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教育范文

时间:2023-03-19 22:39:29

建设教育

建设教育范文第1篇

沈阳市和平区面积21.4平方公里,人口64.8万,是一个中心城区,经济、文化发达。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1999年3月,区委、区政府召开全区教育工作会议,发出了向教育现代化进军的口号,确定了到2010年使和平区的教育发展水平接近或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同期水平的奋斗目标。在此之后,全国、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相继召开,我们根据三级会议精神,充实和完善了教育现代化的规划,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目标。

一、确立素质教育核心,强化“三个观念”和“三个意识”

多年来,和平区委、区政府努力提高全区居民的认识,摆正教育的位置,以巩固提高“两基”为基础,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教育现代化为依托,强化“三个观念”、“三个意识”。1.全局观念和责任意识。我区的教育事业主要是基础教育,教育处于开放状态。基础教育培养的人才,并不能都回到本区,本区所用的人才也不全是本区基础教育培养出来的,也就是说人才流动性大。当地教育为当地经济服务这一关系体现得并不直接。因此,实施素质教育,不能仅从本区经济发展和人才需要的封闭观念出发,应当自觉地树立全局观念,站在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把抓好素质教育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从全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出发,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2.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随着知识经济的日益临近,居民对教育的需求也日渐提高。抓好教育是为本区人民群众造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我区作为大城市中心区,明确提出争创“全国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区”的口号。教育作为衡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标志,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结构体系,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群众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与此同时,不断提高教育发展水平,还会营造浓厚的城区文化氛围,优化社会环境,以此吸引外地人才安家落户,为我区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3.超前观念和率先意识。教育是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知识产业,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使之超前发展,才能适应国家建设和国际竞争的需要。我区作为大城市中心区,各项事业发展较好,与多数城区相比,有着优越的发展条件。教育,不能停留在一般的发展水平,应当对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广大地区起到示范作用,率先发展。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提出“科教兴区”的口号,确立了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高标准地实施素质教育的奋斗目标。

二、强化政府行为,形成“四项制度”和“五个机制”

为了切实抓好教育工作,我们不断强化政府行为,特别是在制定制度、构建机制上,采取了积极措施,形成了有利于教育发展的“四项制度”和“五个机制”: 四项制度是:1.决策制度。成立了区教育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区长任组长,由主管教育的副书记、副区长任副组长,把握素质教育发展的方向,随时解决出现的问题,简化了工作程序,提高了决策效率。2.责任状制度。在区各大班子成员的任期目标责任状中,都列入了关心支持素质教育的条款,作为考核任期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强化了区级领导层的责任意识。3.联系点制度。区各大班子成员及有关委办局领导每人都要联系1—2所学校,随时了解办学情况,使实施素质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4.报告制度。区政府每年都要向区人大专题汇报教育工作,近几年,又将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列入了报告的重点内容,自觉接受人大的监督,使素质教育的实施得到了有力保证。五个机制又称“五动机制”,即:1.导向引动机制。通过观念导向、政策导向、行为导向,引动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和教师更新观念,统一认识,在政府各部门和全社会树立“面向每一类教育,面向每一所学校”的办学观;在各中小学树立“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观;在广大教师和学生家长中树立“打好基础,因材施教,自主发展,各展其长,人人可以成才”的人才观。2.目标牵动机制。按照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为各级各类教育制定了明确的发展目标,牵动所有中小学沿着素质教育的轨道办学,同时也为各部委办局和社会各方面关心支持教育提供了依据,使全区各界形成合力,全方位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3.管理推动机制。制定《和平区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方案》、《和平区关于进一步改造薄弱学校方案》、《关于推进素质教育、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实施方案》,以文件的形式,对教委和各部委办局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责任和任务做出明确规定。对教育经费的投入、教育资源的调整优化、教育管理的各项职责提出具体要求,从而将素质教育的实施真正纳入到区委、区政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中,有力地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开展。4.科研带动机制。每年拿出10万元作为科研部门的经费,组织干部、教师、专业人员对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其中素质教育模式研究、素质教育评价研究等一系列科研成果得到广泛肯定,教育科研部门被中国教育学会评为先进单位。5.评估促动机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学校素质教育评价方案、教师素质教育评价方案和校长素质教育评价方案,认真按照这些方案进行督导评估,促动教育内部认真实施素质教育。1996年,又出台了“同级督政”的新举措,即区政府授权教育督导室,对区内各部委办局执行教育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指导,被国家教育部督导办誉为一大创举。“同级督政”制度的制定,不仅把我区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真正转化成了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自觉行为,变被动接受上级检查为主动自查的自律性教育执法行为,而且对提高各委办局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强化教育执法意识、规范教育执法行为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构建教育目标体系,制定实施“六大工程”

建设教育范文第2篇

依据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定位,以全面落实“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为平台,面向建设领域相关专业群,研究并深入实践以“一个建设、二个合作、三个服务”做为内涵式发展主线。持续提升服务行业产业链能力,构建特色专业群的建设体系。以不断提升特色专业群的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融入产业链深化校企合作;更新特色专业群教育理念,依托产业链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围绕特色专业群多渠道开展技能鉴定与培训,为产业链从业人员素质提升服务;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为产业链专业群教学改革和行业发展服务;搭建特色专业群职业教育服务与交流平台,为全国和天津职教战线师生服务。以德育为先、教育为本、人人成才的教育理念为先导,不断创新提升服务行业产业能力和建设领域相关人才培养质量的途径,促进学院教育教学质量和建设领域相关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研究与实践的主要方法和路径

1.对建设中存在的核心问题开展研究

主要围绕以下四方面问题开展了研究与实践:一是面向产业链,如何精准确立特色专业群建设方向及路径,解决专业设置问题。二是面向产业链,怎样创新校企合作平台的搭建方式及路径,解决培养方式和内容问题。三是面向产业链,全面探索提升服务行业产业能力的方式及路径,解决专业建设质量问题。四是面向产业链,全面探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方式及路径,解决人才培养质量问题。

2.将要素创新与集成创新相结合,整体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研究实践中,在专业建设、校企合作和服务能力提升等三方面进行要素创新,在此基础上整合相关成果,构建面向建设领域产业链特色专业群的集成创新。实践中创建了行业产业链、特色专业群和专业链三者紧密衔接、深度铆合的专业建设路径。以建设领域行业产业链上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集合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的专业组成若干专业群,对专业群共享资源和专业特殊需求分别进行建设。将项目建设产业链划分为前期、建设、营销和使用四阶段,确定15个典型工作任务,形成以建工技术和房地产专业群为核心,经济管理等专业群为辅,共19个专业构成的专业链,构建出产业链、特色专业群和专业链紧密衔接深度铆合的专业格局。围绕产业链构建了专业群“平台+模块”课程体系。专业群平台课程根据专业群所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应必备的共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设置,由公共课和职业技术基础课组成。建筑工程专业群专业平台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建筑识图、建筑材料、测量技术、建筑构造和施工技术等。模块课程是根据不同的专业或根据不同的职业岗位群需求,按照教育内容与岗位要求、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考试有效衔接而设置。

3.将产业链发展与特色优势专业群和专业链建设联动

校企共同开展教研活动,以建设领域产业链上典型工作任务、岗位职业标准和产业升级现状及趋势分析为基础,围绕专业群建设强化共享型教学资源建设,调整专业群和专业链上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及教学标准、内容、方法、资源建设等特色优势专业群和专业链的建设路径。目前,对应产业链,校内实训基地可完成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建设用地的取得、建筑结构施工与管理、设施设备施工与管理、项目造价管理、装饰装修施工与管理、配套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项目营销与管理、物业管理(安防、保洁、绿化、楼宇智能化)、房地产价格评估、房地产经纪、建筑电梯管理与维修、房屋安全查勘鉴定及修缮施工、建筑虚拟展示等模块的实践教学任务,既满足了产业链上关键岗位技能训练需求,又满足了专业群实践教学需求,部分项目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4.以机制体制创新为龙头,搭建“立体化”校企合作新平台

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校企合作平台是开展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载体,开展校企和校际合作;以教改项目为载体,校企合作开发优质教学资源;以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质为载体,探索校企合作新途径;以校企合作资源共享机制为载体,创新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方法;以国内外校际、校企交流机制为载体,搭建一个国际化视野的教学改革平台。在企业共建专业教研室6个,作为校企师资共同开展教研的平台;在学院共建企业工作室3个,搭建引进企业真实工作项目作为教学载体的平台;组建学生专业社团3个,作为校企合作共育人才第二课堂的平台;建立技能鉴定基地和生产性实训基地各2个,作为学生和企业员工技能鉴定平台;在行业企业建立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站1个,作为集师资培养、学生顶岗实习、专业建设于一体的校企合作平台;打破时空界限,在校企间开播“远程直播课堂”;精办《中国房地产》杂志,作为行业研究和教科研新平台。

5.全方位多维度服务行业、产业和职教战线,提升专业群服务能力和水平

专业服务行业产业能力,是衡量专业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围绕服务能力的提升开展专业建设,面向全国建设领域开展岗位培训和企业内训;以学院为基地引进优质资源,校企合作开展技能培训;以教科研活动带动服务能力和教学质量提升;支持教师深入行业和企业挂职,开展技术服务;精办《中国房地产》杂志引领行业理论研究,指导相关业务开展;承办全国和天津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及中、高职院校骨干教师部级和省级培训。实践中,探索凝练城建领域职教特色,集合行业职教资源服务行业发展的方式及路径,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发挥住建部全国房地产行业培训中心、国土资源部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天津基地、天津国土房管系统行业培训单位等职能,在全国开展职业培训,年培训人数2万人次以上。

三、研究与实践的成果应用按照边研究边实践的方针,在项目研究过程

中运用了实验研究法,将研究成果及时运用到学院相关教育教学改革之中,引领学院专业建设向纵深发展,取得了显著效果。

1.带动了学院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

研究与实践的成果支撑了中央和天津市财政支持在我院进行的实训基地、专业、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及高职院校办学水平提升项目的建设;开拓了技术技能培养与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并重、聚焦学生人人成才、持续提升培养质量的方式及路径;提升了学生培养质量,在全国相关技能大赛中学生获奖69项,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提高了教师教学研究质量,围绕项目,主持完成中国职教学会等单位课题8项,43篇,8篇在各级评比中获奖;建成了一批优质教育资源,教师主编42本规划教材、建成了“房地产价格评估”精品资源共享课和物业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开发了“房屋登记与训练”等4个软件,在全国和天津课件大赛中获奖。

2.提升了学院服务全国职教战线的能力和水平

学院连续5年圆满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设类比赛,开设了工程算量、工程测量、装饰工程技术、建筑CAD、智能楼宇和建筑给排水等6个赛项和天津高职“工程造价”竞赛;高水平承办了高职院校(建筑工程和房地产)骨干教师部级培训、天津市中职(建筑)、安徽省高职(建筑工程)骨干师资培训,与天津大学联办全国中职(建筑)骨干师资培训;与宁夏财经职院共建物业管理专业、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合作共同培养职教师资、与8所中职校建立中高职衔接联席会议制度。项目成果在全国相关会议上交流,中国建设报、新华网、天津频道等多家媒体报道。

3.拓展了学院服务建设行业的领域

发挥住建部和国土资源部培训基地职能,面向全国建设领域开展职业培训;教师受聘行业相关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常年从事咨询、鉴定和评标工作,担任“天津市物业管理招投标服务中心”评标专家,主持完成数百个物业管理项目招投标;主持完成了“天津市房屋修缮工艺标准”和“天津市房屋修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两部地方标准的编制工作。承担住建部、中国房地产产籍产权学会等单位课题多项;《中国房地产(学术版)》创刊,服务行业理论研究,发挥引领行业理论研究方向,指导相关业务开展的办刊宗旨,聚集行业专家和学者,聚焦具有前瞻性的理论及热点问题研究。

