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1 14:10:24

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塑料大棚应建在背风向阳、有灌溉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地块,以东西走向为宜,长60m,宽9m,高2.7m。两端建三墙长9m,底宽1.2m,顶宽0.8m,中点高2.7m,两端高1.2m。预制水泥中柱长3.1m(埋深40cm),需用水泥中柱19道,水泥拱架长6.3m(埋深40cm),需用水泥拱架19道,水泥拱架每3m栽1道,拱架顶端与中柱顶端用Φ14﹟铁丝捆绑连接牢固。在水泥拱架两侧距地面1.4m处,用Φ14﹟钢丝拉第1道横拉筋,从第1道横拉筋向上每隔0.5m拉1道横拉筋,共拉19道。2道水泥拱架之间架设3道竹竿拱架,间距0.75m,每道竹竿拱架用3根竹竿孔扎成拱形,需用竹竿180根,竹竿接头处要用布条绑扎不能露出竹竿头,防止刮破棚膜。在塑料大棚东西的山墙外侧距墙30cm处挖长7m、深80cm、宽30cm的地锚坑,埋入直径12~15cm的水泥预制件或檩条,预埋件上绑6根长1m的Φ8﹟铅丝作为横拉筋固定端点(要求端点高出地面10cm),预埋件放好后填土时每20cm夯筑1次。在塑料大棚两侧每隔3m挖一地锚坑(长50cm×宽30cm×深50cm),共挖40个,在坑里埋入直径8~10cm的木棒,将长60cm的Φ8﹟铅丝绑扎在木棒上,铅丝露出地面10cm,作为地锚线固定端点,地锚线用Φ14﹟钢丝分别固定在每个地锚端点上。选择晴天无风的中午扣膜,先将宽幅10m的棚膜扣在拱架上铺展,用长1.5~2.0m的木椽5~6根,把棚膜两端卷起拉紧,固定在东西两端的山墙上,最后将大棚北侧棚膜压在土槽内,埋土压实,再将窄幅2.5m的棚膜扣在大棚的南侧,上边掺入宽幅膜之下,下边压在土槽内,埋土夯实。扣好膜后,在膜上每隔2m系1道压膜线,共拉29根,压膜线的两端固定在大棚南北两侧的地锚线上,拉紧压膜线防止大风揭膜。

2控制适宜温湿度

草莓果实发育的适温为18~25℃,要在冬季和早春达到这一温度,可在大棚内套中棚并盖地膜,力争棚温白天达到25~28℃,夜间5℃以上,最低温度0℃以上。但出现30℃以上高温时要及时通风降温。土壤湿度以保持40%~60%为宜,过大过小均会影响草莓根系活力和果实正常的生长发育。

3肥水管理

塑料大棚草莓结果期长,为防止脱肥早衰,要重施基肥,及时进行追肥和经常喷施叶面肥。在施肥上要掌握适氮增磷钾(生长弱时增施氮肥,结果多时增施钾肥)。一般基施腐熟栏肥30t/hm2,配施复合肥450kg/hm2,钙镁磷肥1500kg/hm2。中后期结合喷药,可喷叶面肥(200倍绿威18),以促进中后期果实的发育,提高果重及含糖量。草莓在整个生长过程中要求水分充足,开花期土壤可稍干些,在草莓生长旺盛期和浆果膨大期需水就较多。灌水可结合施肥进行,将肥溶于水中配成1000倍左右溶液施用。在土壤湿度大不必灌水时,可将肥液直接通过管道施入土壤,在土壤干燥时,可将肥料稀释到4000倍,也采用管道灌水的方法,既省工又方便。翌年开春后随着气温回升,生产速度加快,为避免草莓果实酸化,应增施钾肥,施0.3%硫酸钾75kg/hm2左右。

4摘叶疏果

结果期及时摘除下部衰老叶,并及早去除匍匐茎。另外,在开花前后疏除一定的高级次花果,不仅可降低畸形果率,也有利于集中养分供应低级次花果发育,使果个增大,提高整齐度。

5综合防治病虫害

防治大棚草莓病虫害要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即通过采用脱毒壮苗、高垄栽植、地膜覆盖、水旱轮作及避免干旱、高湿等措施预防病果、烂果的发生。田间发现病烂株叶和果实要及时清除,严防扩展蔓延。药剂防治要注意开花前后不用药,以免影响授粉,使畸形果增多。采果期要尽量少用药,必须用药时应选择残毒低的药剂,并且喷药后2~3d内停止采果,防止果实残毒影响人体健康。6适时采收

塑料大棚草莓果实以鲜食为主,必须在70%以上果面呈红色时方可采收。冬季和早春温度低,要在果实8~9成熟时采收。早春过后温度回升,采收期可适当提前。采摘应在上午8~10时或下午4~6时进行。不摘露水果和晒热果,以免腐烂变质。采摘时要轻拿、轻摘、轻放,不要损伤花萼,同时要分级盛放并包装。

论文关键词:塑料大棚;草莓;栽培技术

论文摘要:从大棚建造、温湿度控制、肥水管理、摘叶疏果、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总结了塑料大棚草莓栽培技术,以供草莓种植户参考。

参考文献

[1]冯琳,韩彩娥.大棚草莓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15):62,64.

[2]杨月通.大棚草莓栽培技术[J].江西园艺,1997(3):5-6.

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草莓是温带常绿植物,喜温凉气候,耐寒不耐热。草莓叶子在5℃以下虽停止生长,但仍可完整保留并能进行光合作用;地上部萌芽期可耐-5℃的低温,休眠期可耐-10℃低温;但当根系在-8℃、茎叶在-12℃、芽在-15℃时仍会发生冻害。冬春季节露地栽植的草莓常处在发生冻害的低温条件下,因此仍需做好草莓的御寒防冻工作。在无稳定积雪地区,当冬季低温来临时先给土壤灌1次水,然后用干草、作物秸秆、牛粪等物覆盖,覆盖的厚度因覆盖物不同而不同,一般干草类为4~6cm,土肥2~3cm。用地膜覆盖防冻效果更好。春季化冻后,分2次撤除防寒物,第1次在平均气温高于0℃时,撤除上层已化冻的防寒物,以利用白天的阳光提高地温;第2次在草莓地上部分即将萌发生长之前进行,不宜过迟,以免折断新茎。如采用地膜覆盖,在揭膜时要做好炼苗工作,防止突然揭膜造成温差过大,影响草莓生长发育。安全越冬的草莓若较早进入花蕾期,则耐寒能力逐渐降低,而此时若遇到晚霜冻害,花蕾和幼果将更容易遭受霜冻危害,因此应随时注意天气变化,以便采取措施,及时防除晚霜冻害。

