞赛的技术规范代表了行业、企业最新的发展情况,这是技职教育的最佳课程标准。

工匠精神,职业人与职业精神的二重奏

《职业》:当前,“工匠精神”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一个话题,请问您是怎么理解“工匠精神”的呢?

谭仰光:“工匠精神”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职业人,二是职业精神。

首先,关于世赛金牌的问题,这次比赛回来后,大家都在热议谁拿几块金牌、谁取得了什么项目的金牌等问题。我说大家要记得一点,世界技能竞赛规定单人项目参赛选手的年龄在23岁以下,为什么要规定23岁以下呢?这项比赛40年前创办的时候,名为“国际职业训练比赛”(IVTC,International Vocational Training Competition),就是一个职业训练的比赛。这个比赛源起并不是比各国谁的技能最好,而是在比哪国的职业培训办得最好,摘得奖牌数量多的国家就表明此国的职业培训做得比较好。接下来,就是彼此的观摩,你到底好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这个项目做得这么好,所以这实际上是一个职业培训的竞赛。因此,如同西蒙・巴特利主席所讲,不要把竞赛的核心价值全部摆在比赛上,要从比赛向职业教育、职业培训转化。

其次,要注意,对于23岁以上的人来说,技职精神同样重要。技艺高超的工匠、高技能人才是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这是非常需要鼓励、表扬和尊重的人才。日本有所谓的“名匠赛”,参赛选手都是年龄比较大的各行业匠人。在台湾,有一批年轻人办了一本《职人》杂志,他们采访了不同行业的人,展示不同行业的人物风采,跟你们《职业》杂志还蛮相似。当前我们崇尚的职人精神或是匠人精神、职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指无论在哪一行业,(只要)你有杰出的表现、高技能的表现,就是值得珍惜的人才。这种精神需要时间的打磨和传承。比如学功夫,你不要想在少林寺学三个月就能武功盖世,没有三年五载是很难成气候的;即便等你学成后,还要到江湖上磨炼多少年,因为江湖经验不足也无法在武林立足。

技职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技职教育 生涯教育 生涯辅导人员 “三明治” 台湾

[作者简介]冯明(1962- ),女,江苏靖江人,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酒店管理;汪亮(1981- ),男,安徽铜陵人,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国际旅游系,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南京 2111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高职院校构建大学生生涯规划辅导机制初探――以旅游类高职院校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D/2011/03/067)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2-0050-02

在台湾,技职教育是与普通教育齐头并进的,其纵贯延伸的体系、灵活多元的学制、务实致用的课程、产学融通的举措,形成了既溯源于欧美,又植根于本土的鲜明特色。生涯教育在台湾起步较早,且已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实施多年,然则,对生涯教育最为重视,且大力倡导的当属技职院校,其成功经验给了我们不少启示。

一、台湾技职教育现状与特色

1.学制灵活,体系完整。台湾现行教育制度分为普通教育与技职教育两大体系。与普通教育相对应,技职教育包括国民教育(即小学、初中)、中等教育及高等教育三个阶段,形成了从国中、高中、专科学校、技术学院及科技大学,往上延伸至研究所硕士、博士班的完整体系。在国民教育阶段,技职教育主要通过技艺教育加以体现,即针对国中三年级学生中具有技艺学习兴趣者开设的职业试探课程。中等教育主要由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与综合高中三部分组成。普高与职高的定位非常明确,前者主要以升入普通大学为目标,后者多是准备攻读技职大学或就业。综合高中兼具普高与职高的双重功能,学生可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攻读学术学程(就读大学)还是专门学程(就读技职大学或就业)。高等技职教育学制主要分为专科学校、技术学院及科技大学两个层次。专科学校又分为二专、五专两类,前者招收高中毕业生,后者招收国中毕业生。20世纪70年代后,台湾教育当局相继创办了技术学院及科技大学,以本科学制为主,并借助研究所培养硕士生与博士生,开辟了技职高端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2.务实致用,适性扬才。(1)构建实务课程体系与标准。台湾十分重视技职实务课程体系与标准的构建,相继颁布了《技专校院学校本位系科课程发展参考手册》《技专校院学生校外实习课程》等规定,全面推动技专校院改进实务课程,加强产学联系,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2)务实致用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台湾的技职教育一向秉持“做中学,学中做”的精神。近十年来,为提供学生更多元发展及学习机会,除正规学制外,技职教育设计了多种与企业无缝接轨的人才培育模式,如建教合作教学、产学携手合作班等,让技职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学以致用。(3)鼓励学生获取专业证照。台湾《职业训练法》就明确规定,在加薪和录用技术人才时,丙、乙、甲三级证照分别等同于高职、专科学校、技术学院本科毕业等级。凡持有职业证照者,在积累若干年的工作经验之后,也能取得相应的同等学历资格。在这些政策鼓励下,技专院校十分重视证照获取,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产学研发,共创双赢。台湾《大专校院产学合作实施办法》将产学合作教育、培训、研习、研讨、实习或训练等人才培育事项明确规定为产学合作的范围。台湾教育部门在北、中、南分别选取6所科技大学成立了“区域产学合作中心”。以这些龙头学校为中心,集结区域内的联盟学校,提升教师实务经验、研发能力及学生就业竞争力,校企联合开发产品,促进产品升级转化,使中心成为区域性产业合作与服务的据点。根据台湾产业发展及技术人才需求情况,政府以光机电通信、生技医疗与农业等6大领域为研发重点,在20多所技专院校建立了40个技术研发中心。在此基础上,台湾当局组织成立了12个联合技术研发中心,通过集结高校优势专业的研发能量与资源,鼓励跨校性技术研发及产学合作,将研发成果反馈教学。

二、台湾技职院校生涯教育经验做法

1.生涯教育的制度化、专门化。在台当局多年的努力和推动下,生涯教育已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制度规范。早在1976年,台湾就颁布了《专科以上学校设里学生辅导委员会及学生辅导中心实施要点》,规定大专院校必须成立学生辅导委员会或学生辅导中心。1979年出台的《大专院校开展学生辅导工作注意事项》又明确规定了学生辅导中心的重点工作包括心理测验、辅导工作座谈会、个别与团体辅导等。为保障生涯教育的有效推进,教育部门还制定了《教师辅导与管教学生办法》《大专校院强化导师制度运作功能参考原则》,对教师、导师(类似大陆高校辅导员)的资格、辅导内容与要求都作了具体的规定。

2.生涯教育课程的系统化。台湾的生涯教育从国中阶段一直延伸到大学阶段。在国中,学校会让三年级学生选择职业试探课程,为今后就读技职院校做好准备。高中阶段,职高与普高附设职业类科,综合高中附设专门学程,学生可根据今后的发展方向自主选择。到了大学阶段,生涯教育课程更加专业化、多样化。如世新大学在其设置的七类通识课程群中,就有专门的“自我发展与道德情操”类课程,该类课程“以理解、探究自我,开发自己的潜能,达成自我实现”为目的。

3.生涯辅导人员的专业化、专家化。根据规定,台湾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设有辅导组织及辅导工作人员。虽然生涯辅导组织的类型各有不同,但功能却大体相似。以高雄餐旅大学为例,该校成立了由学务处长、教务处长、咨商辅导组长、心理咨商师等人员组成的学生辅导委员会,作为学生辅导工作的管理机构。学生事务处所属的咨商辅导组作为生涯辅导的日常服务机构,设专职心理咨商师2名,兼任辅导教师5名。近年来,台湾还出现了“教训辅”合一的学生辅导新体制,主要目的是激励教师全面参与学生辅导工作,强化以辅导为核心、管教为辅助的学校训辅功能。该体制提出应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策略:对一般学生以教育和辅导为重心,对适应性较差的学生以辅导和咨商为重心,对有偏差行为的学生以训育和咨商为重心。

4.生涯教育路径的多元化。生涯教育过程需要高校采取切实有效的教育方法与路径,帮助学生在毕业前掌握必备的职业技能与生涯发展能力。高雄餐旅大学正是凭借“三明治教学”的有效举措,实现了这一目标。“三明治”教学是将校内授课与校外实习交互进行的实践教学法,即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前两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第三年到企业实习,最后一年再返回学校上课。在这一教学模式中,学生要在“学中做,做中学”,不仅促使教师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密切结合,学生也要把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为确保三明治教学有效运转,高雄餐旅大学精心设计了多元配套的实习制度。实习主要包括校内实践与校外实习两种:校内实习课程计2个学分,通过参与宴会服务、烹调菜肴、客房接待、校园导览等来实现,因该校每年接待政府官员、业界高管不断,学生通过参加服务能得到了很好的实战锻炼,以至于进入实习阶段不会手足无措。校外实习是“三明治”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学校制定了一套完备的实习制度,即“一年实习,两次分发,多元配套”。“两次分发”即学生可选择参加岛内实习与海外研修两种方式;“多元配套”是指学校出台的“委任老师特别费用看望学生”“海外学生赴姐妹学校修课”等多种配套制度,以保障岛内实习与海外研修有效运转。

三、台湾技职教育、生涯教育对大陆的启示

1.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建立纵贯一体的职业教育体系。从地位上看,教育部门及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仍与普通教育有一定的差距,大多数职业院校止步于专科层次,其生源质量、师资队伍、教研水平等都与普通本科院校有着不小的差距,即便有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但多半又向普通高校转型,原有的职业化特点逐渐消弭。从体系上看,大陆高职院校只能借助普通高校培养本科学生,且中职以下的职业教育基本处于空白,职业教育向上向下的通道不畅,难以形成科学有效的职业教育体系。借鉴台湾的技职教育经验,应当逐步提高职业教育的层次,将一些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升格,形成一批应用型本科院校,获得与普通本科院校对等的地位;同时在普通高中、初中乃至小学开设职业教育、生涯教育类课程,形成纵贯一体的职业教育体系,为有效推进生涯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

2.完善生涯教育制度,保障生涯教育的有效实施。随着大陆教育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应尽快出台一些促进生涯教育发展的规定与办法,让高校明确生涯教育的理念、主要内容及实施方案;要对原有的国家、地方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作出进一步的修订,将生涯教育的内容明确写入纲要,以提高各级各类院校对生涯教育的重视程度,推动生涯教育在高校尤其是职业院校中全面开展。

3.建立专门的生涯教育组织,着力推进生涯教育工作。台湾每所高校都设有学生辅导中心,而大陆高校中有关生涯教育的工作多半由学工处或招生就业处承担,其教育内容主要侧重于心理咨询、职业规划指导及就业指导等,与真正意义上的生涯辅导和生涯教育尚有偏差。为了更为有效地推进生涯教育的开展,应当尽快成立专门的生涯教育组织,可以单独设立也可以作为学工处或招生就业处的二级部门进行设置,应当配备专职人员专门从事生涯教育工作。

4.整合利用课程资源,构建生涯教育课程体系。一是在已有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就业指导等常规课程的基础上,增设“生涯辅导”“职场伦理”“情绪管理”等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注重课程教学的针对性;二是将家庭、社区、学校及社会教育资源整合为生涯教育课程资源,设计具有校本特色的生涯教育课程;三是促使生涯课程向第二课堂延伸,将课程从室内搬到室外,从课堂走入操场、活动场,让课堂教育的测验、游戏及教育环节与学生活动有机结合,使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内涵,实现生涯发展的功能。

5.加强教辅人员间的合作,打造专业化的辅导队伍。根据大陆现行的教育制度,学生辅导工作主要由辅导员承担,专任教师虽有担任班主任的要求,但多侧重于学业教育,对学生的生涯发展与心理健康关注较少。诚如台湾生涯教育经验所述,教师与辅导员都必须承担学生辅导工作,且台湾当局明令所有教师必须担任导师一职,这对于及时发现待辅学生施以辅导,从专业角度科学指导生涯发展尤为重要。因此,大陆高校理应效仿台湾,要求每位教师担任辅导员并承担更多的辅导职责。除了学生的常规辅导外,对于生涯深度困惑及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则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施以援助,具有心理学背景的专职人员对生涯教育工作来说是不可或缺的。目前大陆高校的心理咨询师主要在心理咨询室工作,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对生涯辅导与生涯教育涉及不多,因此配备一定数量的心理咨询师充实到辅导队伍中也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李翠荣,黄伟.美国和我国港台地区生涯发展教育理论初探[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1).