四、研究与实践结论及建议

职业院校培养技术技能型和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现状决定了其专业建设必须遵循立足行业、瞄准岗位、集群发展之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既充分发挥特色和优势,又能够走集约发展、特色发展和持续发展之路。职业院校围绕重点专业所建设的特色专业群的质量是衡量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能力及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各院校必须结合自身优势和社会需求有明确的专业定位;继之,精心打造精品特色专业,为学校创造品牌效应和保持教学的稳定性提供保障;然后围绕精品特色专业对应产业链再逐渐拓展相关专业形成优势专业组群。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办好特色专业组群,与其他院校错位发展,集中优势和特色资源办好重点专业组群,打造办学品牌和特色。职业院校在目前底子薄、资源少的现状下,必须做到优质资源和特色资源充分共享,为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奠定基础。具体应体现在专业组群的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教学设备建设、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相关课程资源开发建设上,必须统筹考虑。职业院校优势特色专业群建设必须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和背景,只有行业领军企业全程参与为支撑,真正做到校企深度融合,才能达到共育人才的目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调控,对拟设置专业基础薄弱、专业孤立且行业优势不明显,与学校办学优势和特色相距较远的不予批准。与此同时,积极开展职业院校专业评估,对评估优秀的专业予以相关政策倾斜,对不合格的专业给予停止招生处理并向社会公示。

建设教育范文第3篇

然而,教育资源建设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资源静态,内容良莠不齐。在资源建设初期,最快捷的方式是将教学所需的素材库、课件库、积件库、教案库、网络课程和文章资料库等放在服务器中供下载使用,由于工作量大且人员缺乏,特别是缺少有经验的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参与和资源审核者的队伍建设,造成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只重量而不重质,即使外购的商业性资源库也存在类似现象。

另一方面,所搜集的教案库由于没有及时更新,其中的内容难免观念陈旧或过时,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偏离了教师和学生的教学需求,因而所形成的只是缺乏吸引力与亲和力的、应用无法普遍开展的静态“教学材料仓库”,反成鸡肋。

第二,产品雷同,缺乏有效资源。由于市场需求与政策鼓励,爆发了教育企业的资源大战,各种资源产品层出不穷,资源库光盘产品可谓炙手可热。很多学校、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购买了资源库之后都非常兴奋,而资源库光盘也确实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课件、素材,给备课带来了一定的便利。然而在使用过程中,教育机构渐渐发现,虽然资源产品众多,但是由于提供教育资源的一线教师数量有限,加上版权意识薄弱,这些资源库内容几乎大同小异。而且,资源中心里面很多资源是或者过时或者未必用得着的,真正有效的资源非常匮乏,即使有,在庞大的资源数据库中要找到也是费时费力。这就严重打击了教育机构用户的积极性。

第三,资源分散,无法集中。现在网络上有很多提供资源的个人网站,也有各地自建的一些资源中心。但是教师个人建设的教育网站规模小而分布散,各学校的教育资源不能够充分交流共享,国内大型公司和各级政府机构少有为教育服务的专门的教育网站,国家基础教育网站建设则刚刚起步。各种各样的资源散落在网络的角落和四周,无法集中,不能为人所用,从而也就失去了自身的有效性。

第四,产品与产品不能共享。目前,不少地方的资源建设一般通过自上而下的征集方式进行整合,因此目前全国的资源建设形成以校级――地区级――省、部级三层共建的模式,资源的建设常以地区自主开发及商业购买相结合。由于部分地区缺乏对本地师生的相应现代教育技术及理念的培训,导致知识共享及开放资源的观念未能普遍形成,各地往往只限于本地城域网共享使用,不少人仍不愿意共享个人资源。

在上述的问题中,尤以前三者为甚。因为如果没有大量的、有效的、集中的资源,又如何谈互联、共享与标准?而要有大量的、可用的、经常更新的资源,只依靠一小部分特级教师,依靠IT企业都是行不通的。

因此,出路在哪里?出路就在于务必要采取一种有效的资源建设模式,要找到一种合理的发展资源机制,能够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建设资源的积极性,让教育资源源源不断、流水不腐。所谓有效的资源建设模式,就是要充分考虑目前分布存储于各个学校或区域内资源站点的资源,选择一种能进行有效管理的机制,能够共建共享,解决教育资源集中和分布的两难问题。所谓合理的发展资源机制,就是要从根子上激发起教师开发资源的积极性。通过合理配置和流动、产权约束与产权激励等手段的运筹,实现资源在教育和经济价值上的等价互换,在互换过程中保证作者的合法权益和运营的合法性,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推动知识产出和价值增值最大化。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无可避免,必须走产业化的道路,因为只有产业化的运营机制,才可能实现教育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并保证教育资源运营的规范化和高效性。

我校承担了国家“十一五”教育信息技术科研重点课题《基于校园网环境下中学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 就是想改良这些弊端。首先从高中物理组试点进行分布式存储和统一管理,逐步建立一个学科体系完整、知识内容丰富、查询浏览方便的分布式大型综合性信息资源仓库,供学校、家庭、社会使用,做到共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

我们对教育教学资源上传要求是:

1、上传的资源不能有任何政治错误和黄色内容。要做好资源备份,上传之前要进行杀毒检查,杀毒软件的病毒库要及时更新。

2、上传的同一资源如果是由多个文件组成,要统一打包压缩,并使用 ZIP或RAR压缩格式或自解压文件。

3、为了方便使用和管理,上传的文件名要使用中文名称,并填写资源的相关描述信息,如果相关描述信息填写不齐或填写错误,将不能成功上传。

4、进行文件更新时,由于资源管理平台对上传相同文件名的文件进行重命名,所以要先删除原文件后再上传新文件。

由于学科教育资源建设主要由学校教师完成,资源的适用性、优质性、针对性都较强。目前已初具规模,高中物理教师备课、教案、学案、试题、课件等等常用素材可以迅速快捷的在我们的平台上完成。

建设教育范文第4篇

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确保行风建设深入开展。行业正关键在行风正,行风正核心是作风硬。全市在扎实推进“教育行风建设年”活动中,一是建立机构,制定方案,把行风建设列入了“一把手”工程,喊响了“树诚信教育形象,办人民满意教育”口号,提出了“干部依法行政、教师敬业奉献、学生勤奋向上,把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好,真正实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工作目标。二是层层动员,精心部署。市教育局先后3次专题召开电视电话会、区市县教育局长会,先后两次在700多人的全市中小学校长培训会上部署,向社会公开了热线电话(30部),利用各类媒体向全市人民敞开接受监督。三是分段推进,落实责任。在“深化认识、自查自纠、高标准验收”3个阶段工作中,细化了工作目标和要求,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了工作责任制。四是加强宣传,搞好指导。市教育局组织中心城区36所学校1000多名教师3次上街开展诚信教育承诺宣传活动,散发资料20万份,推出展板160多块;在各种报刊媒体发表行风建设的文章80多篇;编发行风建设专刊18期,有力促进了行风建设的深入开展。

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确保行风建设扎实有效。坚持率先垂范,教育行政机关带头转变作风,积极推进工作职能、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三个转变”。市教育局推出了“首问责任、限时办理、对己清正、诚信教育”的社会承诺和“六不准”的规定,开展“勤学习”、“无差错”活动,实行“差错否决制”,修订完善了13项工作制度,对群众反映的教育收费、升学、辍学等实际问题,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结果。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过去“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和“生、冷、硬、推”等现象得到有效克服和杜绝。今年上半年,省教育厅行风建设检查组在检查我局工作后给予了充分肯定。

坚持标本兼治,把治理教育乱收费作为行风建设的重点来抓。全市构筑了监管体系,逐层落实了相关的制度和规章,认真贯彻“一费制”收费政策,坚持规范的收费“公示制”、“一证一册一据”制度,严格规范了服务性收费的项目和标准,学校教辅资料偏多的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市教育局制定了“十个严禁”,实行了“一票否决”。目前,全市基本遏制住了过去部分学校自立项目收费或擅提标准、扩大范围收费的问题,学校乱收费的金额较以前大幅度下降,上半年全市共查出违规收费28360元并全部清退,共查处教育乱收费案件6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4人,其中2名校长受到行政处分并被免职。今年4月,教育部党组成员、中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长田淑兰一行到乐山调研后,对我市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

坚持奖惩并重,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作为行风建设的关键来抓。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做光荣人民教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大讨论活动和“正师风、树形象”演讲,教师节隆重表彰了全国、省、市优秀教师148人,塑造了一批从严治教、为人师表的先进典型,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三进三评”和“四一四要”活动,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沐川县教育局开展“心中有人、眼中有事、心中有方”的活动受到社会一致好评;乐山一中每位教师都作出了“四不让”的诚信教育承诺,让家长备受感动。据不完全统计,市直学校已有621名教师走访学生7293人次。同时,各地对师德师风加大了责任追究力度。沙湾嘉农二中制定了教职工违规罚则;峨眉双福中学制发了“教育用语”、“教师忌语”;犍为县教育局严处了下渡乡沙坝村小校长组织教师在“三八”节打麻将的事件。今年以来,全市未接到一起关于教师职业道德问题的投诉或举报。

坚持从严治教,把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作为行风建设的核心来抓。针对过去一些学校乱办“校中校”、“实验班”的情况,全市加大了清理整顿力度,坚决取缔了11所公办学校举办的“校中校”、“实验班”,经市教育局批准的8所公办学校参与举办的民办性质的“校中校”已按“五独立”要求规范运作。为制止个别学校以少收费、高额奖励等所谓优惠条件乱“挖”学生的现象,全市加强了高中学生学籍管理,印发了“六条规定”。为规范学校招生行为,建立起有序的生源保障机制和招生监督制约机制,对普通高中招生严格执行了“三限”政策,对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制定了招生录取细则,从源头上遏制了“买卖生源”的非法行为,防止了恶性竞争。为加强考风考纪建设,实行了严格的责任追究,从而保证了各级各类考试无差错、无事故。

建设教育范文第5篇

一、国内教育联盟建设的主要做法

基于国内主要媒体对区域教育联盟建设情况的报道及从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官方网站刊登的关于建立区域教育联盟文件梳理归类发现,国内教育联盟主要出现在四大教育领域中:

1.义务教育

2000年左右开始出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联盟,主要是一定区域内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结成联盟。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以下几种类型。按所有权区分为:公办学校联盟、民办学校联盟、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联盟。但目前绝大多数是公办学校联盟。按覆盖领域分为:小学联盟、初中联盟。按联盟内的组成对象不同分为:优质学校间联盟、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联盟。按联盟发起单位的类型可分为:教育行政部门主导建立的联盟和学校自发组建的联盟。

分析义务教育阶段联盟建设时间长、成效比较显著的地区发现,当前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主导公办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结成联盟――大都是一所优质学校与一所或多所薄弱学校结成联盟,目的是促进辖区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联盟通过联合开展教研、实地观摩等活动,在学校发展理念、课程改革、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校园文化等方面开展交流与协作,共享资源,共同发展。有的联盟内还实行了教师交流任教。例如,太原市2010年启动了义务教育阶段“联盟校”工作试点,2011年全面推进。“106所中小学都变身为结对发展校,每所义务教育阶段示范学校‘牵手’一所有发展潜力的学校。‘联盟校’内教育管理、教学研究、教师培训统筹实施,全市将有800多名教师进行跨校交流”。(高耀彬《太原试点义务教育“联盟校”106所学校结对发展》)