2草莓喜湿怕干,冬春尤其要注意防旱

草莓对空气湿度要求较高,空气湿度适宜,则生长开花和结果良好;若空气湿度过小,则生长发育不良。特别是开花坐果和幼果生长期,对空气湿度要求较高,这时较大的空气湿度对开花结果有利,不致造成花及幼果干缩,且能延续采果期,产量也有所提高。草莓是浅根性植物,主要根群分布在20cm土层中,吸水能力弱,对水分反应敏感,所以要求土壤中有充足的水分。一般草莓生长要求的土壤湿度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以上,冬春季节干燥少雨天气常引起土壤干旱缺水而干裂,扯断草莓根系,影响正常生长。因此,必须进行灌水防旱。灌水的主要时期:一是促苗水。9月中下旬至10月上中旬,虽然气候较凉爽,但天气干燥,雨水稀少,而这时草莓正处于生长高峰期,水分的需求量比较大,所以应及时浇水,促其发棵,使其长出较多的叶片以利光合作用。浇水后要及时中耕,促使植株长得根深叶茂,增强其越冬能力。二是越冬水。10月下旬后,草莓虽因气温降低而停止生长,但根系和叶片仍需要水分;同时,为防止冬季因土壤干旱而断根死苗,也需要一定量的水分,因此应依天气情况于11月中下旬浇1次越冬水。稍风干后,进行中耕,可达到保墒和提高地温的目的。三是返青水。草莓越冬后,约在3月上中旬植株开始长根萌芽,这时经过冬季的风干,土壤常缺水干旱,应及时补充水分。但浇水时应注意要小水浅浇,浇后要中耕保墒。中耕宜浅不宜深,防止土块压没心苗;同时,要搞好间苗,及早去掉抽生的侧蔓。四是促花水。4月上中旬至5月上旬,草莓开始抽出花蕾,加之此时新叶大量萌发,水分需求量迅速增大;同时,这时天气转暖温度升高,水分的蒸发量加大,灌水尤其重要。若此时出现连续干旱天气,要5~7d灌1次水,以保证土壤含水量不低于土壤最大持水量的50%,这样才能保证花器分化良好。每次灌水后在表土似干未干时要及时松土,以防止土壤水分迅速蒸发。由于土壤湿润易引起杂草生长,因此在中耕时应及时除去田间杂草。同时要及时摘除老叶和疏花疏果,使每株保留花序2~3个,每个花序留果3~5个。利于养分集中供应果实发育,降低畸形果率,促使果个增大,提高果品的质量。五是保果水。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随着夏季到来,常出现高温低湿的干热风天气,造成土壤和植株强烈失水,而这时草莓又正处在果实迅速膨大和成熟期,是全年需水量最多的时期。应及时灌水,有了足够的水分才能提高坐果率和改善果实品质。但这时水分供应又不能过多,过多反而会降低果实品质。要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润。进入果实成熟以后,干旱时应在每次果实采收后的傍晚浇小水,切勿大水漫灌,否则易感染病害,引起大量烂果。3草莓喜沃土足肥,冬春季节应适时追肥

草莓根系浅,生长旺,开花结果集中且花果期长,因此必须选择含有机质丰富、保水力强、地势平坦、排灌方便、pH值在5.5~6.5的砂壤土或壤土栽植。草莓对肥料的需求量也比较多,因此在栽植草莓前必须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结合施用无机肥料。无机肥料以磷、钾肥为主,配施少量氮肥。在草莓的生长期内及时追肥,对促进植株生长和提高产量有显著作用。追肥一般分多次进行,第1次在冬前生长高峰期,可适当追施氮、磷、钾混合肥料,以促使植株健壮生长,为下一年的高产打下良好基础。第2次为越冬肥,10月中下旬,气温明显下降,土壤中的养分分解缓慢,根系吸收能力减弱,为使进入越冬状态的草莓增强御寒能力,可施用少量速效磷、钾肥。同时,可结合防寒多施些细碎腐熟的厩肥,覆盖植株和地面,兼起保水、保温的作用。第3次在3月上中旬,气温逐渐升高,植株开始生长,及时追肥可增加有效花数,提高坐果率。施肥以尿素、复合肥为主,施肥量不宜过大,一般施尿素75~90kg/hm2,复合肥150~225kg/hm2为宜。另外,在开花结果期用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喷肥,每隔15d喷施1次,连施3~5次,对提高品质和增加产量都有良好效果。

论文关键词:草莓;冬春季;防冻御寒;注意防旱;适时追肥

论文摘要:介绍了草莓冬春管理技术,主要包括防冻御寒、注意防旱、适时追肥等内容,以供草莓种植户参考。

参考文献

[1]杜存志.草莓促成栽培技术[J].专业户,2000(9):13-14.

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在CHI97(ConferenceonHumanFactorsinComputingSystems1997)上,计算机技术作为劝导技术而首次被介绍[Dillard,J.&Pfau,M.,2002]。劝导技术是指设计及应用计算机系统、设备或软件用于影响使用者的想法或行为[Berdichevsky&Neunschwander,1999]。劝导技术最初出现于七十年代及八十年。劝导技术是一门包含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跨学科技术。根据实际项目的不同,更多的学科包含在劝导技术应用中。因此劝导技术是一门多领域学科交叉合并而成的一门新型学科。尽管许多劝导技术产品应用于商业、教育界、健康问题预防及经济领域,其实际应用有着巨大的潜能,但本学科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本学科前瞻性的创始人麻省理工大学B.J.Fogg博士创立了一个新名词“计算机劝导学/Captology”用于描述此学科,计算机劝导学是一个基于英文词组“用于劝导的计算机技术/ComputersasPersasiveTechnologyies)”的合成词。计算机劝导学是一门致力于设计、研究和和分析以改变产品使用者观念、态度或行为为使用目的的互动性计算机技术产品的的学科。