[2]曹婷,张武宁.台湾地区高校生涯教育的实践与启示――基于对台湾世新大学的学习探访[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3]刘春生,谢勇旗.台湾职业教育的特色及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3(28).

[4]叶一舵.台湾高校“教训辅”三合一学生辅导体制及其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09(5).

技职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台湾技职教育;特点;趋势;启示

作者简介:周正(1978―),女,天津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08)07-0056-04

以往的许多研究表明,台湾地区的技术职业教育颇具特色。长久以来,其技术职业教育是培养基层技术人才的主力,也是创造台湾经济奇迹的主要推动力之一。面对“少子化”时代的到来,以及普通教育的迅猛发展,台湾技职教育在保留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在转型的过程中又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而这些特点与趋势对于大陆地区正在进行的职业教育改革同样有所裨益。

一、台湾技职教育的特点

在台湾参访期间,笔者真实地走入职业学校,发现台湾技职教育呈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中高职衔接、普职沟通

台湾技职教育既纵向通达、自成体系,又横向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如图1)。

上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三十年间,是台湾技职教育的全盛时期,高职(即高级职业技术学校,等同于大陆地区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下同)与高中学生数比一度达到7:3。同期,二专、五专、技术学院为适应产业人力结构的转变而不断增设。八十年代后,技职教育的发展由于科技大学的增设而提升至高等教育阶段,建构成由“高职―专科―科技大学”垂直分工培养初级、中级、高级技术人才的“第二条教育高速公路”――技职教育体系。三级职业教育的内涵,有别于“高中――大学”的普通学术教育体系,强调技术实务应用能力的培养。职业学校毕业生可以报考专业对口的专科学校、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也可以在课余、假期参加一些文化课的补习,直接报考普通高等学校。目前,进入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学习的职业学校学生已经可以取得硕士、博士学位。

(二)重视“过渡课程”

“过渡课程”的作用在于顺利实现不同类型教育间的衔接以及填补生源状况和入学标准之间的差距。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需先学习“过渡课程”,才能进入普通高校深造。普通教育证书持有者也必须经过“过渡课程”的学习,才能接受具有高等职业教育性质的高级国家证书或文凭教育,从而保证普通高中毕业生能够顺利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提供的偏重实用的课程。可以说,台湾地区之所以能够较好地实现普职沟通,部分归功于对“过渡课程”的充分重视。

(三)师资力量雄厚

在台湾,教师行业以其丰厚的经济收入、稳定的工作条件吸引着大量的从业人员,不少拥有硕士、博士学位且通过教师资格考试的高学历者在四处应聘教师职位,能够进入职业学校,成为专任教师实属不易。另外,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中的教师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企业,他们不仅学历层次高,而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学校的教学质量。

(四)注重宣传技职教育

台湾地区十分重视对技职教育的宣传,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适时举办职业教育博览会,宣传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呈现各级职校的特点;二是制作职业教育简介光碟并编写了《技职教育的天空――台北市十二位高职生的成功故事》口袋书,突显技职教育的成就,鼓励职校学生努力学习。在对台湾学生进行访谈的过程中,笔者了解到,很多初中教师会在课堂上适时地向学生介绍职校生凭借个人努力取得成功的案例,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技职教育的价值,树立正确的择校择业观。

(五)构建多元文凭价值体系

在台湾地区,落实职业证照制度、构建多元文凭价值体系,是强化职校生实务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这一制度的建立也有助于在社会上树立“学力比学历更重要”的观念。职业证照分为三级,即丙级、乙级、甲级。《职业训练法》规定,在加薪和录用技术人才时,丙、乙、甲三级证照分别等同于高职、专科、技术学院毕业等级。《各级各类学校同等学历的办法》规定,持有职业证照者,在有若干年的工作经验之后,也能取得相应的同等学历资格。譬如,丙级证照加五年工作经验即相当于高级职业学校毕业或普通高中毕业,可以参加普通大学的入学考试或专科学校、技术学院、科技大学的入学考试,乙级证照加四年工作经验即相当于专科学校毕业,可以参加大学附设二技或技术学院、科技大学的入学考试;甲级证照加三年工作经验即相当于技术学院、科技大学毕业,可以参加研究所(硕士、博士)的入学考试。①从1996年起,拥有职业证照的在职人员参加入学考试可以享有不同的加分优待,即拥有丙级证照可以在专业科目总分的基础上加上总分的5%,乙级证照加10%,甲级证照加15%。在上述政策的支撑下,职业证照成为学生的升学、就业或就业后的续薪、升迁的助推器,得到越来越多的职校和学生的认可。毕业时既要获得毕业证书又要考取职业证照逐渐成为大多数学生的追求。

毋庸置疑,台湾地区颇具特色的技职教育为其早期经济起飞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又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二、台湾技职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进入21世纪,台湾地区产业持续升级发展,一般社会大众对选择后期中等教育的主流意愿开始发生变化。尽管台湾技职教育的旧有特点依然存在,但由于出生率下降、“少子化”的出现,在高中职招生市场重叠的竞争下,高职、五专逐渐沦为次等选择,这也引起普通教育与技职教育的发展失衡。台湾地区技职教育与大陆地区职业教育同样面临着转型发展的问题。

台湾技职教育将如何应对上述变化?带着这一问题,笔者与台湾几所著名职业学校的校长和教师进行了交流,通过访谈以及实地考察,发现台湾技职教育正在出现新的走向。

(一)延后分化

长期以来,台湾地区一直将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分流点设定在初中后。对于性向、兴趣明确的学生而言,初中后分流可能是有利的,反之,对于性向、兴趣模糊的学生来说,初中刚刚毕业就分流却是不利的,而且会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面对以往出现的失败案例,一些职校校长和教师纷纷提出“延后分化”的设想。具体地说,就是由职业学校向综合高中转型。有的学校则正在实行“一所学校、两种体系”的改革,即志愿明确的初中毕业生直接进入所选专业,接受技职训练,而其他学生则进入综合班。综合班的课程设计是:高一不分流,主要加强数理、语文及人文领域的学习,待高二通识基础能力逐渐加强,心智较为成熟之后,再逐渐透过课程的选修,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性向与兴趣,到了高三才明确分化为职业学程与学术学程。台北市大安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的刘世勋校长将其概括为“高一统整,高二试探,高三分化”,认为这是职业教育延后分化的有效模式,将成为高职转型发展的一条良途。

(二)精致化

近年来,随着“文凭社会”特征的逐步显现,高职毕业生的升学意愿愈发强烈。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台湾高职的教育目标即从早期的以“就业”为单一导向,悄然转变为“就业与升学兼顾”的多元导向。虽然升学者大都在本科系领域内继续深造,成为中、高级技术人才,但亦有人据此认为,既然高职的主要目标也是升学而非就业,已经背离了职业教育的基本精神,那么,在台湾的普通高中里多开设些“综合班”就可以了,还需要高职教育吗?面对一片质疑声浪,部分学者和职校教师强调,技职体系的课程设计乃是高职、专科、科技大学相互衔接,专科及科技大学必须以高职为基础,才能不断地培养出实务技术人才,因此,高职教育仍有存在的必要性,真正的问题不是高职教育的“存”或“废”,而是最适宜的数量、比例应该是多少。经过长期的讨论,人们普遍认为,台湾高职学生数占后期中等教育的比例应适度下降(从早期的职普比7:3降为5:5或4:6),职业学校可以保留知识成分较少、技能成分较高的专业并将其精致化,以突显职校的特色,而对于知识成分较高的专业,则应逐渐延后或上移开办。除数量、专业的调整外,课程、设备也应朝着自动化、资讯化、科技化的方向发展。

(三)上移化

由于综合高中职业学程分化较晚,专业学习时间较短,加之职业学校学生数量逐渐减少,使得部分实务技术人才的培养将上移至高中后。针对这种情况,部分台湾学者提出可以采取类似美国、加拿大的“社区学院”模式,在两年的学程中,完全以专业实务技术为导向,以弥补高职阶段的不足。这是在职业教育“上移化”背景下提出的应对策略之一,至于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还需在实践中加以检验。

三、对大陆地区职业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改革“终结性”模式

在台湾,中高职衔接的技职教育体系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为其技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因为许多职校生相信,毕业时他们即使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也可以像普高生一样继续深造以谋求更好的发展。而大陆地区的职校生却很难具有同样的自信,因为升学管道的狭窄,以及高职院校“独特性”的缺失,使得他们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向上流动。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对高职招生制度进行了新的调整。文件指出,“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可采取多种方式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毕业生经过一定选拔程序可以进入本科院校继续学习。”迄今为止,依据高职的生源划分,我国高职招生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普高生参加高考,依据其高考成绩进行录取;另一种是“三校生”(中专、职高和技校)或同等学力在职人员通过参加由省考试院及招生学校组织的高职入学单独考试,依据其总成绩进行录取。对于高职招收对象中的“普职比例”,国家实行“招生向普高生倾斜、限定高职对口招生比例”的政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即普高生占据了高职生源的绝大部分,而接受了正规职业教育的“三校生”入学机会却少之又少。对“三校生”升入高职的名额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职与高职的有序衔接,也使得中等职业教育在定位上表现出“终结性”强于“过渡性”的特点。读中职可以“对口升学”,这曾是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在招生宣传时吸引学生报考的理由之一。在升学途径被一一封锁的情况下,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也大打折扣。