2.普通高中教育

近几年开始出现普通高中教育联盟。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按所有权分为:公办学校联盟、公办与民办学校联盟。二是按联盟内组成对象的不同分为:优质学校间联盟、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联盟。三是从联盟发起单位的类型可分为:教育行政部门主导建立的联盟、学校自发组建的联盟。

当前,国内具有代表性的普通高中联盟有:2009年2月,由青岛二中、日照一中、潍坊一中、威海一中、烟台二中和淄博一中6所学校共同发起成立的鲁东半岛城市高中联盟。近几年,该联盟多次开展了有影响的活动。2014年4月,长春市教育局为促进区域内各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优质化办学,建立了普通高中教学联盟。长春市教育局确立了“四类联盟”计划。“即省示范高中、省重点高中与一般高中合作的强弱联盟;省示范高中之间、省重点高中之间合作的强强联盟;城市高中与农村高中合作的城乡联盟; 普通高中与高校合作的学科联盟”。(张佳《我市探索建立普通高中教学联盟》)

3.职业教育

20世纪90年代,在东部沿海地区开始出现职业教育联盟,目前类型比较多样。按所有权区分为:民办、公办、混合。按覆盖领域分为: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中高职混合型。按成员单位所处位置及其隶属关系分为:区域型、行业型、复合型。按联盟的组成对象不同分为:校校联合、校企联合、多元重组。

当前,国内职业教育联盟的数量较多,发展较好。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及大部分职业院校对建立、参与教育联盟的积极性较高。从落实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角度出发,大部分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均愿意推动当地职业院校建立教育联盟或探索集团化发展,以扩大职业教育的规模,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从职业学校的角度而言,若干所职业院校建立联盟,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因此,职业教育联盟相对于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联盟发展得比较成熟,且成效比较显著。

4.高等教育

目前,我国的高校联盟主要有:九校联盟、北约联考、华约联考、卓越大学联盟、北京高科大学联盟、中西部高校联盟、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高校联盟的显著特点是:公办大学联盟,优质(重点)学校间联盟。

二、教育联盟的特征及基本内涵

综合国内教育联盟建设的主要做法,可以归纳出教育联盟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1.两个以上学校法人的联合

从法律意义上看,教育联盟和一所独立学校最大的区别在于,教育联盟本身不具备独立的法人主体资格。教育联盟是两个以上学校法人的联合,原则上保持各学校人、财、物独立。如果统一使用,需要协商一致。

2.有一个核心或龙头学校

优质学校或者是联盟的发起学校是联盟的核心或者是龙头学校。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建立的联盟,往往在印发相关文件时就指定了龙头学校,并将龙头学校与联盟内其他学校捆绑考核,以督促其发挥龙头作用,带动联盟内其他学校快速发展。

3.有纽带

义务教育联盟和普通高中联盟以优质教育资源、教育品牌、有关建立联盟的文件等作为纽带。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往往以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招生就业、章程或者有关建立联盟的文件等作为纽带。通过这些纽带,联盟内学校一般建立协作型关系,实行管理互通、研训联动、文化共建,以实现质量同进。

4.有多层次的组织结构

一般建立理事会或联席会、主席团等工作载体,下设常务理事会或秘书处,通过选举、推举或任命等方式产生理事长、秘书长;或者理事长、秘书长由各成员校校长轮流担任。理事长对联盟的运行负总责;常务理事或秘书长负责日常工作,具体落实理事会制定的各项计划、沟通信息等。联盟的组织结构确定后,还要制定议事制度或章程,以使联盟有序运行。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教育联盟定义为:为了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一定的纽带,至少有两个以上的学校法人组成的非独立法人的协作组织。

当前国内公办教育领域,除教育联盟外,与之共存的还有教育集团。尽管称谓不同,但这两者之间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教育联盟侧重同级同类学校共同发展。教育集团大都是围绕一所核心学校,带动发展同级和不同级的学校。例如“北京市第九中学教育集团”以北京市第九中学为核心,集团内学校涵盖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包括:北京市第九中学初中部、佳汇中学、金顶街第二小学、金顶街第四小学。但目前,无论是教育联盟还是教育集团,都是国家所认可存在并支持发展的。《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48号)就明确指出:“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建立学校联盟,探索集团化办学,提倡对口帮扶,实施学区化管理,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因此,我们要加强教育联盟、教育集团建设,不断推进相关学校内涵发展、科学发展,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就近接受优质教育。

三、推进我区义务教育联盟建设的对策

1.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对于义务教育联盟建设起着规范和引导作用。对于没有建立义务教育联盟意愿的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可立足于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充分听取相关学校意见基础上,对联盟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并出台专门的文件,明确联盟的名称、各成员校,对教育联盟章程制定、领导机制、经费投入、师资配置、考核评价等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定,在教育经费、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优惠。对于已经建立的联盟,既要“雪中送炭”,也要“锦上添花”,促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另外,还要组织教研部门、联盟成员校联合开展义务教育联盟办学行动研究,边研究边实践边完善。

2.义务教育联盟要构建有效运行机制

联盟理事会要建立健全管理章程及议事规则,明晰发展规划,在总结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创新管理模式。从国内发展相对成熟的义务教育联盟的管理经验看,“条条管理,块块落实,条块结合,统筹协调”的扁平化管理效率较高,成效较显著,可资借鉴。联盟内各成员要严格遵循管理章程及议事规则,清楚发展目标,强弱牵手、强强联手,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办学效益和知名度,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3.义务教育联盟要共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联盟内各成员校校长要定期开展办学思想、管理经验交流。尤其是担任联盟理事长的校长,更要发挥牵头引领作用,力争让联盟成员校的校长都成为有思想、有作为的校长。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紧紧抓住培养、使用、提高三个环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不断催生成果。要积极发挥名师的辐射带动作用,培养一批有潜质的优秀中青年教师,使之成为学习型、研究型的骨干教师。要创造性地 “实施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制度”。依据教师年龄结构、职称结构、骨干与普通的比例等,按学年组织不同层次干部和教师在联盟校内流动,逐步实现师资在年级组内均衡、在各联盟校内均衡。从太原等地的经验来看,在联盟成立之初,每学年可确定10%左右的教师合理流动;随着联盟建设的推进,每学年可确定30%左右的教师合理流动。同时,副校级干部2~3年流动一次;中层干部实行聘任制,3年左右流动一次,各校区轮流使用。但无论是干部流动,还是教师流动,都要注意使教学水平一般的教师通过流动有进步;要使流动的优秀教师能进一步发挥作用,防止优质师资被“稀释”;要统筹安排好教师绩效工资分配工作,切实保证流动教师的权益。总之,要通过共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提升各学校的办学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4.义务教育联盟内各学校要谋求特色发展

联盟内各学校的办学决不能以核心优质学校的特色去同化、消弭加盟学校的原有特色,决不能搞“千校一面”,而要追求“优质”的多样化。为此,联盟内各学校要相互借鉴、相互启发,加强研究探讨,找到本学校独特的文化生长点,进一步挖掘学校文化内涵,打造特色鲜明的学校品牌,形成“一校一品”。

建设教育范文第6篇

一、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年初,省政府制定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两年来,按照省里的部署,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落实,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全省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很大成效。“百强校”建设扎实推进,省级以上重点校达到87所;规划建设的41个县职教中心,已完成22个;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人数增加2.7万人,达到29万;专业门类进一步扩展,形成了13大类、148个专业。这些成绩,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应该看到,我省职业教育的基础仍然薄弱,一些地方认识不到位,领导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适应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特别是在我省推进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更好更快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迫切需要。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任务是转变发展方式,建设新型产业基地。这对人力资源的结构和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大批科研人员、工程师、高级经营管理人才,而且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加工制造业是我省的优势。一流的制造业,必须有一流的技术工人。我们可以引进一流的技术设备、现代管理经验和部分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但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大军和技能型人才队伍必须立足自己培养。由于多年形成的基础,我省汽车产业工人素质较高。一汽—大众员工被德国经理认为是大众公司所有在国外投资企业中素质最高的。涌现出了我国建国以来第一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一线工人王洪军。随着我省经济结构的加快调整和支柱产业的壮大、优势特色产业的兴起,劳动力需求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对受过职业教育的技能工、技术工和熟练工的需求将不断增加。近年来,我国制造业集中的“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区,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严重的技工荒,开始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从目前我省技能型人才队伍现状来看,不仅数量不足,而且结构层次不够合理,高级技能型人才比例明显偏低。全省196万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仅占10.2%,而发达省份已达到20%以上。现在我省每年技术工人缺口4万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大批适用技能型人才,保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需要。

第二,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我省是农业大省,全省47%的人口生活在农村。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收入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素质问题。事在人为,业在人创。没有较高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农民,农村面貌不可能彻底改变。发展现代农业,除了政策之外,最根本的要靠科技,这就需要提高农民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必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是把农村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也是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现在,农村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不足50%,相当一部分直接进入社会,文化水平低、职业技能缺的问题比较突出,不能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这就必须在巩固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加快培养新型农民的步伐,提高广大农民发展经济的能力、经营管理的能力、增收致富的能力,促进“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第三,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作为老工业基地,我省在发展振兴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大量新增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需要就业再就业。现在,我省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劳动力近80万人,可提供的城镇就业岗位45万个左右,矛盾突出。解决就业问题既要抓住发展经济这个根本,努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也要提高劳动者素质,适应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的要求,增强创业能力,推进劳务输出。近几年我省打造了*保安、家政等劳务输出品牌,成效非常显著。就农村来说,全省有300万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综合素质偏低、专业技能缺乏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障碍之一,也是农民进城打工就业不稳定、收入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增加非农收入。今年农业受灾,农民收入没有减少,主要得益于农民外出务工增收。去年春节前,我到农安给回家过年的农民工拜年并进行座谈时,农安镇孙家油坊村的党支部书记孙喜胜说,“村里的劳务输出多数是技能型的,县里办的面向农民工的职业教育中心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巨大的效益,是一笔大的财富,这要比招一个大项目还要好。”这反映出农民的渴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农民转移就业的本领,拓宽增收致富的途径。

第四,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是实现全省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三者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我省教育具有较好基础。在全国率先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8个省(市)中,我省是唯一的欠发达省份。全省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居全国第6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个百分点,是全国较早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省份之一。但相比之下,职业教育显得薄弱,整体规模偏小,急需加强。目前,人才结构不合理,重要原因之一是教育结构不合理,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特别要指出的是,人才的观念需要更新。科学家、教授是人才,一个好的机械师、厨师也是人才。社会需要多种多样的人才,我们既要培养研究型、管理型人才,也要培养大批在生产实践中发挥不可替代作用的技术型人才。现在,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与高薪也难聘请到高级技工,是人才市场上同时并存的两种截然相反的现象,这也凸显了职业教育方面的问题。专家分析认为,技能人才这一特殊资源一旦“断档”,周期至少需要10年。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10年的延误将使我们错过多少良机,各级政府一定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合理调整教育结构,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现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智力人才支撑。

二、围绕全省振兴发展大局,努力开创职业教育发展新局面

做好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工作,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兴业战略的要求,紧紧围绕*老工业基地振兴,与推动发展、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完善体制,统筹推进,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建立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和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为*振兴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