劝导技术的载体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个人电脑,另一类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的电子设备。计算机有三个功能使之成为优秀的劝导者:

1)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作为工具计算并引导使用者。

2)当计算机作为媒介,利用仿真技术模拟真实环境为使用者来提供信息及经验。通过仿真信息,计算机可以劝导使用者改变想法和行为。

3)计算机可作为社会行为者,利用互动技术对使用者做出回应。

利用计算机技术劝导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以有意以劝导为目的,另一种无意劝导使用者而产生了劝导效果。本文所探讨的是第一类劝导技术应用,即产品设计的目的是使使用者接受或改变某种想法或行为。例如SkillTek1开发的软件模拟了特定的工作环境来劝导使用者对改变对某些行业工作者如医疗工作者或重型机械操作员的偏见。

2劝导技术的可信性

劝导技术的可信性是劝导技术特有的品质,这种品质在计算机提供仿真环境时格外重要。可信性共有四种不同类型:感知型、据称型的、表面型的以及经验型的[Tseng,S.&Fogg,B.J.,1999]。感知型的可信性描述了感知者相信某人或者某种事物的程度基于感知者的普遍假设。例如,相对陌生的营销员,人们会更相信自己的好友。通常计算机都被认为是高度可信的。据称型的可信性描述了感知者相信某人或者某种事物的程度基于第三方的描述。

根据可信性的类型,有不同变量用于使用者评估劝说技术产品的可信性。

1)如果使用者熟悉产品某些的内容,使用者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如果有错误出现,使用者会认为该产品不可信。但当使用者不熟悉产品,他们可能会认为该产品是可信的。

2)如果使用者非常需要某类信息,那么他们更可能接受该产品提供的此类信息,并认为该产品是可信的。

只有在使用者有恰当的专业知识并进行客观的评估时,可信性的评估结果才是可接受的。对于劝说技术产品的设计者来说,任何时候保证产品的可信性都是至关重要的。

3劝导力/Persuasibility

劝导力/Persuasibility在传统的字典里是找不到的,但是在网络字典中,可以看到它的解释为:劝导的能力。

劝导力是劝导产品设计固有的特性。当今,对于软件易用性系统化的设计及评估方法已经非常成熟了。但是,作为软件易用性的一个要素,劝导力的系统设计及评估仍然是研究领域的一片空白。因此笔者在本文中率先将以生命周期为导向的系统化理论和方法用于计算机仿真软件产品劝导力的设计及评估。

4劝导产生的行为上的结果

劝导的研究曾经被界定在非常有限的背景下,例如公共场合的演讲和政治性的传媒。今天,劝导已经非常普遍的用于人际交往、商业、广告和许多其他领域。学术界对劝导的研究兴趣的出现是由于劝导潜在的社会意义。通过劝导会产生三种不同的的行为上的结果,区别这三种不同的行为上的结果是非常必要的,这三种结果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往往会相互交叉重叠。根据不同的劝导结果,劝导力的评估会产生并侧重不同评估标准。

4.1想法及行为塑造过程

这种情况下,使用者在使用产品之前,有非常有限的相关知识。想法及行为塑造往往不被认为成典型的“被说服”。劝导在这种情况下实际是一种学习过程。传统上,有关劝导的文献将这一过程称为“想法形成”而非“想法改变”。儿童学习过程可以视为想法及行为塑造过程。但此过程并不局限于儿童。例如,在使用婴儿仿真模拟器之前,使用者可能完全不了解如何照顾婴儿。所以使用过程也是学习过程并通过学习接受劝导。

4.2想法及行为强化过程

许多劝导过程实际上是强化感知者的固有想法或行为而使之抵制改变。在我们的社会里,许多劝导过程都是想法及行为强化过程。因而许多劝导技术产品不仅仅用于改变使用者想法,而是让使用者保持并强化原本的想法且拒绝改变。例如,如果青少年使用者在使用婴儿仿真模拟器之前就认为成为少年父母是不合适的,那么通过使用模拟器,会强化使用者原本的想法并拒绝改变。

5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劝导力设计及评估

在概念性预设阶段,设计者必须对产品劝导力要求进行质化及量化的确定及分析。劝导力设计评估的计划流程必须在此阶段确定。产品设计者及潜在的用户在此阶段必须清楚的理解该产品的劝导力要求。在预设计阶段,产品劝导力设计要求需要分配至产品的产品的子系统中。正式的劝导力设计在此阶段必须被在产品为单元的层次上审核以确保达到设计使用的要求。

5.1细节设计研发阶段

在细节设计研发阶段,设计者确定详细的细节化的设计需求,分析劝导力的需求以支持产品设计。产品劝导力的预测行为是反复的并穿插于整个系统生命周期的来辅助劝导力的评估。同时,产品劝导力的自我评估也为产品设计者提供了修正劝导力设计的指导方向。如在概念性预设计阶段一样,正式的劝导力设计审核也是必要的,但此阶段,设计的主要工作已转移到产品子系统的层次,以产品细分之后的子系统的层次上进行设计及评估。而这一工作在子系统生命周期中也是重复进行的。

5.2生产阶段

在生产阶段,根据设计要求,劝导技术进入了实施阶段。正式的劝导力设计及评估在这一阶段展开。用户必须参与此阶段的产品测试。设计者收集并分析相关的数据及信息。如果产品的测试评估表明产品没有达到预期的劝导要求,设计者必须实施有必要的产品修正工作以确保产品达到预期的劝导效果。

5.3使用及废弃阶段

在此阶段,对产品劝导力的数据信息收集,分析及评估是非常必要的,这些信息可以为产品的改进和升级提供有效的帮助。如有必要的修正和改进,设计者将会对此备案,用于将来系统升级以及进一步的研究工作使用。

6结束语

本文在对劝导技术进行综述后,首次将系统工程,易用性设计评估及劝导技术相结合。对于劝导技术产品的设计及评估方法具有指导性意义。劝导技术的目的在于改变用户的行为及想法。因此对于劝导技术产品的劝导力评估方法进一步的研究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论文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劝导技术;计算机劝导学;系统工程

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选择土层疏松、肥沃、深厚、富含有机质、通气性好、渗水好和保水力理想的砂壤土为宜,于pH值在6.0~7.5、地形开阔、阳光充足、通风良好、排灌方便、交通便捷的田块建园。