另外,就高职院校的质量而言,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的情况也有较大差别。在台湾高等学校的排行榜上,有几所科技大学(即技职教育体系中的本科学校)位列前10名,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在台湾,科技大学与普通高校一样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而在大陆地区,从高等职业院校成立至今,高等职业教育始终未能摆脱普通高等教育的控制而真正实现独立化与特色化。市场的缺失,是高等教育重构的一大制度缺陷。虽然市场需求的总量对高等教育的总体扩张形成了一定的推动,但在高等教育的制度形态上却几乎看不到市场选择所带来的影响。尽管劳动市场急需高级技工,但专门培养该类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却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以各种方式被排斥。高等职业教育归口高教部门管理,与传统的普通高等教育“位列同班”,但“等而下之”,被限制在专科层次。其中又有所谓“新高职”者,主要从参加高考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中降分录取,并对其生源采取了在当时具有歧视性的“三不一高”(即不迁户口、不包分配、不发派遣证,高收费)政策,致使“高职”这一新生事物在“襁褓之年”就被置于不利位置。除此之外,普通高校还通过以下途径控制高职的发展:一是通过将职业院校吞并为普通高校的一个学院,令其丧失独立性;二是通过为职业院校中自考成功的学生颁发普通高校文凭,变相鼓励其成为自学考试的培训基地,使职业院校不再提供真正的“高等职业教育”,令其丧失独特性。这样就在事实上截断了职业教育从中等到高等的贯通发展之路,使中等职业教育几乎成为“终结性”教育,毕业生在职业技术方面继续深造的后续可能性很小,很难走向高级技术领域,很难得到更高的技术学历。既难以满足“生计需求”,又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必然会使中等职业教育沦为个体的无奈选择。

可见,学习台湾地区的先进经验,切实改革职业教育的“终结性”发展模式,为职校生拓展“向上流动”的渠道,确保高职院校的独特性与高质量已经势在必行。

(二)规范并强化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为了给职业学校毕业生提供就业保障,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正式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然而,这项重要制度在实行的过程中却暴露出一系列问题。

首先,只有落实就业准入政策,推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就业制度改革相衔接,才有可能使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劳动力市场的“通行证”,才能保证证书持有者的利益,然而,目前政策规定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覆盖范围不够广,许多职业还没有被纳入职业资格体系中。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主要适应技能型、操作型工作岗位,尚未包括服务、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全部职业,很多专业处在无证可考的状态。除此之外,从对职业资格证书体系的规定来看,它并非为职业教育量身订做。职业资格证书一般只适应单一岗位工作的需要,缺乏符合技能型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办法,与职业教育的专业面向一个职业岗位群的特点不相适应,无法满足发展职业能力的目标要求。

其次,相关政策中也没有对职业资格证书持有者的工资待遇作出明确规定,导致证书与待遇基本脱钩。毋庸讳言,在我国,学历文凭几乎成了衡量一个人知识结构和能力大小、赢得择业和就业机会的惟一凭证,因此,劳动力市场上仍然存在着仅以学历文凭而非职业技能作为确定劳动力工资水平主要依据的做法。许多职校学生反映,在同样的工作岗位上,有证无证工资待遇基本一样,但学历不同工资待遇就有差别。由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本身存在缺陷,使得职业资格证书并不能给其持有者带来额外的经济收益,也无益于个人社会地位的提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挫伤了职校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的积极性。

无疑,与普高生相比,职校生因其具有一定的实务技术能力,更有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可能性。如果大陆地区能够规范并强化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切实保障持有证书的职校生的应有权益,那么就很有可能会改变职业教育的现实状况,并为建立行之有效的多元文凭价值体系奠定基础。

(三)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职业教育成功与否,除了外在的制度保障,学校内部要素能否发挥积极作用也十分重要,其中师资队伍水平的高低就是一个关键因素。

如前所述,台湾技职院校的教师不但具有突出的专业技术能力,而且很多教师本身就是训练有素的研究者。当他们用研究者的眼光来观察学校、引导实践时,教育实践也呈现出更多元、更丰富的内容。这些优秀教师为台湾技职教育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与台湾地区相比,大陆地区的职业教育师资力量相对比较薄弱。据统计,2005年中等职业教育的生师比为22.5∶1,师资不足,水平偏低,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缺乏,“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仅为12.3%。另外,职业学校2/3左右的教师没有生产实践经历,缺乏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难以完成相应的实训教学及指导工作。②

以往许多学者对职业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的原因进行过分析,主要涉及到职校教学模式、社会观念、配套政策、工资待遇等方面。笔者认为,导致“双师型”教师匮乏的根本原因之一还是制度问题。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具有职教特色的教师资格、职务、编制等管理制度,尚未建立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优秀人才能脱颖而出的良好机制,尚未实施以岗定薪、优劳优酬的中等职业学校收入分配办法,尚未将教师收入与学校发展、所聘岗位及个人贡献联系起来。这种状况无疑会降低职业学校对人才的吸引力,影响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同时,也会给现有的教师群体带来一定的职业压力。台湾地区的经验告诉我们,高水平的师资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根本,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经迫在眉睫。

总之,在职业教育领域,台湾地区昨天取得的成就可能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经验,今天存在的不足可能是我们明天需要面对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的特点和新的发展趋势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

注释:

①张晓峰.台湾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1,(25):52-55.

②余冠仕.职业教育发展存在五大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6-08-17(2).

技职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台湾地区;技职教育;历程;再造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16-0020-06

台湾“技职教育”是指“技术及职业教育”(technolog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其纵向系统包括:科技大学(二技、四技)、大学校院附设技术学系、技术学院(二技、四技)、专科学校(五专、二专)、高级职业学校、综合高中专门学程、高中附设职业类科以及国民中学技艺教育班等各层级技职教育体系。成立目的旨在教授应用科学与技术,培养技术职业实用专业人才,兼顾创新、质量与数量,以提升台湾地区核心竞争能力等,其中高职(即大陆所指的“职高”,下同)在于培育基层技术人员;专科在于培育中级技术人才;二技及四技在于培育高级技术人才;研究所硕、博士班在于培育应用研究人才。透视其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台湾技职教育积累了不少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但是在知识经济来临、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的时代,也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政府采取了许多因应策略。

一、台湾技职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与特点

(一)肇始时期

1949年以前的台湾社会是典型的传统农业社会,日本人(1895~1944)发展了现代农工产业,但技职教育只以初级职业学校为主、职业补习学校为辅。直到1937年后大力发展与战争相关的工业,技职教育开始向高一层级发展,培养和训练了一部分技术人才,但是所开专业多与军事工业相关,尽管如此,“日本在台湾推动技职教育的经验,对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1],可以说台湾技职教育伊始被深深烙上了政治烙印,以满足统治者的政治需要与经济发展需要为指向,并不是以满足学生“入仕”与学术需求为目的。

(二)发展时期

台湾为重建职业教育,培养生产技术人员,于1948年修订《职业学校规程》,设置初级职业学校及高级职业学校,确立“三三制”的技职学校体制[2],并在1950年代初期开始检讨初、高职教育目标,简化科别,调整课程,在美援项目下引进单位行业训练及工艺教育等观念,着重于工、农职教的改革与扩充,以初级职业学校为主,包括农业、工业、商业、水产、家事等五类,再往上延伸至中等职业教育,奠定了技职教育发展的基础。1952年起,教育部门将改进生产教育列为工作重点,加强建教合作事项。1954年教育部门颁布“建教合作方案”,加强学校与企业双方的合作,推广建教合作,包括:建教合作设计事项,农工院校及各类职校与生产机构的联系;改进职业教育、技术人员的训练;供应、调查、登记及毕业辅导计划等。到20世纪60年代,工业占GDP比重首次超越农业,劳力密集工业俨然形成。当时技职教育的最高学府是台北工专、台北商专,学生毕业之后,在岛内几乎不能再升学。至20世纪70年代,技职教育开始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体系完善时期

到20世纪70年代,由于工资低廉的优势逐渐被邻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所取代,加上世界能源危机、产业升级、技术质量要求提升,使劳动市场对人力的需求由劳力密集转向技术密集时代。技职教育除了在“量”的充实增加外,另一方面积极改善教学质量,也开始注意“质”的提升。在1974年设立第一所技职教育的高等学府――台湾工业技术学院,加速培养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并在1979年成立研究所,先设硕士班,1983年增设博士班。1987年改制师专为师院,并陆续增设或改制技术学院,1997年满足条件要求的技术学院更名为科技大学,设有专科部、大学部、研究所、进修部,使技职教育体系向上延伸。为全面提升民众知识与就业技能,强化对没有升学的国中生进行职业进修补习,推行延长以技职教育为主的国民教育政策,建立起职业进修教育体系。从1950年代的初级职校、1960年代的高级职校及专科学校,甚至到20世纪70、80年代的技术学院,而后1990年代的科技大学,随着经济的成长、人力的需求、产业的改变、社会的需要以及科技的进步,台湾持续对技职教育进行调整,建立了一贯而完整的体系,不仅满足了经济发展对技术人力资源的需求,而且成为与普通教育并行的另一种升学管道。

(四)质量提升时期

在“解严”后的政治大环境下,台湾“为了实现现代化,政府应放松教育方面的不必要管制,且是在既要求松绑又应重建新规范的前提下进行”,1995年开始实施教育松绑,希望藉由解除管制与市场竞争机制,提升教育质量。1997年起积极进行技职教育课程改革,技职教育在1998年开始实施的“教育改革行动方案”整体框架下开始推行“促进技职教育多元化与精致化行动方案”,建立技职教育一贯体系及弹性学制,扩大办理综合高中,提升技职教育品质,落实职业证照制度。2004年,实施“最后一哩学程”方案。2005年开始实施“技职院校教学卓越计划”,《职业学校群科课程暂行纲要》,规划专业群核心课程,强化学校本位课程。自2006年起,“教育部”推动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并大力度补助技职校院,强化技职校院对“教学核心价值”的认知、提升教师教学专业能力及对教学的投入。2007年起推动“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方案”,技职教育方面推动高职优质化辅助,产业特殊需求类科等免试入学,高职校务评鉴,推动产学携手合作;并试办技专校院“技优入学”制度等。2008年修正《职业学校群科课程暂行纲要》为《职业学校群科课程纲要》,兼顾升学与就业两个面向。2009年推出“技职教育再造方案”,三年内投入200亿新台币,连同即将实施的“第二期技职教育再造方案”(2013-2016年),都是技职教育政策的重大改革措施,对技职教育发展具有引导性的影响。

台湾技职教育发展的各个时期,都深受社会、经济背景的影响,一方面根据时代需要特别是经济发展需要培养所需人才,基本满足了社会变革、经济发展对技术与技能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发展了较为完善的技职教育体系。