(一)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适用型、创业型人才。“技能强、用得上”是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从一定意义上说,职业教育就是面向市场的就业教育。只有坚持以市场就业需求为导向,职业教育发展才有生机和活力。要进一步面向市场、服务就业,培养适用型、创业型人才。一是不断优化职业教育结构。在合理规划布局、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重点建设一批适应市场需求、办学条件好、教育质量高的职业技术学院和中等职业学校,进一步扩大优质资源,增强职业教育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加快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百强校”计划,“十一五”要全部完成。继续推动每个市(州)建设一所高等职业院校。二是切实加强实训基地建设。这是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实现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的关键举措。要结合专业教学和职业培训的实际需要,采取独立设置、城乡职业教育资源共享等多种有效形式,重点建设一批专业门类较全、设备水平较高、生产实用性较强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争取每个县都要建立一个与特色专业或特色培训项目相适应、示范性的实训基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努力实现学校教育和就业岗位“零距离”。三是积极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职业院校要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大力发展“订单”培养。推行就业准入制度,督促企业从取得职业院校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中优先招录员工。有条件的地方,提倡安排学生在校学完技能的基础上到企业“顶岗实习“,实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为其毕业后顺利实现就业创造条件,逐步建立符合条件的企业接受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

(二)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强化农村职业教育基础。县级职教中心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平台,加快县级职教中心建设是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性工程。去年,我们提出每个县(市)都要重点办好一所综合性、多功能的职教中心,现在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工作上还有一定差距,还不平衡,有的县(市)行动不积极,措施不到位,规划不够科学,缺乏统筹力度,建设标准低。对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加大措施力度,加快建设步伐,确保按计划进度和确定的标准完成。农安县为全省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工作积累了经验,各地要认真学习借鉴。县(市)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搞好规划,整合资源,理顺关系,解决好建设发展中的资金投入、办学体制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要努力扩大县级职教中心办学自,坚持办学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积极探索适合当地特点、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合理调整和设置专业,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选配专业教师,增强自主发展能力,使县级职教中心真正成为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培训与推广、智力扶贫、创业孵化的重要基地。

(三)加快改革与创新,增强职业教育发展的活力。职业教育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必须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大力推进改革与创新,在改革中加快发展,在创新中增强活力。一是要转变办学思想。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积极推进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的紧密结合,实现传统学院式教育模式向市场驱动和就业导向的转变。二是不断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要适应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就业市场的变化,特别是要面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及时设置与就业市场有效对接的品牌特色专业,使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与社会、企业的需求同步。三是加大公办职业院校改革力度。破除行业界限、学校类型界限、所有制界限,整合力量,盘活资源,改变条块分割、多头管理、重复建设的状况。进一步落实职业院校办学自,形成自主办学、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新机制。四是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认真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职业教育领域,确保民办院校的受教育者和教职工在升学、就业、资格认定、职称评定、工龄计算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鼓励和支持合作办学,企业与学校联合办学,股份制投资办学,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职业教育加快发展

发展职业教育是关系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职业教育能不能搞好,主要责任在各级政府,关键在于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职业教育作为推动发展、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任务,进一步明确责任,加大工作力度,切实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政策支撑。

一要把职业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统筹协调,精心组织实施。由于一些县(市)政府主要领导正在参加市里的人代会,今天到会的分管领导,会后要向主要领导汇报,并要召开政府常务会议认真研究本地职业教育发展问题。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国务院和省里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实施意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把工作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加强督促检查,把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作为评价县(市)整体工作的重要内容。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职业学校,了解情况,帮助研究解决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二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职业教育涉及方方面面,各地及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抓好工作落实。各级教育、农业、劳动保障等部门要立足职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合力,建立起政府统筹、分工协作、密切配合的有效工作机制。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多渠道增加投入,支持职业教育发展。从明年开始至“十一五”期末,省财政每年安排7000万元资金,支持中等职业教育“百强校”发展,其中4000万元用于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建设。市县两级财政也要制定配套措施,设立专项资金,逐步增加投入,支持职业教育发展。

三要落实和完善有关政策。今年秋季学期,国家开始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制度,这是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中央为促进教育公平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县级职教中心的学生相当一部分来自农村贫困家庭,全部属于国家助学金应该资助的对象。这部分资金由国家和省里拿大头,县(市)承担的部分要无条件、按要求落实。要鼓励和帮助城乡低保家庭适龄子女上职业学校,及早就业,摆脱贫困。对这部分学生要免除学费并发给助学金。对投资兴办职业学校,要在校舍用地、建筑收费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制定和完善职业教育兼职教师聘用政策,支持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在职业院校兼职,建立吸引人才、稳定队伍、合理流动的用人机制。

建设教育范文第7篇

在对中学生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往往只重视对学生的语言文明教育,健康的文学作品和影、视内容汲取性教育,公益性和公德教育,爱国主义理想教育,以及一般的规范教育,其他方面似乎也道不出什么来。中学生与小学生相比,特别是中学高年级学生,其知识范围和对事物的认识远远要比小学生宽阔、深刻。我们对中学生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教育必须注意一定的全面性、完整性和视野的开阔性。联系对中学生精神文明建设教育过程中的具体实际,往往存在着一系列的“盲点”:

1缺乏对协作精神养成的教育。在对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往往只注重简单的友爱教育,而缺乏一定层次的协作精神的养成教育。协作精神除了“友爱”之外,这其中还包括与校园文化、科技和风纪建设的协作;对生活空间中的法制、法规和道德规范建设的协作;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传播精神文明建设内容、促进深入开展“希望工程”和“手拉手”等活动的协作。所以,我们要突出对他们的协作精神的养成教育,要把协作精神的养成教育提高到一定的高度,决不可以满足于表象的、仅仅的参与,更不可以受应试教育的惯性影响而去滋长和鼓励过度追求高等文凭的个人奋斗意识。

2缺乏对批判能力培养的教育。我们在对学生施行精神文明建设的教育方式上往往呈封闭状态,从而使学生产生了一系列的逆反性和猎奇性心理,一些精神文明之外的东西也难免溅到稚嫩的心灵之中。有关教者们对于一些是非问题往往只满足于简单的说教,缺乏对学生自身免疫能力的提高,缺乏对他们的批判能力的培养,对于一些污染人们精神的东西不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层的分析、辨别。如对有关的摄影、雕塑、文学、歌曲、信仰等褒贬不一,判断不清,有时则使学生毫无意识地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3缺乏对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教育。一些独生子女中学生一般都是在父母的呵护和控制之下逐渐成长起来的,进入学校后一部分学生受着应试教育的惯性影响,他们基本上又是在教师的束缚性调教下进行学习,所以学生除了集中于对有关课程的思维之外,而对所学知识的再造性思维能力则处于一种停滞状态。针对有关的制作、发明、创造、设计、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灵活的渗透性应用等显得力不从心,有时迫于课程的压力和时间的原因,往往兴趣不浓、介入很少。

4缺乏对社会进行正确全面透视的引导。中学生们对社会现象虽然具有一定的观察透视能力,但是由于经历、阅历、知识和接触角度等的限制,他们对社会的透视往往又比较肤浅,常常出现一些错位现象。如商品质量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就业形式问题、有关行风问题等,他们有时则被一些枝枝叶叶遮住了自己的视野,看不到精神文明的主流,辨别不出精神文明的主旋律。教者针对学生如此认识总感到棘手、棘口,对其透视社会的方法不能够雄辩地解释和指导,而是畏畏缩缩,甚至持默认态度,从而使学生透视社会的有关现象越发感到模糊或迷茫,心中似乎总有千千结。

5缺乏平凡的就业思想形成的教育。一个人的追求必须高尚,从事的职业必须服从于社会的需要,要善于、乐意做平凡的事,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示出自己的才智,对于跨世纪的人才来说更需要如此。可是,我们的一些中学生们对此却表现得比较淡保奋斗,只为自己所需要的一纸文凭而奋斗;追求,只为自己想从事安逸、舒适的职业所追求,有时甚至连父母的就业状况,家庭事件等都不愿意主动热情地去关心、了解。在精神文明建设的教育中,相当一部分教者对此注意得也比较少,只看到学生在认真地读书,只看到学生优异的文化成绩,同时只看到学生表象的守纪现象,其他并不在意,也并没有真的去透视一下。所以,往往导致一些学生的成才思路比较狭窄,不良的成才动机也往往使一些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埋怨和“急躁”情绪。

6缺乏对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深化教育。尽管“青年志愿者”和“手拉手”等活动在一定的范围内搞得轰轰烈烈,比较扎实,但是在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当中对此并不在意,他们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往往理解成为是一种比较幼稚的思想,陈旧过时的思想,与市场经济不够吻合的思想。有些中学生虽然为别人做了一点好事,但心理上却比较勉强,缺乏一种深层次的激情和意愿,表扬欲时常占了上风,有时甚至把为别人服务、做点好事视为一种任务,是一种一次性的活动,缺乏持久性和主动性。与此同时,我们的教者对中学生们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也缺乏严格的督导,有时呈敷衍状态。

其一,他们认为中学生的时间相对紧张,课后作业量如滚滚流水,滔滔不绝,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容易得到足够展示的机会。

其二,教者对学生进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时,备课不够充分,内容比较平淡,通常采用比较肤浅的、泛泛说教的方法来应付“门面”,教育缺乏感染性。

其三,教者在“激发”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时,常常是搞摊派、下任务,使一些学生的为人民服务思想往往在过度外因的作用下则转化为一种被动性的反射。许多教者们在对学生进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时,不能够从宏观上去激活学生的服务意识,也没有从微观上去牵引和起动学生为人民服务的主动性和原动力,也就是说缺乏了一定层次上的深化教育。

7缺乏对传统文明思想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继承和汲取性教育。在对学生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教育过程中,一部分教者往往缺乏对传统文明思想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继承和汲取,有时甚至把“礼仪之邦”中精髓性的东西也当成“辫子”被剪掉了,也有的教者对世界优秀文化了解甚少,认识片面,使传统的文化思想和世界优秀文化不能够与现阶段精神文明的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所以在对学生施行一系列精神文明建设的教育过程中,也无从对学生进行较高层次的引导和教育。

8缺乏对精神文明建设氛围营造的主动性意识教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人们都是这么说。一些教者往往只注重对学生自身精神文明建设的教育,而忽视或忘却了学生渗透于社会细胞中的积极作用;忽视和忘却了利用精神文明建设的对象来营造精神文明建设氛围的促进作用。我们不但需要学生去风化家庭中不够规范的问题,同时也需要学生在促进家庭文明的过程中去教育自己、提高认识。如家长们的行为道德、择业思想、行风意识、致富途径、睦邻关系等等,都需要学生们去参与净化,以至促进一定生活空间的生态平衡。

9缺乏对学生中不够诚实的行为的教育。一些学生往往受到有关的所谓行风的影响、公关意识的影响,办事说话不够守信,诚实不足,“圆滑”失度,“老练”而“事故”,纯朴中似乎夹杂着一些浊气。如在学生中所出现的考风问题,日常行为规范问题,社会实践中的参与性意识问题,面对一些违纪现象的态度问题,待友接物的导向性问题等,常常给人以一种浮躁感、正直欠缺感、胸怀袒露的“羞涩”感。我们的教者有时则看不到中学生们这些现象,只满足于一般的说教,忽视了对学生行为的动态性监测和扫瞄,忽视了对一些学生所存有的“圆滑”的畸形性应变能力的矫正,缺乏对这些不够诚实守信行为根源的揭露和批判,同时也缺乏了点对一系列正面典型的树立和对照。

在对中学生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教育过程中的“盲点”如此种种,所以,在实施有关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加以克服和避免,要努力提高对学生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教育的全面性和通透性,要明确目标,重心稳定,不断灵活转换教育角度,力求消除其教育“盲点”。