2栽前准备

2.1整地施肥

藤稔葡萄是多年生果树,根深叶茂才能达到早果、丰产、大粒、优质。因此,在栽植前要平整土地,开沟施肥。最好南北向开沟,挖深60~80cm、宽60~80cm的条状定植沟,沟与沟之间的距离依行距确定。开沟时,上层表土与下层底土分开堆放在沟两边,入冬后冻垡。开春后将表土和腐熟的鸡粪、羊粪、猪粪或厩肥等有机肥搅拌,填到沟的下层,拌腐熟有机肥37.5t/hm2,然后填入底土,做成“牛背式”垄,以备定植。隔2行定植沟挖1条深30cm、宽30cm的排水沟。

2.2苗木处理

定植前对根系进行修剪,剪去枯根、霉烂根及过长的根,用5°Bé石硫合剂溶液速蘸晾干。嫁接口以上3~5个芽,用多菌灵加呋喃丹溶液速蘸晾干。处理时先处理根系,待根系晾干后再处理地上部分并倒置晾干,以免药剂流至根部。

3栽植

以春栽为主,南通地区2月下旬至3月上旬为最佳栽植时间,宜早不宜迟。栽植行向的确定应考虑光照条件,一般以南北向为佳。株行距的大小应根据立地条件和架式来确定,土壤瘠薄可密些,土壤肥沃可稀些,对藤稔葡萄而言,一般篱架栽植的株行距为1.0m×(2.5~3.0)m,棚架栽植的株行距为(1.0~1.5)m×(5~6)m。为了增加土温,保持土壤湿润,抑制杂草生长,在垄上铺设地膜,挖好定植穴,选择根系发达、主侧根齐全、芽眼饱满、枝条粗壮、生长充实、无病虫害的壮苗进行定植,定植时手握苗木放入坑内,使根系均匀舒展分布,将土层层填

入坑内踏实,并把苗木向上提一下,浇水、覆土。

4整形上架

葡萄是攀缘植物,枝蔓柔软,当年定植的小苗只留1个壮芽,其余全部抹去。当长到30cm时,应将竹竿插在葡萄苗附近,用塑料布条将枝蔓绑于支架上,引蔓向上生长,切不可让幼苗卧地生长。在每行葡萄间立1排水泥支柱,一般相距5~7m,支柱规格10cm×10cm,高2.5m,埋入地下50cm,在其离地面60~70cm处拉设第1道铁丝,并将插在葡萄苗附近的竹竿上部系在铁丝上,以防风吹摇动影响葡萄苗生长,距第1道铁丝以上每隔50cm拉第2道和第3道铁丝。当定植当年的葡萄苗长到50~60cm时(距第1道铁丝5~10cm)进行摘心,摘心口以下保留顶端2~3个副梢,其余的全部抹去。当第1、第2副梢长到50cm时,将其分左右两边绑在铁丝上,并进行摘心,摘心口以下顶端副梢抽生后留3~4片叶反复摘心,其余副梢留1片叶反复摘心。第3副梢留2~3片叶反复摘心,作为培养枝,在摘心去副梢的同时应及时除去卷须。

5肥水管理

在4月20日前后普施1次0.3%的尿素溶液,每株1.5~2.5kg,当幼苗长到5~6片叶时追肥,7月底前以氮肥、磷肥、薄水尿为主,8~9月以磷肥、钾肥为主。结果树,春季开花前进行第1次追肥,以氮肥为主,适量配施磷肥,促进枝叶生长及花序分化;落花后幼果开始生长期进行第2次追肥,也以氮肥为主,适当配以磷、钾肥,促进幼果膨大;浆果开始着色进行第3次追肥,以磷、钾肥为主,促进果实和枝蔓成熟。9月下旬至10月初重施1次秋肥,施有机肥37.5t/hm2,复合肥750kg/hm2,在距葡萄根颈部50cm处顺行开沟(沟深、宽均约30cm)施入土中,充分灌水后覆土。另外,在花前对地上部分喷0.05%~0.10%的硼酸溶液或0.2%~0.5%硼砂溶液,有利于提高坐果率;若生长期较弱,叶色较淡,还可喷0.1%~0.3%尿素或0.3%磷酸二氢钾。进入结果盛期的树全年应着重施好5次肥。9月底至10月初秋施基肥。2月中下旬施萌芽肥,施薄粪水15t/hm2加尿素75kg/hm2。4月上中旬施新梢旺长肥,施复合肥300kg/hm2,尿素75kg/hm2,或者饼肥1500kg/hm2加薄粪水7500kg/hm2。果实膨大肥施复合肥225kg/hm2,硫酸钾300kg/hm2,过磷酸钙300kg/hm2。8月底施采果肥,施复合肥225~300kg/hm2,以恢复树势。在6~7月黄梅季节大雨过后应及时清沟理墒排除田间积水,做到雨止田干。6疏花疏果

藤稔葡萄俗称“乒乓”葡萄,若长出乒乓球大的葡萄,必须严格控制产量,一般产量为22.5t/hm2左右,并进行花果管理。花前3~4d在花穗以上正常叶片1/3大小叶片处留3~4片叶摘心,顶端副梢留3~4片叶反复摘心,其余副梢留1片叶反复摘心,每个强枝只能留1~2个花穗,弱枝不留穗,花前7d先疏去过多的花穗,始花期再掐除副穗和1~2cm的穗尖。花前7d和花后20d各喷1次果树促控剂PBO50~200倍液,盛花后15d用25mg/kg的GA3浸蘸花序3~5s,可促进果实果粒增大,改善品质。当果实长到黄豆大小时疏除畸形果、小粒果和过密果,用抑快净2000倍液混配40%福星6000倍液喷药后套袋。