二、台湾技职教育发展历程检视

(一)成功的经验

首先,技职教育体系在与经济的互动中形成,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台湾的技职教育由萌芽到具备完整的体系,可以说是随着台湾的经济同步成长”[3]。1953年台湾的技职教育开始了“经建计划”主导阶段,这段时期内,职教政策由经建部门规划,“教育部”只负责执行,颇为独特,影响一直延续到1990年代,让技职教育为经济服务的职能充分凸显。台湾的经济结构在1960年生变化,改以农业培养工业,经济开始起飞,工业占GDP的比重逐渐提高,劳力密集工业形成,人力需求殷切,中等职业教育已不敷应付当时对专业人才的要求,需要培育中高级技术人力,五年制专科学校(简称五专)应运而生,1948年有专科学校3所,后逐渐增加,至1972年达76所。1960年代,推行经济发展计划的同时,大力推进人力发展专案计划,在1961年召开第四次台湾教育会议,宣示教育为经济服务的教育改革方向,刺激了技职教育的长足发展。1960年代中后期,为配合人力发展计划的执行,明定高中与高职五专入学人数比例由原来的6∶4转变为4∶6,后又调整为3∶7。这一技职教育“量”的发展政策,使得台湾中等教育自1970年代后即转变为以职业教育为主流[4],促进了技职教育的快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台湾工业产品出口逐步提升至占90%以上,并开始发展高科技技术产业,实施技术与资本密集的科技导向策略,鼓励民资进入技职教育,开始设立高等技职教育的技术学院,成立技职教育研究所硕士班和博士班,促进了技职教育的转型发展。1990年代大力发展高科技工业出口产业,高科技产业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主轴,高等技职教育迅速发展,有条件的技术学院改名为科技大学,技职教育体系已然完备。新世纪以来,台湾大力发展知识经济与信息产业,社会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逐渐提高,并且已有明显的文凭主义现象,社会大众对技职教育的观感也不再像以前那样重视,技职优秀人才回流普通教育体系,于是在大学录取率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技职教育规模逐渐萎缩,对此政府开始通过技职教育“再造”,提高教育质量,再现台湾技职教育的辉煌。

其次,教育目标随产业对人力的需求逐步演进,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5]。如上所述,在台湾技职教育的发展历程中,比较明显看出技职教育目标随着不同经济发展目标而调整方向。如在1990年代,随着技术密集型产业经济的形成,这时期升格和新建的科技大学即以培育各领域的高级技术、管理及服务人才为宗旨。至于专科学校教育目标,在1948年台湾公布的《专科学校法》第一条明订“以教授应用科学养成技术人才为宗旨”,1976年修正后的教育目标强调“以教授应用科学与技术,养成实用专业人才为宗旨”,较之前更加注重“实用”与“专业”,足以反映台湾专科学校教育确实配合经济建设需求而调整方向。而多年来,技职教育目标变化最大的当属高职学校的教育目标。1976年修正公布的《职业学校法》揭示的职校教育目标是“以教授青年职业知能,培养职业道德,养成健全之基层技术人才为宗旨”,这一宗旨以职业知能为主,兼顾职业道德的培育。近来正进行中的课程修订,除了强调“充实专业知能,培育行职业工作之基本能力”和“陶冶职业道德,培养敬业乐群、负责进取及勤劳服务等工作态度”外,还增列“提升人文及科技素养,增进创造思考及适应社会变迁之能力”及“培养继续进修之兴趣与能力,以奠定其生涯发展之基础”,对高职教育目标的阐述蕴含着更重要的意义。总之,现今的高职教育目标已不再以就业为唯一导向,而是兼顾学生的进修需求与适应社会变迁的能力。

(二)积累的问题

一是升学主义严重。由于经济的快速成长、国民收入成倍数提升、社会价值更趋多元,再加上高等教育大量扩充,学生升高中、大学的机会突然大增,相对而言学生就读高职的意愿大大下降。社会、家长、学生,甚至学校,不再认为技职教育是适性教育,认为不能让孩子仅仅接受强调实务操作的就业教育,在升学主义下,技职教育变成一种无可奈何的次等教育。因此,技职教育原有的教育功能不但未能充分发挥,也失去其应有的定位和重视。以2010学年度为例,职高毕业109837人,升学率占81.91%,就业率占12.17%;综合高中毕业31022人,升学率占92.01%,就业率占3.84%;建教合作班毕业8273人,升学率占25%,就业率占43%,升学并就业占23%;实用技能学程毕业15751人,升学率占49.33%,就业率占36.63%;至于五专毕业生则大多以升入技术学院(二技)或科技大学或一般大学为目标。可见,目前职高及技职各类科毕业生大多以升学为导向,导致基层技术人力来源不足,高技术人力缺乏,严重影响到产业升级转型与经济提振。

二是技职院校定位趋向模糊。随着台湾技术密集型产业社会的形成,到上世纪90年代,台湾构建起层次完整的技职教育体系:中等职校―高等专科学校―工业技术学院―科技大学,高等技职教育学校总数事实上也已超过普通高等教育学校总数,目前技职院校中包含高职三年制、综合高中职业学程、五专、二专、四技、二技以及硕士班及博士班等八种学程,存有两条升学管道,即使技职体系内部的升学管道也很畅通,当大多数职校学生选择升学作为毕业进路,而非选择就业,使得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间的定位模糊化。随着四技学制规模的扩充,排位处于后段的普通高校也有转型成高等技职学校的迹象,使高等技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隔也逐渐模糊。技职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混合的效应逐渐发酵,影响技职教育的健全发展,导致技职院校定位渐趋模糊。

三是办学资金相对不足。产业变化快速,技职学校师资、课程、设备与实习就业等因素永远无法亦步亦趋赶上,如果投入再跟不上,落差也就越来越大,而近年来台湾政府对于技职教育的投入也相对不足。据台湾教育行政部门的统计,现有的164所大专校院中,普通大学71所,技专校院93所,高等教育学生数1413.98万人中,技专校院学生数72.7万人,占高等教育学生总数的51.2%,然而2011全年预算比例为:大学院校481亿元(占68%),技专校院225亿元(占32%)。这些数字显示,技职教育应有更多资源予以支持才能实现良性发展。

四是教师实务经验相对缺乏。受近十年来专科学校大量改制升格为技术学院或科技大学的影响,在教师升等或教育(学)评鉴(量)过程中,普遍重视研究及论文在SCI或SSCI的结果,导致技职教育教师的学术化、普通化倾向,产业或实务经验相对不足,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当前台湾技职教育遭遇的挑战

(一)少子化造成技职院校生源不足

随着台湾社会少子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生源数量大为减少,各级各类学校普遍面临招生不足及学生素质降低的危机,技职教育体系感受尤其深刻。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台湾社会一向重视普通教育,轻视技职教育。部分家长认为,子女进入技职院校就读,较没有前途。社会整体对技职教育信心与支持度不足,导致学生不顾个人性向、兴趣和能力,优先选择普通高中或一般大学就读。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今天,技职院校招生不足的隐忧普遍存在[6]。

(二)经济全球化与产业升级造成技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

近年来,在信息化与全球化的趋势下,台湾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导致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标准不断提高,特别表现在技术熟练度与技术创新度上。并且台湾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完成向外转移,随之而来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大量增长,对生产性技术人才需求量不断减少,知识型与服务性人才需求量明显增加,许多高科技公司求才若渴。根据“信息工业策进会”的数据显示,现阶段岛内高科技厂商人才需求每年成长率约二成左右,但相关科系毕业生的成长率仅在5%左右,无法满足厂商的需求。而且,台湾技职教育相对较长的培养周期,与产业界互动不足,导致技职毕业生能力无法对应劳动力需求的高标准,职业教育发展遭遇瓶颈。

(三)产业技术与设备的快速更新造成技职院校教学设备资源相对落后

职业教育与技能养成对于实习教学设备具有高度的需求与依赖,足以影响教学内容与学习成效,所以台湾《职业学校群科课程纲要》等文件明确规定了相关的辅助仪器、设备设施基准。但是技术与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层出不穷,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出现,相关教学设备的新购或汰旧换新永远落后于产业技术与设备的更新,再加上经费、场地、学校技术人员不足等原因,加大了技职教育现有实习实训的教学设备、软件程序等教学资源相对落后,导致技职教育务实致用及符应产业需求的目标难以实现。

为因应上述台湾技职教育发展中积累的问题和更好的应对时代带来的挑战,台湾教育主管部门近年来推动了技职教育再造,以期能再现台湾技职教育的荣景。

四、台湾技职教育再造的政策措施

近年来,台湾经济行政部门根据岛内外产业经济情势,推动实施“经济动能推升方案”,以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其中重要一环就是“技职教育再造方案”(2010-2012年),以培育优质专业人力[7],并优先规划实施,力图彰显并强化“技职教育特色”,以改善师生教学环境,强化产学实务连结,培育优质专业人才定为目标,实施了强化教师实务教学能力、引进产业资源协同教学、落实学生校外实习课程、改善高职设备提升质量、建立技专特色发展领域、建立符合技专特色评鉴机制、扩展产学紧密结合培育模式、强化实务能力选才机制先行、推动试办五专菁英班、落实专业证照制度等10项措施,并制定了系列配套实施附件。

第一期实施期结束之后,接着又推动了“第二期技职教育再造方案”(2013-2017年),已经将其列为2014年度施政方针之一[8],着力进一步提升技职教育的重要作用,订定技职教育相关专法,不仅从学校教育方向思考,还配合人口政策、产业发展政策等因素,作整体规划,透过跨部会合作,结合产、学、研以及教、考、训、用合一,5年投入200亿元新台币的经费,通过三大面向9大策略,让技职学生学以致用,培育毕业生的立即就业能力,全面提升技职教育竞争力及社会地位,再现台湾技职教育繁荣[9]。三大面向是“制度调整”、“课程活化”以及“就业促进”,每个面向实施3项策略,计9项策略。

(一)制度调整

政策统整:结合教考训用,整合政府部门、产业及学校资源,建立跨部会、跨产业及跨校合作机制与平台;完备技职教育相关法规,落实技职教育政策。系科调整:依据产业发展的人力需求,盘点技专校院与职高学校系科设置及衔接;优先补助职高及技专校院调整、设置与制造业或重点产业类科等办学成本高,且基层技术人力缺乏的相关科班。实务选才:加强甄选入学第二阶段指定项目甄试,提高技优入学管道务实致用的特色,调整各技专校院单独招生选才做法,鼓励各校以术科测验成绩为入学选才依据。