1指导学生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决议》为我们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要求,明确了指导思想,所以我们每个教者特别是班主任、团委会一定要指导学生认真学习,掌握《决议》中的有关要求。

(1)从思想上认真帮助学生完善和了解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做到仔细体会,深化理解。

(2)可以利用主题班会、团的活动等专门的时间来认真学习,还可以结合有关的课程教学有机地渗透《决议》的相关内容。如语文课、音乐课、美术课、思想政治课、劳动技术课、择业教育课等有关的课程都可以进行有序的学习,以至达到扩大视野、加深印象的目的。

(3)要提醒学生,学习《决议》、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教育并非是某一阶段性的任务,这应当是每个人的自觉和完善人格形象、净化生活环境、服务于人民的终身要求。

2认真强化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和完善性。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教育内容,《决议》中讲得非常明确,而且比较具体,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决议》时不可以片面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更多、更广、更加丰富的有关内容。对于我们常常忽视或偏颇的有关内容一定要注意认真强化。

(1)在引导学生朝着一定的目标攀登的同时要引导他们摆正好国家和个人利益的关系,要把自己的追求放在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中加以考虑;要把社会主义协作精神的养成教育视为精神文明建设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慎防“追求为个人、发财为自己”的陈旧而庸俗的思想浸染广大的学生。

(2)努力加强学生批判能力的培养。社会的机体总体来说是健康的、茁壮的,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一些浊气和残渣在侵蚀着年青的一代,对此,我们在加强中学生们精神文明建设的教育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免疫能力,不断批判有损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歪风和邪气,要教育他们学会分析,学会总结,分辨是非,要使他们的思想不断浸渍在文明的氛围之中。

(3)要帮助学生摆脱应试教育的惯性影响。在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给学生以科学的导向,要使学生们的思想与教学改革相适应,与时代的节拍相适应,要认真强化素质教育,注重对学生全方位的能力培养。

(4)正确全面透视社会。在帮助学生学会透视社会时,要指点他们学会真正全面透视社会的能力。不要以一斑而视为全貌,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反感情绪;更不要以其一斑而去效仿或随“大流”。我们要不断帮助学生调节好焦距,调整好视野,要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要以自己的端正品行去影响环境、透视社会,我们不但要指导学生看到美丽的城市和农村,同时也要指导他们学会正确处理垃圾的能力。

(5)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择业思想。择业问题是青年们敏感的问题,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因材施教,慎防盲目、过度追求高等文凭的现象出现,三百六十行,每一行都能发挥人们的才智,平凡的职业都有用武之地。教者要不断地向学生展示多角度、全方位的成才渠道,不断地向学生展示名人、伟人形象和效应,积极确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使每个学生的理想和追求真正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结合起来。

(6)指导学生不断汲取传统文明思想和世界优秀文化。中华民族的文明思想源远流长,作为优秀民族的子孙后代,我们必须不断汲取传统的文明思想,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教育过程中,我们还必须仔细品味汲取世界优秀文化,要为中学生们走向未来、走向世界打下坚实的基储作好充分的准备。对中学生们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教育必须放眼于未来、放眼于世界,我们的目的才能达到。

3每个教者应当是一个完善的文明人格形象。在加强对学生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我们每个教者应当是一个完善的文明人格形象,只有这样才能有益于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加速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

(1)教者必须首先认真学习《决议》内容,严格执行《决议》精神,深化理解,仔细对照,在教育、指导学生的同时也要学会不断地教育自己,督促自己。

(2)教者必须具有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以培养合格人才为第一己任,从教乐教,紧握教育的方向盘,坚决排除应试教育对素质教育的干扰和惯性影响,切实加强学生对多种能力及素质的培养,永远不辱教育之使命。

(3)言行一致,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对学生的潜移作用。

(4)每个教者必须站在抵制腐朽思想和行为的最前沿,为净化环境、改良气候勇于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建设教育范文第8篇

【英文摘要】Fromthevie

以往许多研究仅仅从精神文明的角度思考精神文化,将其局限于单纯社会道德建设的视野之中,排除了对精神文化的本体论研究。从教育实践看,学校文化始终走不出“物质文化”建设的思路,基本上是一种文化环境的布置或文化活动的设计,这就是为什么学校文化丰富了,却不能把幸福和快乐带给学生的根本原因。文化观的价值转向,使学校文化理论能够建立在生命哲学的基础之上,让文化真正回到学生自己的精神生活之中。

一、精神文化的哲学本质

(一)精神文化的解释范式

关于精神文化,有两种基本的解释范式。一种是道德哲学的解释范式。近代哲学将文化的概念推向精神的高度,并提出精神文化这一概念,是出于人类对物质文化和技术文明的反思,试图从物质文明的陷阱中得到解救,表现了人类重新探寻未来文化发展方向的危机意识。斯诺关于“两种文化”的著名论断告诉人们,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尖锐对立,已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重要危机。科斯洛夫斯基则直接用“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这对范畴,再次表达了斯诺关于两种文化对抗的担忧,从而使精神文化获得一种特殊的时代意义和历史内涵。从这个意义上看,精神文化被看作与物质文化和技术文化相对立的一种文化价值,它强调人类文化生活的伦理和道德内涵,表现了人类对精神世界和伦理生活的重新发现。文化哲学和社会哲学对精神文化的解释大多站在这一立场之上。另一种是生命哲学的解释范式。第一次从人或生命的角度讨论“精神文化”,始于德国文化教育学派的思想家。狄尔泰的生命哲学、斯普兰格的文化陶冶论、博尔诺夫的精神漫游说等等,为文化的精神概念奠定了基础。在此之前,文化一词经历了古代希腊人的“教养文化”、泰勒的“总体文化”,以及新康德主义的“价值文化”等等。然而,文化的含义尽管不断得到拓展,但始终没有能真正与人的生命过程和精神生活走到一起。文化教育学派的思想家们,最早将文化与人的生命意识结合起来,使文化作为一种教育资源所具有的内在性质得到揭示。斯普兰格曾解释了之所以要以生命为起点理解文化的本质,是因为文化对人精神生命不可或缺的意义。他认为,学校文化的价值在于“唤醒生命”,而不在于传递知识。教育应当“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教育之根和文化之根的寻求,只能通过人的灵魂的唤醒才能实现。”(注: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派[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73、99.)文化只有与精神相结合,即只有用“精神文化”这一概念才能真正表达文化的生命本质。生命哲学的解释范式,并不拒绝精神文化所具有的伦理价值,但它更关注学校文化与人的生命意志之间的对话,将精神文化视为人的一种内在生活形式。

(二)生命意识:内在生活形式的根本特征

文化的概念几乎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化的概念与人性的概念一样广阔,文化的多元定义即是文化研究的开放性(注:周勇.论教育文化研究——教育研究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发展研究,2000,(7).)。文化概念的不断精神化,始于哲学家们不断用人性的视野看待文化问题,从而逐渐推论出文化的生命本质。在狄尔泰的生命哲学中,无论是文化还是历史,都只不过是生命的不同表现形态,生命是理解人类一切活动的根源。叔本华提出著名的生命认识论,把认识活动定义为生命体验,而不是“逻辑统一性”,他说,“世界当然不是指理论上可以认识到的世界,而是在生命的进程中可以体验到的世界。”(注:费迪南·费尔曼.生命哲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8-29、28.)柏格森和施本格勒则将这种生命认识论运用于文化的解释之中,新儒家的方东美则直接提出“生命本体”的文化观。在他们的文化视野中,任何文化只是生命的符号形式,是不同生命形式的文化表达,抓住了生命,才抓住了文化的本质。日本学者池田大作认为,“文化的本质理所当然就是对人类生命和精神的开发。”(注:池田大作.人生寄语[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103.)视精神文化为人的内在生活的形式,这就是站在生命立场上的文化信仰。

从某种意义上看,精神文化的确是一种平衡物质文化或技术文化的手段,具有丰富的伦理意义和道德内涵,但是,如果把精神文化看作是纯粹限制物质文明的工具,尤其是将其视为实现社会目的的手段,单纯从政治目的或伦理意义上理解精神文化建设,则可能使我们陷于误区之中。在学校文化建设中,为什么许多教师常常只关心外在的文化形式,而不关心学生的内在文化体验,究其原因就在于未能确立生命本体的文化观。这种背离生命的学校文化,必然只能走向学生精神发展、个性发展和素质发展的反面。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处于分裂之中的学校文化,比如,物质文化建设是审美性的,而制度文化则仍是传统的规范建设。这样的学校文化建设,不仅不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而且也不能带给他们真正的精神幸福,反而可能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压抑和困惑。因为,离开了学生内在的生命需要,再丰富的文化生活,都不可能成为促进学生精神发展的力量。

从生命哲学的视野看,只有精神活动才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最高形式,因而也只有精神文化才真正表现出文化的生命特征。如果没有人类的精神活动,人类文化的生命特性不仅不可能得到表现,而且也将变得毫无意义。正因为如此,文化教育学派的思想家们才用生命概念重新构建教育的文化哲学。斯普兰格曾经说过,只有生命才需要用文化去陶冶和唤醒。在这里,文化一词已经不是单纯指一般意义上的文化,更不是指物质文化,而是指真正意义上的精神文化。因为他用“生命唤醒”来表达文化陶冶的实质,可见文化绝不是单纯指外在的文化形式,而是指一种内在性的精神文化。雅斯贝斯在讨论文化陶冶时,认为文化陶冶是“心灵净化”,是使“心灵深处无限开放”。如果离开人的生命意识,任何文化的思考都没有真正的教育价值,因为学校文化在本质上是学生进行生命交流的过程,而不是孤立存在的运动过程。

二、精神文化的理论架构

(一)精神文化的生命基础

最能表达生命存在的直接方式是人的体验性,因而体验为精神文化建设确立起内在的生命基础。狄尔泰最早开始在哲学视野下关照教育的生命主题,让体验在理论上获得教育的名义和身份。狄尔泰提出生命本体问题,将“体验—表达—理解”三种生命过程,视为替代传统教育的新范式,在此,体验被看作是教育的本体论起点。在狄尔泰思想中,哲学对体验的关注,是哲学关注生命的开始,正是体验这一概念,才真正改变了传统认识论远离生命的谬误。他的继承者伽达默尔则进一步细化了体验的生命特征,认为体验使人的求知过程更加靠近人的生命本身。在他看来,体验的最大生命特征是直接性,这预示着个体认识的不可替代性,“所有被经历的东西都属于这个自我的统一体,因而包含了一种不可调换、不可替代的与这个生命整体的关联。”(注: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87.)叔本华则把生命视为时间性的,因而生命只有在具体的体验中才有意义,生命是通过每一个体的体验而被证明存在。(注:费迪南·费尔曼.生命哲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8-29、28.)伽达默尔还进一步确证,体验在本质上不同于“经验”,经验中更多显示的是知识的规定性,以及权威和传统的制约性,而体验则力求排除这些外在的干预,更强调个人化的精神感受。人的精神活动及其感受力是生命的根本力量,体验作为生命的直接形态,由精神文化的生命本质所规定,只要精神文化以生命发展为本质,体验就必然是教育的直接出发点,因而只有从生命体验出发的教育,才能真正反映精神文化以生命为本体的教育性质。