7防治裂果

一是浆果生长期,久旱遇雨或灌大水,土壤含水量急剧变化,果肉细胞迅速吸水膨胀而果皮膨胀缓慢,从而导致裂果;二是偏施氮肥,造成碳氮比例失调,使树体营养供求不平衡,使果皮细嫩薄弱,缺乏弹性,导致裂果;三是盲目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如膨大剂、催熟剂等;四是病虫害,如白腐病、黑痘病、霜霉病、红蜘蛛的危害,导致裂果。防治对策:一是覆盖地膜,能防止降雨后园内积水,在干旱天气可抑制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处于充足而稳定的状态。特别是浆果生长期要注意排水,干旱时浇水,保持土壤含水量在60%左右。二是果实套袋,套袋前喷1次杀虫杀菌剂。一方面防止果皮吸水,降低裂果率,另一方面还可减少病虫的侵入。采前7d除袋,以增加光照,促使果实着色成熟。三是加强栽培管理,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花前追施氮肥;结果后,氮磷钾配合施用,并适当补施微肥。加强夏季修剪,使果穗合理分布,减少病菌侵染,及时绑蔓、摘心、打副梢和适当疏叶疏果,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四是合理用药,综合防治病虫害。严格控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时期、浓度和次

数。

8病虫害综合防治

夏季高温多湿,易发生病虫害。危害葡萄的病虫害主要有霜霉病、黑痘病、灰霉病、白腐病等,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一是冬季清园。秋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枝、枯叶、落叶和杂草以消灭越冬病原菌,冬季清园用5°Bé石硫合剂加1%五氯酚钠喷洒枝干、架材和地面。二是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三是药物防治。花前以防治黑痘病为主,7~10d用1次药,主要药剂有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5%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750倍液,以上药剂应交替使用。梅雨季节低温多湿,最易发生霜霉病,可用72%杜帮克露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8%科博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750倍液进行防治,用药后如遇大雨,天晴后要及时补喷。果实成熟期以防治白腐病、炭疽病为主,可选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采果后为了保护叶片可喷1∶(0.5~0.7)∶200.0倍的波尔多液,同时注意对霜霉病的防治。

论文关键词:葡萄;优质丰产栽培;高标准建园;栽植;肥水管理;疏花疏果

论文摘要:总结了藤稔葡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包括高标准建园、栽前准备、栽植、整形上架、肥水管理、疏花疏果、防治裂果、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内容,以供葡萄种植者参考。

参考文献

[1]李华,张维彬,李玉斌.保护地葡萄无害化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9):31,33.

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应根据畜禽的采食习惯和消化特点,选种适宜的牧草,一般来说,反刍家畜喜食植株高大、粗纤维含量相对较多的牧草,如饲用玉米、黑麦草、苏丹草、皇竹草、苇状羊茅、串叶松香草、披碱草等;猪为杂食性动物,喜食菊科、旋花科等牧草,如菊苣、籽粒苋、苦荬菜、串叶松香草等;兔、鹅、鸡则喜食蛋白质含量较高、叶多柔嫩的牧草,如菊苣、聚合草、白三叶、红三叶等。

2因地制宜选择牧草品种

不同品种的牧草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土壤地质状况,应合理选择优良牧草种植,如温暖湿润地区可种植黑麦草、饲用玉米、三叶草、串叶松香草、苦荬菜等;干旱地区种植耐旱的紫花苜蓿、苏丹草、籽粒苋、沙打旺、披碱草等;25°以上的坡地种植多年生黑麦草、鸭茅、苇状羊茅等,用于植被恢复,防止水土流失;寒冷地区可选种耐寒的紫花苜蓿、冬牧-70黑麦、草木樨、无芒雀麦、串叶松香草、沙打旺等;炎热地区可种植串叶松香草、苏丹草、三叶草、聚合草等。

3牧草的复种轮作和混播

根据不同品种牧草的播种期和生长特性,合理复种轮作和混播,来提高牧草产量。如2种牧草的播种期基本相同,种植时可按一定的宽度或行数划为条带相间种植,如苏丹草与紫云英间种;不同季节生长的2种牧草,可利用后种牧草苗期生长慢、占空间小的特点,在先种牧草生长期间将其播种于先种牧草的行间,如墨西哥玉米与冬牧-70黑麦套种、苜蓿与墨西哥玉米套种、苏丹草与红三叶、无芒雀麦与紫花苜蓿、草木樨与黑麦草套种等;农作物与牧草轮作,如一季稻一季草或双季稻一季草,一季草为秋播牧草,如黑麦草;经济作物与牧草轮作,如油菜—皖草2号,豆类和夏玉米—秋播牧草,山芋—秋播牧草;各地也可利用经果林与牧草间种、套种。

4适时播种,精心管理,合理利用

种植牧草与种植水稻、小麦等农作物一样,有适宜的播种季节,籽粒苋、苏丹草、墨西哥玉米、皇竹草为春播牧草,其他大多数牧草为秋播牧草。播种前要精心整地,施足底肥,选好种子并适当处理,如紫花苜蓿、红三叶、草木樨等有芒或颖片及种皮坚硬的要去芒去壳和浸种消毒,当大部分种子略有膨胀时才播种,这样可提高出苗率和减少牧草病虫害。平时要加强管理,防止旱涝和病虫害。根据不同牧草的最佳收割期要做到适时收割,有效利用,如豆科牧草应在初花期、禾本科牧草应在初穗期收割,这样既能提高产量,同时营养也较丰富,当使用不完时,可以进行青贮或晒干,以满足淡季牧草的供应。刈割后可直接饲喂畜禽。若以风干物饲喂,生长猪日粮中黑麦草可达15%~25%;加工草粉饲喂豆科牧草要风干,其他牧草可晒干,粉碎备用在畜禽日粮中,生长猪可添加10%~15%;青贮饲喂按饲料青贮技术操作,豆科牧草和其他牧草或作物秸秆混合青贮。

5种养结合,兼顾养殖与生态效益

种植牧草能有效提高土壤的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改善当地小气候,减少自然灾害,促进农牧业生产的协调发展,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养殖草食性畜禽(特别是牛、羊)提倡圈养,大群放牧的要合理规划,可划区轮牧,设立围栏,将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首要位置上。种植牧草品种和面积可参考饲养畜禽来定,如种1hm2一年生黑麦草可产鲜草75~105t,可以养羊120~150只,养兔、鹅1200~1500只,养牛15头,养奶牛3头,春季种1hm2籽粒苋可养猪90~120头。种1hm2优质牧草,通过饲养畜禽可获得1.5万元以上的效益。

比较科学的种草养畜的模式,以养牛为例,要做到四季有青饲料供给,可以实行牧草轮作:4月种植墨西哥玉米,其利用期从5月底开始收割,一直到11月。9月底、10月初,可以在墨西哥玉米地里套种冬牧-70黑麦,可由9月底一直生长到翌年的5月底、6月初。以养猪为例,可以采用法国苦菜与牛皮菜轮作的方法。法国苦菜每年4月种植,可生长至11月,牛皮菜自每年9~10月种植生长至翌年的5~6月。

论文关键词种草养畜;复种轮作;混播;种养结合

论文摘要种草养畜既可改善生态环境,又可利用牧草发展草食型畜牧业。总结了种草养畜主要技术措施,包括:根据畜禽品种选择牧草;因地制宜选择牧草品种;牧草的复种轮作和混播;适时播种,精心管理,合理利用;种养结合,兼顾养殖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杨恒山,黄善斌.农田种草养畜可行性初步分析[J].中国草地学报,2008,30(1):108-111.