(二)课程活化

课程弹性: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建置职高及技专校院课程与教材衔接产业需求的弹性机制;强化技专校院学生基础学科能力与人文素养;系科自我定位,与业界建立策略联盟并共构职能导向课程(含核心专业能力、实习课程及职业伦理)。设备更新:更新基础教学设备,分级分年更新职高及技专校院制造业或重点产业类科等成本高且基层技术人力缺乏的相关系科班设备;整合区域教学中心设备,除整合区域教学设备中心外,结合职业训练单位设备资源,降低设备落差;鼓励产业直接或间接投入设备至教学单位。实务增能:业师协同教学共构课程并予e化,建立业师人力数据库;鼓励教师赴公民营机构研习服务。鼓励学校聘任有业界经验的新进专业科目教师,鼓励技专教师将技术报告或产学研发成果纳入升等及教师评鉴指标(技专);落实学生校外实习。

(三)就业促进

就业接轨:开设各类契合式人才培育专班,充实学校职辅人力,以利学生适性发展、就业接轨,及提升就业力。创新创业:扩散校园研发成果加乘效应,贡献社会经济,并提升学生创新及就业力,遴选6~8所科技大学建立技专校院创新创业平台,结合地方政府、学校、周边产业及小区资源,协助区域经济发展。证能合一:研提职高及技专校院系科与产业需求相对应的专业证照,并鼓励学生取得。结合教考训用,奖助职高及技专校院依据各目的事业主管机关所建置的职能基准,与产业界共同规划课程,并协助学生取得劳委会核发的职能课程结业证书,以提升学生就业力。

统观两期的“技职教育再造方案”,反映了在台湾技职教育认可度走低的背景下,台湾对重振技职教育的努力,即围绕培育毕业生的立即就业能力,在改善师生教学环境,强化产学实务连结方面做文章,努力提高培养质量,提升技职教育竞争力。

五、对大陆发展职业教育的启示

(一)完善职教体系,避免升学主义

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员、工程师及高级职业人才的教育,台湾的技职教育体系完善,职业教育可直通研究生,可以培养满足社会、企业等各级各类高素质职业人才的需求,但也积累了升学主义的倾向,对此,台湾在“技职教育再造方案”中,提出建立符合技专特色评鉴机制,扩展产学紧密结合培育模式等策略,着力强调技职教育务实致用之特质,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在第二期再造方案中,明确提出系科调整、证能合一等政策,以克服升学主义,使所培育的人力,更紧密链结与贴近产业需求。大陆地区的职业教育层次不完善,职普不通,沦为“二流教育”,往往是学生及家长的无奈选择。所以,应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完善层次,实现系统内部相互衔接,职普互通。但是要避免升学主义,不能将升学作为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并不意味着高职院校升格成本科院校,把部分非研究型的普通高校明确转型为承担专科层次以上职业教育的院校,既可以明确这类高校的办学定位,又有利于解决学生的就业难问题。

(二)健全法律法规,坚持依法治教

为从根本上建立有效的技职教育人才培育模式,台湾在再造方案中,提出政策统整的策略,并订定技职教育相关专法,统整高职与技专校院政策,藉由法制化程序保证与彰显技术及职业教育的特色,有利于技职教育的再造并形成长效机制。而大陆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远远滞后于职业教育发展,不能满足职业院校等相关办学主体的对于依法治教的需求,而且政府、行业、企业以及学校的职业教育责任、义务和权利未能在法律范围内明确界定,严重影响到职业教育的合理有序发展。因此,要健全职业教育法律法规,统整包括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职业教育等相关政策优势,落实职业教育政策整体化,籍由法制化程序,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采用系统思维,统整职教资源

台湾的“技职教育再造方案”系统全面,在全岛范围内整合职业教育资源,让技职学校随着岛内外环境的变迁而顺利转型,促进台湾产业升级,也促进了技职院校,特别是私立技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借鉴台湾的系统思维,可以搭建资源整合平台,整合政府部门、产业及学校资源,建立跨部门、跨产业界及院校合作的机制与平台,推动产学合作,共育人才。

参考文献

[1]何美瑶.台湾的技职教育[J].学校行政,2005(1):129-144.

[2]“国家教育研究院”筹备处.民主深化过程中的国家教育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专书[A].叶炀彬.技职教育政策的评析与展望[C].台北:国家教育研究院筹备处,2009:74-78.

[3][5]林政修.海峡两岸中等技职教育课程与教学之比较研究[D].南投:暨南国际大学,2013:17-18.

[4]罗文基.技职教育专题研究[M].高雄: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1990.221.

[6]张国保.少子女化的技职教育特色与因应策略[J].研习信息双月刊,2008(5):3-10.

[7]台湾“教育部”.技职教育再造方案手册(中文版)[EB/OL].[2013-05-21].http: //www.edu.tw/FileUpload/ 1052-14036%5C Documents /.pdf.

[8]台湾“教育部”2014年度施政方针[EB/OL].[2013-05-22].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2040&Page =19026&Index=9&WID=45a6f039-fcaf-44fe-830e-50882aab1121

[9]第2期技职教育再造方案(草案)[EB/OL].[2013-05-21].www.nstve.ntut.edu.tw/ezfiles/81/115164359.ppt.

On the Evolu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aiwan of China and Its Enlightenments

ZHU Zhang-long

(Wu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Commerce, Wuxi Jiangsu 214153, China)

Abstract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aiwan of China experienced the stage of beginning, development, optimization and enhancement, and each stage has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talent deman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al objectives also changed accordingly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y. After entering 21st century, in face of the challenges of students shortening,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as well as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degree upgrading and vague orientation, the government of Taiwan begin to re-construct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measures include: try to enhance students’ employability, improve teaching environment, strengthen practice training, and increase the talent training quality, which has great enlightenments to China.

技职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台湾;技职教育;务实致用;实务能力;电子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9-0177-03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教育部文件把工学结合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无论采用何种人才培养模式,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如何提升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内地高职院校的电子信息类专业连续两年被列入红牌警告专业,麦可思调研报告显示: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实务能力不足是导致学生找不到专业对口工作的主要原因。提高高职电子专业学生的专业竞争力,提升学生的实务能力,是现阶段高职电子专业必须解决的问题。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学生实务能力的提升有不同的做法。如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是能力至上的职业教育典范,其关键在于采用师徒教育方式提高学生的实务能力;英国、香港地区的职业教育则通过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作用提升学生的实务能力;台湾的技职教育将实务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强调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学生实务能力的培养,深受企业的好评。在我们从制造大国向创新大国转变的战略机遇期,台湾技职教育的创新意识和实务教育理念值得借鉴与学习。

基于实务能力优先的台湾技职教育

台湾技职教育强调“务实致用”,强调务实人才的培养,重视实务能力的提升。台湾教育当局的技职教育政策、技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技职教师的业务要求、技职院校的教学模式,无一不体现务实致用、能力优先的技职教育理念。

(一)台湾技职教育实务致用的政策演变

1995年前,台湾技职教育是以基层的职业教育、专科教育为主,由于技职教育在落实实务教学的配套措施上明显不足,培养的学生素质没有明显提升,毕业生的自我满意度不足;业主对学校培养的学生并不满意;技职教育并未充分发挥实务教学的特质,致使技术学院、科技大学与普通大学分化的功能逐渐模糊化,技职教育的功能被扭曲。

1995年,台湾教育当局提出了“加强教师实务教学,落实技职教育”的目标;2000年,提出“强调技职实务导向,落实职业证照制度”;2009年,再次提出“强化务实致用特色发展,落实培育技术人力角色”。

台湾“教育部”于2009年颁布的《技职教育再造方案——培育优质专业人力》,明确将技职教育定位在“强化务实致用特色发展及落实培育技术人力角色”,该方案特别强调“充分展现务实致用精神”及“强化产学紧密实务连结”,并提出了10项施政策略:(1)强化教师实务教学能力;(2)引进产业资源协同教学;(3)落实学生校外实习课程;(4)改善高职设备,提升质量;(5)建立技专特色发展领域;(6)建立符合技专特色的评鉴机制;(7)扩展产学紧密结合培育模式;(8)强化实务能力选才机制;(9)推动试办“五专菁英班”;(10)落实专业证照制度。

(二)以务实能力优先理念设置技职教育课程

技职学生实务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实务课程的开设,因而课程设计以实务为导向、以专业为本,不同的学校与实务侧重点各不相同。

台湾明志科技大学是台湾一所著名的私立院校,其最主要的特点是以台塑企业为依托,强调工读实习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培养的学生实务能力强,与企业真正实现“零距离”对接。通过对台湾明志科技大学电子资讯专业授课计划的深入分析可知,电子资讯专业的学生一年级下学期、二年级下学期、四年级下学期三个学期全部安排职场实务实习,而且是到企业带薪实习;三年级下学期整个学期安排实务专题。学生在校内学习的四个学期中,学校共开设了44门功课,其中,属于校内实务课程的有16门,占总课程数的36.7%。如果按课时数计算,四年中校内、外实务课时数占总课时数的75%。这说明台湾明志科技大学电子资讯专业以实务为主优先安排课程,课程教学以学生的实务能力提升为第一要务。

台湾高雄科技大学致力于让“学术变成有用”,强化创新、创意理念在课程中的应用,近年来在多媒体等创意设计领域颇有斩获,并在国际上屡屡获奖,成绩显赫。

以“三明治教学”闻名全球的高雄餐旅大学,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档餐旅企业的管理层,依靠的是不出校门就有实践机会,学生轮替经历“学校学习”和“职场学习”,以力求学用配合。

台湾的一般技职院校理论教学仅占30%左右,而实践教学则占70%左右。学生大部分时间进行现场操作技能训练或到有关单位实习。课程时间安排十分偏重技能训练和实习,但是这样做并不是忽视必要的理论教学,而是将教学时间和教育资源向实践教学倾斜,重视学生实际应用技术和应用能力的掌握,有利于学生成长。

内地高职电子专业学生实务能力不足的原因

据近两年内地十大红牌专业评比和麦可思调研报告的分析,高职电子专业发展存在问题较多,其中学生实务能力不足导致电子专业对口就业率低下,是电子专业被红牌警告的最主要原因,导致学生实务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有偏差 如某高职院校电子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从事电子产品组装与维护、电子产品分析与检测、电子产品开发与设计岗位工作,具有专业技术、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和发展潜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事实上,内地电子行业工作岗位的技术含金量远远低于台湾的电子企业,内地电子行业装配岗位的技术含量相对不高,对设计人才的要求不高,势必导致电子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难以实现。

技职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技职教育 应用型本科 高职

0 引言

台湾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各成体系,各自都可培养出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层次的人才。在对台湾中州科技大学进行了为期6天的工作考察后,其在应用型本科办学上的丰富经验,对于确立具有高职院校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 中州科技大学考察情况概述