作为生命的基础,体验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先性。但体验不是无所不能的,体验不能否定和代替其他生命过程。体验需要教育的规约和引导,在这种引导中为体验重新安置价值本质。在生命意识已经普遍深入人心的今天,强调这一点显得特别重要。有些研究者对体验的教育价值给予过高的期望,不仅将体验视为基础性的,更视为惟一性的,把体验等同于生命本身。在他们看来,体验是完全自由的,顺从体验的指引就是尊重生命的教育。狄尔泰将体验视为教育的基础,但从没有止步于此,在他的本体论转向中,通过“表达”和“理解”进一步展开体验的生命意义,通过与学生的精神交流,完成教育的引导和规约作用。狄尔泰对体验的讨论为我们理解体验的教育意义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理论启示。我们常常过分关心学生的自然体验,而拒绝了学生的精神体验。精神体验不同于对自然对象的直观,而是对美和善的体验,是对生活意义的体验。精神体验必然包含着体验者的道德思考,以及与另一生命主体的对话和交流,即便是自然体验,也同样包含着价值和意义的认识,以及道德和良知的选择。因此,在精神文化建设中,不仅需要对体验持更多的同情,而且需要对体验进行价值引导。学校不仅应当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也同样应当提高教育者的引导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体验的教育意义。

(二)精神文化的本体形式

1.教育的生活世界。回归生活是现代哲学走向生命世界的基本思路,在一些学者的眼中,生活世界已经被理解为是一个研究框构(注: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84、190-191.),具有了方法论的意义,通常成为批判传统教育的一般起点。然而,我们对生活世界这一概念的本质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在许多研究者的观念中,生活世界被诗化了。事实上,哲学中的概念仅仅提供了我们思考教育问题的一个理论起点,只有与教育活动结合之后,才能使之成为一种真正有意义的教育话语。

教育中的生活世界,虽然也有哲学概念的含义,但就教育而言,生活世界最重要的含义是尊重学生作为教育生活中精神主体的地位。正因为传统教育损害了这种主体地位,所以教育才失去生活世界的本质。回到生活世界之中,就是要让学生的精神活动和生命体验成为学校文化生活的中心。回归生活世界不是在形式上由课程学习转入日常生活,放弃了课堂和知识并不等于就是回到生活世界。生活世界的本质,并不在于是课程学习,还是日常生活,而在于学生的主体精神,换句话说,也就是所谓内在的生活形式,而不是外在的生活形式。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其实质是生命的殖民化(注: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84、190-191.)。要回到生活世界中,就是要回到生命世界中,使人重新成为生活的主体。因此,所谓课堂生活或日常生活并不是生活世界的本质区别,只要学生能够作为精神主体出现在教育生活中,那么,无论是课堂生活,还是知识学习,都可以看作是日常生活,是真正的生活世界。相反,如果学生不能作为主体支配自己的教育生活,那么,即便是所谓日常生活,也失去生活世界的本质,也只能是被统治、被压迫的生活,没有生命价值的生活。

传统的文化理论,并未彻底排除生活世界的意义,恰恰相反,还非常注重学校的文化生活。然而,传统的文化观,只注重文化形式的设计,丰富的文化形式掩盖了学生的生命之声。强调学校的文化生活,不是传统文化理论的错误,关键是它只看到文化生活的外在形式,而忽视了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生命感受。丰富的文化生活,只是为了实现教育者的目的,教师往往为了“文化”而“文化”,创造了丰富的文化生活,却把学生当作文化或生活的木偶。这种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自私”的文化,文化不是学生的文化,生活不是学生的生活,文化是教师的工具,生活是教师的游戏。精神文化不是要否定学生丰富的文化生活,而是要填平教育生活中的空场——生命体验。

2.学生的心灵生活。心灵是精神活动的场所,心灵的本质就是精神,没有心灵精神就失去了居所和意义。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观,心灵的培育要比任何文化形式的设计都更重要。心灵的概念意味着精神生活的独立性,以及精神生活所具有的不可侵犯的自由本质。德国哲学家奥伊肯认为精神生活具有特殊的生命意义,精神生活是独立于物质生活的生活世界。在他看来,精神生活不是生活世界的“一个方面”,精神生活“它本身就是一个世界”,而且是一个独立的“现实世界”。(注:鲁道夫·奥伊肯.新人生哲学要义[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260-267、9、9、72.)心灵不可以被规范,也不可以被限定,心灵是一个自由生长的主体。心灵正是以自己无限的可能性而获得生存的意义。从心灵的视野看待学校文化,文化就会显现出新的意义。比如,在传统文化的观念中,像“班级日记”这样的文化形式,往往不为教师们所重视,他们更看重的是能够展示班级名誉和个人声望的各种竞赛活动,诸如数学、物理竞赛等。但在精神文化的概念中,像班级日记这种文化形式可能比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更重要,更具有文化的精神价值。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的心灵活动得到教育的真诚关切,在精神文化建设中占有更为重要的位置。

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曾专门论述教育的“心灵化”问题,他把心灵化作为教育的基本取向,教育就在于向心灵的靠近,越是能够接近学生心灵的教育越是完美的教育。只有心灵的教育,才能达到精神的高度。心灵具有内在性,心灵只有靠体验和理解才能把握,没有真切的体验,没有同情和理解,心灵是不可接近的。教育只有把通向心灵之路引入学校的教育生活,才能最后达成生命教育的精神境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同样十分重视学生精神世界的建设,他在《学生的精神世界》、《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著作中,系统论述了学生精神世界的培育问题。他写到,“教育——这首先是教师跟孩子在精神上的经常接触”(注: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3、28.),“人的精神生活,即内心世界是否丰富,取决于他同周围世界的实际关系是否丰富多样,取决于他同自然界和其他人的相互作用的内容与性质。”(注: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3、28.)在他看来,精神世界就是学生的心灵世界,主张用丰富的生活内容与学生的心灵世界沟通,并把心灵世界的建设看作学校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精神文化建设与物质文化建设具有不同的起点,精神文化建设从学生的心灵活动开始,重心是学生的文化体验和精神感受,以及在这种体验和感受中学生获得的快乐和意义。

三、精神文化的建设路径

(一)文化陶冶理论

文化教育学派的陶冶理论改变着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为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向。文化教育学派,不仅第一次提出“精神文化”这一概念并赋予其独特的哲学内涵,而且还第一次提出了“文化陶冶”的教育观,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了哲学基础。雅斯贝尔斯站在文化陶冶观的立场上,重新讨论了教育的本质问题。在他看来,陶冶的性质是“全面地展开精神运动”,就是“全面地造就人,铸造人的本质”,他写到,“人的文化的一个要素就是作为他历史性知识方式的陶冶,陶冶作为某一时代世界和宗教的历史现实性之语言是充满生命力,同时陶冶又是交流、唤醒和自我实现的中介。”(注: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103.)他认为文化陶冶是教育的本质,而不是像传统理论那样,将“文化传递”定义为教育的本质。无论是知识作为一种文化,还是生活作为一种文化,其教育的功能都只在于陶冶。学校的一切,都可以被看作是文化,因为学校的惟一功能是对学生的精神陶冶,这就是文化教育学派的教育本质论。

文化陶冶论不仅用生命哲学对文化进行重新定义,而且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教育本质论。文化教育学派以生命哲学作为自己的坚实基础,以“生命不可规范”这一根本原理作为建立文化陶冶论的基本依据,将这一论点贯穿于以文化陶冶为中心的教育观中,并站在这一论点上,批判传统教育的科学主义教育立场。在他们看来,由于生命的不可规范及不可预设性,因而只有文化陶冶才适用于人的生长过程。因为有了新的哲学基础,文化教育学派得以用新的视野重新考察学校文化理论,从而在本质上使教育从决定论的目的观中得以真正的解放。陶冶论远离了确定性,打开了通向生命发展的可能性和开放性的世界。陶冶论的代表德国教育家李特深情地说:陶冶“犹如人们从无底的存在深渊之不可言状的迷惑中挣脱出来,而达到广阔的平原上,心胸顿时开朗,感到宇宙万物、天地人生都在我的胸中,和我的心灵产生共鸣,形成一种水融、天人合一的关系。”(注: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派[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73、99.)在这里,陶冶实现了孔子诗教的理想:“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注:论语·阳货.)任何外在的文化和生活,都变成学生心灵自由的力量与源泉。

陶冶论最根本的意义在于,改变了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范式,从人的生命世界和精神生活出发,把陶冶看作精神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在这一视野下,学校文化生活的外在形式和丰富内容,只是精神文化建设的一种重要资源,而不是最终的目的。在这个基础之上,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生命体验,才能使这些资源成为精神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传统文化理论虽然发现了文化的教育价值,但却因为排斥文化主体的作用,因而不能真正影响学生的精神生活。尽管学校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始终只限于“业余生活”之中。在陶冶论的立场上,学校文化生活决不仅仅是一种业余生活,只要能真正尊重学生作为生命主体的价值,都可以理解为精神文化的活动范畴。如果课堂能够给予学生真正的生命体验,就应当视为一种真正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精神生活哲学

生命哲学的另一重要代表奥伊肯提出“精神生活哲学”的概念,独树一帜地为生命哲学创立了理解生命本质的一种哲学解释观,在他看来,生命的本质不是人的感性本质,而是人的精神生活,是超越于感性直观的精神。精神这一概念,不仅解释了生活的本质,而且也解释了陶冶理论的本质。学校精神文化建设,表现于日常生活之中,但不是日常生活本身,它的根本特征是精神生活的陶冶。文化陶冶需要生命体验,但也不是生命体验本身,而是生命体验中的精神内涵,只有在精神生活中才能真正揭示学校文化陶冶的价值本质。

人的生活意义全部在于人的精神的高贵性,是精神给予生命以崇高的价值和意义,这一给予关系是不能被颠倒的。“精神产生于一个更高的源泉而不是与感官世界共生,当唯物主义者想要合乎逻辑地表述他的观点时也必须接受这一更高的境界……感官的直接性不断地越来越多地把它的优势让给精神的直接性;外部生活被按内部生活的观点来经历、来看待,而不是相反。”(注:鲁道夫·奥伊肯.新人生哲学要义[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260-267、9、9、72.)学校文化必须回到精神生活中来,生命体验必须在人的精神家园中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否则,单纯的生命直观可能会使我们付出巨大的代价。我们今天的教育无疑在这个问题上已经明显出现差错,把传统教育所引起的教育问题,错误地归咎于教育对精神化的偏爱和重视,因此,以放弃教育的精神世界来寻求学校教育的变革,这是非常危险的。

(三)制度文化理性

把精神文化建设与整个学校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从整个制度文化上建立起生命本体的价值观,并真正确立起制度优先的教育原则,这是制度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在分析道德本性时,将道德的基础立于社会而不是个人,他还批评了人们对卢梭自然主义的误解,认为卢梭自然主义的本质不是“个体本质”而是“社会本质”。在他看来,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远优先于《爱弥尔》的自然个性,(注: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420.)他首先是期望通过改善社会,然后才期望从这种改善中得到爱弥尔的自然天性。

美国学者尼布尔在《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一书中则尖锐指出,个人常常只是在社会的腐化下才丢失了道德的本性。在他看来,“人类群体道德上的愚钝使纯粹无私的道德成为不可能。任何社会群体都没有足够的想像力来接受纯粹的爱的影响,也不可能说服社会群体冒险去接受纯粹的爱。”(注:莱茵霍尔德·尼布尔.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213.)同时,他还认为社会是一种政治,道德不能代替政治。制度作为一种政治力量,它远远高于个人的力量。学校教育的生命意识首先必须依赖于作为制度资源的“政治”力量,然后才可能影响到教师个人的教育行为。作为有生命的个人,教师原本具有同情和理解生命的可能性,但在否定生命的教育制度中,教师个人的生命情感常常被遮蔽了。教育中的生命暴力,不是来自于教师个人的情感本性,而是来自于整个教育制度对人的冷漠和拒绝。教师只是制度文化的工具,他们的教育行为,在本质上可以看作是“制度意志”的延伸。在教师个人情感与制度需要的冲突中,个人的教育热情必然让位于制度文化和社会习俗的压力,家长的期望和升学的需要必然成为支配教师个人行为的根本动力。