[2]徐高伦,黄天雄,朱大鹏.永康市种草养畜的模式与技术[J].浙江畜牧兽医,2007,32(5):12.

[3]邢瑞杰,路振华,王建丽,等.关于农户种草养畜的思考[J].河南畜牧兽医,2007,28(7):36-37.

技术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WiMAX;802.16标准

一、WiMAX技术的定义

WiMAX全称为WorldInteroperabilityforMicrowaveAccess,即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是针对微波和毫米波频段提出的一种新的空中接口标准。WiMAX是IEEE802.16技术在市场推广方面采用的名称,其物理层和MAC层技术基于在IEEE802.16工作组中开发的无线城域网(WMAN)技术,WiMAX也是IEEE802.16d/e技术的别称。

二、WiMAX的产生背景

20世纪90年代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发展迅速,以本地多点分配系统(LMDS)和多信道多点分配为代表的无线技术的市场定位为小型办公室(SOHO)、中/小企业、城市商业中心等用户。但是这一产业并没有像人们预期的那样进一步繁荣壮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统一的全球性宽带无线接入标准。

1999年,IEEE成立了802.16工作组来专门研究宽带无线接入技术规范,目标是要建立一个全球统一的宽带无线接入标准。目前IEEE802.16主要提及两个标准:802.16-2004即802.16d固定宽带无线接入标准和802.16e支持移动特性的宽带无线接入标准。IEEE802.16d标准于2004年10月1日,它规范了固定接入下用户终端同基站系统之间的空中接口,主要定义空中接口的物理层和MAC层。802.16e标准的最大特点在于对移动性的支持。该标准规定了可同时支持固定和移动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工作在<6GHz适宜于移动性的许可频段,可支持用户终端以车辆速度移动,同时802.16d规定的固定无线接入用户能力并不因此受到影响。

IEEE802.16工作组主要针对WirelessMAN的物理层和MAC层制定规范和标准。为了形成一个可运营的网络,IEEE802.16技术必然需要其他部分的支撑,所以WiMAX论坛应运而生。WiMAX论坛成立于2001年4月,最初该组织旨在对基于IEEE802.16标准和ETSIHiperMAN标准的宽带无线接入产品进行一致性和互操作性认证,通过WiMAX认证的产品会拥有“WiMAX(r)CERTIFIED”标识。随着802.16e技术和规范的进展,该组织的目标也逐步扩展,不仅要建立一整套基于IEEE802.16标准和ETSIHiperMAN标准的认证体系,同时还致力于可运营的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研究、需求的分析、应用模式的探索、市场的拓展等一系列大力促进宽带无线接入市场发展的工作。

三、WiMAX技术的应用模式

(一)PMP应用模式

PMP(PointtoMulti-Point)应用模式以基站为核心,采用点到多点的连接方式,构建星形结构的WiMAX接入网络。基站扮演业务接入点的角色,通过动态带宽分配技术,基站可以根据覆盖区域用户的情况,灵活选用定向天线、全向天线以及多扇区技术来满足大量的用户站接入核心网的需求。

PMP应用模式是一种常用的接入网应用形式,其特点在于网络结构简洁,应用模式与xDSL等线缆接入形式相似,因此它是一种理想的线缆替代方案。

(二)Mesh应用模式

Mesh应用模式采用多个基站以网状网方式扩大无线覆盖区。其中一个基站作为业务接入点与核心网相连,其余基站通过无线链路与该业务接入点相连。因此,作为业务接入点的基站既是接入点又是接入的汇聚点,而其余的基站既是中继站,还是业务的接入点。

Mesh应用模式的特点在于网状网结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部署,实现网络的弹性延伸。

(三)热点回传模式

热点回传模式利用WiMAX无线接入网络把远端热点业务回送到核心网,WiMAX基站的作用仍为业务接入点,而WiMAX用户站是热点侧的无线接入设备,提供标准接口与热点相连,并作为WLAN接入点的热点设备再通过IEEE802.11a/b/g无线链路与无线终端连接。

WiMAX热点回传模式的主要特点在于作为业务回传应用,采用无线传输方式。与传统有线回传模式相比,其特点显而易见,可作为传统回传模式的补充或替代方案。

(四)终端接入模式

在终端接入模式下,用户终端设备直接通过作为业务接入点的WiMAX基站接入核心网。而用户终端设备若要直接接入WiMAX网络,则必须配置符合WiMAX技术标准的用户单元,用户单元是WiMAX无线网卡或无线模块。

该模式的特点在于允许用户终端直接调整接入网络,并支持便携式终端在城域范围内的移动和漫游。

(五)驻地网接入模式

驻地网接入模式主要针对集团用户,其目标是把诸如企业、校园和SOHO等用户驻地网通过WiMAX基站接入城域网。与其他应用模式相同,基站还是作为业务接入点,与核心网相连提供无线接入服务。在用户侧,用户无线接入设备在一侧通过无线接口上联基站,另一侧通过标准接口(例如以太网接口、E1等)与用户驻地网设备相连。用户侧驻地网设备可以是用户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等网络设备,也可以是另一种无线接入点(如Wi-Fi热点),用于组成用户专用局域网。其典型实例是目前广泛存在的校园网、企业网、政府网或SOHO等形式。驻地网接入模式特别适合于线缆接入不方便,对接入带宽要求不高的驻地间接入应用。与线缆接入方式相比,快捷是该模式的竞争优势。