1.1 机构与人员设置精简 从机构设置上看,台湾地区的私立大学的学术机构设置较为精简,均按大学――学院――系(研究中心)三级,建立了扁平的学术管理结构,学术权力的核心在最底层的系所或中心;从学术机构设置上看,台湾地区的大学均设有通识教育中心,中心的地位与学院平行,同样是一级教学单位,这说明了台湾地区高校对通识教育的重视;从人员设置上看,台湾地区私立大学的行政人员人数较少,教师与行管人员的比例优化。

1.2 学研产结合,培养实用创新型人才 台湾地区的技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主要特点为校企间的深度合作与工学结合,但这其中又特别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以中州科技大学为例,三大学院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各有特色。工学院持续强化创意产品与模具技术研发中心的运作,中心的重点业务在于协助在绿色产业及相关产业朝高附加值的创新产品发展。

1.3 终身教育扩大学校影响,提升学生竞争力 在台湾地区的高校内设有终身教育机构,与大陆高校的继续教育机构不同,除与社会、企业间的合作外,它还承担有服务社区的责任和举办证照考试的功能,所以终身教育机构基本是一对外机构,承担有为学校宣传扩大知名度以及为社会培训更多所需人才的双重任务。以中州科技大学为例,其终身教育处的宗旨在于力求结合校内外的教育资源,主动提供社区公众服务,扩大与社区的互动,配合政府政策拖动社区总体营造,并推展成人教育,实现“终身学习、及时受用、及时学习、终身受用”的目标。

1.4 师资队伍机构合理 台湾地区应用型本科大学的师资来源呈现多元化特点,除一部分要求教学经验外(多教授理论课程),更多的师资要求具有实践工作经验。以中州科技大学为例,学院老师70%为博士或副教授,其中绝大多数教师都有实践经验,另由于台湾地区对于教育方面的大力支持,更吸引有大量企业退休后的高级技术人员来校。

1.5 对外交流频繁 台湾高职教育的国际化发展程度较高,学校拥有一定数量的留学生,教师大多受到国际型大学的教育和培养,提供有良好的国际化教育教学平台,教师相互学习和交流,学生自由学习和交往,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交融,体现了较高的国际化水平。

2 台湾应用型本科教育对高职学院发展的启示

2.1 师资队伍能力提升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必然要求有一支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师资队伍。高学历、高职称并非教师引进的必要条件,相较于教师的学历、职称背景,更重视教师的实践能力。鉴于此,高职院校可以建立一支由校内优秀教师和企事业单位一线优秀员工组成的师资队伍,两者可在课程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学生考核等方面通力合作。另外高职院校还可以与企业形成深度合作,按计划每年安排校内教师赴企业锻炼,由企业对教师的实践能力做出评价。

2.2 研发中心支持教学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验实训场所,一方面加强校内的实验室建设,不仅仅停留于对学生模仿能力的提升,更应深化创新能力培养;另一方面积极拓展校外实践基地,与企业、工厂等单位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将部分实践性课程搬入实训基地进行教学。把研发中心的理念融入实训中心之中,从产业界聘请有经验的教师任教,并引进产业资源协同教学,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参与技术研发。

2.3 继续教育服务社会 现代社会已逐步迈入学习型社会,在台湾地区大陆普遍形成的继续教育制度已被纳入到终身教育这一学习体系当中。高校中的终身教育已然不再是一种终结性教育,而成为教育的一个阶段。它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既包括学习中的技能考试,又包括毕业后的就业、技能培训。为此,高等院校有必要考虑将自身融入社会教育范畴中,在开展学历教育的同时,开展形式各样的专业培训。

2.4 国际交流重在学习与合作 国际交流可在更大的范围和程度上分享国际教育资源。国际交流的重点也不止步于单纯的学习,开展实质性的合作才是目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在院校建设、人才培养中的深化应从单纯的生源基地,向师资培训到学生双向流动到科研合作。中州科技大学在国际交流方面无论是引进来(外籍教师、教材、理念、国际标准、国际职业资格证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留学生、国际会议),还是走出去(学生海外升学、交流学生、考察访问、师资海外培训、参加国际会议)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之处。

参考文献:

[1]林若红.台湾高等技职教育体制对大陆高职教育的启示[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1).

[2]雷丽君.台湾技职教育的发展与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0(34).

[3]刘尧飞.台湾应用型本科教育对大陆独立学院的启示[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2(4).

技职教育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台湾;技职教育;城市化;经验

中图分类号 G71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25-0011-05

1950年代,台湾社会相当贫穷落后,当时国民所得为40美元,主要产业是农、林业,以劳动力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至2014 年,台湾地区国民所得(GDP)已达21,936美元(“行政院”主计处,2014)。经60余年的发展,台湾社会不断地向前迈进,随着产业的升级,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此种社会改变与进步的原动力,技职教育一直扮演着极重要的推手,同时由于技职教育的发展也影响社会的改变,其中重要的影响层面,就是促进城市化的发展,带动人口素质不断提高,造成人口向都市集中,此即“人的城市化”。本文旨在探讨台湾技职教育的发展情形及其促进城市化的经验。

一、台湾技职教育发展的回顾

(一)奠基期(1949~1967年)

1949年后,台湾职业教育以培育初级技术人才为主,主要重点为农业,主要职校以农业类最多。此时在美国支持下,重视职校师资培育,设置工业教育系及农业教育系,培养工农两类职校师资。1954年,将职校分成农、工、商、家事、水产、医事等科,确定初职以培养具备实际技能的初级技术人员为宗旨,高职①主要培养具备实际技能与基本理论的中级技术人才。1953年,台湾政府开始实施第一期经济建设计划,实施“以农业培养工业,工业促进农业”政策,大量发展工农两类教育。1953年开始设立三年制专科,1956年设立五专。1963年鼓励私人兴学,大量开办私立专科学校。1966~1981 年,高职、高中人数比例逐年调整为7∶3。原农业为主的职业教育亦逐年转变为工业类科导向,并大量增加工业类职校。此一时期,台湾政府开始实施第三、四、五期的经济建设计划,进入以出口扩展为导向的经济发展。

(二)发展期(1968~1995年)

1968年,台湾开始办理九年义务教育,停办初级职校,仅保留三年制高职。1968年在“教育部”设“专科职业教育司”,1973年改为“技术及职业教育司”,专责掌理专科、职校及技术学院教育之事务,确立技职教育包括高职、专科及技术学院的一贯体系。1974年,台湾政府开始推动“十大建设”,职业教育以培育基层技工为主。1982 年后,台湾的重点产业由过去的纺织加工业及石化工业,转向电子资讯业,这也成为20世纪80年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1984年后发展综合高中,提供多元教育进路,以满足学生性向及兴趣发展的需要,达成适性发展,以避免过早分流。

(三)茁壮期(1996年后至今)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台湾政府进入第十期四年经济建设计划及“国家”建设六年计划、十二项建设计划,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传统产业逐渐被新科技取代,新的行业衍生而出。服务业逐年增加,而农工业逐渐减少,以发展精致技职教育为导向,辅导工业学校转型。

1996年后,为因应台湾经济发展所需,技专校院系科多元设立,发展快速,并增设技术学院。1997年开始将绩优技术学院改名科技大学,设置区域产学合作中心,缩短产学落差。2009年起,致力推动技职校院实用化教学,强化实用特色及培育技术人力的角色。

目前,台湾地区共有各类高职学校155所,专科14所,技术学院及科技大学77所,合计246校。2013学年度共有学生1045593 人(“教育部”,2013)。技术学院及科技大学占所有高校159所中的48%,比普通高校70所还多。其中公立16校,私立61校,可见私校为技职校院的主体(“教育部”,2014)。

由前述台湾技职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台湾技职教育发展有如下几项特征:技职教育的发展与政府经济建设的发展密切相关,技职教育以培养该阶段所需经建人才为主。技职教育的发展,依循农业农工并重工业为主资讯业服务业的多元发展趋势。技职教育的发展与重大社会事件的发生有关,包括政府迁台、九年国民教育的推行及服务业的发展等,均影响技职教育的走向。技职教育逐步发展,建立起高职、专科、技术学院、科技大学的完整而独立体制,形成教育的第二条进路,与普通高中到大学的普通教育体制分庭抗礼。

二、台湾技职教育的蜕变与经济发展

台湾技职教育的蜕变,主要肇因于政府的经济发展计划,以培育经济发展所需人才为主。

(一)1950年代的重点为农工基层人力的培育,以稳定民众生活

此一时期,台湾经济发展的重点在于,提高农业生产,劳力密集民生工业开始萌芽。此时的职业教育重点在于培育各类基础建设所需人才,职业教育以农业、工业为核心,重视高级职业学校, 此时高职与高中学生的比例为4∶6。

(二)1960年代的重点在于扩大办学规模,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此一时期,台湾经济的发展重点为发展劳力密集民生工业,拓展对外贸易。为因应经济与产业快速发展的人力需求,大量放宽私人兴学,停办初职,全力发展高职及五专教育。

(三)1970年代的重点为提高技术管理人才素质,发展技术密集产业

此时国际产生石油危机,劳力密集产业受到极大冲击,乃扩大内需推行十大建设,加速产业现代化,由劳力密集、民生工业转向技术与资本密集产业,此时的技职教育重点为大力改善工业职业及专科教育,创办技术学院。

(四)1980年代的重点为发展高科技产业及石化工业

此时经济发展朝向自由化与国际化,致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摒除过度依赖能源及资本密集产业的风险,以提升竞争力。技职教育旨在全面提升工业职业教育及专科教育的质与量,此时高职与高中学生比例调整为7∶3。

(五)1990年代的重点为建立多元完整学制,配合产业的人力需求

此时期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台湾政府提出《知识经济发展方案》,全力营造知识经济发展的新环境,台湾产业结构不断转型与升级(如服务业兴起)。在技职教育方面,放宽高职与专科学校的增设,同时,绩优专校辅导改制技术学院,技术学院改名科技大学,建立起完整一贯的技职教育体系。

(六)21世纪初期的重点为致力于技职教育的国际化,以缩短产业落后

此一时期,台湾经济以全力扶持与发展半导体、影像显示、数位内容与生物技术等四项产业为主,政府提出“两兆双星产业发展计划”。此时期的技职教育以推动产业合作,建立系科本位课程发展机制,及致力技职教育的国际化。此时期,高职与高中学生的比例为5∶5。

(七)2010年后的重点为强化学生适性发展,贴近产业多元需求

此时台湾经济持续发展,政府产业发展以医疗照护、生物科技、精致农业、观光旅游、文化创意及绿色能源等六项为主轴,选定云端运算、智慧电动车、智慧绿建筑及发明专利产业化等四大智慧型产业。此一时期,技职教育的首要工作是强化务实致用人才的培育,同时致力于对外输出具竞争力的技职教育经验,教育与产业更加紧密结合,扩大产业合作。