建设教育范文第9篇

一、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加强,打造“平安校园”迈出新步伐

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武装广大干部师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重要思想转化为干部师生的自觉行动、转化为教育生产力。以抓好校系两级中心组理论学习为重点,加强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工作。举办*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会,邀请知名专家作专题辅导报告,全省高校书记校长、厅机关和直属单位正副处长共160余人参加学习。

全面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继续实行高校领导班子年度总结报告制度,全省有30所高校召开了年度总结报告大会,对高校党政“一把手”51人的年度总结报告进行民主评议,对212名高校领导班子成员进行了民主测评。在全省高校校院(系)两级领导班子中开展“三树一创”教育实践活动,推动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深入开展。配强、配好领导班子,新建立了8个高校的党委,5所学校的党委进行了换届,在6所高校实行了行政领导班子任期制。对22所高校领导班子进行了考察,共调整高校校级领导干部118人次。选送了11批次77名高校领导干部到中央(省委)党校、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进行培训。目前,省部属19所高校有领导干部169人,平均年龄50.6岁,其中50岁以下的占50%,45岁以下的占16%;具有正高职称的占51.5%,副高职称的占33.7%;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占39.1%,其士占11%,硕士占25%;女干部占9.5%,党外干部占5%;有5名院士出任高校校(院)长。

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全面贯彻《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深入开展县、镇、学校三级道德教育工作,推广中小学生德育导师制,促进中小学德育的生活化和人性化。确定每年9月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组织编写《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读本,100多万中小学生参加了以此为主题的读书教育活动。出台《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若干规定》,进一步改革考试评价制度,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德育、体育和美育活动。对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进行重大修改,取消开除、勒令退学等惩戒条款,即使是正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未成年学生,学校也不得取消其学籍,不把在校中小学生轻易推向社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育网络管理工作的通知》,加强网络信息的过滤与监管,不断扩大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上网条件。把教师计算机技能、网络应用水平和网络文明教育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使教师成为学校开展网络文明教育工作的主体。确立良好的德育导向,评选表彰41名省级优秀学生,195名省级三好学生。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切实加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按照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编入教材的要求,组织编写《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概论》和《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专科版),组织300多名“两课”教师参加集中备课,培训200多名高职院校“两课”教师,努力提高“两课”教育的吸引力。认真实施大学生导师制,要求每一所本科院校都要选择1-2个学院开展导师制的试点工作,目前已在大部分本科院校推广。继续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进公寓、进学生社团,全省高校已建立了70多个有特色、有吸引力的主题网站(或网页);对全省高校上网场所进行全面清查整顿,坚决取缔校园内的经营性网吧,禁止将学校房产和设备出租用于互联网服务场所。所有校外学生公寓实现了政治辅导员入驻,共1000多名政治辅导员进驻学生公寓,相当部分高校在公寓区设立辅导员工作室、党团活动室、社团活动室、心理咨询室等。大学生社团已达到2000余个,一半以上大学生“有自己喜欢的社团”;积极探索党团组织进社团的新方法。

继续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和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认真落实第十三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以加强领导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目前全省大学生党员总数达4.66万人,占学生总数的9.8%,比上年底上升3.4个百分点;其中研究生党员比例达46.1%,本科生党员比例为12%,专科生党员比例为4.9%。教职工党员2.34万人,比例达43.1%。实施高校“党员之家”建设计划,建成首批17个示范性“党员之家”。

按照建设“平安*”的要求,努力打造“平安校园”。结合5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省中小学校学生人身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办法》,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培训,明确学校在防范与处理学生安全事故中的责任和义务。开展中小学幼儿园及少年儿童安全管理专项整治工作,优化校园安全环境,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加强中小学生逃生救护知识教育,并以考试评价为手段,促进游泳等技能训练进入中小学体育课程。狠抓学校卫生薄弱环节,制定《*省学校突发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确保学校饮食卫生,全年学校食物中毒事件与人数分别比上年下降52%、53.7%。继续健全高校稳定工作责任制,建立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全面推进校园技防设施建设。开展校园及周边治安集中整治工作,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大学生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比上年下降50%。推广下沙高教园区建设“园区110”报警求助系统的做法,努力实现高校安全保卫系统与后勤服务系统、学生工作系统的联动。

二、以均衡发展为目标,基本普及从学前三年到高中段的15年教育

以农村教育为工作重点,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助省政府召开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全面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启动“*省万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加快推进薄弱学校改造、新增破危房改造和新一轮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以创建新一轮教育强县为抓手,继续落实“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继续推进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前全省已有53个县(市、区)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教育强县,占县(市、区)总数的60%。

继续实施“教育对口支援工程”,在8个市本级、34个教育强县(市、区)和25个欠发达县(市、区)之间建立对口支援关系,督促支援地区筹资75万—180万元,支援受援地区的九年义务教育。各级财政每年单列安排10亿元转移支付经费基数,其中省本级财政安排4亿元,主要补助欠发达地区。省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补助4000万元,用于欠发达地区学校布局调整、扶困助学和名师名校长培训。向农村特困家庭学生赠送学习用录音机2.5万台。做好对口支援、新疆等西部地区教育工作,在金华市设立新疆和田地区*高中班。

通过财政补助、学校减免杂费、争取社会资助等方式,确保经济困难学生等弱势群体公平接受义务教育,全省没有发现一个学生因贫辍学。继续对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家庭子女、列入农村五保供养范围的未成年人、由社会福利机构监护的未成年人、革命烈士子女实行小学到高中的免费教育,继续落实少数民族小学、初中学生免收杂费的规定。全年资助经济困难中小学生30万人,资助总额达1.5亿元。从*年开始,省扶困助学专项资金从1000万元增加到3000万元,进一步扩大受益面。积极推动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流动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切实保障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

全面促进各类基础教育协调发展。在全国率先制定《*省学前儿童入园管理办法》,审核通过47所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全省省级示范性幼儿园达到188所。召开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讨会,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均衡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加快省级示范初中、小学建设,批准108所省示范小学,82所省示范初中,12所省九年一贯制示范学校,全省示范小学达303所,示范初中达254所。继续加大高中教育发展的步伐,加强省级重点高中建设,鼓励将高中资源相对向城区集中,鼓励利用优质名牌高中的办学优势改造薄弱高中,全省省级重点高中已达503所,占46.4%。启动特殊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完善特殊教育学校发展规划;深入开展“三残”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实验,下拨60万元实验经费和120万元特教专项补助经费。

*年,全省学前三年幼儿毛入学率达85%,居全国省区第一;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和流动儿童少年入学率都超过97%,义务教育阶段各项主要指标均列全国前茅。初中毕业生升高中段学校比例达87.76%,成为全国省区中第一个基本普及15年教育的省份,提前一年实现省政府确定的基本普及15年教育的目标。

三、优化结构,提升层次,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有了新的提高

高教园区建设继续推进。到*年底,六大高教园区已完成3/4的工程量,建成杭州滨江园区、宁波园区、温州园区,基本建成下沙高教园区西区和*大学紫金港校区,完成下沙东区和小和山园区一期工程。全年完成投资34.7亿元,竣工建筑面积105万平方米,有16个高校建筑项目荣获“钱江杯”;高教园区累计竣工校舍面积725万平方米,完成投资额162.5亿元,有36所高校、26万名在校生入驻高教园区。

高等教育结构得到优化。经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评议并经教育部批准,今年我省有8所院校升格更名,其中学院升大学4所(含筹建1所)、专升本3所、中专升大专1所。全省大学数量增至8所,本科院校增至26所,普通高校达到73所。

独立学院办学进一步规范。按照教育部“六独立”的要求,对全省22所民办二级学院进行了清理和规范,全省有19所独立学院获得教育部重新确认。

中外合作办学有了新进展。贯彻《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推进中外合作办学,提高高等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国际化程度。支持筹建宁波诺丁汉大学并实现首次招生,使该校成为我国首家中外合作举办的高校。获教育部批准,筹建杭州国际学校和宁波国际学校。

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年全省地方属高校及科研机构共招收研究生2608人,在学研究生5251人,分别比上年增长58.9%、55.5%。全省地方属高校招收普通本专科学生18.95万人,比上年增长13.3%;高考录取率达76.6%,在高中毕业生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与上年持平;全省普通高校在校生达57.27万人,增长18.2%;每10万人口中普通高校在校生数达1213人。设立学历与非学历教育自学考试项目31个,累计接纳自考生14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0%,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

高校科研实力不断增强。*年全省高校科研经费超过20亿元,新增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重点实验室3个。

四、强化特色、服务“三农”,职业与成人教育办学空间进一步拓展

继续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开展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合格评估,促进中等职业学校资源整合,取消一批不合格学校独立举办中等职业教育的资格。加强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全省共有161所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其中有60所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重点职业学校占中等职业学校的比例达36%。

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继续保持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年全省中职学校共招生29.35万人,普教职教招生比为1:0.99。根据教育部要求,积极开展中西部职业教育合作,我省24所学校与西部28所学校合作招生1973人。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强化职业学校办学特色,建设一批省级示范专业,新增22个机电、信息、建筑、商贸、旅游、服装等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紧密相关的省级示范专业,使示范专业总量达122个。启动先进制造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建设,确定首批8个示范基地。

全面开展农民培训工程。成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领导小组,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培训工作的意见》,积极参与省委、省政府“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百万农民培训工程”、“百万职工双证制教育培训工程”和“阳光工程”四大农民培训工程。全省有238所职业学校和811所乡镇化技术学校被各级政府指定为农民培训基地,教育系统完成农民引导性培训102万人,农村转移劳动力技能培训55.4万人,完成农民农业实用技术培训65万人,农村后备劳动力职业技术培训近10万人;开展农民工“双证制教育培训”3.2万人,农民中高等学历教育12万人;近10万农村社会成员通过自学考试接受高等教育。

积极推进社区教育实验。落实5个部级社区教育实验区,确定21个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加强对学习型社会创建工作的宣传、发动和指导,推进学习型社会创建工作。继上年义乌市、杭州下城区等四个县区试点建设学习型社会以来,今年又有萧山、江干、江东等10个县区正式启动学习型社会的创建工作。

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省所有县(市、区)的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提前一年实施新课程。积极开发地方课程,审定地方课程33项,立项地方课程5项。出台《*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试行)》和《*省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年初中毕业考试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为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举办*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巡礼,表彰首批50所省级校本教研示范学校。全省11个市、88个县(市、区)59.7万名学生参加中考实验操作考查,成绩合格率达98.2%。研发与新教材配套的教学仪器和学具300多套,配备仪器设备和学具2500多万元,中小学装备计算机约10万台,配备新课程电子音像教材3500余万元,为新课程改革提供了条件保障。利用农村学校学额减少的有利时机,开展小班化教育试点和推广工作,促进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启动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在淳安、建德建成VCD教学播放点188个。组织参加全国第一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获一等奖10项、二等奖34项、三等奖38项。

进一步推进以人为本的中职学校学分制和分层次教学,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校企合作教学改革。建立6个省级专业教研基地,结合实际开发校本教材,使中等职业教育进一步贴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5%,重点职业学校的工科类、服务类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