(六)无线桥接模式

无线桥接模式是一种点到点的无线链接方式。与远程网桥的作用相似,其目的是把地理位置分离的两个子网络通过WiMAX无线链路连接在一起。由于无线桥接采用点对点方式,两端WiMAX无线网桥设备天线的方向可以彼此对准固定,因此传输性能相对稳定,部署也相对简单。

四、WiMAX的应用场景

(一)固定应用场景

固定接入业务是802.16运营网络中最基本的业务模型,包括用户因特网接入、传输承载业务及Wi-Fi热点回程等。

(二)游牧应用场景

游牧式业务是固定接入方式发展的下一个阶段。终端可以从不同的接入点接入到一个运营商的网络中;在每次会话连接中,用户终端只能进行站点式的接入;在两次不同网络的接入中,传输的数据将不被保留。在游牧式及其以后的应用场景中均支持漫游,并应具备终端电源管理功能。

(三)便携应用场景

在这一场景下,用户可以步行连接到网络,除了进行小区切换外,连接不会发生中断。便携式业务在游牧式业务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从这个阶段开始,终端可以在不同的基站之间进行切换。当终端静止不动时,便携式业务的应用模型与固定式业务和游牧式业务相同。当终端进行切换时,用户将经历短时间(最长为2s)的业务中断或者感到一些延迟。切换过程结束后,TCP/IP应用对当前IP地址进行刷新,或者重建IP地址。

(四)简单移动应用场景

在这一场景下,用户在使用宽带无线接入业务中能够步行、驾驶或者乘坐公共汽车等,但当终端移动速度达到60~120km/h时,数据传输速度将有所下降。这是能够在相邻基站之间切换的第一个场景。在切换过程中,数据包的丢失将控制在一定范围,最差的情况下,TCP/IP会话不中断,但应用层业务可能有一定的中断。切换完成后,QoS将重建到初始级别。简单移动和全移动网络需要支持休眠模式、空闲模式和寻呼模式。移动数据业务是移动场景(包括简单移动和全移动)的主要应用,包括目前被业界广泛看好的移动E-mail、流媒体、可视电话、移动游戏、移动VoIP等业务,同时它们也是占用无线资源较多的业务。

(五)全移动应用场景

技术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高山茭白栽培技术包括茭种选择、田块选择、整地施肥、挖苗、定苗、栽植、疏苗、补苗、追肥、灌水、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通过高山茭白栽培技术的详细介绍,为茭白的反季节栽培获得成功提供参考。

1茭种选择

应选择生长健壮、抗逆性强、产量高、不易发青、产茭大而嫩的茭墩为种苗。

2选地

双季茭选择海拔700m以上,单季茭选择海拔500m以上,且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有冷水流动、通风的田块种植。

3整地施肥

茭白生长期长,生长量大,要求土壤肥沃。整地时,先加固田埂,以利保水。冬季栽植施腐熟猪、牛栏粪37.5~50t/hm2或鸡粪15t/hm2、磷肥750kg/hm2、锌肥22.5kg/hm2,生石灰1500~2250kg/hm2;春季栽植另增施45%复合肥750kg/hm2,耕耙平整,灌水深2~3cm,达到田平、泥烂、肥足,以满足茭白生长发育的需要。

4挖苗、分苗

确定好种茭后,在挖茭苗前,先去除田间雄茭,灰茭墩,留10~20cm割去茭墩上部老叶,将老茭墩挖起,用利刀劈开,以一根带根的老茎为1株,劈口要直,不能歪斜,不伤芽,随挖、随分、随栽。

5栽植

高山茭白单季茭以10~11月栽植为主,也可在第二年的3月中旬前栽植,行距宽行1.1m、窄行60cm,株距40cm。双季茭为了提高夏茭的孕茭率,栽种时间以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为好。行距宽行90cm、窄行60cm,株距50cm,栽植2.7万株/hm2,栽植深度以不歪苗、不浮苗、秧苗的白色部分埋入土中即可。

6田间管理

6.1疏苗、补苗

在苗高15~20cm时进行疏苗,疏除密、弱茭苗,同时在茭墩中间压一块泥,使茭墩分蘖向四周均匀生长,以利通风透光。单季茭每墩留苗7~10根,双季茭每墩留苗10~15根。6.2灌水

茭白在整个生长期间不能断水,水位要随着不同生育阶段进行调节。茭白栽植后田间保持水深3~4cm越冬;春季茭白开始生长时,水位宜浅,保持3cm左右,以利地温升高,促发棵;4月下旬前后,可视茭白分蘖情况进行一次烤田,后灌10~15cm深水控制分蘖。孕茭期可加深到20cm的水位,但不能超过茭白眼。夏茭孕茭时天气渐热,茭白要勤换水,或活水灌溉,有利延长夏茭孕茭。秋茭收获后要落浅到3~4cm的水位。地上部枯死后的休眠期保持1cm的浅水,水位深会使薹管腐烂,影响次年的萌发。

6.3追肥

高山茭白追肥宜早不宜迟,以促苗早发,早孕茭。结合水层管理,促进前期有效分蘖,控制后期无效分蘖,促进孕茭。茭白生长期长,除施足基肥外,必须适时追肥。第一次可在萌芽时追施尿素150kg/hm2、氯化钾225kg/hm2;第二次在分蘖时施45%复合肥750kg/hm2;第三次双季茭在谷雨前、单季茭在立夏前,施45%复合肥450~750kg/hm2。夏茭采收过程中,可根据茭苗生长情况适量追肥。夏茭采收后可施45%复合肥450~750kg/hm2,以利秋茭生长。

6.4耘田除草

茭白耘田可在茭白株行间用铁耙翻动土壤,达到中耕、松土、除草的目的,并可提高土温,加速肥料的吸收利用。一般耘田进行2~3次,第一次在植株开始返青时进行,以后隔15d进行1次。

6.5清除雄茭、灰茭

雄茭和灰茭不能结茭,应随时加以去除。去除的空位,可用分蘖多的正常茭墩上的苗补上。

6.6剥枯叶、拉黄叶

剥枯叶、拉黄叶是清除枯老的叶片,增加植株间的通风透光条件。一般在夏茭采收后期开始,根据植株生长情况,把枯老的叶片剥清拉光,要求是拉清不拉伤,把拉下的黄叶踩入田间作为肥料。