经由上述,台湾技职教育的发展紧扣经济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所需的人力,对台湾经济发展发挥了极大推进作用。表1显示了台湾技职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对应关系。

三、台湾技职教育发展对城市化形成的影响

台湾技职教育历程60余年的发展,对台湾城市化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台湾技职教育在城市化运动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技职教育发展提供经济建设的人力需求,技职教育促进人口的城市化,技职教育提高准城市人口的素质。

(一)城市化的意义及发展

就全球而言,无论是已开发国家或开发中国家,在人口改变上的两大趋势,都是高龄化与都市化。此两种现象,在已开发国家首先发生,开发中国家脚步较慢,但此两大发展趋势则相当明显。依联合国资料显示,全球居住都市人口比率在1800年为2%,1950年为30%,2003年达48%,至2007年已超过50%(“行政院”主计处,2006)。人口的城市化对当地经济、教育、人口及治安政策之规划,均有深切影响。

人口的城市化与工业化、现代化密不可分。城市化为现代化的重要指标,与工业化的进程密切相关。在工业革命前,城市人口仅占人口的3%,城市化速度缓慢。18世纪工业革命产生,使城市化速度大幅提升,20世纪初城市人口达14%,80年代增为42%(蒋乃平,2002)。

所谓城市化,目前全球尚无一致的定义,依各国对人口普查的定义而有不同,如英国、美国、加拿大、韩国及新西兰等国,系依规模大小作界定(居住人数、人口密度);部分非洲国家则以少数较大行政中心作为都市及乡村分野,日本、澳洲或中国大陆等,则依若干分类标准(居住人数、所支配的主要经济活动、行政管辖的界限及具备都会特性、服务与设备等)作判定。中国台湾地区则以人口聚居程度作分类(如都市化区、都会区等)。就台湾的分类标准而言,所谓都会区系指同一区域内,以一个或一个以上之中心都市为核心,连结与此中心都市在社会、经济上合为一体之市、镇、乡(称为卫星市镇)所共同组成之地区,且其区内人口总数达30万人以上。

全球人口增长及都市化的脚步相当快速。1804年,全球人口达10亿,1927年达20亿(历经123年);历经33年后,1960年达30 亿;再经历14年后,1974年达40亿;13年后,1987年达50亿;12年后,1999年达60亿;13年后的2012年,达70亿;估计2028年,将达80亿。可见人口增长的速度相当快。但从都市人口的增长来看,则速度更快。1960年,城市人口达10亿人,25年后至1985年达20亿,17年后,2002年达30亿,估计2017年将达40亿,可见人口城市化的脚步比人口增长的速度还要快。

人口城市化比率的发展,成长最快者主要来自开发中国家。如表2所示,1975~2003年平均增长率为1.6%;其中中国大陆、韩国分别为2.8%、1.8%,为近年发展较快国家,而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城市人口已趋于饱和,增长幅度有限,未及1%。台湾地区至2005年,都市人口已占7成,年增率平均仅为0.5%,与日本相当(“行政院”主计处,2006)。

近年来,在已开发国家,都市人口增长已渐趋饱和,都市房价上涨,交通拥塞及居住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都市人口向外扩张,形成了都市群(urban agglomeration),这是都市扩张的动态指标。全球人口快速成长城市化的另一项特征是都市群剧增,全球人口超过千万的大都市群在1975年仅4个(东京、纽约、上海、墨西哥城),至2003年增为20个,成长迅速,前10名中,亚洲包括6个。但预估至2015年,前3名均为亚洲地区所囊括,见表3。

(二)台湾人口分布及城市化情形

台湾刚光复时人口约为600万人,至2014年6月,总人口数已达23392036人,人口增长迅速。但近年来,受到少子化、高龄化的影响,妇女生育率降至0.8,预估至2016年人口将出现负增长,故生育率的低落在台湾列为安全问题,得到政府相当重视,各县市均有不同的策略或方法,鼓励人口的生育或移入。目前台湾的行政区有五都17县市,亦即人口往城市移动,形成了五大都会区(台北、新北、台中、台南、高雄),至2014年底,将增加一个都会区(桃园),而达到六都。此六都目前的人口数为1604万人,约占总人口的70.4%,如加上基隆市(37万人)、新竹市(43万人)、嘉义市(27万人)等三个都市,则人口总数达1711万人,占台湾人口的74.4%,亦即有3/4的人均住在都会地区,人口集中都市,都市化的现象相当明显。

目前六个都会区,以新北市人口(400万)最多,高雄市次之(278 万),依次为台中市(270万)、台北市(269万)、桃园县(204万人)、台南市(188万人)(“内政部”,2014)。

就都市化的速度而言,1990~2005年,居住都会地区人口增加了216万人(15.9%),其北县增最多,达54万人,台中、彰化地区增53万人,中坜、桃园增52万人。台北市、高雄市、基隆市等因人口渐趋饱和,不但未增反而减(-0. 2~-0.8)。

(三)技职教育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

1.技职教育提供城市化所需人力需求,加速城市化发展

城市化的形成与工业化、现代化有密切相关。台湾早期产业以农林业为主,约占就业人口的9成,后期开展工商产业,近年来服务业大力发展,而影响技职教育的走向。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技职教育提供了产业发展所需的人力。这些人力主要系由乡村人口涌进都市而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首先由产业发展来带动,产业发展造成人力需求,形成乡村人口向城市移动的现象,因都市就业机会较多,故经济因素是乡村人口移向都市的主因。研究发现,都市人口比率与平均国人生产总额(GNP)密切相关,达0.81。台湾近20年资料显示1986年后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93(“行政院”主计处,2006),显示出都市化程度与经济成长的关联更高于全球平均水准。

这些由乡村移往都市的民众,他们想要在都市地区就业,必然要有一技之长,其可行途径就是参加各类技职教育的培训。因此,技职教育的实施,使乡村民众具有一技之长,可以在都市地区就业、定居,从而加速了城市化现象。

2.技职教育提升“准城市人”的素质,巩固城市化现象

技职教育范文第8篇

[摘 要]台湾技职教育体系完整、层次分明,对台湾的社会经济贡献可以说是功勋卓著。本文以作者亲身学习体会与感想,通过南台科技大学为代表的台湾高等技职教育之作法,并与之当前大陆高职院校相比较,对于大陆高职院校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台湾;技职教育;人才培养;南台科技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35-0080-03



2012年8月,笔者随学校组织的教育培训团一行19人,前往宝岛台湾进行职业教育学习与考察交流。培训团在南台科技大学进行了为期近一周的专题学习,并拜访参观了侨光科技大学、育达商业科技大学、德明财经科技大学以及台湾最高学府——台湾大学,在此期间领略了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的点点滴滴,深受感触,对今后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以南台科技大学为例,介绍些许体会与经验。

1 南台科技大学的基本情况

南台科技大学位于台南市永康区,以“信义诚实”为校训,以研究、创新、追求卓越为治校理念,1969年建立时为工艺技术专科学校,1996 年改制为南台技术学院,1999 年正式升格改名为南台科技大学,同年全面停招专科部新生。随后两年分别成立硕士班和博士班,从而朝人文化、信息化、国际化、产业化、创新化的第一流学府迈进。近几年在台湾教育部门卓越教学计划评比中,连续获得台湾地区科大第一名,并领先台湾所有私立技职校院,连续三年获评为台湾“企业最爱”技职私校第一。

南台科技大学现有四个学院,分别是工学院、商管学院、数位设计学院、人文社会学院,其中工学院最大;学校院系所、课程模组与我校(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非常接近,两校院、系、专业设置比较见下表。

2 台湾教育体系基本情况

台湾职业教育奉行“务实致用”的原则,它们被台湾企业界称为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之一。在大陆,职业教育只分中职和高职,属专科。而台湾高职为高等职业教育。台湾的职业教育有完整的教育体系,培养中、高级职业技术人才,从高职(高中三年)、五专(三年高职加两年大专)、二技(五专再进大学读两年拿学士学位)、四技(高中毕业直接读四年职业学院拿学士学位),一直到研究所培养硕士和博士。

高等教育共有三种渠道(普通高等教育、高等技职教育、继续推广教育)可以选择,并且相互之间互通。真正实现了终身教育的理念。

3 台湾高等技职教育专业建设与师资成长比较

31 专业建设强调顶层设计,专业开设贴近社会,与时俱进 目前我们专业建设的理念与思路与台湾技职教育基本一致。如,强调学生就业导向,注重工学结合,企业与学校人员互聘等,特别是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示范建设以来,专业课程设计改革思路可以说与南台科大目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思路完全一致。但是专业内涵建设比我们深入。

第一,高等技职教育对专业的定位非常清晰,充分体现了系统化、一体化原则。例如,台湾休闲事业非常旺盛,业务范围也很广泛,社会对休闲事业的认可度很高,学校的招生与就业前景都非常好。而大陆的休闲业停留面比较窄,其主要业务就是带团解说,注重了旅游两个字,忽视了管理,从而出现了休闲旅游业的工作是青春饭的一种误解。因此,南台科大休闲事业管理系定位侧重于“管理”与“行销”,专业课程分别与业界的业务范围一一对应,导游业务只是一个小部分。值得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导游等相关专业借鉴。

第二,专业建设强调资源共享、跨领域学科融合。南台科大的课程建设、硬件建设突出内部资源整合,寻求质量的提升的理念,如行销与流通管理系的产品开发、文化创意思考与休闲事业管理系的观光产业和数位设计学院的创新产品设计都是相互合作,无论在课程开发、项目策划、实验实训建设上都是相互融合的。南台科大虽然没有电子商务专业,但是在工学院资讯工程系与商管学院的资讯管理系都能找到电子商务相关课程,各专业相互融合度很高。我们学校目前各专业建设时已强调企业的融合,但是在相关专业之间的内部融合还不够深入。

32 师资建设强调精进务实,注重强化教师实务教学能力提升,对教师考核有完善的量化指标

通过南台科技大学教务长的专题讲座,我们了解到学校非常注重教师的实务教学能力培养,专门设置了教学发展中心,为精进教师之教学质量,从教师专业成长到教学评量到教师评鉴的3个阶段,均规划完善的检讨回馈机制与实施策略,给予教师完善的辅导与协助。

第一,教师成长方面,设立师资培训中心,建有微缩教学演练室、按照专业领域和课程类型以优良教师为代表组成教师社群,通过互相观摩学习取长补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第二,教师评价方面,对教师进行期中、期末的教学能力评价,并在期中及时反馈学生反映信息,以利于教师改进。学校对教师社群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促进教学团队的建设。

第三,在教师实务教学能力培养上,鼓励和奖励教师考取各类专业证照,这点和国内的“双师型教师”培养相同。

第四,鼓励教师与企业进行产业合作,对“下”企业的教师采取留职留薪的方法要求教师与企业签订30万新台币以上的合同,教师要每周回学校上一次课。实现资助和考核有效结合。