以教学评估为抓手,加强对高等教学质量的监控。完成了全省所有普通高校的首轮教学工作评估,规范了高校教学管理,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加大专业宏观调控力度,审定并公布了789个本科专业、1125个高职高专专业,严格控制10种就业形势不好、招生条件较差或报到率低的专业;鼓励发展直接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的应用型专业,63所高校新增220个本科、高职高专专业。启动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在15所高职院校开展紧缺人才培训工作,新建3所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并顺利实现招生。继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10所本科高校选拔了1500名优秀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本科学习,262名学生通过考试选拔、转校入学等方式参加“2+2”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下沙、滨江、宁波、温州4大高教园区推出100门有特色的共享性课程,1.1万人次参加选修学习,多数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取得学分。

成功组织首次高考自主命题工作。成立高考自主命题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年*省普通高考命题保密工作规定》,组织专家命制了语文、数学、英语三科高考试题。顺利组织了高考,语、数、英三科*卷体现了新课程的特点,难度适中,区分适当,对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和高校选拔人才均具有积极的作用,考生与社会各界的反映良好。

六、坚持党管人才,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提出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开发、引进、使用工作机制。加强引进人才工作的管理与政治审查,严防“”分子向校园渗透。认真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范操作程序,坚持群众公认,促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深化厅机关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一批干部走上新的领导岗位,机关正处职干部的平均年龄为45岁,副处职干部的平均年龄40岁。选派一名干部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

深化人才选拔制度改革,进一步落实高校办学自,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新增省特聘教授4名,使我省特聘教授达12名;继续资助300名40周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或35周岁以下具有硕士学位的青年教师,选送100名教师作为访问学者到国内外重点大学进修,为青年教师提升学历开设6个研究生课程班;为153位留学归国人员提供94.9万元科研启动经费,聘请1000名外国文教专家来我省工作。高校科技人员已占全省科技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一,成为我省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主力军。

继续深化中小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制定《关于*省贯彻国家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实施意见的通知》,重新核定中小学编制。全面推行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省直接认定5150名高校教师资格,建立了教师资格认定数据库。继续实施“5522”名师名校长计划,412名名校长培养人选和450名名教师已培训结业;重新确认了1344名省“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培养人选。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统筹部署新课程师资培训,2.9万余名中小学教师参加新课程通识培训。全省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4.3%、98.7%、97.7%、92.6%和76.7%,小学专科及以上、初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分别达到59.8%、50.9%。

隆重举行“*省庆祝第二十个教师节暨优秀教师表彰大会”,表彰奖励了第三届省功勋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省优秀教师、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省中小学师德楷模、第十七届“春蚕奖”和第十五届“绿叶奖”等先进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开展师德论坛活动,组织编写《师德风范》(*卷)。

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建立“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逐步完善毕业生就业率公布制度,进一步推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落实就业政策,取消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限制,使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性限制完全取消;要求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新增人员主要面向高校毕业生公开招考或招聘,县、乡镇机关新增人员首先从高校毕业生中考试录用。积极培育就业市场,组织7个专场招聘会,开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网络平台。大学生就业日益多样化,全省高校共有5.9万名毕业生到各类非公有制单位就业,占毕业生总数的56.5%,占已就业毕业生数的62%;近1.5万名毕业生从事非正式、临时性、阶段性的工作,占毕业生总数的15%;292位毕业生选择了自主创业;108名毕业生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194名毕业生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全省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1.2%,其中毕业研究生98.04%,本科毕业生93.48%,专科(高职)毕业生89.23%。

完善以“奖、贷、助、补、减”为主体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全年共安排国家和省级奖学金1500万元,奖励学生4700余人;省财政安排国家助学贷款贴息660万元,实际发放贷款人数1.85万人,发放贷款1.11亿元;在高等学校学费中提取20%用于奖学金、勤工助学和困难补助,当年达2.7亿元,全省没有发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上不了大学的情况。

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依法开展教育监察

按照“两个务必”、“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研究制定《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实施细则》、《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反腐倡廉防范体系实施办法》(试行)、《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的考核和责任追究办法》。继续执行高校领导干部年度述职述廉、干部考核反馈、廉政谈话、干部诫勉谈话等一系列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对高校领导班子的管理与监督。

开展执法监察,加强对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的监督。积极配合省委巡视组对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巡视工作。国家审计署济南特派办对杭州四个高教园区进行了专项审计,对我省高教园区建设给予了肯定。根据省委、省政府领导指示精神,省委组织部、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8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就*科技学院办学情况作了近两个月的深入调查,形成了调查结论。组织完成基建工程项目造价审计166项,审核资金11.25亿元,净核减工程价款1.11亿元。全省教育系统立案查处违纪案件142起,145人受到党政纪处理,2人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为国家直接挽回经济损失535万余元。

继续治理教育乱收费。今年秋季开始,在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行“一费制”收费办法,继续实行普通高中“三限”政策,进一步明确了收费项目和标准。实行教育收费轮查制、收费审计制和责任追究制,规范和约束学校的收费行为。开展教育收费大检查,加强对教育收费资金收支情况的审计,对违反规定的,追回资金并对责任人予以严处。全省共组织各类收费检查组770余个,检查高校25所、中小学6800余所,查处违规收费4280余万元,清退3790余万元,34位责任人受到党政纪处分。

八、积极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提高执政为民的能力和水平

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制订了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AB岗工作制、窗口部门一次性告知制、失职追究制、会议管理办法、禁酒令等10项制度,在基层设立16个效能建设监督点,并把机关效能建设向高校延伸。继续保持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组织开展36项调研课题,编辑出版《跨越城市化的门槛》优秀调查报告集。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清理行政审批项目,保留8项行政许可项目和27项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削减61项行政审批项目,制定《*省教育行政部门实施行政许可法工作规则》和系列示范文本,进一步规范审批行为。

着手建立省教育系统电子政务平台,提高教育行政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深化政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在网上公开行政审批项目、行政许可项目的办事流程及指南,开通网上办事、网上咨询、网上投诉通道,努力实现人民群众网上问政。

建设教育范文第10篇

第一步:发动,困难

我们首先通过各种形式宣讲全民教育的思想内涵和实施全民教育的重要意义,并举办了四期全民教育理念及具体实施办法的培训班,全体教职工轮流参加。全民教育活动首先是要求全体教职工行动起来,走进学生,和学生谈心,交朋友,了解学生,建立学生档案,制定实施计划,开展教育活动,积极主动地成为教育的践行者和奉献者。班主任建设好一个班,科任教师带好一个组·(8--10名学生),职工带好一个点(3一名学生),家长管好一个子女。以科任教师为例:科任教师和8--10名学生组成全民教育小组,定期和他们谈心,组织小组集体活动,随时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上的困难,让他们看到进步,感受成功的喜悦。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贯穿全民教育的理念,如一问候,一个微笑,一个电话……这样,让每一个学生时刻得到关注感受到爱。全民教育开展之初,不少教师很不理解,语数外教师报怨每天上课都来不及,还搞什么全民教育!”音体美教师则认为“全民教育是主科教师的事,我们这些豆芽学科的老师,搞什么?怎么搞?”班主任的意见更大:“我们哪天哪节课不是在全民教育?根本是在走形式,徒增老师负担。”教师们以完成任务的心态开始了全民教育工作。

第二步:理解,接受

随着全民教育活动的开展,教师们纷纷组织全民教育对象进行座谈,了解他们的家庭、学习、生活、习惯、兴趣、思想等情况。座谈后,科任教师、班主任对学生的微妙变化均有所感受。一名地理教师按照学校的要求和全民教育对象一位男学生谈话。下午,班主任教师上数学课,发现这名男学生拿起笔,做作业了。班主任教师感到十分惊奇,男孩愉快地告诉老师:“地理老师找我谈话了。我是他的全民教育对象。”下课后,班主任教师兴冲冲地找到地理教师:“你对那孩子说了什么?他居然都动笔了,想学了。”接着,又乘胜追击,马上打电话给孩子的父亲。结果,当然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场面,教师、家长、孩子,都高兴异常。那么,那个地理老师对那一名男学生说了什么以至转变了他的学习态度呢?那个地理老师后来在总结中写到:我只是对学生说,从现在开始,我们是一个全民教育小组,我们就是一个整体,我要时时关注你们的成长,你们在学习、生活上的一点一滴都是我所关注的内容,我相信你们不会让我失望。从中可以看出,孩子需要被关注,教师应用期待的心情和爱的心灵让孩子在成长中充满希望与力量。

随着全民教育的逐步推进,大家发现了越来越多令人欣喜的点滴。教师不经意间的一句话,或许会成为孩子心灵的慰藉,或许能化为孩子前进的动力,或许能作为孩子人失的坐标,更何况,是特意对他说的一番话呢。教育家周乱说:“世上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所以,我们的教师也坚信,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这是一种能产生良好效果的理想境界。

第三步:丰富,拓展

全民教育深人开展,如火如茶。全民教育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教育的一言一行。真正和学生做朋友,让学生在言语上平等,在精神上自由,在思想中沟通,在沟通中向正确良好的方向迈进。

全民教育小组集体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为孩子们辅导功澡展开社会实践,如带领学生到野外了解植被,进行环境调查,郊外踏青,了解安富陶瓷的兴衰及制作工艺,了解荣昌的四大特产等;读书演讲活动;影视欣赏及影评;爱心活动;手工艺制作等。在活动中,在沟通中,心与心的距离拉近了,师生间的隔膜消失了。

在全民教育活动中,班级建设也独具特色。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各班制定班级班风、学风目标,制定班级口号、班训、班级宣言、班主任寄语、每日名言等,并按要求上墙。如,09级1班—班名:晨曦班;班级口号:体验成长过程,享受生命快乐;班训:做人为先,德才兼备;班风厚德载物,天道酬勤,像蚂蚁一样工作,如蜜蜂一般求知,笃学尚行,蓬勃向上,张弛有序,‘争创佳绩;班主任寄语挑战自我,在自己的基础上前进,你就是一个成功的优秀学生。

静态文化建设,让教室的每个角落、每面墙壁都能说话,都在微笑,都在育人,催人奋进,整间教室充满育人的氛围。动态文化建设更能把握学生心理,营造具有高尚团体的氛围,使个体受其感染进而自觉认同以端正自己的言行,团体活动是最好的形式。班级活动如09级l班主题活动“名著伴我成长”,09级别3班主题活动“欣赏他人”,09级10班主题活动“我为09.10献计策”,09级班主题活动“诚信”,08级5班主题班会“心存感恩”等。

第四步:多途,合力

教育,是社会的教育。学校教育仅仅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如何调动家庭、社会、学校的教育力量,使之形成切实有效的教育合力?请作家、主持人、导演、自学成才等有突出贡献的士给学生做报告。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让全民教育思想之根扎进家长们的心中。家长学校全民教育培训会已举办了六期,主讲人有昌元中学校长、政教主任、年级主任、本校教师,内容有“帮助你的孩子渡过初一心理关气“中学生心理实录”、“走进孩子,陪同孩子共渡初三”、“关注‘问题学生’和‘问题家长’”、“可怜天下父母心”等方面。这些来自学校最真实、最生动、最具可操作性的内容和案例,深受广大家长欢迎。全民教育,就是让受教育者在学校、家庭、社会中,无处无时不受到教育者的关注,利于受教育者健康成长学生的自我完善、自身成长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不在于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对哪个学生做了什么,更重要的是我们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对任何学生都这样做了!也就是全民教育的观念要贯穿我们教育言行的始终。

上一篇:中高职教育衔接范文 下一篇:技职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