6.7病虫害防治

茭白病虫害防治要以预防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在搞好农业防治的同时,大力推广物理防治,合理使用药剂。主要病虫害有胡麻叶斑病、锈病、飞虱、螟虫等。胡麻叶斑病:在5月份发病初期用50%扑海因悬浮剂600倍液,或20%三环唑500倍液喷雾。锈病:发病初期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67%敌锈钠可湿性粉剂200倍液喷雾,隔7~10d喷1次,交替用药,连防2~3次。孕茭期慎用。飞虱: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螟虫:用5%锐劲特胶悬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

7采收

技术论文范文第8篇

1)数据可靠必须是经过反复验证,确定证明正确、准确可用的数据。

2)论点明确论述中的确定性意见及支持性意见的理由要充分。

3)引证有力证明论题判断的论据在引证时要充分,有说服力,经得起推敲,经得起验证。

4)论证严密引用论据或个人了解、理解证明时要严密,使人口服心服。

5)判断准确做结论时对事物作出的总结性判断要准确,有概括性、科学性、严密性、总结性。

6)实事求是文字陈述简练,不夸张臆造,不弄虚作假,论文全文的长短根据内容需要而定,一般在三四千字以内。

(2)论文命题的选择论文命题的标题应做到贴切、鲜明、简短。写好论文关键在如何命题。就机械行业来讲,由于每个单位情况不同,各专业技术工种数也不同;就同一工种而言,其技术复杂程度,难易、深浅各不相同,专业技术各不相同;因此不能用一种模式、一种定义来表达各不相同的专业技术情况。选择命题不是刻意地去寻找那些尚未开发的领域,而是把生产实践中解决的生产问题、工作问题通过筛选总结整理出来,上升为理论以达到指导今后生产和工作的目的。命题是论文的精髓所在,是论文方向性、选择性、.关键性、成功性的关键和体现,命题方向选择失误往往导致论文的失败,因此,在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反复思考、反复构思,确定自己想写的命题内容,命题确定后再选择命题的标题。所以,命题不能单纯理解为给论文的标题命名。

(3)命题内容的选择命题内容选择是命题的基础,同样是论文成败的关键。选择内容应针对自己的工作和专业扬长避短地进行选择;

在工艺改进、质量攻关、技术改进方面,在学习、消化推广和应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方面,在防止和排除重大隐患方面,在大型和高精尖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维修和保养方面以及成绩显着、贡献突出、确有推广价值的技术成果,虽不是创造发明,但为企业及社会创造了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的项目都可以写。从中选择自己最擅长、最突出的某一方面作为自己命题的内容,然后再从中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某一项进行整理、浓缩,作为自己命题内容的基础材料。

(4)摘要是论文内容基本思想的浓缩,简要阐明论文的论点、论据、方法、成果和结论;要求完整、准确和简练,其本身是完整的短文,能独立使用,字数一般二三百字为好,至多不超过500字。

(5)前言是论文的开场白,主要说明本课题研究的目的、相关的前人成果和知识空白、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设备基础和预期目标等。切忌自封水平,客套空话政治口号和商业宣传。

(6)正文是论文的主体,包括论点、论据、引证、论证、实践方法(包括其理论依据)、实践过程及参考文献、实际成果等。写好这部 分文章要有材料、有内容,文字简明精炼,通俗易懂,准确地表达必要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在写作中表达数据的图、表要经过精心挑选;论文中凡引用他人的文章、数据、论点、材料等,均应按出现顺序依次列出参考文献,并准确无误。

(7)结论是整篇论文的归结,它不应是前文已经分别作过的研究、实践成果的简单重复,而应该提到更深层次的理论高度进行概括,文字组织要有说明力,要突出科学性、严密性,使论文有完善的结尾。

(8)论文的修改定稿论文完稿后应反复推敲,反复修改,精益求精。论文的体裁不强求统一,但要突出重点。论文的内容和表达方式不需要面面俱到,但通篇体例应统一,所用的各种符号、代号、图样均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对外文符号应书写清楚,大小写、正斜体易搞混时应加标注。

(9)论文撰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明确读者对象。要解决“为谁写”、“写什么”、“给谁看”的问题。要考虑生产和社会需要,结合当前我国的有关技术政策、产业政策、考虑自己的经验和能力。若是为工人师傅写出的,应尽量结合生产实际写得通俗一些,深入浅出,易看、易懂。

2)要充分占有资料。要写好技术论文,一定要掌握足够的资料,包括自己的经验总结和国内外资料;要对资料进行充分的分析、比较,加以消化,分清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无用的,并根据选择的课题和命题拟出较详细的撰写提纲,包括主次的分类、段落的分节、重点的选择、图表的设计拟定、顺序的排列等。

3)要仔细校阅。初稿完成后,不能算定稿,论文必然存在不少问题;如论文格式、表述方式、图的画法、公式的表述、名词术语、字体标点、技术内容、文字表达及文章结构等方面要进行反复推敲与修改,使文字表达符合我国的语言习惯,文字精炼,逻辑关系明确。除自审外,最好请有关专家审阅,按所提的意见再修改一次,以消除差错,进一步提高论文质量,达到精益求精的目的。

二.论文的答辩

(1)专业技术工种专家组须由5—7名各专业技术工种的专家、技师、高级技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组成。

(2)答辩时先由答辩者宣读论文,然后由专家组进行提问考核,时间约为30分钟。

(3)对具体论文(工作总结)主要从论文项目的难度、项目的实用性、项目经济效果、项目的科学性进行评估。

(4)答辩时对论文中提出的结构、原理、定义、原则、公式推导,方法等知识论证的正确性主要通过提问方式来考核。

(5)对本工种的专业工艺知识主要考核其熟悉深浅程度并予以确认。

(6)在相关知识、四新知识方面,如XXX考生为生产线调整技师,可考核:

(1)机械工艺基础与夹具知识。

(2)机电一体化新技术,数控,可编程控制器。

还有一点就是格式:

标题:

摘要:

关健词:

引言:

正文:要写清楚自己在本论中的作用

结束语

: 参考资料:

上一篇:靠谱论文范文 下一篇:网站设计与开发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