第五,建立教学助理制度,通过规划了修齐课辅中心(TACorner)的有益形式发挥优秀学生的作用,协助老师课程教学及与学生互动。大大减轻教师由于科研、产学合作、教学等多方面带来的负担与压力。

4 台湾高等技职教育引发的思考与启示

41 管理类专业更强调学生的脑力分析与思考,而不是简单的机械流程操作

技职教育范文第9篇

技以载道文质彬彬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一、出处

技以载道,是我国古老的一种道器观的过程论述,从《周易》开始,道器统一的判读就指出了哲学上的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相互依存关系,而技以载道则是对这一逻辑判断的过程展示,是一种抽象的具体表现。而儒家的观点以文质彬彬,及“适当”的标准来判定道的标准,使技艺载道有了“适当”的控制,成为一对相互联系的辩证关系。

文质彬彬在先秦・孔子《论语・雍也》中解释道:“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彬彬:古代指配合协调。文通纹,指纹理。并非我们一般以为的文化。它的引申意义可以是文化。质指质地,引申为表里的意思文质彬彬,纹理与质地协调。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人类朴素的本质,“文”则指文化的累积。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人没有文化,就会像原始人一样粗野、落后。“文胜质则史”就是指文化过于发达后人类失去了原来朴素的本质,显得虚浮而没有根基,所以要“文质彬彬”,文化的发展要与人类的本质相适应,相协调。

小而言之,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文”则是指文化的修养。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很粗俗;“文胜质则史”就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会显得像个酸秀才,书呆子,注重繁文缛节而不切实际。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典型的“文胜质则史”。

在这里,道为形而上,技为形而下,而文质彬彬作为方法论,今天我们以“技以载道”与“文质彬彬”来分析是否在高职教育中出现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的现象,辩证认识两者间的厉害得失。那么,逻辑上讲,我们的教育是“技以载道”,“道”的方法则是“文质彬彬”,即为符合社会的需求与历史的发展,做到循序渐进的“适当”规律。那么要怎样认识应用“文质彬彬”来避免客观现象中出现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质胜文则野”的现象体现

在高职院校的发展中,也产生着“质胜文则野”的个别现象,这类院校在初期发展中,该现象尤为凸出,当然这也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比如,新进教师没有人事编制,造成了人才的大量流失,形成了不稳定的因素。而民办院校没有国家的财政补助,就在学费收取上较高,相应没有了公办院校学费相对较低的优势,另外民办院校在学术发展、基础建设上都要靠自负盈亏等因素,就造成了这些院校在发展阶段举步维艰的境况。然而,从另一方面讲,这样的模式也迫使高职院校的发展形成了自身较为灵活,能根据社会需求不断改正发展方向来快速适应社会的发展。但高职院校不能一味的迁就市场需求,追逐效益,而不注重相应的学术修养,不培养未来的需求空缺,没有魄力引导需求升级与发展,不注重学科内涵建设,不支持教师的学术发展等这样的环境下发展,必然会产生“质胜文则野”的现象,也违背了“文质彬彬”的逻辑依存关系,使之利为先,看似在短期效益中有所斩获,但从长远看,对院校自身的发展,及对社会的责任感产生很大的隐惑,势必不会长久。

三、“文胜质则史”的现象体现

“文胜质则史”的现象是各类高职院校中较为普遍的现象,这是由于其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文本及内在繁杂的管理流程规律所限,往往表现为教师工作量需要完成各类文件一大堆;这样的浪费与流于表面文章的做法,大大削弱了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研究与学习的时间,使之把文件做好就能成为所有工作优劣标准的衡量。加之,前几年,在教育部的高校评估中,这样的做法愈演愈烈,成为了推手之一,把制作各类文件作为评估的一部分,促使教师的能力浮于表面文章的做法推向高峰。这样的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引起了各院校教师内部的不满,所以教育部,在08年以后不再进行以往传统的高校评估,转而改由专业的评估公司评估。但各级学院内部这种“文胜质则史”的现象形成始终没有改观,很多的院校管理仍然依存繁杂的文件形式来体现各部门间的工作考核。

而从大的环境上看,其科研成就、职称评定也被这样的现象扭曲成了论文教授、期刊专家,社会中也滋生出了很多的论文操手,事实是其期刊版面价格明码标价,更是名目张胆,只要有钱,什么文章都可以发表,任何期刊任你挑,少则数百,多则上万,目前,想要发表一篇论文在核心期刊,不给钱出版面费,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这样的现象打造出了实践不行、理论一知半解,没有自我主张,文章漫天抄袭的一大批教授专家,这样的学术泡沫越吹越多,学术腐败层出不穷。

四、高职教育中的“道”就是以社会需求为依托、循序渐进的方法而发展

社会的发展与需求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因素,是客观存在的,现阶段社会的发展需求大量的技术人才,更需要有思想、有创新能力的技术人员,在个人价值观念中,急需培养技术人才对专业的热爱,成为自己终生奋斗的理想。我们常讲,德国的工业为什么严谨而先进,是从一颗螺丝钉开始的,一颗小小螺丝钉可以是一个家族百年来奋斗的目标,而我国的企业发展,欠缺这样的精神,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欠缺人的价值观与意志力的树立,一个民族、国家的崛起是需要通过国人对理想的树立,忠诚自身理想的价值观念所分不开的。

我们的社会应当负有对传统价值观改变的责任,中国社会受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的价值观认可度较低;传统认为,学而优则仕,读书是为做官,这样就可以服务国家,而技术工匠是卑微的、低人一等的,这样的观点使中国多年来深受其害,随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产业升级及产业创新发展的需求,大量在一线的高级技术人员,将成为今后国家产业链发展中的中坚力量,今后将大量涌现出工人教授,工人发明家。我们呼吁社会应给予产业工人以新的价值观来确定他们的价值地位,予以社会价值感较高职业的同等价值认可。

同时,在高职教育中就要树立起学生对技术学习的兴趣,在专业认知中循序渐进地树立学生对未来职业的理想追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要意识到专业的发展,其正确的价值观是对整个社会责任的承诺,不会为蝇头小利而生产粗质烂糙的产品,以社会需求,长远发展利益来看待职业技术的教育,是我们在高职教育中应当思考的问题,并在未来的发展中继续探索研究,以求社会的发展与职业教育的发展相互影响,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奚传绩.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东南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4.

[2]张道一.张道一文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技职教育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技职教育;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

一、引言

近年来,大学生创业问题逐渐引起大家的关注,对高校创业教育的研究得到迅速的发展,但福建的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那么如何推进福建的高校创业教育更上一个台阶,本文在参考他人研究的基础上,就如何参考台湾地区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做法做一定的探索。

二、台湾地区技职教育中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概况

目前台湾地区技职教育中的高校普遍开设创业教育方面的课程,部分高校陆续建立大学生创业育成中心、辅导中心等,台湾地区高校规划的创业课程包括创业核心课程、经验分享、创业法律及政策指导、创业实践及创业推介课程等,台湾地区各高校的创业学程与科目有所不同、各有千秋,各技职高校皆重视在创业教育上的特色凝练,开设的创业科目大都能与所在区域的企业和经济发展、重点行业优势相适合。台湾地区支持高校创业教育的措施、政策和法规比较齐全,为其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办学很注意专业、课程与产业的接轨与否,因此,他们形成了较成熟的产、学相结合的培养模式。除创业课程外,台湾地区的许多高校注重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培养,各高校积极支持学生参与创业方面的竞赛。此外台湾地区高校还开展较丰富的创业教育活动,比如创业讲坛、企业主进校园、模拟创业、实践考察等。当然台湾地区在高等技职教育中的创业教育也不是十全十美,也存在一些不足。

三、台湾地区高等技职体系中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成功经验

1.创业育成中心

我们发现,目前台湾地区的创业育成中心主要建在高校、各种研究机构和大型企业中。当然台湾地区创业育成中心的兴起,台湾当局对其支持是一个重要因素。应该说,政府采取了低息贷款、租金税收奖励、技术进步扶持等措施,在培育过程中,尽量将这些扶持政策用活、用足,有利于尽快产生“扶持效应”。

2.开设层次分明的创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在台湾地区,普通大学与技职体系是处于平行发展的,台湾地区各高校共开设的创业课程中,最多的当属创业管理方面的,其次则是比如创意创业等创新创业管理方面的课程。为满足学生项目体验,龙华科大等高校开设了满足大学生创业模拟和创业实战等不同层次的创意创业课程。其中针对大三学生开设创新管理方面的课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组建团队,承担创业实务专题,还围绕课程建设和创业孵化开展系列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来体验创业过程及其中的艰辛。

3.对学生创业的鼓励则分布于大学生教育管理、训后辅导和创业学分等规章制度中

台湾地区不少高校采取了允许学生休学创业等激励措施和制度。台科大设有“微型车库”计划,辅导学生创业。有的大学生创业园、高校还积极和政府的劳动保障部门建立良好的训后辅导服务机制,为学生设立了创业数据库,定期回访,提供创业后续辅导和创业帮助。

4. 台湾地区创业教育教学组织的学程化

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的办学理念和课程设计比较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学程制因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学程制取代讲座制成为的台湾地区主流创业教学的教学组织方式,与学程制相适应的是规范的日常管理,创业教育不仅仅是课堂授课,还包括创业宣导、推广等环节,同时给予大学生很大的独立创造及思考空间,这些措施为这些高校开展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参考台湾地区经验,构建福建高职创业教育体系

台湾地区创新创业教育从源头来都或多或少参考了美欧的模式,美国高校从1980年代起就积极开展创意教育,台湾地区高校大多从1990年代开始发展,其高等技职学校普遍重视创业教育及创业实践并有一定特色。福建不少高职院校已经开始比较广泛地开展创业教育,如何做,各校还在摸索中。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闽台同源同根,我们可以参考台湾地区的部分成功经验,抛弃其不足,扬长避短,消化吸收,积极推进福建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 林世渊. 创业育成中心与台湾中小企业的技术升级[J].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01(3):11-13.

[2] 洪铅财,赖杉桂.育成中心绩效模式可行性的研究[J].中小企业发展季刊,2008(8):205-226.

[3] 池仁勇,王丽丹.台湾中小企业创新育成中心的现状研究[J]. 生产力研究. 2013(11): 161-163.

[4] 江新,吴云飞.台湾龙华科技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及启示研究[J].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5):9-12.

[5]http://.cn/0114/295352_2.shtml. 台湾大学生“创业联谊会”台科大鼓励冒险.

[6]侯东喜.台湾地区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相关学程发展述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 2010,35(1):104-108.

上一篇:建设教育范文 下一篇:班主任管理工作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